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科管理创新研究

高校社科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普及和大众认同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必须坚守主流意识形态这一政治和价值导向,以此为重要前提深入和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工作,探索和创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思路,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先进性、深入性、持久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高校社科管理;新思路

意识形态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进意识形态发展。意识形态包含学术、社会、政治等独立或交叉问题与观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是影响一种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紧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坚守党的意识形态这一底线,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主流意识形态导向创新和提升高校社会科学管理工作,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导向的重要性

(一)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阵地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用“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抓紧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不放松地抓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通过加强阵地意识和阵地建设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管理权和话语权。“要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让正面声音占据主导、成为主流,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的主流展示好。要加强前沿阵地建设,把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等,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建好管好用好各类基层宣传文化阵地。”明确指出,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的主阵地、是意识形态研究与建设的主要阵地。

(二)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中强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明确用“四个重要”来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2016年5月17日,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立说、为人民立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中,构建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通过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有力发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标志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并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中指出“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三分之二的研究成果由高校完成;63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占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总数的80%以上,加上规模庞大的在校学生,高校俨然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主力军。刘延东同志在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强调,“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和重要阵地,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高校具有特殊重要意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仅要深刻领会新形势下发展什么样和如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问题,还需要“突出思考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突出思考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完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以有专业水准的学术体系和有国际影响力的话语体系,为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实支撑。”高校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精神思想智囊和正确发展导向,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主要组成,开展基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深远意义。

二、基于主流意识形态新要求确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新思路

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加强管理不容忽视,从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加强和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管理,强化党委主体责任、注重指导引领监督、制定发展整体规划、完善管理政策修订、加强科研资源配置、统筹科研经费分配、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营造良好教学科研条件和实施环境。高校社科管理部门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以服务科研为宗旨,以社会科学研究者、相关学术研究活动、科研成果为管理对象,以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任务。随着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实施发展,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涵等社会科学研究以及社科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凸显出来,探讨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水平的思路、理念,寻找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构想和举措,被广大科研工作者、管理工作者予以研究分析。基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工作,一方面应围绕高校社科管理工作的共有管理理念、相似管理模式、相关管理制度、相同管理评价,开展理论框架设计、操作模式研究、评价标准设定,为高校社科管理提供方法论和评价标准支持;另一方面应紧密围绕主流意识形态,在工作人员日常教育中、社科研究管理过程中突出意识形态导向。

(一)加强“人”的管理,构建社科管理共同体系

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的管理,提升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责任意识、分工协作意识、团队意识,有利于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优化规范的科研管理环境,也有利于提升科研积极性和管理民主性。

1.改革人才发展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在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上要有“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意识和措施。高校是人才的集聚地,高水平人才是高质量教学、高标准科研的承担者、实现者,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直接影响高校发展持续性与发展层次。就提升科研水平与科研层次而言,高校组织人事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应围绕科研人员培养、科研队伍建设、科研发展目标等核心要素共同研究、思考、制定、实现、完善人才体制机制与制度优势,确保高水平科研与科研量的持续性。与此同时,从激发人才创新与创造能力、活力出发,通过强化导向、精准实施,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流动、人才评价、人才保障机制,解决人才管理中重论文轻课题、重学历轻能力、重成果轻转化、重收益轻奖励等实际问题,让人才有存在感、使命感、成就感。在人才引进环节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高校组织人事、科研管理、具体用人单位共同从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评价、持久稳定等综合因素出发,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确保引进的人才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通过完善的人才评价及考核机制,发挥党组织、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充分激发人才的能力、活力、潜力。

2.重视思想责任教育,提升科研管理质量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重视相关人员的思想教育与责任教育,加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工作者的思想责任教育,有利于将团队精神、集体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贯穿到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中,提升科研管理的价值认同感与协作意识,让科研管理管理人员与科研工作者在思想上、精神上、情感上有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共同意识,让科研团队有温暖感、归属感、亲切感,有利于激发研究团队,也有利于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工作者真心融为一体,树立大局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维护学校与科研团队的利益。为确保管理科学性和持久性以及管理导向的正确性,结合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分工必不可少。就哲学社会科学管理而言,学校高层负责实施决策及方向把关;科研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是“桥梁”,负责具体实施,具体来说就是信息传递与服务支持,全力配合科研团队及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科研工作者是科研实施的主体和关键、是科研发展的实现者和推动者。与此同时,科研管理工作者在日常管理中将“意识形态”、“道德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的细节管理,加强科研成果认定推广审核、科研项目申报结题审核、研究基地建设成果鉴定,并与宣传部门一同把好学术交流审核关,以避免研究活动、研究人员、研究成果被敌对势力所利用,保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

(二)创新“管”的意识,完善社科管理运行机制

合理的机制体制、规范的组织模式都需要通过具体的管理实施来实现,以正确的意识形态为向导,结合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宗旨,优化思路、明确目标,全方位实施社科管理,更好的服务于科研发展需要,激发科研工作者研究活力,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1.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组织模式,激发研究活力、服务发展需求

