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界面设计要素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界面设计要素

摘要:高校信息系统是高等学校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有力工具,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信息系统的界面,由于其工作环境、目标用户的特殊性,其交互过程显现出有别于普通信息系统界面的一面。通过对高校管理系统常见的界面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高校信息系统在界面设计时涉及的相关要素。这有利于设计人员在设计系统避免界面交互问题的产生,从而使高校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服务师生、简化工作、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设计目的。

关键词:高校管理;界面设计;信息系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目前已普遍地迈入了管理信息化时代。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高校师生涉及到的诸如教学、实践、科研、人事、档案归纳等事务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了大多数高校行政部门的选择。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也越来越多的被高校所重视。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信息管理系统呈现出数量增多、业务细分的发展趋势。

1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1.1高校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一般指的是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1],属于信息系统的一种。通常情况下,高校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学生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档案与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事务管理系统等,通常每个管理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子系统组成。从结构上来看,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分布零散、功能涵盖广泛的结构性特征;从用户特征来看,信息系统的用户学历层次较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用户年龄分布广泛,用户中既有高校学生,也有高校的教师,涵盖了老、中、青的年龄层次。

1.2信息系统中界面设计的意义

高校信息系统作为一种信息产品,用户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与之交互才能实现其功能,这种交互需求产生了信息性界面,“通常表现为人眼与屏幕、桌面等之间的视觉界面”[2]。界面作为人机交互的桥梁,其设计的好坏会对用户产生生理与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设计良好的交互界面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误操作的产生,也可以对用户的心理产生积极作用,有效地降低作业疲劳,减少用户对于交互系统的学习成本。

1.3高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交互问题

目前高校广泛使用的交互系统中,存在重视功能设计,忽视交互设计的问题,主要涉及界面的交互框架、色彩选用、普适性等方面。

1.3.1交互框架设计不当

高校信息系统通常采用传统的菜单式框架,即将系统功能罗列在一个功能项目下,如图1所示,从而使功能的排列成为一个树状结构。用户在使用这种交互框架结构时,交互的顺畅性取决于用户对整个功能菜单的熟悉程度。这种框架设计使用户在使用初期会付出较大的学习成本来熟悉整个菜单的功能项目,使用户在使用时产生了较大的记忆压力。

1.3.2界面设计风格落后

高校信息系统的开发中,系统开发形式有高校组织人员自行开发与外包开发两种。由于在开发和验收过程中,“重功能,轻设计”的现象时有发生,高校使用的信息系统对界面设计普遍缺少设计规划,表现为界面风格老旧、界面设计简陋等。例如在某些教学管理系统中,界面风格尚停留在编程软件生成的原生程序风格界面,如图2。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人员对界面未作设计或者很少做设计,使得色彩、图标等设计元素无法发挥其在交互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导致用户心理上产生负效应,对于交互界面的好感度下降,影响工作中的交互体验。

1.3.3交互元素排列混乱

界面中的交互元素,例如文本框、按钮、复选框的排列应当遵循常见交互任务的操作顺序,其排布应当遵循界面设计的设计法则。错位的交互元素排放会使用户感到界面混乱没有美感,同时也会影响到交互的效率。

1.3.4忽视普适设计

普适设计是指设计师的作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能供所有人方便地使用[3]。由于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年龄跨度大,普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系统界面设计中,对于普适设计关注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工作界面字体大小设计不合理且缺乏弹性、工作界面自定义化程度不够、界面构架设计拥挤、交互模式单一等。

1.3.5技术落后与移动交互缺失

目前在高校信息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系统开发的历史问题,许多系统在开发后没有进行后续的升级维护。在使用和管理实践中,由于系统界面语言代码老旧造成的兼容性问题十分严重,突出体现在浏览器与网页代码不兼容造成的交互元素显示缺失、错位等情况,例如同一个界面系统,在IE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中显示结果不同。由于高校信息系统的后续升级工作的缺失,造成各类管理系统在手机等移动端设备上的渗透率不高,与目前移动交互、移动办公的交互趋势相背离。

2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界面交互

2.1交互主体

在人机交互理论中,人机交互的参与主体通常可以分为人体系统、机器系统和环境系统[4]。在系统的界面交互过程中,学生、教师等用户群体构成了人体系统的主体;系统与支撑其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构成了机器系统;环境系统主要围绕高校管理的一系列应用场景构成,其使用范围主要局限于高校校园内。

2.2交互特点

有别于普通信息系统,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人群、使用场景相对固定,信息系统涉及的交互任务较为明确。高校信息系统在交互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2.1用户知识结构较好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一般为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由于高等学校的自身特点,用户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2.2.2交互任务专业化程度高

不同于一般的交互系统任务,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交互任务构成基本为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任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交互流程与一般交互任务过程有明显差异,任务场景复杂度较高。

2.2.3交互强度大

信息系统在高校管理流程中,一般充当管理与生产力工具,一个系统涉及一个或者几个部门科室的工作环节。用户在高校管理系统中的操作时间要明显长于普通的交互系统。

2.2.4普适性要求高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面向的人群覆盖了老中青人群,由于其功能上的无可替代性,系统通常为高校内部强制使用的。由于这种特性,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对各类潜在的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考虑,消除用户的使用障碍。

