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项目经营管理中正确认识安全生产与其他主要因素的关系,查找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共性问题,并通过推进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标准化;推行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推动项目应急队伍训练的精简化和应急演练的切实化;促进项目安全教育的基层化、多元化、可视化、受众化;促成项目分包协作队伍安全素质的提升五条途径补充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短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安全;生产因素;关系;问题;对策

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工作也在日臻完善,总体而言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当前已保持稳定并有所好转,但在项目层面,不少依旧存在工伤事故多发的现象,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认识问题本质并提出对应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安全生产与其他主要因素的关系

根据项目经理部的运营特点可知,与安全生产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有3点:一是经济效益,一是施工进度,一是质量控制。

1.1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当前不少项目人员依旧存在思想误区,无法正确认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其一表现为视经济效益就是一切,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上的片面性通常造成安全资源投入不足和生产组织中主观臆断,从而导致事故发生,最终项目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双关失守。其二表现为将安全生产完全放在经济效益的对立面,认为只要经济效益能提升,出现安全事故是正常现象,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严重偏差,与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和理念背道而驰,注定导致严重后果。事实上要正确认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首先就是要辩证统一地看到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之间是相对统一的整体,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经济效益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和驱动。此外由于安全生产正反面对应的经济效益表现形式不同,不安全生产造成的经济负效应普遍被认同,而安全生产作为项目运营中的经济正效益却通常被忽视,安全生产可以有效减低风险成本,但不像不安全生产造成的经济负效益具备显著性、即时性特点,它的经济正效益是潜在的、不明显的、需要长效机制的,因此应把安全生产视为经济效益的一部分。最后必须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在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导向和确保合理的安全生产投入下,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造就双赢局面。

1.2安全生产与施工进度的关系

安全生产不是工期进度的牺牲品,更不是项目职工为求个人冒进或利益的垫脚石,盲目追求施工进度的不安全生产只会得不偿失。纵使侥幸未出现安全事故,在不满足安全条件的生产环境,作业人员又如何能够放心、专心、高效地进行工作,施工进度又从何谈起。辩证来看,安全生产就是对施工进度的促进,施工进度与安全生产相互依存,双方对立面相对较弱,不存在无法有机统一的矛盾,只有将眼光放得长远,舍弃一时的施工进度或便利,争取全局的进度胜利,保障良好的安全条件,严格遵循劳动安全纪律,施工进度计划才能真正有效保障,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1.3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几乎不存在对立面,却具有高度的同一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来源于质量缺陷,安全生产措施不足也会导致质量控制不佳,因此理解上不应认为安全第一和质量第一是矛盾的2个方面,它们不属于同一范畴。

2项目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

2.1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仍需完善

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就广义而论,横向一般涵盖生产安全、环境安全、职业健康安全三个方面内容,纵向一般包括安全制度、安全组织、安全文化、安全目标与责任、安全教育、安全监督保障、风险控制、应急管理、运行评价9个方面内容,但通过对部分项目的实际访谈中发现,环境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往往未得到项目管理人员重视,甚至有些项目根本未编制相应管理体系文件,由此可见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相对而言仍然不够全面,纵使按照狭义的安全生产而言,从纵向上来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按照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和修订、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素质难以达到项目安全管理需要、安全文化氛围淡薄、安全目标不一致或是安全责任制停留在纸张层面、安全教育效果不显著、安全投入不足和监管不力、风险控制不到位、应急响应能力差、对安全体系运行情况没有任何分析评价等现实情况依旧是不少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并保持与时俱进。

2.2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未形成长效机制

在当前多数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普遍呈现出以下5个问题:一是工作范围存在片面性,即上级单位就某安全方面要求开展工作,则仅局限于该安全方面进行落实,对其他发现的问题不管不顾,毫无安全生产全局意识;二是工作时效存在间歇性,即安全管理工作“紧一阵松一阵”、“热一阵冷一阵”,视其为临时突击任务和权宜之计;三是工作模式存在随意性,即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原先的制度或要求突然受到领导层或是其他因素的干扰破坏,致使安全制度威信力下降或失效;四是工作驱动失当,即在安全管理的奖惩措施中过于偏向单面的经济处罚,未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从根本上纠正接受管理的相关主体的长期观念,外在压力亦无法转化为内在动力,或是在安全考核评比过程中有失公允,致使接受管理的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五是工作方式僵化,即在复杂多变的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不懂得根据现实情况及管理对象特点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管理方式或整改措施的变通调整,造成双方关系紧张,与初衷相悖,以上都是造成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的原因。

2.3项目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差

不少项目在编制应急预案后就将其束之高阁,既未对应急预案进行也未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同时应急物资的配备不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致使项目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项目应急程序无法及时响应,应急救援处于混乱状态,不但不能有效遏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及减少项目生命和财产损失,反而容易贻误控制时机;又或是应急演练质量不高,达不到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提高防范等目的,演练后又不进行评审、总结和改进,致使应急演练的实际意义极其有限。

