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知识范例

古代文学知识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1

能否享受文学生活是衡量人生活质量高下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到个人,大到民族,都是如此。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懂得享受文学生活的民族,文学承载着民族文化,传达着民族的心声,是国人的精神家园,古代文学研究者应该为建设好这个家园出力。这一道理古代文学研究者都懂。但是如何出力,很多人可能没有思考过。我想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国人提供新鲜而准确的古代文学知识,用理工科学者的话就是“注意知识的转化”。知识是生活前提,没有某一方面的知识,就没有某一方面的生活。目前古代文学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取得了大量新的成果,但是很少有学人致力于把这些成果转化成教科书上的知识。结果是,古代文学研究日新月异,进入教育系统和公众传播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却陈陈相因,甚至存在许多不准确之处。首先说不新鲜。解放后的前三十年,在特殊意识形态作用下,古代文学研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阐释模式,以人民性为内容标准,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艺术标准来评价所有的作家作品。“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成了不可移易的经典描述。那个时代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那种特殊的阐释模式在古代文学研究界已被彻底抛弃,但是在众多中小学教科书中(包括部分大学教科书中),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的传授中,李白仍然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仍然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次说不确切。笔者几年前偶尔翻女儿新发的初中语文课本,是苏教版的(很权威的版本),课文选有柳宗元的《黔之驴》,心里很高兴。我在1984年考研时就是靠这篇初中时背的课文而答上“默写唐宋八大家一篇古文”一道大题的。可再看一下课文所归入单元,就高兴不起来了。单元名称竟然是“动物世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语文读本3》对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赴河陇》、《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写作背景交代是“:唐代开国以后,西域边关战事不断……”这一描述对第二首诗比较合适,对第一首就不是那么合适了。“河陇”虽然在西部,但毕竟不能和“西域”混为一谈。再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语文3》中对“秋兴”的解释:“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解释未必错,但很不贴切。“秋兴”是因秋景引发的诗思,强调秋景的兴发感动,而非先有诗兴再借秋景以抒怀。

造成上述知识陈旧和错误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古代文学研究者很少参与中小学教材的编写。现有的编写者多是学习现代汉语的、现当代文学的和语文教学法的。由于知识结构所限,或是没有能力到众多古代文学研究成果中找寻新知,或是不愿去寻找新知,有的甚至对教材中选不选古文都产生了质疑。一位曾主持中学教材编写的现当代文学学者就公开表示没有必要把古文选入中学课本。理由是课本使用者是现代人,用的是白话文,何必要学古文?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心编写的,由开明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读本》,共有六本,就一篇古文也没选。细碎的学科设置造成学者通识贫乏固然是形成上述局面的一个原因,但古代文学研究者在知识普及和转化方面意识不强,努力不够,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大多数古代文学研究者非常重视创造新知,却不太重视将新知转化为常识。而常识作用是巨大的,一个人不可能成为所有领域的专家,大多数人对众多领域的了解仅限于常识。如果你和一个不研究古代文学的人讲:宋以后也有好诗,甚至不比唐诗差,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其实费多少口舌,讲多少道理,都不如编一本《宋诗三百首》,或《元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清诗三百首》。如果选出来的诗真比《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好,甚至超过那三百多篇唐诗,就会大大改变人们对这些朝代诗歌的印象。在很多人那里,五万首唐诗就是三百首唐诗,二十五万首宋诗就是三百首宋诗。文学史从来都是选家的文学史。但近些年来学者很少把精力花在选注选讲上。人们完全可以再选出一本与《唐诗三百首》不重复的水平丝毫不降低的《新编唐诗三百首》,但没有人做这样的工作,大众了解唐诗还在使用清人的选本。

既然大众所需古代文学知识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知识选择好,更新好,传播好,就十分重要了。当你知道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都需要了解这些知识时,当你知道需要这些知识的读者数以亿计时,难道你还能说这是不值得花费精力的小事吗?广大古代文学研究者应该发起一个“重读名篇,清理常识”活动,以几十年研究古代文学积攒起来的功力,把常见的名作重新读过,把积非成是的说法翻过来,把最新获得的知识加进来,把精彩动人的地方讲出来。常见的东西不见得没有问题。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一首是否表现男女调情的欢歌?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否表现了一个女子苦闷的情思?李商隐《登乐游原》是否在感叹唐帝国将要灭亡?都有问题。刘禹锡善唱《竹枝词》,白居易《忆梦得》诗题下自注云:“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欢快的情歌如何能唱入令人愁绝的曲调?“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定是在使用南朝乐府的双关手法吗?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明明是写一个新嫁娘晨起刻意打扮,怎么就成了表现闺中女子的愁绪呢?更何况这首词是被人以“中吕宫”的欢快曲调演唱的。李商隐《登乐游原》写诗人因心绪不佳而登乐游原,登上后欣赏夕阳美景留恋不舍,怎么就成了感叹唐帝国将要灭亡呢?要注意把那些得到学人公认的成果转化成知识。例如关于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事迹的考证就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韦应物家族墓志的发现,我们就知道了韦应物的字是什么了。类似这样,孟浩然的字是什么?《菩萨蛮》是不是李白所作?学术界都有了相对一致的意见,应该成为可以传播的常识。

要注意把古代文学作品的表现经验传达出来,以提高民族的语文能力。例如发掘唐人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写景,如何抒情,如何叙事,如何议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如何使学生学会读诗,把诗歌的好处读出来,进而能以恰当的语言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如何使唐诗的名言警句成为今天生活的话语,为我们今天人们的生活增加艺术的品味等等,都是需要学人花大力气琢磨的。由于考试的需要,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参的编写者一贯的想法是力图使语文变成一门他们所认为的科学,要在具有高度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文学作品中找出类似于数学公式的东西来,结果眼睛只盯在字、词、句、篇(主要是层次结构)上,至于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审美韵味则说不好,也压根儿不想说。完整的艺术品被拆碎得不成片段,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变成了兴味索然的东西。古代文学研究者有责任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p#分页标题#e#

