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建设范例

公共管理建设

公共管理建设范文1

【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公共管理;发展;培养

1引言

公共文化在现阶段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其不仅能够提高社会人民的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能够增强社会人民的体魄,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当下,国家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已阐述了相关意见,将其作为公共文化发展的侧重方针。但是,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2公共文化建设的含义

公共文化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所形成的传播文化知识的文化机构与服务的总和,能够满足社会人民的需求,丰富社会人民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更为安定和谐。公共文化概念产生于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阶段,曾分为政治公共领域与文化公共领域,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转化为公共文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事业建设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具有公益性质,其内涵是保障公民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具有共享性、仪式性、差异性、构建性等。其中,共享性是本质上的特征,是社会人民共同拥有的属性;仪式性源于远古先民的祭祀活动,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差异性是时间与空间发展的产物,其又分为了地域空间的差异性、本质形态的差异性、社会阶层的差异性,等等;构建性是依靠社会人员共同参与、构建组成的性质,是一种社会凝聚力的体现,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性质。在党的十六大中,曾明确提出“支持与保障公益文化事业”的相关文件。因此,公共文化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党与国家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3公共管理与公共文化建设

3.1公共管理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关系。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实践公平、常规的权利,其具有公正性、公开性。公共文化管理是在管理中追求社会人民公共权利的统一性,是公共文化建设权利的归属,所以公共文化的权利源于公共管理的权利,两者皆为社会群众践行公平性,区别在于权利范围的大小。

3.2公共文化建设参与主体的性质。在公共文化的建设中需要清晰认知参与的主体是社会群众。社会群众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最主要动力,是公共文化的核心内容。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性质是取之于民,慧之于民,还需要深入社会群众的生活中,以履行实际职责为基础,实现不同目标之间合作发展的目的。所以,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社会群众作为主体践行文化建设活动,相关部门在其职能中要明确主体目标,保障活动的真实性与发展性。

3.3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主旨。集体利益、民主化、公平公正等属于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主旨,也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此外,公共文化的建设中需要以法律为条框、基础,正视法律在建设中的积极性,从而认识到法律制度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4公共文化建设的本质。公共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以服务为宗旨,与公共管理原则的内容一致。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社会人民的需要,将社会人民作为服务的共同体,综合现代化的工作内容,为社会人民组织开展更高质量的社会文化活动,丰富社会人民的精神世界。

4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政府的功能标准问题。政府的工作职能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推动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现实层面,政府的职能是公共文化建设有序实施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其功能标准的准确度较低,从而容易使公共文化建设丧失多样性,导致文化建设受到阻碍,最终影响了公共文化的常规性发展。为此,政府在履行公共文化的职能过程中,需要明确功能的标准,承担相应的义务,维护公共文化的多样性。

4.2主流发展与个性化的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经济环境与政治的制度奠定了公共文化主流发展的方向,虽然符合社会群众的共同价值与利益的追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公共文化个性化的发展。公共文化的主流发展是对教育责任的体现,是积极向上的政策价值的表现。当前,公共文化的主流发展与个性化之间存在差异矛盾,压抑个性化的发展,容易使公共文化失去在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4.3公共文化建设不协调。我国疆域辽阔,城市与乡村较多。因此,在公共文化的建设中极易出现地域之间建设及发展的不协调问题。地域之间发展的不协调包含了城镇与乡村的不协调、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不协调、人口密集城市与人口稀少城市的不协调等,其具体表现为地域人均享受的文化服务资源相差较为明显,且不同地区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经费支出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享受公共文化资源的主体来说,儿童、青年、老年甚至是不同职业群体使用的文化资源情况也较为不平衡、不协调。公共文化建设的不协调,直接影响了社会人民的文化资源占有率,限制了社会人民的文化所有性。

4.4利益观念的影响。公共文化建设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活动。但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利益观念逐渐深入公共文化的建设中,是公共文化在建设中的缺漏点。以利益观念为导向的公共文化建设,不仅失去了基本的性质概念,也影响了社会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限制了社会人民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在工作中如何遏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利益观念的发展极为重要,这也是社会人民密切关注的问题。

5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文化建设的途径

5.1将大众需求作为服务的宗旨。综上所述,满足大众需求是公共文化的服务宗旨,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公共文化的建设中,需要不断变更文化服务的方向,利用科学且有效的建设方式服务于社会群体,能够进一步实现自身的价值。公共文化涉及的领域众多,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与多样性,所以需要利用竞争的建设方式推动公共文化的建设进程。

5.2准确定位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功能标准。政府在监管与引导公共文化的建设时,需要以社会文化的需求为基础,明确划分功能职责的界限,肩负维护、保护、引导的职能,不能一味追求“主导”作用。公共文化起源于社会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社会人民文化素质提升的依靠,因此,政府可以积极引导社会人民提高在文化建设与服务中的参与度,鼓励不同的社会群体参加公共文化的建设。

5.3加强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地区人民素质文化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地区文化、经济的有效发展。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源于对地区文化建设水平的认知不足,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地区的特性。因此,在建设地区公共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地区的文化水平与文化的生产力,结合地区的发展特性,组建与培养专业性的队伍,从而进一步加强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地区服务的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孝飞,李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参与机制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10):5-10.

【2】杨丽.基层群众公共文化供需矛盾及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7):22-24.

公共管理建设范文2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公共管理;伦理;正义

现代公共管理的产生是以公众利益为目标的,其行为是一种公共责任行为,本质是谋取公共利益最大化,维护社会正义。公共管理伦理关注的就是正义,并以正义为原则指导人们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公共管理伦理在当代的公共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由于公众利益不是完全靠着公共管理的公共权力运作才能够实现,更经常的,只是需要公共管理创造出良好的公共秩序,通过个体自身的行动来获取自身利益。因此,公共管理虽然以实现公众利益为目标,但更多的是在履行维持公共秩序的职能。当然,这并不否认由公共管理直接给公众提供现成的利益成果,只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即使公共管理直接提供利益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管理仍然必须履行其维持公共秩序的职责。因此,公共管理最终指向的是利益,直接指向的是秩序。然而,人天然的自利性,在利益冲突中和利益熏心的情况下,会导致秩序的破坏,而公共管理者更可能因为掌握着公共资源、倚仗职权的便利性,做出对他人更为严重的伤害而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对秩序的危害性更大。因此,一种可能将自利倾向控制而不伤及他人的利益范围之内秩序是最有利于人们实现自已利益,简而言之,是一种正义的秩序。如罗尔斯所说的:“正义否认某个人失去自由会利于别人有更大的利益而变得理所当然起来。”由于公共管理活动是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进行的,许多时候需要管理主体随机自主做出决定,这是刚性的法规、政策没法也无力约束的,况且任何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都不可能涵盖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因此,为了规范公共管理行为,符合公民的期望,在强调外在强制性的硬生规范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公共管理伦理的自律意识,以提高公共管理者的伦理修养来弥补政策法规等的有限作用,更多地依靠公共管理者的内在伦理与道德准则进行“裁决”,这样就形成了对公共管理行为的伦理判断。公共管理者不仅仅要具备职位所处的环境、时间等因素所要求的伦理素质,还应该具备诸如在组织中的服从、执行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等等伦理素质,特别是正义感,因为公共管理的主题正是维持正义。它既要求公共管理者在维持正义秩序时,将受到的公共管理伦理的鼓励而积极努力,以期实现公众的利益;也要求公共管理者以公共管理伦理为准则,把所掌握的权力的作为被限制在公共管理伦理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这也是公共管理伦理的压力与规范力。

