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文化范例

广播电视文化

广播电视文化范文1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引言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其次是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再次是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指硬件的建设。比如:教学设施、基础设施、校园景观等。制度文化建设,是指学校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而文化建设主要指在思想上对学校的师生进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育。然后让师生形成自身的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1]。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把握,但是广播电视大学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要提升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就必须对其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提出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

一、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的特征

(一)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的虚拟性

远程教学是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特征。它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网络为平台,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变成了人与电脑、网络的交流,这就是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虚拟性的主要原因[2]。首先,教学环境的虚拟化。因为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对课件进行制作,然后上传,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最后通过教学论坛来进行知识的解答。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比如:教学论坛和QQ、微信等。这样就有别于传统教学中的人与人的面对面的沟通。人与网络、平台的对话代替了人和人的对话,因此,他们的教学环境是虚拟的。其次,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的承载方式上同样也是虚拟的。因为广播电视大学主要是以网络教学为主。网络文化的虚拟就决定了网络教学的虚拟。比如论坛、博客、QQ群、电子邮件等都是虚拟的承载方式。

(二)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的开放性

由于广播电视大学的生源非常广阔,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年龄也是各个年龄段都有,他们的职业也不相同,家庭背景也不一样。因此,这些学生的思想观念、经历和各自的追求也不一样。因为生源的复杂性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的复杂性,多种价值观的交流和融合就形成了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特点。而且由于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员大都来自工作岗位的员工而不是学校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和经历就相对于学生来说更加贴近社会:各种各样的观念,各种各样的经历,价值观的多样化[3]。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中,他们的各种思想和观念在彼此地影响着,也在包容中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矛盾,最终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局面。同时,因为学员的社会化决定了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必须与社会上的其他亚文化进行融合。每个学员都是社会亚文化的载体,在他们的学习中这些文化就被带入到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中。这些亚文化与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相互补充、调剂、融合。从而在开放的格局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三)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的服务性

广播电视大学以自身的网络平台、办学经验、系统优势等为学生提供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服务。它为我国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它也为广大的公民提供了公正公平的教育机会,为全民素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必须遵循它的历史使命———为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提升服务。

二、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弊端

(一)认识上的缺陷———本质和内涵的把握不到位

电大是开放的,主要服务于成人,要全面重视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组织起来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就是搞好了校园文化。这就是对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本质不明确的一种表现。在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引导规范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就会被激励,这就是良好的校园文化的作用。相反,如果学校对校园文化不够重视,不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没有积极性,也不能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作风也不积极,缺乏敬业精神,因此教学效果就不理想。更严重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就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到学校办学的声誉[4]。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单一

在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基本都是校园活动。比如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这些活动是必要的,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的增进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它并不是全面的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其实要将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载体进行明确才能解决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狭义认识。电大的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包括:物质、行为、制度三种。而且,有的组织活动就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实质的效果。因此,在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对物质载体和制度载体进行强调。比如校园的景观、学校的标识、校园相关的文化制度的制定等。

(三)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

从学校的领导方面看,他们在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不够重视。首先他们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地位设置在附属地位上,没有具体的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建设规划、规章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也表现得不够积极。比如:在一些重要的校园文化活动上,很多情况下,学校领导的缺席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对这个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从教师方面看,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他们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更没有热情。他们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也有待提高。最后,在学生方面,由于学生的各种原因,他们一般都只在乎最终的成绩,在各种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面前,他们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比较冷淡。因此,综合以上三种主体对于电大校园文化的态度,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消极的作用。

(四)特色不突出

由于广播电视大学对于校园文化的重视不够,他们就一味地照搬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及内容,忽视自身的特点。比如:他们仿效普通高校开设现代感很强的校园活动,而没有考虑自身的基础设施、生源情况、教学手段等基础情况来开展符合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与自身的实际格格不入。造成了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不突出的情形。

三、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的策略

(一)加强广播电视大学的组织领导,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观念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要建设新时期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必须要求教学的所有主体思想意识得到革新。首先,要重视对校园文化理论进行,其次是充分认识对校园文化的作用进行,重新来审视和反省,进而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应将校园文化建设当成一件无上光荣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政绩观。要成立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小组,制定建设目标,并细化目标,制定合适的内容,将任务落实到人头。同时,也要在财力上为校园文化的开展提供支持[5]。作为电大的师生也应该对校园文化加大重视力度。要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贡献一己之力。不仅要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还要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提出建议和意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园文化建设才有活力和动力。因此,要对校园文化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进行提升,让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一起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贡献力量,促进其良性发展。

(二)对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载体进行拓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和

首先,因为校园文化活动这个行为载体是最常见的,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对其进行发扬和改进,以此来丰富大家的课外生活。比如可以在教师节、元旦节等重大节日举行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师生都得到放松,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同时,开学、毕业典礼也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在活动中能够具有自豪感和成就感,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还有一些社团活动,也是联系师生们情感的纽带,增强他们之间的凝聚力。其次,要加强物质文化的建设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比如,在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对它进行电大自身特色的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长廊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还有一些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也是必须要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基础设施。当学生在校园里驻足观看时,他们能被那些具有特色的景观所吸引,并对其产生热爱之情,进而有荣誉感。这些景观就是学校的文化观、教育理念、价值观的体现,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就得到了熏陶,这就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的积极作用。再次,广播电视大学还要对自身的制度文化进行建设。所谓制度文化,就是学校的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些制度既要规范、严谨、科学、严格,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即人性化。学校的课程设置不仅要传递给学生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培育,培育出合格的、综合素质都很高的学生。因此,这些制度必须要包含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准则、行为规范等。最后,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电大的校园文化必须经过提炼,然后对这个核心的价值观进行发扬和传承。可以通过多种载体来进行宣传。比如:校徽校歌校训等。通过这些内容的传授,学生就会对学校的文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提升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敏感度和自觉意识。

