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法范例

高效阅读法

高效阅读法范文1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英语阅读分析能力;英语高效课堂

在传统意义上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师们会在课前根据英语教材进行备课,教课内容基本千篇一律,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多为书本知识,并且大部分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同时并非所有学生都会认真听课,部分学生看似是在听课,但是真正听进去的知识点并不多,教师也无法时时刻刻地纠正这部分学生。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的学生并不喜欢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此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的效率并不高。面对此类情况,为了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课堂效率,就必须采取新颖的英语课堂模式,搭配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较为趣味的教学内容。

一、高中英语阅读水平的影响因素探究

(一)词汇量不足

充沛的单词词汇量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背单词,且多数老师会首先布置单词背诵的作业,并会在次日进行单词的默写。而大部分的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就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结果就是边背边忘,能真正了解单词意思的学生并不多,而且在完成任务后多数学生并不会及时巩固单词,这样单词量就无法增加,阅读能力也就不能进一步的得到提高。

(二)缺少有效的阅读技巧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并没有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导致多数学生在遇到生僻的单词时就会去查字典,选择直译的方式,使得句子之间的意思并不通顺与衔接。这种生硬的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意思,在对文章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阅读能力是不会提高的。

(三)缺少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目前的英语文章都是在一定背景情况下创作的,文化与种族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无法理解作者的意思,也就无法理解文章的内容,实际上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水平无法提高就是因为不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及写作特征,从而阅读受限。

二、新时期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一)重视“阅读导入”英语阅读模式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其实是比较抵触一些段落较长的阅读文章,因此教师需要打消学生的顾虑,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基于此类情况,教师要在课程开始之前准备好导入工作。举例说明,在friendship有关文章时,老师可以先讲述自己friendship方面的生活趣事,然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friendship之间的故事,让学生将感情融入英语文章中,将英语文章中的meaning、thingking、topic等有初步的掌握。这样做,既可以增加高中英语的趣味学习,也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表达方式和情感变现方法的掌握。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教授学生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等基础上对课堂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TheOlympicGames”文章为例。奥林匹克运动赛的背景、文章的大意、传达的精神等均可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比如说,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道思考问题,问题尽量简单易懂,句式不宜过长,句式语法不要太复杂。句子一旦过长,学生内心很容易产生抗拒,这样就很难激发出学生对此篇文章的阅读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制作PPT,内容主要是讲述一些与传统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有关的图片及视频片段,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播放PPT,向学生多展示一些图片,同时设置一些比较有趣的填空题,在学生思考的同时加深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分析抓住文章的重点,让学生有的放矢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实现文章的高效阅读就需要教授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为此教师要从文章题型入手进行重点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准确找到文章中与试题相关的内容并及时解答。在相关题目的解答中,老师可以着重就英语文章的整体内容为主,对于主旨核心出现的地方要着重的阅读,尤其是英语文章的首段和尾端。举例说明,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经常会出现有关文章主旨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实质上是对整篇英文阅读理解的一种总括性考查,简单而言,就是考查学生是否看懂了文章、是否理解了文章。因此对于这道题,教师主要是让学生在文章阅读过程中主要以把握文章内容的整体就会建立起对阅读题型的基本知识框架,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减少了学生的阅读困难。当然也可以配合一些阅读技巧,比如说找高频词汇、找首段或者尾端、排除法等。

(四)语境与文章结合,提高分析能力

目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基本已经掌握阅读的方式与技巧,教师可以从文章的背景线索入手,进而推测出文章的后续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学生就可以构建文章内容的大体框架,理清文章内在逻辑关系。

三、总结

教学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标准,教师的教学方式应主要以学生为主,同时也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讲究的是“熟能生巧”,要加强对语感的一种培养。在平时学习中看,多让学生看英文报纸和期刊,空闲时间多听一些英语新闻听力。当然,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复一日的做出相关的努力。最后,真心地希望本文能对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席劼.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模式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85-86.

[2]缪晓燕.如何在高中英语高效课堂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J].求知导刊,2016(01):95-96.

高效阅读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一项教学,而其中的阅读教学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阅读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道德修养。在当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与信息都呈爆炸性的态势进行增长,而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个人的终身发展都需要以阅读能力为基础[1]。因此,可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还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及适应社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是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但是,综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还存在很多因素制约着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缺乏正确教学目标的指导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的束缚,没有对阅读教学提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学生再加上足够的训练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完全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语文素养、语文思维的培养。在这种陈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观念的指引下,教师无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严重制约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都是采取教师范读—内容讲解—课后训练的教学流程。在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发挥任何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会逐渐下降,甚至会产生厌烦、厌学的情绪。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对阅读教学的消极情绪,也是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三)阅读材料的选择缺乏科学性

阅读材料是教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工具。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而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根据语文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这种整齐划一、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阅读材料无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无法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语文素养进行培养与提高,从而影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四)缺乏浓厚的阅读氛围

