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设施范例6篇

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1

[关键词] 城市 视觉传导 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主要是指城市环境中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生活、文化、起居娱乐、商业、交通、广场、体育、文化古迹、行政办公等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等。

一、公共设施普遍缺失问题

在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街区和各类公共活动场所,我们都可以感知到用于公共场所作为视觉识别和导引的城市公共设施还十分匮乏,欠缺大量高水准的、艺术人性化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应用设施。

就石家庄市来看,自上世纪末以来,在公共视觉识别和传导系统的建设较以前有了较大改进和提高,并在视觉应用设计上开始讲究起来,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但就该设计和应用领域进一步的人性化、艺术空间化和公共传导化要求而言,还处在初始性的探索和推广阶段。其问题突出的反映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缺乏对城市公共设施和视觉传导的功能与设计价值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解与认识。第二,缺乏设计的美学意识并忽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将其看做是工程设计之外和之后的小事情或作为可有可无的事项。第三,较多地注重单位性质及其外事部门的视觉导引的设置而往往忽略和轻视了和对社会公共场所设施的人性化与公益性建设。第四,较多注重经济实体或直接进行商业活动的单位及其商业广告性质的视觉标示物空间的视觉导引的设置,而大都忽略了非商业化的公共性视觉传导系统的建设。

二、确立公共设施的公益性视觉传导理念

我们的城市化建设迫切要求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在功能、经济、科技、信息、文化等方面符合当代社会公众的生活和生产交往的需求并能够融入到特定的城市环境及其审美文化之中,成为它们的一个有机的构成部分。具体说就是城市的公共设施中,无论是公共建筑、照明、道路、桥梁、车辆、通讯、标志物、绿化,还是公共卫生或安全设施、健身娱乐或休闲设施以及整体的公共空间环境,都不能缺失合理的和具有公益特性的设计与视觉传导规划。因为城市公共设施的系统化设计是实现城市生活和公共空间的人性化和效率化运作的基本保障。

同时,城市公共设施领域的公益性视觉传导系统,在视觉的“标识”意义和文化的“符号”意义方面又都同时承担着双重的角色和作用。一方面,公共设施作为视觉化的传导标识而存在,具有帮助人们对于具体目标对象、空间位置及环境特性等进行有效的指引和识别作用,同时也提供给人们对活动于其间的环境形态及功能作用的直接认知和帮助;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性的符号而存在,在提供给人们以某种感性形式的基础上去显露它们背后蕴含着的某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意韵,体现着本土文化的装饰性和意象性,其创意与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文化空间的规划品质。成为直接或间接向公众揭示其内在的文化脉络与时代风格的符号。成功而有效的“城市设施”的视觉传导设计必然构成城市环境中不同时期的公共设计和公共性文化理念的复合体。它们在为市民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把艺术和文化最为生活化地融入到我们的任何一个社区、公园、剧场、博物馆、医院、商厦、学校、公司、车站。

再者,欲要提升和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传导系统,我们的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在城市公共空间视觉传导系统的认识和制度方面纳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管理的整体规划和法规之中,使之与城市整体的视觉形象及公共设施的建设整合配套,并实施长期而细致的专业化建设与管理。使之在起到既定的社会公益性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广泛征集和采纳优秀的工业设计家和艺术家的成功方案,并通过政府权力去组织有能力的厂家进行竞标和生产。使尽可能完美的各类公共设施,充分发挥公共视觉传导系统和其他城市家具系列的设计美、材质美、工艺美等的社会公共效应。

三、确立公共设施的人为本理念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加快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石家庄市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也逐步开始注重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发展和人的关系,并开始通过开放公园、修建主题公园、街心广场、休闲步行街、城市绿地、停车场,道路、桥梁、通讯、标志物等方面用以满足市民的需求,但这距离一个大都市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范的要求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还仅仅停留在城市设施建设的表面,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我们是否把公共设施建设与设计的重点放在了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及现代人三者的关系上,是否将公共空间、行事行为及设施要素组成的行为场所作为了具体的探求对象。

我们知道,公共设施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关系密切,这些设施虽然体量大都不大,却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起着理顺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作用。笔者认为,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就应在人性化方面加以考虑,这里的人性化设计即是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了解人的需求,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因素,建立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能意识,保护人的健康。作为公共设施在设计制造时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也就是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注重公共设施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