(三)增加参与主体的活跃度和积极性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领导的重视。他们必须将校园文化建设的位置摆在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科学的方案,并定期对方案进行修正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其次,教师和学生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6]。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以此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同时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更多地联系学生的实际,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扩大他们的交际圈子,提升他们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电大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学校要对他们的诉求进行统计,然后可以针对一些问题来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一些技能比赛,讲座等。让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四)发扬电大网络文化的优势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电大的虚拟校园文化有其深厚的基础,比如,它本身就具有的技术优势,学员的基础等。因此要对网络文化进行弘扬,提升电大校园文化的特色。首先,要将电大的教育功能进行强化。因此,必须充实学校网站的教学内容,让更多、更高水平的知识和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提升教学质量,打造教学质量的口碑和品牌。其次,在交流平台的管理上要下功夫。不仅要将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进行引导,让其具有正能量,也要在交流平台上打造交流的热点和话题,提升平台的关注度和人气[7]。比如,可以在平台上征集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以此来激发大家参与到平台上进行交流和互动,提升网络文化的号召力。

四、结束语

综观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从参与主体来看,必须要调动学校的领导、师生参与积极性;从策略上看,要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为、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提升。因此,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漫长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所有参与主体的努力,也需要相应的内容来进行支撑,这样才能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官华,李静.基层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8(01):12-15.

[2]熊财英.推进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05):163-164.

[3]杨晓帆.基于开放大学建设环境下的虚拟校园文化研究:以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时代教育,2016(10):57-58.

[4]贾陆和.比较视域下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浙江开放大学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6):17-20.

[5]王怀启.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房山分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46-50.

[6]肖晖.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探略[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10-13.

广播电视文化范文2

关键词: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现状;创新

当前,随着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需求的不断提高,乡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怎样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促进群众文化发展与建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群众文化建设不仅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还对群众起到一定的宣传、组织、示范和引导作用,能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能推动基层群众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受地区发展程度的影响,我国一些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文化建设整体不足。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要做好工作,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断强化群众的思想文化建设。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作为群众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机构,要做好指导群众文化消费的向导,为人们推荐有时代性、有营养的文化,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程度,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一、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方面,从当前的经济情况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向来看,我国基层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文化产业的深化和拓展,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薄弱。当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队伍由基层群众组成,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相对匮乏。虽然经济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却停滞不前,存在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的问题。由于我国乡村发展动力不足,文化建设还需政府资金的支持。但是大部分地方政府通常只注重发展经济,而忽略了文化发展。由于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大多数文化活动无法顺利开展。这也是我国当前群众文化建设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职责

(一)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能力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对群众的文化活动具有指导策划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活动策划安排,提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还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文化建设队伍。开展文化活动离不开人民群众,所以在策划文化活动之前,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从基层寻找灵感,使文化建设贴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而那些能反映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活动将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要根据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的文化需求不断调整文化建设方案,尽可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二)掌握群众的文化需求走向

群众文化活动既是群众生活的核心,也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文化体育广播是政府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联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纽带。其次,体育广播要随时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并根据这种需求进行相应的策划,从而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保障。文化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最终还是要指导生产活动。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对文化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程度越来越深,因此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要立足当下,及时了解并掌握新时代的文化特征。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去寻找发展观念,策划新颖的、符合时展需要的且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化活动。

三、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创新建设的举措

(一)努力提高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人员管理水平

城镇基层文化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甚至可以决定城镇文化建设程度的高低。所以,基层文化建设首先要做好相关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其次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这不仅是做好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工作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保持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依据。要想提高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相关管理人员的水平,就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的素质,尽量保证每个管理人员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社会发展迅速,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发生变化,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为了让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跟上时展的步伐,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很重要。这不仅有利于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还能保障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多样的基层文化建设形式有助于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单一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会让群众觉得枯燥无味,而且会让群众失去参与文化建设的兴趣。今天文化发展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脱节。文化供给满足不了人们的文化需求,无法提供人们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这要求文化广播和建设管理人员不断深入基层,挖掘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只有反映基层群众的需求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进行基层文化建设的热情。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在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前沿更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积极将科技成果引入文化建设中,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辅助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建设乡镇图书馆是最直接的方式。乡镇图书馆不仅能营造文化建设的氛围,还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提高整体的文化素质。随着手机、电脑的广泛普及,文化建设管理人员可依托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开展线上文化建设。具体而言,文化建设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线上文化活动。

(三)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开展城镇文化工作的重要前提。由于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建设管理人员要不断改进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当然,开展这项工作也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支持,政府可以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使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齐头并进,让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要及时与政府沟通,让政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这项工作在短期内很难完成,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根据他们的文化需求健全基础文化设施。

四、结语

经济发展离不开思想文化建设,思想文化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和保障,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离不开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只有国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社会发展才能迈上新台阶。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作为宣传基层文化的重要平台,起着构建和谐社会、宣传科学发展观、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重要作用。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要根据时展特色和社会需求,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最新的、有营养价值的文化内容。同时,还要立足实践、扎根基层,提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不断引导人民群众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求。因此,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作为建设和创造美好基层生活最有效的途径,一定要发挥正确的文化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蒋萃.关于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7(40):110-111.

