临床思维的培养范例6篇

临床思维的培养

临床思维的培养范文1

【关键词】 实习; 带教; 思维能力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47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实习生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认识疾病,学习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成为一名合格医生打好基础。要想成为合格的医生,必需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在以往的临床带教中,笔者发现许多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不足,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核心[1],必需加强实习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思维的概念

临床思维是指医生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必要的辅助检查结合起来,得出正确诊断和恰当治疗的过程,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多种思维的结合[2]。临床工作中,不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2 提高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临床实习过程中,实习生要把在学校里学习过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认识疾病的同时,学习临床经验和诊疗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好基础。在实习过程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3]。医生要想给患者正确的治疗,必须先做出正确的诊断,所以实习生必需学习正确的诊断方法,而正确的诊断方法来源于正确的临床思维。良好的临床思维体现于一名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还体现在诊疗过程中的总结比较过程中[4]。良好的临床思维是成为一名好医生得必备条件,所以,实习生不仅要学好医学理论,还要在实习中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

3 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进入临床实习以后,实习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患者的症状不像书本介绍的那样典型,实习生初入临床,会感觉茫然不知所从,如何获取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信息,然后得出正确的诊断,是一个反向的思维过程。带教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实习生思维片面,生搬硬套书本理论,不能正确地分析患者的信息,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教会学生询问病史和查体,还要引导他们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的分析病情,改变思维模式,促进学生从顺向到逆向思维的转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临床分析和鉴别能力,避免工作中产生诊疗错误,为培养优秀临床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5]。

4 加强临床实践教学

无临床实践就无临床思维的产生,只有多接触患者,多参加临床实践,不断地增加自己的感性认识,使思维建立在丰富的感性认识之上,才能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病房是实习生最好的实践课堂,实习中要让实习生深入病房,去观察病情变化。笔者让学生每人分管3~5张病床,每个学生都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治疗效果,如果发现病情变化,要首先自己做出分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以提高实习效果。临床带教老师要加强床边教学,教学查房是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查房时带教老师要从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询问病史和查体,帮助他们由浅入深地分析病情,把基础理论同临床病例结合起来,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学中要结合患者症状及体征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改变学生跟着看却不动脑筋的局面。教学中要提醒学生,一些细微的、不起眼的发现,也可能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6]。

5 引导学生进行病例分析讨论

带教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疑难和死亡病例。这些疑难及死亡病例是很难得的教学资料,书本上是没有的。笔者每周都在固定时间,由带教老师选出科室里遇到的疑难病例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方法,这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由于受临床经验限制,学生们的分析往往停留在疾病现象的表面,带教老师应对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加以分析,并做启发式的讲评和总结,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认识疾病。通过疑难病例讨论,使学生增加了临床经验,改变了以往的定向思维,对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方式是有帮助的。通过病例讨论,实习生可以从高年资医生身上借鉴学习许多有益的思维方式,吸取教训,开阔眼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7]。

6 提高主动性,合理应用辅助检查

大量先进仪器已经应用到临床,使许多疾病能够得到快速诊断。由于医疗环境的恶化及医生自我保护的加强,临床上出现了过度辅助检查的情况,过度依赖辅助检查必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让实习生变得不动脑筋,认为只要有先进的仪器就能看病,而忽略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极为不利[8]。带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不能让学生过度依赖辅助检查,要强调临床思维的重要性,要让学生认识到辅助检查只是手段,要正确地诊断疾病,必须做好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观察病情基本环节等,才能有效地用好辅助检查手段,提高自己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效果。

7 搞好学术讲座

每周举办学术专题讲座,营造学术气氛,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每周安排专家举办学术讲座,把能提高实习生兴趣又和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最新进展传授给学生[9],帮助实习生了解医学动态,掌握医学新理论,对于掌握新知识,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临床思维能力是每一个医学生必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临床带教老师要不断探索,利用多种方法加强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够减少片面思维,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

参考文献

[1] 杨波,王丽炳,彭泳涵,等.实习医生如何建立正确临床的思维[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267-1268.