环境与人的心理及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环境会使人产生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完全忽略了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注重为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从而导致学生对课外阅读活动完全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只靠课内有限的阅读时间和训练,小学语文阅读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很多新型的教学观念纷纷涌现,指导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观念,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引入并贯穿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将“以生为本”“差别教育”等进行落实,大力推动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的实现。同时,在科学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下,教师还应制定科学、正确的阅读教学目标,不应再把“高分”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应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二)积极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科学、正确的教学目标确定以后,以往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肯定是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的。因此,教师应努力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多样的阅读教学课堂中,产生对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实施情境化教学;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对学生进行趣味化的教学;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种对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多样的课堂环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了自主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实现了素质教学的教学目标。

(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阅读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环境的引领下,进入阅读状态,尽情遨游在阅读的海洋之中。首先,教师应加强自身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用自己抑扬顿挫的阅读技巧和渊博的文化知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还应注重教室环境的布置,使学生在校园、教室都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教师还应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如阅读大赛、读后感交流会等,使学生能够在丰富课余时间的同时,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积极提问,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不仅能大致了解阅读的内容,还能将不理解的内容留到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课堂中,学生应针对自己的情况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在不理解或有不同意见时,应敢于发言、提问。在课后,通过独立完成作业,学生能够很好地对学习进行查缺补漏,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其次,教师还应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实施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思维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在为学生营造浓厚阅读氛围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以此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高效阅读法范文3

一、小学生高段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时间不够用,不能兼顾拓展与课文

小学生高段阅读是对小学生知识量的扩展,但是由于教育改革,课程安排紧密,使小学生不能同时兼顾拓展与课文,对于教师而言,没有确定教学目标,往往在小问题上讨论很久浪费时间,而对于主题却草草了事。再加上小学生是初步设计阅读方面的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弱,所以现阶段加大量度让小学生同时练习阅读又要学习课文,就显得时间不够用,容易让小学生心里产生厌学的心理,导致阅读效率停滞不前。

(二)阅读方法单一,程式化

小学生是初步涉及阅读,对于阅读的方法还不是很了解,而教师对于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指导也单一,往往忽视了小学生是初步涉及阅读,采用指导中学生的方法来指导小学生,这样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无疑加大了难度,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带着问题去看短文找答案是一种特别好的阅读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比较习惯先读全文再看问题,否则很难静下心来去阅读,去找出答案,这也是导致阅读能力停滞的一个原因。

(三)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监控和引导

小学生心性还不稳定,喜欢玩,难以集中精力去看完一篇文章,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认知能力,小学生初步涉及阅读,虽说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语言能力,但对于广泛的阅读来说,还很缺乏知识经验,对于阅读任务能逃则逃,教师也没有做到一对一的监督指导,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小学生对高段阅读的认知和学习,小学生教学中还引入了游戏课堂,这就使小学生对于高段阅读就很难了,老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分析短文,这一问题也值得老师们关注。

二、对于小学生在高段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教师掌握好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兼顾拓展与课文

在小学生高段阅读中,其实教师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只有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节省课堂上因不必要的问题所浪费的时间,也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问题的关键,让学生更快的学到知识,老师也要组织好游戏课堂的进程有序,不能再像之前只是为了一堂课而讲课,而非是给学生传授知识。高段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激发并培养小学生对高段阅读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也应正确认识知识可以通过灌输来掌握这一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

(二)教师指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喜欢也是不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俩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更应该抓紧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习惯对症下药,这样在高段阅读的道路上便又少了一道坎,多了一丝希望,阅读能力就是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解读教材的文字语言的能力,要想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得多读,巧读,要运用适合自己的,能有所提高的方法,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及时的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特别是一些学生只顾着摘抄短文中的名人名言,好词好句却疏忽了对文章主题的了解,这是阅读的一大误区,需要老师和学生特别关注。

(三)摆正学习态度,学会自主学习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在自主学习的这条道路上,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孩子的爱好出发,激发学生的征服欲和忘我精神,久而久之,这便教会孩子们主动去体会这种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的这种感受了。其次,创设宽容自主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因为教室的态度和他的管理方式对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只有在宽容、自主、活跃、平等的氛围中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反之,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会产生厌学心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运用多边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可以试着打断笼统的学习方案,试着让学生自己去制定学习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方法,老师要理解孩子的强项和弱项,要时常鼓励孩子,让他有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这样有助于孩子主动的去发挥优势。当然要想孩子彻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最好是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启发孩子领悟到学习真正的快乐,同时也要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让他自己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鼓励孩子耐吃苦,教会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学生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我相信只要老师肯用心,学生肯努力,家长肯配合,那么小学生将会是一匹战无不胜的黑马。

三、小结

高效阅读法范文4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效课堂;“读-思-悟-联”

阅读对语文学习很重要,直接影响语感的形成,反映字词句篇的理解运用能力,决定表达能力的高低。阅读对个人的成长更重要,一个人的阅读积淀是其具有健全人格的“精神底子”。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成长,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更要注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让学生将阅读所得转化成个人良好的语文素养、修养素质和行为习惯。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才有可能是真正的高效实效,而并非只是考试技巧的训练场。如何才能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落实这些任务目标,构建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通过近几年的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优化研究,联系阅读教学的实践,结合初中学生学情,我觉得“读-思-悟-联”四步走的模式,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课堂的实效。

一.阅读感知

读,阅读文章,重在感知文本内容。这一步落实至关重要,这是学生走进文本、作者的基础,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的依据,是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对话交流的载体,是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理解体会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内心能否触动的前提。