广播电视文化范文3

传承性、渗透性、多样性和互动性是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电大是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学的高校,在具备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又展现出广播电视大学独有的校园文化特征。

(一)虚拟性

电大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学,网络是学生学习、交流的主要平台,学生与教师处于准分离状态,这就决定了电大校园文化的虚拟性。一是教学活动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区别于普通高校以课堂面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广播电视大学主要以网络为媒介开展教学,教师在教学平台上上传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学习材料,在网络上组织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在教学论坛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教学论坛、QQ群等方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面对面地交流,“人—机”对话替代了“人—人”对话,电大教学活动在虚拟环境中开展。二是校园文化承载方式的虚拟性。广播大学是运用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教学的成人高校,网络教学是电大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承载方式,同时也是电大虚拟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虚拟校园文化建设中,网站、BBS、博客、QQ群、电子邮件等都是电大虚拟校园文化的有效承载方式,与校园文化物质承载方式不同,这些承载方式体现出了很强的虚拟性。

(二)开放性

电大学生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年龄、职业、家庭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不同,电大学员的成人性、职业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允许不同价值观念的共存,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交流、碰撞、吸收和融合,造就了电大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在普通高校中,学生接受的是既定的校园文化熏陶,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范式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得到了相似的体现。与普通高校学生不同,广播电视大学学生主要以参加工作的学员为主,学员经历各样,观念各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为不同,在电大的学习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和谐共处,不同的价值文化相互融合,共生共荣。其次,电大校园文化和其他社会亚文化相互融通。电大校园文化通过具有不同职业背景、职业文化的成人学生与社会其他亚文化进行交流,其他社会文化渗透到了电大校园文化中,电大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进行整合、吸收后又会给社会文化增添新的内容,电大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互促进,共同交融,这是电大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特点的又一表现。

(三)服务性

电大的远程教育网络系统覆盖了城乡各地,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就能申请进入电大学习。电大以自身的网络平台和系统优势为每一位追求进步、提升自我的人提供了再一次学习的机会,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开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促进教育的公正、公平,提升全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是电大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电大的社会责任决定了电大文化的服务性特征。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来源于实践,同时更要服务于实践。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对人类的非强制性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和不可抗拒的,其中已经内含了文化的服务性。电大校园文化具有激励、规范、服务等多种功能,在实践中,电大所有的工作以服务学员为主,根据不同类型的学员,努力提供个性化地教学管理服务,充分满足每一位电大学员的需求,让每一位学员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二、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校园文化内涵及本质认识不到位

电大是开放性办学的成人高校,电大重视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然而,目前很多电大对校园文化内涵及本质认识不到位,简单地把校园文化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把学生组织起来唱唱歌,搞搞活动就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好了。校园文化具有引导、规范、凝聚、激励等功能,优秀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风气,对学生和教师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可有可无,那么,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比如: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氛围不浓厚,学风差;教师缺乏上进精神,不能充分认识教师的职责,工作懒散,教学效果差。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缺乏师生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缺乏凝聚人心的“精、气、神”,这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单一

校园文化载体主要是指以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形式承载、传播校园文化的媒介和工具,主要可以划分为物质、行为和制度载体。从目前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内容看,形式和内容都是较为单一的。大部分电大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校园活动的展开,比如:组织师生唱歌,开茶话会;组织教职工踏青,开展羽毛球比赛;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等等,校园文化以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固化于行为载体上,这是秉持狭义校园文化观念的结果。甚至部分电大连活动都没有开展,即使组织了,也是为了完成工作而组织,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而在对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制度载体的建设上,如校园景观打造、学校标识设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相关规章制度制定等,则涉及更少。就目前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来看,其载体和形式无疑是较为单一和片面的,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思路还需进一步开阔,载体还需进一步拓展,内容还需进一步丰富。

(三)主体参与度不高

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都是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但在电大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各主体参与度不高。首先,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参与度不高。学校领导普遍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中,学校也没有出台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方案和建设目标。显然,校园文化工作成了学校的“附属”工作。在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有不少领导以工作忙为由少参加或者不参加活动,这其实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重视的表现。其次,教师参与度不高。由于电大“师生比”较低,教师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因此,教师很少参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再次,学生参与度不高。电大的学生都是成人,平常工作较忙,由于以网络学习为主,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较少,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缺乏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缺位,不利于电大校园文化建设。(四)特色不突出目前,部分电大在电大校园文化建设中盲目照搬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缺乏对电大自身实际特点的思考,导致电大校园文化难以体现自身特色。比如,校园文化活动从活动主题、内容,到活动的组织、策划与实施都套用普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上,也盲目追求现代、豪华、气派,忽视了电大自身的特点。其实,电大和普通高校是两种不同办学类型的高校,电大的生源、办学理念、定位以及教学方式、手段都不同于普通高校。电大师生应从虚拟性、开放性和服务性入手,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打造具有电大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加强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组织领导,树立正确的电大校园文化观

电大领导和全体师生要更新观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重新认识校园文化的作用,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对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审视、反思和改进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学校领导要加强对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改变过去功利性较强的政绩观,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光荣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将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工作日程,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电大校园文化建设长期、中期、短期方案;将工作落实到人;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电大全体师生员工要切实抛弃过去轻视校园文化建设的观念,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积极献言建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出好建议和好想法,共同为打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电大校园文化而努力。

(二)拓展校园文化载体,丰富校园活动内容

一是继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师生业余文化生活。在重大节假日组织教师、学生开展庆祝、纪念活动,密切师生间的联系。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及奖学金颁发仪式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社团活动,增强全体师生的凝聚力。二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学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充分体现电大校园的文化特色,积极打造校园文化长廊,打造校园文化景观,让学校每一栋建筑、每一处景点都洋溢着浓厚校园文化气息,学生行走在校园里就能感受到学校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特色。三是打造校园制度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中,要体现电大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彰显人文关怀。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向学生传播电大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四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电大应对自身的校园文化进行提炼,形成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校徽、校歌、校训等载体把电大校园精神文化展现出来。