古代文学研究者要积极宣传新的知识,自觉维护已有的常识,积极参与到各层次的教材和普及读物的编写当中,通过各种手段向“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施加影响。例如袁行霈主编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里的古文选取眼光就明显高于以往同类教材。《文学遗产》应该开辟专栏,发动学者监督大中小学教材中古代文学知识的使用情况,发挥权威刊物的批评和引导作用。批评可以避免知识上以讹传讹,引导可以使师生在教和学中有所归依。古代文学研究者要进一步改进古代文学知识的宣讲方式。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很吸引人,但讲古代文学时多爱讲故事,成了另一种“说书”,没有达到宣讲的最高境界。宗教界人士特别注意宣讲,历史上曾留下“石点头”、“天花乱坠”的故事。星云大师一场演讲下来,很多人立刻跟着出家。这种能触动人心的宣讲经验值得借鉴。应该把众多优秀作家作品的真精神讲出来,讲得令人心驰神往。古代文学研究界应该出现一批这样的宣讲家。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2

关键词:古代文学研究;文化传承;价值重建

从事大学语文研究与教学工作十余年,常有朋友问及:古代文学研究什么?笔者费力解释一番后,对方似懂非懂地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研究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者普遍需要直面的一个尴尬问题,深层暴露出的是人们对古代文学研究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质疑。早在十几年前,古代文学研究者自身就提出被“边缘化”的问题,直到今天仍然不时提及,但一直没有改观,相反愈发显现。不可否认,古代文学研究遭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冷漠。造成这种境地的原因,暂且不论人们价值取向的偏失,古代文学研究者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严重缺失无疑是最根本的原因。

一、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当下现状与价值缺失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深入及大学学科分类的细化,古代文学研究者逐渐偏离学术研究应有的意义而迷失方向。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为生活而研究。把古代文学研究作为谋生的一种职业和手段。于外迎合市场的需求,打造一身“专门之学”,且不问此种学问的质量和意义,索取高昂的出场费,像明星一样到处走穴,以达到谋利的目的。于内根据单位的考核指标,穷力申报课题,大量制造著作、论文,以做到人人称羡的“科研致富”。因此二十余年的科研成果,比过去八十年的总和还要多。“著作等身”已经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真正“走心”的并不多。二是为经济目的而研究,搞所谓服务于经济的项目。古代文学研究者常被邀请去为一些“文化产业”项目出谋划策,充当门面,说一些考论不详的言论,甚至不惜误导消费者,出现多地争抢历史名人的社会怪象。三是为研究而研究。有人认为纯学术研究才是学术健康发展的正途,背离社会,淡化现实人生,日益陷入书斋之学,拘束于狭小的圈子里,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一些导师指导学生论文,找一些生僻的作家作品,动辄填补学术空白,全然不顾这些无人问津的题目是学术界不懈于做,还是集体忽略的文献珍品。这样的研究无非是古代文学知识的不断堆积,没有温度,没有灵魂,缺乏生活的气息;或者附庸风雅,好像圈外人越看不懂,就说明研究越高深,故意将一些简单的问题用捉摸不透的语言复杂化,来制造神秘迷惑读者。我们从古代文学的研究实践中,看不到研究者“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以及他们“独善”“兼济”的美好理想追求,感受到的是学术与社会的背离,学问与人格的分离,是知识分子在当代物质生活中道德沦丧与道德失范的状况,其最终被社会所抛弃的命运是必然的。

二、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历史使命与价值担当

古代文学研究者二十余年的觉醒不能仅仅停留在呼吁声中,已经到了切实改变研究态度,承担起历史、文化赋予的社会责任,重新确立引领风气的社会角色的时候。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面对人们日趋多元、活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古代文学研究者立足本国优秀文化,涵养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价值重建、思想改造的文化使命责无旁贷。具体而言,亟待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首先是传承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经历五千年历史风雨未曾间断的文明,之所以没有间断,而且始终影响着历史,是因为它是人类数千年知识智慧与思想结晶的积累。古代文学研究者以中国典籍和文化为研究对象,承传、诠释和丰富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与其对中华民族的巨大文化贡献密不可分。面对诸侯混战局面下的礼崩乐坏,沉淀一千余年建立起来的礼乐文明岌岌可危。孔子言:“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b上天要承传人类文明,就得让我活着,非我莫属。这种慷慨激昂的表达,显示出孔子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孔子以一己之力肩负起弘道的重任,编订“六经”,确立以“六经”为核心的经典体系和文化传统,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焚书坑儒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的一次大破坏,大浩劫。汉初为恢复文化传统,一批耆老、旧儒通过口耳传授延续文脉,中华文明才得以存亡接续,在汉代的意识形态重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东汉学者郑玄一生追随孔子足迹,遍注群经,著述之多罕有其匹。古今不少学者都视其为纯粹的学者,而对经典诠释中所寄寓的理想追求却视而不见。试想一下,被世人视作盗贼的黄巾军,路遇郑玄,万人下拜。郑玄死后,郡守以下官员及受业弟子缞绖奔丧者达数千人,这是一个布衣儒生所能承载的吗?后世历代学者如孔颖达、朱熹、郝经、顾炎武、章太炎等等皆是如此,他们或者重注经典,或者建立新的经典体系,或者开一代学术风气之先,无不是在直面现实中回应时代文化难题。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大时代文化命题是,经过近百年的西方文化冲击,自我文化批判,而导致的传统文化长期断裂后出现的价值真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当下人生做出新的诠释就显得尤为重要。何谓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弘扬,就成为古代文学研究者深思与践行的方向。时下各地出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开设的国学启蒙馆,中小学课本中不断增加的传统文化内容,各高等院校纷纷涌现的国学研究院、研究所,以及国家层面针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顶层设计等现象,都反映出国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求以及时下主流文化精神的发展方向。又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的长期割裂已然形成的与人心之间的距离感,需要古代文学研究者架设好连接二者的桥梁,做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大众化的工作。用批评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带有普世价值的文化精神,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总之要跳出狭隘的学科圈子,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之间的意义联系,充分体现其当代意义。其次,古代文学研究者要担负起文化重建的社会责任。披沙拣金,文化传承,是古代文学研究者的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而文化重建则属于较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大多以道自任,以天下为己任,往往具有强烈的济世情怀。他们坚持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成就自我的方向指引,将“修齐治平”作为实现价值的终极目标,在他们的理想图景中始终蕴含着家国情怀和天下观念,体现出一种“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思想和胸怀。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文化思想革命浪潮来临,都有一批新型知识群体的出现,主动回应时代的呼唤,积极参与到主流文化的建构当中,一次又一次地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历史和未来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纷争,礼崩乐坏,诸子百家都表现出“以道自任”的精神,老子围绕“道”的课题作《道德经》,孔子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叹,墨子誓言“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③“三教九流”面对天下无序的社会现状,纷纷提出各自的学术主张,不仅为大一统国家的意识形态建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为后世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一直到两宋,建立在百家争鸣基础上形成的主流意识形态显示出特有的稳定性,维系中国社会约八百年的平稳运行。然而自中唐始,这种稳定性被打破,日益壮大的佛、道两家开始介入核心价值系统,文化冲突由此爆发,并最终酿成了宋儒的道学运动。以“道学”命名,非常鲜明地说明宋儒以“承传圣道”为使命的特殊性质。他们为“圣道不行”“圣学不传”而深感忧虑,并言“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d。“道不行”,其后果是“无善治”,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而“学不传”,则导致的是“人欲肆而天理灭”,是价值观缺失以后的人性放任。面对这种文化自觉引发的恐惧,宋儒群体振作起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周敦颐主张“文以载道”,将“道”的问题作为“文”的指向。程颢致力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e。张载则发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警世之语。f他们以群体的力量,立足儒学,吸纳佛道,建立起全新的儒学体系,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到元明以降的思想史与意识形态。第三次思想革命浪潮兴起于伴随坚船利炮西方文化大量侵入的中国近代。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都在思考着拯救民族危亡的良策,其中知识分子群体认为中国积弱的源头,来自于赖以生存的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将这场思想变革推向高潮。有意思的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中,参与者既是学者,又是战士,他们一方面坚守学术阵地,一方面又倡导文化革命,表现出极强的文化重建意识。如陈独秀、鲁迅、胡适、郭沫若、闻一多等,他们无一不是以“铁肩担道义”的精神,活跃在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研究领域。这场文化思想革命已过去百余年,但并没有停歇,相反正走向高潮和成熟。只不过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罢了。“五四”学人面对的是除弊救亡、改造社会的任务,今人面对的是学习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迷失、精神空虚,具体表现为道德的沦丧、价值观的扭曲和信仰的缺失。由文化发展滞后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和谐、平稳发展。历史证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使人类社会沿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基本素质。古代文学研究者有责任守护好这片文化沃土,不断地从中吸收与当代价值相适应的精神滋养,涵养和培育新的核心价值观,做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理论化、体系化工作,充分发挥其提升人们精神境界、重塑当代价值观、建构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功能。同时,按照中国文化发展内在的规律,广泛吸纳国外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反哺完善新文化建设,为新的思想文化形态的早日到来贡献力量。只有这样,古代文学研究才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才能在人类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中留下我们的身影。

