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论文范例

高校论文

高校论文范文1

一、高校财务成本控制的含义

一般意义上的财务成本指的是企业在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而高校财务成本不仅包括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教学物品支出、教师工资的支出等,还包括行政管理、决策成本以及隐形消耗等的费用。因此,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成本控制,高校财务成本控制是按照高校预定的目标,对高校教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查,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将高校财务成本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高校财务成本控制是财务成本控制人员对高校工作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是现代化的成本核算、控制等管理理论在高等院校中的应用,也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对高校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校财务成本控制的内容

1.高校人力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高校综合化办学的发展,一般情况下高校的教职工与学生总和在一万人以上,其人力成本在高校的财务成本中占很大比例,因此人力成本控制对高校财务成本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控制人力成本首先要完善高校教职工的工资结构,设置合适的工资项目体现,并且配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制度;其次要合理控制高校教职工的人数,对已有的教职人员进行合理安排以降低高校人力成本,一般来说高校学生与教职工的比例大约为18:1,高校学生与行政人员以及教辅人员的比例大约为15:1。

2.高校资金成本控制

高校资金成本主要包括取得资金来源成本、使用资金成本以及占用成本等。取得资金来源成本指的是在高校在资金筹集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宣传费用、担保费用等。使用资金成本指的是高校在使用筹集的资金时需要支付的一定费用,如银行手续费等。占用成本指的是资金使用者需要向资金提供者支付一定的报酬,如贷款利息等。目前,高校资金来源多种多样,不仅包括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收缴学生的学宿费收入,还包括了社会性质的捐款、科研项目研究经费、银行贷款以及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办学资金以及对外提供服务的营业收入等。因此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控制资金成本,维持高校资金的流转。

3.高校决策成本控制

高校决策成本是指高校做出某项决策所付出的机会成本。资源的稀缺体现了高校决策的重要程度,决策失误可能使高校损失更好的事业发展机会。因此若想控制决策成本就要在决策前,对决策方案做好充分的论证。

4.其他成本控制

其他成本包括隐性成本以及管理监督成本等。高校隐性成本指的是教学办公设备的重复性购买、贪污腐败现象以及高校办公效率低下等等,这是管理学意义上的“公地悲剧”在高校的再现。从高校角度来看,隐性成本占用了原本正常的教学经费,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事业的开展,因此控制高校财务成本也要控制隐性成本,完善高校内部的管理制度,降低不必要的隐形消耗。高校管理监督成本指的是高校在控制财务成本的同时所产生的成本,这也是高校财务成本控制的内容之一。高校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的完善程度取决于高校财务管理监督所增加的效益与管理监督产生成本的比较。高校财务管理监督所增加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高校新开某一项专业时,既要考虑教学成本,还要考虑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高校自身的优势、政府相关政策、社会就业环境等因素,因此可以这样说高校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视社会效益。

三、高校财务成本控制现状

1.财务成本控制目标不明确

目前,高校财务成本控制目标存在片面化、不明确的问题,仅仅为控制成本支出而控制,没有全面考虑到财务成本控制对高校教学效率的影响,也就是说高校财务成本控制是否能够使高校能够保持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并且有严格的管理监督制度,能够满足教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要。另外,高校财务成本控制往往将控制的目标与重点放在学校内部各职能部们,很容易造成职能部门只注意完成成本控制任务,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责任,影响高校教学的效果。

2.财务成本控制在局部范围内

目前,高校财务成本控制往往是以各职能部门为中心的成本控制,局限在各职能部门范围内,没有在整个高校范围内进行成本控制。如果说从高校整体角度考虑,高校财务成本控制也只是各职能部门成本控制的叠加,忽视了其财务成本支出的上下游工作成本,没有全面、系统的成本控制。局部范围内的财务成本控制既没有考虑到高校招生、学生分配方面的成本控制,也没有与其他高校支出成本的比较,财务成本控制工作盲目发展。

3.定额预算,控制不严格

一般来说,高校控制经费主要是通过定额预算的方式进行的,事前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控制,但忽视对经费使用事中的监管,经费使用事后的考核。高校经费预算往往由各级职能部门根据部门事项编制经费预算,并上报领导部门进行审批。在这个过程中,缺乏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也就没有经费使用后的报告与分析,即不能严格的对高校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控制。另外各职能部门往往按照部门的需要盲目进行预算编制、申报,很容易出现单位负责人为了有更多的经费想方设法地多报预算,其编制的预算报告缺乏科学依据,内容也不够完善,高校的计划与财务等部门也没有实际调查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放纵了对各职能部门的经费管理,没有行使到管理监督的职能。