1.根据具体教学任务和情境采取不同的的方法。阅读有快速浏览,略读,精读,跳读,默读等等。课下预习,认真阅读文章两三遍;课堂上带问题快速阅读。阅读教学课堂上,一般在学生预习后,要求学生做到后者;如果没有预习,可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并限定时间读完文章,让学生对文章有较充分的感知,当然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老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也可以快速阅读。“读”这一步的实施,要求学生明了课文写了什么,能提取相应信息,熟悉内容。

2.根据不同的文体,“读”的指向应有所区别。阅读记叙类文章,指导学生抓记叙六要素,指出刻画人物的方法,区分表现人物所用的素材及其详略,通过阅读,指导学生概括内容;阅读说明文,能指出说明对象,说出其特点及使用的说明方法等;阅读议论文,能指出所用的论据,读后能判断出文章论点。第一步走“读”,相对来说简单些,只要扎实认真,就会为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打下良好基础。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所读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情境创设,学生在“读”时,就在身临其境,就在接近文章、作者,在向表达意旨创作意图靠拢,就在为完成阅读教学课堂任务做最贴切的情境导学。

二.思考设问

思,思考设问,精读触动人心之处,体会其深意,揣摩其妙处。这一步是阅读教学课堂的核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答疑的积极性,为读者与作品、师与生、生与生对话提供平台,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要学生“感受理解体会揣摩体验”的阅读目标落实的关键,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更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1.注重学生自主设置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善于思考,多想多问:多想一想为什么,多问一问怎么回事,文章的表述是这样为何不是那样,为何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作者的情感为什么倾向于此而非彼,文章的妙处何在等。当然,在课堂上,老师要给予学生深入思考的提示,给予他们设置问题的角度,把阅读引向深入。

2.注重学生分析判断讨论探究。阅读教学课堂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学会面对大家权威也要勇于做出自己的判断分析,从而有所发现甚至质疑,真正地吸收有益于思想认识提高的营养。否则,一味地接受,自己的头脑只会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有了思考就会有发现,就能捕捉他人观点,就会产生与人讨论交流的愿望,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思想的碰撞就会产生,就有可能收获新的课堂生成。这样每个同学在课堂上就会处于积极的状态,相互倾听、讨论,学生的思想真正受到触动,真正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阅读教学课堂第二步走“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把握文章要点,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逐渐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不断提升。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突出“思”的作用,也会引导学生平日的阅读,使得学生区分辨识的能力逐步提高,通过阅读对社会生活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更深的认识,为形成自己的判断审美、价值取向打下坚实基础。阅读教学课堂第二步走“思”,是整个课堂最生动的一步,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课堂是否高效的有力依据,因为课堂的主人就是学生,一节课是否高效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是否真正有所收获。走了“思”这一步,学生的思维激活了,问题意识激发了,内心受触动了,思考问题有角度了,讨论交流有平台了,思想认识有所澄清了,这都是“思”带来的积极效应。

三.把握领悟

悟,感悟领悟,把握作者情感意图,对照自我实际,获得启迪,借鉴行文笔法之妙。这一步旨在实现阅读教学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培养表达能力目标。

1.对话交流,点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作者,与文本、作者对话,也与自己对话,领悟文章的意旨、作者的创作意图,对照自己的实际,与师生交流感受启示。在走“悟”这一步时,老师着重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予以点拨提升。阅读本来就是个性化的,每个人会因不尽相同的背景环境、情感经历、认知水平,对文章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对阅读材料会做出不同的解读,会形成不同的判断认识,这样,就会出现不同的感情倾向,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即使在课堂上有了一定的引导,学生不见得就能准确地靠近作者的表达倾向,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事实是“哈姆雷特只有一个”。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要肯定、鼓励,倡导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但也不能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概念是抽象的,但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做出的反应却是具体可感的,老师要加以正确引导点拨提升。具体操作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情境采取不同的形式,或用一句话概括阅读启示,或对照自我实际谈感受,或以小练笔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或在实际生活中做一件具体的事儿,或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等等,只要能将课堂所获阅读所得变成成长的养分,那就是真正的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2.领悟借鉴,尝试运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文章立意、组材、结构、语言表达等行文之妙,有意识地往平日练笔中运用。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充分把握文章内容特色,对写法有了较具体的感知和理解,老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用。不做这一点拨,很多同学就不能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阅读教学课堂能让学生在写作上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或许是阅读教学课堂最大的实效吧。阅读教学课堂,不仅让学生心灵受到触动,还让其学着进行自我的表达,这该是学生最想收获的。阅读教学课堂第三步走“悟”,在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老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加深文章理解,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思想认识,指导作文借鉴之道,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联系迁移

联,联系自我实际,联系社会生活,联系所学,进行迁移拓展。

1.着重于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呈现与所读相关的素材,让学生思考探究二者有何异同、联系何在,区分二者优劣高下,有了这样思考探究,学生就会觉得阅读意犹未尽,就有可能在课下对自己感兴趣的或有所质疑的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搜集更多的相关信息来比较验证,这样,阅读教学的课堂就会向课外延伸,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思维的广度就会加大,最终实现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发展的目标。