三、余论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3

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对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质的职前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在思想引领、道德养成、情感陶冶和心灵抚慰等方面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古代文学课程;人文素质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高校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语文教育和初等教育等专业承担,古代文学是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国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涉及到的古诗文篇目的增多,古代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上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因为古代文学能够直接培养和提升相关专业的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对师范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2012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第一个维度“专业理念和师德”明确地提出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这些要求是顺利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2011)基础和前提,古代文学课程与此密切相关,不仅古代诗文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道德水平、情感抒写、心理抚慰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教师品行修养、灵魂塑造的重要内容。

一、思想引领:提升师范生的精神境界

我国文史哲不分家,古代文学有着丰富的思想元素,如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等。走进了古代文学,就走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荣辱富贵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观,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家常起早,忧国愿丰年”的忧患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诚信观……这些思想观念浸透在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对学生的理想追求、思想境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就是要发掘这样的元素,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悟,引领学生的思想高度。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文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作为师范生,更要很好地继承和吸收。例如,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的思想是教育智慧的精华,孟子主张人性善,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学习要“自求自得”、“循序渐进”、“专心有恒”等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也不无启发,荀子的“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隆师亲友”理念在今天显得尤其难能可贵。《大学》中的“内圣外王”的修练之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过程观,《学记》的“尊师重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的教育教学观念仍广为传颂、借鉴和使用。这些都应该成为师范生接受教育或者将来实施教育的思想的基础。“韦编三绝”、“凿壁借光”、“曾子杀彘”、“鹬蚌相争”等文言故事无不令我们感到激动、振奋。这种人文文化给我们很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体验与人生哲理,让我们不断提高思想的深度和厚度。

二、道德养成:铺就师范生的精神底子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也是社会的灵魂,是人们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古代文学作品作为道德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和价值体系:忠、孝、仁、义、礼、信、廉、俭、勤等,其精华内容历久弥新,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而道德修养不足的语境下,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蒋梦麟说:“我们决不可忘记中国旧的道德体系,这个旧体系是经过千百年长期的经验和历代不断的努力而建立起来的,建立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或工具包括四书五经、一般文学、雕刻、音乐、家庭、戏剧、神佛、宇宙、甚至玩具,这个道德体系曾使中国人诚实可靠,使中国社会安定平静,并使中国文化历久不衰。”屈原、杜甫、于谦、岳飞、文天祥的作品让人深刻感受他们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事业拳拳之心;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指引中让人感受到“仁爱”的力量;《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将“诚”提到了重要地位;《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的视死如归,《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孝顺忠贞,《窦娥冤》中窦娥的舍己为人、孝亲敬老等等。在崇德厚道的古代文学历史长河中,这些人物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忠于国家、孝亲敬老、乐于助人、仁义诚信、宽容正直、勤俭廉洁……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为人类道德体系中的中国元素、中国品格,成为各个行业职业道德的基础内容。学校教育包括整个社会要善于利用古代文学作品这一载体,教育师范生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样才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因为“道德是生命的精彩,生命发光的地方,生命动人的地方,让人看着很痛快、很舒服的地方,这是很明白的。”

三、情感陶冶:丰富师范生的精神世界

“诗缘情而绮靡”,阐释了诗歌的美在于所蕴含的“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道尽了文学作品的“情感”特征,司马迁的《史记》和《报任安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名作无不在意境、形式、语言中,浸透着深厚的情感。古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感时伤事的家国情怀,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情关注;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以及陆游“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表达了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二是孝亲爱友的亲情友情,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九与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李白的《赠汪伦》……都是亲情友情的真实流露。三是走近自然的欢欣热爱,诵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感受庐山瀑布的磅礴大气;读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领会空山深林傍晚的幽静和清新;吟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品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白发谁家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清平乐》)体味人与自然的怡然相得。作为语文课程的执教者,小学语文教师正是小学生初步感悟情感、直观体察世界、模仿学习交往的直接媒介和桥梁,因此,通过古代文学培养师范生对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加深对现实生活中情感的理解,就会丰富师范生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