4.财务成本控制效率低下

高校财务成本控制按照职能部门的职能范围划分成本控制责任,要求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的财务成本进行控制。这样的成本控制方式没有考虑到不同职能部门相同性质的管理工作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问题,从而导致高校财务成本控制效率低下,很难有效控制财务成本。

四、高校财务成本控制路径思考

1.完善高校成本管理体系

高校成本管理体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涉及到财务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以及考核等方面,而财务成本控制仅仅是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高校财务成本控制依赖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提供的成本数据与分析,因此高校要逐步完善成本管理体系,进而更好的控制高校财务成本。

2.全面控制高校财务成本

高校每项业务涉及到的每个流程、每个环节都会产生成本,为了控制方便可以将财务成本控制分为几个方面,但要注意到在进行财务成本控制时,要站在整个学校的高度去思考成本控制,将控制中心由各职能部门转移到财务审计部门,全面控制学校内的财务成本。

3.加强高校成本预算管理

预算是高校财务成本控制的基础,加强对高校成本预算的管理可以实现对高校资金的有效控制。首先,要区别对待不同的预算项目,学校日常工作性多的经费如学生实习费用、教学用品等可以按照学生人数进行定额预算,一些专项的费用则可以采用零基预算的方式。同时在编制预算时,编制人员要站在学校的高度上,并根据实际的项目调查研究情况,来进行整体范围内的项目预算编制,以增加预算的可操作性,同时要注意项目预算要与学校的长期战略规划适应,编制3年滚动预算,以避免学校资源的浪费。若实际项目支出与预算出现较大差异,要及时寻找原因并完善预算编制流程。其次,要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管理与监督。在项目预算确定后,各职能部门、各级组织以及个人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做到两不超,也即项目预算使用范围不超、预算额度不超。第三,可以考虑建立激励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后的绩效考核。根据各职能部门每一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项目各个环节出现差异的原因,按照主要负责人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贡献程度,对表现良好的职能部门、负责人等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

4.引入外部审计制度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财务成本支出情况越来越复杂、额度越来越大,在高校自身的财务、审计等部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有效控制财务成本的情况下,高校可以考虑引入外部审计制度,这样财务审计可以很好地处理学校内部关系,进而实现对高校财务成本的有效控制。

五、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就要加强对高校财务成本的控制。针对我国高校财务成本控制现状,财务部门要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全面控制高校财务成本,并加强项目预算管理以及引入外部审计制度,切实降低高校财务成本,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宗惠 单位:暨南大学珠海校区

第二篇: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影响探析

一、新预算法的突出贡献

新预算法明确了预算法的立法宗旨,“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从原预算法“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到新预算法“规范政府收支行为”,这是一个从“政府管钱袋子”到“管好政府的钱袋子”的重大转变。立法宗旨的转变带来了新预算法全新的改变。

(一)预算做到全口径,保证预算完整性

按照新预算法要求,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纳入预算,不应再存在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收支,保证预算做到全口径。换句话说,政府预算需要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从而做到预算全口径,保证预算完整性。

(二)讲求绩效管理,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在新预算法中,共有8处提及“绩效”字样,第一次将“绩效”的理念纳入预算编制基本原则,强调了“绩效管理”。第一章总则中,将“讲求绩效”列入各级预算所要遵循的五原则之中;第四章预算编制中,将上年度预算支出绩效的评价结果作为各级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之一;第六章预算执行中,要求各级政府及预算部门与单位,必须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在有关预决算审查的章节中,明确要求人大负责审查年度预算如何提高绩效以及重点项目支出结果绩效的情况。在不久的将来,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审查将终结粗放管理阶段,逐步过渡到“得绩效得天下”的精细化管理轨道。

(三)建立透明预算制度,加大预算公开力度

新预算法总则第一条就提出要“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首次把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摆在了首要位置。同时。预算法还重点强调预决算公开的详细内容、具体时间以及保障措施。为保障预算信息的有效公开,新预算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对于“未依照本法规定对有关预算事项进行公开和说明的”,将“对有关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四)规范债务管理,严控债务风险

