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论文(7篇)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论文(7篇)

第一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高校需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率,为此,本文从财务预算管理的角度进行阐述,首先对高校推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其次指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为完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财务预算 财务管理 高校管理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经过多次修订,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逐渐与市场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相互适应。但是,如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框架,切实发挥高校财务预算的管理作用,成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1高校推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高校来说,在组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财务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①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高校在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可以对资金的来源、使用等进行综合反映。同时,通过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管理,可以对预算计划的完成进程进行有效的监管,进而对资金实施统一的管理,避免出现资金利用率低的现象。②推动高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高校借助财务预算管理活动,可以对资金的使用计划进行量化,进一步将工作目标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个人。通过协调、实现各项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供资金保障。

2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①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高校普遍存在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日常经营活动缺乏自主性,更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对高校教育事业进行长期规划,例如,高校在编制预算时,一般以年为单位进行编制,预算的执行时间通常也是一年,对于高校来说,通过编制预算确保年度工作正常运行。②财务预算编制不完善。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按照财务管理的相关,对于规模较大的高校来说,一般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反之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高校来说,主要采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资金来源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由于高校没有编制完善的财务预算计划,在高校的综合预算中,并没有列出下属学院、系部的创收收入和相应的支出,进一步导致部分资金出现“体外循环”的现象,形成资金预算监管的盲区,进而对高校正常的经济秩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③预算管理形同虚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的资金来源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编制预算难以保证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全面性。一些高校建立的预算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在预算缺乏准确性、全面性的背景下,进一步弱化了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管作用。④科研经费管理不到位。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无论是科研经费的来源,还是项目名称,高校都出现多样化的现象,尤其随着横向科研收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出现一些问题,面临科研经费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由于高校一味地争取科研经费,而没有对科研经费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科研资金的流失。⑤财务预算管理的风险意识薄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高校没有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高校现有的教育经费数量难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职工生活水平,对于下拨的经费,各部门在使用时根本不遵守预算流程,没有节俭的意识,进而增加了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风险。

3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①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理念。高校在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时,树立财务预算管理理念,加强财务预算编制,并且在编制过程中,积极听取师生的意见,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这是因为,预算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同时也关系到各个院系、职能部门的切身利益。②完善财务预算编制原则。为了确保高校财务预算的准确性、全面性,高校需要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编制收入预算。其中,积极就是充分预计高校的各项收,而稳妥就是在编制财务预算时严格遵守国家现有的收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依法组织收入。③对日常预算加强管理。高校在组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财务部门作为一个执行预算过程重要的部门,其职责就是对财务实施监督和管理。对此,财务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并且将预算管理系统作为其中的子系统,确保预算控制与会计核算保持同步,进而监管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有效地控制。④对科研经费进行规范管理。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需要对研活动进行严格审批,同时从预算、决算等方面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管理。对于科研项目负责人来说,需要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与科研、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制订完善的科研合同,确保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⑤树立财务预算管理风险意识。对于高校来说,为了对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可以成立专门的信贷资金管理机构,该机构的职责就是听取大家意见,收集整理贷款项目的相关材料,对贷款指标进行考核,同时论证贷款项目的可行性,同时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贷款资金进行统筹,最大限度地提升资金的利用率。

4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的贷款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出现一些财务风险现象,为了确保高校持续发展,可以通过财务预算的方式,对高校的资金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机,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全面地监管,不断降低高校资金的使用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

作者:周君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屈凯萍.普通高校规模扩大后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B师范学院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0-03-15.

[2]张和生.转型期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困境、原因及对策———基于A学校的预算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09-01.

[3]王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为例[D].安徽农业大学,2013-06-01.

第二篇:高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初探

摘要:

文章阐述了强化高校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现阶段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并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经费筹措也由过去的单一政府拨款型,向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并举的多元化转型。随着公共财政框架逐步完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等3项制度为核心的公共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正在深入推进,高校预算管理作为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预算管理体制,特别是着力与预算改革保持协调同步,持续提升预算管理质量与水平,不断优化学校财务状况,确保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受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因素影响,高校预算管理上存在问题如下:

(1)预算意识不强。

对预算管理缺乏足够重视,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够健全,预算编制工作不够认真。特别是一些学校领导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布置预算工作不细不严。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和教职员工往往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被动接受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甚至对预算编制工作不懂不问、敷衍了事,很少考虑部门实际预算效果和效率,导致学校预算缺乏精确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从实际操作来看,不少学校未设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有关职能部门对预算编制工作满足于按规定上报交差,然后由财务部门综合平衡汇总了事,对专项项目缺乏必要的项目调研、财务分析和科学论证,很容易造成项目规划和资金供求相脱节。

(2)预算编制不全。

随着高校多元化发展,高校资金来源趋向多元化,部分资金没有纳入学校统一预算管理,没有体现全口径预算,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财务收支情况。如2014年新高校会计制度就要求基建并账处理,但目前高校多处于负债建校的发展阶段,很多支出资金来源于借款,很多部门预算为体现收支平衡未包括基建预算;又如,学校后勤管理收入和未确定科研经费等其它收入日益增多,往往都未统一纳入学校预算。以上这些情况,都导致预算不能全面反映学校的经济活动,不利于学校合理有效配置资源,预算作用因此大打折扣。