(三)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电大校园文化建设

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是全员性、动态性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学校领导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规律,积极给予人力、财力、物力支持。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校园活动。教师在讲授知识、答疑解惑和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融入电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到电大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要努力克服工学矛盾,积极参加电大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在组织开展活动时,在活动的主题选择与组织实施中要充分考虑电大成人学生特点,结合成人学生的需求实际着重开展能够提升职业技能、人际交际能力的活动,进一步增加校园活动的吸引力。

(四)突出电大特色,打造网络校园文化

广播电视文化范文4

【关键词】广播电视网络文化;农村工作;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广播电视网络工作在柯坪县盖孜力克镇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长足进步[1]。广播电视网络文化不仅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娱乐内容,也是不断推进农民快速脱贫致富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的工具。随着农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不断加深,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的各基础设施得到了充分政策支持与大量资金投入,广播电视网络文化的基础设施得到实现,农村人民群众的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络的问题得到解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这一过程中农村的新文化实现充分的转变。广播电视网络文化在农村工作中的运用,可以从以下三点内容谈。

1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文化产业开发,提升适应市场机制能力

技术发展与“三网融合”新形势下,大力地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有线电视网络的相关产业。并做好网络的整合工作,使有线电视网络作为“三网融合”的一个重要的支撑平台。加大农村网络的升级改造力度,将农村数字电视普及与网络的升级改造相互结合,以确保有线电视的传输质量。坚持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和管理相并重,继续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实现村村通,完善农村的公共财政的保障机制、建立技术保障的体系。推进广播电视网络产业,坚持从实际角度出发,统筹无线、有线与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完善农村的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以提升农村适应市场机制能力。

2推进管理创新,提升广播电视的全面依法管理

坚持管理以“两保两促”,及保导向、保安全,促发展、促改革,强化管理的意识,并充分的履行管理的职责,加强广播电视网络节目与宣传管理,完善节目的规划、播出、收听及收看等各环节的管理,继续深入地开展低俗之风抵制活动。同时,加强对境外节目的控制引进与播出管理。严格把关,落实层层的负责制度,并对违反宣传政策的行为进行大力查处,始终把节目安全播出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技术设备的改造与维护也需不断的进行加强。广播电视网络文化在农村工作中也可以加强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加强广播电视网络播出机构的监管,及时的发现与处置各类的违规行为,对播出机构广告、节目进行监管,特别是境外卫星电视的节目更需要严格管理规范。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文化的管理创新,不断的提升广播电视的全面依法管理,完善农村的基础建设。

3推进体制改革,提升相关队伍的创新与服务能力

进一步的深化广播电视网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据政-企、政-事相分开的原则,切实的转变农村地区政府的职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广播电视网络企业、单位的体制机制的改革。通过深化劳动、人事与收入分配的制度改革,建立其科学激励、竞争及约束的相关机制。通过改革推进电视节目的考核与播出机制,建立且健全科学节目的评估体系。深化“五好”的班子活动,增强整个企业班子的凝聚与战斗力;通过继续的开展相关机关行政的效能建设,把深入改革,切实的促进整个单位的作风转变,并有效的提高行政的效能。通过电视广播,可以深化农村党风、党纪的教育;切实的加强好党建的工作与深化思想政治的工作,建设好学习型的单位。抓好人才的建设工程,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政治业务食品,努力的建设“政治强、业务、纪律严、作风正”的一个职工队伍,不断的推进各项工作的快发展。综上所述,广播电视网络文化对柯坪县盖孜力克镇的农村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深刻的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文化范文5

1.1管理人员存在问题

由于缺乏对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有些单位在工作中并未设置管理岗位,很多岗位都是由办公室人员兼职的;再加上档案的管理形式和管理手段落后,员工缺乏主动的工作的意识,执行能力不强,所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存在调理不清、工作混乱的情况。另外,各部门之间总是各自为政,相互不联系,很容易造成人才和物品的浪费,削弱了其市场竞争能力,阻碍了其各种效益的发挥。

1.2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在广播电视系统内部,并没有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具体的工作中。我国相关法律已经明确指出,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总会出现前后观念不一的情况,而且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不够强烈,行业内部的档案管理只限制在文件处理内容中,并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形成档案管理,导致档案管理不规范。

1.3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我国广电档案管理的角度来看,管理制度不健全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正常的工作中,一个单位不仅要形成各种档案管理,而且内容也是需要集中管理的,这是档案管理最基本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制度,与实际要求相差很远,而有的部门并没有任何制度可以遵照执行,档案管理流程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制订,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

2提升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办法

2.1确定工作重心,加强信息化建设

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与文书档案相比,具有一定的鲜活性,与现实业务的结合比较紧密,常被利用的内容也比较多。鉴于此,要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纳入到重要的管理内容中,坚持贯彻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统一集中管理。同时,还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收集和整理原生电子文件,加强单位内部业务技术的整合,做好档案信息化的规划管理工作,不断分封媒体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大服务力度,为档案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2.2重视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档案管理作为广播电视系统的核心部分,要想提升其管理效率,就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努力配备相关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从根本上保证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另外,要结合文件的数量,确定专职管理和兼职管理人员。档案的种类复杂,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不能按照传统档案的管理方式执行,它需要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内容联合在一起,加大对人员的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效的档案管理队伍,这对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行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落实有关档案管理的全部规定

广播电视相关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各个管理部门也要承担相关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负责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另外,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收集、整理资料,明确管理原则和管理体制,按照要求管理档案,明确分管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保证。

3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创新举措

3.1体制建设的创新

从整体情况出发,要不断完善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体制,明确档案管理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健全档案管理体系,制订档案管理的期限表,定期检查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档案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规范档案管理的要求,严肃处理不按规定移交档案的人员。另外,还要加强档案管理内部人员对职责和义务的认识,加强档案管理自身的运行规范,定期开办研讨会,增强单位领导、干部和职工的档案管理意识。在这个大前提下,要努力落实档案管理工作,为广电档案管理开发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3.2服务宗旨的创新

