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例6篇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1

【基金项目】本文系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教改项目“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医学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优化研究——以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为例”(编号:2014XQ04)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57-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1448所本科院校(教育部2012)中设有994个英语语言文学点。仲伟合指出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使得国内各高校英语专业目标和模式趋同,人才培养千校一面。国内各高校的英语专业培养在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或多或少弱化了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思辨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欠缺。

我校自2006年第一次招收英语专业学生以来,至今已毕业了8届学生。为了了解我系的办学质量,笔者对在校的4个年级的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需求分析调查,以期发现目前课程设置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社会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

二、需求分析理论

陈冰冰指出:需求分析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经贸、制造和服务等方面。在外语教学领域,随着关注点从学习者语言需求向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转变,需求分析开始被应用到通用英语教学领域,成为外语课程设计不可或缺的步骤。

学习者需求分析的目标一般有两个:一是设计新的课程体系;二是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本文的目的是在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反馈意见和学习需求后对现有的课程提出优化建议。学习者需求有两类:学习需求与目标需求(Hutchinson &Waters,1987:59),同时,他们还把目标需求细分为必学知识、欠缺知识和想学知识。学习需求则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者知识、学习者技能和策略以及学习动机等。目标需求是未来工作环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它和学习需求一起成为评价课程设置的重要指标。本调查研究包括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分析两个方面。

Berwick. R把需求分析的数据采集工具有两类:归纳型和推理型。前者指案例分析、观察、无结构式访谈等;后者如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测试等,可为课程设计提供多种形式的基础数据。本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之后对所得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三、研究问题

本调查的主要问题有:①英语专业学生对目前课程设置(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是否满意?②往届毕业生就业率情况调查;③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岗位能力有何要求?④现有的课程设置能否满足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如何根据这两个需求优化课程设置?

1. 研究对象

本调查研究的对象分两类:英语专业本科在校生和用人单位。2015年,笔者选取了当时在校的4个年级(2011级至2014级)的21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为了了解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笔者选取了网上的相关招聘信息。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需求统计,分学习需求统计和社会需求统计。学习需求统计记录学生对课程的具体需求。社会需求统计记录用人单位对英语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及业务能力要求。

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对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外语系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需求分析调研。针对社会需求笔者归纳整理了智联招聘网的信息。

4. 研究步骤

本次调研共对在校生发放问卷239份,收回有效问卷218份,问卷回收率91 %。

四、英语专业在校生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在校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目前情景分析和讨论,包括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等。调研主要有7个方面的问题:①选择英语专业的动机;②学习英语的主要方法;③感兴趣的英语语言技能(多选);④比较欠缺哪些能力(多选);⑤最满意的英语专业课程(多选);⑥最不满意的英语专业课程(多选);⑦最受欢迎的英语教师。

第一个问题,46%的学生选择调剂到我校英语专业,24%的学生选择由于个人爱好。第二个问题,31%的学生表示学习英语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大量阅读,而42%的学生表示自己主要通过背单词来提高英语水平。第三个问题,57%的学生选择听作为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技能,而58%的学生则选择说作为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技能;第四个问题,81%的学生认为自己口语表达能力亟待提高;第五和第六个问题,在所列20门课程中学生最满意的课程是综合英语,学生最不满意的课程是语言学;第七个问题,与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科研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老师相比,学生更喜欢语言基本技能扎实的老师。

1. 往届毕业生就业率分析

2011届的82名毕业生初次总就业率92.68%,年终总就业率为97.56%;2012届85名毕业生初次总就业率98%,年终总就业率为98.82%;2013届88名毕业生初次总就业率94%,年终总就业率为96.5%;2014届63名毕业生初次总就业率92%,年终总就业率为98.41%;2015届78名毕业生初次总就业率91%,年终总就业率为94.87%。截至2015年,我系毕业生的就业率远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对于省属二本学校来说是一个不俗的成绩。

2. 近两届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

从毕业生就业流向来看,同学们大部分就业于公司,从事与英语翻译相关的工作。英语专业2013、2015届毕业生有近59%的学生进入各类型企业工作;考研人数为7人,占4.2%;进入公办学校的人数为12人,占7.2%;进入国企人数为5人,占3%;进入其他非公立教学单位的人数为19人,占11.44%;进入高等学校人数为2人,占1.2%;进入医疗卫生单位的为4人,占2.41%;进入机关的4人,占2.41%;其他事业单位的8人,占4.82%。

3. 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现状

本次调研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笔者在智联招聘网上收集整理出了23份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本次调研主要针对用人单位的目标情景分析即毕业生在职场中应达到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目前急需的英语人才类型、英语专业毕业生最需加强的专业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等。