四、心灵抚慰:塑造师范生的精神力量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4

 

作为人类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与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规定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弘扬平等自由和谐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中国主流社会来讲,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为本、以仁道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历史和传统纽带,“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业”“整体为止”、“仁爱和谐”。儒学中善的观念是以仁、义、礼、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为基础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关系为出发点,以“仁”为灵魂,以“礼”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说法可以概括为“爱人”和“忠恕”,而“爱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径是“克己复礼”,可以说“克己”与“修身”是孔子道德修养论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过个体以仁为目标的道德修养来调整整个社会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中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当前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即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是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和课程教学始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理念。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思想对古代文学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大多数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标;把文学作为道德教化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众多古代文学优秀作品具有极为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画卷,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记录了他们心灵。   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利用文学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阐释其思想意义或价值,明其所载之“道”,阐释作品包蕴的真善美的光辉,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能更深一层体会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理念大厦的构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参阅文化历史不难发现,灿若星辰的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大批优秀的作家群体、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文学理念本身就映射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优秀成分,并将这种精神以文学文本的形式进行凝聚、传承、强化和进一步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理想之塔的构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丽,千百年来扩散着无尽的阅读、评鉴、感悟的品格张力,不同的文学家、批评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词,不尽一致,各领风骚。中国古代文学中映现出来的儒家理想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诗歌   诗歌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功能与人文价值,已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所认同。诗歌所蕴含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社会责任的实现与追求。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以《诗经》为开端,儒家思想贯穿现实主义诗歌的始终。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之所以伟大,并不是他创作了《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一系列流传千古的诗章,而是在于他高尚的人格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把握作品的意蕴,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追求,用屈原的人格风范和爱国热忱感染学生的心灵。杜甫的思想始终是儒家思想,“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的血诚。当国家危难时,他心痛得流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旦大乱初定,消息一传来,他又会狂喜得溅泪:“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1]。   (二)散文   蕴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终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态度是积极用世,它的许多经世致用的优质是超越时空的,是中华民族文学永远的精神营养,在《论语》、《孟子》到《荀子》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随处可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会人生和伦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关注的主题,。从作品中随处可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儒者、仁者、贤者、圣者的音容笑貌和风度气质,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家的容止,执着好学、学而不厌的学者的风范,刚烈、正直的志士的节操。使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抽象的“仁义”说教,而是清晰地看到一个古道热肠、具有独立人格、超凡脱俗的君子形象。#p#分页标题#e#   (三)小说   不仅诗歌、散文蕴含儒家思想,极具教化作用,小说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其作者也总是明确地以自觉推行教化为目地。中国传统小说弥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处处显露着对人生存价值的思考和评判。《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穷因为其家族深处政治斗争的漩涡当中,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成败,实现理想的人生抱负,最终因不可抗拒的外来政治力量走向整个家族的颓败和个人生活的穷困潦倒,正是这种人生遭遇激发了他反思人生终极价值的内在激情。曹雪芹把女娲炼石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作为《红楼梦》故事的缘起和引子“,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曹雪芹以石头作为自己身世的隐喻,折射出强烈的生价值意识。《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在元末乱世,青年时代意气风发,有志于成就王业,然而在遭受一连串的人生失败之后,他开始退而反思人与社会的深层关系及人生的终极价值,古代文学家的这种生命价值意识,一直影响到现当代的文学理想价值观。鲁迅弃医从文缘于他对人的肉身的关注转向对人的灵魂的审视和思考,并进而以文学改造国民的灵魂,这种人生道路的转向出于一种生命意识的召唤和自我意识的彻底觉醒,出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的驱动。   (四)戏剧   不仅小说,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戏曲的社会教育作用对社会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引导作用。戏曲文学作品通过演出,各阶级、各阶层的人同看,得到生动、形象化的传播,渗透到各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结构中,塑造了特定的文化品格。陈独秀在《论戏曲》中说“: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2]鲁迅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国民的学问,大多数却实在靠着小说,甚至于还靠着从小说编出来的戏文[3]。”传统文学价值和抒情、叙事内容所折射出来的优秀民族精神内涵,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球经济化时代对人整体性综合素质的看重,要求大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谐与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义价值和当代大学教育的努力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丰富素质教育内容,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人文思想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弘扬儒家理想价值的校园文化环境。   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扬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帮助学生通过作品形成一种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广大学生性格变得健全,情操高尚;正确理解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审美思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陶冶大学生的情感及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上的家园,使其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   (二)完善学生的独立人格。怎样使一个人达到、完善和保持崇高独立的人格品质,这是古代儒家学者毕生为之努力的目标和永恒追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人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操守,而不因随波逐流,轻易屈服于外力。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所颂扬的理想人格,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自我价值立场,在外力的逼迫下决不屈服。儒家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存在依附于道德信念、人格价值之下,当一个人的道德信念、人格价值不能保全的时候,生命的存在也随之失去意义,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就是为了保全仁义精神价值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儒家精神典范,让学生理解自己生命价值的核心依托所在,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生命与道德、人格的轻重关系。在儒家传统价值观看来,一个人的人格价值超过了生命价值,尊严和操守成为生命中最为宝贵的理想之塔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汇合而成的统一体。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是中华历史文明发展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精神超越了个体自我、地域团体,是最为崇高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为抵御外辱、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英勇奋斗,前赴后继,忠烈千秋,永垂青史,将爱国主义传统融入了民族精神的血脉。一个民族,没有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无从弘扬和升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目标。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提倡以“精忠报国”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情操,并将其作为理想人格价值加以发扬。儒家思想提倡忠孝仁义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尽管对儒家思想的“忠”我们曾一度存在偏见,但是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大力提倡的“忠”,是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忠,是责任心、事业心的体现。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每一个国民的崇高职责。古代文学蕴含的儒家人生价值理想体系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践行之路,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文化的精髓,构成了推己及人,以人为本的社会、民族、国家集体价值的统一体,昭示了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中国古代文学对生命价值精义的阐发,已深深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观念、习俗和思维方式之中,使民族传统拥有更多光华,使后人成长拥有更多钙质,为我们国人贮藏着取之不尽的营养。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5