(3)预算精度不足。

国库集中支付预算管理制度规定,预算数据编制需要明确到每个项目和明细科目,而现实工作中往往做不到位。目前高校一般在上级下达预算编制通知后,才开始组织编制预算工作会议,各部门往往在学校布置会议后才开始编制预算,7月份布置,8月初上报,时间紧,任务重,客观上影响到编制工作的质量。由于高校的特殊性,编制工作开始时一般暑期已经开始,极易造成人员不齐、心思不稳,调研不细致、考虑不充分,极易导致预算编制精度不够、质量不高,给日后执行预算带来困难。

(4)预算执行不力。

编制过程中的先天不足,必然导致预算执行中弹性过大,很容易导致编制和预算脱节。一是目前高校普遍没有设立专门部门对预算执行实时动态监控管理,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缺乏实时动态监控。一些部门为完成当年预算突击花钱,造成资金极大浪费。二是缺乏绩效管理。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在预算执行中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而且缺乏配套的奖罚措施,导致预算管理难以达到奖优罚劣的预期效果,难以达到监督控制规范管理的应有目的。

2 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的对策针对目前在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如下:

(1)全部门参与,确保工作部署到位。

首先,学校管理层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高校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性工作,各级领导必须率先重视,树立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意识,统筹规划,精心布置,才能保证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的执行到位。其次,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动员,全员重视,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确保精心精细、不留死角。第三,要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责任分工明确的预算管理体制,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各个环节的职责明确分别赋予不同的部门,引导各部门、各员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预算基础工作,加强预算执行、规范使用,才能达到预算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2)全口径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高校编制预算要实行全口径预算,将学校收支预算、债务预算、基金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基本建设预算、科研预算和后勤服务收入预算等统一列入预算,实现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反映学校的学校收支状况,统筹安排使用资金,提高学校预算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当前,在预算编制时要着重把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合二为一,根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选择科学的预算方法;根据部门业务情况,科学合理编制项目预算,细化经济科目,才能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加大预算的可操作性。

(3)全方位监控,强化预算执行刚性。

在预算执行与控制环节,要积极推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依靠制度的刚性推进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各部门要根据预算,随时控制预算支出进度并规范使用。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完善相应的监督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对各部门的执行进度和规范使用情况实施监控,保证预算执行进度,防止预算宽余、乱花钱和不合理的支出,并合理防范财务风险。

(4)全过程考评,加大考核奖惩力度。

健全预算支出绩效考核和奖惩约束机制,在预算的分析与评价环节应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及时对预算资金的流向和规范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对预算执行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建立预算执行效果考评制度,对预算执行效率和效果进行严格考核,将预算管理考核结果与高校各部门和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以调动各部门和员工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切实避免资源浪费,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 结束语

高校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保障。只有强化预算执行,健全预算考核和评价制度,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持续提升预算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才能确保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作者:刘雪梅 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周曙光.高校预算管理优化路径研究[J].会计之友,2014,(13):124-126.

[2]叶青松.高校预算管理改进的三维视角:组织、技术和制度保障[J].教育财会研究,2014,(2):8-12.

[3]张柠.国库集中支付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分析及探索[J].青年科学,2013,(8):249-250.

[4]李权.基于绩效导向的高校预算管理探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2):46-48.

[5]郑海军.高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53-54.

第三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问题探析

摘要:

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是实现高校现代化管理目标的内容之一,也是高校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逐年增加,我国高校财务预算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足,因此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解决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值得探讨。

关键词:

高校 预算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预算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预算管理意识淡薄。一方面,许多高校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按上级批准的拨款计划照搬照套,机械性地编制预算,简单地按开支标准支出,没有对资金使用情况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进行长远性、科学性和连续性的分析,不能充分调动高校各部门合理科学使用资金的积极性。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的应有作用。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对预算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二)预算编制随意性大,控制力不够。

1.编制方法不当,时间滞后。

高校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都没有及时安排,时间滞后,程序倒置,在做完对上级的预算之后,才做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这就容易造成预算与事实不符,出现事前有预算、事中不执行的现象。

2.支出预算缺乏前瞻性。

高校财务部门对下年支出预算缺乏前瞻性、科学性的预测,编制支出预算时往往会出现虚报等现象。

3.预算编制信息不全。

许多高校预算编制基本上是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缺乏全员参与意识,预算编制信息不全。

4.财政拨款不透明。

一般来说,上级有关部门对高校学生的定额拨款实行总量控制,定额拨款只是总数,并没有每年经批准的详细定额数,而按照财务预算规定要求,学生的拨款定额数又是下一年度扣减的数量依据,如果学生的拨款定额数不透明,就会使得高校在编制财务预算中和上级部门出现不一致现象,互相扯皮、推诿。

5.财政拨款经费使用不规范。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许多高校在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经费项目不按规定使用,财政拨款经费被串用、挪用、占用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部门在日常活动中,一旦发生经费短缺,没有资金支持,就向学校申请追加经费,资金使用没有控制;有的部门在执行和完成项目时,先斩后奏,先施工、后立项、再报批追加财务预算,违反财经纪律。财务人员在既成事实的前提下,只是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审核资金使用,而无法从财务预算的角度来审核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造成财务预算失控。

(三)预算体制不完善,预算执行监督不力。

1.预算体制不健全。目前,高校财务预算一般由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其他部门不参与,不介入。这会出现财务预算与实际脱节的不良后果:一方面,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时通常是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设备等职能部门上报来的初步预算,简单粗略地编制总预算,从来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活动情况。另一方面,学校的有关职能部门参与预算编制主动性不够,仅由财务部门主导预算,有关职能部门只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财务部门的预算指标。