调查结果表明,就学历要求而言,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最大,占69.57%;对于研究生的需求不大,占13.04%;专科生占17.4%。就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而言,社会对听说的要求比较高,然后是读写、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办公软件的使用等。就证书要求而言,用人单位普遍对于英语专业四、八级、CET六级、BEC中高级、报关员证和教师证的认可度高。就岗位需求而言,用人单位最需要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其次是能从事英语翻译、商务翻译、英语培训师、英语教师、海外市场经理等岗位的人才;就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方面,用人单位认为应聘人应具有责任心、上进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现有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优化

通过对我系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及需求分析,我们就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反思,发现了以下主要问题:①照搬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来设置课程;②没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导向。

根据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基于调查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应以“夯实基础,拓宽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强化专业技能课、丰富课外活动、增强实践能力为目的来优化课程设置。

(1)夯实基础课程。我系81%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口译能力比较差,而社会需要口语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因此可考虑口译由原来的36学时增加到72学时。我系学生考研的比例较少,而且考研的方向基本上是文学和教学法方向,专八考试也取消了语言学方面的考查内容,同学们大都不满意这门课程,可考虑取消“语言学概论”,或者减为36学时。我校学生专八考试的改错部分均分为1.2,因此可考虑把语法课由原来的36学时增加到72学时。“英语测试”这门课对于我校的大部分同学来说实用性不大,这门课程可考虑取消。我系综合英语只上到第六学期,建议第七学期继续上高级英语,为专八考试打下牢固基础。“英美报刊选读”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也不是很大,建议取消这门课。同时,英语专业的同学可以选修“国际商务概论”“管理学”“国际商法导论”“外贸单证实务”或是“医学英语”等课程,以适应就业市场对多元化英语人才的需求。

(2)丰富课外活动。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把参加专业活动和学科竞赛作为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开展多元化的学科竞赛和专业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双语演讲大赛、电影配音大赛的基础上可增加口、笔译大赛、英语话剧大赛、商务英语演讲大赛、商务英语知识竞赛、商务模拟谈判大赛等。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课外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带领学生参加广东省口译大赛、韩素音翻译大赛、澳门“商骄”商务英语演讲大赛,参加广交会和各类商务会展,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3)加强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培训。我校毕业生基本上在外贸企业和各类教育机构服务,因此,可以开设一些有关BEC中高级考试、教师资格证、CATTI等考试的讲座,帮助学生提高合格率,获取更多的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结语

本研究以我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为研究目标,调查了我系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情况,并结合近五年我系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招聘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分析研究数据得出社会需求的新情况;对我系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优化建议。由于受调查时间影响,只对73%的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限于地理位置等的影响,本研究也未能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只是收集了招聘网上的相关用人信息。希望今后可以就往届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的能力等方面继续进行调查,开展后续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我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ESP课程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2,(3):47-50.

[2] 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125-130.

[3] 范玲,吕英莉,腾飞.基于需求分析的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调查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3,(4):18-24.

[4] 李德凤.翻译教学:需求分析与课程设置[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5] 王学功.医学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105-107.

[6] 文秋芳.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118-126,160.

[7] 杨金蕊,丁晶.基于需求分析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3,(5):74-82.

[8] 张虹,王娜,曹红晖.“层次化立体交互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外语,2009,(3):79-84.

[9] 郑大湖.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多元课程体系构建[J].外语界,2016,(6):49-56.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2

【关键词】社会需求分析 高职公共英语 课程设置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对北京地区高职毕业生英语能力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7-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也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而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或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势必需要先了解企业的需求,即掌握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的。要充分发挥公共英语的服务作用,提高公共英语教学效率,同样首先需要了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需求。

二、需求分析相关研究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NA)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最初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陈冰冰,2010)”关于需求分析的定义和分类,因不同研究者的视角、对象等不同而存在差异。我国学者束定芳(2004)认为需求分析可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及政策导向,有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引起教育工作者最广泛的关注。然而,从社会需求角度探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却为数不多,中国知网可查的自2009年至今的论文成果不足30篇,其中大部分是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少之又少,代表性的有舒娅等(2010)和巫丹,曾亚(2013)的社会需求调查。

三、社会需求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可信,本课题采用需求分析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收集数据。对毕业生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共发出调查问卷90分,收回有效问卷81份。被调查者均为北京某大学一所高职学院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涉及软件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会计、影视技术等专业。问卷采用陈冰冰(2010)社会需求分析模型,包含基本情况、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英语水平自我评价、大学英语教学对社会需求的适用度四个维度,并做了适当修改。对用人单位主要采取访谈和从招聘网络收集数据的方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有关个人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收回的81份有效问卷中,约一半以上的高职毕业生自己创业或在民营企业工作,占总数的52.9%;在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占23.5%,在国企工作的毕业生占20.6%,,而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仅有3%。这表明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为民营、私营企业;因出生地域优势或父母工作关系,一部分高职毕业生也可能进入机关单位或国有企事业单位。