新预算法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定,但是从主体、用途、规模、方式、风险控制等五个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既达到了从严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目的,又适应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立起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有利于人大和社会监督,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五)严格管理结余与结转资金

新预算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新预算法加快了财政资金的支付进度,让更多的财政资金不再躺着睡觉。

二、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新预算法要求高校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日趋精细化

新预算法的实施,对于高校而言,全部的收入与支出都需纳入年度预算,意味着高校除了将财政补助收入和非税收入纳入预算外,还需将其他收入如横纵项科研收入、非本级和本级横向财政拨款等纳入预算管理,同时将这些收入涵盖的支出纳入预算。全口径预算的实施,要求高校必然要提高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只有预算管理达到一定的精细化水平,才能做到全面预算,涵盖学校可能取得的所有收入,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落户所有支出项目。

(二)新预算法要求高校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

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新预算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为了充分体现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高校的预算必须经得起监督与检查,而监督的基本前提就是公开。为了适应新预算法公开透明的原则,高校应加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项目,对于公开的信息提供必要的通俗的说明与解释,提高信息的可读性。

(三)新预算法要求高校确立预算的权威性

新预算法确立了严格的预算调整程序,一经批复,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未列入预算不得支出。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具有权威性的预算制度,保证预算严肃性,在编报年度部门预算时做到收入应编尽编,支出全方位覆盖,凡是没有列入年度预算的支出项目,除发生不可抗力因素外,一经上报、批复,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权威性的预算管理既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水平,也是实现全口径预算的重要保证。

(四)新预算法要求高校加快项目资金的执行进度

新预算法规定,当年未使用完毕的项目资金可以作为结转资金下年度继续使用,但是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按照现行管理体制,结余资金一般是需要收回的。财政专项资金对于缓解高校自有资金投入不足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按照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加快项目资金的支出进度。

三、新预算法下高校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加大新预算法的宣传力度,促进财务人员加强学习

新预算法的正式实施必将引发高校预算的一系列改革,各高校应时刻关注政策的变化,认真学习并宣传新预算法,通过讲座、聘请专家等形式向全体职工尤其向预算直接相关人员系统讲解新预算法的出台背景、内容变化、政府意志、具体要求等等,要求全体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熟知新预算法。全体人员知悉新预算法,才能自下而上编制科学合理、精细化的预算、认真贯彻执行预算,财务人员熟知新预算法,才能自上而下发挥预算监督的职能,维护预算权威性。

(二)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制度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使命。要坚持勤俭办学,坚持厉行节约,管好用好每一分钱,更多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绩效,更多注重投入产出的分析。新预算法要求高校加快财政专项资金的执行进度,但是加快进度不是盲目的突击花钱,而是要在科学论证基础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协同考核的绩效评价制度,建立一套涵盖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的考核指标,通过收集相关基准数据,如过去三年的平均值、以前某年度的数值、平均趋势、类似项目的先进水平、行业标准、经验标准等,确定绩效标准,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申报、预算安排的首要因素,提高绩效指标考核的分量和权威。

(三)加强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新预算法要求实施全口径预算,加强绩效考核,充分信息公开,这必然要求高校加强预算的精细化管理,预算收入分部门、分单位、分项目注意列示,综合考虑各种增减因素、数据量化,实现收入完整编入预算;对于支出,学校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实行零基预算,财务部门应与各二级单位共同研究编制,逐项论证,提升预算编制的精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高校作为教育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教育投入占GDP4%目标的实现,社会民众对于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在预算管理实现精细化之后,高校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逐渐对外揭开“面纱”,更有自信全方位的实现信息公开。对于信息公开,首先是“三公”经费问题。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省政府的有关规定,“三公”经费要严格控制,不能超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更要特别注重“三公”经费的公开[3]。其次是债务问题。沉重的债务负担是所有信息使用者都关心的问题,高校应在综合评定偿还能力、学校长远规划、国家财政政策等多种因素下,制定科学合理的贷款增减计划。最后,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在基本建设、大型修缮、政府采购以及大宗消耗性货物服务集中采购方面的信息公开。