2.着重于迁移拓展,提升认识。阅读教学课堂第四步走“联”,在基本完成教学的情况下,通过联系相关素材,进行迁移拓展。师生再次互动,老师指导学生再次思考,积极地投入探究,举一反三。阅读教学课堂第四步走“联”,不仅巩固了课堂教学的要点,还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兴趣和探究欲望,更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探究能力。走“联”这一步,学生的思想认识得以提升,判断辨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锻炼,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得,真正将之内化,真正让所读成为自己的积淀。阅读教学课堂第四步走“联”,是课堂是否真正高效的一个具体呈现,是对学生关注大语文的一个有益引导,更是对学生成长的一个积极引导,后者该是高效课堂教学的终极意义所在。阅读教学课堂“读-思-悟-联”四步走,围绕“问题”不断深入不断探究,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扎实有序地进行有效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的精神建构人格健全“打底子”。阅读教学课堂“读-思-悟-联”四步走,让课堂有了真正的“内在的动”,改变了以往“满堂灌”“一言堂”的倾向,构建了积极高效的阅读教学的课堂,达至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阅读教学课堂“读-思-悟-联”四步走,让教材真正利用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课堂真正高效起来。当然,教无定法,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的构建还需要不断创设提高,“读-思-悟-联”四步走的模式也需要根据学生情况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不断改进调整,让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真正有效高效,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目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效阅读法范文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立法;法律;法规;全民阅读;阅读推广

1引言

高校图书馆是我国三大图书馆系统之一,既要为高校师生提供教学资源,又要承担提供科研支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并且有在不影响师生使用的情况下,把部分馆藏文化资源和知识获得渠道、业务开展情况让广大公民知道并且使用的责任。阅读推广服务的积极开展是图书馆的工作重点,能够体现图书馆的价值和优势。国家通过立法来促进和保障全民阅读,促进人们更多地开展阅读,保障人们阅读的权利,加强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促进政府和社会组织更多地支持阅读。目前,普遍存在着图书馆建设的资源、资金得不到有力保障,国民的阅读素养低,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不够,图书馆工作不规范等现象,需借法律之力来改善。上述问题在高校图书馆同样存在。高校图书馆应该通过分析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条例等,利用理论依据来支撑其业务的正常有序并规范进行。高校图书馆人员要积极关注图书馆法律法规的发展动态和具体内容,并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推进图书馆立法的进程,在此同时做好与高校图书馆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建立反馈渠道和反馈机制,唤起社会各界对图书馆法律法规应用的重视,这不仅对高校图书馆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也可以对新形势下图书馆整个大系统的法治环境建设有一定的促进和借鉴作用。

2国内外相关文献统计分析

2.1国内文献统计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库,以“立法”或“法律”或“法规”为题名,加上以“图书馆”为主题,再加上“全民阅读”或“阅读推广”为主题,检索时间为“1979年~2019年”,进行跨库检索后,查找到相关的发表的文献79篇,以下分别对文献发表时间分布、发文类型和发文质量进行分析。

2.1.1发文时间分布

我国的图书馆立法研究从19世纪初期已有相关研究,从图1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我国图书馆界的专家和学者才开始大力进行我国图书馆的阅读立法研究,2015年~2019年,发文篇数相对缓慢增长,这说明这两年图书馆的阅读立法活动还是处于探索阶段。

2.1.2发文类型和发文质量分析

而且从发文类型来统计,主题相关的文献绝大多数发表在期刊上,占78.5%;报纸占有比例达17.7%,报道和介绍类型的文献占较大一部分;学位论文占3.8%,深入性的专业研究较少,而核心期刊的发文量也相对较少,这说明图书馆的阅读立法服务研究还有待深入和拓广,提高整体的研究水平。

2.2国外文献统计

分别以“readingpromotion”、“nationalreading”、“readinglegislation”、“acts”、“law”为题名,以“library”为主题或题名,在ARL(学术研究图书馆全文库)、ElsevierScience、SpringerLink、百度学术检索,通过筛选和,得到相关文献36篇。国外相关文献发表的时间从1993年开始,研究比我国进行的早,发表量从2000年开始到2019年为止,每年都有相关文献发表,发文量相对比较平均,这说明国外在立法背景下的全民阅读推广方面的研究整体保持比较平稳的趋势。

3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至2019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已经公布了十六次全民阅读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普遍存在人均阅读量低,阅读效果差,未成年人的阅读内容良莠不齐等问题,阅读危机日益凸显。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72年首次提出“全民阅读”概念,并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日”。以此为契机,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以下分析我国图书馆有关的阅读推广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开展提供法律法规的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我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保驾护航。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开展阅读指导、阅读交流、演讲诵读、图书互关共享等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该立法规定为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确立了法律层面的方向,确立了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支持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的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服务”,同时指出:“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该法律条例的提出,可以参照公共图书馆的规定,给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借鉴,公共图书馆法关于阅读推广的内容强调的是各种类型图书馆的合作以及政策支持,都重点提到了高校图书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地位。