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主要通过工作中英语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两个问题体现。有70.2%的毕业生认为英语对其薪资收入、职位升迁等有很大影响或有一定影响,仅有8.5%的毕业生认为英语对其薪资收入等毫无影响;使用频率方面,有6.2%的被调查对象在工作中经常使用英语,24.7%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有时会用到英语。毕业生在工作主要使用英语阅读相关专业的英语书籍、报刊、应用文,其次是用来浏览与工作相关的英文网站,再就是用来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因此,从使用情况来看,社会对高职层次毕业生的英语总体需求没有预想的那么迫切,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不会经常用到英语。这与徐伟成(2011)对广东省150家用人单位和50所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做的调查分析结果一致。然而,尽管实际工作中英语使用频率不是太高,却会影响员工的薪资收入、职位升迁甚至未来职业发展;电子类、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一旦用到英语,主要体现在阅读相关专业资料和进行专业交流方面。

毕业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结果显示,约半数毕业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表示基本满意,另有约半数46.8%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满意。部分原因可能是该学院自2009年以来一直采用“平台+模块”的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在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培养的同时,针对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开设不同的模块课程。

高职英语教学对社会需求的适用度调查结果表明,68.1%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英语有要求,其中38.3%的单位要求毕业生的英语达到四级水平。然而,现在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主要针对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高职生若想参加四级考试需要先以优秀的成绩(80分以上)通过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若高职生在校期间无法考过80分,就失去了参加四级考试的机会。这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学生就业。毕业生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建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通过增加互动,加强各情景下的口语练习,提高英语听说水平;第二,增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练习;第三,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设定英语课程的方向,即增加职业英语或专业英语。由此可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体会,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只有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才能更好地为毕业生的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服务。

2.访谈和网络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在校园招聘会上和用人单位的访谈,发现有些单位在招聘时尽管会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提出要求,如通过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但实际工作中更注重毕业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其次是学习能力。正如一位企业负责人所说:“我们当然希望毕业生能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这对公司和学生本人发展都有帮助,但我们更希望毕业生首先具备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如遵纪守时、学会与他人合作、踏实肯干等。”无独有偶,另一位负责人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这与上海职教所2009年对上海71家企业所做的调查结果一致:85%的被调查企业要求高职毕业生要先学会做人,包括遵守纪律、能够与人合作、吃苦耐劳。

网络调查数据主要来自对国内四家知名招聘网站――包括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和应届生求职网()上2014年4-5月份针对大专毕业生的招聘信息。在招聘网站上将职位搜索条件设置为:工作地点:北京;学历要求:大专;职能类别: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销售/客服/技术支持,会计/金融/银行/保险,广告/市场/媒体/艺术;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进行搜索。为便于统计,在搜索结果中打开100家招聘企业的招聘信息。招收高职毕业生的企业基本信息和对英语的需求统计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招聘大专毕业生的单位中,主要为民营企业或私企,占招聘单位总数的70%。招聘单位中只有大约26%的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有明确要求,如北京万康通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的卫星通信工程师职位要求“能够使用英语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对语言的基本要求。”北京超凡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招聘的涉外流程管理员要求“英语六级以上,读写能力较强。”迪卡侬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招聘的销售助理要求有基本英语会话能力等。

尽管一半以上的单位没有对英语提出明确要求,但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确是绝大多数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之一。被调查的招聘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中,72.9%的岗位任职条件包含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其次是要求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分别占45.8%和43.8%;再次是学习能力,25%的任职要求中提到要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或有强烈的学习意愿。由此可见,高职毕业生无论从事什么岗位,从技术岗位到销售岗位,拥有较强的中文和英文语言表达能力将大大提升其职业竞争力。

四、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基于以上对高职英语社会需求调查的结果,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课程设置应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英语教学要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好务,必须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两方面的培养,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做事,而且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坚持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原则。第二,课程培养目标应围绕“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双重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围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两大方面。对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而言,其课程体系设置要兼顾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既要开设理论课程,又要开设英语实训、实践类课程。第三,课程教学内容应突出“实用性、模块化”的特点。对毕业生英语水平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学院近年来采用的“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平台是指公共英语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模块课程包括面向所有专业的英语考级、考证模块,面向特定专业的专业英语模块,面向所有专业的英语兴趣模块,公共英语课程应在保持这种课程设置模式的基础上,优化各模块内容,使得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更加实用。

参考文献:

[1]陈冰冰. 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 外语学刊,2010(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 问题与对策[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舒娅, 郑立, 李凤, 葛媛娣, 盛芊芊, 王颖, 刘海英. 从毕业生英语需求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5]徐伟成. 高职高专英语能力实际需求的调查[J]. 教育与职业, 2011(29).

[6]巫丹,曾亚. 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基于专业岗位群的调查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3(20).