关键词:“知人论世”;文学作品;古代文学研究

一、“知人论世”的概念

“知人论世”是一种分析与研究文学作品的有效方式方法,受到学界的重视,对于此方法的直接研究也是学者必然要做的工作。然而,不同于其他文学鉴赏与评论的方法,“知人论世”并不是现代学界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普遍规律性的认识,而是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提出的概念,并在文化的演进中被继承下来延续到今天。因此,今天学者在对“知人论世”进行研究时就不得不注意到“知人论世”原本的概念与发展。

1.“知人论世”的源头及发展

“知人论世”最早出自《孟子•万章章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观念。孟子指出一个乡的能善之人会将一乡的能善之人结交为朋友,一国的能善之人会结交一国的能善之人,天下能善之人会聚集在一起互相结交为朋友,然而朋友之间或者知己之间往往通过交流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尤其在研读对方的书信作品时更需要对其文章进行恰当合适的理解。因此,可以看出,孟子在这里提到的“知人论世”主要是指结交朋友的方法。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在孔子思想中也能看到“知人论世”的痕迹。孔子提到“知言”“知人”,可以说是孟子“知人论世”观点的发端。司马迁在读《诗》时感叹希望能够通过和孔子见面以更好地了解孔子的时代与人性,进而对孔子深刻的思想内涵进行贴切的品读。因此,品读文学作品,要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政治思想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到“知人论世”由初期的交友观点逐渐演变为一种品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2.“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

谈到“知人论世”就不得不提到“以意逆志”,两者有相似的含义。同“知人论世”一样,“以意逆志”同样是孟子提出的重要思想观念。这段话中提到的“不以文害辞”和“不以辞害志”大致讲的是,在读《诗》时,不能只根据文字片段考虑文章内容,也不能只根据文章内容片面理解作者本意和志向。而“以意逆志”是和“知人论世”相类似的重要概念。“意”一般指读者之意,也就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情绪,“志”指的是作者的志向或者志趣,“以意逆志”简单说就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因为自己对文章内涵和情感的理解,片面推测作者的创作本意,因此,为了对文章内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恰当的阐释,必须对作者创作的具体情况有深入和全面的理解,以一个“空白的自我”去品读作者的作品。究其根源,“以意逆志”说法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相关性。首先,中国文学一直都有“诗言志”的传统,诗人往往通过诗歌反映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所以,品读文学作品就应该了解诗人之志。其次,中国文化中存在着“意”与“言”的辩证说法,有“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说,指的是语言并不能完全体现作者的情绪与感受,有尽的语言往往暗示着除了文字本身之外的更广泛的意义。因此,要求后人品读作品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作品的表面意义,而了解其深层含义时必然会联系到作者本身,因此,才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作为相类似观点并列提出。

二、“知人论世”法阅读文学作品

对“知人论世”的研究就是为了在品读经典的实际过程中正确运用,在对“知人论世”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要对“知人论世”在具体阅读文学作品的运用展开讨论。“知人论世”这种方法覆盖面及其广泛,因为同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作品诞生,不同作者也会有相似的风格作品,甚至不同的作者更有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因此,研究这些作品的任务量就很庞大,而“知人论世”的正确使用,会让理解这些内涵变得简单而有趣味。

1.鉴赏诗词

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知人论世”这种方法更多体现在鉴赏古代诗歌作品时的具体应用。如今的语文学科一直注重考察学生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在语文试卷中占较大的比重,考察的似乎就是学生对“知人论世”方法的掌握与运用。而在此题的设置中往往会给出有价值的参考,比如,作者的生平年代,作者创作时的身份境遇等,可见“知人”进而“论世”的重要性。对于此部分的讨论以举例为主要的论证方式。首先分析在鉴赏诗歌时通常会遇到的一类,即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以同是唐代大诗人的李白和杜甫为例。李白生活在唐代盛世时期,从小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受到社会名流的赞赏与推举,在朝廷也受到尊重,况且李白自身好饮酒,性格狂放,洒脱不羁,因此,反映在诗歌上,就表现为豪迈飘逸,放浪恣肆的一面。相比李白,杜甫生活在唐朝衰落之时,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杜甫不受重用,流离在外,亲身目睹了很多悲剧的发生,切实感叹人民的苦痛,所以,杜甫的很多作品都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了解当时的历史有很大的效用,因此杜甫的诗歌更体现为“实”,诗风体现为悲慨和沉郁。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人将自己路上的见闻在诗歌中描述出来,字里行间充满悲痛之情。可见,不同作者会有不同风格和内容的文学作品,这种差异的产生可能来自于社会环境、身世境遇、性格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知人论世”对于研究文学作品就显得很重要。再以李清照为例,论述同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的差异性。李清照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所作的诗词因为优美的意境和朗朗上口的节奏感,在今天依旧焕发生机与活力。然而,进行对比会发现,李清照的诗词在风格和内容上有变化。因此,探究李清照的生平很有必要,李清照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夫妻和睦,生活顺心,所以,前期诗歌多表现作为小女子的内心的甜蜜。这首诗写作者在夕阳下乘舟误入莲藕深处看到的美丽景象,并能体验到作者心情愉悦,生活态度积极。然而,李清照经历了“靖康之乱”,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丈夫,生活支离破碎,从此李清照的诗歌有了明显的变化,体现的多为失去亲人的凄凉与悲伤,和对生活的无望。

2.阅读经典小说传记

除了鉴赏诗歌时需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也都需要此方法作为引导。恰当熟练地运用“知人论世”对于诵读并传承文学经典的意义就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鲁迅对“知人论世”表现为赞赏的态度。在这里鲁迅清楚明白讲到,论证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知人论世”,不仅要调查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作者的性格特点、作诗习惯等,对作者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也要清楚了解,这样才能知道是怎样的环境造就出怎样的作者与作品。从这一点出发,对鲁迅本人的作品也可以有一定的认识。鲁迅生活在中国各方面处于变革的时期,作为有志之士,一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尤其在文学方面,顺应时代的改变做出积极有益的调整,可以说是时代文学的领军者,对于时代风气的开化有很大的贡献。而了解这样的基础背景之后,对于理解诸如《狂人日记》《彷徨》《呐喊》等作品就很有价值。再如对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研究仍然处于高涨时期,《红楼梦》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严肃的内容。“红学”一词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曹学、版本学、探轶学、脂学等,这样可以看到学界在研究《红楼梦》时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红楼梦》这本书本身的研究,而是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尤其对曹雪芹本人的研究也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不能看出“知人论世”的重要价值。

