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团管理标准化制度建设探析

高校社团管理标准化制度建设探析

摘要:在高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社团发挥着阵地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沟通和交流的空间,也可以为校园思政教育提供条件。所以,高校应该认识到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加入校园社团,为了发挥社团的作用,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明确具体的便利标准和制度要求,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的建设,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标准化

在现代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主体的原则,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位置,增加学生参与社团组织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发展兴趣特长,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社团的建立和管理,不仅要明确社团的组织规范、成立要求,还要构建详细的管理制度,确保社团组织的规范性。为此,要确定社团的建立标准和管理制度,确定社团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为社团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1.1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推广,高校招生数量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各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普遍侧重于兴趣发展,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大部分高校都会将社团活动和专业学科结合,重点对科技、创业、思政等类型的社团加以扶持。随着社团种类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学生的参与数量不断增加,大规模学生社团的人数可以达到几十人。调查显示,学校大部分学生都会加入校园社团,一方面丰富课余活动,另一方面增加实践经验。从社团管理的角度来看,高校学生社团逐渐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社团有了更明确的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会安排专门的教师或学校部门来管理学生社团,也会成立院校两级联合会,负责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可以为学生社团组织成立、开展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会对活动行为进行约束,确保社团活动的安全性、健全性。

1.2特点

通常,高校学生社团由学生发起,大部分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兴趣爱好、社会热点等要素选择社团类型,并在成立初期确定具体的发展方向、活动内容和发展目标,由多人共同发起,形成统一的奋斗目标,然后共同实践落实。一些学生社团将兴趣和专业融为一体,可以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等能力,也有助于良好社团氛围的营造。学生社团以学生为主体,具有灵活性、趣味性、开放性等特点,可以吸引很多拥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群体,所以群众基础较为广泛[1]。很多社团会参与校园或社会活动,给相关行业或校园师生提供各种服务、支持或表演,进而获得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从目前的情况看,学生社团的数量不断增多,类型也愈加丰富,包括艺术、科学、历史、公益、商务等。尤其在新媒体出现后,学生的交流方式发生改变,网络社交给学生带来了更多信息和渠道,使学生可以了解各种行业,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使社团类型逐步向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很多学生成立社团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成立之后没有完全按照初衷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不仅没有按时参与社团活动、缴纳活动费用,甚至没有组织和规划,造成社团无法正常活动,最后解散。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使其更加规范。

2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完善

要确保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就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但从目前的管理情况看,很多高校学生社团都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在机构设置时,没有对社团的类型、成员数量、活动内容进行分析,不论是哪种社团都采用同一种管理模式,且同类社团没有进行有效的归类、合并,影响社团活动的开展。如,美术社团、绘画社团属于性质接近的社团,可以进行合并,然后采用小组的形式增加各种活动内容。然而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缺少明确的社团建立标准、管理标准,造成社团类型混乱、活动混乱。

2.2管理模式不健全

一些社团规模较大,成员数量比较多,包含了大一到大四的学生,甚至也包括研究生,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则社团的团长缺少号召力,团员之间缺少凝聚力,社团活动难以组织,甚至在活动过程中会出现混乱的状态,不仅影响社团秩序,还会带来各种问题,包括安全问题、资金问题等。尤其在资金管理方面,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模式,可能出现资金筹集困难、资源分配不当、账目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社团的发展。

2.3活动方式不新颖

对于社团来说,组织活动是最主要的一项任务。但在很多社团组织活动时,由于缺乏创新性,活动的标准规范也不明确,造成活动空泛,很难激起社团成员的参与积极性[2]。一些社团活动仅限于内部讨论、讲座、辩论、校园演出等形式,内容较为单一,没有具体的活动标准,对成员的参与性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活动效果并不明显。

3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标准化制度建设的策略

3.1明确社团建立标准,完善社团管理机制

社团管理应该从社团建立阶段就开始,避免学生因为一时的热情成立社团,最后因为管理不规范无疾而终。为此,首先要明确社团建立的标准,对学生社团进行严格把关,建立详细的成立审批制度,明确具体的成立要求。大学学生社团应该持续发展,所以要成立社团就要满足一些必要条件,包括成员数量、经费来源、活动形式、指导教师、挂靠单位等,确定这些必要条件之后,将相关资料整理好,然后提交给主管部门,学校党委可以委托团委管理学生社团。在核对各项资料之后,确定符合标准才能批准成立。如果与成立标准不符,就应该驳回申请,并详细说明驳回原因,完善条件之后可以再次申报。明确社团建立标准、完善社团注册制度十分重要。在开学初期,主管部门注册学校中的各个社团,为新生加入学校社团做好准备[3]。在管理机制构建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机制的健全完善,应该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促进服务型管理的推广。在学生社团管理职能执行的过程中,要对简单的指令性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促进服务型管理模式的落实。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社团活动提供有效的平台,对活动范围、内容、形式进行规范,同时也为活动开展提供条件。例如,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以社团的形式参与企业项目活动,由学校社团管理部门牵头,学生会、团委、社团团长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做好设备、场地的管理和规划工作,提供后勤保障的同时,确保各项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社团活动可以更顺利地开展,同时也为社团干部培养提供条件。

3.2健全目标管理考核,健全社团管理模式

在学生社团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很多社团活动呈现出社会化的特点,要提升管理质量,就要建立完善、详细的管理制度。可以从日常管理、考核评价两个方面入手。在日常管理上,应该建立报表制度,定期开展工作汇报,明确社团的活动内容、时间和形式,根据报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规划安排,确保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开展;建立活动申报制度,尤其对规模较大、跨校区、社会性等活动,必须要先向主管部门提交报告申请,经过审批才能开展活动;建立经费会计制度,落实有效的会计管理工作,包括社团费缴纳、制作财务报表等,明确社团经费的来源和去向,避免出现贪污、挪用的情况,确保活动有足够的经费支持[4]。在考核评价方面,主要针对社团成员、管理干部,针对参与性、积极性、贡献度等进行评价,分析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部晋升、结构完善等管理规划,确保社团持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高校学生社团持续健康的发展,应该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首先,要明确学生社团的特点和发展任务;其次,分析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采取有效的标准化制度建设方案,包括成立标准制度、目标管理考核、网络技术应用等。

作者:尹航 李金俊 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