(四)建立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

高校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对于项目支出。高校应实行“单项核定,单项考核,结余收回”的管理原则,连续两年未使用完毕形成的剩余经费,收回学校统筹安排。建立基本支出预算执行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对于学院基本支出预算当年末如有结余,统一结转为学院发展基金,由各学院统筹安排,可用于学院学科发展、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及其他发展性支出。对于其他单位基本支出预算,当年末如有结余,回到学校统筹安排。

四、总结

总之,新预算法的实施给高校预算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高校应借此契机,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预算管理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影响力,增强预算的公开性、透明性,让广大师生知晓资金的来源以及支出去向,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加快资金的列支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作者:马伟光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计财处

第三篇: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一、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概述

(一)管理目标

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从两方面分析:其一是基本目标,民办高校要通过财务管理获取经营管理所需要的资金,保证高校内部财务健康运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办学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各项教育经费支出不断增长,因此民办高校要以灵活的手段筹措资金,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规划,使这些资金被科学、合理分配;其二是经济目标,民办高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其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教育目标,还要考虑到经济利益,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将经济利益最大化。

(二)管理特征分析

首先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是,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内容更多,学校以及各个二级学院的办学经费需要审核、在建项目需要根据进展随时对费用登记入账、各类数据需要统计制作成报表,可以说财务部门在民办高校的各项经济活动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管理范围广,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最大区别的就是不能获得公共资金,要想保证经营管理顺利进行下去,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从外部筹措资金,也就是说民办高校财务部门不仅要处理内部财务事务,还要经常与银行或者企业等沟通,处理好与外部的经济往来;最后是具有灵敏性的特征,民办高校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聘请一些知名讲师或者教授到本校任教,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这些都需要财务的支持,这就需要财务部门衡量好融资、投资、经济利益以及办学质量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处理事务的灵敏度。

二、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管理理念

理念决定制度和方法,民办高校要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就要创新管理理念。首先,从融资的角度来说,因为民办高校需要自己筹集运营资金,所以要想保证自身持续发展下去,就需要改变以往将学费作为主要筹集渠道的方式,而是使用灵活的手段扩展融资渠道,例如,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筹集资金,学校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企业为学习提供部分办学资金,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众多企业投资者,还能解决就业问题;其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前面分析到民办高校管理不仅要实现教育目标,同时要获取经济效益,因此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最好引入成本效益观念,管理过程中衡量好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达到预期利润,就要想办法在不影响办学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支出,而不是将办学收益的希望都寄托在筹集资金上;最后从财务决策的角度来说,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决策权都集中在投资者的手中,做出的各项财务决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民办高校应该成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决策制度,高校管理者、财务部门人员以及投资者共同做出财务决策,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二)创新管理制度

制度会对财务管理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该将制度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从会计管理模式的角度来说,最好采用权责发生体制,由于当前民办高校融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经济效益,采用权责发生体制以后,成本核算工作将更加细致、合理,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实现预期经济效益;其次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说,应该加强对民办高校财务部门的监督,因为其虽然具有自主办学权力,但是如果疏于监管也容易出现问题,管理部门不能干涉民办高校使用灵活的筹资手段,但是却要明确其经济责任,要求民办高校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兼顾社会效益;最后从内部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要建立科学的预算制度,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生源特点以及市场需求形势等作为依据,对资金进行科学预算,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创新管理方法

当前大多数民办高校比较重视核算工作,却忽视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导致财务效应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因此民办高校应该成立财务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其不仅发挥核算职能,同时对融资、日常支出以及所有资金运作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将财务效应最大化。同时,民办高校应该创新运行机制,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首先从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角度来说,财务部门要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进行合理规划,丰富市场手段,提升资金价值,教育资金不允许被挪为他用;其次要完善效益保障机制,能够洞察生源、投资等各类风险,避免资金贬值;最后财务部门不仅要做好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还应该发挥协调者的作用,协调好投资者、学生、学校自身等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三、总结:

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其自身特征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民办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创新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获取预期经济效益、提升办学质量,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者:杜艳丽 单位:西京学院