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迅速发展,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高水平创造能力不断提升,高层次研究人才不断凸显,不少决策咨询被党政领导批示、被政府部门采纳,有的成功实现转化,直接服务于地方政府决策及人文经济发展,较好的体现并发挥了智库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修订并出台社科研究科研评价及奖励办法,结合学科分类、特点摸索并建立社科研究分类评价、考核、奖励体系,组织并完善紧贴社科发展与建设的管理及学术评价组织等一系列包含制度、管理在内的措施实施,有利于高校在尊重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紧跟导向、注重内涵的可持续社会科学研究及管理机制,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力、创造力。机制的完善创新需要具体明确的组织实施,科学研究组织模式的创新,有利于科研服务的针对性深入性。结合科研主旨主体及具体实施情况,可以在交流合作、重点扶持、特事特办等几个方面完善组织模式的改变。具体来说,社会科学研究鼓励请进来、走出去、多交流、多转化,通过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鼓励结合学科发展及服务社会需要多举办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论坛及学术会议,注重专家推介、扩充成果转化,扩大学术和社会影响力;通过考核标准的制定和区分,推进科研工作者走出学校、走出国门、走入社会,包括跨学科、多领域交流,分类肯定科研成绩、分类认定科研贡献、分类进行科研考核、分类完成科研评价,激发科研工作者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政策倾斜、体制改革聚集特需学科、紧缺专业的科研资源,紧跟时展主题和社会进步需要,筹建研究团队、搭建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以解决重大需求为目标,高速度、高质量多出科学研究成果,发挥战略决策支持作用。

2.树立正确观念、紧跟时代需求,优化管理思路、构建目标体系

引导科研工作者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鼓励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与时俱进的研究创新、端正科研工作者科研经费规范使用的意识、增强科研工作者团队合作和甘于奉献的责任意识等都是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科研管理需要良好的管理文化、规范的管理路径,通过民主协商、理解尊重,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理解尊重,并充分考虑学科差异,在考核评价上充分考虑、肯定不同学科科研工作者的成绩和贡献,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来。具体来说,科研管理者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开展科研管理,做到社科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奖惩有度、不偏不倚;科研管理者应有端正的管理意识严把成果审核和评估关,注重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创新性、长久性;科研管理者做好“桥梁”,促进合作交流、传达科研需求、反馈管理意见,实现与上级管理部门、科研工作者之间的及时沟通;结合学科发展、学校事业发展、社会需求、目标任务,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科研评价体系,既体现学校的主导作用,又促进管理实施,肯定不同学科科研工作者的努力,进而促进学校社会科学研究的持续性。

(三)发掘“潜”的资源,深化社科管理科学发展

1.营造社会科学的研究氛围

“以人为本”是社科管理实施的根本,相对管理而言,真正融入到科研工作者当中,让他们放下科研压力、丢掉包袱、轻松上阵、快乐科研更为务实,让他们不要为了科研而科研、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科研,用浓厚的兴趣、强烈的使命感去开展科学研究,这样往往更为持久,宽松的科研环境也有利于科研潜力的激发。在党和国家社会科学发展思路引导下,提倡民主管理、尊重发展差异、秉承自主发展、强调人际和谐,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氛围,有利于研究工作者、研究团队研究的高效性和持久性。

2.加大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

重视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在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和研究实力中的影响力,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直接影响学校社会科学研究的持久力,重视基础学科研究人才梯队培养,维护基础学科名人大家的研究成果,支持基础学科成果出版发表,扩大基础学科研究成果影响力,推陈出新、改革创新,培育并扶持可能成为传世经典的成果作品,在提升学校基础研究水平、保持基础研究影响力的同时,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贡献出力量。

3.实施重大项目的鼓励引领

制定国家和省部级、国际热点问题、全球及地方经济发展、人类文明传承等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及实施办法,明确重大项目培育过程中的人事人才支持、研究资源支持力度,制定专门的量化考核指标与奖励标准,建立专门的工作量计算与评价体系,从人、财、物三方面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大重大项目培育的可行性论证,确保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前沿性,制定周密的培育周期表,确保研究成果能够达到预期成效。

4.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社会科学研究不具速成性,高质量和广阔影响力的社科研究成果往往需要科研工作者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淀、提炼、升华。因此,青年教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潜在力量和未来主力军,通过科研团队的引导,加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增强青年教师科研紧迫感和责任感,提升青年教师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年教师科研方法培训,组织科研名家、学科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辅导、指点,组织青年教师科研沙龙,扩大青年教师间、青年教师与老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为社会科学研究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高校社科管理是为广大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保障服务、开展研究组织协调的重要平台,更是确保社会科学研究者研究方向正确性的监督者和引导者。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导向下的社科管理创新方法思路的研究探讨,从保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高水平成果产出持久性角度、从保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切实服务于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角度,进行社科管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思考,全方位完善和改进社科管理方法思路,对高校完成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责任使命都具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3(08).

[2]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R].2004(04).

[3].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网,2016(05).

[4]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2010(07).

[5]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R].2011(11).

[6]刘延东.在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N].教育部网站,2016(05).

作者:尤莉娟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项目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