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合同管理举措探讨

高校经济合同管理举措探讨

[摘要]经济合同是高校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在维护双方权利和义务方面起着鉴证和保护作用。加强经济合同管理是高校内控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前提与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规范经济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举措,以期为规范高校经济合同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内部控制;政府会计制度;高校经济合同;管理举措

随着我国高教领域“双一流”建设的逐步推进,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经济活动日趋频繁,经济总量日益增大,以学校为主体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经济合同是高校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在维护双方权力和义务方面起着鉴证和保护作用。但是高校经济合同管理一直是个难点、痛点,合同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以致有些经济合同执行效果不理想,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法律纠纷和违约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利益和声誉。因此,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变得尤为迫切和必要,需要从内部控制规范的角度来规范合同管理,防范风险,保护学校经济权益,保障学校教学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规范经济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经济合同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以高校或高校授权的职能部门为主体,与其他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订立的书面协议。高校的经济合同表现为,一是种类广,主要包括采购合同、工程合同、服务合同、科研项目合同、成果转让合同、合作办学合同、对外投资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捐赠合同等。二是数量大,有些规模较大的高校每年签订的经济合同都超过三千多份,平均每天大约签订10份。三是层次多,高校经济合同按重要程度可分为重大合同、重要合同和一般合同,管理任务重、难度大。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就是根据规定,采取手段,对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保证合同顺利实施,以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合同纠纷,防止违法行为。加强经济合同规范管理,是基于高校经济合同本身的特点和客观要求。

(一)依法治校,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高校合同管理作为依法治校的重要支撑点之一,是学校经济活动顺畅、高效运行的保证,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高度。

(二)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

近几年,随着《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实施以来,高校开展了内控工作。经济合同管理作为内部控制业务层面的重要内容,正切合合同内控建设要求。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合同拟定、审批、执行、登记、保管等环节的程序和要求。梳理风险点,采取内控方法,优化管理流程。建立合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控,定期开展合同管理绩效评价,并做好合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三)保障政府会计制度顺利实施的需要

从2019年1月起,按照“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改革目标,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增加了收入、费用两个财务会计要素,增加了应收款项、应付款项、或有负债等核算内容。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依据合同对当期收入和成本进行合理确认入账,并进行收支配比,正确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运行成本,累计盈余和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这就对经济合同的实质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收入类合同应明确收入权责确认依据和时点要求;支出类合同要明确付款依据和进度时间。只有规范经济合同管理,发挥经济合同功能,才能保证会计核算信息质量,推进政府会计制度顺利实施。

二、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法律观念谈薄,内控意识不强

任何组织和个人签订、执行经济合同,都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然而很多高校对经济合同管理,首先思想上不够重视,观念上滞后,对经济合同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经济合同只是经济交往活动中的一种书面证明。其次内控意识不强,对通过内控建设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真按照内部控制规范开展经济合同管理。有些经济业务甚至凭感觉、想当然,碍于情面,淡漠法律,不签订任何书面交易凭据;或者流于形式,抱着应付的心态草率签订经济合同。经济合同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会给高校的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带来极大的潜在风险。

(二)合同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高校合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点多面广,管理部门多,管理层级多,涉及业务范围广,合同内容复杂。有的高校经济合同尚未形成全过程管理的制度体系,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健全。没有成立学校合同管理领导机构,学校的合同管理办法没有及时修订完善,原有制度更侧重合同管理宏观的指导性意见,缺乏对各个环节具体的操作规范。在学校组织领导、合同管理部门设置、岗位职责划分、合同签订的授权机制、合同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归档保管、专业管理人员配备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短板和缺陷。

(三)没有实现经济合同归口管理

经济合同归口管理是指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内部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将不同经济业务类型的合同进行分类,每类合同由不同的管理职能部门来管理,这个管理职能部门就是归口管理部门。目前大部分高校缺少经济合同归口管理机制,没有确定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按经济合同类型进行分类管理。现实中经济合同管理部门划分不清,各自为政,采用多头管理的方式。由于缺乏归口管理,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状况散乱,难于统计汇总,调阅查询,监督检查,归档保管,无法总体把握学校经济合同订立情况和执行管理情况的全貌。

(四)签订经济合同内容不严谨、手续不完备

高校有些经济合同的签订随意而为,不够严谨,经济合同的条款及内容不准确、不全面;有的合同没有法人的签字和盖章、不填日期等等,如此容易引起误解,出现争议,发生纠纷,导致合同难以履行,甚至成为无效合同,严重影响财务会计对合同债权债务的估计与反映,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和经济损失。