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表现,说到具体上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地域性和文化性等方面,因此,影响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而除了设施本身要求符合人体工程的功能性因素外,由于人性化的表现众多,所以其他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因素应当是一个可变因素,例如地理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的不同、传统与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是体现人性化差异的表现因素,因此我们可从以下三个可变因素:自然环境、人文地域文化、使用人群来分析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1.自然环境因素

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注意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理顺自然环境与公共设施的关系,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的和谐统一。比如我们地处北方气候较为干燥,公共设施材料应多采用具有厚泽温润质感的木材,且冬季时间相对较长,视觉色彩较单调,因此在色彩设计上要鲜艳醒目,以调剂漫长冬季中单调的色彩,使为紧张生活所累的人们在漫漫寒冬也可以感受到心理上的温暖和视觉上的春天。

2.地域人文环境因素

公共设施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的载体,传承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基因。因此公共设施的存在除了理解设施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和风土人情的解读。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并表现出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作为人们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必然会受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外,它一方面是城市文化的显现,体现着本土文化的意象性,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文化空间的规划品质。另一方面,公共设施直接参与城市景观构成,是景观规划中的一部分。在进行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建设时要尊重当地建筑的风格,从中抽取出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的因素,运用到公共设施设计中去。

3.人的因素

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如社区垃圾箱的开口,太高和太低都不便于人们抛掷废物,箱体太小则又会使污物外露,太大则不雅观又孳生蚊蝇,同时还要考虑防漏雨措施以及便于清洁工人清理等等。再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关注残疾人的需要等,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等等,这些都是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人性化设计。

总之,尊重使用者,“以人为本”是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一个需要自始至终贯穿的原则。我们在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与规划中,应按“人――公共设施――人”的顺序对我们的“城市家具”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研究人与公共设施及环境关系的行为心理,在其功能中寻找最适合环境的平衡点,使公共设施系统同时具有功能、公共文化、游憩、生态等多种功能,而并不是不顾实际情况建造大广场、大草坪。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2

关键词:工业设计;城市公共设施;人文关怀;地域特色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设施已经不仅满足功能单一、使用性强等特点,也要在品味与品质上追求完美,这是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写实。但是也与其现状和现实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冲突,如在建设决策、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了严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症结就是在其设计理念中缺乏创新和科学管理。因此,结合国外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本文基于工业设计的视角,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特征、理念、方法等进行研讨,希望对于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1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

各国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都有比较成熟的认可度。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了城市所有的设施,人们通过感知对其外形和质量进行评价,可以得到美学感受;也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可以将公共绿地、广场、道路等很好地搭配和呈现,使其具有功能和视觉的完美统一效果;还有的学者认为,不仅是公共绿地,还有巷弄、庭院等,都应包含在公共设施内。综上,首先应对城市公共设施的涵义给予明确的定论——即包含了向社会开放的文化、交通、体育、办公、金融、商业等,涵盖在公共场所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和设施。公共设施与人们的户外活动紧密相连,随着城市活动日益丰富,就连桌椅板凳等细枝末节都已成为公共设施中的重要内容。例如,公园内的设计不仅可以让人休闲,还能够用来休憩、娱乐。诸如废物箱、饮水器等的外观设计都有了明显改观,成为人们既可使用又可欣赏的服务设施[1]。新的信息技术,如触摸式多媒体、数字咨询服务及大屏幕数字电视等的演进,让街头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数字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完善了服务功能,展现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提升了城市建设的品味,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经济水平、社会福利的综合体现。公共设施的设计水平与城市空间环境、形态等息息相关。艺术的处理、合理的规划,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利用和人们的活动方式。这是对城市大多数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领域。优秀的公共设施建设和设计能够将原有的不和谐、不合理元素加以协调和整合,让城市公共空间变得舒适,让城市真正成为宜居城市。随着城市文化建设加快,城市的环境逐渐成为动态发展的巨大载体,内含巨量的物质、精神层面的变化,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内容,公共设施要考虑的不仅是使用,还有精神文化的追求,以及城市特有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高度的体现。

2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

公共设施的功能是由在人们在活动时从公共场所获得的所有需求的意念中体现的,因为功能性原则是设计原则中最重要的内容。功能性的完善设计可以让人们在享受公共设施提供的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城市公共设施在利用工业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设计时,应从城市建设、市民需求、文化品味、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如公共设施的形态设计、施工技术等,还有材料采买、成本核算等加以考虑,并且针对工程建设的风险进行安全方面的设计,图1所示为城市公共设施环形设计层次。城市公共设施最终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任何设计思路均要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强调的是为人的需求服务,这是设计的最初目的,也是根本要求。将设计与功能性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是工业设计中融入人性的突出特征。无论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本着工业设计思想的设计思路,加以人的思维的创新,是理想变为现实的必由之路。运用工业设计思维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要遵循形态美的原则,是要遵循的基本规律。用美来指导设计创作活动,运用美的法则,创造美的产品。