[2] 王玉琦.注意培养良好的外科临床思维[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2-4.

[3] 江锦平,李雪松.实习医师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刍议[J].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07,5(5):319-320.

[4] 汪建初,蒲涧,韦建宝,等.医学实习生外科临床思维的建立及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6):1100-1101.

[5] 江毅,肖联平,田永刚,等.对学生进行临床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47,78.

[6] 王挹青,施华秀,孙德军.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J].中医教育,2006,25(1):40-42.

[7] 王松,段春燕,王清.外科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948-949.

[8] 苏庸春,于洁.实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9,8(4):420.

临床思维的培养范文2

关键词:临床思维;基础医学;低年资临床医生

传统的外科学是以手术或手法为主要治疗方法。英文称外科为surgery,来自拉丁文chirurgia,其字源是希腊文cheir(手)和ergon (工作) ,体现了外科学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外科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均有了极大的进步,手术虽仍是外科工作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但将外科看成单纯是手的工作时代早已过去,现代外科已经并将越来越需要手与脑高度结合,越来越需要用缜密的临床思维与精湛的临床技巧完成疾病的诊治。由于临床医学领域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实施临床救治的同时,临床思维在整个临床实践活动中起到枢纽与核心作用,缜密而合理的思维对病情及其预后的判断,手术适应证的确定,手术时机及方式的选择,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避免均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3]。

临床思维是指医师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对各种疾病的具体认识,并按照这一认识指导医疗活动的思考过程。临床思维的关键作用,恰恰是能使医师掌握科学的诊疗思维方法 ,已达到尽可能的减少临床误诊和误治[5]。因此在强调提高临床思维的同时也是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每个临床科室的临床思维都有其普遍性,但是更具有其独特性。然这种临床思维的构建,则需要更加超前的意识,来逐步构建完整系统的临床思维,因此,在此提出构建临床思维从基础医学学习开始。

1 深入临床且主动"亲近"临床实践

妇产科是一门应用及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这样就首先要求低年资的临床医生,深入临床一线,因为所有的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形成也是在临床中不断践行而才可收获的。

希波克拉底早在2000多年前就深刻地指出,医生的岗位就在患者的床边。现代医学要求医生以人为本,落实"以患者为中心"[2],其本质就在于医生要体验患者的所感,以患者出发。有人说过," 学习疾病的种种现象,如果没有书,犹如在没有海图指引的海上航行;有书而无患者,则是根本未去海上"[1],因此深入临床实践,尤为的重要。

2 学习并贯彻思考的习惯

从思维的角度思考是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探;思考是人们克服自身惰性而自觉主动的行为,通过思考可透过表面现象去了解事物的本质。而在临床上将会表现出,综合思维的诊断,避免不必要的误诊及治疗;如在产科临床上,异常和正常只是瞬间变换的过程,在变化之中,能保持着临床思维的及时更换,才能更好的把握各个产程的变化。比如,有的产妇第一产程进展是正常的,第二产程因子宫收缩乏力转为难产。因此临床经常会遇到,对胎位正常,胎儿不大,骨盆不小的孕妇,不能自始至终视为肯定正常,只要胎儿尚未顺利分娩出,都要警惕有可能出现异常。思想和思维上及时判断分娩全过程的变化,因为分娩全过程顺利与否,实际上取决于孕妇及胎儿两方面和产力、产道及胎儿三个要素。若两方面及三个要素均正常,相互适应,分娩顺利,就是顺产;若两方面及三个要素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异常,如出现骨盆狭窄、子宫收缩乏力、血压极高危等,就有可能发生难产,及时变更临床思维,进行及时的处理,如迅速转为剖宫产等处理措施[4]。

这一切的临床思维的变化,对于低年资妇产科临床医生来说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获得,然最提倡的更是平常养成良好的思考和思维的习惯,这样才会以在危急时刻,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措施。