作者简介: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3

关键词:就业调查;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131-02

1 当前经济形势下师范类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灵活就业率高与正式签约率低的现状日益突出。

灵活就业是相对于正规就业和全日制就业的一种就业形式,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灵活就业率高和正式签约率相对较低说明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就业要求也比较低,同时也说明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我院2005级商务英语专业总体就业率达到了100%,但是到学生毕业为止,学生就业的灵活就业率达到了73%,而正式签约率仅仅占总签约率的20%。

(2)专套本学生的增长与3+2普通专升本学生的降低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就业单位对于就业毕业生的学历层次的要求逐年增高也导致了专科毕业生对于本科学历的需求越发强烈,但是由于专科生培养目标决定了不会出现大批量专升本的名额,2008年教育部发出通知, “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许多学生面对普通“专升本”的难度增加再加上近几年来自考市场的活跃,许多专科学子加入到各种形式的自考本科段的学习中来,我院2005级英语专业专科学生有45名参加本校的“专套本”学习,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7%,而考上普通专升本的学生仅有4名。

(3)师范类专科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的人数与往年层下降的趋势。

作为师范类院校的师范毕业生,按照常理来说,毕业生应该把教师职业作为自己工作的首选,但调查后发现,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的比例和上一届比起来呈现下降的趋势,可能因教师学历门槛的日益增高及学生求职意向的原因,我院261名师范类英语专科毕业生工作在教师岗位有47人只占毕业生人数的18%。

(4)毕业学生工作变动频率加快。

在对学生就业跟踪的过程中,发现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工作时间平均不到半年,英语专业专科261名学生在毕业后本年做了一次网上QQ调查,让毕业生在群邮件中跟帖,报告自己现在所在的工作单位,在和学生毕业前上交学校的就业协议和就业证明进行对比时发现,有62%的学生不在原来的单位,有24%的学生表示正在找寻新的单位,毕业生工作单位的流动性正在加快。

(5)自主创业毕业生人数偏低。

专科生与其他层次学生比起来具有思想活跃,个性更强,目标明确的特点,应该来说,在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环境下,以专科学生具有的闯劲,应该有更多的毕业生加入到自主创业中来,但经过调查后发现,我院英语专业专科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到毕业为止仅有两名,究其原因可能有英语专业的限制,没有很好的创业切入点,英语专业女同学占绝大多数,女孩子的性格特点,个人创业市场不成熟等。

2 当前经济形势下师范类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主要面临的障碍

(1)学历障碍。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就是就业单位纷纷提高了就业门槛,除了仅有的如市场推销员,保险行业等门槛较低的岗位需要专科生以外,其他岗位动辄需要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专科学历的毕业生一直是求职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英语专业虽然是属于应用型的专业,有着一定的市场就业竞争力,但是在这以学历作为就业门槛或敲门砖的今天,专科学历仍是专科生就业的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2)政策障碍。

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扶植和鼓励政策,这对于大学生就业起到了良好的政策导向作用,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当前国家招考公务员岗位中,2009年需要专科生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就是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支教的报名中,本科也成为了最基本的条件,这无形的在政策层面给予专科生就业增加了一定的障碍。

(3)学校障碍。

因师范类英语专业的专业设置的主动权在于国家,而学校只是被动地执行。这种“整齐划一”的专业调整式扼杀了各高校的英语专业特色发展,不利于灵活设置、培养社会所需各色英语人才。经过统一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没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这也是提高专科生素质培养的一大障碍。

(4)个人障碍。

毕业生个人的就业期望在求职过程中的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英语专科毕业生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则因其多方面的劣势形成英语人才的离散效应,最终导致人才相对过剩,人才浪费,这也是影响当前师范类英语专业专科学生就业的障碍。

3 当前经济形势下师范类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的应对措施

(1)学生要切实加强个人专业素质的培养。

这里所讲的专业素质不仅仅是指课堂上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是指个人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是否具备了个人专业素质的培养,取决于是否认真进行个人的人生策划,取决于是否和自身实际相结合,取决于是否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英语毕竟是一门工具,只懂语言而缺乏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会碰到种种困难,甚至无法适应工作需要。因此学生们应该从以单纯的基础知识学习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培养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为主要目标,成为英语复合型人才。可结合自身的爱好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行自我职业定位,然后选择偏社会性,或适当参加相关技能和职业性专业作为第二专业进行辅修的培训和资格考试,为将来的求职做充分准备。

(2)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素质的培养。

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历史背景、环境特点、结合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资源结构等实际状况,制定针对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合理设置课程,优化培养过程,突出个性与特色,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针对师范英语专科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培养模式的特点,构建多元化英语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 (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学科专业资源)时,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学科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打破学科壁垒,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复合型人才。可根据市场需求采取英语――计算机、英语――汽车等培养模式或采取英语――国际贸易、英语――新闻、英语――法律等模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宽的就业渠道。

