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安全管理的应用

危机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安全管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危机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危机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安全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危机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各种不良事件,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危机管理;心血管内科;安全管理;应用

安全管理是临床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水平高低,也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对于心血管内科来说,其接收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具有疾病种类多、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及治疗任务繁重和治疗内容复杂等显著特点,往往就需要医务人员在安全管理中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1]。通过对照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危机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1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纳入标准:经医院伦理管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符合相应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自愿签署实验意见书。排除标准:排除有恶性肿瘤、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的患者,排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观察组患者中,男37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31~83岁;冠心病患者17例,高血压患者13例,脑出血患者7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例,其他疾病患者1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9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30~84岁;冠心病患者16例,高血压患者11例,脑出血患者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例,其他疾病患者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危机管理。(1)建立危机管理小组。建立由护士长、护理组长和责任护士组成的危机管理小组,实现管理工作的分层负责和岗位落实,由护士长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与指导,由护理组长落实管理计划并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由责任护士进行具体的护理工作。(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根据病区情况完善抢救制度与风险责任制度,对各项工作流程进行细化要求。同时不断完善人力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监管,每月对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动态跟踪与评价。(3)加强人员培训。对于新入职的护士安排一名经验丰富且护理技能过硬的老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由老护士向新护士传授有益的护理经验与护理方法。对于科室新引进的仪器或药物要邀请专门人员召开使用讲座,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反复学习。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与技术考核,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4)加强护理细节管理。在病床旁放置“防跌倒”等提醒标语,使用不同颜色的标识对药物、玻璃管等物品进行标记。取药、输液、用药等过程中要由2名护士对医嘱进行仔细核对,经签字确认无误后才可进行操作。对同一患者的不同药品要分门别类进行摆放,避免护士匆忙中拿错或搞混。(5)合理排班。遵循新护士与老护士搭配及弹性排班的排班原则,尤其在夜间时段要采用双人值班制,在假期患者人数较多时则应根据情况增加值班护士。(6)突发事件应对。对以往安全事故进行反思讨论,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法,将其各项内容装订成册供护理人员查阅,同时在工作之余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消防栓使用、灭火器使用等专项训练。

1.3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情况,同时采用医院问卷对患者的安全管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格式表述,并通过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出现管道脱落、坠床跌倒、用药错误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患者对临床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心血管内科的管理实践来看,其主要存在如下危险因素:①疾病因素。心血管内科诊治的疾病大多比较危重,且患者往往会合并有糖尿病、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使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不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②患者因素。心血管内科接收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其本身理解能力、抵抗能力出现退化,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不足,往往更容易出现摔倒等意外事件。③药品因素。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抗凝药、强心药等药物,若护理人员出现药物配伍不当、未按医嘱用药、错发药物、用药时间不当及用药剂量不当等问题,就很容易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2]。④护理人员因素。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量一般比较大,部分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不足、护理技能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护理质量,同时护理人员面对巨大压力时也容易出现护理记录潦草、查房不严谨等问题,进而增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而危机管理也被称作“PPRR”管理,是指以减少或避免各种危险因素为目标而对工作过程进行有益规划调整的一种新型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危机出现前预防、危机出现前准备、危机出现时应对以及危机结束后恢复共四个部分,具有明显的应激性和预防性特点[3]。将危机管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安全管理中一方面可以对临床护理中的各项流程进行具体化、明确化改进,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安全,充分保障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帮助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而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和患者的就医便利度[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对安全管理的满意度则远高于对照组,这说明与常规安全管理相比,危机管理的应用价值更加显著,可以有效保障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患者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从而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专家的研究也是一致的[5]。综上所述,危机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参考文献

[1]李艳凤,曾映琼,邓玉泉.危机管理4R理论在构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3):169-170.

[2]杨璐璐,薛晓莹,陈海玲.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危机管理理论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282-283.

[3]陈颖,钱卫玲,王翊飞.危机管理在颅脑术后即刻行CT检查安全护送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7,49(42):414-416.

[4]赵文文,王琳.优化安全管理流程在心血管内科晕厥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42(35):187-188.

[5]龚丽燕,韦晓君.危机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8):110-112.

作者:潘晓丹 单位:宁海县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