对于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要坚持“服务群众”的宗旨,增强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做出优质的节目。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当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借出时,需要填写借用资料的编号,确认送回时间,避免出现丢失或误用的情况。鉴于此,可以采用电子扫码技术,实现对素材的全方位管理。另外,要加强对《档案法》的宣传,提高其宣传力度,采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宣传方式,努力提升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3.3人员素质提升的创新

在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以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要求。同时,要摒弃过去档案管理中的不科学观念,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努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要树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工作意识,增强管理人员的职能意识,使管理过程能够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维应对创新的知识面,实现管理过程的全面发展。同时,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新观念、新意识的应用,采用创新的思维,全面发展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学习和考核机制,并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不断提升其业务素质。单位领导应不断吸收年轻的工作人员,给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的生命力,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文化、技能的学习,认清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不断提升服务品质。

4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了广播电视行业,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行业将会向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与IT技术联合在一起,高效的网络技术是其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就意味着,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发展决定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提升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被重视的程度。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要增加有关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资金,增强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化建设,更新陈旧的设备,以保证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另外,要加大在软件方面的投入,落实相应的管理体制,努力实现专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广播电视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加强岗位建设,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对于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合作理念,而过去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行政档案业务的发展,不会为企业带来任何物质财富。从档案管理本身出发,档案管理的目的就是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的经验和可靠的依据。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的落实,将管理过程落到整个档案管理中,以服务群众为中心,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总体内容中。

5结束语

广播电视文化范文6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传播形式;措施

一、引言

融媒体的发展促进了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这体现在传播形式上的变化,广播化传播成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这无疑体现了新闻行业发展的进步,但也要对此辩证看待,应认识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要努力做好很多工作,包括电视新闻广播化传播的原因与发展策略这些内容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具有的传播特点

(一)网络化。电视新闻的网络化是指在网络上播放新闻,播放形式发生了改变,但归根结底来说还是传统媒体当中的新闻,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种语言现象很流行,也很突出,对电视新闻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网络对新闻语言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体现为在新闻语言上发生了变化,语言越加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流行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当中。

(二)互动性。电视新闻传播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之下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将电视新闻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播放,通过网络平台和电视新闻进行直播互动,进行及时评论,所以其新闻传播互动性更强,为和制作者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传播方式和新闻事件互动性更强,这种特点也更加明显。

(三)编辑一体化。在对电视新闻制作中要求工作步骤要明确,要广泛收集信息资源,编辑组织资源,最终促进新闻文章的形成。新闻内容应和图像完美搭配,在制作电视新闻中这些要素的融合都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而且这些步骤本身就是明确的,是独立的。在新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慢慢变成数据形式的新闻,收集编辑信息资源工作日益得到融合,工作人员在各频道上对信息进行收集,快速编辑整理信息资源,促进了数据化新闻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电视新闻以广播化形式传播的原因

(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电视新闻在传播形式上具有广泛化的特点,对人们视野的开阔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电视新闻越加具有广播化的特点,越加向着广播化的方向传播,由此该传播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在科技进步背景下得到发展,网络信息这种技术为不同行业带来了便利,而新闻行业的发展越加与网络技术相融合,网络技术的应用使采编方式更加快速,新闻制作与播报更加方便,传播手段并非只是对画面进行播放而已,而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口播方式对新闻信息进行传达。在网络信息广泛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更乐于借助网络对新闻信息进行传播,进行获取,相比较而言依靠电视传播新闻这种传统方式在传送消息上速度有限,导致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然而通过网络以广播化的形式传播电视新闻更具时效性,节目播放形式越加多样化,在语言上不再显得刻板拘束,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视新闻以广播化的形式传播是网络信息技术与新闻行业相结合的发展产物,这要得益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从而为电视新闻媒体的广播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二)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了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人们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更多地参与学习、娱乐休闲活动,在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的基础上更加追求精神文化需求,对新闻的阅读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从电视新闻播放时间上看开播时间是固定的,这时新闻事件已经发生了很久,电视台需要编辑制作才能最终传播,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信息的接收速度比较慢,接收时间长,然而通过广播化的传播形式,人们从口头播放中对新闻信息进行获取,广播化是以垮媒体方式来传播,是对电视新闻多功能和多样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对节目编辑制作进步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对快节奏生活的适应,更是电视新闻对市场发展需求的适应,无论是做家务和运动,还是聚会和休闲,都可以对新闻不分时间和地点的聆听,该接受方式与当前人们的生活状态更加符合。

(三)新闻传播本身的需求。当今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态势,传统生活模式被各种技术所突破,在交通和建筑、工业发展当中不同地区交流合作日益增加,世界每个地方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素材会大为增加。如果仅仅依靠电视新闻来传播如此庞大的消息是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交流和需求的,通过广播化传播才会使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在这点上来看正是因为这些变化使传播需求大为增加,正是因为这样电视新闻传播形式越加具有广播化的特点,大范围和高效率的传播需求得到满足。

四、电视新闻广播化传播形式简析

(一)从时效性上看。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对新闻需求还是很大的,这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较来说人们更愿意听新闻,这种对新闻信息的接收方式更高效,而且传播形式不会对接收效果产生影响。对学习和工作繁忙的人群来说广播化传播能够使其对新闻信息及时有效的获取,在对新闻内容听取时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这使时效性与迅捷性得到有效的保证。在原有基础上有效整合新闻内容,对传统而又单一的传播形式做出改变,这是对满足于受众群体阅读需求的最好证明。

