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现状

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现状

摘要:结合高校学生户籍管理政策的变迁,分析了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认为存在着管理难度加大、业务性质模糊和服务功能繁杂等问题。提出了全面清点、核准基础数据,广泛宣传、强化法制意识,多方沟通、争取合作共赢,内涵提升、满足服务需求,专兼同训、健全从业队伍等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

高校学生户籍档案是大学生身份识别的重要凭证,是高校一项既复杂零碎、又具有较强专业性、政策性的基础服务保障与管理工作。随着中国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的力度和强度不断扩大和增强,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2002年以来,高校已经逐步实现省内高校新生无需迁移户口的政策。全国高校新生户籍从最初的大量迁移,到户籍迁移以尊重学生本人的意愿为主,其迁移工作量已明显地减少。但近几年来,由于受大学生毕业劳动就业、考研、出国留学以及社会福利保障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服务和管理的混乱、育人服务功能弱化的现象,已成为目前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高校学生户籍管理政策的变迁

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有关部门规定:被城市学校录取的农村学生,凭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办理户口迁出手续,凭户口迁移证和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在学校登记集体户口。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第7条规定: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将其户口转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两年内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2003年公安部“户籍管理”7项便民利民措施的要求:大中专院校学生入学后是否迁移户口,可根据本人意愿决定。2005年9月1日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校大学生结婚不再被禁止规定的实施[1]。以及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家将逐步取消农村户口,全面开放城镇和小城市户口,有序开放中等城市的户口,合理规范确定大城市户口的落户条件,严格限制特大城市人口。

2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2.1管理难度加大

(1)基础数据混乱。高校每年有两大户籍档案工作高峰,集中在6月和9月。时间紧,工作量大。而这一时期的数据信息又是户籍档案工作的基础数据信息。一般高校的户籍管理人员不会太多,在高峰期无论是独立完成还是临时增加帮手都容易出现失误、不规范、不统一标准的现象,造成基础数据信息的混乱,给以后的日常工作带来隐患。(2)信息变更频繁。首先是身份证的重复办理。根据户籍和居民身份证的管理制度,凡是年满十六周岁公民必须办理居民身份证,一人一证;当新生入学后,需要办理学校集体户口所属管地的当地居民身份证;毕业后异地劳动就业,必须重新办理。这样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四年期间需要更换两次身份证,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户籍档案管理的混乱。再有就是学生毕业后多次改派,学校统计数字不停变更,形成归档流程复杂化、立卷统计多变,对户籍档案的归档流程的极其不利。(3)留存户籍档案猛增。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多变的就业机遇与挑战;客观上也使得大学毕业生选择机会更多,就业周期变长。这就造成了近年来,在高校学生户籍档案服务与管理中,毕业生户籍留存学校的也越来越多,给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增加了负担。(4)“三户”现象的产生。“三户”是造成高校学生户籍档案服务与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三户”是指:①“空挂户”———就业时间延长,短期内找不到稳定的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只好将个人户籍档案挂靠或滞留在学校;②“手提户”———部分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到外地打工或者自主就业,户口迁移证多年个人保管,不落户;③“黑户”———个别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回原籍,由于长期不办理,致使丢失部分文件。“三户”的存在,在削弱了户籍档案对毕业生的约束力的同时,既不利于社会人才的正常和合理的流动,又严重的扰乱了高校学生户籍档案服务与管理。