一、社会转型期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原因分析

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形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在转变。物质利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消极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极大,相关制度建设的缺失,导致了一些不良风气恶性生长,原有的一些社会规范会失效,在新的社会规范形成之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将很容易出现失范现象。公共管理者掌握着公共资源特别是公共权力,其失范的倾向更大,公共管理者履行公共职责出现了一系列矛盾与冲突,突出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1.权利冲突。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有时两种或多种外部权力对公共管理者的要求是不相容或相冲突的。例如在行政部门中,常常出现政府领导和党委领导,或者一把手(正职)和二把手(副职)或者副职与副职之间的不一致甚至是冲突的要求或者指挥,权力边际模糊,使公共管理者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而权力的扩张性也可能加剧这种冲突。2.角色冲突。在现实生活中,公共管理者承担着一大堆社会角色:某部门的主管、某人的下级、某些人的上级、父母、儿女、配偶、邻居、朋友、公民、合伙人等。这些角色常被赋予不同的义务,社会角色模糊,形成角色冲突。例如,朋友这一社会角色所应履行的义务是相互帮助,但作为公职人员的义务则是秉公处理。这种朋友和公职人员两种角色义务在某些特定情况就会形成尖锐的对立的冲突。公共管理者要有效地实现公共责任,必须平衡各种角色,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但实践证明,这是非常困难的。3.利益冲突。公共管理者自身利益与作为一个公职人员的义务之间会产生冲突,这是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深刻原因。公共管理者被授予大量的公共权力和职责,要求在行使公共权力时,以公共原则行事,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然而,人的本质在某种程序上是一系列价值观、欲望动机和利益的“综合体”,有实现自己利益和目标的倾向,并以理性“经济人”的方式行事,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争取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而公共职责具有对有价值的稀缺资源进行权威分配的功能,其非公共运用能够给公职人员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公共管理者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可能会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偏离“忠实公共人”的要求,有意非客观地行使自己的职责,使职权所要承担的责任关系失衡瓦解。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形:贿赂、权力兜售、信息兜售、财政交易、组织外就业、裙带关系,这些行为违背了正义原则,失去了公共的本义,而公共管理伦理无论是在动力方面的作用还是规范力方面的作用,在面对这些非正义的公共管理作为时,都显得乏力。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恶化,那么公共管理将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因此,强化公共管理伦理作用,重塑公共管理者的良好形象,成为当今政府与社会的重要任务。

二、重塑公共管理伦理的路径选择

韦伯提出“责任伦理”的概念,对于解决公共管理伦理危机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责任伦理”强调对责任的担当。[2]社会转型期的许多失范,本质上是利益和价值观由原来的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所导致的一种过渡现象。在这种多元化的世界中,强调一个人对其行为负责,是最有效地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手段。将韦伯的“责任伦理”运用到公共管理中,多途径强化公共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可以重塑公共管理伦理。一是创新伦理教育。首先,引导公共管理者科学认识公共管理伦理冲突中的功利价值。要重建公共管理伦理价值的等级次序,承认并坚持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一切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取向,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行政行为选择的出发点。其次,引导公共管理者正确认识公共管理行为选择中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公共管理手段的有效性决不能违背目的伦理性,而必须是真正为了实现这个规律目的。对于公共管理目的与手段来说,伦理性与有效性这两个要求是不能分开的;公共管理伦理监督的对象不只限于目的,也包括手段。既要重视公共管理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也要提高公共管理者对公共管理伦理是为政之本的认识,一个公共管理者如果不能成为一个好人,那么也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共管理者。庸俗低下的伦理修养,是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的,也不可能履行好职责。第三,改善公共管理伦理教育方式。要改变呆板的教育方式,采取更为灵活各样的手段,要利用光、声、电等具体富有吸引力的手段提升教育效果。要创造一种把法制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整合贯通、协调互补的新教育机制,跳出把伦理教育泛化为政罚教育、形式主义的道德灌输、政治性的宣传等传统方式,多层面多方式进行。二是健全法律规范。道德良心作为软件必须通过政治法律等硬件系统的功能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再好的道德本系也很难对社会产生实际的影响。因为人的道德品质的不完善性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局限性,不能保证公共管理者永远正确行使权力而不发生失误和偏差。倘若权力落到了道德恶劣者手中,就极易变成牟取私利的工具。所以要有一种外在的力量来制约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负效应和被滥用现象。因此,必须通过公共管理伦理立法,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将一些必要的伦理规范纳入到社会的法律体系之中。越是文明发达、法制完善健全的国家,其法律就接近于伦理规范。在美国很有名的黑格斯诉帕乐默案中,一个16岁的男孩毒死了他的祖父,他能否继承被害人的遗产?按一般的法律规则是合法继承人,应当继承遗产。但这与一般的社会伦理不符,最终法院依据“一个人不能从他的不当行为中得利”这一伦理原则剥夺了男孩的继承权。[3]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同样不能让公共管理者通过其不负责任的行为获利,并通过法律的刚性特征,强化公共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促进公共管理责任的落实。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公共权力源于公众,目的就是为公众服务,必然要接受公众监督。由于法律无法规范所有公共管理行为,我国法制又不够完善,通过公众对公共管理者进行无缝隙化监督,造成对不正义之公共管理者的强大压力,是必然选择。应敞开新闻监督的大门,敞开政府机关的大门,让更多的民意直接传达给政府,增加政府与民众的直接交流,这是公众参与的非常有效的伦理监督机制。社会舆论反映整个社会对人民行为的一种监督,具有明显的行为约束优势,能对相关的公共管理者指明行为,引导行为方向,从而起到规范管理行为方式的作用,促进公共管理者遵守最起码的伦理道德秩序。在公众的严格监督下,公共管理者必然会增加履行好职责的压力,也会更自觉地担当其责任。要加强监督的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公共部门应就重大事项以及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定期或及时地向社会通报。可借鉴国外经验,各级人大分别设立伦理委员会专门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与公共管理者伦理道德的举报并做出处理。四是创建伦理文化。公共管理伦理需要厚重的文化积淀。公共管理是群体性活动,管理模式取向直接影响了公共管理伦理状况,而合适的组织管理文化有助于公共管理模式建立,因为管理意识、管理理论、管理认知、管理情感、管理态度等管理文化的诸多要素直接构成了管理模式取向。在正义性组织文化中,非正义管理行为会得到纠正,正义管理行为得到强化。公共管理部门要加强文化建设,树立好公共品牌。加强勤政、廉政、公正、忠诚等组织文化建设,创建公平正义文化,为营造环境、强化意识、培养公共管理伦理观夯实文化基础,使公共管理者具备诸如在组织中的服从、执行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等伦理素质,作为社会成员具备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动力与规范力的伦理素质,形成内在约束机制与良好管理模式取向,使其既明白其应承担客观责任,也义不容辞担当其主观责任,更公正地履行其公共管理职责,建立公共管理应有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罗尔斯.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公共管理建设范文3

关键词:世界城市;公共治理;管理创新;体系完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竞争的日益加剧,建设世界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的战略选择。时代的发展要求将首都北京建设成国际一流水平的世界城市。然而,如何推进实现首都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给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提出了新的艰巨挑战。在加速建设世界城市硬环境的同时,软实力的提升凸显出重要性。人们对于城市发展方向的关注,开始从对于经济增长、物质丰富程度的追求,转向对良好生活环境、独特城市文化和丰富精神生活的追求等方面。未来城市的治理在不断地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发展世界城市的目标,驱使首都北京突破传统的公共治理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创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共管理制度基础和政策框架。