2.4项目安全教育效果未落实到基层

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也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的主要实现手段之一,虽然绝大多数项目均会在不同程度和频率上地开展该项工作,但未真正落实到一线作业人员层面的弊病一直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项目安全管理层面对班组级安全教育疏忽监管;另一方面是协作队伍层面错误地认为安全教育耽误影响生产,不认真执行项目要求;还有一方面是一线作业工人嫌麻烦有抵触心理,不愿积极主动配合安全教育工作,然而根据相关资料统计,90%以上的工伤事故发生在生产作业现场,7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职工违章作业和思想麻痹造成的,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如果没有落实到基层,安全教育实际效果堪忧。综上所述,安全教育未落实到基层的本质原因还是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和协作队伍负责人对做好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同时在教育方式和内容上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使一线作业人员对待此项工作的态度由被动转为主动。

2.5分包协作队伍的安全素质普遍偏低

不少项目的分包协作队伍仍然处于“重生产、轻安全”的意识形态下,作业人员往往凭借以往经验进行生产操作,其中就包括一些不安全行为习惯,尽管在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对协作队伍监管过程中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协作队伍的安全素质普遍偏低,是造成各项安全问题的无法根除的本质原因,据统计,绝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而不良习惯导致的安全事故又占其中的极大比例,因此只有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人的安全素质培养和提升上,才算真正扼住了项目安全风险的喉咙。

3对于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环节的主要对策

3.1推进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标准化

为逐渐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标准化首先就要从综合安全的角度上看待、考虑和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涵盖生产安全、环境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等多个方面内容,然后再逐项严格按照体系的规范流程进一步细化具体步骤和措施,并通过运行检验后反馈信息,分析和总结后对先前体系进行完善,基本方法符合PDCA循环。

3.2推行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法制化

要形成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就必须推行项目法制化,法制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深对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上级单位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的学习理解,并将相关要求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中体现,另一方面即是强调管理制度的刚性,执行过程中避免任何其他因素的干扰,在全项目范围内实施“法制”,摒弃“人治”弊端,为使项目全体人员认识到安全工作要求明确,还必须做好制度宣贯和普法教育工作,但必须注意避免工作方式演变成单调的说教。

3.3推动项目应急队伍训练的精简化和应急演练的切实化

项目经理部肩负多项重任一般很难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全员进行日常训练,将应急队伍全员日常训练精简为指挥者及职能小组关键人员(必须包括现场管理人员和协作队伍负责人)的轮训则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在实际安全事故中,IV级(一般)突发事件相对出现可能性较大,应急救援仅仅少数人员即可完成,而在IV级以上(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中,多数救援人员承担的只是指令服从任务,救援效果的关键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者和职能小组等指令人员能力高低。此外,为提高项目事故应急响应能力还必须实现应急演练的切实化,切实化就是要求应急演练尽可能地模拟事故现场,从而确保当突发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人员能够通过迅速回忆起应急演练经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而达到应急演练的目的。

3.4促进项目安全教育的基层化、多元化、可视化、受众化

项目安全教育的基层化就是要将教育工作重心放在一线作业人员上,构建由协作队伍带班人员负责执行、专(兼)职安全员负责监督的班组级安全教育常态化机制;多元化就是要使安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或创新的形式开展,避免模式单一及受教育人员思想感官上的重复性疲劳;可视化就是将教育内容以音像系统或现场模拟的方法生动地展示给受教育者,确保其易于理解并留下较深的印象;受众化就是针对处于同一环境(最小可实施单元)中受教育者的共同特点和普遍心理进行分析,探索出并应用适合该类受教育者的安全教育方式,使其易于接受,只有抓住项目安全教育的主要矛盾,并从本质上消除影响安全教育质量的不利因素,才算是真正实现了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上的“预防为主”。

3.5促成项目分包协作队伍安全素质的提升

促成项目分包协作队伍安全素质的提升实际上反映在个体层面就是促进协作队伍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提升,在此过程中,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应扮演好引领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人的安全素质可分为2个层次,其一是基本素质,即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的总和,其二是深层素质,即安全观念、安全态度、道德、情感、认知、意志等多方因素的总和,在基本素质的提升上依靠适当的安全教育、管理等手段是可以得到良好效果,然而在深层素质的提升上则需要构建项目的安全文化,一方面通过长期约束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使之形成习惯,促成其在安全方面的生产文化,另一方面则是以各项安全活动、日常沟通交流为载体,将国家、企业、项目的安全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思想,促成其安全方面的精神文化。

4结语

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本文通过调查、总结与思考,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当前多数项目安全生产上存在的不足,并从管理角度上提出了改善措施,但如何应用于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智宇 单位: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