(3)学校要进一步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切实为学生服务。

学生最终要毕业面对市场的选择,学校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素质以外,能够为学生就业牵线搭桥扮演好“红娘”的角色尤为重要,学校应该主动深入到各县市教育局,各城市公司中去,主动了解单位的需求信息,主动推荐毕业生到各单位进行实习,和长期合作的单位建立长期共赢的关系,广泛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切实做到自己走出去,把各单位请到学校来,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

(4)政府加大政策扶植力度。

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师范类英语专科就业的政策,如规定各教育局及招聘学校优先录用师范类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等。对于不进入教师队伍的毕业生,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促进经济的增长,为毕业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英语专科的毕业生可走向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同时,政府要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政策,促进英语专科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也鼓励自主创业,以开拓就业市场,增加就业机会。另外,政府也应该给予高校一定的实质性自治,增强高校英语师范类英语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高校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在类别、层次、任务和目标上设立与众不同的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术发展计划,提高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4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 就业竞争力 对策

在2012年6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英语专业再一次被列为“就业红牌警告”本科专业。究其缘由,是因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整体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英语人才成为我国迫切需求的资源,英语专业也是各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当下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显示,全国已经有961所高校开设英语本科专业,无论是师范类院校,专门的外语院校,综合性大学或者是理工科院校都有自己的英语专业。正因为如此,英语专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毕业生规模最大的本科专业,毕业生人数多达30万人以上。对于师范类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择业目标明确,学校的专门培养为其步入教师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专门的外语院校因其名声在外,其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较高;而理工类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则处于尴尬的地位,就业时往往会被以有色眼镜看待之。面对当下如此浩浩荡荡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队伍,面对目前由于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的现状,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又该何去何从呢?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老牌工科院校,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该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稳定在100人左右,连年初次就业率超过95%,年终就业率均在学校率先实现100%。本人作为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名辅导员,在充分了解其就业工作的基础之上,对影响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一、贯彻博雅教育理念,巩固学生专业知识

近年来,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经过积极的思考和探索,遵循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努力培养具有理工科背景、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现已经形成“以素质培养为内容,以博雅教育为手段,以学贯中西、习彻古今、文理兼备为目标”的育人理念。通过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贯彻“博学识,雅做人”的理念,巩固学生专业知识。

(一)第二课堂

外国语学院一直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辅相成”的培养模式,在加强“第一课堂”建设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价值,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第二课堂”,以期实现与社会要求的平滑对接。

定期组织跟英语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表达能力提升工程”,包括英语口语角、英语配音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同时重点打造“英语文化节”,“莎士比亚戏剧专场演出”等,以多彩的活动丰富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学科竞赛

英语专业作为文科性专业,可以参加的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自然不能与理工科相提并论。为此,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经过专题研讨,制定相应的方案,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赛事活动,如“挑战杯”、“创新杯”课外科技活动大赛、“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大赛等。

依托“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外国语学院也以这些高水平学科竞赛为契机,构建全面的“学生学科竞赛参与体系”。通过该体系,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广泛参与到校内外各项学科竞赛中。因此,综合素质高和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获得参加到全国性比赛中的机会,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他不能走出校门的学生,其专业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的积累,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三)考级考证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广,就专业对口来说,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英语教师、英语翻译、外贸业务员等职位。而这些岗位的招聘启事都会规定毕业生的英语等级要求,一般基本要求为专业英语八级证书,有的职位要求相关口译或者笔译证书。目前高校一般只对英语专业学生有专业英语四级和八级的要求,其他跟英语专业学生相关的证书,如:上海口译证书、人事部口笔译证书、商务英语等级考试证书等没有硬性要求。众所周知,英语等级证书对于毕业生来说可谓“黄金敲门砖”,就业单位也通过这块“砖”来筛选毕业生。

通过在新生入学之初,对其进行专业等级证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清晰地规划好自己的考级考证的安排,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树立正确就业意识,指导学生求职技巧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攀升,大学毕业生规模也日趋庞大,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满足不了大学生高涨的就业需求。可以说,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这迫切需要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转变就业意识,勇敢地迎接求职就业中的各种挑战和冲击。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以积极饱满的姿态面对就业,一方面也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学生的求职技能。

(一)简历制作大赛

面对浩如烟海的简历资料,招聘人员往往对求职者的简历快速检索、快速决断,他们没有富足的时间来仔细了解求职者的情况,因此,一份好的简历是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关键。而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毕业生的简历合格率也才20%左右,大部分毕业生因为简历不符合就业单位的要求止步面试。

鉴于此,外国语学院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简历制作指导。一份好的简历应包含求职者的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工作经验、培训经历、语言能力、IT技能、获得证书和自我评价等多个方面。当学生按照框架要求制作好自己的简历后,学院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相关公司或者单位的人力资源专家对学生的简历进行批评指导,以此来规范学生的简历制作,为迈入职场的第一步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小小的简历也可以发挥营造浓郁学风的作用。在求职时,往往简历内容丰富者容易获得招聘人员的青睐,相反,简历过于单薄者则被淘汰。为此,学生可以按照简历制作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刚入大学时制定好自己的大学四年人生规划,并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这样在毕业阶段就会有一份漂亮的简历了。