一、世界城市的内涵界定及北京建设

世界城市目标的提出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指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最高影响力的城市,不仅规模较大且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都达到“极强”或“较强”程度,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国际性城市。关于世界城市或者国际城市,国内外并没有一致的权威概念和衡量标准。综合各方面研究,一般认为,世界城市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两个方面。其中,城市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是基础,国际化职能效应主要体现在其世界性的经济职能作用和竞争力上,同时也体现在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上。从量化的标准看,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控制力和影响力、国际交往水平等四个方面。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城市只有三个,即纽约、伦敦、东京,它们在世界金融体系及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近年一些观点还包括亚洲的大城市,如香港、北京、新加坡和上海。一般认为世界城市具有以下特点,即世界城市的13项指标:国际性、为人熟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且具影响力;相当大的人口;重要的国际机场;先进的交通系统;亚洲城市要吸引外来投资,并设有相关的移民社区,西方城市要设有国际文化和社区;国际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公司总部和股票交易所,并对世界经济起关键作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如光纤、无线网络、流动电话服务,以及其他高速电讯线路,有助于跨国合作;蜚声国际的文化机构;浓厚的文化气息;强大而有影响力的媒体;强大的体育社群以及举办国际体育盛事的能力和经验;在近海城市中,拥有大型且繁忙的港口。世界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相互关联、互为依存。但由于各个世界城市自身制度、文化结构的差异,以及全球化经济格局中职能分工的差异,世界城市在类型上也表现出多样性或差异性。北京将世界城市确定为努力目标,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和酝酿,《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提出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第一步是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第三步到2050年成为世界城市。北京通过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随之全面展开、扎实推进的“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

二、世界城市建设与公共管理新课题

公共管理在其百多年的演进和流变历程中,出现了各种争奇斗妍的学术论争和理论流派。公共管理实践作为一种“国家的艺术”,伴随其纷繁杂芜的气候生态和波澜壮阔的丰富实践,总会有治理安排上的结构转型和制度创新(陈瑞莲)。伴随全球化和我国市场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一种有别于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大都市公共管理,正在迅速凸显和逐步成形,为应对世界城市公共问题,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结构和制度建构面临新的挑战和诉求。

(一)世界城市建设中公共问题凸显

全球化以及建设世界城市的推进催生了诸多公共问题。例如,社会流动性增强。世界城市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高度集聚地。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不仅给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压力,如交通、环境等问题,也给公共安全带来潜在危机。此外,贫富差距的增大,不仅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不利于实现公平竞争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学者们的研究表明,高等级的世界城市往往是贫富悬殊最大的区域,全球化使财富与权力集聚于这些节点,也带来了下层低技术、低收入移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就业结构、福利体制的变化,以及世界城市独特的全球财富分配系统也加剧了这一问题。有学者将世界城市的社会影响与公共治理概括为两大层面(屠启宇):其一,世界城市中的参与与排斥问题。作为全球化产物的世界城市,受全球化进程的支配,其产业体系都经历了一个从制造业向金融服务业的结构转化过程,这个转化又必然会带来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城市中各利益群体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参与度发生分化,形成了一个二元社会:一边是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theinsiders),另一边则是被排斥出这一进程的局外人(theoutsiders)。国际经验反映,二者的境遇差异往往表现在就业结构、收入结构、社会结构、社区结构、社会参与等方面;其二,世界城市的发展盲区,给公共治理提出紧迫的课题:营造和谐社会、达成社会共识、防止社会排斥现象泛滥、讲求平衡的公共投入等。尽管世界城市是一个强有力的集聚全球要素与能量的节点,但也可能是一个加剧社会乃至政治危机所在。为此,建设世界城市的公共治理就不仅仅是一个深化融入全球化进而掌握国际主导权的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处理社会割裂、谋求共享世界城市红利的考验。另一方面,世界城市的治理,不再是专指政府的行为,参与治理活动的有政府、私营部门、民间社会等不同群体,突出表现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形式合作化、治理结果的不可控。政党、利益集团、新闻媒体以及作为个体的公民的作用日益凸显,各主体彼此间的交互作用决定着未来世界城市公共政策的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

(二)我国世界城市管理中存在制度缺失

就目前来看,对于世界城市治理,无论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界还是实务部门,都缺乏系统的理论思考和操作策略;最为关键的是,城市公共管理的制度设计链条中,还存在诸多漏洞与缺失。表现在:政府治理的价值导向还存有以追求经济增长的不当误区;政府依然是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主体,包办和代办了许多大小公共事务;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市与农村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的制度融合机制等。

(三)世界城市建设与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与理念

1、正义法则

正义是一个社会的首要价值,正义也是公共管理合法性的基石。针对世界城市中可能出现的贫富悬殊严重、种族矛盾尖锐、社区出现分裂等问题,世界城市的发展不能走只重经济的歧途,而是要正视问题的研究,特别是探讨怎样在世界城市中维护社会公正,缓解两极分化的问题。

2、审慎改度

很多“创新”、“改革”名义下的肆意妄为,不仅耗费了公共资源,还引发种种社会弊端。正如规制太滥一定导致低效率和腐败一样,“改革”“创新”太多太滥,一定会打乱社会内在节律,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运行。受“赶超战略”和政绩观的驱使,城市管理者对本地的发展有着强烈紧迫感,他们往往只看到GDP翻番、技术领先、破旧立新带来的正效应,却看不到超常速度和程度的改变对传统构成威胁而带来的负效应。正如疯狂开发自然资源会破坏自然生态一样,急剧拆旧建新也会破坏社会生态。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战略规划,是高瞻远瞩的决策目标,需杜绝为了推进而推进的盲目行政,政府的决策、行为一切需在科学框架下理性从事。

3、廉洁政府

运用经营效率、成本管理、绩效评估等企业化管理理念和手段改革公共部门。在政府体系内部实施从政策制定、实施到日常事务管理的全过程绩效管理和成本控制,对于政府的大型公共项目在不同阶段走由社会、专家、政府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开放的透明化路径。

三、世界城市建设与公共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世界城市建设的公共管理创新

1、构建多元的、广泛参与的政策生态

世界城市文化具有多元性。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所在,也是一个城市真正成为世界城市的主导性软要素。从城市功能上说,世界城市不是属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当地居民,而是属于全球和世界公民的。它包容着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民族、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多元文化和多元文明,这些多彩文化在大都市里相互交流、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一种平等、开放、自由、包容、互动、创新的城市文化精神。文化会构成特殊而持久的政策生态环境。城市为人而建,只有城市中的居民都普遍有意愿、有热情、有能力、有渠道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的讨论、组织与规划,城市才会有灵魂。城市管理者需要建设城市制度文化,唤起公众对城市的认同感。最好的城市公共管理文化是实现市民自治,只有市民拥有自己的权利,拥有发表对城市建设意见权利时,一个符合地域传统的公共生活模式才有可能逐渐成型。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是一个不断学习、训练、实践的过程,它不仅是市民发生关联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城市与市民合作与交流的方式。世界城市的公共管理不再是“政府管理”,它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协同、参与、联动和共治。社会参与度越高、主体越多元化,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越高。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框架下,首先要树立的政治生态即为多元文化背景下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生态,所有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的公众都有权在法制框架下进行有序合法的政治参与,对制度建设、社会治理提出建议和看法。另一方面,公众在制度、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应一视同仁,打破现有的门槛和限制,无论国别,无论种族实现平等。不再有从前所谓的外来人口、本地人的界限。例如,北京过去对于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以往采用暂住证等方式进行管理,弊端相当多。现在北京开始逐步取消暂住证,以居住证来取代。这一做法其实就是迈向世界城市必不可少的一步。

2、提高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完善法规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和微观开发管理

城市管理基准是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把城市引向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生态友好的状态。城市规划在可操作性及规划指标的严密性和体系化等方面存在问题,就会造成在规划管理中执行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过大,规划执行因人、因事而异,乃至领导的一句话就能改变已定规划等现象,从而影响城市管理的效果,乃至其作为城市法规的严肃性和政府管理的权威性。因此,世界城市建设中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等宏观规划与分区规划、控制性规划等中观、微观的衔接和整合,还必须从进一步完善、明确、具体、量化的规划指标体系,提高规划管理程序设计的可操作性,加快建立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推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公共管理的理念和目标要从单纯的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政府财政为指向,逐渐转向以提供市民生活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的“社会服务”,政府可以通过延长服务时间、减少审批手续、积极开展政务公开、增加咨询服务内容等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北京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在量提高的同时,尚存有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3、加快分配制度的改革

