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角色体系构建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角色体系构建

摘要:根据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实际,分析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运行管理模式,深入贯彻“放管服”相关政策,优化科研管理流程,下放科研管理权限,守住科研监管底线,提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角色构建要求,搭建“管服”一体化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角色体系,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放管服;科研管理系统;角色体系;体系构建

1背景

“放管服”改革是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提出[1]。2016年,国务院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取消或修改影响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尤其要下放涉及科研经费、科技成果、职称评定和工资调整等方面的管理权限[2]。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加大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力度,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3]。在此背景下,各高校都制定或修订了与本校科研工作实际相符合的相关制度文件,并开展了相关工作实践。科研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如何将“放管服”制度文件与科研信息化工作相结合,并完全体现在科研管理系统角色体系架构中,是目前许多高校科研信息化事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模式缺陷分析

随着中国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内高等院校科研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由来已久,许多高校很早就开始使用科研管理软件,但利用率不高,部分系统用户功能需求不够明确,管理模式设计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当前“放管服”改革要求,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科研管理系统角色权限设置难以满足业务处理需要

过去很长时间,很多高校科研信息化工作一直延续系统管理员、业务管理员和科研人员的三级管理模式,二级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很少直接参与线上相关管理工作。学校科研管理人员直接负责项目、经费、成果等业务管理,每逢业务高峰期,管理人员工作量巨大,直接影响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软件系统的业务流程兼容性不强

目前除少数信息化技术水平较高的高校自主研发系统外,大多数学校从市面上购买应用较为成熟的软件系统。由于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情况不同,实际管理工作机制和流程也存在较大差异,购买的科研管理系统无法完全满足各高校的实际需求,系统固定的业务流程涉及成本问题,大多数高校无法定制,造成系统业务流程与高校实际工作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兼容性问题。

2.3科研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协同管理角色缺失

高校与科研部门科研管理工作相关的其他部门业务工作有财务报销、职评评审、仪器资产等事务,部门之间业务处理主要依赖于人工传递,各业务系统的有效协同管理存在较大难度,难以形成高效联动。各业务系统一般由不同的厂商设计开发,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与共享标准不同,实际对接时因为对接标准、对接费用或者协同管理机制等问题,对接工作推进缓慢,系统很难实现完美对接与数据共享;由于业务系统协同管理方面经常出现各种技术问题,所以在科研管理系统中无法开发出技术成熟、功能完善的专门的协同管理角色。

3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根据科研信息化建设规律,科研管理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科研统计、申报评审、团队与平台管理等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均需要设定相应的用户管理角色[4]。高校科研项目分为纵向项目、横向项目和校级项目,各类项目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申报、评审、立项、中检、变更、结项等环节,各环节根据需要应具有增、删、改、查、审、导入导出以及统计分析功能。经费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银行到款信息登记、查询、统计,项目经费卡建卡和入账,项目经费的报销支出等。成果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论文、著作、研究报告、专利、获奖、主办会议、学术讲座等。科研管理系统除以上功能外,还应具备科研统计、人员、专家库、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等管理功能。并可以与学校认证平台、数据中心、短信、邮件、微信公众号等相关系统平台对接,实现各类数据同步共享及信息推送提醒等功能。

4“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角色体系构建

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提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角色体系构建的要求,建立了“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角色体系,明确系统角色权限内容。

4.1构建要求

下放管理权限。根据业务类别和行政级别,在科研管理系统中增设相应业务管理人员和二级单位科研管理人员,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将系统管理员和学校管理员部分权限下放到业务管理员或者二级单位科研管理人员角色权限中,减轻系统管理员和学校管理员工作负担。守住管理底线。系统管理权限的下放要注意限度,不可因为过度放权引起下级业务管理工作过于灵活,缺乏监管,以防止违规违纪事件发生。创新服务方式。通过精简科研过程管理,下放管理权限,贯通科研相关业务系统,落实“最多跑一次”机制,实行“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真正把科研人员从各种“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

4.2建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角色体系

以“放管服”改革政策为导向,本着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便捷化、信息化、规范化的原则,按照上述科研管理系统角色体系构建要求,建立“放管服”背景下科研管理系统角色体系。

4.3系统角色权限内容

4.3.1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是整个科研管理系统的运维人员,是系统中的超级用户,具有最高管理权限,不直接参与各类业务管理。主要负责软件系统安全、数据备份、参数调整、运行调试、日志管理、角色和权限设定等工作。

4.3.2学校管理员

科研管理系统中的学校管理员一般由高校科研部门工作人员担任,负责全校各项科研管理业务。学校管理员可以管理所有业务管理员,也可以管理全校的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活动和科研考核等数据[5]。

4.3.3业务管理员

按照科研业务种类,可以分别设置项目、经费、成果、人员等业务管理人员,不同管理人员分别管理全校相应科研业务,能够有效缓解系统管理员和学校管理员的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相应业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精准化。

4.3.4学校领导

学校领导一般不参与科研信息化具体业务工作,但科研管理系统需要将最新、最全、最直观的各类科研动态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展现出来,为学校领导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4.3.5二级单位管理员

二级单位根据科研业务量设有一名或多名管理人员,二级单位管理员根据学校科研管理工作规定,管理本单位的科研人员、项目、成果、学术活动等事务,同时协助学校科研管理员做好上级检查、科技调研、绩效统计以及科研考核等工作。

4.3.6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在系统中可以管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录入个人论文、专著、专利等成果信息,登记个人学术活动和获奖情况,并根据系统通知提示,及时提交各类检查、调研、考核材料。除以上系统角色外,科研管理部门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多个业务审核角色、科研团队管理员、科研平台管理员等,尽量把系统管理权限根据科研管理要求下放给其他系统用户角色,最终形成一个职责明确、团结协作、优质高效的科研管理团队。

5结语

按照“放管服”改革基本思路,从下放管理权限、把好管理职责、创新服务方式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用户角色设置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推动学校科技工作网上管理服务效能,明确二级单位科研自主管理职能,简化科研管理和服务流程,不断促进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和服务方式改革与创新,提升科研服务水平,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广喜,高升,孙会荟.“放管服”背景下科研经费管理新举措[J].教育财会研究,2018,29(1):31-35.

[2]国务院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J].电子政务,2016(6):71.

[3]翟万江.优化科研管理释放创新活力解读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J].中国科技产业,2018(8):80.

[4]曹淼,赵斌,石莹.谈科研院所科研管理系统建设[J].办公自动化,2016,21(24):36-37.

[5]关丰富.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韩仁瑞 范君君 单位:皖南医学院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