3.2全民阅读条例

在我国,全民阅读立法的呼声由来已久,国务院于2013年公布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明确将《全民阅读条例》列入其中的研究项目,自此,阅读立法实践拉开了序幕。2017年6月《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阅读理论研究,促进阅读的新技术、新载体、新设施的开发与应用”,强调了国家对高校阅读推广的技术和设备创新的大力支持,明确了高校在阅读推广中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小学应积极与高等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少年儿童图书馆、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基层综合文化中心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加强合作,支持和帮助学生参加校外阅读活动”,条例关于阅读推广的内容强调的是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之间合作和相互支持,也把高校图书馆作为促进全民阅读开展的一个重要场所。

3.3“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

文化部于2017年7月《“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公共图书馆要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各级公共图书馆根据职责制定阅读推广计划,深入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包括优秀读物推荐机制,鼓励基层群众进行读书交流,各级公共图书馆要在图书馆行业协会的指导下探索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阅读推广方式。条例关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容强调的是阅读推广的具体操作和实施,可以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提供建议。

3.4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教育部2015年12月31日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了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对高校图书馆的体制和机构,工作人员、经费、馆舍、设备,服务与管理等作出了规定。规程的第三十二条规定:“图书馆应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积极采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规程关于高校阅读推广的内容强调的是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明确规定了阅读推广业务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

4全民阅读立法视野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机制建设的建议

4.1强化高校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相比,在读者对象、服务内容方面都有自己的固有的特点。公共图书馆面对的是社会大众,读者的受众面广,不论年龄、专业、学历等因素,都可以平等地接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而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大多是该校的师生,专业性较强,拥有资源也有针对学科的特点,和读者的相关度更大,阅读推广的目标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在阅读推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全民阅读立法的大环境下,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

4.2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

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教育和素质的高低,很多国家政府都比较重视国民的阅读水平。高校图书馆不应仅仅为高校服务,在时代背景下,其势必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方面试图创新,不断进取。比如,澳门大学图书馆内设有60个研究单间,同时放置了非常多的可以自由移动的桌椅,以便读者进行讨论交流。国家教育部向澳门大学设立了“博雅”系列讲座,展览和新书。图书馆把博雅讲座刻成光盘,形成“文创产品”该校还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引导学生如何查阅、获取信息。澳门大学还与本地书店合作,举办读书打折活动。国家既要鼓励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推广的活动上来,同时也建立奖罚制度,但应以奖励为主,以便增强高校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上的使命感,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专业优势、规模优势,开展与其他公共图书馆多种多样的推广服务方式,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政府、教育部、文化部或图书馆学会行业组织等应该鼓励,甚至通过立法的形式,把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的一部分。

4.3建立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成效的评估制度

《公共图书馆馆法》、《全民阅读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部分省市也针对全民阅读立法开始的先行试点活动,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全民阅读活动开始进入法制时代。全民阅读是社会行为,涉及的是民族素质问题,阅读立法是对《宪法》“受教育权”等权利的延伸。因此,在此背景下,加强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的作用势在必行。如何能使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上更有成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其成效评估制度。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于2002年1月8日签署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CLB)法案,可以有力保障特殊群里青少年的阅读权利,对我国在阅读推广评估制度建设上具有很好借鉴作用。该法案的具体措施是:NCLB法案将阅读列为第一优先发展项目,以AYP制度作为考核学校的实施情况的标准,要求每年度都要对学生的阅读与数学进行能力测试,依据测试的结果评判学校与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方面所做工作的成效,评估效果与年度财政拨款直接挂钩。虽然该法案被认为评价标准过于苛刻,与美国各州的实际情况脱节,但是该评估制度本身的价值,以及其指导意义不容小窥。实践证明,AYP制度的科学性较强,学校达成AYP比例越高,该校的学生成绩确实表现的越好,AYP绩效系统在提升学生阅读与数学学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该法案尝试保障弱势群体的阅读权利,公平实施全民阅读。我国高校图书馆应该建立多元指标,来评价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事业的绩效。建立多元指标来衡量高校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推广方面的成绩。在评价指标建设时,不仅要考虑到高校的效益,也要考虑到师生对阅读推广活动的接受程度、满意程度及提高阅读水平的价值。在评价指标建设时,要认识到全民阅读评价体系不仅仅靠法律手段,还要考虑到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合计配合运用。要把全民阅读事业看成为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评估指标的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律界、教育界和图书馆界共同努力,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推广氛围,以便达到全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5结语

高效阅读法范文6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写作技巧;渗透方法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行,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弊端愈发暴露出来,为了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不断革新语文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能够被最大化的激发出来,这样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也能真正得以实现。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要帮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借鉴写作手法,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当学生发掘出写作的乐趣以后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创作,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他们在写作时常常会觉得没有素材可写,而且难以把心中的真实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导致小学生的作文不是流水账,就是千篇一律,无法表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实际上,阅读和写作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将二者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在阅读教学中循序渐进的渗透写作技巧,长此以往学生的读写能力都会有显著的提升。具体而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对文章的解读,大多是先让学生通读几遍,再对文章深入讲解,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将这些“标准答案”记忆下来,却不关心学生的想法和实际需求,这种落后的阅读教学模式牢牢桎梏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加强读写结合,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如学习《钓鱼的启示》一课时,可以将课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来,让学生写出爸爸要求“我”把鱼放回湖以后,“我”的心理活动,不但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有所提高,最终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2.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平时能够加强积累,合理布局作文结构,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积极思考文章的主旨和内涵,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从大量的阅读材料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会将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借鉴到自己的作文中,还能促进学生与作者和书中人物的情感交流,深化学生的情感,在此情况下学生的读写能力都会有明显的增强。如学习《唯一的听众》时,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老教授有着怎样的品德?“我”对老教授抱以什么样的情感?当学生对情感的把握更加准确以后,学生才能写出形神兼备的文章。