3城市公共设施的工业设计特征

3.1融合性工业设计并非等同于工程技术设计。应用于城市公共设施中工业设计,是运用机械技术的手段实现美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工业设计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产品、视觉、环境等几大领域,加入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予以介入,将人的需要、美感等融入到其中,使其成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产物,并给人方便、舒适的感觉。3.2协调性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产品一般都是以独立的形式呈现的,相互之间具有协调关系。例如街道设施应围绕街道的商业、文化、交通等系统进行设计,相互应具备内在联系[2]。这需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杜绝各自孤立的现象。最终设计的理想效果是将公共设施与整个环境有机联系在一起,烘托出城市整体风格和特征,用色彩和风格征服每个看到它们的人,让城市显得魅力无穷。3.3功能性运用工业设计的理念对公共设施进行设计要注重功能的特性,满足不同活动和不同需求。明确公共设施的功能是为了人的活动而设置的,首先要对人的活动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公共设施类型;其次,在使用功能、工学要求等方面要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例如垃圾箱的开口设计,如何才能便于人们抛掷废物时不会由于开口太大而影响污染物的储存,同时又能够防止蚊蝇侵害,以及防雨、美观、清洁方便等。3.4强化性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就是将产品进行美化和功能的加强,通过造型、色彩、工艺等技术加以构思、创意和实现。对于城市公共设施中城市景观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让设施发挥功能,还具有装饰效果,将城市整体空间的品质加以创新和提升。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公共设施就十分注重美化,有的装饰甚至出自名家之手。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对街区、局部等进行设计和探索,将重新构建出一个集都市特征、文化、品味于一身的新型现代化都市的优美环境。3.5经济性工业设计的最后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性。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赋予的是产品的生产创造力,因此出于对材料的再造和制造工艺的把握,部分可以通过批量化生产降低成本,是工业设计给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优势。例如将汽车站分级设计时,一类站拥有起点、终点等,二类站是客流量较小的站,三类站是不重要的站,按照等级进行相应建设,还可为广告投放留下足够空间,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3,4]。

4城市公共设施的工业设计理念

4.1注重相互协调首先要注重与整体环境的协调。要从视觉要求出发,对公共设施的位置、尺度、造型等进行设计,务求融合于城市景观环境中,衬托城市独特风景;第二要与建筑物相协调。不要分割建筑物的造型与基调;第三要与市政设施相协调。如与候车亭、电话亭、道路指示牌等相协调,起到艺术点缀的作用;第四要与城市绿化相协调。注重视觉效果,按照公共设施的功能配备不同的绿地景观,隐喻时代精神,表现城市气质,体现市民文化。4.2融入人文关怀为公共设施注入人文关怀,也是将工业设计理念引入城市设施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形式和功能的设计,将人性化的因素注入其中,使其能够为人所用,具有个性、情趣和生命。除了实用和经济,人的特殊需要应在设施的功能中得到充分体现,尤其要展示城市公共设施对普遍人群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需求的满足,帮助人与设施之间建立和谐关系,使得公共设施达到布局合理、充满人文关怀的境界[5]。4.3尊重地域特色根据地形地貌、地理环境等,使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这是公共设施设计时需要注意的第三个问题。巧妙运用地域特色和自然资源,为公共设施增添趣味。一个城市的文化背景、发展历程、人文景观、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均有不同,公共设施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上述要素,深入挖掘城市的本土特点,根据地域化特征,将居住、建筑等进行有机结合。图2所示为结合某市特色,将公共设施与街道进行有机结合的示意图。综上,将公共设施与环境协调一致地加以设计,使公共设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与城市环境相呼应,充分体现城市魅力。力求整体风格统一、协调,让城市公共设施成为城市的风景线,给予城市人文、自然、文化的韵味,并迎合城市品味,在基调上做相应调整[6]。

5结语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3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设计;探讨

1 公共设施的概念

目前,各国学者对公共设施所界定的含义差别很大。克莱尔认为:“公共设施就是指城市内开放的用于室外活动的、人们可以感知的设施,它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质量,包括公共的、半公共的供内部使用的设施”。