3 理论联系临床

高年资的临床医生,常常教诲说,对于刚刚进入临床的临床医生,如何迅速将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将知识转换为临床本领将是低年资临床医生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客观的讲,之前所学习的解剖学、生理学 、病理学等基础医学以及妇产科学、内科学、 外科学等临床医学知识,需要掌握的同时运用于临床实践。然学习对于医生成长十分重要,但是将学到的知识掌握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则更显得必要。作为一名成熟的妇产科医生应努力将知识转变成为临床本领,否则,在当今医疗环境中,就不会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更好的来保护自己。

临床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之中。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够使疾病及时诊断,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4 医德教育贯穿始终

医德是意识的职业道德,没有良好的医德,也不会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这种职业道德的意识,也是我们职业价值观的最有力体现[2]。首先,体现在为患者服务意识,对患者应有爱心、 耐心、 细心、同情心;其次,体现医疗质量控制意识,良好的医疗质量有赖于良好的医疗技术、 医疗制度和医疗作风;最后,体现法制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的健全,公民的法律意识也不断提高, 作为医生也应既要学会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总之,临床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要日积月累的辛勤,不断的钻研;低年资的临床医生,要注意临床思维的培养,更好的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以最佳状态迎接更好的医疗明天!

参考文献:

[1]弁临杉.经验的思维与思维的经验[J].医学与哲学,2001,4(3):1.

[2]葛伟,马晓,阎宛春.老年病科医生的哲学思维[J].医学与哲学,2002,23(6):3738.

[3]彭瑞骢,谢竹藩,等.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1984,5(4):2.

临床思维的培养范文3

[关键词] 临床思维能力;《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医临床辨治疑难重症的基础。该书所蕴涵的丰富的辨证思维方法,体现了张仲景临床辨证思维的全过程,是中医学最精华和最有魅力的核心内容之一。学习《伤寒论》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掌握中医经典思维方法的过程。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病及杂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的辨证论治的专著,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是培养中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重要教材作为一部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蕴涵着丰富的辨证法思想和方法,反映了张仲景临床辨证思维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方法有着特殊的价值,所以一直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课程原有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时代差异性,其教学效果欠佳。主要表现在教学目的仅停留在学习原著及理法方药上,忽略了思维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以原著作教材,但未能达到领会原著精神的目的,局限于理法方药内容的介绍,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师授课以传授知识为重点,忽略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辨证论治成为《伤寒论》教学最薄弱的环节,违背了《伤寒论》教与学的初衷。因此探索《伤寒论》教学改革方法,进行创新教学,让学生更好的学伤寒、用伤寒,是当前《伤寒论》教育教学形势的迫切需要,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大学阶段,学生无感性临床经验,对经典也缺乏兴趣,但《伤寒论》的重要性,会随着学生临床工作时间的延伸而日益表现出来。少数在校学生厌学,是因为我们在教学目的、方法和手段上尚存在问题。因此,在近几年的5伤寒论6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发掘原著中辨证论治思维方法的内容,将其归纳成一定的体系,作为教学的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

1 目前《伤寒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伤寒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伤寒论》授课学时不断减少,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让学生对《伤寒论》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明确、全面的了解,还要重点讲授一些方证,教师时间紧迫,压力大,即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理法方药的讲解上,忽略了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忙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如此教师授课压力大,学生学习无兴趣,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1.2《伤寒论》授课教师专业素质欠缺

现今的《伤寒论》中青年授课教师多数是硕士或博士,由于培养模式的问题,普遍缺乏传统知识,阅读中医典籍较少,中医功底不深,没有系统、深入研习《伤寒论》,很多自身临床能力差,对伤寒论经方的应用、认识缺乏感性认识,自身对中医学的疗效持怀疑态度,而且受现代医学的影响,易于将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号入座,向学生发出不当甚至不正确信息,很多《伤寒论》教师自身都不是铁杆中医,信心不足,讲课缺乏兴趣,也不能带给学生信心、兴趣。同时大部分中医院校《伤寒论》无临床基地,授课教师长期脱离临床,授课缺乏吸引力,学生不愿学,年轻教师失去讲课信心。