(二)从信息量上看。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是相互合作,而且是分工明确的关系,优势互补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在新闻传媒层面上看电视新闻呈现出时空同步和声画一体的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对国家政策法规进行及时的,全面解读这些条例,理性全面表达这些内容。在图像内容限制下稿源得到丰富,扩大了信息量,有利于对时效性鲜明的事件进行更多、更快和更好的播报,这些事件大多数是动态化新闻,这使市场化需求得到满足,给受众更多的体验,阅读需求也得到满足,保证了传播质量,也促进了传播形式的创新。

(三)从生活化上看。对于电视新闻传播来说需要集中整合与剪辑文字、画面、影像信息,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可以播放。在前期整理与报道编辑工作当中制作环节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在筛选和播放影像、语言方面会消耗很多的时间,这样做是为了使新闻更加官方,更加客观,但是如果语言文字太正式,人们在阅读中会感觉很困难,以至于影响到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在认知上产生偏差,对重点信息的获取不够精准,而广播化传播能够以生活化的方式对这些要素进行很好的处理。对于电视新闻的广播化传播来说在语言上会更口语化,更具生活化,从而来描述评议新闻事件,便于听众对新闻内容更好的理解。这种形式与人们的生活更贴近,和听众的距离会越来越近,更具有可视性的特点,功能性服务也越加多元化。

五、促进电视新闻广播化传播的措施

(一)将新闻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提高上去。在广播化发展中对过去单一陈旧的新闻模式做出了改革创新,改变了传播形式,同时新闻工作人员的能力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更重视新闻发展的实效性,行业工作人员应该认清这种现状,对网络新闻动态应时刻密切关注,在播放新闻与解读相关事件过程中应考虑到大众心理,对正能量进行传播,为不同年龄和文化水平的受众对新闻要点的了解提供帮助。新闻工作者在整合内容和编辑语言文字上要坚持口语化、生活化的原则,与人民的生活应更贴近,给人以亲切感;同时也要注重学习,在工作中对方法技巧和经验进行总结,对新技术全面的掌握,充分了解受众需求,将具有质量保证的新闻内容提供给大众阅读。

(二)有效整合新闻内容。虽然广播化传播这种方式更有效,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内容播放量大为增加,但要通过有效手段积极整合新闻内容,这使对新闻的播报更加具有价值性。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使广播化传播发展更长远,需要使播放的新闻更富有吸引力,结合新闻特点及要求对新闻内容进行整合,综合报纸、微博和微信、网络内容以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来解读分析新闻内容,使受众能够对新闻内容进行多元化的理解,要对传播内容进行整合,适当调整与优化新闻模块,有针对性、目标性地对新闻进行传播。

(三)增强实效性。网络技术使电视新闻实效性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为了长远的发展,新闻内容要突出实效性,也要注意内容不能太多,否则观众会对广播化感到不满,对新闻传播产生影响。除了要重视实效性,也要重视真实性,避免因为追求实效性而忽略了真实性,以至于对观众造成误导。

(四)辩证看待广播化传播形式。广播化这种传播形式使人们不同需求得到了满足,以更方便对新闻消息进行获取,从一定程度来看这是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进步表现,但是要辩证看待这种新的传播形式。画面是新闻传播重要组成部分,是节目重要构成要素,新闻传播要尽可能依赖于画面,缺少了画面即使语言文字再精彩,观众兴趣不会太高,不会给予密切的关注。虽然广播化传播口语化、生活化特点应该鲜明一些,但是有一部分人会感到不满,这是由于播报员会对事件做出适当的点评,但是如果对点评内容和语气,以及时长等因素控制不力,观众会有意见,这就要求传播人员要具备更高的业务水准,因此要从辩证角度看待,从理性角度分析,促进广播化传播更好更远的发展。

六、结语

电视新闻广播化传播是一种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全新传播形式,满足了现代化快节奏生活背景下人们对阅读浏览新闻的需求,这是新闻行业追求创新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重要体现,这就为这种传播形式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广播化传播应用普及中要以市场需求为根基,也就是以受众新闻需求为基础,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自身素养,提升业务水平,有效整合内容资源,推进广播化电视新闻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边鹏飞.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化现象[J].传播力研究,2019,3(28):54.

广播电视文化范文7

(一)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通过计算机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工作,将人脑从单调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仅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还提高了正确率。同时,通过在会计软件中进行规范化的设置也避免了记账不规范、错记、漏记等问题。最后,会计电算化是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为企业的内部决策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也为企业外部信息披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广播电视系统虽然不属于企业单位,但是也面临着经营的压力,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实施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单位的长久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广电系统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各地广电集团纷纷挂牌,公司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多级公司、股份制公司等。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也是纷繁复杂,有参股、全资、控股等,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既受母公司的管控也有独立处事的权利,而二者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资本链。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依赖又矛盾频发的关系使得管理起来更加复杂。要想实现集团的有效管理就必须借助会计来实现,通过会计电算化构建统一的经济责任制,对整个集团分而治之,最终实现集团的有效管理。

二、广播电视系统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基础薄弱,实施电算化难度高

管理基础不仅包括企业的会计工作基础也包括企业的历史管理水平。广播电视系统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管理系统。在管理过程中计划经济的气息浓厚,主要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而不是依靠数据分析进行决策。在会计工作基础方面,广电系统的管理也相对混乱,其资本来源比较多样化,国家拨款、广告收入等都属于主要来源途径。而系统的收益也不像一般企业只要产品卖出去就能够有营业收入,广电系统的收益体现的更为长远。此外,广电系统的财务管理与一般企业大有不同,例如摄影就包括委托摄影、联合摄影、受托摄影灯多种,不同的摄影方式制片款的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