2.履行预算执行和监督职能不力。一方面,有的学校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对财务预算缺乏科学分析,不能做到以收定支;另一方面,有的学校和部门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从学校或部门的狭隘利益出发,干预高校财务会计人员正常履行预算执行和监督职能,使财务预算执行和监督行同虚设,出现了掩盖支出、虚报冒领等问题。

(四)财务预算管理松弛,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高校预算管理执行监督的目的在于实现高校优化配置资金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目前高校财务预算过程环节上看,高校比较重视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但是对收支预算的效果重视不够,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由于高校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缺乏资金成本和资金效益的考核观念,认为财务预算只是资金预算分配,预算工作重点放在“分钱”时测算控制经费额度上,对于资金经费分配出去后,如何使用以及使用以后能否产生预期目标和预期效益心中无数,也没有及时跟踪检查监管。高校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只重视预算分配,重视目标管理,忽视了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没有对预算执行结果及时准确地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价,导致高校预算资金的分配与使用脱节。

二、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转变观念、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的日常管理。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预算管理工作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的财务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校要改变过去的陈旧观念、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的日常管理,要把高校预算管理贯穿于学校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作为高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要确立“以人为本、人人参与”的高校预算管理思想,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高校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灌输和普及预算管理的基本知识。加强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优化学校各项资源的科学配置,合理有效地筹集、分配办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校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建立科学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健全预算管理机构。

为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运行,必须设立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该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由学校财务、人事、教务、科研、基建、工会等主要部门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在财务处,学校领导亲自挂帅,财务部门牵头,并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预算管理委员会要定时、定期召开预算管理工作会议,主要负责对学校及各部门提交的预算报告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民主科学程序对预算草案进行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论证和审议。学校及各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高校预算委员会批准的财务预算,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各种借口随意追加或调整。在经常性支出项目一般不应调整的前提下,对于学校个别部门经过研究讨论后认为确需追加或调整的,应当提出申请,按照预算管理制度规定的工作程序,由高校预算委员会开会讨论决定,如果同意追加或调整预算的,由学校最高决策部门审批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维护高校预算委员会在高校预算决策上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建立高校预算的网络化、信息化平台。

高校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对学校及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实时跟踪检查,通过高校预算网络化、信息化平台控制资金流向,及时反馈学校及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对学校或个别部门超预算和无预算用款现象及时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同时各部门都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有计划地、合理地执行高校和部门预算。在建立高校预算的网络化、信息化平台,促进预算执行信息网络化、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在高校内部建立一套完善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系统。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系统必须达到预期效果:一是高校预算委员会能通过高校预算网络化、信息化平台及时对整个学校的预算计划及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二是能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控制预算执行,三是能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了解高校预算的相关信息,做出高校预算相应决策。

(四)加强预算控制和执行能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一方面,对收入预算必须根据资金来源实际情况安排,做到积极稳妥。另一方面对支出预算要根据高校总体情况,做好科学规划,要统筹兼顾。一是集中财力优先保证重点,对急待解决的重点目标予以全力保障,二是对建设性专项支出的预算要以序时进度指标考核,量力而行,三是对高校经常性支出的预算资金使用,要本着勤俭节约方针,适度从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经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审定的预算,原则上不予调整,构建财务预算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五)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和预算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要完善高校预算执行情况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学校或所属职能部门积极增收节支、积极执行预算方案,一经核查属实后,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学校或所属职能部门隐匿收入、执行预算方案不力、考核不合格,一律给予通报批评,严肃处理。

(六)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业务水平。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不断强化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加大高校财务预算工作培训,拓宽财会人员的财务预算视野,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了解掌握高校财务预算的特点和规律,熟悉高校日常教育业务活动的情况和特点,对本高校的财产物资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了然于胸,为更好地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七)严格全面预算的编制要求。

高校能否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的职能作用,关键在于按照科学严谨方法编制全面预算。一是认真分析上年实际资料;二是科学的进行预测和调查;三是恰当地制定方针和计划;四是认真综合平衡。应从整个高校立场出发,将各部门所提出来的有时甚至是相互对立的要求,经过反复综合修改,加以综合平衡,努力制定出从整体保持均衡的全面预算。

作者:王良金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郭慧娟.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热点问题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2.李娅.国库集中支付体制下预算编制的要求[J].审计与理财,2009,(3).

3.苏少辉.关于高校内部实行绩效预算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3).

第四篇:新预算法实施后高校预算管理问题探析

摘要:

目前高校被预算支出进度缓慢、债务危机、年末突击花钱、学术腐败等现象所困扰,本文以新预算法的实施为契机,深入分析在新预算法实施后仍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本文以预算的生命周期为主线提出高校实务中可通过引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加强对预算过程的实时监控、引入科学的绩效预算管理体系、改变高校信息公开的主体来提高高校的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

新预算法 高校 预算管理 流程

一、前言

2014年8月31日历经三届人大、十年修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修改案通过,并明确在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全部收支、预算信息公开、绩效预算、跨年度预算平衡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等五项要求第一次被写入法条。高校作为典型的公共预算拨款事业单位,预算法的修订对其影响深远,本文根据作者在高校预算管理实务中的经验,分析了在修订的预算法执行几个月后,高校预算管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体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解决办法。

