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

内容摘要:稳定、安全、和谐的环境是检验当今社会进步与否的试金石,是社会发展和文明繁衍的根本保障和重要体现。高校以培养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为主要职责,在为大学生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方面担当着重要责任。因此,构建“安全校园”已经成为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努力构建安定的校园环境,不断巩固校园安全基础,消除不安定因素,是安全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要求。本文旨在针对当今高校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校园安全;对策

一.高校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

1.学生寝室存在的安全隐患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近些年来,高校学生宿舍的综合住宿环境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有所改善,但同时学生宿舍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主要表现为:使用违规电器如电热锅电水壶等、私拉电线、网线不规整、易燃物品如废弃纸箱的堆积等。这些隐患的存在无一例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住宿安全。

2.学生饮食卫生存在的安全隐患

首先,校园餐厅的部分餐饮窗口由于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不符合健康标准等原因,偶有发生学生食物中毒的事件。其次,大学校园周围存在部分无卫生许可的餐饮摊点,学生在类似场所就餐时易发生饮食卫生安全方面的问题。

3.大学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了迎合大学生的娱乐需求,大学校园周围遍布有网吧、歌厅、游戏厅等不正规场所,消防设施不齐全、室内空气混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层出不穷,类似娱乐场所的出现对大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4.大学校园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

首先,由于网络监管不力从而致使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日益突出,甚至造成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下降、旷课、无法正常毕业等不良后果。其次,大学生群体处于成长的转型期,思想意识较为淡薄,容易在不良网络内容的充斥下影响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5.学生心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学业、就业等压力的不断增大,部分大学生在处理类似问题时会因为缺乏经验和相应的心理疏导而产生缺乏自信、消极沮丧等不良心理现象,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安全隐患。

6.大学生交通出行存在的安全隐患

受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不少高校校区分散,各个校区间距离较远,学生出行频率增加,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也相应增多。同时,由于高校师生众多,校园内机动车辆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

二.高校校园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

1.队伍建设原因

作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直接实施者,校园安全管理队伍是影响大学校园安全的关键因素。首先,部分高校管理者对于校园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安保人员和安保设备的投入不到位,工作重心以科研和教学为主,忽略了校园安全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高校辅导员数量不足是影响校园安全管理的原因之一,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辅导员在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多数高校的辅导员配备比例不足,安全管理教育落实不到位,大学生安全素养的提高受到影响。再次,校园安保人员作为高校安全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工作效果。但是由于安保人员普遍学历层次较低,相关专业培训不健全,在安全问题的处理上存在有一定的不足。

2.大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充,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生源结构的层次多样化,家庭环境、学习生活经历等的不同使得部分同学间的交流沟通存在一定困难,直接影响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其次,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心理环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部分学生在新的环境下面对繁重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3.社会原因

社会形式的复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安全管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一些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妄图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在学生群体中宣扬反动思想,破坏国家安定团结。近年来,一些非法邪教组织利用电台、光盘等形式煽动闹事,企图破坏高校校园安全稳定。【1】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已经称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这一新兴媒体又具有双面性,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使得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4.制度原因

我国的法制建设由于社会进程中的特殊原因在法制化程度方面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反映在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上就表现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法律的缺失或不健全,系统化的校园安全管理法律规范尚未形成,各高校独立出台的法律文件无法解决校园安全管理中的根本问题,直接影响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实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

三.高校校园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

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管理者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也要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以一名决策者的身份积极推进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其次,加强对校园安保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培训,提高其整体工作水平。最后,辅导员作为和大学生群体接触最多的高校管理队伍,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和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大学生树立模范带头作用。

2.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安全素养

首先,对于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的现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统一化的安全教育,但同时也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形式,提高安全教育效果。其次,要发挥大学生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突发事件处理的工作中,让大学生在面对校园安全管理问题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从而有效的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效果。

3.消除不良社会因素影响

学生活动一旦突破了狭小的校园范围,活动区域扩展至广阔的社会,就给学生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2】而大学生活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关键阶段,一定要起到积极引导大学生抵御不良思想的作用,用科学的理论和思想观念武装大学生,为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提升其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并在日常管理中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对网络内容进行检查和筛选,保证大学生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中。

4.完善安全制度建设

健全高校安全管理法治制度建设,法律部门应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各个高校也应根据其安全管理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条文,做到安全管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为高校的安全稳定营造健康的法治环境。此外,对于高校的管理人员、安全维护人员以及大学生进行安全法律知识的普及,加强校园安全法律制度的实施。学校的安全教育不全面、不透彻、治安人员素质不高、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是导致校园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3】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完善的安保举措是为高校学生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校园安全管理的现行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有助于更细致的了解和评估当前校园安全保护体系的完善程度,为学生营造更为和谐安定的校园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晓,潘申洲.新时期构建高校维稳机制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8):168

2.王保华,张婕。高等教育地方化—地级城市发展高等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23

3.窦俊洁当代大学生教育【M】张扬编译出版社2003(9):1

作者:张彦彦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