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公共设施包括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的设施等等。综合分析以上相关概念的要点,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设施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交通、文化、娱乐、商业、广场、体育、文化古迹、行政办公等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设施的品种和数量也会越来越多。从历史上看,公共设施最早可追朔到上古时代祭祖祭天的公共场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城市排水系统,古奥林匹克竞技场等都属于当时的公共设施。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意义的城市兴起以后,公共设施变得更加普及,如十六世纪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蚀刻版画所表现出来的景象。但是在人本主义理论兴起以前,公共设施在设计时很少考虑到人的特殊需要,也没有从人文关怀的深度去考虑。有的公共设施仅仅考虑了实用和经济,有的只是彰显了对王权和神权的崇拜,它们很少关注人,更谈不上人性化设计了。

当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心里学派兴起以后,人们在设计公共设施时,开始逐渐认识到公共设施设计应该以人为核心,为人而设计。公共设施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欧美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因为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力量比较强大,在公共设施建设中的投资比较大,公共设施的建设也比较完善;但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等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公共设施的发展比较落后。我国的公共设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虽然古代的神庙、集市,封建社会的城市、庙宇、码头等公共设施,在当时是世界上比较发达的,但是到了近代,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经济比较落后,公共设施的建设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各个城市都加快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注重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关注城市发展和人的关系。通过兴建广场、步行街、城市绿地、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满足了人民的需求。

2 公共设施的设计要点

公共设施规划设计的要点在于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现代人三者的关系,具体的探求对象为:空间、行为及设施要素组成的行为场所。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关系密切,公共设施是促进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道具,起着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的作用,帮助人们相互间清新自然的交往,是丰富市民生活、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公共设施规划设计还可以协调城市内各个建筑单体存在的不和谐,使城市空间变得亲切并适宜居住。

城市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到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性,还能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布局合理、设计周到的一系列城市公共设施能使市民和游客切身体会到来自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从而赋予该城市与众不同的城市形象和魅力。适宜的公共设施形象对于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更具人性化的设计可促使人们比以前更依恋和热爱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

在为杂乱无章的环境与紧张节奏的生活所累的今天,人们对富于人性化的设计是迫切需要的。注重人性化的公共设施更为人们所称道。那么什么是人性化设计呢?人性化设计即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以人为本,了解人的需求,设计出尊重人文关怀的产品。公共设施是当地居民的室外活动设施,具有人性化的设计能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是人与设施、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公共设施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就是包含着人机工程的设施产品设计,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就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因素,建立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能,保护人的健康。作为公共设施在设计制造时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也就是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注重公共设施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

3 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影响因素

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表现,说到具体上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识别性、和谐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我们可从以下四个因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来分析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3.1 公共设施规划应该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

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应注意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通过具有人性化设计的公共设施这一中介,达到“天人合一”(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的和谐统一)、例如:济南黑虎泉的公共设施设计,就巧妙的利用自然环境进行了人性化设计。

3.2 公共设施规划时需要考虑人文环境的因素

任何一个地区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当地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不研究民众心理与人类社会学、就不能在设计出符合人文环境的人性化公共设施。除了理解设施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和民族风情的解读。人文环境主要从建筑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

3.3 公共设施规划应该考虑地域文化的因素

公共设施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历史,传承了文化。东方与西方、国家与国家文化存在着差异,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并表现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作为为人们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自然就会受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

3.4 公共设施规划还应该考虑使用人群的因素

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市民和美化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如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这些都是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人性化设计。如何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如何使他们在使用设施时感到方便、安全、舒适、快捷,是我们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知识[J].上海城市规划,2011,(03).

[2] 王琦.城市生态化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艺术.生活,2009,(05)

[3] 王晓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黑龙江水专学报,2011,(01).

