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网格化管理现状探析

高校学生工作网格化管理现状探析

摘要:目前网格化管理模式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得到应用,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该文根据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和目的,提出加强学生网格员队伍建设、科学划分学生工作管理网格、搭建学生工作一体化网络平台、建立网格化管理体制机制四个优化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网格化管理;现状;对策

原应用于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已被社会各行各业广泛吸纳借鉴,尤其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更受重视普及开来[1]。网格化管理模式同样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并已通过多途径的实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对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的研究,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2-3],高校网格化管理的定义也需要得到进一步诠释和完善[4]。目前,网格化管理模式已应用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既独立又联动的各个领域,如党建团建、心理健康、危机事件应对、舆情舆论引导等,也已应用于管理学生某一活动场域或群体,如班级、寝室、社团、毕业生、校友以及心理健康重点关注学生和宗教信仰学生等。但这些应用相对独立,联动性较弱,没有突破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只是在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中嵌入了网格化,未能真正发挥网格化管理模式的优势。这种简单嵌入网格化而形成的混合管理,反而导致学生工作更加复杂、管理程序更加烦琐等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学生网格员队伍建设存在局限性。各高校学生网格员以班委、寝室长或学生党员为主,这样虽然有利于协助教师进行班级、寝室等方面的管理,但忽视了学生日常生活、兴趣爱好及学习习惯中的人际关系网,缺少对学生生活、活动领域及性格、情绪等个性化信息的采集,导致管理对象不明确、反馈信息不全面等问题。第二,教师网格员思维与知识技能固化。一些高校学生工作者受工作环境和个人因素影响,未能突破原有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对网格化技术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获取信息的渠道传统单一,进行数据分析时缺乏联系,不能合理利用网格化管理方式开展工作。第三,网格化管理未突破科层制。大多数高校在学生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上,或是根据工作职责将学生网格员按职级分为一、二、三级,学生网格员反馈相关问题时要层层上报;或是根据学生生活区域从大到小划分网级,形成“网中网”的网格结构,导致责任主体过多、权责不明,致使信息搜集碎片化、流通不畅和反馈滞后。第四,网格化管理体系分散。部分高校学生工作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责任田”开辟自己的服务窗口和渠道,导致技术架构分散、数据界面端口过多,不利于各部门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降低了处理事务的效率。第五,网格化技术支撑较弱。部分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网格化管理仅仅依靠微信、QQ等交流平台,相关手续办理仍采取纸质化方式,技术水平较低限制了学生工作的职能范围,降低了工作效率。为了实现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化对公民社会建设的认识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培育自治力量与增强自治能力的实践目标[5],本文认为,将网格化管理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应着眼于学生队伍建设、划分网格区域、搭建信息技术平台、建立体制机制四个方面,通过这四个方面与学生工作的本质、结构、功能等联系起来,在学生工作“条”与“块”的基础上形成全方位、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的学生工作高效管理网状模式,具体对策如下:

1加强学生工作网格员队伍建设

1.1吸纳学生朋友圈,实现学生网格员队伍多元化。合理利用学生人际关系网,使学生关系密切的朋友成为弹性网格员,以弥补突发危机事件中获取学生个性化信息延迟、盲目等不足,增强管理服务的全面性和精准性以及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2加强培训,提升网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在学生网格员方面,通过讲座、座谈会、实践指导等方式,加强针对学生网格员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促进经验交流,提高学生网格员沟通传递、调节情绪、应急处理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教师网格员方面,组织针对教师网格员的关于大数据和网格化相关知识和运用方式的专项培训,加强教师网格员对大数据基本知识和人工智能处理算法相关概念的了解,使其掌握学情研判信息系统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法,能正确、快速地对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的抽取和分析。

2科学划分学生工作管理网格

2.1建立三级网格。以学校层面的学生工作部、团委、保卫处、财务处、校医院、网络与信息化中心、后勤服务总公司等为一级网格化管理中心,以各二级学院层面的教学办、实验室、学工办等为二级网格化管理中心,以学生层面的年级、班级、寝室为三级网格化管理中心。

2.2整合三级网格化管理。对三级网格化管理中心进行资源整合,统一规划,建立学校网格化信息管理中心、学生综合事务网络服务平台、学生工作网格员责任机制,促进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区域之间的协同配合,兼顾和包容各网格之间的差异,以实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的目标。

2.3加强第三级网格的管理。构建以学生干部、寝室长及弹性网格员构成的同级异责网格员模式,这样有助于弱化权力下放导致的集权性和统一性,提升学生在班级事务管理、生活环境督察、舆论舆情引导及危机事件预防、处理等方面的责任和服务意识。

3搭建学生工作一体化网络平台

3.1建立学生基本信息数据库。创建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学生信息门户、教务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财务系统等,包括业务查询、业务处置、问题反馈、评价建议等功能,确保每位学生信息的即时性、正确性和全面性,保证反馈处理过程公开透明,实现业务办理的迅速有效。

3.2建立毕业、就业、校友服务综合平台。毕业服务系统平台是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开辟的专门渠道,目的在于简化程序、提升效率。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属于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库,要点在于采集毕业生就业的动态信息,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校友服务平台属于校友交流渠道,主要用于增强校友与院校间的情感交流。

3.3建立学生后勤服务平台。包括水电维修、医诊预约、安全服务、饮用水服务、空调服务、网络服务等,设置“申请—维修—评价”的流程,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开通申诉投诉渠道,实现互相监督、服务反馈双向互动,以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3.4建立学生工作服务平台。包括奖助学金系统、资助系统、临时困难补助系统、心理健康预约系统、志愿服务系统、科研竞赛系统、医保服务系统等,内置二级学院服务终端,根据权限设置,既可实现统一处理,也可实现分部处理和数据共享。

4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体系

4.1明确各级网格员工作职责。根据单元网格制定学生工作网格员职责手册,包括相关业务办事流程、职能范围、岗位要求及培训管理等,使各级网格员明确自己岗位所需素养、所负责任。

4.2制定工作监督制度。对高校学生工作网络化管理运转情况进行督查,建立问题反馈机制,以对每一个网格进行实时、动态及全方位的监控,及时调整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主动满足学生的各方面需求,从而对网格内的学生开展及时、有效的多元化、人性化服务。

4.3制定网格员考评制度。建立高校学生工作各级网格员年度考核评价制度,实施多种工作奖惩措施,召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在学生工作网格化管理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上述四个方面的优化能更好地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克服高校学生工作网格化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保证网格员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交流,使网格员能近距离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生活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使高校学生工作做实、做精,走心、走深,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

[2]洪雷,张佩.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7(12):96-101.

[3]孟繁雄.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J].科技经济导刊,2018(16):114-115.

[4]王欣.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10):21-22.

[5]孔莹.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7.

作者:韩梦利 单位: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