3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界面交互设计要素

用户是信息系统界面的使用者,界面设计中的排版、色彩、界面框架等都会对用户的交互过程产生影响。用户在交互过程中,还受到自身因素——例如用户的知识背景、认知特点的影响。在界面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保证用户交互过程的顺畅,也要考虑到用户自身的特点对交互过程的影响。

3.1视觉性要素

在高校管理系统界面中,视觉要素通常包括版式、图标与文字、色彩[5]三个组成部分。

3.1.1版式美观

版式是指在版面上将设计要素按照一定的设计规律和设计原理,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使版面信息得到有效的传达和达到美的感受[6]。高校的管理工作由于其工作流程的专业性,版式不能仅考虑美观,也应当充分考虑界面涉及的任务流程的长短、任务数量、交互信息量,根据任务来设计交互版面,避免出现视觉失衡、结构死板的设计效果。

3.1.2图标与文字明晰

图标与文字均为界面上的重要元素。菜单、窗口、屏幕上的图形标识均可认为是图标[7],用户可以通过对图标和文字进行点击激活信息系统的功能。高校的各类管理系统中,由于图标和文字是标识功能模块的主要手段,应当意义简明、易于识别。在大规模的管理系统界面中,同种功能的图标应当尽量保证一致。

3.1.3色彩平衡

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多为学生、老师、管理人员。界面涉及的任务多为教学与管理相关任务,任务流程严格,逻辑性较强。任务的特性决定了用户需要保持较高的操作注意力。设计人员在对界面进行设计时,对于色彩的使用数量应当适当,界面的色彩主题应当保持一致并在交互中具有连续性。在色彩的选用方面,在保持视觉区分度的基础上,应避免使用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以免造成用户注意力的分散。

3.2心理性要素

3.2.1记忆因素

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8]。在界面系统中,用户交互熟练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对于界面操作的记忆是否清晰明确。界面系统中对于操作逻辑的设计,其操作长度不应超出目标用户群的平均记忆长度。界面功能的项目的设计,其项目数也应当控制在人类短时记忆的最佳数量为宜,大约为7±2个左右[9]。

3.2.2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又称为认知风格(CognitiveStyle)是指个体在组织和加工信息中所具有的个性化和一贯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偏好和态度[10]。在界面的人机交互中,用户从原有的经验和工作中获得对于交互的惯性认知,并向相类似的交互环境中迁移。例如在Windows系统用户在使用电脑时会习惯的寻找“开始”按钮。如果该用户迁移到其他的操作系统中,如Linux或者MacOS,这种认知上的习惯会被带到新系统的交互中,用户会下意识的寻找与原有操作系统相似的交互过程。在高校信息管理系统中,任务界面的交互应当与现实中原有的任务流程、工作习惯相契合。在界面交互设计中要避免对原有的交互习惯做大幅更改。

3.2.3视觉注意

Staufer认为人的视觉注意在屏幕的注意力不是均匀的[11]。在屏幕左上角的注意力大约占40%,右下角的注意力最低。所以在界面设计时,信息元素的呈现应当符合视觉注意的分布。重要的提示、通知和菜单选项应当首先考虑设计在视觉分布较高的区域,从而使用户能关注到重要信息。

3.3普适性要素

3.3.1知识背景

用户的知识背景反映了用户的学习能力。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群对界面系统操作逻辑的认知能力和探索能力有明显的差异。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对目标人群的知识背景做广泛调研,设计出符合于目标人群认知能力的操作逻辑结构。

3.3.2特殊模式

普适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产品能够被所有人顺畅使用。在界面设计中,设计师应当对特殊人群设计交互模式。例如,界面文字的大小设计应当可调并具有弹性,以满足视力不佳的用户使用。又如,界面色彩的设计引入色盲模式,以满足盲症用户的实际需求。

3.4有效与扩展性要素

3.4.1用户测试

对于任何一个界面系统,衡量其最终成败的关键是用户是否能以较好的用户体验完成整个交互过程。在界面系统设计的全过程里,用户的实际参与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人员在系统设计前、中、后三个阶段均对设计成果需进行有效性测试。从而保证最终设计的系统能够为用户正常使用。

3.4.2维护与扩展

考虑到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参与的高校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界面系统应当持续性的保证更新,特别是界面构架、交互逻辑、设计风格上应当保持与实际工作同步。在界面构架中,设计师应当保证系统界面的可扩展性,以保证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扩充不会影响到原有的交互构架。

4结语

高校信息系统作为高校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有力手段,其自身的设计好坏直接决定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界面作为管理系统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与普通交互界面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设计师在设计这类系统界面时,不仅要考虑到一般界面系统中的人机因素,还应当着重考虑高校信息系统界面设计的特殊性,根据具体的任务情况、用户背景、交互信息量等因素设计交互界面。使高校信息系统能够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从而达到简化管理工作流程,方便师生的设计目的。

作者:刘伟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