世界城市往往是高端人才聚集之地,如何吸引人才,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分配制度。在保证高收入者利益的前提下,更多的政策向低收入者倾斜,同时让社会上的中等收入者切实感受更多政策的福利增长,以有效地应对世界城市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4、提升城市社区管理的职能,加强参与型社区建设跟国外发达城市的社区相比,北京在社区服务及功能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社区管理,无论是服务水平,还是质量和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各社区公共服务要达到国际化标准,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用国际标准指导建设城市社区。同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从政府立场来看,促进市民参与社区建设能够广泛听取意见,减少规划决策的风险;有利于推进政府工作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建设,以帮助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市民参与城市社区改造,包括一些自助型开发项目,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和负担,对于提高城市改造项目的综合效益也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5、关注和扶持NGO的发展

NGO的发展对世界城市是不可或缺的。在纽约、伦敦和东京,都有不少有世界影响力的NGO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作用。有专家指出要继承奥运经验,让社会主体多元参与社会事务(连玉明)。我国非营利事业发展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NGO重新定位,明晰政府与NGO的关系,健全NGO相关法律法规,鼓励民间组织发展,发挥政府在其中的倡导者、合作者、管理监督者、法律保障者的作用。政府管理模式从过去依靠条块分割的官僚体制、自上而下的“管理”,逐渐向与社会、企业、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型管理”转变。利用、开发社会力量,积极推动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将一些原本由政府部门直接操作的服务内容,如公立学校的配餐、警卫保安、庭院管理等项目,转为社会化经营,减轻政府的管理成本和负担,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

6、塑造良好的公共部门形象,积极开展“城市外交”

世界城市中,“政治”处于大众媒体的视线之中,政治家们越来越扮演着大众化的角色,政治举措也已告别神秘化。随着新公共管理浪潮的推进,现代社会的公共组织更加重视处理外部关系,并试图实现对外部关系的有效管理。世界城市中,伴随着公共管理主体日益多元化、公共部门外部要素复杂性增加,公共组织在处理外部关系、追求良好的公共形象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公共部门形象是一种特殊资源,它虽然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但对公共组织影响力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公共形象有助于增强公共部门自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增进公众对公共部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融洽公共部门与民间社会的关系,从而强化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统治、管理的合法性基础。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我国公共部门的形象问题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日益受到世界关注。此外,经济全球化使城市的发展更加服从于全球市场的运行规律。欧美发达国家的不少事例表明,城市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或者通过参加国际组织,增加城市更多的国际和全球功能,扩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拓展城市的资源来源;或者开展“姊妹城市”等“次国家外交”,使自己与其他国家的城市或企业在合作中共同获益。

(二)世界城市建设中的公共政策体系完善

公共管理建设范文4

关键词:公共管理;城市文化;文化建设

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文化在整个城市发展中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城市建设是在城市文化的驱动下不断推进的,城市文化为整个城市的建设工作赋予了灵魂,每一个市民都需要积极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建设变得更加完善化、人性化,使城市发展具备一张更具吸引力的名片,城市居民才能更好的凝聚起来。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需要对其相关问题予以深入考虑,充分认识到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明确城市文化建设中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制定一个科学的建设策略,这样才能使城市文化建设工作得以有序开展。为此,以下便对城市文化建设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公共管理为视角提出城市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策略。

1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共性问题

1.1城市文化建设现状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城市文化在其中也发挥出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对于城市建设而言,其内在文化的建设直接关乎城市自身的发展,这已观点是公共管理者与学术界所共同认可的。对于国外许多发达国家而言,其都对城市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并在建设中总结出了许多新颖而先进的建设方法。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却并未对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城市发展是由其自身的文化底蕴所决定的,这也导致许多城市因其文化魅力的缺乏而影响到自身发展。所以,我国必须要积极转变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意识形态,真正关注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并鼓励更多城市发展其自身文化。对于城市文化来说,其对城市中的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很大影响,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开展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却有很多不足需要弥补,为了有效弥补这些不足,便需要对更多的文化政策进行熟悉与学习,然后结合城市的文化发展情况及相关优势,以此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从而有效减少我国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误区。在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中,其还是具备一定优势的,在对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所制定的相关政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许多成就,城市文化理念的革新速度也日益加快。不过,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却并未对城市文化建设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这也使我国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走了许多弯路。为此,对我国而言,必须要对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进行摒弃,不断强化城市居民的城市文化建设意识,使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之中,以此确保该项工作的稳步、有序开展。

1.2共性问题分析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其共性问题主要有四点:首先,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仅仅是单一的城市文化是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而这就需要发展更加多元化的城市文化,通过制定先进的城市文化管理模式,能够极大程度的推动城市文化建设进程。不过,在开展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在其中更多的是扮演城市文化建设主体的角色,这使其在城市文化建设模式上仍旧是采用以往的单一化文化建设模式。实际上,城市文化的建设是关乎全部城市居民的,仅仅通过政府来进行建设,则势必会给后期文化建设带来很大难度,因此,这需要所有城市居民以及社会组织能够共同开展文化建设,使其对国家政策有一个积极的响应。其次,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尚有许多问题亟须解决,政府并未对城市居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更没有将其放到城市文化建设工作的首位,从而造成城市文化建设工作难以与城市居民需求进行有效关联起来。所以,对于政府而言,必须要关注城市居民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需求,并给出合适的建议,积极听取民众在城市文化建设上的意见,使城市民众能够积极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中,这样才能使城市文化建设得以有序推进。再次,城市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因没有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导致许多资金在工作开展之处便被浪费了,这使得城市文化建设后期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最后,城市文化建设还需要充足的人才储备支持,而这就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建设团队,并由该团队来带领大家共同开展城市文化建设,但实际上在建设团队方面却存在人才匮乏问题。

2城市文化建设工作问题的产生原因

2.1城市文化建设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

针对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想得到有效的解决,就必须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首先,对于政府而言,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但政府人员在对城市文化建设进行规划时却不够系统化,而且负责城市文化发展与建设的相关人员缺乏较强的服务意识,再加上政府在初期开展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这也造成政府在做出与城市文化建设相关的决策时,难以取得较高的社会满意度。此外,政府管理人员并未针对城市文化建设相关主题及内容开展相应的培训,其服务意识也较为淡薄,这也导致其在进行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对城市文化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增加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开展难度。

2.2政府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定位不清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政府虽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其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却并不明确,这也导致政府在开展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失误,进而给城市文化建设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引起市民的质疑,认为政府在管理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长此以往,势必会动摇政府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所以,对于政府而言,必须要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工作,对自身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并不断提高政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岗位素质,使其能够端正自身态度,以确保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能够有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3城市居民及组织的参与意识不强

现阶段,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在文化建设方面却较为缓慢,之所以在文化建设上存在短板,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居民及组织并未有效的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城市中的各个社会组织,其都很少参与其中,这与其参与意识不强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城市居民而言,需要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共同做好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但许多城市居民及组织并没有较强的民族观念,而且也未充分认识到城市文化建设对整个城市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其难以将城市利益联系到自身利益身上。正是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造成城市居民及组织难以有较高的积极性来参与城市文化建设,进而影响了城市文化建设速度。

3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策略

3.1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参与主体需要完善

为了使城市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建设,使城市文化能够有效渗透到整个城市中,就需要对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各个参与主体进行不断完善,使这些参与主体的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进而使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作为参与主体,需要对市场中的商机进行不断发现,并且对城市内所潜在的文化资源等进行全方位的收集,对于一些具有重要文化意义和象征的遗址、资源等要进行及时的保护,以确保其能够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资源支持。此外,政府在开展城市文化建设工作时,需要将城市居民作为其工作主体,对其大局观进行正确培养,使其能够在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积极的参与进去,并使其认识到城市文化建设和每名市民都有着直接的联系,使其能够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养成较强的“主人翁”意识,进而使城市文化建设进程得以进一步加快。