1.3《伤寒论》教学存在严重的课堂与临床分离

由于缺乏临床实践,《伤寒论》授课基本上是空讲理论,如同教《医古文》一般,学生感到《伤寒论》苍白空洞、枯燥乏味而厌学 ;学生课堂所学没有机会在临床上验证,学过的理法方药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生感到学伤寒是纸上谈兵,无用武之地,没有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甚至怀疑经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学习《伤寒论》仅满足于考试,考试过后很快忘记,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缺失和临床能力的下降。

教学相长,以上教、学诸多原因造成现今《伤寒论》教学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打折扣,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创新《伤寒论》教学势在必行。

2 改进《伤寒论》教学的方法

改进《伤寒论》教学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不断提高授课教师自身的中医学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伤寒、用伤寒的氛围,强化学生的临床能力 ;我们在学生阶段,学习专业课时,大家对临床有兴趣,喜欢听病例介绍;另一方面,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典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产生兴趣后,再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伤寒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辨证思维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一定基础。

除结合现论讲解外,更重要的是联系今天的临床实践来阐述病机,分析症候,讲解古方今用之况.其中不乏各地名医运用经方的经验.例如五苓散在《伤寒论》中,主治小便不利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五苓散对小便有双向调节功能,参考古代名家动用五苓散的验案,说明五等散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膀胱气化不利的病证.;联系临床进行《伤寒论)理论教学,有助于学生增加临床运用经方的感性认识,巩固书本知识.

2.1 提高《伤寒论》专业课教师的自身素质

伤寒学科的发展,学生辨证论治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大批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坚实的中医基础及《伤寒论》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及科研能力的教师,这样的老师能紧紧把握《伤寒论》的辨证思维和治疗特点,能讲出《伤寒论》的实质和内核,讲出《伤寒论》的精髓,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伤寒的兴趣和信心,也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2 培养学生学习《伤寒论》的兴趣

这是《伤寒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第一步。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分子生物学、基因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迅速发展,现代医学突飞猛进,学生处于这样的高科技信息时代,反过来要学习秦汉时期的医学专著,其文辞奥晦艰涩,医理抽象、精深,学生对《伤寒论》学习有明显的距离感、陌生感和畏惧感,无兴趣、无信心。因此,授课教师至始至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忌以经释经的教学方式。《伤寒论》是一部临床专著,是仲景临床治病和辨证思维过程的真实记载,其中有成功的案例,亦有失败的案例,仲景详细论述了疾病的成因、病理演变过程、误治引起的坏症及其处理方法、处方用药等,并对转归、预后及调护等作了详细描述,理法方药一脉贯通,整个思维过程步步深入,环环紧扣,内容丰富多彩,因此讲解条文过程本身就是案例分析、学习过程,教师要能够结合临床经验、临床病例、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解出来,或介绍名医的医典医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进而巩固专业思想,增强学习效果。

2.3 经典联系临床 培养学生辨证论治和临床实践能力

2.3.1 条文解析注重对仲景临床辨证思路的介绍

《伤寒论》是一部临床经验的总结性医著,我们现在仍学习这一经典著作的原因不仅是学习其理法方药,更重要的是学习其辨证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辨证水平和运用经方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伤寒论》教学始终要坚持突出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方法训练,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每一条文的分析讲解过程,其实就是层层剖析,动态探求仲景辨证思维过程,通过分析条文,教会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辨证分析能力。

2.3.2 多途径加强经典与临床的联系 学用结合联系临床求实效

学习《伤寒论》的最终目的是将其灵活地用于临床,而学生经方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临床实践,因此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名医验案学习是增强学生临床基本功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很多学生不会读医案,不会思考与分析,只是盲目的记忆学习,老师通过精析部分伤寒论大家的医案,既加深其对经方的认识及临床应用能力,而且引导学生会读医案,使其以后可以主动学习。