3.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很多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强于书面表达能力,他们在课堂上的发言比较积极踊跃,条理清晰,可是落实到笔头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如错字病句较多,前后文衔接不畅,主旨不够鲜明等等,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作文质量。对此,教师通过读写结合教学,在阅读中有计划、有目的的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说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让学生将写有爬山虎特点的语句标记出来,学会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促使学生不断组织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降低写作难度,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的有效策略

1.从课内阅读入手,悟读写相融之道

语文课文是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材料,教材中收录的课文大多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且语言优美,富有意境,借助课文来实施读写教学,对于训练学生的布局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一般来说,课文中的描写都有着固定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件的发展顺序等,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言之有序,在平时练笔时加强段落之间的逻辑性,通过系统的训练以后学生写的作文就会条理分明,言之有理。一篇优秀的文章在开头和结尾处要能够交相呼应,开头引人入胜,结尾则总结扣题,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写作技巧,课文中有着许多的例子可以参考,结合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课文,在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布局能力。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品味课文的语言,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少有重复性的表达方式,基本上都各具特色,如果学生能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多种修辞和表达方法,他们的作文将会增色不少,更具有阅览价值。如《大瀑布的葬礼》运用到了拟人手法,将瀑布的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形象的表述出来,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使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要学会在自己写作时也能使用这样的表达方法。在写作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要经常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仿写、扩写、续写,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加以补充,如教学《老人与海鸥》时,教师可以抓住老人来喂海鸥,海鸥把老人团团围住这一段落描写中的省略号,提出补写要求:“此时,假如海鸥会说话,它们会对老人说些什么?发挥想象,把这一情景写具体。”这样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知识的内化,又有利于学生能学以致用。

2.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从中汲取写作养分

因为教材的篇数有限,虽是精品,但就学生的写作而言,其数量只能是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多元化阅读和个性阅读,拓宽阅读面,从中汲取写作养分。实现这一理念的关键点即为广读和精读相得益彰,广读,就是阅读的书要多、要杂,知识面要宽,如国内外经典名著都在此范畴;精读,是在“广读”的基础上筛选自己较为喜爱的作家文学作品、体裁或专题进行深入细致地阅读,如《中国孩子的梦》、《飞向人马座》、《俗世奇人》、《荒野之王》等,有利于学生对那些作家作品的思想认识、写作特点、谋篇布局、语言运用进行学习、模仿,并将课内习得的写作技巧迁移运用其间。

3.加强对学生的激励,保持写作的热情

大多数小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表扬,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为学生创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比如说在教室设置“展览角”用于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尽量让绝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能出现在展览角上,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将主动权交到学生和家长手上,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来打分,得分最高的5~8篇文章获得展览资格,还可以在学期末将学生的优秀作文收录成册,制定成作品集发给全班学生,以供学生学习和参考。此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和写作兴趣,学生将会在写作上保持高昂的斗志和蓬勃的激情,写作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写作技巧的渗透尤为必要,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布局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写作必备的技巧和方法,将其灵活的运用到作文中,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而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培育。

参考文献:

[1]邵开林.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4(5).

[2]叶家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契合点探究[J].亚太教育,2015(15).

高效阅读法范文7

关键词:现当代小说;整本书;阅读策略;高中语文

温儒敏曾说:“整本书阅读可以起到‘磨性子’的作用,读书养性,读书能培养毅力,涵养心智。”在学生时代,理想的阅读状态就是广泛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但现今在猎奇的网络文学和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的冲击下,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读完一本好书。想要让学生改变不良的阅读习惯,学会阅读,爱上阅读,教师可以从较为贴近时代生活、可读性强的现当代小说阅读入手,立足于新课标目标要求,找到适合该类作品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对整部作品的阅读建构现当代小说作品的整本书阅读经验,提升现当代文学的阅读鉴赏能力,形成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轻阅读打开学生阅读之门

轻阅读,即在开展整本书阅读之初,考虑到“大部头”可能给学生造成阅读上的心理负担,所以可以从篇幅较短、故事生动有趣的现当代中短篇小说入手,例如可以选择汪曾祺的《受戒》和沈从文的《边城》。在文本的选择上大致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顺序,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阅读任务后获得学习成就感,培养阅读兴趣。为了帮助学生阅读到更多好书,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师生共同荐书”活动。学生荐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目前的学生所喜爱的图书,观察00后的阅读喜好;另一方面,学生在相互交流好书的过程中对真正优秀的现当代小说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对书籍优劣的甄别能力。随后,教师结合学生兴趣和课标要求整理出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现当代小说推荐书目”,供学生在课外参考阅读,从而打开学生阅读现当代小说的门径。