(二)广电行业会计工作的复杂性阻碍了电算化进程

虽然2005年国家专门出台了电影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对于影视行业的会计科目进行了专门的规范,但是依然不能解决广电行业会计工作中的问题。首先影视剧行业的现金流量大且杂,这就导致了会计凭证经常缺失或者错误,在录入时增加难度。其次,收入核算不同于寻常企业,例如电影放映企业有多种预售电影票的形式,这就要求的进行收入核算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三)人员分工不合理

传统的会计工作需要进行人员分工,电算化管也要进行科学的人员分工。从软件的开发到财务工作的进行都要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秉着互相监督的原则,如程序设计人员就不能从事具体的财务工作,审计人员则不能兼职出纳岗位。

(四)安全性风险控制不到位

安全性风险是伴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生的。会计电算化通过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和资源共享,这就给网络黑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提供了契机。一旦系统的密码被盗取,单位的资金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也有泄露的风险。如果遭到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很有可能造成系统错误甚至瘫痪,整个会计工作就无法进行,造成单位的严重损失。

三、广播电视系统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实施途径

(一)规范软件系统,加强系统维护

目前我国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还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市场上的电算化软件鱼龙混杂,广播电视系统与一般的企业不同,在会计核算、科目划分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选择电算化软件时必须要在保证安全性和基本会计核算职能的同时选择符合单位特点的软件系统。只有拥有一个规范的、合适的软件系统才能够促进会计电算化职能的全面使用。使用电算化软件后要加强系统维护工作,制定规范的计算机操作规程,保存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上机记录。定期对软件系统进行更新、修复,一旦出现故障或错误要由专门的软件人员进行调试和维护,检查信息是否被非法删除或篡改,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定期对系统进行诊断,防止出现一些隐藏性的问题。会计工作发生变化时要对系统做出及时的调整。最后,还要做好硬件设施的检修和维护,避免因为硬件设施故障影响整体工作。软硬件设施的维护不仅能够为电算化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还能够强化数据信息的安全与准确。

(二)合理进行人员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

电算化系统的使用首先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使得不同岗位的员工能够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很多工作都由计算机代劳,这也使得前期的准备、审核工作更加重要,因此,在进人员分工时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在电算化的环境下,总账由计算机根据每一条记录直接加总而成不需要再通过人工核算,但是前期的凭证审核工作也就变得更加重要。因此,笔者认为要加强凭证的审核,实行实物凭证盖章和计算机签字双保险。在做出一定调整的同时也要借鉴传统的分工模式,一些科学合理的分工模式不应该被改变,如业务程序分离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等。这些都是防止员工舞弊的有效方式。只有对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分工才能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才能发挥电算化的整体作用。

(三)严格授权管理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会计方式不同,所有的数据信息都在一个大的数据里,只要有用户名和密码就能对数据进行查看和操作,因此对于操作权限的管理必须要严格。根据人员的岗位分配决定谁有权限对什么样的数据进行操作,坚决杜绝越权处理的行为。必须要强化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四)加强员工培训工作

其次,要做好电算化管理工作还要注重员工的岗位培训。会计电算化不仅涉及到财务相关的知识,还涉及到计算机知识。广电系统必须要培养大量能够熟练使用财务软件的基本人才,同时还要培养一部分精通财务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中高端人才,这一类人才往往是系统设计和维护的中坚力量。

(五)建立数据管理制度

数据库管理主要指对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备份、操作记录的保存、损毁数据的修复等。每天都要对电脑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对于磁性介质保存的数据要进行双备份。对于报表等数据信息每个月都要进行备份。对于每一次操作都要进行记录,尤其是对数据信息进行修改的操作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并留下记录,严禁反记账或反结账的行为。反记账和反结账的行为不仅违反了会计基本原则,还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混乱和错误。要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六)加强会计电算化中的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会计电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在手工会计时代曾经制定了专门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针对电算化管理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档案管理办法。广电系统应该结合现有的管理办法建立专门的制度规范电子数据、硬盘、磁性介质、纸质凭证的保管、归档、调阅和销毁工作。不仅要做到安全性高、保密性好,还要做到管理科学、查阅方便。每一张记账凭证都应该有录入人员的签名和盖章,计算机打印凭证视同手工填写凭证,按照规定进行归档保存。对于计算机生成的一般账簿要定期进行打印盖章保存,可以按月打印也可以按季度打印。对于输出之前的电子文本档案要视同财务档案保存,进行备份管理。会计档案的管理是对会计信息的有效保存和使用,便于提供更好的信息查询服务,加强会计信息的反馈功能,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追根溯源,寻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七)强化风险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

与传统的会计手段相比,会计电算化时代的信息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传统的会计手段都是纸质的资料,只要做好防盗、防火、防潮工作即可。在会计电算化时代不仅有纸质资料还有大量的电子数据信息,不仅要做好传统的安全防范工作还要防止黑客攻击、防止电脑病毒入侵、防止硬件损毁带来的数据丢失。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管理中一定要有风险意识,要清楚电子数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对外,要防范病毒和黑客的入侵,对内要防止密码的泄露和内部人员的舞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最好能够建立对外的网络防火墙和内部审计制度。任何的系统都不是完善的,要不断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

四、总结

广播电视文化范文8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创新思维;分析

一、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得新闻的渠道也越来越宽泛,智能手机、电脑、iWatch等移动网络设备的兴起,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对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果广播电视仍然采用传统滞后的策划思维,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长此以往,会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降低广播电视的收视率,不利于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1]。基于此,广播电视媒体要从改变策划思维为开端,根据现阶段观众的不同的需求,不断改革和创新策划活动的方式,吸引观众的眼光,进而促进广播电视媒体可持续发展。