[4] 谢如红.关于提升城市公共设施形象的几点思考[J].美术大观,2009,(04).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4

1.1可持续设计

现在城市的可持续化社会属性意味着现代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相较于以前粗放的设计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就公共设施设计而言,可持续设计不是武断的强硬,而是应寻求最充分,高效、无污染和低耗能的设计。应该充分考略到材料的可持续化,防止材料污染;考虑到功能的可持续化设计,将功能进行划分;考虑到技术的可持续化以及价值的可持续化,促进城市公共设施的自我循环式进化。

1.2大众审美化设计

现代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不但需要满足人们的物化审美,而且在精神上也可以给予人们美的感受,使公共设施设计成为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结合体。公共设施设计作为一种纯操作型的艺术表现,是要被大量生产的,是需要大众接受的,所以公共设施设计要依照市场和大众所认可的文化来做设计,即大众审美化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需要启发大众文化的审美潜力,使审美被大众所认识和理解。公共设施设计要体现出人们的精神追求,同时通过富有文化的艺术气息和现代感的独特形式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表现出来。在功能和形式上要满足城市居民不同的艺术爱好和情感需求,让民众真正感受到设计的大众文化魅力。

1.3创新设计

“作为创意人,很难与当今的一些流行完全割舍开来,一切都能成为灵感。特别是产品设计圈外,这座城市、乡村、艺术、设计以及其他有关创意的一切”。这是德国工业设计师丹尼尔关于产品创新设计的理解,设计是所有改变人类生活的方式中最直接的,人们的生活观念常常被设计所影响。设计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甚至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模式,人最开始的交流是通过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其后发展到了文字和语言。打开一扇门,不再用手,而只需要你走过去。公共设施设计需要创新设计,以此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同样也需要促进城市的创新功能。

1.4涵化设计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共设施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为人们提供服务不可缺少的部分。现代城市中教育的最好载体就是公共设施,当民众使用或者体验公共设施时,要让他们从中学习到设计的教育意义。公共设施的形态、功能的设计要影响大众的情绪,让大众受到强烈的陶冶和感染,使大众不知不觉受到教育。现在很多城市的垃圾桶都采用的是垃圾分类的形式,既环保又高效。这种垃圾桶设计的理念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性的情况下,使欣赏者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长期作用下,使人们无形中产生了应该进行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1.5共用设计

共用设计,在商业利润的前提下,现有技术条件下,公共设施设计尽可能使不同能力的使用者,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能够安全、舒适地使用的设计方法。公共设施设计,需要成为解决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障碍或不便的弱势人群的有效方案,例如盲道、老年人楼梯扶手、残疾人坡道和其他一些城市公共设施。基于以上这些社会属性,现代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方法如图2所示。

2分类垃圾桶设计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城市生活垃圾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发展。传统垃圾桶一个口倾倒导致了垃圾回收不便,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垃圾循环利用率变低。基于此,垃圾桶应针对不同类别和功能进行设计。

2.1创建低保真模型

基于城市社会属性下的公共设施创新设计方法,捕捉符合城市社会属性的分类垃圾桶设计,绘制初步设计方案,创建低保真模型。。

2.2可持续、创新设计

分类垃圾桶是针对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景区所开发的一款富有环保理念和人文情怀的室外公共设施,实现了垃圾分类储存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如图5,图6所示,分类垃圾桶整体采用了简洁的造型,体现了一定的时尚感,与阖闾博物馆的历史气息相吻合。游客通过垃圾桶上的回收标签来进行垃圾的投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同时在垃圾桶的上方设有烟灰缸,方便吸烟人士的烟灰存放。垃圾桶采用门形式,方便垃圾回收人员对垃圾的收取。同时垃圾桶设计带有顶盖,可防止因下雨等恶劣天气导致的垃圾污染。

2.3涵化、审美设计

分类垃圾桶所在的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是无锡市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第一个有论断的春秋吴国的都城,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分类垃圾桶设计的造型吸取了战国青铜灯、漆木瑟、漆箱等器物的剪影元素,用镂刻的形式将战国玉器C形龙上的回形装饰以及青铜器物纹样予以表现。让来到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的游客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吴文化,感受吴文华。同时,通过分类垃圾桶的造型,启发民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

3结论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5

一、名词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反映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的精神形态,是不断积淀下来的社会意识。地域文化也称“本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地区在本地传统文化(或母文化)的影响下,扩展和弘扬其精华,并不断赋予其新内容的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它是历史积淀和人民创造的成果,也是我们今后在设计再创新上的宝贵财富。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不但起到细化空间层次、服务区域民众的作用,还肩负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和品牌、传承人民生活文化的重任。因此,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实践中,设计者重视、研究并挖掘不同地域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其目的就是将公共设施作为地域文化的传播媒介和功能载体,切实保护我国的地域文化,使地域民众所共有的传统生活方式得以延续并逐渐现代化,而不是边缘化。

