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第二课堂管理策略

高校第二课堂管理策略

摘要:文章阐述了对第二课堂管理体系进行探究是必然趋势及第二课堂的创建原则,提出了高校第二课堂教育实施的路径,即关注第二课堂管理体系建设,各部门协同合作创建科学的第二课堂管理组织架构,确保课程的科学性,落实课程计划,创建第二课堂课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制。

关键词:大学生;第二课堂;管理

主席通过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中坚决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系统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1]。2017年初,共青团中央也指出,高校应进行“第二课堂成绩单”这项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将第二课堂建设作为目前人才培养重要途径,所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究高校第二课堂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探究高校第二课堂管理体系是必然趋势

实际上,第二课堂是对学生展开计划性的教育,只不过是在第一课堂之外,主要是通过素质拓展、文体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方式,从整体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包括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及人文修养等。探究高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管理体系,有利于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同时,还可以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深化高校教育改革[2]。传统课堂教学通常只能传授相关知识,但第二课堂却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采取各种各样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开阔他们的眼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和深化。通过研究可知,给学生带来较大影响的事件,大多数发生在课堂外。建设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有利于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政理论课教学来说,第二课堂教育起补充作用,可以培养更多专业人才[3]。

二、高校第二课堂管理体系创建原则

(一)遵循分类指导

大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比如,知识架构、专业及年级等,所以对第二课堂内容也有不一样需要。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要开展针对性教学,进行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特点,“定制式”设置课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实践。

(二)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

统一性指高校第二课堂管理体系要有统一的规范,主要是由团委或高校学工部等相关部门,制定统一规则,内容涉及教学目的、实施办法、评价反馈及课程评估等,确保体系能够有效运行。多样含义是具体实施单位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确定课程体系,通过各种各样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重视品牌建设

高校第二课堂在课程设置及运行管理方面,都表现出扁平化特点,主管部门应当结合课堂效果,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完善课堂教学,淘汰差评课程,最终实现教学目的。应当运用某些先进技术,比如,大数据及新媒体等,跟踪调查并且分析第二课堂效果,从而进一步推广第二课堂精品课程建设,同时,提供真实数据。

(四)以实用为中心

高校第二课堂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且满足他们获取相关信息的个性化需要,从而顺利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所以,第二课堂应当结合教育效果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确定评价标准,正确选择课程主题,并且组建专业教学团队。主管部门应当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原则,向学生提供更多高校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三、高校第二课堂管理实施路径

(一)关注高校第二课堂管理体系建设,从政策及制度角度给予支持

为了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关键是创建第二课堂教育管理体系,根据传统课堂及思政教育理论课具体情况,从评价管理、教学计划及组织架构等角度,制定统一的第二课堂管理制度。同时,还要给予足够的政策及硬件扶持,对设备租借、场地审批及资金拨付加大投入。倡导管理干部或专业教师参与高校第二课堂的探究及实践,将第二课堂教育工作作为主要绩效考核标准。

(二)各部门协同合作创建第二课堂管理组织架构

第二课堂管理组织架构要按照主体决策及多样化实施办法,发挥校团委或学工部的主导作用,制定统一教学目的及教学方案,科学设置课程。其他基层学院及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分工负责市政教育第二课堂各个版块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施。基层学院所负责版块包括专业实践及校园文化教育,组织部门及宣传部门可以根据学院在这方面的相关指导,设置党建工作专题版块,学校保卫部门可以举办有关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或专题报告,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学生创业培养及职业规划教育版块,而市政科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版块的工作。学院及职能部门都可以具体从事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创建第二课堂,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健全第二课堂计划管理,确保课程的科学性

高校第二课堂计划管理,实际上是统一管理课程内容设置及课程体系目标。高校应正确设计教学内容,保证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方向正确,设置课程时要结合思政教育属性及高校学生身心特点,不但要利用第二课堂培养更多人才,还要避免出现扰乱传统课堂传授知识的局面。为了实现高校第二课堂课程教育目标,需要对校内及校外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有步骤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整体素质[4]。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注重划分版块种类,结合高校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需要,设置多个版块,包括艺、体、文、娱等方面,使学生可以充分自主选择,课程设计必须完全围绕学生实际需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全面成长。

(四)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使课程计划真正落实

在运行第二课堂教育体系时,改变传统课外活动,由相关部门自发组织及学生自主参与,要通过网络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把第二课堂课表上传到信息门户系统,或者是第二课堂手机App客户端,每个月向学生定期推送课程,方便学生预览,从而自主选择课程,最终也可以实现学分。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节省主办方活动资源,还可以使学生规范及自主参与活动。同时,采取学分激励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

(五)创建第二课堂课程和学习效果评价体制,使课程更加优化

第二课堂有很多评价指标,比如,学生出勤率、选课情况、课堂活跃程度及课下问卷情况等,我们分析学生的出勤率及选课率等,可以掌握学生参与程度,所属年级与专业,以及现场学生对课程评价等,在通过跟踪调查、个别访问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从整体上把握相关课程教学形式或内容设置是否合理,坚决淘汰差评课程,使课程更加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大数据,及时跟踪某些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状况,从而为预测学生发展方向提供准确数据。

四、结语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更高要求,高校第二课堂有利于对大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具有很关键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作用,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创建合理化教育管理体系。所以,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应当进一步探索如何健全第二课堂管理体系,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应用多元的教学办法,整合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这样才能实现系统教育,确保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高等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亚楠.民办高校“立德树人”的思考和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7(5):224-225.

[2]孙嘉悦,霍铃玲.论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决策探索,2017(11):46-47.

[3]刘爱华.第二课堂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J].价值工程,2017(11):165-166.

[4]谢伦朋.中专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职业,2017(4):120.

作者:石丽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