二、以预算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分析高校预算管理实务中存在问题及产生的根源

1.预算编制范围不全面,信息不公开透明,分配方案未考虑长期规划

预算法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第四条明确规定“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这两条都明确要求高校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目前大部分高校只是将预算年度的收入支出纳入预算编制,但对于上年的结转结余、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及应收应付等往来款项和债权债务均不在预算之内,这使得高校预算并未全面真实的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财务信息公开程度差,大部分高校未对社会主动公开财务信息,使得社会对高校预算支出进度缓慢、存在债务危机、年末突击花钱、学术腐败等现象不理解,高校内部很多教职员工也对高校的财务状况存在诸多疑虑。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很多,但预算编制不全面科学、不精细是两大主因。大部分高校预算编制仍只是几个部门几个人的事儿,其他人员很难参与其中,由于预算编制人员所处部门了解的业务范围和自身水平的局限往往出现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与高校的规划目标存在偏差等问题。虽然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要求,大多数高校会履行预算的审批流程,但无论是校长办公会还是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见到的大多只是预算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分配的框架并无真正意义对具体预算安排的合理性、效益性等进行审核,校内的项目评审也多流于形式只是对项目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讨论,项目的绩效目标多是程序化的以论文的篇数作为效益指标,对于预算经费安排是否合理,投入与产出是否对等,经费的使用效益等却很少关注,甚至认为高校是非营利事业单位不需要考虑效益,这种想法是片面的,高校可以不考虑营利,但必须要讲求绩效、效益,新预算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目前高校的预算主要是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根据高校的规模、历史延革等情况有的财权下放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从而形成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虽然根据高校的预算管理模式不同,预算的分配方式不尽相同,但多数都采用的是基数+增长的预算分配方式,有一些经费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学院,经费预算编制得是否科学合理没有人去论证,甚至有些二级学院干脆不编制预算,直接在运行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预算支出。预算支出后能否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没有人去监督,大多数高校只控制预算总额,管理过于粗放,预算编制不够精细化。此外,高校的预算编制不具有连续性,未考虑跨年度预算的要求也是一项重要原因,一些专项资金预算只以当年的资金需要确定预算,未考虑整个项目的全部资金需求,有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后续资金无法保证造成项目停滞,前期的投入也无法取得预期绩效,造成了高校的资金、资产、资源浪费。

2.预算执行管理缺位,预算监控形同虚设

预算编制不科学合理自然会造成预算执行阶段问题百出,但预算执行过程内控流程不严谨,内控岗位设置不科学、内控管理不到位却是造成预算执行无法实现绩效目标以及高校腐败案件频发的更重要原因。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文件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从2014年1月1日执行,在执行近两年之后很多高校的领导层仍认为这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儿,没有成立单位层面的内控组织,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组织协调监督和修复机制,有的高校虽然有内控制度,但内控风险防范不到位、流程设计不够完善,控制手段不够先进等原因造成内控制度流于形式。高校的预算执行除内控流程不够完善外,还存在“预算编制重管理,预算执行重服务”的现状,现在大部分高校更重视财务服务能力的提升,在会计核算系统中兼容了预约报销系统、无现金报销系统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手段,但对于预算管理的投入却少之又少,造成预算管理缺位。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大多数高校认为预算最重要的工作是跟财政要拨款,当预算批复后,财务的工作重点就由预算转为核算,由管理转为服务,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变成了财务的工作重点,殊不知很多服务难题是管理不到位形成的。此外多数高校在预算执行和监控过程中只重视支出预算的执行情况,不重视收入预算的执行。收入是支出保障,在新预算法第八章决算第七十九条重点审查的内容中第一条就是预算收入情况,说明了预算收入管理的重要性。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财政拨款,但财政拨款一般只能保障运转,高校要想实现规划目标就必须要重视非财政拨款收入预算的完成情况,定期追踪收入预算完成与时间进度的差异,查找原因。

3.对预算分析重视不够,对预算调整的尺度把握不合理

高校的预算管理应是全过程的管理,目前多数高校还只是把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预算、决算的编制和应付主管部门的各种临时性报表中,很少关注预算的过程管理及数据分析。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简单,管理人员编制限制和近几年业务量激增促使高校财务人员严重不足,很多高校只有一两个专职的预算管理人员,只是应付预算编制、预算调整、催执行进度等具体业务,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执行数据,只限于发生问题后解决问题,很多问题都是在预算项目完成或预算期结束后才发现,造成无法实现预算的绩效目标。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很多高校会走两个极端,要么预算监管形同虚设,要么预算监管过于严苛,这两种情况最终都会造成预算目标无法实现。粗松的预算监管会让一些自制力较差的人有空子可钻,会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过于严苛的预算会由于预算编制的不科学最终导致浪费,无法实现预期绩效。预算执行在预算编制的几个月后进行,在执行时新的产品已经出现并且价格更优惠功能更先进,此时如果仍严格按预算的设备型号购买就造成了经费的浪费。在新预算法的第七十二条中明确规定“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的预算资金的调剂,确需调剂使用的,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也就是说一项预算在预算科目不变的情况下,各单位是可以通过履行校内的调整程序进行适当预算调整的,这样既保证了预算的刚性,又确保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4.校内预算绩效评价流于形式,评价结果未有效应用

根据调研目前仍有很多高校不对校内预算的执行绩效进行评价,有一些虽然进行了评价但并不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于下年度的预算分配。除了怕得罪人或怕影响大家进行项目申请的积极性等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绩效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如一个几万元的项目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可能项目负责人会提交项目组成员的项目进行期间的全部论文、教学成果或专利等,但这些成果跟项目的相关性很多无法证实,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预算执行的绩效,为避免造成奖惩不公平而没有应用。