3.2城市文化建设手段需要创新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我国急需创新更多的城市文化建设手段,首先,需要高效整合城市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城市文化能够更加便捷的实施改革与创新。其次,需要深入挖掘和开发城市内所具有的各类文化资源,在确保这些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梳理与利用的同时,使这些文化资源能够形成一种旅游效应,从而使人们能够了解城市内的文化资源,并进一步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3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治理机制需要创新

在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其相关机制及体制的建立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文化建设经验,例如深圳、大理、成都等城市在其文化建设中便积累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以深圳为例,其前身还仅仅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渔村,其经济发展和现如今的深圳可谓是天壤之别,但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使深圳逐渐开始了自我蜕变之路,其率先建立了管理体制以此保护当地的文化艺术,以此整合与重建文化艺术组织及各类团体,此外还打造独属于自己城市的影视基地及电视台等,进而加大了对自身文化艺术的高效宣传。随后,深圳还积极改革新闻出版等领域,使自身的城市文化能够通过新闻出版物来扩大宣传,并进一步加强了城市文化的保护工作。深圳在开展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根据企业所属类型对其采取区分性管理,并加强监管城市中的艺术团、影视以及广播传媒等,进而使深圳的文化建设管理水平得以大幅提升。此外,深圳还推行了许多重要体制来提高对城市文化的监管力度,如文化融资体制、文化审核体制等,进而使城市文化能够在全方位的监管过程中得以快速发展。

3.4提高人力资源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利用率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人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将直接关乎城市文化建设工作的成败。因此,城市管理者必须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利用,使人力的利用效率得以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文化建设工作得以更好、更快的完成。对政府而言,一方面要充分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并为人才提供可以发展的空间与平台,使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城市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城市文化相关知识能够渗透进每名城市居民的内心之中,有效调动城市居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参与积极性。最后,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除了要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作用以外,还要通过高效的市场监管来确保市场作用的良好发挥。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工作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下,城市发展要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就需要对自身所蕴含的城市文化进行不断的深入挖掘与保护,同时加强文化建设人员队伍的培养与打造,使城市文化建设特色得以更好的在全世界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于礼.公共管理视域下城市文化治理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9,(05):140-142.

[2]张园园,林少敏.从政治性与本土性双维视角看城市文化发展的驱动模式———基于24个中心城市相关数据的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4):407-412.

公共管理建设范文5

1.国外现状综述

公共管理的学科前时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对西方政府管理的研究,但当时公共管理学是附着于政治学之中没有独立出来(薛澜,2002)。作为公共管理学的开创性文献,伍德罗•威尔逊(1887)发表的《行政学研究》(TheStudyofAdministration)标志着公共管理学的正式诞生。在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公共管理学》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国外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已有超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源起于1924年美国希拉丘斯大学麦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成立。随后,很多国家相继成立了公共管理学科,公共管理学应运而生,逐渐成长为各国公共部门培养研究生的一门核心课程。美国作为最早开展MPA教育的国家,其MPA教育发展颇为成熟,其他各国在学习、仿效美国MPA教育的基础上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MPA课程,但公共管理学始终为其核心课程。美国曾对218所MPA教育机构展开调查发现,公共管理学都是作为其最早的核心课程加以设置。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学作为美国MPA教育的首选核心课程,突显其在MPA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虽然西方并没有“精品课程建设”相关说法,但从公共管理学被列为核心课程可以窥见西方国家对公共管理学的重视程度。

2.国内现状综述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较晚,直到1986年,其前身——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育才得以恢复。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立了管理学门类,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9年5月第17次会议上正式批准在我国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我国MPA教育已历经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国务院首批MPA试点院校为24所,2003年新批MPA培养院校23个,截止2012年,我国已有102所MPA培养单位。《公共管理学》作为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已在所有MPA培养单位开设。与美国相同,《公共管理学》在我国MPA教学中也是首选的核心课程。笔者以“精品课程建设”和“公共管理学”作为主题词,以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源进行文献检索,截止2014年12月30日,检索到与此主题相关度较高的文献只有1篇。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笔者又以“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度较高的文献共有326篇。由此可见,自2003年教育开始建设精品课程以来,学者们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逐年上升,到2010和2011年达到高峰,直到2012年才有所回落。由文献检索结果可以看出,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未达到深入的层次,这些研究大致集中在精品课程内涵、问题等的较为泛泛的基础性研究上,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乏去专门课程的研究,由公共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文献可见一斑。由此,未来我们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趋势应聚集于对具体课程建设的关注上。

二、公共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要素解析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结构严谨的系统工程,由若干要素构成。既包括一套适宜的教学方法、追踪前沿动态的教学内容,一支优良专业的教师队伍、一本优秀的教材,也包括教学管理建设。

1.教师队伍建设

精良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效果。教师队伍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是相辅相承的。一方面可以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梯队的形成,并保证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养教学名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保证精品课程建设顺利的、可持续性的、高水平的完成。

2.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和前沿性是精品课程建设最突出的特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保证创新性和前沿性,就必须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学习优秀的教学成果。对于MPA学生来说,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应予以重视,因为MPA学生更多需要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必须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3.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内容必须更多依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得以体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同样,对于MPA学生而言,教学方法也应更加契合实践教学内容。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和手段应在教学过程中多加以应用,贯穿始终。条件成熟后还可以考虑建立公共管理模拟实验室进行实训教学。

4.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知识载体,也是从事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支撑和推动着精品课程的基础和关键性环节,它的特色和创新对精品课程建设意义重大,它直接影响到精品课程建设的成败。故而,我们应该重视精品课程教材的建设,一般来说,一本优秀教材应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用性,较强的前沿性,同时配以相关的案例,习题库。5.教学管理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规范管理对于促进教学工作的整体改进和提高,保证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通过建立课程建设档案来实现规范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档案包括课程背景材料、教学团队总体状况和结构分析、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课程建设报告,教学研究论文、教学成果与评价等资料。

三、公共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与改革路径

课程建设应从前提、核心、特色、关键和保障五个方面探索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具体而言,前沿化的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精良的教师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创新的实践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规范的教学管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为此,我们为课程改革和建设精心准备了改革措施:

1.明确课程定位,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1)选用优秀教材和教辅资料。我们选用在公共管理领域受到广泛好评、适合MPA学生使用的《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陈振明,人大出版社,2009)一书作为教材。相比其他教材,这本教材设计的讨论话题,有利于理论知识和现实问题相结合,启发学生发散式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同时结合所用教材将西方公共管理学的经典书目列为学生参考书目,并鼓励学生讨论阅读心得,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2)追踪学科前沿,展示最近研究成果。教学内容应根据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时事变化紧密结合起来。(3)精选和编写公共管理案例集,理论与案例相得益彰。对于MPA学生而言,公共管理学的案例讨论分析在公共管理学课程设计上应占有较大份量,因为MPA学生多为有实践经验的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所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实际案例嵌入其中,使得两者相得益彰,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升华了对实际案例的分析。

2.加强师资梯队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1)组建校内外教学梯队,完善教师构成。积极组建由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本课程组由三名教师组成,一名教授,二名副教授,两名副教授负责主讲教学、辅导教学等作用,教授负责案例研究及案例库构建。我们将聘请政府实务部门的负责人作为实践导师,指导课程实践教学,并逐步建立起实践教学基地。(2)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不是一劳永逸,需要随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地与时俱进。显然,作为主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其成功开展的关键的因素。”因此,课程团队应围绕精品课程建设大胆推进教学改革,不仅保障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推进,而且保障教学水平的大幅提高。

