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反思(3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反思(3篇)

第一篇: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对学生的思想、学习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高校辅导员必须明确学生管理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究学生管理的有效措施,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的特征,提高学生管理水平。高校新任辅导员缺乏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一时半会难以适应辅导员的角色,因而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本文将针对高校新任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展开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管理;思考

一、新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工作经验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十分繁琐,工作压力较大,然而新任辅导员缺乏工作经验,在班干部选拔、党员培训、贫困认定等各项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容易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感到力不从心。在信息时代,高校学生接触的新鲜资讯越来越丰富,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征,高校辅导员要想真正做好学生管理就必须把握好学生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展开学生管理工作。据调查了解,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复杂,尤其是新任辅导员缺乏实践经验,凭着理论素养展开学生管理工作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新任辅导员刚进入新的工作环境,其本身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与教学经验,面对繁杂的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的应变能力以及抗压能力都还较弱。另外,新任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容易陷入被动,辅导员难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管理工作,判断问题也容易过于主观和片面。

(二)角色定位不够准确

许多新任辅导员刚从学校进入社会,由学生身份转变为辅导员身份进行学生管理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新任辅导员需要以最少的时间调整好自身的角色,调整好自身的状态,迅速适应辅导员的角色,展开学生管理工作。新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容易陷入困惑,对学生的管理过于严厉则会导致学生产生排斥情绪,学生和辅导员之间关系过于紧张,如果辅导员的管理工作过于松散,学生则容易自由散漫,辅导员的威信会被严重削弱,各项工作展开的难度将因此加大。定位不够准确是当前新任辅导员常见的问题,来自学生与学校的双重压力会给新任辅导员带来各种职业困惑。

(三)工作压力巨大相

关文件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辅导员除了日常工作之外还必须做好高校学生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各大高校对辅导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再加上我国大多辅导员都是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对学生管理工作缺乏技巧,辅导员一入岗就要负责对学生的生活、心理、就业进行指导和管理,工作量巨大,工作任务难度高,新任辅导员的压力可想而知。

二、关于高校新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一)以学生为本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高校新任辅导员应当始终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推进辅导工作。辅导员的学生管理目的是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有效的管理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处事方式、三观等,增强学生综合素养。高校学生在思想上尚未成熟,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辅导员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相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好的管理需要以理服人,将学生作为朋友,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当下高校学生的真实想法是一个优秀辅导员必须做到的。大学生渴望独立,他们希望获得认可,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辅导员倘若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多关心学生,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就会大大降低。作为辅导员我们必须明白,学生管理工作是为了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管理工作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辅导员要增强自身的沟通能力以及亲和力,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感,这样学生才会更愿意配合学生管理工作。

(二)明确自身定位

新辅导员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任何一个新入职的辅导员都会面临自身定位不准的问题,新辅导员要强化定位意识,培养职业感知力,努力在环境中、各种复杂的角色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社会中的每个角色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各个角色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新任辅导员要学会在社会互动关系中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明确自身对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正确给自己定位。辅导员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辅导员要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有效地管理将学生培养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三)不断完善自我

高校学生管理难度大,高校新任辅导员缺乏经验,各方面的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任辅导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人格魅力、心理素质、交际能力等。时代在变化,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丰富,如果辅导员不懂得跟上时代步伐,不懂得完善自我,那么学生管理工作也将难以展开。新任辅导员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去,在实践中增强管理能力,掌握学生管理的技巧,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

三、结束语

新任辅导员面临较大挑战,刚开始投入辅导员工作不少辅导员还未能调整好心态,在工作中找不到自己定位,对新工作时常感到无从下手。新任辅导员的工作经验不够丰富,面对个性鲜明的学生,辅导员必须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重要性日益突出,深入探究高校新任辅导员管理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邹玉香.关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基于一个新任辅导员的视角[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9).

[2]潘远.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管理———基于体质测试情况的几点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5)

作者:鲁珩 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的运用

摘要:将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应用到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就会被外界的推动,学校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可以得到发展。这篇文章提高分析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的作用,并给出了一些合适且效果突出的激励方式。激励机制的应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激励理论;高校;学生管理

管理是需要技巧的,要想管理的好,成功的经营人心,就需要深入的去了解人的本性。激励理论是一门科学理论,就是在了解人性的基础上,提高语言和行为去激发人积极起来。本文旨在讨论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和这对学生和高校的发展造成的影响。

一、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十分重要

激励理论的应用需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性格和他们的经历都应该被了解到,把人性化的方法运用到高校管理中,解决了传统教学管理上忽视学生情感,不考虑客观事实的问题,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一方面,激励理论的运用可以对学生进场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生进入高校就会发现,和初中和高中都不一样了,老师不在一直督促你学习这个学习那个,你变得自由了,学习需要你自己主动起来,和以前的学习方式相比,自主学习更加能够锻炼学生的发展能力,但是这样也会让学生因为目标不明确而变得无所事事,进而不再学习虚度时光。而通过实施激励理论,在高校学习中的学生就可以被引导着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就会变得积极起来,主动学习知识,追寻目标不断前进。另一方面,对于高校教师这个层面,激励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会弥补教师讲课激情不足,工作沉闷无聊的问题,教师会积极面对工作,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主动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友谊。这回让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更合理,也更科学更加科学有序发展,高校的教学水平就会的到很大提高。

二、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理论运用的方法

1.物质利益激励法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一直都是有奖有罚的,各高校都是设有奖学金的,但是很多学生却不清楚获得奖学金的要求,学校应该让学生清楚这些要求,奖学金不是只对成绩有要求,学生的体育成绩和综合素质也占一定的比例。对获奖要求足够了解,就会避免出现学校禁止做的事情,也会知道自己想要提高的方面,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除了这些,高校还可以设置其他的物质奖励来激励学生,例如,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设置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创业基地租金五折或者免费提供宣传场所。还可以为成绩好,能力好的学生提供就业平台,推荐学生去知名企业实习,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争取进入好的企业。