三、梳理预算管理流程,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

1.修订和完善预算管理相关制度让管理有据可依

大多数高校对于报销的管理制度能拿出很多,并根据国家每年新出台的政策进行补充和修订,但提到预算管理制度,很多还是十几年前,有些甚至还是80、90年代制定的,一直没有进行过修订。根据新预算法修订高校现有预算管理制度刻不容缓,制度中要明确本校预算的组织机构、预算分配原则、预算管理模式、预算分配方式、预算的编制、审批、下达、执行与调整、决算与分析、考核及奖惩的流程及具体要求等。

2.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将权力置于监督之下

学校要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校内二级预算部门要设立二级预算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人员组成要根据高校人员结构特点指定各层次人员的代表人数,年度预算和年度中的预算调整方案应经过预算管理机构的集体决策。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高校预算的最高决策机构直接对校长办公会负责,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签发预算管理制度、审议年度预算方案、大额预算调整方案等,预算方案确定后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公示,通过制度建设、集体决策、层层审批和公众监督将预算管理权置于监督之下。

3.完善预算管理流程,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求高校将全部资金来源与支出纳入预算管理,无论是学校层面的预算管理机构还是二级学院所属的预算管理部门在收入编制预算时除了把预算年度的预计收入纳入预算外还要将以年年度结转结余、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借入款项、往来款项等形成的资金来源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在编制支出预算时都应首先保证跨年度预算在本年的安排,保证将日常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编制范围。预算的管理流程是否完善事关高校预算管理的成败,高校应参照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管理模式完善预算管理流程。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学校的中长期规划及具体的年度计划设定年度预算管理目标,目标一定要自上而下的进行分解,分解到各学院,各学院再将目标分解到学院内各部门,各部门将目标细化到每个工作岗位。收支计划要自下而上,每个岗位人员根据岗位年度目标填报收支计划,部门负责人根据部门目标调整后上报至学院,学院汇总后根据学院目标进行再次调整由学院预算管理机构审批后上报到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汇总学院提交的预算计划进行质询、平衡、修正、审议后形成学校年度预算方案并报校长办公会审批。审批后的预算下达到二级学院,学院下达到下属部门,部门分配到具体岗位,完成预算编制审批下达的流程。预算批复下达后每个岗位要明确自己的权责和目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可抗力预计目标无法实现时要及时汇报到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部门要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数据发现异常要查找原因并及时进行修正,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预算执行结束预算管理部门要根据设定的目标对二级学院进行考核同时将考核数据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平衡的参数,二级学院也应根据部门目标对下属部门进行考核,部门应根据岗位目标对每个岗位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预算管理制度中的奖惩条款严格执行,经过几上几下最终完成一个高校完整的预算管理流程。这样的流程确保了每项任务都分配到具体的岗位,每个岗位都参与了预算管理的全过程。

4.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预算的实时监控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执行的是法人负责制与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方式,在目前财务软件无专门预算管理系统的情况下,可利用会计核算系统的项目管理和预算模板控制功能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管理,利用驾驶舱功能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了解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预算执行数据的分析,按照规定程序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对影响绩效目标实现的预算进行调整,以确保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

5.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服务不意味着放纵,管理也不意味着降低效率。无论是加强服务还是管理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学校的绩效预算管理目标。高校一方面应重视提高财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的培训,如找出年末集中报账的原因是过程管理不到位,预算执行不下去的原因是预算编制存在问题,导致高校形成年中无进度,年末报销难的恶性循环。通过加强对财务人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财务人员能够指导项目负责人合理编制年度预算,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结算、合同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及相关管理制度要求执行预算,避免出现无意识的违规情况。加强沟通协助项目负责人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或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调整预算,要求项目负责人按时间进度执行预算并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年末集中报账问题。

6.引入科学的绩效预算管理体系,注重经费的使用效益

高校扩招后,硬件条件建设压力大,资金紧张,这种情况下更应引入科学的绩效预算管理体系,使每一分经费都得到充分利用。在预算审批时根据项目绩效与本校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相关性进行排序确定是否优先安排预算,在项目执行中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确定项目是否偏离预算需要修正,在项目完成时引入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高校特色对评价指标和分值系数进行适当调整后对经费的使用效益和二级学院年度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报告完成后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对二级学院和具体岗位的考核依据,指导第二年度的预算分配,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7.改变预决算公开主体,提高高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内部财务信息公开的主体应是高校本身,在一定范围内采取一定的方式公开有利用通过监督促进高校预算管理的健康发展。收费等涉及公众利益的信息公开应由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同时进行,有利于确保高校消费主体的利益。而预决算信息公开的主体如果由高校改为教育主管部门来统一进行,不仅能更好的确保各高校数据口径的一致性,更好的接受社会的监督,还能为科研机构对高校财务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依据,也便于高校比较与其他高校的预、决算管理水平的差距,更好的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四、结语

认真研究新修订的预算法并结合高校预算管理实务,深入分析高校预算支出进度缓慢、存在债务危机、年末突击花钱、学术腐败等现象产生的根源是预算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不精细,预算执行管理缺位以及预算评价走过场,评价结果未有效利用形成的,本文认为只有通过完善高校的预算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管理流程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预算执行进行实时监控,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引入科学的绩效预算管理体系,设定奖惩机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指导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等一系列预算管理手段,高校才能最终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跟踪、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管理体制,提高高校的预算管理水平。

作者:刘颜华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陈盈,李磊.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现状探讨-基于高校预决算报表信息公开数据视角.教育财会研究,201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修订),财政部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财政部.