3.实践教学内容、模式与考核的科学化

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实践教学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特色。实践教学内容丰富,本课程初步设定3学分,48学时,其中实践课时10学时。(1)实践教学模式多样。根据MPA教学特点,需要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首先是案例教学。按照公共管理学学科特点及前沿动态,将其划分为多个专题,以专题为单元进行案例教学。针对不同专题准备不同的案例,案例紧紧围绕专题内容展开。案例的准备应有针对性地从报刊、互联网、电视、社会调查、专题研究等不同渠道精心搜集和制作案例,并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对案例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同时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案例,强化学生对专题的理论和掌握。案例教学除了案例讨论分析的形式外,还辅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视频播放等,增加案例的生动性、新颖性,同时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其次是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最后是进行社会调研。(2)实践教学考核科学。与传统考试考核不同,MPA公共管理学的考核应将实践教学环节作为重要一环纳入其中。在课程教学考核中,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只占到总成绩的50%,将学生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加以考核,占到总成绩的50%。这样考核的初衷是基于MPA学生的特点而设置的,主要是出于强化实践教学的考虑。校外课程实践的成绩可通过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学生自主互评三方评价机制,即校内导师占总分的40%,校外导师评价占30%,学生自主与互评占30%。这种考核方法,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又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富有成效地促进了课程的教学相长。

4.改进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迎接慕课时代的到来

(1)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媒体化。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任何人都有机会接触名校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接近了普通人与名校的距离,因此,可以借鉴慕课优质资源的建设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设出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标。(2)组织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与科研互为支撑,密不可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公共管理学的前沿知识和案例进行探讨和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沙龙形式,研讨会形式,学生授课和展示案例的形式,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在参与、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寻找研究兴趣点和切入点。

5.规范教学管理,搭建课程、专业与学科共同发展的平台

公共管理建设范文6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政治学是其母学科。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况不断地将官僚体制推上统治过程中的杰出位置……结果,业已成为现代国家主要政策场所的不是政党政治,而是官僚政治。公共行政的首要也是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官僚模型。传统的官僚模型始于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它强调以机械的控制手段来提高效率,利用严格的科学原理进行组织设计与管理,却忽视了对人的关怀。逐渐发展的新官僚模型改进其原有的静态结构研究,形成理性的决策模式。同时,也更关注人的需要,以及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公共行政在某种意义上一直又都比政治学的内容要少,因为作为政治学这个母学科的一个子学科,公共行政不仅与其母学科的关系不太融洽,而且它还一直在热切并富有成效地在其他学科中寻找自己的“父学科”。在霍哲等人看来,公共行政=政治+管理。广泛吸收公共选择理论与管理经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始于新西兰。它强调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引入公共部门,并充分利用市场的理性选择作用,是一套取自于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价值观,倡导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并且强调政府应集中力量“掌舵”而非“划桨”。公共管理要求以政治敏锐和公共服务价值观来平衡责任感。作为一个术语,“公共管理”意味着公共政策与行政的会聚,并确认在公共管理中管理与政治两者不可或缺。在公共管理模式中,政治家与经理的关系比以前更有弹性、更为融洽。不仅如此,公共管理的作用范围较之公共行政阶段的官僚体系也更加广泛。但是当我们急于掌舵时,也许我们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正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的基础上登哈特夫妇提出了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是一套以公民为中心的理论,它所关注的不是“掌舵”或“划桨”的问题,而是如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建立一套“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公共管理要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政府组织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社会资源的提供者或创造者,政府及其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多种机制和方式的灵活运用,提供各种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公共物品,以不断回应社会公共需求偏好、维护公共利益。同时,作为统一学科的中国公共管理学又具有双重性,不仅体现在其作为学科的研究性,还体现在它是一个“职业的、实务领域的公共行动”。从理论层面来说,公共管理学将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主题,探究如何有效组织公共部门合理配置资源,综合研究各种理论或学派的理想方案并结合社会现实状况,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共管理路径;在实践意义上,公共管理学又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使其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中能够与所处的政治环境有效沟通并熟练的执行各项政策,运行所处机构。

二、价值基础

选定与夯实合理完备的价值基础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津要所在。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色、专业内涵以及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均取决于价值基础的价值结构的合理规划、价值秩序的有效构建;另一方面,合理的价值基础不仅在理论上为公共管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合法性、正当性理据,也在实践中成为对公共管理实践做出好坏优劣等评判的基本准绳。考虑到“公共行政是政府的艺术与科学跟管理的艺术与科学的联姻。效率与经济主要属于管理理论的范畴,而社会公平属于政府理论的范畴。”同时,随着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民主参与、公民权也日益成为公共管理学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支柱。因此,公平、民主与效率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基础。进而言之,正如学人江畅所言,“由于人的需要(欲望)所指向的无非是目的和手段,同时只有当一个事物作为目的或手段时它才能成为满足人的需要(欲望)的事物,因而目的和手段对于人都是有价值的,而且对于人而言的所有价值都无非是目的(性)价值和手段(性)价值这两类。”借鉴上述对价值的分类,公平应属公共管理学的目的性价值,而效率则是手段性价值;至于民主,笔者认为兼而有之。首先,公平应当被确立为公共管理学的目的性价值基础。“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强调公共管理者决策和项目执行的责任,强调公共管理的变革,强调对公民需求而非公共组织需求的回应……新公共行政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公平的对待公民。社会公平就包括旨在增强这些少数群体政治权力并改进他们经济福祉的一系列活动。”在《正义论》中,罗尔斯针对正义分配提出了著名的“差别原则”,即:“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诚然,社会公平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不平等都会消失,但是每个人的基本利益都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与保障。公平价值赋予了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强调了公共组织提供的服务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权利。公共管理学研究如何合理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如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其次,民主既是一种手段性价值也是一种目的工具性价值。就前者而言,不论是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目的都在于追求一种公平、正义、自由、幸福的生活。近千年的人类政治实践历史已经揭示了如下政治学公理,即:相对于其他政治范式,民主是实现优良生活的最有效手段。就后者而言,民主本身已然成为一种可欲的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民主生活中所充盈的平等的理念、自由的氛围、尊重的品格、人道的魅力甚至参与的乐趣等待,已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个人与民族矢志不渝地将民主作为上下求索的价值目标。在当代共和主义思潮、尤其是公民资格理论的深度影响下,民主即参与、“民主意味着参与”,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思想背景。民主价值、公民参与等依然成为作为公共管理理论重要补充的公共服务理论的观念圭臬。因为公共服务中公民参与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公民的参与来保障公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不论是公民参与还是享受公共服务,都是公民权的重要体现。公共服务是政府运用公共资源,根据社会公共需求,为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提供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公民的参与能迅速高效的反应社会需求,从而为政府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有力参数。最后,作为公共管理学的手段性价值,“效率”是一个颇具歧义的概念。通常而言,效率可分为经济与社会两个层面,经济学效率“强调的是以最少投入取得最大产出”;社会性效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的予以衡量的效率”。从行政学本身的应用属性来看,对于效率的一定追求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由于实际操作中对于“效率至上”原则的过分夸大,原本的“工具合理性”变为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公共管理学在合理吸收西方价值工具的同时也要警惕工具的目的化,尽量规避效率原则的弊端。不可以简单的将绩效作为评判组织优劣的标准,还要防止效率异化而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以致出现公共权力的滥用现象。西方传统的科学管理所追求的效率原则是建立在工具理性的操作程序之上的,而当代社会的公共管理学在研究其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人”———效率的创造者;毕竟,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效率,它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中国公共管理学早期深受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影响,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并以此指导社会实践。单纯的追求效率让社会陷入两极分化动荡不安,中国饱尝效率至上之苦。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学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其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认识到行政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亦即,公共管理要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政府组织有先天的官僚特质,在参与社会利益分配时不仅会降低效率更会损害其公平性,因此公共管理学要做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满足公共需求。