二、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象征语义的公共设施设计

所谓象征性语义,是指产品所表达出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设计师赋予的,也可以是使用者自己定义的,还可以是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考虑到象征者与被象征者之间的关系,并仔细斟酌各个地区文化特色与象征性语义在设计中的共鸣,运用灵活的设计手法对其进行设计再创造。大唐芙蓉园和大雁塔广场上的灯具,不仅是行人和车辆的照明系统,更具有标志性的现代“唐风”地域特色。其造型可分为三段式,顶部为主要发光的灯具,中部为悬挂广告的灯柱,底部为石材基座。大唐芙蓉园周边的灯具造型在设计上可谓别出心裁,它主要由三盏灯组成,形成稳固的三角式构图。左右两边为稍大一点的灯,其造型模仿宫灯的形状,是在宫灯的基础上经过简化细节、提炼线条变形之后设计出来的。在左右两盏灯的顶部设计了屋檐的符号造型,这一造型是在唐代建筑屋顶设计中发掘出来的,设计者将承载灯具的横梁做成弧度,檐处末端稍微抬高,从力学角度分析,这一设计方便了灯具的悬挂和更换,不至于使横梁容易折断。从视觉上来说,这一设计使得挂上左右两个灯具之后的路灯的整体造型变得更加轻盈,其寓意也非常丰富。在“屋檐”符号造型的横梁下挂上灯具,让人联想到家,使人感觉温馨。曲江池公园的灯具,其顶部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屋顶的符号,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屋顶的形式,屹立在曲江公园大道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公共设施设计中,这些元素不仅在灯具设计中被大量运用,在雕塑设计上也经常用到。如,大雁塔北广场水景小品之一的《人和》雕塑作品,设计师将浓缩西安历史记忆的古钱通过抽象、变形、提炼等设计手法,使之成为现代广场上具体的可视符号,其外形提取了古钱币铜钱的基础造型,经过提炼和变形重组形成广场雕塑。圆这一造型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美好的期望,如阖家团圆、圆满等,而从哲学思想上来说,则是看待事物应当一分为二,不可片面。

2.文化语义的公共设施设计

设计是艺术与科学多角度融合下的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它表达人的需求,承载人的慰藉和希望,强调尊重人的情感,因此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历代灯具的设计都是当时地域文化元素的载体。我国古代的灯具形态优美,内涵丰富,工艺精湛,现代灯具的设计也毫不逊色。大唐芙蓉园的人物造型皮影灯,以陕西凤翔的特色工艺皮影为载体,在其基础上辅以现代科技,皮影灯采用皮影戏中的传统宫廷人物造型,在契合大唐芙蓉园宫廷公园的主题之外,更融入了现代科技和材料。这一灯具设计以玻璃作为基础材料,在其上彩绘出唐代宫廷人物造型,有侍女持灯、乐手吹箫、贵人游园等,姿态各异,形态优美。基座上安装大的照明灯,晚上能看到整个人物形象,在彩绘处安装小的彩灯,使夜晚人物形象更加清晰、逼真、生动。这一造型在白天是一组组可供人欣赏的雕塑,而在夜晚则变成具备照明功能的灯具,使人在游览大唐芙蓉园时被这一组组唐代人物环绕,仿若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更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大雁塔广场上的灯具则更加直观地融合了文化元素。如,主题喷泉两旁休憩区域的灯柱箱上都刻印着唐朝著名的诗词歌句,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一设计不但起到了装饰作用,还具有教育意义,将艺术与教育结合起来。

3.仿生语义的公共设施设计

仿生是把人类或者动植物的形态特征通过对比、重复、夸张、隐喻等一系列设计法则运用到产品设计中的一种设计表现手法。仿生具体可分为具象仿生和抽象仿生。具象仿生是指直接把仿生对象的大部分或者明显特征运用到设计中,而抽象仿生是指把仿生对象的小部分或者提取鲜明的特征运用到设计中。如,大唐芙蓉园长回廊上的莲花灯,其采用了唐朝佛教文化盛行时期的圣物——莲花为基础造型,经过变形重组之后成为现代公园回廊上别具一格的灯具。这一灯具将莲花造型精简,不似之前花瓣重叠的莲花,而是简化为五片花瓣,并且花叶上下相连,似是两朵莲花组合起来一般,其涵义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寄托。人们在欣赏或者使用这些富有民族文化、历史特色的公共设施时,就会联想起唐朝盛世的文化景象,深刻体会到十三朝古都浓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