[4]马迪思,胡修文,刘佩钰.新预算法:高校的挑战与机遇.中国教育报,2015(4).

第五篇:新高校会计制度预算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发展也越来越迅猛,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和发展。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教育机构的高等学府的发展当然也受到了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极大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就非常重视高校的发展,并且投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各大高校的发展。高校预算管理不仅仅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而且也是促进我国高校教学、科技研究等工作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并且新时期我国会计制度更加全面、客观和准确,所以高校一定要及时的根据会计制度的新要求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

新高校 会计制度视角下 预算管理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许多高校的教育资金都得到了快速增长,所以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对于高校的综合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高校的财务支出和纳入都得到有效的管理,并且能够使高校的财务资金投入到最有潜力的项目中,以获得最大的回利。在新时期的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必须要建立一支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模式,才能有利于高校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但是,如今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各大高校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对新时期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并且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对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能够有所帮助。

一、新时期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预算管理是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加强预算管理可以促进高校计划工作的合理开展与完善,能够减小高校的财务风险。预算管理通过对高校收入与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全面深刻的了解高校的办学体制,反映高校资产以及运营状况,不断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对高校各部门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能够切实了解高校的资金运转情况,加强高校经费管理力度,真正确保高校教育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预算管理是高校加强内部资金管理的需要

高校资金的正常运转是财务各部门、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高校加强内部资金管理才能确保高校能够持续发展下去,为此,为了真正确保高校各个部门的顺利运行,工作人员往往要根据自身经营管理或者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从总体上掌握学校财务运行状况。高校加强预算管理研究还有利于确立高校各部门以及教职工的工作目标,有利于保证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认真核实各部门的工作成果,从而最终确保高校完成发展总目标。

(三)加强预算管理是确保高校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

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也已经逐渐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新时期会计制度视角下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给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财务部门一定要结合学校的生产、管理等实际情况,制定出高校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可行的经济指标,实现对高校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且还要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完整的、科学的考核指标和激励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除此以外,高校财务部门还要制定出全面的预算管理标准以便可以对高校各阶段的目标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的检测,通过检测结果与预算指标的对比,找出高校运行中的问题及原因,然后进行改正,改进管理手段,最终实现有效的组织和协调高校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教育发展目标。

二、新时期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

社会风气日益恶化,高校人事部门招聘时,不严格按照招聘标准,导致许多资历和能力不足的人进入财务管理部门,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所降低。此外,许多财务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解决突发状况,严重制约高校教育事业发展。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国很多高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很多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侧重于外部财务的预算,忽视内部控制的管理工作,严重影响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部分高校建立了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但不够完善,没有严格的责任制度以及监察制度,学校也没有严格按照制度严格执行。

(三)高校财务分析作用不明显

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可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能力,但是,许多高校都做得不到位。他们只是简单的将学校近期的财务支出和纳入简单分析,不能将学校财务资金的潜力挖掘出来,而且也不能够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四)预算管理执行不严格

每所高校经费的投入使用都要经过严格的预算和编制,但是我国很多高校没有完善的财务预算编制管理制度,导致高校的很多经费都用在没有效果的项目上,严重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探讨

(一)有效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高校应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他们有关的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知识以及思想理念,培养他们创新财务管理模式的意识和理念。此外,高校可以派遣有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去外面学习,提升自我,带领整个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改革财务管理模式。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内部控制,落实经济责任。首先,学校相关部门要做好财务使用之前的预防工作,以及使用之后的控制措施,保证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无误。高校应该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学校财务支出和纳入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做到公平公正,不误不漏,保证在高校内部将财务管理工作控制好,要严格把好每一关,并且严加防范,层层控制,将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落实。

(三)加强财务分析工作

加强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就要适当的加强高校财务的预算分析以及成本分析,只要做好这两点,高校的财务资金就会有效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并且获得最大的效益。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可以对其财务资金的潜力和运转能力做一个详细的分析,使高校的财务使用能够得到最大的获益。而且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也可以有效的了解和掌握高校的财务使用和运转的真正的情况,以便及时的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总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我们一定要重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工作,进而促进我国各大高校的发展,更促进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徐美华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智烽;新高校会计制度视角下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J];理论观察;2015年第09期

[2]丁飞鸿;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积极性影响的研究[J];当代经济;2012年第12期

[3]李昭文;新高校会计制度视角下的预算管理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第22期

[4]彭霞;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12期

[5]陶艳芬;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探析———基于财务部门的功能定位[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4年第01期

第六篇:民办高校实行预算管理重要性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

民办高校迅速发展的同时,对于其财务管理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实行预算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民办高校自身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民办高校预算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

关键词:

民办高校 预算管理 重要性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一、民办高校实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

1.预算管理有利于规避风险。编制预算需要对未来一年的财务管理进行计划,可以初步揭示下一年度的经营情况,对照预算编制的结构,高校决策层有可能发现隐藏的风险,可以在风险还未损害高校利益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达到规避风险、化解风险的目的。

2.预算管理有利于节约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预算管理和考核鼓励高效率和低成本,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要求预算管理人员对高校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客观分析判断,从而能够在面对风险时做出迅速高效的反应,及时调整和改善。同时也能够高效地使用财务资源,对高校有限的资金进行最佳的安排和使用,避免资金浪费和低效使用。