第四篇: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探析

一、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1.财务信息的概念。

财务信息是指以货币形式的数据资料并结合其它资料,反映经济活动,表明经济主体的资金运动状况及其特征。财务信息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客观性,财务信息的运用具有广泛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财务信息披露在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已经广泛应用。高等学校等非营利性组织在财务信息公开方面相对滞后,但在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惯例。近年来,我国的高等学校在财务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是了解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前提。第一,公共产品理论方面,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社会共同消费和受益的特性使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各投资主体都需要获得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这为财务信息公开奠定了基础。第二,公共财政理论方面,高等教育是公共服务领域的组成部分之一,高等教育支出也是政府的重点工作支出之一,本世纪以来,财政制度各项改革(如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等)在高校陆续实施,高校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必然受到监管。第三,委托—理论方面,我国公办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两对委托者和者。首先是包括政府在内的投资者和高校间的委托关系。其次是学校与内部基层之间的委托关系。推行财务信息公开,可以满足这种契约关系、提升监督管理作用,又大大降低了成本,符合经济效益原则。

3.公开的必要性。

高校财务公开的重要意义主要有:第一,提升高校管理水平。高校财务公开是落实《信息公开条例》、深化校务公开、依法治校、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第二,推进高校防腐体系建设。高校财务等重要信息未公开是导致近年来高校腐败案发生的原因之一,更是监督机制滞后的表现,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是形成有效的内部监控和有力的社会监督推手,可以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第三,利于社会监督教育经费使用,提升高校社会公信力。财政拨款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我国的公办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作为公共财政经费的使用者及管理者,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公开财务信息是学校的义务。第四,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在要求。公办高校不以盈利为目的,会计目标难免存在不明确的、资金也存在着使用率不高等现象。如果是没有面向社会公开,约束力十分有限。公开财务信息对于推进财务决策科学化,减少资金运营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等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财务信息目前的现状

1.公开的途径。

按照公开范围,高校财务信息分为面向校内的公开和面向社会的公开。目前公开的主要途径有:第一,网络公开。在学校的相关财务信息在校务公开网页及本校财务处主页上予以公示。第二,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是高校的议事机构,也是实施学校财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教代会上向职工代表通报学校财务状况,可以充分发挥教代会在高校财务公开中的民主管理作用,便于接受监督。第三,公告或公示栏。学校设立财务公开或公示栏,定期或不定期公布财务信息,可以使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第四,下发的文件、通知。通过下发文件,公开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及财务办事规则等。第五,媒体。通过学校的报刊、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及时公开。

2.公开的内容。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对财务信息公开做了明确的规定,需要公开的财务信息主要包括:经费收入、经费支出及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财务相关审计情况;年度财务预算、决算等;设备、图书等物资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重点维修的招投标;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等。明确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内容对高校坚持依法治校、提升管理水平有着促进作用。财务报表是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高校通过财务报表、报告或附注等载体向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职员工、相关信息使用者揭示高校财务状况、收支情况、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学校预算和决算是财务报表的主要组成内容,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公示的常规内容,有必要做进一步的了解。

3.预算的公开。

教育部直属高校按照要求在约定的时间在学校的门户网站上,在公布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舆情反应,及时解释疑虑。目前预算需要公开的信息主要有:收入支出预算总表及情况说明;收入预算表及情况说明;支出预算表及情况说明;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及情况说明。预算表中全部细化为功能分类科目中项级科目。一般公示时间为当年4月公布当年预算。4.决算的公开。直属高校在收到部门决算批复后,原则上集中在统一时间公开,一般公示时间为当年7~8月公布上一年度的决算,形式上通过学校门户网站主动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决算内容主要包括:决算表格即《收支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上述表格应当全部细化公开至功能科目中项级科目;文字说明为便于社会公众理解,在公开上述表格的同时,要附文字说明。主要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当年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数据分析、专业名词解释等。对部门决算公开可能出现的问题,学校要事先做好解读的工作预案。

三、财务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1.公开内容不完整。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颁布实施后,大部分高校在网站位置开设了校务信息公开栏,公众可以看到高校按信息公开的要求公示的相关内容,但信息公布情况不够完整。一些高校在进行财务信息公开时,避重就轻,公开内容不完整或模糊不清,仅公布总账不公布明细账或流水账。

2.公开的内容不够通俗易懂。

某些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太专业,一般公众无法理解其中的内涵,一些高校财务部门对于公众提出的疑问或建议,不能作出及时答复和解释。财务公开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形式,引起公众疑问增多。