三、结语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6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布点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public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plann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planning,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the Longyou city planning practice,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a detailed analysis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setting standard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matching on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acility site and the scale are discussed and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distribu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背景及概念

当前,随着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社会各界对公共服务事业日益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序推进城市建设,促进地域平等与社会公平,就需要推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来指导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此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种类多,而且建筑的形体和立面也比较丰富而多样。可以创造出具有地方风貌的城市景观,最能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城市特色。

公共服务设施,涵盖的内容很广,根据相关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包含行政管理、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商业、金融、社区服务、绿地、市政公用和其他等11 类。在进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的时候,为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都纳入规划,可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将新近结合城市、社区建设提出的重点设施、以前缺少针对性规划的设施,以及现状缺口矛盾较突出的设施作为重点。龙游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里讨论的重点集中在教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四个方面。

龙游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旨在结合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和安排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构建布局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从而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现状概况

1、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教育设施:现状城区有中学6所,小学6所。城区中学生总数为11272人,其中高中生为4664人,初中生为 6608人,生均用地25.2平方米。城区现有党校、教师进修学校、电教中心(内设电大、电视中专、树人学校)、职校等,总用地约6公顷。。

文化娱乐设施:主要有龙游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工人文化馆、文化科技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总用地约4公顷。

体育设施:现有县体育馆一座,占地0.67公顷,位于太平西路。

医疗卫生设施:城区现有综合医院两所。县人民医院,占地3.24公顷,床位300张;县中医院,占地1.58公顷,床位160张;另有妇保院、肿瘤医院、骨伤专科医院、卫生防疫站、药品监督所各1所。

存在的问题分析

(1)、各类设施数量偏少,结构体系不合理。目前,龙游县城区各类设施总量少,许多设施建于八、九十年代,与龙游作为浙江省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标极不相称,也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的需求。

(2)、空间布点不均衡。城区中心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能满足居民需要,城东、北片设施非常匮乏,布点不均衡,现有设施不仅大大超过其服务半径标准,同时也增加了设施的负荷和城市交通的压力。

(3)、各类设施用地紧张、规模小、扩容难。由于历史等原因,城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规模普遍不高,老城区尤显突出。这些设施的空间的需求进一步增多,现有用地规模已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亟需扩大用地规模。

龙游县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较落后,文化娱乐、体育等社会公益性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代表龙游城市形象的公共服务中心,而且公共设施对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也与城市地域中心职能不相符。

三、布点规划的要点

与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所包含的172.80平方公里,以中心城区为主。包括县城建成区,龙洲街道、东华街道、小南海镇、詹家镇的部分村庄,分为城西片(老城区)、城东片、城北片三个片区。

1、规划定位

龙游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与龙游县的城市性质相适应,与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符合,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能改善城市环境。通过规划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多样、富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广大居民生活,促进龙游最佳人居环境的建设。

2、技术思路

(1)、以方便居民使用为根本要求

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时,需兼顾行政体系边界、规划体系边界的划分,以及服务半径的要求。以社区居民能够方便使用为最终目标。以行政体系的社区划分为主,规划形成城区级(中心城市)为基础——片区级(城西片、城东片、城北片)为主体——社区级(阳光社区等7个社区)为重点的三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能更好地方便片区的街道参与规划实施推进。

(2)、综合考虑差别配置标准

建设标准是设施的重要规划属性,规划中需要考虑确定各类设施的配置标准。公共服务设施一般都有各自主管的职能部门,在确定标准的时候,需要将不同标准进行综合,不同口径进行折算;充分考虑不同来源标准的要求,结合龙游实际条件适当取值。

(4)突出重点的同时,综合考虑远近期

在设施配置时,首先要解决的矛盾是“无”,然后是“不足”。在设施缺口大的地区,受空间资源条件限制,一般先按较低标准配置,远期有条件再按较高标准配置。在龙游城市的规划实践中,在人口密集、土地紧缺的老建成区,考虑近期保留,远期实施的布点提前进行规划控制,防止空间资源流失为其他用途。

四、布点选址与规模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点,基本要求在于设施的合适选址和规模达标。在进行各类设施的规划选址的时候,确定需增配的设施数量、规模、服务范围后,依此寻找合适的土地空间资源。部分新增设施在已有规划上有选址的,则可以顺利完成选址落地;若以前没有对应规划,就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土地空间资源。有一部分会随着新址选点或功能不再需要,成为闲置资源,应充分调动闲置资源,安置合适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