2.2业务性质模糊

(1)管理权限受限。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兼具公安局户籍管理部门和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双重工作性质。现行的高校学生户籍档案服务与管理多隶属于学校的保卫工作部门,既不是户籍部门的分支机构,也不是档案部门的分支机构。其工作既属于档案管理又与档案管理相差甚远,主要以保管和借用为主,没有户籍档案跟踪、核实、备案的权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更便捷、更准确、更权威地发挥户籍档案的作用,又需要相应的权限。(2)技术支持受限。公安局户籍部门已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多数学校档案部门也能实现办公自动化。学校户籍档案管理也可以实现简单的办公自动化,但三者之间的对接却存在许多难点。首先,公安局户籍管理系统没有专门用于高校集体户籍的管理模块,高校自行选择的管理平台很难与公安户籍系统无缝对接,其主导权在公安局。其次,与高校档案工作相比,高校户籍档案管理内容相对单一,很少有高校专门为户籍档案管理配备办公系统和硬件设备。再次,公安户籍管理和高校档案管理是各自独立的体系,二者在格式标准方面缺少统一,而且出于安全保密性质,很难实现信息的共建共享。(3)从业素质受限。基层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员是决定户籍档案服务与管理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一环。目前,多数基层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员由辅导员甚至是学生班长担任或兼职,他们既不全面了解学生户籍迁移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意义和工作准则,也不熟练掌握学生户籍迁移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流程,却是学生户籍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第一步,肩负着学生户籍收集、整理、上传的重要使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户籍服务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制约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与服务发展和提高的瓶颈。

2.3服务功能繁杂

户籍制度的基本职能有两个:一是证明公民身份;二是提供人口数据[2]。户籍管理工作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被附加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育人等诸多功能。大到结婚登记、应聘工作、买房、政审证明、考公务员、办准生证,小到驾校报名、办保险、办手机卡、四六级考试等,各种需求五花八门[3]。高校户籍管理也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由于个别大学生户籍和法律意识淡薄,对相关的户籍迁移政策和信息了解的少,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户籍迁移问题;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思想顾虑过多,为了获得一线大城市的落户指标,提前进入“预就业”期,严重地干扰了高校的教育秩序。这就需要高校户籍管理工作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

3思考与对策建议

(1)全面清点,核准基础数据。准确的基础数据是高校户籍档案工作的前提与保障。无论实现自动化办公的早晚,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失误。基础数据的差错、残缺、散乱、冲突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多的麻烦,也给工作人员增加很大的负担。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清点,查缺补漏,理顺规范,使今后的工作能事半功倍。(2)广泛宣传,强化法制意识。法律是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按照法律规范行为的人越多,工作就越好开展,相反则会困难重重。要加强户籍档案法律意识的宣传,将其纳入日常管理规范,常规化,以保证户籍档案管理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强化户籍档案管理员的法律意识,通过不同途径地宣传活动,让广大户籍档案管理员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到户籍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户籍档案管理员素质;通过学校自身的影响力和宣传作用与户籍档案工作紧密结合,强化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的法律意识,从而提高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3)多方沟通,争取合作共赢。与公安局户籍管理部门沟通,获取相应的权限,同时能实现普法宣传的互补;与学校档案部门沟通,使工作内容更规范、工作流程更顺畅、技术支持更有力;与学生工作部门沟通,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共赢。(4)内涵提升,满足服务需求。高校户籍管理应该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与实施的经验,从重管理轻服务到提供固定项目的服务,再到主动服务,实现服务内容的创新;注重技术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服务方式创新。如构建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形成公安、高校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在公安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授权下,实现校与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联网管理,进行网上迁移,无论是大学本科一年级新生或是研究生新生,均可以凭借新生入学通知书、户籍档案等相关文件的有效证明,直接办理迁移。(5)专兼同训,健全从业队伍。高校户籍档案管理不可能配备太多的专职工作人员,高峰时为了保证进度,需要临时选调帮手。另外,随着户籍档案服务项目的拓展,其日常工作也越来越繁杂。但是这项工作又有一定的专业性,为保证质量,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建议建立一支兼职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与专职人员共同参加培训。熟悉户籍档案工作的相关法律、工作流程、服务项目,既能增强宣传咨询的广度,也能在高峰时段分担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彦.浅谈高校学生集体户口的管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5-36.

[2]梁小春.在户籍改革的热潮中探讨现行高校户籍制度[J].黑龙江史志,2008(6):37-38.

[3]王煜.对高校户籍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3):58.

作者:郭军 陈明华 杨树清 张敬荣 单位:大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