三、知人论世”的缺陷

任何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都存在局限性,经历着深入研究与不断推陈出新,“知人论世”只是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为了全面深入分析研究文学作品,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的并行使用。“知人论世”的缺陷在于过于重视作者的主体性,容易忽视客观性事物对于作品的影响,甚至会因为对作者的主观了解而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出现“牵强附会”“过度阐释”的问题。况且“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同,那么对于作者思想的解读自然会产生歧义,出现相当多的版本,这样一来就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围,提高了整合文学观念的难度。文学在演化中呈现为一种规律性的存在,相比于运用“知人论世”视角解读文学更加方便。比如,“梅兰竹菊”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人高尚品格的象征,一旦作品中出现类似的意象都可以理解为诗人拥有高尚品格,或者诗人追求高尚品格。另外,凭借文章或者作者体现在作品中的志趣,并不一定能够全然了解作者本意、作者性格等方面的因素。这是由于人本身是存在“虚伪”性的,“文不对人”的情况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从鲁迅为萧伯纳辩护的信中可以直接说明人存在“虚伪”成分,即便是做到“知人论世”也未必真正能了解作者的为人。所以,在认识“知人论世”价值的同时,应当考虑其内在缺陷。

四、结语

“知人论世”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研读有积极价值,吸引着大量感兴趣的学者,经过不断研究与补充发展,“知人论世”由最初较为单一的概念演化为一种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方法,并且,“知人论世”在不断与时俱进之后,显示出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更大的价值,在以后的文学研究中依然会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南宋]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453.

[3]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第四册)[M].台北:乐天书局,1974:1947.

[4]姜军.唐诗大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5]陈祖美.李清照的词与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6.

[6]惠甚源.婉约词全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3.

[7]鲁迅.且介亭杂文集《题未定》草(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36.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6

关键词:高师古代文学;立德树人;现实偏差;反思与提升古代文学是高师文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古代文学因特殊的人文价值和思想性,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保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上责无旁贷。如何提高古代文学课程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的重大课题。

一、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的现实问题

古代文学知识覆盖面广,内容综合性强,教学难度大,实际教学往往难以达成课程目标。面对师范专业综合改革、教师资格证“国考”与师范专业认证评估等新形势,古代文学教学积弊,都让该课程教学举步维艰。

(一)课程边缘化严重

学生对课程认知“代沟”严重。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成果,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内核。由于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内容与当下生活甚少产生直接联系,距离感凸显,成长于文化多元新时期的大学生往往将古代文学视为“老古董”,加之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地位价值认识严重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学生只满足于每周有限的课堂学习,鲜有学生主动阅读古典文献。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普遍不高。教师实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突出感受便是课程内容讲不动,学生的回应与互动逐年减少。一些本是常识性的古代文学知识,学生却闻所未闻,师生互动时,一些学生茫然无措。课程教学自然陷入困境,乃至举步维艰。课时过度压缩。课时过度压缩实际上是专业培养顶层设计层面课程边缘化。以F大学语文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总时数由最初的两个学年270学时逐步压缩至现在的一个学年144学时,除去各种假期冲课,实际学时更是少得可怜。课时大幅缩减,课程的核心内容难以展开讲授,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低。

(二)教材选用缺乏科学论证

部分高校古代文学教材的选用未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出发,既缺乏专业性,师范性也不明显。教材选用较为功利,甚至简单粗暴,基本上是“一言堂”“一刀切”。案例高校的师范类文科专业均开设有古代文学课程,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增设教师教育课程后,各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在学时与学期安排上逐渐趋于一致,教材的选用既没有经过调研论证,也没征求教材使用者的意见建议,教材选用“一刀切”,单纯考虑两卷本设计,现代汉语字体排版符合古代文学开设一学年,避免学生学繁体字困难的安排[1]。至于教材内容编选是否契合高师院校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达到课程育人目的这一核心要素,几乎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

(三)执教者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教案与课件陈旧老套。部分教师的教案与课件从初次担任古代文学课程开始使用,一直延续至今,甚少结合学界研究动态与成果更新教学内容,选用的教材发生变化后,也没有结合现行教材的内容编排重新编写教案与优化课件,更遑论结合师范专业综合改革与认证评估新形势、学生新情况调整优化教学。教学任务式心态严重。部分教师很少钻研教材、分析学情,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教育振兴等新形势漠不关心,或照本宣科、或照“案”(课件)宣科;或随兴而至、离题万里;满足于课堂45分钟教学的完成与学期规定范围的内容讲授,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缺乏全面观照与整体规划。重知识传授轻情怀涵养。古代文学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且人文性统领工具性。但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关注古代文学知识的传授,部分教师兼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则普遍容易忽视。

(四)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相较城市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全面展开与纵深推进,民族地区高校教学信息化明显严重滞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平台每年的教学状态数据采集明确了教学信息化的考核指标,案例高校人文学科专业明显滞后,尤其是师范学院各教育学专业和师范类专业的课程信息化建设几乎没有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课程教学主要依托传统的纸质版教材,其他高校已建的古代文学慕课与本校古代文学教学需求不甚匹配;电子版古代文学教材与教参尚处于未公开状态。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缺少。教学方法上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保障。白板普及前,教学依靠的是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白板普及后,教学只是增加了PPT课件,白板网络未连接,只能单纯起电子黑板的作用,白板的核心功能没有呈现[2]。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改革策略

应对新形势,从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出发,基于立德树人,推动传统学科教学的现代转型,积极开展课程革命,是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可行之举。

(一)转变观念,正视古代文学的基础地位作用

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基础教育的专业化语文教师,古代文学的基础地位更加凸显。要转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高校需要从专业顶层设计到课程实施主体转变,正确认识古代文学对师范生师德养成、坚定教育使命、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使命的基础性作用[3]。顶层设计要去教育功利化,将显性教育与隐形涵养有机统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科学安排古代文学的开课学期与学时,有力保证其有效实施。执教教师要坚定课程自信,严以致学,精以施教,最大化发挥古代文学的传道情怀、授业底蕴与解惑能力。高校应正确对待处理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的关系,避免将二者二元对立。深入分析探究以古代文学为代表的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找准二者的契合点,将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实施,突出古代文学对学生的价值塑造。教师要积极推进古代文学的当代转化,深挖古代文学的时代价值,弱化古代文学的距离感,引导学生投入古代文学的快乐学习。