临床思维的培养范文4

关键词:循证医学思维;传统医学;临床教学

收稿日期:2011-12-18

作者简介:陈桂莲,宋先旭,娄斌,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妇产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9)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任何医疗决策都应该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为依据而确定。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发挥着日益重要和广泛的作用。为了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我们近年来注重在诊断学和手术外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循证医学”的思维能力以及通过现代手段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的观念起源于20世纪80 年代,由英国流行病学家首次提出。其核心思想是: 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医生等都应该根据现有的、 最好的研究结果来制定治疗方案或者开具处方。循证医学在20 世纪90年代取得了新的进展,现今循证医学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今医学教育的重要发展理论与方向,能够促进诊断学的理论教学以及诊断学见习的变革与进步。

2 循证医学的最新性原则

传统的医学教学,所尊崇的是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而大纲与教材的编写和更新时间较长,且其内容与观点还经常受编写人员经验的限制,因此内容更新较慢。循证医学要求提供决策的依据必须是最新和最佳的,这就要求循证医学教学必须和科学技术水平与成果同步发展。因此,教师在每次备课时,要求能通过相关途径自觉检索相关的医学,搜集最新证据、科技文献信息内容以及了解外科医学发展的动态、,并能科学的判断和评价所引用的信息与内容,客观及时地将这些内容引用到教学中。

3 培养循证医学思维

3.1在实践中培养循证医学思维

要培养出既有丰富的临床专业基础和技能,又善于不断吸收最新知识,掌握最佳最新的循证医学客观证据的优秀临床医师,就必须改变传统医学教学的模式。传统医学教学上多重知识传授,课堂教学,甚至照本宣科,从而导致学生思维不活跃,创造能力不够等弊端,想要改变这一情况,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而循证医学教学思维注重创新能力与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客观证据上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资源的能力与创新开拓精神与本领在学习工作中能够客观积极地采集、 分析、 评价以及引用理论知识证据,在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是应注意:从传播临床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我学习,把死学变为巧学,提高学习效率; 不应只是把学生培养成知识经验型人才,还要培养为创新开拓型人才;重视向学生传播与灌输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积极开展循证医学实践。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主动和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需求,如此能够发现课堂教学中未涉及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临床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诊断和治疗的问题,寻找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大家一起讨论和评价研究证据的实用性与真实性,找出支持诊断、治疗等方面有效合理的证据,最后结合病人的特质和要求确定诊断并积极制定治疗方案,再通过临床观察与随访来判断哪个更科学合理。如此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

3.2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循证医学思维

在手术外科临床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中心,将要传授的内容按照逻辑思维的形式,以问题方式呈现,围绕问题产生的原因、本质与问题的演变、后果、 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进行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把简单的结果和答案讲解给学生,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与原则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与评价,选择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以循证医学的思维来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循证医学思维可以将问题直接展现在学习者面前,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兴趣,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突出技能的培养,让学习者形成客观发展的科学态度与思维能力。让教与学相得益彰,有的放矢。

4 结论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任何医疗决策都应该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为依据而确定。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发挥着日益重要和广泛的作用。在手术外科教学中培养循证医学思维,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与评价,还可以正确解决问题。循证医学思维可以将问题直接展现在学习者面前,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兴趣,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突出技能的培养,让学习者形成客观发展的科学态度与思维能力。循证医学不仅适合在手术外科教学,还值得在其他医学领域和科技领域使用。

参考文献:

[1]胡劲,谭榜宪.培养医学生循证思维的探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6):644-646.

[2]陈虹.循证医学教育理论在临床教学医院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06(2):99-102.

[3]王建华.循证医学教育应具备的教学观与方式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1):63-64.