(二)模拟招聘大赛

当简历被招聘人员相中,下面就会安排求职者面试。为此,提升学生的“应聘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现在很多学生,虽然自身专业基础扎实,但因为在招聘面试时缺乏勇气、信心,不能很好地在几分钟之内把良好的内涵表达出来,因此与面试的工作失之交臂。

外国语学院通过“模拟招聘大赛”推进学生的“应聘功”。顾名思义,模拟招聘大赛是一种在模拟环境下进行的招聘。学院邀请相关老师、人力主管等作为评委点评学生的招聘表现。毕业班和准毕业班同学准备好职业规划书和简历参加该赛事,把此次比赛当做真实的求职面试去准备,发现不足并及时改正。这样,对于参加过模拟招聘大赛的同学来讲,这种大赛对他们今后的求职应聘中掌握适当的方式方法、提升自信心和应变能力绝对是一次良好的锻炼。

(三)求职礼仪指导

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但是近年来太多中国人不注重礼节而带给世界负面形象。究其原因,中国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礼仪的教育。社交礼仪是每一名大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良好的社交礼仪对大学生走向成功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文科专业,毕业生往往从事教师、销售员、贸易业务员、人力专员等,而这些职业往往对一个人的礼仪素养要求特别高。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直以来以“博学识,雅做人”的教育理念来培养学生,不仅要培养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学生,更要培养出有良好品行的学生。在求职时,学生的着装、化妆、眼神、面容、动作,这一切无不在招聘人员的考量范围内;迈入职场,得体的待人接物,规范的言谈举止也是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所以,学院邀请相关老师、专家为学生进行讲座,讲解职场礼仪;也通过观看录像等方式了解职场礼仪。

三、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搭建实习就业平台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直倡导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普及和跟踪机制,做到“班班有项目,人人有实践”的长效局面,鼓励学院学生通过挂职锻炼、岗位见习等形式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对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首先,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要学会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需要学会沟通达成统一意见,并学会协调人员关系完成任务,这也极大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其次,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感受国情和民情,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三,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以便发现不足,及时改正并提高。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不断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交流,采用“校企合作,共育英才”的模式,推荐优秀毕业生直接就业或者推荐准毕业生到合作单位进行见习,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院领导老师也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经常走访相关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总结,不断完善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制度。

(二)文科专场招聘

做为理工类院校,每年到毕业季就会有很多单位来南京理工大学招聘。但是,在上千家“主动上门”的单位中,招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寥寥无几,这也就迫使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带着简历四处奔波或者在网上进行“海投”简历。

外国语学院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组织文科专场招聘会,邀请社会上需要英语专业学生的单位,如英语培训机构、外贸单位、翻译单位等来校招聘,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一方面也可以让招聘单位直接接触学生,有利于提高获得Offer的机会。

面对理工科英语专业本科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对其个人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对学院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只有发挥专业特色,找准理工科英语专业的定位点,把就业工作前置,从各方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才能为毕业生美好的明天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学生毕业后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是每一位学生工作者所期待的,也会是每一个学生工作者最幸福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语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提升关系的研究课题组”. 外语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提升关系的研究[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03):67-69

[2] 郝雪莲. 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01):97-98

[3] 唐雁峰. 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J]. 华章, 2008(Z1):105-106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5

(石家庄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摘 要】通过实地走访河北几所高校及英语专业毕业生聘用单位,对聘用单位与毕业生双向互选影响因素及招聘效果、毕业生就业观念及入职心理预期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采访、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分析、评价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影响因素,找出高校在英语专业学生培养及学生自身入职准备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明确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完善就业激励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就业质量;教学改革

0 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因为专业优势淡化以及专业技能欠缺等原因,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就业质量低、隐性失业等负面现象有所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英语专业的就业面向和出路问题,开始探索拓宽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及如何提高就业质量的问题。为更好地了解2012年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本研究开展了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希望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河北省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一步明确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为河北省高校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完善就业激励机制提出建议。

1 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就业质量

整体而言,毕业生从表面上看是数量偏多,但本质上却并非总量过多,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随着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外语院系频繁开设,使得近年来英语专业毕业生数量激增。可以不夸张地说,我国90%以上的高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而英语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也在连年扩大,加上归国留学生等因素,使得我国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另外在基础英语水平上,英语与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差距正在缩小,甚至有些优秀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已经超过了英语专业的毕业生。

2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

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和毕业生就业的各个环节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表现为: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就业导向激励措施不够完善;用人单位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制度和观念不尽合理;学生文化知识结构单一的弊病,英语实际应用和跨专业应用能力不强的现状,以及就业心态受传统影响较重、对能找到的工作预期过高等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就业质量。现仅从以下几个角度具体分析。