3.公开的渠道不科学。

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文件形式公开、财务公开栏、学校的各种会议、财务简报等传统公开渠道存在及时性较差、信息更新慢、信息量有限、公布范围受限制等缺点。

4.高校财务信息时效性差。

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预算公布在当年的4~5月份,实际上当年预算已经执行了1/3,当年7~8月份公布上一年度的决算,相对于企业的年报公开晚了2~3个月。有的高校公开的财务信息主要是财务制度,对于重要的财务信息,如教育经费收入、支出及使用管理情况、财务审计等并没有及时公开。

四、意见及建议

1.加快实施“阳光财务”。

高校通过实施“阳光财务”,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提高民主理财的意识,而且对于规范财务管理,堵塞漏洞具有积极作用。

2.明确公开的内容。

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规定,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一般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有各类经费管理制度、财务核算管理制度、会计科目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工作流程等。教育收费,包括收费的项目、标准、依据、程序等内容。年度财务预决算,包括高校预算、决算报表及说明等。财务审计情况,包括高校财务收支审计、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等内容。资产管理方面包括高校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和计价的确定,资产的使用、处置以及资产状况的报告等。校办产业管理,包括校办企业的规范与改革以及公司治理等。其他如物资设备采购及招投标管理等。高校要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3.保证公开的时效性。

时效性决定了信息公开的及时性,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必须尽量做到及时,发挥信息的最大效用。财务部门可以通过用户数据库,根据使用者需求不同层次电子财务报告,高校内部要建立监督小组,时刻关注财务情况及其公开情况。教育主管或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检查和考核,建立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对运作状况进行绩效评估,激发公开的主动性。

作者:邓建华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第五篇: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内部控制的概念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将所有的财政资金通过一个固定账户实现收支,这个固定账户由各个用款单位依托于计算机网络平台提出收支申请,财政统一结算管理,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机关点菜,政府买单”。高校内部控制是指为保证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财务信息真实完整,防止舞弊和预防腐败,通过一系列控制方法、条例、措施、程序来管理经济活动、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我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执行十多年来,由于涉及面广、改革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有待改善,例如:资金支付方式存在风险、资金支付效率低、集中支付系统功能不完善等制约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运用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内部控制。具体是对高校内部环境、内部活动、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降低财政资金风险,确保高校各项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环境控制问题

高校内部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职工的控制意识,进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成效。自高校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部分高层管理者及教职工认为不再需要进行内部控制,通过国库集中方式,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能有效掌控资金风险,达到资金使用、银行结算、财务入账全过程的监控。事实上,高校如果没有依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这种方式进行内部控制,很容易使高校不能按照完整的控制流程去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另外,高校内部没有建立完善健全的经济责任制度,导致财务内部控制无法顺利开展,经济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真正发挥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内部活动控制问题

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将用款计划分为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两种方式进行申请和使用,然后通过银行将零余额账户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如果预算单位本年资金未用完,财政部门会酌情缩减下年经费,因此造成高校在年末通过大量报销方式来滥用结余资金,或通过改变财政资金用途,违规划转财政资金;或将结余经费大量划拨到代扣款专户中;或于年末提前支付下年待发生的支出。高校的专项经费指标下达与国库集中支付额度拨付存在一个时间差。专项经费指标通常在项目立项、经费实际发生后才下达,而高校往往在经费指标未到位的情况下,先用自有资金垫付相关支出,忽略了项目资金不到位的可能性,造成已经垫付的资金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另外,在高校内部的预算管理中,通常预算编制人员会根据往年预算的经验来申报下年的预算,这样就容易使预算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在资金实际使用过程中,国库集中支付人员有可能与预算编制人员不是同一人,经济分类、资金来源、会计科目等没有完全按照预算设定的类别来支付,使得支付、核算不能与预算管理同步,无法严格地执行预算,导致预算与执行存在偏差。

(三)监督检查控制问题

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意识不强,在机构设置上,没有单独设置内部独立审计机构,往往通过教育局、财政局、审计局、纪检等外部审计机构监督检查,使得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无法根据单位自身情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内部审计主要是事后监督,政府审计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方式,存在一定的随机性,监督作用和力度非常有限。由于发生的问题既成事实,对高校只能采取罚款、通报等整改措施处理,无法实时监控,内部监督检查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内部控制的建议