2.榜样激励法

榜样的力量很大,我们会自觉向他们看齐。我国伟大的圣人——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何人都是有优点的,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伟人,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各高校可以宣传榜样事迹,比如优秀干部,先进学生。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激励学生学习他们优秀的地方。让学生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平时培养好的道德素质,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刘盛兰老人,是山东的一名善良充满爱心的老人,虽然老人已经年过九十,但是却坚持拾荒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圆了他们继续读书的梦,他的伟大是大爱无声,是中华民族对教育的重视。教师可以带领欣赏学习刘盛兰老人,让学生对父母存感恩之心,珍惜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

3.公平理论法

公平理论主要探讨的是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什么样才是公平,对人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古代有因果论,现在做什么大家都要求公平,我们为一件事情付出努力,就会觉得等到相应的收获才是公平的,否则心里就会不平衡,就会对管理产生意见,不服管理。比如,评选证书、党员评选时,学生希望这个过程是透明的,没有其他的因素影响评选,如果因为教师喜欢某个同学而偏向他,学生就会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他们会抗议,否定老师和获奖同学,甚至对班级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上课,不听教师讲课,或者不参加考试。但是,如果评奖过程公平,学生会接受这个事实,同时恭喜同学,并会暗暗下决心,激励自己努力学习获得荣誉。过程的公平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有好的发展,也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4.目标激励法

查士德斐尔爵士曾经这么说过,坚定的目标是实现目标的力量源泉,也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关键。高校大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可实现的目标,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和进步,为了达到目标,他们会尽自己所有的努力向着目标出发,只有目标不达到他们就坚持不懈不放弃,最后会达到终点实现目标。比如,高校历史系的学生对历史充满兴趣,喜欢历史故事,欣赏古代人物,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讲讲历史上伟大人物得学习故事,带领学生学习他们实现目标的过程,从而达到学生实现目标的目的。推荐学生比较经典的历史著作,要求学生对伟大的历史人物成功的原因有足够的了解。并向他们学习进而达到自己的成功。

三、结语

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是高校发展的趋势,也取得了理想的成果。各高校应该因地制宜,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激励方法也应该跟着调整,合适的才是好的,这样高校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奇轩.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2(3).

[2]武宏.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学园,2016(9).

[3]霍宏.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学生思政教师激励中的运用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4(12).

作者:张?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学校管理必须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了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学生管理落后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管理定位不到位三个方面带来的挑战,然后就收费标准改革、信息时代到来带来的机遇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学生管理;管理工作;机遇;挑战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较为艰巨,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分析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于管理模式的改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中笔者对现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必要的研究与分析。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管理落后模式带来的挑战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深度的不断加深,高等教育学校招生人数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呈现正比例增长趋势。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学生比较,现阶段的学生受教育质量程度相对下降;并且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和生理与原有精英教育学生有所不同,导致高等院校原有教育模式无法适应新阶段生源主要为独生子女的教育发展现状。随着教育市场经济的影响,学校在管理模式上更趋向于“经济化”。在这种理念影响下,学生的学校生活重心不再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是越来越渴望与社会实践接轨,原有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价值观转变所导致的片面性、忽视学生主观感受等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挑战

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由于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也导致出现新的问题。工作压力和社会责任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或轻或重的心理健康疾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也不例外。社会竞争激烈、专业知识匮乏、独生子女的特性导致很多学生出现迷茫、无所适从的问题、学习积极性下降、对人待物态度消极、心理健康出现严重偏差,这也给高等院校管理工作带来难题。基于此种情况,学校管理需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站,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消除学生的悲观情绪,带领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能够积极健康成长。建立心理健康咨询站、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必要方法。只有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才会为以后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管理定位不到位带来的挑战

大学是进入信息时代最早的场所之一,按理说应该最早实施信息化管理,但我国大部分高校管理还停留在90年代末期水平,管理水平跟不上时展的脚步。落后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管理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缺乏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学生步入社会对个人素质的依赖与日俱增,与社会的接轨程度取决于素质的高低。高校管理层要明确学生在市场经济体下的个人定位,及时获取社会先进管理信息,对管理工作进行动态监督式操作,实时为管理体制注入新鲜血液。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收费标准改革带来的机遇

高等教育是21世纪非义务教育的代表,但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是由国家承担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费用。因此导致学生出现作风懒散、态度消极等问题,使得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陷入被动,进入恶性循环模式。随着社会主义教育市场经济长足发展,国家摒弃落后的收费模式,将公费高等教育转换为自费教育。自费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学生通过自主缴费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能力水平选择合适自己的院校。自费模式下学生刺激学校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学校督促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

(二)信息时代到来带来的机遇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在网络信息的受众中占到40%的比重。信息时代的产物:微博、微信、qq等通讯工具扩大学生外界接触知识的范围,也使得学生的个人情绪、理想更易于收集梳理,极大地降低管理层和学生的交流沟通难度。学校管理层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抓住信息时代的优势,在校园内建立学生管理APP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监督中。借助校园管理APP对管理工作信息进行分类别整合、处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四、结语

分析现阶段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管理模式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实际调研结果,对当前阶段管理工作的深化改革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希望对高校管理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厚明,陈•巴特尔.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5):108-112

[2]蔡奇轩.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2.32(03):246-249

[3]钟秉林.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要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17-19

[4]沈栩.我国高校书院制与美国高校住宿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1(04):97-99

作者:邓勇军 单位:攀枝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