(五)经济合同执行过程缺乏监管

合同管理属于学校的行政管理。经济合同履行是个动态过程,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大部分高校并未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专业人员对合同实施动态监管,往往只是执行部门和经办人员关注合同履行,合同主管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和协管部门缺少互动,缺乏监管。合同归口管理部门难以进行实时监管;财务部门无法控制合同收支预算执行进度;审计、纪检部门缺少对经济合同执行的跟踪审计与监督。

(六)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水平较低

目前,大多数高校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比较落后。有的仅能做到合同在OA上流转,多数还靠手工办理,纸质合同传阅,工作效率低下,合同信息在部门之间沟通传递不畅。合同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没有关联,实现信息共享。经济合同管理不能保障高校经济活动正常运行,更满足不了多校区管理的需要。经济合同信息滞后,碎片化,财务会计无法及时、准确地对经济业务开展确认与计量工作,影响高校政府会计制度执行。

三、规范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举措

高校要把经济合同管理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学校管理者应更新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高校应遵循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原则;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信息内部公开、绩效考评等控制方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经济合同规范管理。

(一)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基石,依据国家经济合同法规,按照内控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体系。成立学校合同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法律事务办公室、财务、招标、审计、纪检等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法律事务办公室,负责统一组织、规划、领导学校的合同管理工作。法律事务办公室为学校的合同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学校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合同签订授权,合同印鉴管理,重大、重要经济合同法审,合同台账等工作。配备专业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制,协同其他管理部门,实现对经济合同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合同管理办法,订立管理目标,明确组织领导与管理架构,制定合同归口管理和分类管理规定,优化管理流程,对合同各环节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合同授权、审签、专用章管理、台账以及档案管理等制度。使合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校经济合同管理是项繁琐的工作,涉及部门多,工作量大,应建立合同协同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学校合同管理领导小组、合同主管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合同执行部门以及财务、审计、纪检、档案馆等协管部门各自的管理职责,强化合同归口管理和授权管理,建立工作联动机制,避免发生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的情况。各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各负其责,紧密配合,通力协作,产生1+1>2的管理效果。

(二)确定经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实现分类管理

按照内控规范要求,高校要按照内设管理机构所承担的职责,确定经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分类管理学校的经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经济合同条款的审核,合同订立事务等工作。比如:基建部门负责基建合同,后勤部门负责修缮合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物资设备采购合同,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合同,继续教育学院负责教育培训合同等管理,其他的一般合同由二级单位自行签订管理。经济合同归口管理体现了合同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效率化。

(三)落实合同全过程跟踪监督管理

经济合同从谈判、签订、执行到归档,全过程管理是动态性的,需要进行实时监管,并指定专员跟踪合同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对于重点重大经济合同执行要加大监控力度。合同执行部门负责人员要随时跟踪合同执行进度,联系合作方,关注物流动向,按时结算收付款,合同执行发生问题及时报告,启动应急机制,化解风险。财务部门加强预算控制,实时对合同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定期形成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并做好年度合同预算执行调整与结余管理。审计部门对经济合同执行开展跟踪审计,将合同管理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使用合同管理跟踪提醒系统,从线上能够随时查看合同进度和执行情况,监控合同执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四)创建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合同管理信息化

高校要创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下的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学校统一的合同管理平台,将合同管理从签订到履行完毕的各个环节流程均纳入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学校其他管理系统对接,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共享。所有合同管理部门、执行部门、二级单位都设置端口,合同审签、合同台账、电子文档存储等工作全部在线上实施完成。归口管理部门应指定人员对合同档案进行连续编号,整理归档、确保纸质档案信息与系统信息对应一致,方便查阅。采用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将大大提高学校经济合同的管理效果。

(五)加强合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经济合同管理是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法律知识,还要掌握基建、修缮、设备、招标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水平。因此,高校要重视招聘经济合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定期对经济合同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合同管理人员树立勤政廉洁、遵纪守法的理念。还要通过邀请业内专家来校传经送宝,业务指导;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等措施,来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创新能力,以此提升高校整体的经济合同管理水平。

(六)建立完善合同管理绩效考评机制

高校应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合同管理人员工作业绩的奖惩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业务考核指标。对合同的签订、执行、保管等各环节的管理情况进行考评,将考评结果作为合同管理人员年度绩效分配和后期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出现的问题,落实责任追究,以激励合同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春晖,曹越.内部控制视角下对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6(19):87-89.

[2]冯艳.基于内控视角下加强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08):32-33.

[3]刘璐,冯丹妹.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合同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总会计师,2018(11):104-105.

[4]陈东霞.基于内控视角下加强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相关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4):32-33.

作者:何维兴 单位: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