临床思维的培养范文5

1.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尚不统一,有学者[3]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发生在人们人际沟通及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习并运用各种知识,主动提出并思考问题,通过调查、论证、评估、判断,从而做出决策,最终形成利于个人成长,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思维方法。也有学者[4]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境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够正确进行取舍。批判性思维包括智力因素,认知技能因素和情感态度因素。

2.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初,批判性思维方式被逐渐引入护理领域,越来越多的护理专家认为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是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一环。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将会对护理事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教育重要的职能之一。护士的工作复杂多变,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只有运用批判性思维才能在复杂的情况下,对患者表现的各种情况加以辩证的思考、分析潜在问题、找出主要矛盾、做出恰当决策。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不受个人偏见的影响,进行逻辑推理。面对复杂的临床情景,护士只有具备足够的知识,才能批判性的理解各种资料的意义,进而相应的做出恰当的临床决策。

3.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

3.1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5]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的形式,使护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法能够增强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能够帮助护生提高社交技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合作学习可以促进护生在多学科护理实践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3.2 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运用模拟临床案例,训练护生在真实临床情境中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引导护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质疑、假设、推理、反思、讨论,探究事实,挖掘护生潜能。在创设的案例情境中,激发护生的自主提问的意识,以护理程序为基准主动建构护生的知识框架。实践证明[6]案例分析教学法能促使护生积极主动地反思学习,是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3.3 循证模式:循证护理的实践过程是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循证的过程使护生知识、经验、技能等方面得到发展,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增强了护生的自信心,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护生获取知识、临床决策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7]。用评判的态度分析问题、寻找证据、查阅文献、理性思维、正确判断、采取措施。循证护理是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同时评判性思维也是循证护理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4 概念构图教学法:概念构图教学法是以命题的形式将概念做有意义的联结,借助组织、分类、分析、评估以及推理的过程来进行思考,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描绘成一幅树状结构图。建构此概念图的过程即称为概念构图。在护理临床教学过程中,让护生以描绘概念图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即是概念构图教学法[8]。概念图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步骤:①列出概念。②排列顺序。③连接有关联的概念,写上连接词语。连线可以是单向的、双向的或无方向的,连接词语应能说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④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例子写在概念旁,完成整体的概念图。该方法可使护生获得丰富、有效、结构合理的网络化的认知结构,使护生根据自己的认知风格真正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学习效率。

3.5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PBL是通过理解或解决问题所进行的学习[9]。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提出问题,然后以问题为中心来选用问题解决策略、推理技能,最终获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PBL包括自我定向的研究和把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中两个基本过程。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PBL已经被护理教育者广泛应用于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中。

3.6 写反思日记:反思日记的写作能促使护生在学习中自我判断、自我调节、自我反馈,使学生在运用理论分析事物过程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是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10]。

4.护理临床教学中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不只是一种理论,重要的是实践者自身的思维方式,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积极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才是落脚点。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具有接受批判性思维的意愿,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有研究表明[11],临床护理教师往往具有较好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和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下面将以一个临床教学情景案例,阐述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如何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

4.1 护理临床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如何避免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时药液溅出。情景设置:进入临床实习6个月的护生,在实习中期阅读护生实习周记发现许多实习护生对“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这一操作掌握不佳,表现在操作时会有药液溅出的情况发生。现计划一名输液中心的老师向护生讲解演示“如何避免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时药液溅出”。

4.2 教学过程:

4.2.1 护生课前情况。将护生按4-6人分成一组,讨论以下问题:①“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这一操作教科书上[12]的操作步骤是怎么样的?②在进行“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这一操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药液溅出的情况发生?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④你是怎么解决的?

4.2.2 课堂引入教学内容。实习周记对师生交流起了很大作用,老师们注意到很多同学在周记里记录,“某天刚刚洗干净的工作服又被有颜色的药液溅了很多黄点,很难清洗……”在平常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同学在药液配置过程中会有药液溅出的情况发生,药液溅出不仅使药液用量减少,浪费了药物,还会污染环境,对一些具有抗肿瘤或特殊作用的药物,会损伤护士自身。

4.2.3 提出问题,激发兴趣。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避免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时药液溅出”。教科书上是如何叙述“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这一操作的?同学发言,最后老师总结,步骤为[12]①开启密封瓶盖并消毒,待干;②注射器内抽入与所需药液等量的空气,将针头插入瓶内,注入空气;③倒转药瓶,使针尖在液面以下,吸取药液至所需量,以食指固定针栓,拔出针头。