为解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可以从如下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授权批准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监督,实行权责分离,当出现问题时,负责人必须承担责任,这样能使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认真对待工作。内部牵制强调分权制衡,差错防弊。例如:设立《财务人员岗位责任手册》,明确每人的分工及权限,制单、审核、记账相互牵制,工资与核算相互牵制,收支实行两条线等等。

2.以财务控制为核心,控制程序内置于业务流程之中

高校通过定期梳理业务流程,查找问题及原因,通过细则优化来实现内部管控。要使所有内部控制程序都镶嵌在具体的业务流程中,而不是游离与现有业务之外。例如:政府采购业务中,采购录入员按照中标通知登记中标商品信息,包括付款比例。制单人如果按100%比例付款并提交,采购中心审核后退回,提示“未按合同比例付款”,制单人可查询付款比例,询证合同或备案,核对无误后重新支付。将这种实时反馈嵌置于支付系统中,能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3.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预算编制的准确与否关系到高校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正确开展,预算不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员的工作,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是一个非常庞大和系统繁复的过程,各部门要针对经济内容、指标特性、是否政府采购、资金性质逐一部署,归类至部门、项目甚至个人。预算要做到细致,事无巨细,尽可能保证与实际一致,将常用项目建立历年执行情况评估体系,为后期的项目预算编制提供指导。各项预算指标尽可能分解到最小,保证每笔资金的支出都有明确、详细和合理的解释。

4.完善内部监督检查机制

高校应当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设立专门的内部独立审计机构,经常性地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对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确保监督工作处于常状下,方式还有问卷调查和财务数据分析等。加强对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业务的监督,包括资金支付、账务处理、银行对账。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和完善。另外要借助社会专业的独立审计机构对内控情况进行再控制,提出良好的建议,帮助高校进入正常的资金运行和监管通道,保证国库财政资金的安全。

作者:张咏华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

第六篇:高校后勤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一、我国高校后勤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模式多样化

十多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出现了“小机关大实体”、“甲乙方分开”、“向社会企业托管”等多种模式,因高校后勤企业管理模式不同,财务管理模式也各异。一是,后勤不设财务部门,仅在学校财务处设立后勤财务科负责后勤财务的核算工作;二是,后勤财务独立设置,模拟企业化运作,接受学校相关部门的审计和监督;三是,后勤服务向社会企业托管的高校,学校不单独设置后勤财务核算机构,后勤经费完全纳入学校财务核算。

(二)财务核算体系不规范

后勤企业经营范围主要涉及餐饮、住宿、幼儿教育、医疗服务、物业管理、商贸服务等诸多行业,行业跨度大、涉及面广、收入性质复杂。高校后勤企业脱胎于学校,大部分未注册为独立法人,与学校之间的产权关系不明确,国家对高校后勤财务核算又没有统一的规范,使财务信息缺乏可比性,难以为高校后勤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财务管理职能行政化

高校后勤企业在管理上受学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凡事无论大小“一支笔”审批,财务管理行政化,程序复杂、效率低下。高校后勤财务部门重“管理”轻“服务”,重视对资金、成本和财务审批程序的管理,缺少对业务部门的“服务”职能,财务的分析评价职能和业务指导职能弱化。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运行模式

(一)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将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权全部集中于公司总部,各级分公司或子公司只有执行权,母公司是集团财务活动决策中心,子公司是执行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集团整体财务活动统一性高;财务资源共享,合理配置;易于监控成员企业异常行为;降低财务决策风险。缺点是:决策效率低;制约子公司理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往往通过行政命令替代市场行为,不能适应资本结构多元化和市场经营多元化的企业,很容易造成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境地。

(二)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财务决策权分散于各个子公司,子公司相对独立,母公司不干预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只对子公司的财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反应机制灵活,子公司能够根据市场经营情况机动灵活的进行财务决策;分散了母公司融资风险,建立了一道防火墙,自行筹资、自担风险;有利于调动成员公司积极性和创造性,决策机制灵活,抓住商业机会。缺点是:集团总部决策和控制能力弱化,不利于整个集团财务资源优化配置;各成员企业财务目标不协调,很难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影响规模经济性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相融型财务管理模式