二、素读重视个性化阅读感受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在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能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为了保证阅读过程中这种“冲击力”的力度,在第一次阅读现当代小说时,学生要避免阅读一切关于本书的内容介绍和文学评价,避免因“剧透”而降低阅读兴趣,产生先入为主的认识。此外,尽量不要在初读时提过多的阅读学习任务,以防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被“任务驱动”打断阅读思路,影响个体阅读的流畅性和积极性。不同学生在“素读”中结合不同的个体经验,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拥有珍贵的、个性化的阅读收获,从而真正做到学生的整体性“素读”。当然,如果阅读的作品是现代小说或者描写了学生较为陌生的时代背景,教师可以在导读课上增加学生自主研究作品背景这一环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长篇现当代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出现了“农业学大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投机倒把”等时代性较强的词汇,需要学生在阅读前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三、巧读积累整本书的阅读经验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能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等方法阅读,并且能根据不同的内容及时切换阅读策略。阅读前,教师提供适宜的读法指导是必要的。学生在现当代小说阅读中,应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灵活运用快速泛读、批注精读、略读、计时阅读、多媒体听读、寻读等方法。计时阅读,即在每次阅读前计时直至结束阅读,记录每次阅读的页数,以此自我监控阅读量。多媒体听读,即在“喜马拉雅”等有声阅读APP上听读有声书,通过不同人声的演播,感受小说中人物形象和情感。跳读是在通读之后为解决阅读任务而运用的一种速读方法,根据情节和关键词来快速定位需要解读的文字,以提高梳理和整合的效率。教师把这些可行性的方法提供给学生,但不做硬性要求,由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读书方法,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经验。除了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也可向学生提供一些能更好融入阅读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例如,引导学生在读到关键处时采用“圈画批注”策略,在值得咀嚼或有所感悟的语句旁做好批注。在阅读中不断使用以走向预想为主的“结果预测”策略,在初读后可使用以梳理文本为主的“结构分析”策略。通过富有技巧的阅读,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收获了有用的阅读经验,这也是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达成的目标之一。

四、寻读构建整本书的逻辑理解

在通读全书之后,学生需对文本中的情节、人物等进行整体性的梳理,这就需要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关文段,弄清文本内在的多种逻辑关系。“寻读”,顾名思义,是带着任务到文本中寻找重要信息的一种阅读策略,是建立在通读之上的一种跳读。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将其作为整体理解文本的学习支架。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层级性、灵活性、可视化等特点刚好契合了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多层次发展逻辑思维”“丰富和强化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读完后的梳理阶段,教师可以选取某个关键词或观点,引导学生围绕核心概念进行“寻读”,再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依据信息间的层级关系,分层建立关系网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导图。例如,部分现当代长篇小说都展现了家族的命运,由于人物众多,故事线复杂,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人物谱系或重要情节。教师也可根据学情适当增加阅读任务,提升任务难度,如“结合全书故事情节,为你最喜欢的人物作小传”“梳理小说中不同社会阶级的家庭面貌以及家庭成员的个人命运”等。现当代小说的历史背景的变化影响着每个人物命运轨迹的改变,每个人物的改变也是由社会变迁造成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宏观上串联主要事件,微观上注重文本细节,从而客观准确地评价小说中的不断变化的“圆形人物”,也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因拘泥于某一个情节或细节而忽视了作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的阅读任务难度应符合学情,精简有效,避免学生花费过多时间在“浅阅读”层面滑行。

五、共读研讨“真”问题和“整”问题

(一)研讨学生阅读中真实遇到的问题

在初读全书和课下交流中,学生已经搜集了不少问题,其中一部分是共性问题。通过合作交流解决了部分的问题,但仍有一部分问题是学生在讨论之后无法解决的。基于此,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将学生零散的问题分为人物、情节、环境、主旨几个大类,依照问题间的逻辑,安排难度梯度,搭建“梯式”问题链,实现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逐步将整本书阅读推向“深度阅读”。例如,研讨课前把学生关于“人物”的问题分类并按照逻辑的先后提出来,从对次要人物的研讨,到次要人物所衬托的主要人物的研讨,再到小说所描绘的群像的研讨,最后触及了作品的主旨,以此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面貌。

(二)研讨母题指向的“整”问题

高效阅读法范文8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教学;拼写教学

一、自然拼读法的内涵

所谓自然拼读法指的是立足英语自然发音规则,总结出的发音学习方法,能够结合不同字母的具体发音,找出一致的音源,之后进行整合与拼写。自然拼读法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反应能力,让学生在未受过系统训练的状况下,也能充分掌握英语单词的实际读音。

二、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正常来讲,相关主体能理解自然拼读法,一些英语单词的字母组合,读音有一定规律,学生结合该规律可以很快地掌握这些英语单词。通过合理应用自然拼读法学习英语,学生可以渐渐在学习中掌握英语发音规律,对于不常见的英语单词,也可以结合自然拼读法拼读。这不但能够激发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还能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英语成绩。西方国家十分注重自然拼读法教学,且获得了显著效果,现阶段,我国诸多小学英语教师也开始广泛使用自然拼读法,但并未取得显著效果。通过研发不难发现,主要原因有:一些小学英语教师只重视对学生鼓励应用自然拼读法拼读单词,并未先让小学生感受单词的音标;部分英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依旧应用传统的听讲方式,无法切实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氛围不良,学生在学完英语知识以后,缺少机会把自己掌握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英语对话之中,尽管自己发音有问题也无从得知,欠缺让学生不断上升的环境。