(二)精研教材,着力适切高师古代文学教学的教材建设

高师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材的选用必须坚持专业、适切的原则,对现行的各种版本的古代文学教材与专著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比对国内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古代文学教材使用的效果,从民族地区高师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出发,择优选择。高校应重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研讨,着力教材建设,编写适合高师古代文学教学的教材,进一步发挥教材在课程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推动教学改革发展,实现古代文学的课程育德、课程育人[4]。

(三)提升素养,发挥古代文学的独有魅力

正人先正己,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成效。古代文学教师应夯实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与热情。备课时,教师要坚持大文科观念,文史哲通读博览,共同为古代文学实践服务;课堂上,教师要从大时代背景切入,让学生知人论世,对作家作品有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古代文学课可以向百家讲坛看齐,让学生不知不觉沉醉其中,对古代文学生出亲近之意[5]。教师要充满信心、永葆斗志,以更饱满的姿态投入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中,矢志不渝地践行教育使命。充分发挥传统人文基础学科的独有魅力,用古典文学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现象,运用古典文学知识适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创新理念,拓展教学模式、方式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相长。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做到课前、课后与课堂有机联系。新课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要有一定量的阅读积淀,并结合问题积极思考;强化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具体历史时期文学的发生发展有清晰的认识;注重课后拓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与研究能力。

(四)多元创新,推进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信息化

改革传统课堂,引进和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高师院校要加大教学支持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比较成熟、专业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强化传统学科课程信息化导向,通过项目建设、专项培训等措施激励、引导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发挥高校工科的优势,自主研发信息化教学平台,全面保障信息化教学的有序开展;重视数字化古代文学教学资源的建设,推进传统教材向立体化教材转变,丰富现有纸质教材的数字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07-08).

[2]段永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反思[J].陕西教育(高教),2018(06):22-23.

[3]梁红,黄儒敏.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4):193-195.

[4]姚晓娟,赵阳.新时代高师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的创新与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05):180-183.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7

关键词:高师古代文学;立德树人;现实偏差;反思与提升古代文学是高师文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古代文学因特殊的人文价值和思想性,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保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上责无旁贷。如何提高古代文学课程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的重大课题。

一、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的现实问题

古代文学知识覆盖面广,内容综合性强,教学难度大,实际教学往往难以达成课程目标。面对师范专业综合改革、教师资格证“国考”与师范专业认证评估等新形势,古代文学教学积弊,都让该课程教学举步维艰。

(一)课程边缘化严重

学生对课程认知“代沟”严重。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成果,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内核。由于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内容与当下生活甚少产生直接联系,距离感凸显,成长于文化多元新时期的大学生往往将古代文学视为“老古董”,加之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地位价值认识严重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学生只满足于每周有限的课堂学习,鲜有学生主动阅读古典文献。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普遍不高。教师实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突出感受便是课程内容讲不动,学生的回应与互动逐年减少。一些本是常识性的古代文学知识,学生却闻所未闻,师生互动时,一些学生茫然无措。课程教学自然陷入困境,乃至举步维艰。课时过度压缩。课时过度压缩实际上是专业培养顶层设计层面课程边缘化。以F大学语文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总时数由最初的两个学年270学时逐步压缩至现在的一个学年144学时,除去各种假期冲课,实际学时更是少得可怜。课时大幅缩减,课程的核心内容难以展开讲授,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低。

(二)教材选用缺乏科学论证

部分高校古代文学教材的选用未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出发,既缺乏专业性,师范性也不明显。教材选用较为功利,甚至简单粗暴,基本上是“一言堂”“一刀切”。案例高校的师范类文科专业均开设有古代文学课程,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增设教师教育课程后,各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在学时与学期安排上逐渐趋于一致,教材的选用既没有经过调研论证,也没征求教材使用者的意见建议,教材选用“一刀切”,单纯考虑两卷本设计,现代汉语字体排版符合古代文学开设一学年,避免学生学繁体字困难的安排[1]。至于教材内容编选是否契合高师院校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达到课程育人目的这一核心要素,几乎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

(三)执教者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教案与课件陈旧老套。部分教师的教案与课件从初次担任古代文学课程开始使用,一直延续至今,甚少结合学界研究动态与成果更新教学内容,选用的教材发生变化后,也没有结合现行教材的内容编排重新编写教案与优化课件,更遑论结合师范专业综合改革与认证评估新形势、学生新情况调整优化教学。教学任务式心态严重。部分教师很少钻研教材、分析学情,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教育振兴等新形势漠不关心,或照本宣科、或照“案”(课件)宣科;或随兴而至、离题万里;满足于课堂45分钟教学的完成与学期规定范围的内容讲授,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缺乏全面观照与整体规划。重知识传授轻情怀涵养。古代文学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且人文性统领工具性。但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关注古代文学知识的传授,部分教师兼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则普遍容易忽视。

(四)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相较城市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全面展开与纵深推进,民族地区高校教学信息化明显严重滞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平台每年的教学状态数据采集明确了教学信息化的考核指标,案例高校人文学科专业明显滞后,尤其是师范学院各教育学专业和师范类专业的课程信息化建设几乎没有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课程教学主要依托传统的纸质版教材,其他高校已建的古代文学慕课与本校古代文学教学需求不甚匹配;电子版古代文学教材与教参尚处于未公开状态。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缺少。教学方法上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保障。白板普及前,教学依靠的是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白板普及后,教学只是增加了PPT课件,白板网络未连接,只能单纯起电子黑板的作用,白板的核心功能没有呈现[2]。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改革策略

应对新形势,从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出发,基于立德树人,推动传统学科教学的现代转型,积极开展课程革命,是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可行之举。

(一)转变观念,正视古代文学的基础地位作用

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基础教育的专业化语文教师,古代文学的基础地位更加凸显。要转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高校需要从专业顶层设计到课程实施主体转变,正确认识古代文学对师范生师德养成、坚定教育使命、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使命的基础性作用[3]。顶层设计要去教育功利化,将显性教育与隐形涵养有机统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科学安排古代文学的开课学期与学时,有力保证其有效实施。执教教师要坚定课程自信,严以致学,精以施教,最大化发挥古代文学的传道情怀、授业底蕴与解惑能力。高校应正确对待处理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的关系,避免将二者二元对立。深入分析探究以古代文学为代表的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找准二者的契合点,将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实施,突出古代文学对学生的价值塑造。教师要积极推进古代文学的当代转化,深挖古代文学的时代价值,弱化古代文学的距离感,引导学生投入古代文学的快乐学习。

