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一、处理好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材主要分为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两大部分,历史跨度大、作家作品多、内容纷繁复杂。教师应遵从文学的本质,以史为纲,以作品为根本,处理好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去体验古代作家们的丰富情感,自觉地与其进行个人思想碰撞,培养健康的人格。

(一)以史为纲,注重文学史的整体性、发展性

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是中国整个历史时期中的文学状况。这就要求我们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文学的演变,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学习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专题,以中国古代爱情主题短篇小说为例,其发展分为几个阶段,从六朝志怪小说到唐传奇、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再到《聊斋志异》,基本按照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路线,引导学生对于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加以阅读分析,就不难理清文体发展的脉络以及古代作家进步的理想。

(二)精选作品,要求学生精读、吟诵

对于如何选择作品,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要有当代意识,精选那些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名篇名著进行重点讲述。如在讲授《诗经》时,重点选取其中的《关雎》、《静女》、《蒹葭》、《氓》等作品,体会古人对于爱情的执著与无奈。讲先秦历史散文时,重点讲《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体会烛之武外交辞令和爱国心。讲先秦诸子散文,重点讲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对当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影响。对于一些篇幅很长的作品,可以选取其中的片断进行重点讲述。古典诗词具有音乐美、情感美,吟诵诗词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以情绪感染,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学生在反复体味、吟诵中,作品融为自己思想情感中,调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的对接

“传统与现代的互动是20世纪中国学术的主要课题和历史使命”。教学必须紧密地关注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以现代意识来解读古代作品,重新审视古代作品所负载的传统文化价值,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的对接,挖掘文学作品中蕴藏的美好情感。比如,关于生命的主题,自古以来,人类对生命的体验是一致的,如曹操在《短歌行》“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再悲叹人生,但没有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又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乐极生悲、忧叹生死,而他在书法上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讲述作品时必须引导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自信心。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结构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很多新的教学手段被引用到课堂。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以丰富课堂结构,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地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本人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常用有几种方法:

(一)讨论法

就是改变过去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实施讨论法的前提就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本人在每讲授每一章之前,都要先给学员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作好准备,给学生创造了参与讨论的条件。这样,学生在一种比较轻松、热烈的互动氛围中掌握基本知识,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司马迁的《项羽本纪》时,本人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项羽为什么要自刎,他非死不可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学生准备得充分,学生的回答非常踊跃,而且能做到有理有据。一部分学生认为项羽非死不可,理由是文章一开头就渲染了项羽四面楚歌、大势已去再加上他不得民心。从天下形势民心向背角度来谈,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也有学生的理由是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也有学生认为是性格悲剧,项羽知耻重义,耻于起兵,非死不可。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项羽应该败而不挠,立足江东,卷土重来,可以不死。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而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联系较为紧密或具有某种渊源关系的作家、流派或文学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文学发展的脉络,提高古代文学鉴赏能力。“比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独特的艺术手法。《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能把读者引入诗的意境之中。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雎和鸣声以兴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眼前清冷的意境,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抒发可望不可得的失望之情。而屈原《离骚》的“香草美人”比兴手法,巧妙地把诗人自身遭遇、高贵的人格精神、复杂的情感经历结合起来。阮籍的《咏怀诗》(夜中不能寐)的比兴手法,把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孤鸿”、“翔鸟”的号鸣相结合,形成一种强烈的生命孤独感。李商隐的《锦瑟》的比兴,以“锦瑟”起兴反复抒发感情破灭、壮志成灰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凄惋的情思。所以,在讲授具体作品时,一定要注意比较分析,体会中国古典诗歌中“比兴”手法的特殊味道。又如学白的作品,非常自然地与屈原的作品进行比较学习,两者都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特色。屈原《离骚》运用丰富神奇的神话传说,把现实与神话融为一体,构成变幻莫测的意境,表现炽热的感情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李白诗歌在艺术上也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纵横恣肆,表现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傲岸不屈的性格。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李白叛逆的个性,豪放的诗歌风格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成就,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反映了盛唐时代豪放乐观的时代精神以及诗人不满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重要的学习策略。多媒体教学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其中音频视频素材是现在古代文学课堂上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的教学辅助手段。播放相关影像和声音资料,可以增强古代文学生动性和形象性,活跃课堂气氛。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史记》,本人讲授时,适当播放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讲的“史家绝唱”“宫闱角逐”“李广难封”“公孙丞相”等章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史记》打下了基础。

四、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要求教师坚持优良学风,对中国传统文化“吸其精华,剔其糟粕”,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传统与现代关系,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丰富课堂结构。

作者:邓春玲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