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减轻小学生学习压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下一代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诸多小学生不但要学习专业课,在节假日还需参加各类特长班与补课班,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在英语学习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拼音朗读能力与语文阅读能力。可以说,语言为人类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沟通的主要方式。汉语拼音内的字母有很多都同英语字母非常相似,不仅外形像,发音也很像,比如拼音内的生母发音同英语辅音字母就十分相似。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自然拼读法,教师需科学运用拼音的迁移作用,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自然拼读法为一种新型教学法,不仅简单还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需科学应用自然拼读法,引导学生掌握单词发音,之后让学生对组成的单词进行拼读;合理应用自然拼读法教授小学生,有助于他们了解英语单词是由字母组成或英语字母构成的。结合相关调查发现,诸多单词都有一定的拼写规则,小学英语教师需引导学生研究单词读音同单词拼写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单词音形的一致性。学生能够依据单词拼写规律拼写单词,实现听到读音就能写出单词的目标。为了加强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小学英语教师需积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只有让学生达到听见读音就能准确写出单词的程度,教师才能进行英语阅读教学。通过进行阅读教学,帮助学生累积更多英语词汇,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素养。

(三)防止音标学习带来困扰

其实,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皆是应用的因素教学,但是国际音标需要小学生学习四十八个音素,且需要应用从未接触过的符号代表音素。因此,音标学习无疑加大了学生课业的负担。然而自然拼读法只需要小学生学习四十四个国际音标,且是用字母或字母组成这些常用符号来表示音素,因此小学生学习一套即可。这样就能够有效规避国际音标学习带来的巨大干扰,切实降低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不用再学习新符号。基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自然拼读法能够完全将国际音标代替,且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四)提高学生语言综合技能

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自然拼读法可以帮助学生对音形的一致性进行正确理解,形成单词的一些单元认识。通过分析发现,高于百分之七十五的英语单词皆能应用字母形音规则进行正确拼写。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英语字母的形音关系,之后进行准确的拼写与朗读。小学生只有充分掌握了拼读能力,才会提升阅读能力。当小学生的单词学习到达某一高度时,教师可以更快地应用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进而掌握更多英语语法与单词,且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与英语语感。

四、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整合运用

(一)在拼读教学中运用自然拼读法

实际上,自然拼读法是小学英语拼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基本条件。在自然拼读法中,其主要训练点是发音练习。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让学生掌握字母发音与会出现的改变。合理应用汉语拼音,把发音分成两方面,其中包含元音与辅音。在课上,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能力选择教学顺序,一般小学阶段教师都会采用先辅后元。对小学生展开读音训练,只有学生准确掌握字母发音,教师才能展开读音训练。在英语的前期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基本单词进行读音训练,由浅到深慢慢深入,应用新兴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二)在拼写教学中运用自然拼读法

在自然拼读法中,书写教学十分重要,而且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单词与字母的写法,为其之后的英语学习做铺垫。小学时期的英语书写教学内容有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便是英语单词与字母的书写。事实上,拼写教学为拼读教学的延伸体,单词的记忆中心是拼写。小学英语教师通过拼读教学让学生掌握准确的发音。学生采用发音方式来记忆英语单词,实现音形一致。若想实现该教学目标,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在课上对学生的发音进行有效训练,保证学生准确发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发音训练掌握单词因素,提高学生单词因素的分辨力。只有充分掌握单词因素,单词书写才会更高效。英语教师需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单词、字母等书写,能够通过课下作业与课上练习的方式增强学生书写能力,且要求学生书写过程中应用标准的四线格进行书写练习,以保证书写的清晰性与准确性。另外,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标点、格式、词间距、笔顺等正确,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只有英语单词掌握得全面,才会使学生在之后的英语应用和深入学习中更加轻松,为其取得理想的成绩做铺垫。

(三)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自然拼读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占据重要位置,单靠单词阅读训练是不能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若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应用自然拼读法,选择易理解的文章,掌握单词所处的语言环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不但如此,教师还能应用情境教学法,促使学生在语境中恰当应用英语单词。在该前提下,教师需结合学生能力,渐渐加大阅读能力,让小学生记忆文章内的单词。应用阅读教学法可以切实优化以往教学中的不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词汇使用能力与应对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养。比如,在教授了/覸/以后,能够让学生阅读egg这一单词,从而指导他们阅读Isthatanegg?等简单句子。英语教师还能依托实物,帮助学生了解句子含义。例如教师手中拿着一个鸡蛋,学生能够说出Itwasanegg。当然,在使用自然拼读法教授英语知识时,还能应用其他教学法,比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与音频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中能看出自然拼读法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还能加强学生的英语素养。为此,小学英语教师需合理应用自然拼读法,通过采用恰当的方式,充分发挥其实效性,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水平提升到新高度提供有效依据。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英语教学十分重要,不但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还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养和思维,相关主体需高度重视。自然拼读法是一种新兴教学法,将其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还能加强小学生英语水平。为此,小学英语教师需加大自然拼读法的应用力度,充分发挥其含有的价值,为小学生日后学习更加深层次的英语知识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巩悦.巧用自然拼读,点燃英语学习热情———浅论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2]刘静.自然拼读法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对策研究[J].英语广场,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