(二)民办高校与预算管理的关系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满足了部分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缓解了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3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截至2013年6月2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9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等学校424所。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除了不是由国家财政部下拨教育经费补助以外,民办高校还需要自负盈亏。在这一方面与我国企业的性质相同,因此民办高校对于财务方面的管理可以创新的借鉴我国企业在预算方面的管理手段。作为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必须要掌握这一重要的管理控制工具。预算管理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管理模式,同样民办高校如果能够较好的运用预算管理这一模式,就能够提高自身在众多高校之中的竞争力。

二、民办高校目前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我国民办高校在预算管理实际工作中的效果未能尽如人意,预算管理的每一个工作程序中都存在着相应的问题。预算管理的主要工作程序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控三个工作环节,以下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民办高校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长期预算编制计划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管理运行的首要环节就是预算的编制(制定预算目标)。预算目标应该体现民办高校的战略目标,但是多数民办高校在制定计划的方法上存在缺陷,这些缺陷是因为民办高校的投资方、合作办学方、学校董事会、学校各级部门管理层领导之间缺少工作上协调的原因所导致的。一些民办高校要么就是预算管理中缺少计划,要么就是预算编制计划过于简单,仅仅为了适用于短期计划的执行而制定的短期目标。因为很多民办高校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没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导致不能根据学校的发展动向做出合理的预算安排,无法制定更加长远的计划。这一缺陷会阻碍高校提高其自身竞争力,而且不合理的预算可能会误导学校管理层的决策行为,导致管理不善,最终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二)缺少对预算的严格执行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许多民办高校面临着各种各样管理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预算执行工作的不到位。目前民办高校大多未成立独立的、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多数是由学校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管理工作。即使成立了预算管理部门的民办高校,也多数存在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不清、沟通协调性不足,不能真正共同参与到预算管理这种全面性较强的工作中。与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加关注学生生源、办学规模等方面,对预算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造成很多民办高校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缺乏预算执行的刚性观念,形成大量的预算外支出或者超预算支出,严重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三)缺少对预算的监督控制工作

缺少对预算工作的监督控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少事中的监督,二是缺少事后的控制,由于缺乏事中的监督,从而导致了事后的问题百出。例如:由于预算管理部门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执行预算的有关部门(如二级学院)只是机械化的实行编制好的预算计划,当出现问题时无法调整具体实施计划,造成的后果是事后预算资金的使用已成事实,无法补救。三是预算执行情况未与部门或个人的考核相挂钩,未实行相应的奖惩机制,预算执行情况的好坏与各部门考核业绩无关、与个人利益得失无关,造成了除预算管理部门以外的部门和个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不关注、不重视,这也是预算管理目标不能很好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完善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合理编制预算计划

编制预算计划必须要以民办高校的战略目标为主,要制定具有长远性的目标,民办高校编制预算时应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混合式”方式进行,对预算项目和预算额度进行广泛的讨论、论证和分析,既增加了预算的透明度,有效的防止舞弊行为,又使得全体教职工都能够具有主人翁的精神,意识到预算管理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尽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给民办高校带来极大的优势,但是全面推动预算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校高层管理者的重视,需要提高民办高校人员的自身素质,着眼于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状况,并且做出合理的评价。根据这些客观的情况,在编制过程中努力使预算编制达到全方位、立体化,多种预算编制方式可综合使用。对于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式,例如可以运用零基预算编制法来处理新增的业务;对于变化较大的预算计划可以采用滚动预算编制等方法。

(二)完善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可以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也可以把学校董事会定为最高预算决策机构,负有审查预算、批准或要求修改预算的责任。二是建立预算管理日常工作机构: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具有专门职能的预算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报告、执行和日常监控、调整、考核等。三是明确预算执行机构:预算执行机构是指分别执行财务预算并承担相应责任的二级学院和其他职能部门。建立了完整的组织体系之后,一旦在运转过程出现超预算支出或预算外项目支出等异常情况,相应的部门负责人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信息反馈,预算管理部门就能够针对发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保证预算在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下进行。

(三)建立并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和考核机制

首先要建立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制度,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将预算管理执行情况纳入各个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工作考核中,科学评价各个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预算执行情况,必要时可以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员工,将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与其预算目标相比较、考核与评价,并确定责任归属。其次是要做好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工作,通过实际绩效与预算目标对比计算出差异后,要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识别和评估学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最后是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将预算目标执行情况与相应的奖惩方法挂钩,对预算执行情况好的部门或员工进行奖励,对预算控制不利造成超支浪费的部门或员工进行处罚,让节约有奖、超支要罚的正确观念深入人心,以确保学校预算目标的实现。

作者:朱洁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财务处

参考文献:

[1]林雅榕.关于民办高校预算编制及管理的几点建议[J].时代金融,2010(11).

[2]武艳君.浅议民办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J].中国外资,2012(03).

[3]王海威,张川,张景可.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研究[J].财会通讯,2013(1O).

[4]邓梅.民办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经界,2015(02).

[5]秦亚琳.民办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04).