二、策划广播电视新闻的原则

策划广播电视新闻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紧密的流程后才可以向广大人民群众播放的,中途需要采集新闻事件,然后再对新闻事件进行整理分析,选取有意义的受群众关注的新闻进行编排,最后审核无误后再进行播报,这一系列严谨的流程决定着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以及播报后的影响,所以,对于策划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策划人员要保持客观的理论,积极的态度,并以正确观引导舆论,不可恶意扭曲事实,误导群众思想,擅自传播谣言,而是要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上播报新闻,以及积极性的思想引导群众观点向正确方向发展,这样做广播电视新闻才有意义,才具有社会价值[2]。

三、目前策划广播电视新闻的状态

仔细分析目前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状态就会发现,其新闻存在几点问题,比如说有的新闻是人为编造的,实际上根本没发生过,还有的新闻是根据策划者想要什么样的影响刻意安排的,甚至有的新闻被盲目的炒作,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出了当下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现状[3]。造成这种现状是因为策划人员没有考察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更有甚者将编造的新闻播放出去,有可能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如果长期这样发展下去,人们必然会对广播电视新闻失去兴趣,不再关注广播电视新闻,从其他途径获取新闻信息。其次,策划人员为了博取更多听众关注,会刻意安排一些新闻事件,这样做完全违背了策划工作的原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社会群众的利益。最后,一些新闻策划人员为了牟取更多的利益,虚假夸大事实,企图掩盖新闻事件真相,煽动群众情绪。这些种种行为极为不利于社会稳定性,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另外,广播电视新闻是传统的新闻媒体,具有固定播出时间和播出模式的特点,所以相对的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流程也比较模式化和固定化,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的思维模式也相对较传统。与此同时,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形式与广播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也十分类似,播出的时间十分固定,这就导致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播出时与事实发生的时间出现脱节情况,也缺乏良好的群众互动。虽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发展契机,工作流程也得到了完善,但是得到的实际效果却不十分明显,节目流于表面形式,缺乏群众的意见和想法的融入[4]。

四、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策略

(一)培养新闻策划人员的创新思维,提升其职业素养。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与网络技术息息相关的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中,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必须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所以在广播电视媒体中,要加强对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工作,并在招聘时提高就业门槛,进而创建一支高职业素养和高职业技能的专业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团队[5]。另外,在广播电视媒体聘请专业的讲师对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特别要在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的基础工作中,如策划技能、组织能力和编辑技能等方面进行深入培训,扎实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的基本功,才能为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具备职业素养和创新性思维打下良好基础,为日后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的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中快速准确地将活动和节目形式策划出来,进而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的蓬勃发展。

(二)保持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独特风格与创新原则。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在策划新闻活动和形式的过程中,要保持新闻的独特风格与创新原则,只有新闻的播报形式足够独特,足够新颖,才能吸引广大群众的关注,从而提升新闻的传播热度。首先,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在策划新闻时不仅要在规范的模板进行,还要对新闻策划的风格进行变革和创新,满足广大群众对新闻内容丰富多趣的需求。其次,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寻找新闻事件相关资料的渠道越来越广,数据越来越丰富,内容也越来越详细,因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广大群众对新闻的关注点,这样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在进行新闻策划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的“对症下药”,进而保证新闻报道的独特风格和创新原则在新闻报道中得到有效发展[6]。

(三)遵循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基本原则。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的过程中,要遵循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基本原则,来制定多元化的策划方案,为新闻事件的分析、归纳、整理和制作提供依据,确保广播电视新闻在播报时与策划方案不出现纰漏。但是,广播电视新闻播报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突发情况,所以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要将这些突发情况进行整合,在设计的策划方案中添加应对措施,以应对不时之需,保障广播电视新闻在播报时能够顺利进行。另外,在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守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和正确舆论导向性原则,还要以现阶段不同观众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播报的不同需求,以观众的需求为基础,积极改变和创新自身的策划思维,策划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形式,吸引观众的眼光,坚实观众基础,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收视率[7]。

(四)提升自身的创新性策划思维和专业素养。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拥有坚实的受众群体,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的策划思维和专业素养是决定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效果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员要突破的传统的策划思维,提升自身的创新性策划思维和专业素养。随着媒体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外许多的综艺节目深受国内观众的喜爱。例如《RunningMan》《Player》等韩国真人秀节目,都在用了新兴的策划形式,邀请大众喜爱和熟知的演员、偶像,中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也借鉴了此类节目的策划形式,策划了《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脍炙人口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得到了无数的好评和收视率,这给广播电视新闻节的策划工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思路,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人员应该以此为基础,结合与社会相适应的新元素,添加到新闻内容的选择和播报形式中,全力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满足大众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不同的心理需求,拓展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策划的渠道[8]。另外,广播电视新闻由于受传统播报的影响,存在趋同性特点,长此以往,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从而削减了观众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喜爱程度,也降低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原本仅在一个时间段播报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又受到了严重的压缩,阻碍了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为了使广播电视新闻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就需要从广播电视新闻策划这个根源抓起,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思维,将创新的策划思维运用到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各个环节。例如,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过程中,为有效引发观众的关注度,就可以从观众身边发生的事件入手,将广播电视新闻的选材贴近观众的生活,在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中,记者要全程跟踪事件动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和挖掘,为观众还原新闻事件真相,这样的广播电视新闻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进而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和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9]。

(五)突破传统选材,选择创新型题材。在当今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只有走创新型路线才能发展的更长远,新闻题材要新颖,表现形式要丰富,策划人员要一改传统的工作方式,全身心投入新闻的采集和编制工作中,思维要宽广,在编制新闻题材的时候要有独特的创作理念,只有创新,制作出的节目才会与众不同,并且吸引更多的听众。另外,组织上也要积极鼓励策划人员培养创新能力,建立激励制度,把节目效果与策划人员的薪酬相关联,保证策划人员付出努力的同时可以获得足够的收获,这样策划人员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创作出具有特点的节目风格,使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的更高,走得更远[10]。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