2.1 用人单位视角新入职大学生劣势分析

用人单位认为新入职大学生的最大问题,是大学生一直在校园接受理论知识,社会实践和锻炼机会较少,不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其次,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专业技能、责任心、吃苦耐劳、知识面、专业理论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应聘者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再者,“知识面狭窄”、“专业理论不扎实”表明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目前英语专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由于学科专业结构狭窄,学科内容过于封闭和保守,造成了学科、专业以及办学资源的分割,形成了坚固的壁垒。事实上,英语始终只是一种工具,在工作中起的是辅助作用,如果不将它与一些职业技能相结合,它的作用就不能够得到发挥。就商务英语而言,调查表明,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员知识和能力素质要求偏向于有商务背景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一方面,学生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尤其是写作和口语表达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具备商务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两者有机结合才更受企业青睐。

2.2 院校社会地位

学生所在院校名气及社会地位调查结果表明,知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更容易就业。这一方面说明企业重视毕业生的来源,更加偏爱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另一方面,表明高校的层次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毕业生就业时的重要标签。

2.3 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要求较高,高学历人才更受青睐。说明随着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以研究生及以上的高学历毕业生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在就业中更具竞争优势,成为用人单位招聘的主体。

2.4 是否为复合型人才

随着国际商务活动的蓬勃发展, 企业对高级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地增加。当前,企业和社会对英语专业的需求更加侧重于实用性,如外贸英语,法律英语,商务英语,机械英语等,或者侧重于将外语与国际贸易、涉外法律、国际金融、旅游管理、文化交流等结合,需要既会说英语,又懂涉外业务的双料人才。

2.5 毕业生综合素质

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等等方面情况成为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的考量标准。此外,高素质的英语人才不仅要精通英语,还要掌握其他一些其他领域的技能才有优势,比如金融、管理、法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文化、法律等专业知识,或者辅修了计算机、二外,都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更顺利地从事国际交往活动。

3 结论

3.1 英语专业毕业生需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这意味着:第一,加强跟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强化自身学习能力,多运动以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具备应对工作中各种挑战所需要的良好地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习惯与审美情趣等等。第二,不仅要精通英语,还要掌握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才有优势。比如跨学科学习金融、管理、法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文化、法律等专业知识,或者辅修计算机、二外,都有助于增强就业竞争力。第三,考取各种必要的、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在人力资源市场占据更大优势。

3.2 毕业生找准定位很重要

调查表明,一方面,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毕业生学历层次要求、毕业院校的名气和社会地位不能一概而论。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硬性要求多,本专科生或者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很难进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文凭、院校“出身”等没有太多硬性规定,往往更看中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这反映出当前一段时期内学历层次和毕业院校影响下的就业流向趋势。另一方面,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语言学、翻译、英美文学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不能准确寻找定位的话就会影响就业质量。比如,语言学传统的就业方向是研究机构、文化单位、高校或者报社等出版单位,当然如果具备一定素质也可以从事翻译类工作,或者进入企事业单位、跨国公司。而英美文学和英语语言国家文化,一般是从事大学教学和翻译、研究等工作,这就意味着要继续深造,考博或是出国留学。总之,毕业生要对自己有客观的充分的认识,找准自己的定位。

参考文献

[1]季显军,韩忠全,范胜举.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及前景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05).

[2]邹妍.影响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因素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03).

[3]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 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4]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07(04).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6

论文摘要:国家经济的发展、朴技的进步使得社会对高水平外语人才的雷求日趁多元化,外语院校所培养的外语通才已难以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我校科技英语专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我们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英语与医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了一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本文从我校科技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基础阶段教学、高年级教学、毕业分配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的本专业知识,还应有一定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许多理工大学文学院应运而生,诸多大学都开设了辅修专业。外语类院校都增设了专业倾向。我系科技英语专业于1987年设点,1989年正式招生,我们的办学宗旨是为各医疗科研机构培养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英语人才,现今已有四届毕业生。那么,什么是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呢?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是一种以英语为基础材料(basematerial),以另一门专业为增强材料(reinforeement)而锻造出来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reinforeedmaterial)。这种材料比原来单一材料性能优越,具有综合效果。”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程,我们在传统英语专业办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努力朝英语与科技(医学)相结合的方向迈进,在培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拟从我系科英专业课程设置、基础阶段教学、高年级教学、毕业分配等方面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1.课程设置

在医学院校办英语专业就必须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及外语师范类院校所办的英语专业,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一特色又只能体现在如何把英语与医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一来,我们的办学模式就无法沿袭传统的英语专业办学路子,几经尝试、调整,我们科英专业课程设置已基本成型。在五年学制中,总学时4057,其中英语专业课占2698学时(含360学时用英语上的医学课程),汉语及医学课程占1323学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既要考虑到让学生打好坚实的英语基础及获取必备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又要顾及专业倾向,尽量使学生学习到较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从几届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这种模式总体上是比较有效的。