第七篇: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过程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的体制改革也越来越深入。作为为国家输送人才的特殊行业,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校 资产管理 预算管理

一、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重要性分析

因为公立高校的办学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即使是民办高校,也受教育部管理,因此高校的预算管理行为不是由高校财务部门单独管理的,而是与上级财务部门合作共同管理。高校的预算管理通常包括资金的筹集、分配、监督和绩效评估等几方面。而高校的资产管理包括资产的日常管理、优化配置、招标采购、报废处置等几方面。对于公立高校而言,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所以高校的预算管理直接影响到拨款数量。为保证资金的充分利用,高校必须科学、规范的进行财政预算编制,重视资金配置的公平性、合理性,避免资金使用不平衡的现象发生。如果高校对预算管理不严格,出现资产管理不当,或者没有进行资产管理,会造成预算资金分配的不科学和有效性低的问题。因此高校必须保证预算数据的真实性,提高预算工作效率,进行有效的资产清查和财务管理的数据资料,以便预算编制更加合理。

二、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评价和共享体系

(1)没有树立科学的预算管理观念。

我国高校的管理层由于其身份特殊,一般是由身兼多职的干部构成,难免有管理知识欠缺的问题。一些高校没有树立现代科学预算管理的观念,对与预算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真正作用。

(2)高校重预算内资金,缺预算外管理。

一些高校重视预算编制资金,却不重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高校的预算是结合各个部门的需求以及高校的发展预期进行编制的,如果不重视预算外资金管理,会造成其他部门舞弊的现象发生。通常,项目编制不详细、支出没有科学的定额标准是缺乏预算外管理的具体表现。

(3)资金使用随意。

由于高校财务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资金凭个人意愿随意支配,造成大量资金浪费。

(4)预算执行跟踪体系不完善。

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是保证预算执行质量的保证之一,通过对执行情况的及时跟踪,对于出现的问题,高校可以及时调整,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根本没有意识到预算执行跟踪的重要性,甚至没有预算执行跟踪体系。

2.监督体系不完善,监督意识淡薄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特殊单位,国家对其发展给予全力支持。特别在资金方面,国家虽然通过财政拨款的形式帮助高校办学,但是并不要求高校偿还资金,也不会分享高校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经济利益,对于高校获得资金,国家只是交与高校自行处置,给予高校资金管理上的自由。但是由于高校的监督体系不完善,审计制度不健全,并且高校在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跟踪反馈、分析评价的能力都存在一定欠缺,导致高校财务部门制定出来的预算编制很难有效执行,对下级部门很难监管,信息沟通不及时,甚至出现信息失真的现象,无法为决策者提供有效数据和真实信息,为决策的科学性带来风险。随着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的办学理念改变,教学经费和高校收支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传统监督体系根本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很多高校的办学形式、经济活动、管理体制都作出了改变,但是监督体制却一直没有进行改革,导致在财务方面容易出现问题,给高校带来财务风险。

三、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资产管理体制不科学

由于高校的资产管理概念不强,对资产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刻,使得资产管理体系很难在高校得到全面推广。由于我国高校下属的各个部门相对独立,权利较大,很多高校的资产分成若干部分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这使得表面上,很多部门都有资产管理的分工,都在进行资产管理,但实际上高校对资产的控制相对分散,很难进行集中控制。有的部门因为纯属于教学单位,没有资产管理的概念,甚至认为资产管理就是对学校设备的日常维护,这给高校的财务部门对资产的核算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一部分高校存在重经费的申请,轻购置的论证的现象。一些部门对资产管理没有具体思想的指导,导致资产购置的前期论证。审批工作缺乏科学性。一些部门为了多占用学校的购置资金,甚至重复购置,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也造成了部分设备的闲置,使得高校的资源利用率低下。我国教育部曾做过一个统计,指出我国的高校实验室设备使用率不到60%,20%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而一些费用高昂的高精尖设备,闲置率更高,利用率甚至不到10%。高校因为资产管理体制不科学造成了国家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2.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不力

高校实行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目的是根据各部门的实际需要,将资源有效的分配给各部门,以促进全校的发展。但是由于高校分配金额较大,管理体制不完善,出现了各部门争预算情况发生。由于高校的自主权日益增大,收入也日趋多元,涉及各个部门的利益,所以各部门对预算的十分重视。目前,高校的预算编制只重视预算内资金的编制,而大部分预算外资金游离预算管理之外,导致预算外资金被滥用,资产重复购置和浪费。

四、高校资产管理创新的可行方法

1.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创新模式的基本原则

存量管理与增量管理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之间存在的联系,高校如果想高质量的做好资产管理,就必须重视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是做好资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在二者关系上,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高校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将分散于各部门的资产管理任务集中起来,方便学校的整体控制与把握。

2.促进高校资产的合理流动,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当前高校的资源浪费严重,而实现资产的合理流动可以大大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作为高校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核算学校的资产,对长期闲置、利用率不高的资产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调剂,以增加资产的利用频率。同时,高校还要做好对资产的信息收集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建立资产使用情况的信息平台,将闲置设备放在平台上,各部门如有需要,进行网上申请即可,并且做好登记。通过对闲置资产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避免部门重复购置设备的现象,为高校节省资金,为国家节省财政。

3.完善预算执行机制

高校做好预算编制之后,就要加大对预算的执行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制度,加大对预算执行的导向和约束力。同时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编制进行配置和采购。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需要预算外支出的要及时上报,财务部门在进行严格分析后做出相应的调整政策。高校的财务部门要根据资产预算认真审核把关,管好资产购置过程中的资金流动,切实维护资产预算的权威性。高校的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除了重视改善办学质量,还要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特别是一直薄弱的预算管理质量和资产管理质量,才能全面提高高校的整体水平。

作者:王岚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江金,毋志民.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固定资产的管理.教育教学论坛,2013(03).

2.尤莉娟,杨思涛.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高校设备资产管理有效途径探究.经济师,2012(12).

3.郭海莲,史爱翠.浅论高校固定资产产权管理.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