4.2.4 分析问题,引导讨论(参见图一)。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以设问、引导为主。遇到护生无法回答的问题予以适当提醒,避免直接给出答案。遇到护生回答偏离主题、不符合逻辑时不直接给予否定,应与护生探讨:“如果按你给出的答案,会逐步导致偏离主题的什么后果?”。逐步培养护生科学辩证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老师设问时,应掌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避免太过简单使护生丧失寻求答案的兴趣;同时避免难度太大,使护生失去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应尊重护生,积极引导。

4.2.5 解决问题,总结示范。讨论最后应由老师给予总结,按照总结出的方法,准确示范。让每一名护生能看清、理解、记住每一个操作步骤的要领。通过讨论的过程,护生明白了操作中每一步的做法都是有据可依的,可以加深护生理解和记忆能力。课程近结束时,布置作业,要求护生以后临床操作中按本次课程教授的方法操作,反复运用,熟练掌握。同时应提出新的问题,供护生实践。如“在临床工作中,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这项操作中,向自密封瓶内注入溶媒时,有没有遇到特殊情况?怎么用今天学到的思维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4.3 评估教学效果。此次课后,通过阅读护生的实习周记和临床观察,发现护生“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这项操作技能有所提高,表现在护生自从讨论学习过新方法后再也没有药液溅出的现象发生。同时护生思维方式有所发展,表现在护生能运用所学到的思维方法,解决向粉剂药品密封瓶内真空时注入溶媒的方法。同时越来越多的护生不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了,在记忆、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时,往往会问更多的为什么,并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

5.总结

护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种理论或方法能完成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开发护生自身潜力,提高护生辩证批判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同护生平等地位的心境,积极引导,帮助护生思维方式的拓展。只有护生有主动接收的意愿,教学方法得当,才能更好的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Catherine MW,Seldomridge LA.Critical thinking:Back to square two[J].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6,45(6):212-219.

[2] 王斌全,孟艳君.护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J].护理研究,2007,21(4):1127.

[3] Ennis RH.A log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M].Edecational Leadership,1987:43-48.

[4]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4-129.

[5] Metcalfe SE.Behaviorism to humanism:The case for philosophical transformations in nursing education[J].Nursingconnections,1998,11(4):41-46.

[6] Tomey AM.Learning with cases[J].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2003,31(4):34-38.

[7] Callister LC,Matsumura G,Lookinland S,et al.Inquiry in baccalaureate nursing education: foster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5,44(2):59-64.

[8] Baugh NG,Mellott KG.Clinical concept mapping as preparation for student nurses’ clinical experiences[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8,37(6):253-257.

[9] Tiwari A,Lai P,So M,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d Lectur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J].Medical Education,2006,40:547-554.

[10] Plack M,Santasier A.Reflective Practice:A Model for Facilitat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within an Integrative Case Study Classroom Experience[J].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Education,2004,18(1):4-14.

临床思维的培养范文6

关键词:循证医学;研究生培养;科学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212-02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医学,它是国际临床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是一种重证据的科学思维方法[1]。随着临床医学、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计算机互联网等学科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兴起,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已成为21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分为“医学科学学位”(科研型)和“医学专业学位”(临床型)两种类型。临床型研究生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科学思维模式的训练,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能很好地利用科学的思维模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科学问题。因此,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尤为必要。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只限于临床能力的培养、导师经验的总结和临床综述的写作,还应立足于运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其全面的临床思维能力、严谨的科研思维意识、系统的科研方法和综合的创新能力和素质。通过运用循证医学思维模式解决临床实践中存在的实际科学问题,可使临床型研究生能有效运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发现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再利用循证医学的重视证据的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遇到的临床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以循证医学思想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