2.基础阶段教学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基础阶段教学任务和目的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为学生升入高年级打好扎实基础。

众所周知,公共英语及英语专业近几年都已实行四级统考,统考模式已步入正轨,形成的社会影响很大,无形中成了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英语水平的杠杆之一,而应试教学也随之产生.这就使得我们在基础阶段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宗旨:教学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还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其实,统考的初衷是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正确处理好了教与考的关系,“测试就既可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有用信息,也可为学生提供提高学习效果的有用信息.”(Madsen,1983)有了这种明确认识之后,我们建立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任课教师都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法改革,把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逐渐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精读课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讲某些课文段落,主讲学生不仅要提前备课,还要在课堂上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泛读课上学生不仅要写读书报告,还要定期做classpresentation(课堂表演);听力课要求学生每天作newsreport(新闻报道);语法课上学生根据章节内容提前准备,课堂上根据已有知识或课本内容自己总结须掌握的语法要点,再由教师补充讲解.为配合课堂教学,我们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定期举办英语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英语晚会,鼓励学生办英语学习园地等,并把树立正确人生观贯穿到这些活动中。诸如此类的教学法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上的独立性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在实践中我们又发现,在统考前,学生如果对考试题型、应试技巧一无所知,其水平往往不能得到正常发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寓考于教、双管齐下”的方针,把四级统考融汇到正常教学中,每月进行一次AchievementTest(学业测试)。测试以所学内容为主,题型模拟四级统考题型。此外,期中、期末考试也基本类似于统考题型。这样做,既检查了正常教学,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使学生熟悉了统考题型并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从近几年我们学生英语专业四级统考成绩(TEM)来看,我系学生的通过率、平均分均高于全国高校和理工科大学的平均得分,并接近最高平均分,绝大部分学生的统考成绩与平日表现相符.这说明我们基础阶段教学是卓有成效的(见表2).

3.高年级教学

在高年级教学中,如何突出专业特色摆在了首要位置。在基础阶段,为让学生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功,英语专业基础课占了大部分学时,那么在高年级该如何摆正英语课程与医学课程的关系呢?突出专业特色并不意味着英语课程必须退居次要位置,而是指英语课程与医学课程要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来说,科英学生可用于医学课程的学时少得多,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较有系统地开设了医学基础课程,学生上理论课、实验课,不上临床.此外,还开设了用英语讲授的医学文献阅读、医学术语,医学翻译等课程,给学生创造了把医学与英语结合的环境。

我们深知在高年级巩固、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坚持从三年级至五年级开设文学课程,正如国外语言学家所指出的:“既然语言是文学的媒介,那么文学本身就会给我们提供语言运用的例证……从文学作品中也可获得词义、词义的延伸、词义的构成,人们对各种语言形式所采取的不变化的态度以及书面语和口头语之间的关系。"(杜瑞清,1997)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不可忽视文学这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了解西方国家社会情况、社会问题,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因此,“要精通一门外语,必须阅读用该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杜瑞清,1997)通过与外语院校毕业生相比,我们发现科英高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逊色于外院学生。为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在三年级翻译课上逐渐增加口译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并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英语专业八级统考,使他们认识到语言知识水平的重要性.我系93级学生在1997年全国八级统考中,通过率为67.65%,而全国平均通过率为55.56%。由此可以看出我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基本达到了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五年级最后一学期安排学生实习,我系学生基本在系内进行教学实习.我们为每位学生指定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实习期间有教案,写教学体会,实习结束时写毕业论文,严格把好最后一关,让学生在走上社会前树立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并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总之,在高年级教学中,我们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方针,努力将英语语言知识同医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在教材、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学生仍时有微言,我们尽量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反馈信息进行必要改革、调整,但总的来讲,我们高年级教学是比较成功的。

4.毕业分配

自1989年正式招生以来,我系已有四届毕业生。现在大学生毕业分配已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国家统分的框子,用人单位直接同学生见面,进行双向式选择,因此,学生毕业去向也在一定程度上能间接反映出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各用人单位对我系四届毕业生反映基本良好,有些用人单位,诸如北医、上医等,连续几年向我系要毕业生,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在社会上是很受欢迎的。在往届毕业生中,有14%考上研究生,62.8%分配至各医疗科研机构,可以说,我们的办学初衷基本得以实现。表3为我系四届毕业生的分配去向。

5.结束语

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程,我们在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办学模式在传统英语专业办学模式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性的改革,为国家、社会培养出了一批科技英语人才。但是,医学院校创办英语专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仍存在诸多不足,诸如师资短缺,没有适合科英学生使用的用英语编写的医学教材等。但从长远看,英语专业带专业倾向是必然趋势,医学院校英语专业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我们愿意与各位同行一起为培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敲

1Madsen,Harold.TeehniquesinTesting.oxfordUniversityPress,1983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3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