(二)精研教材,着力适切高师古代文学教学的教材建设

高师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材的选用必须坚持专业、适切的原则,对现行的各种版本的古代文学教材与专著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比对国内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古代文学教材使用的效果,从民族地区高师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出发,择优选择。高校应重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研讨,着力教材建设,编写适合高师古代文学教学的教材,进一步发挥教材在课程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推动教学改革发展,实现古代文学的课程育德、课程育人[4]。

(三)提升素养,发挥古代文学的独有魅力

正人先正己,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成效。古代文学教师应夯实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与热情。备课时,教师要坚持大文科观念,文史哲通读博览,共同为古代文学实践服务;课堂上,教师要从大时代背景切入,让学生知人论世,对作家作品有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古代文学课可以向百家讲坛看齐,让学生不知不觉沉醉其中,对古代文学生出亲近之意[5]。教师要充满信心、永葆斗志,以更饱满的姿态投入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中,矢志不渝地践行教育使命。充分发挥传统人文基础学科的独有魅力,用古典文学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现象,运用古典文学知识适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创新理念,拓展教学模式、方式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相长。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做到课前、课后与课堂有机联系。新课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要有一定量的阅读积淀,并结合问题积极思考;强化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具体历史时期文学的发生发展有清晰的认识;注重课后拓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与研究能力。

(四)多元创新,推进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信息化

改革传统课堂,引进和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高师院校要加大教学支持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比较成熟、专业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强化传统学科课程信息化导向,通过项目建设、专项培训等措施激励、引导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发挥高校工科的优势,自主研发信息化教学平台,全面保障信息化教学的有序开展;重视数字化古代文学教学资源的建设,推进传统教材向立体化教材转变,丰富现有纸质教材的数字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07-08).

[2]段永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反思[J].陕西教育(高教),2018(06):22-23.

[3]梁红,黄儒敏.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4):193-195.

[4]姚晓娟,赵阳.新时代高师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的创新与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05):180-183.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8

(一)没有足够重视预习和自学

预习和自学是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沟通的必要前提,但是自学和预习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重视。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学和预习的重要作用,大部分人也从来没有做过自学计划,教师也只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学生提出自学的要求,高校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二)实用主义价值观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在受到就业形势不利的影响下,很多学生比较重视哪些实用性强的课程,而漠视古代文学类课程这些基础课程。他们认为古代文学著作已经离新时期距离越来越远,也不适应于现在的新环境,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对古代文学类课程的关注度越来越低,教学成果越来越差。

二、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优化措施

(一)充分协调古代文学授课各个教学要素

对古代文学授课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人、物、时空和情感。人当然是指学生和教师;物是指教学所使用的教案、教材和辅助工具等;时空是指教学场地和课时的设定;情感指的师生沟通,学生的兴趣和信心等。充分协调这四个主要的因素对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的作用非同小可,教师要在讲课前充分备课,尽量脱稿讲课,教师是否能够灵活的掌握教材的使用和选取,这对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很大。选择教材,不仅要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还要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深造考虑。时空这一要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也较大,对古代文学教学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和学习是有固定时间和场所的,要学习生涩难懂的语言,时间跨度较大、知识面也很宽广,文学社团也很多,这就造成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教授所有知识,学生掌握情况也就不是很好。所以通常古代文学所设置的课时要比其他学科课时稍微多一些。最后是情感要素,对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来说,都必然与师生的沟通交流为主体,古代文学学科也不例外,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包含对文学学科的爱好、兴趣以及情感交流,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这对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改变古代文学授课理念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大师,他有一句名言:教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将教学的目的、本质和真谛描述的十分透彻。教师讲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不教,教师讲授课程不能只是单纯的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后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整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所以,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哪部分才是核心,才是关键?笔者认为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学生,教学资源、教师或者是教学方式等,都是围绕学生展开并进行优化的。教师要在古代文学类学科的教学中,将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和储备与讲课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讲课过程要针对学生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也就是要做到具有针对性,而不是对所有学生采取一种方式。另外,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和选择教材及辅助教学设备。对于设置古代文学课类课时,要结合学生正常作息时间,尽量不要占用周末或晚上。教学场所要保证明亮、宽敞和干净,教学设备和所有设施也要准备好。同时在课堂上或课后,教师都要和学生针对信念、兴趣和意志等积极沟通,有利于提高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古代文学类学科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不断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古为今用和学以致用作为教学观念,将古代文学知识向当今社会开放,寻找古代文学对当今社会的启发,实现现实与古典的高度统一,使古代文学类课程不仅蕴含丰富的古典文化底蕴,还焕发着当今时代的勃勃生机。教师在教学和备课的过程中要不断整理、挖掘并快速领悟这些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让古典文学知识对学生的职场及人生规划都有积极指导的作用。古典文学很多典故中都蕴含着成功的技巧和为人处世之道,对学生日后择业和发展有借鉴作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开设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运用到所学知识,例如开展学生职业生涯素养的实践课程,或者为人处世及心态的调整等。

(三)增强古代文学类课程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对于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方式来说可谓是五花八门,每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根据教学方式理念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传统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单纯的讲解教材内容,必要时让学生回答问题,而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听讲而已,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只是听教师的讲解。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就是教师能够很容易掌握课堂秩序、教学内容和进度,教师根据自己独特的观点和魅力吸引学生认真听课。但也存在不足,例如学生和教师的观点存在矛盾时,就无法保证学生跟随自己的想法完成学习内容,这部分学生就被课堂教学所孤立,无法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归根结底是没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古代文学知识的某些问题无法以传统思想和教学模式很好的解决,此时就需要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充分结合。现代式教学方式和传统方式有很大差距,多半是以真实案例或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只是指导者和引领者,对学生之间的探讨和矛盾进行沟通,而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和教师的思想可以持平,也就是当教师和学生观点产生分歧时,学生可以提出质疑。这种教学手段并不单纯注重掌握知识,还关注学生是否具备独立辨析能力。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学生一直处在积极思考的环境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起了一种自主探索文学知识并追求真理的习惯,在课后也会为了个人兴趣而不断探索,由此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步入社会环境中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不足,学生会受到学习知识和自主思考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在实际的文学类课程教学中,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依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关于文学史的知识教师可以采取传统陈述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跟随教师的思想脉络建立完整的文学史发展线路,基本掌握每个阶段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家、著作和文学流派、文学发展环境等知识,初步形成自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认识,在具体学习古代文学著作时,就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采取小组讨论、随意发言、指定演讲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