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临床型研究生培养的前提条件。目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新入学的临床型研究生的质量参差不齐,高分低能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研究生入学后,要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重视知识结构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如图书馆、校际资源等,学习掌握一些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尤其加强循证医学理论知识的培养,提高个人综合水平与能力。通过把临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了解相关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评价以获得最佳证据,从而深刻理解循证医学思想指导临床实践的科学性。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可快速提高研究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意识,为今后利用循证医学知识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临床科学问题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以循证医学思想拓展医学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

临床科学是一门基于实践的科学,而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实践科学中决定临床医生医疗水平高低的关键,也是医生对疾病理性认识的过程。临床思维能力包括临床观察、判断、分析、综合和预测能力,这种能力往往通过分析病例、解决具体问题等方面表现出来。临床思维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详实的临床资料、扎实的理论知识、高质量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循证医学作为基于临床证据的医学,其本质是一种实践,是将医学研究产生的原始证据不断总结、提炼、整合,进行二次应用的过程。循证医学可以把临床思维的模式科学化、系统化,可以更好的为临床思维的创新提供动力。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教育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合格医学生。一般认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临床型研究生通过临床见习和实习以及遵循循证医学研究的思维模式,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临床实践的精华与理论知识有机系统的掌握扎实并系统地应用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加以指导,同时尽可能多地参加各学科的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术前讨论及术后总结等,进一步扩大知识面,理解并掌握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开拓思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以循证医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机制

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了临床型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性人才。因此,在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积极采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和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基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手段。通过对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典型病例,凝练出科学问题,运用循证医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分析汇总相关的解决科学问题的证据,并客观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重要性;通过将教师的授课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串联起来,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临床专业课知识组织研讨,归纳总结病例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思考。带教老师通过让学生利用各种数据资源查询相关临床的研究证据,审慎、客观地寻找出最可信的证据,提出最佳的治疗方案。通过利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以循证医学思想加强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临床型研究生经过系统科学的培养与训练,是未来临床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临床型研究生在科研选题时,需要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即要求其研究选题一定要结合临床实践,并将科学训练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临床实践的全过程,通过培养研究生敏锐的科研思维洞察力,不断在临床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科学手段与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临床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通过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与方法对待现有的医学理论,敢于质疑与挑战现有的学术观点,通过寻找各种科学证据,解决自己遇到的疑问,提高科学思维与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因此,临床型研究生在进行科学选题时,以循证医学的科学思想为指导,发现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的突破口,也是提高临床型研究生系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研究生文献阅读的能力

循证医学是利用新的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是科学、系统的思维研究方法论。医学研究生对于专业文献的阅读是提升专业素质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医学研究生对于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除了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以外,还可以通过大量阅读相关专业文献,汲取他人宝贵的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与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临床型研究生在进行科学选题时,在导师的指导下,也要经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找到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突破口,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目前很多医学研究生缺乏提出自己科学问题的能力,主要与知识面狭窄、阅读文献过少、不善于总结有关。通过大量调研阅读相关文献,以循证医学的科学方法找到提出科学问题和解决科学问题的突破口,也是提高临床型研究生系统科学思维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重视培养医学研究生科研写作能力

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所特有巨大精神财富,而科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承载与传播。人类的医学知识具有传承性,科研论文的撰写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在研究生临床实践过程中,导师通过指导学生撰写个案报道、病案分析、文献综述等,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总结与科研写作能力。因此,通过撰写科研论文进一步促进临床型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和综合业务能力的增强,从而真正达到研究生培养的目的,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奠定基础;在科研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以循证医学思想指导科研写作的全过程,通过撰写科研论文进一步促进临床型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和综合业务能力的增强;通过协助导师进行各项基金课题的撰写,根据导师提出的思路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知识凝炼,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综合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真正达到研究生培养的目的,也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医学研究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循证医学是新世纪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临床水平的重要途径。利用循证医学的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并加强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对临床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一名合格的医学生不但应具有精湛的医术,还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并能及时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将循证医学知识运用于临床教学以及临床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教师和临床研究生中应进一步普及循证医学理念和知识,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树立终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树立科学严谨的思维意识,从根本上促进临床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为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宽生.循证医学思想与临床研究生科研[J].循证医学,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