三、研究对象

众所周知,确定研究对象不仅是划定学科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界定研究任务、创建学科体系的观念前提。就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而言,确立妥当的研究对象是其立身之本与发展之源。人类是在对利益的不断追求中发展进步的,然而人的社会性又决定人类对于利益的追求不能离开社会,也就是说面临着公共利益的分配。公共管理就是要满足社会需求,合理分配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公共管理学以公共部门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其核心是政府部门管理。公共利益的现实表现形态是公共资源。政府组织要做的是有效地组织公共资源,使其能够有效增值;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使其能够依据社会需求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政府保障对于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前提。但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对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破坏。对于中国来说,政府以官僚组织的形式运行,在官僚体制中人治现象突出缺乏法制规范。同时,臃肿庞大的官僚机构也容易使得信息在收集、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效率低下。这就容易导致政府对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反映迟缓,也就不可能有效地组织、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权力过分的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权力有限。但我们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21世纪,长长的信息传递链条不仅容易使信息失真,而且往往会错失良机。公共服务理论认为现代政府组织的角色是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而不是“掌舵”。因此,行政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减少闲杂事务,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这也要求政府组织在进行政策制定、执行时要鼓励公民参与。民主不仅有利于公民的主人公意识、公民精神的培育,也会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流动。另一方面,随着公共管理学的推进,公民社会自治网络的形成,公共管理的主体趋向多元化,不仅包涵政府组织也包括为社会公共利益提供服务的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管理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条路径,同时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也是对于政府组织管理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对于维护公民权利有重要意义。俞可平先生认为:由民间组织独自行使或他们与政府一道行使的社会管理过程,便不再是统治,而是治理……治理和善治的本质特征是公民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独立管理或与政府的合作管理。当前中国社会非政府组织发展极不健全,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公共公共管理学未来的发展中,应探究如何应健全法规从制度层面保障非政府组织的合理存在,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应有作用。

四、结语

公共管理建设范文7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

新农村经济建设是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设施完善为目标,对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因此,实现农村公共管理的完善,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

一、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经济建设并非孤立实现,经济建设的水平受到各种公共管理方面的制约,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法制健全程度和公共财政对农村的公共事业投入等方面。目前,我国在公共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制约着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农村基层政府职能不明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大任务,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要依赖于党和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引导。在我国个别地区,政府部门职能不完善,职能划分不明确,进而使我国部分农村基层政府职能定位与管理上无法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农村公共管理投入较少

我国大部分农村在公共管理方面缺少必要的投入,大部分资金投入集中在建设农村基层设施建设上,如电网、交通、水利等,在解决民生方面投入的比例偏低,无法从生活上带来更多的转变,这与公共事业管理的扶贫职能相违背。

(三)农村公共管理中法律法规执行不完善

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中存在多元化的特点,在多元化发展政策和农业发展政策产生碰撞中,法律法规的解决途径常常被忽视。因此,在许多农村基层,行政指令替代法律法规的情况时有发生,促使农村基层法规执行力降低的同时,也降低了公共管理在基层群众中的公信力。

二、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加强公共管理的策略

(一)通过农村基层政府职能的完善,加强农村公共管理

农村基层干部在农民群众的公信力十分重要,基层干部都是通过民主选举选拔上来具有号召力和创新力,能够带动农村百姓发家致富的典范,要切实为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想办法、做贡献。上海金山区的发展给全国农村基层政府做出了表率。上海经济建设发展比较早,上海金山区政府抓住了时展的脉搏,通过对本区产业的整合。对所辖地区农业进行了精确地定位,推出一整套相应政策和实施策略,立足农业、发展农业,打造精品农业、精致农业。通过政府的号召力和整体协调能力实现“以小博大”,利用本区狭小资源空间,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名优瓜果、特种养殖”,通过政府职能改善原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造农业生产高端路线。截至2018年,金山区打造了“一葡二桃三莓四瓜”十大核心品牌。可见,基层政府职能不仅在于管,更加在于理。能够深入挖掘地区优势,想办法办实事,把地区农业引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利用地区优势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公共管理的公信力。

(二)实现农村多元化与公共管理的良性循环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受到资金投入方面的限制。我国在以往的经济政策中更加倾向于城市化建设,重点发展工业和商业。如今,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速度已经将农业远远抛到了后面,加大对农村公共管理投入,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已经是建设新农村重要途径。上海金山区在1997年与中国石化总公司上海金山实业公司联合建政,实现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的工农业结合的模式。同时,上海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还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统筹,将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实现了金山区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农村产品加工,用工业发展的理念发展农业,使传统的农业养殖变成了生产和加工。此外,金山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是农业和旅游相结合,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与体育产业相结合,实现了农业发展的多样性,提高了金山区农业在全国农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促使金山区资金投入逐渐向农业方向靠拢,在金山区经济建设中,提高了农业的经济地位。农村多元化发展必然会带动公共管理的发展。同时,公共管理服务也会对农业多元化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上海农业发展模式为我国农业树立了典范。

(三)实现法治建设与公共管理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发展农村公共管理,实现农村法制化建设是确保农村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没有公平的竞争秩序,没有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仅仅依赖于农民自发行为或政府投入只能是杯水车薪。上海金山区新义村通过镇政府的引领下,通过公共财政和非政府组织相结合,大力发展法制化建设,倡导村民自觉知法守法。在村子的主干道设立法制宣传栏,村部张贴亲政廉政格言。不仅如此,新义村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室,解决村内的纠纷,维护村民合法权益。通过律师的深度参与,制定村规民约的修订,对村规民约的各项条款逐条进行合法性审核,将法治思维融入到了农村的管理中,为村民解决法律上的“随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法治思维建设起来的新义村,创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扩大了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天域集团与金山镇政府共同参与,共同打造“天域新义园”综合体项目,大型企业集团资金的注入,让新义村换发了活力,实现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振兴模式。2017年实现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基层政府部门通过公共管理职能,带动农村法制化建设,创建农村良好的社会秩序,吸引外来资金注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农村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的良性循环。

(四)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公共管理发展

我国大部分农村人员流失严重,很多村落中只有老人居住,很少能见到年轻人和学龄儿童,这主要基于农村百姓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为了能够给孩子创造出良好受教育机会,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夫妇带着孩子投奔更好的学区,这是造成农村人员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上海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加大公共财政在农民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将农村教育的提高作为农村的意向重点任务来抓,市领导曾多次下乡到农村学校,亲自看望农村小学的学习条件,鼓励农村教师创设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促进农村教育的振兴。同时,上海市推出了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一系列方案,解决在上海务工人员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上海拥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些人员在上海各行各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金山区以农业为主,外来务工人员填补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带来的不足,为上海农业注入了强心剂。解决好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问题,就能够让这些外来人口安心工作,为本地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由此可见,教育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公共管理来实现,发展教育能够解决农业人口减少的问题,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能够带来更多的公共管理的投入,实现教育与公共管理的良性循环。

(五)通过农村人才培养制度的建立,加强农村公共管理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农村培养出来的有能力的人才大部分选择了离开农村,进入到大城市谋求发展。所以,必须把农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基础来抓。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农村基层政府管理和协调职能的发挥,也能提高农村的创新机制,带动农村创新产业的发展[3]。上海金山区通过与24家集团企业联合,打造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吸引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到农业生产中。一方面提高农村产业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带动农业多样化发展,实现产业创新经营。从而实现政府和非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发展。为了能够吸引更多高级人才加入到上海农业经济建设中来,上海借助多家招聘平台和人才市场,举办大型农业林业畜牧业招聘会,高薪聘用人才加入到农业产业中来,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三、结束语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离不开基层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多方面的支撑,包括法制、教育、文化等,而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真正起到农村经济发展领头羊的作用,通过农村多方面发展和政策的扶持,通过与非政府机构的多方面合作,从而达到经营的多样化,管理的正规化,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联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共管理框架初探[J].经济与管理评论,2007,23(2):131-134.

[2]贺志武.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15(06):152-153.

公共管理建设范文8

关键词: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体系;创新机制

进入新时代,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重要课题,高校应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着力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1]。公共管理学学科与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密切相关,近年来基于公共管理实践展开的案例教学,得到了大力推广,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提高了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开辟了全新路径。

一、地方高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应用价值

( 一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公共管理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复合型、应用取向的公共管理人才,但长期以来大多教学方式仍是重理论、轻过程,依托传统授课等方式进行,相关的评估标准按照理论衡量指标,与实际情况连接不够紧密。众所周知,在当今急剧变革的风险社会,公共治理面对的复杂情形前所未有,因此,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提高未雨绸缪的预见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将完整的治理理论体系应用到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才足以担负起公共管理学科的责任和使命,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问题,往往需要多种理论的交叉、问题的复杂、利益的冲突等,但在现实中,存在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的冲突,需要加强公共管理案例体系创新性开发。作为独特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特定真实情境为背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强调解决实际问题。

( 二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促进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在关注国家和公共治理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研究中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要把中国发展的经验、历史、内在逻辑与基本理论、方法整合,与中国实际国情相融合,在吸取国外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围绕中国情境产生“中国方案”、唱响“中国声音”,达成“中国共识”,作出“中国贡献”更好地为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服务,中国国家建设与公共治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可谓是一部传奇史,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引领下,公共管理专业学生需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发展理论。[2]

(三)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教育的一般性规律来看,教师是师生关系的引导者,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与老师难以产生共鸣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通过案例教学法改变这一现状,转变原有师生角色定位,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之匹配的公共管理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于场景中,解决案例的关键问题,探究案例的延伸问题,寻找案例的关联问题,一系列过程由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知识潜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案例教学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和结果。在案例教学的讨论过程中,师生间的不断思考、互动、激励、交流会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知识的不断碰撞中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在 21 世纪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放在首位,创新能力是促进国家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影响巧实力、战略锐实力的关键推动力和重要发源地,更是加速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贡献力,案例教学中提倡的问题导向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方向,也是创新能力的关键步骤。

二、地方高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建设现状

(一)精品案例资源匮乏

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培养院校鼓励将案例教学引入公共管理课程,但现有条件并不能满足当前所需。主要表现在:第一,地方高校案例建设标准不统一。大多数案例以当前的热点话题为基础,没有充分考虑公共管理专业的适应性,并且照搬照抄网络解读,对案例的开发和发掘程度不够。第二,地方高校案例资源库质量偏低。各个高校虽已根据上级发展要求建立公共管理专业案例资源库,但入库数量较少,难以支撑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所需案例,而由学院、教师编写的案例质量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大降低。第三,地方高校案例教学材料不对口。单个案例篇幅不适中,无法保证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度思考和研判,同时,案例教学材料缺乏经典性、本土化案例支撑,因此,案例的选择上需要地方高校进一步的考量。

(二)部分教师案例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增加师生互动,但也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成功的案例教学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但在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结果却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教师实际经验不足。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大多有从事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工作经历,熟悉体制内工作的具体流程,在实践性和专业性上高于部分教师,而教师的讲授只局限于纯理论上,对案例进行表面的泛化分析,深度和广度均缺乏进一步深究。第二,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仍沿用传统的“老师教授,学生接受”的方法,缺乏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和拓展性,案例教学方法运用相对单一,无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第三,缺乏教学总结。在案例教学结束后,部分教师没有对案例进行有效梳理和高度总结,这是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关键一环,很多教师往往忽视此环节。

(三)部分学生案例分析决策能力有待提高

第一,由于公共管理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相对宽松,对本科专业不作严格限制,此外,该类学生已在政府等公共部门从事工作,因此,对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相对欠缺,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无法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对案例的关键问题难以准确剖析。第二,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核心地位以及教师的辅助作用,因此,学生在课后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但公共管理非全日制研究生大多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无暇关注学业,导致案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缺乏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地方高校在引入案例教学法时,事先没有制定出一套体系完备的实施制度,规章制度不健全,缺少案例教学后的效果评价机制,结果反馈机制以及措施改进机制,一个成功的案例不仅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更需要讨论后的全面思考和总结,目前大多地方高校恰恰忽略了最关键的一步,把重心放在前期的案例开发和中期的案例探讨,进而导致地方高校案例教学发展进度缓慢。

三、地方高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建设路径

公共管理专业院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已成为大势所趋,致力于“学思结合,知行并举”,围绕这一理念,本文提出建立地方高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三大发展机制,即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加强责任强化机制、落实多重保障机制,对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建设提出新思想,其具体结构如图 1 所示:

(一)建立资源整合机制

第一,建设高质量案例库。各地方高校应在全国公共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牵头下,建立案例的开发研究、教学推广长效机制,规范案例编写和筛选管理办法,并在现有案例库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案例库现有资源,入库优秀经典本土化案例,出库陈旧过时一般化案例,以保证入库案例贴近现实生活,与当前社会热点话题和重大新闻相呼应,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树立学生的问题导向意识。

第二,筛选案例研究素材。成功案例的背后缺少不了优秀案例素材的支撑,因此,案例的收集、选择和应用尤为重要,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多渠道案例数据搜集,包括一手数据、二手数据、理论基础等,具体如图 2 所示:二是适用性案例数据选择。在对案例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首先,充分考虑案例的可信度、案例的真实性乃效用之源,是整个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其次,辨别案例的时效性,引入社会焦点事件和热搜话题,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最后,注重案例的经典性,用优秀案例反映公共管理专业某一代表性事件,增强理论知识的理解。三是全过程案例运用。首先,案例的准备阶段是案例教学的基础环节,要求教师对所选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其次,案例的讨论阶段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轮流对案例进行观点陈述并展开激烈攻辩;最后,案例的总结阶段是案例教学的完善环节,在案例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案例的梳理工作,分析案例发展过程,补充完善案例不足之处,并以研究报告形式呈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第三,推进多主体协作。一方面,加强专职和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地方高校鼓励专职教师参加公共管理专业培训、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开展公共管理实践活动,并从相关领域邀请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熟练的实践型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中,努力打造高质量教师团队。同时,加强校政、校企、校社高效合作,与兄弟院校强强联合,拓展案例搜集渠道,掌握优秀经典案例。

(二)建立责任强化机制

第一,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学生在教学中是知识认知的思考者、实践教学的探索者、师生互动的协同者、亦是课后知识补充完善的总结者。案例教学不是封闭、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与教师双向互动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交流沟通的能力。[4]

第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专业知识进行理论阐述,同时肩负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责任,担任教学过程的促进者和引路人。因此,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步,1.可以通过专家引领,提高教师理论素养,积累实践教学经验。2.同伴互助,利用教师间的差异进行切磋学习,从而达到知识互补,形成最佳教学方案。3.进行个人反思,反思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能力,鼓励教师注重案例教学的延展性问题思考。4.进行校本研修,在公共管理教指委的引领下,切实开展案例教学的校本研修,整合多角度、多方面力量,创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态环境,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实践中实现发展。

第三,开创师生互助模式。高校教师要树立创新驱动的教学理念,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考、破常规树新规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努力做好查漏补缺、总结归纳的工作,将教学效果得以最大化展现,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助氛围。

(三)建立多重保障机制

第一,设立教学评价指标。教师在师生知识传递过程中扮演着“领航人”的角色。因此,将案例教学进度、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反馈等具体化、标准化、指标化至关重要。设定案例教学的量化标准,同时根据任务达标情况进行奖罚,并与教师的评奖评优挂钩,提升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5]

第二,追踪案例教学结果。一个成功的案例,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案例讲述和讨论精彩生动的程度,更体现在案例背后可以提供的价值,包括带给学生的反思和积累的案例经验等,教师和学生都应转变教学重心,着重案例教学结束后的归纳总结和补充完善,健全案例教学反馈体系,同时组建专业团队进行培训规划,制定相应的评价反馈机制,提高案例教学中师生的实践教学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