相融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集权型和分权型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集团企业财务战略、投融资管理、财务制度建设和内控管理等职能统一到集团总部,各分公司或子公司有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权,负责日常财务核算、成本管控、财务分析等职能。这种做法有利于调动子公司积极性,同时也兼顾集团的整体利益。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母公司的总体协调功能,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集团公司的整体安排调度,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调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财务成本。但相融型财务管理模式也应避免以下问题:一是,名义上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实际在财务制度设计上仍是集权型;二是,名义上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政策得不到落实,实际上仍执行的是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三是,名义上是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实际上没有一种具体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模式摇摆不定,最终为企业埋下了巨大的财务隐患。

三、建立适合高校后勤集团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建立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企业大多成形于2000年前后,发展时间较短,但却横跨多个行业,虽然从总体目标上来讲高校后勤企业都是要坚持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并重,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服务两育人”宗旨,但涉及到学生公寓管理、餐饮服务、校园绿化、水电暖保障等具体的业务,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经营和管理特点,必须遵循各自行业发展规律。因此,只有建立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适应高校后勤集团的特点,既充分调动后勤集团各中心和子公司的积极性又确保其财务决策目标与集团总体财务目标的一致性。在集权方面,高校后勤集团要做到:第一,建立结算中心,统一资金管理;第二,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推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第三,统一投资决策管理,规范投资行为;第四,统一财务管理制度和核算规则,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在分权方面,要做到:第一,各子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独立设置财务机构;第二,建立分级财务审批制度,下发财务审批权;第三,制定母子公司利润分配原则,调动子公司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第四,各子公司根据行业特点建立企业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发挥财务分析评价职能。

(二)建立全面、全程协同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

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信息集成和大数据已经实现了很多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功能,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信息集成程度最高的一项业务,建立全面、全程协同的财务管理系统成为了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的必由之路,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在分权和充分授权的条件下实现财务信息的自动集成、监控和分析评价,是财务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管理模式的最佳实现途径。目前,建立全面、全程协同的财务管理系统已经不是技术问题,在企业财务管理及资源管理方面已经有很多现成的软件和成功的经验可循,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却制约着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大多数高校后勤集团应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认识还停留在只要买了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实现了计算机记账就是实现了财务信息化的层面,与全面、全程协同的财务信息管理模式还相差甚远。高校后勤集团要想建立全面、全程协同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就要在全面和全程协同上下文章,全面协同是指企业全业务链协同,不仅涉及到财务管理部门,还要涉及到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部门和资产、人事等职能管理部门,需要企业各类信息的实时集成与融合;全程协同从狭义上将指财务预算、审批、核算、报表生成与财务分析等各个财务管理环节实时动态管理,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收集管理、动态分析评价,从而实现在线管理、实时监督。

(三)加强高校后勤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已经于2014年正是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校、依法办事已经成为了社会各届的共识。在高校这一大的背景下,作为脱胎于高校又服务于高校的后勤企业要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企业财务决策机制,健全高校后勤集团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责任人离任审计制度、重大投资追踪评价和审计制度,适当适时引入第三方外部审计;健全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主动接受社会职能部门与学校财务、审计部门监督;推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实时监控和异常情况自动预警;监控监督资金流向、降低融资成本,保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加顺 单位:河北大学后勤集团

第七篇: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

一、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含义

计算机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大规模的应用始于1981年我国推行的会计电算化改革,到现阶段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在会计活动中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可以看到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被大大减轻;会计核算的精度和效率被大大提高;并且依靠其强大的计算和储存功能,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创新上和信息数据的保存形式上也有了诸多的突破。现阶段随着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校财务管理越来越复杂化,相对简单的会计电算化已经跟不上了高校快速发展的需求,财务管理亟需向信息化时代迈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以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对高校财务工作系统、模式和资源进行升级改造,将高校财务管理活动与以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与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重组,以建立能够有效整合财务资源,提供充分、准确、迅速、集成、高效、综合的财务信息,支撑高校财务决策、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与效果的综合系统。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主要通过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内部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以及外部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四大因素的客观分析和评价,进而制定出有利于目标实现的策略和计划。

(一)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1.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不断深化以及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出现,促使高校由过去单纯以教学、科研为主的国家包揽办学模式向科研、教学、合作开发、生产经营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样化办学模式进行转变。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高校财务活动,多元化的办学资金筹措渠道,特别是跨校区办学与财务分级管理普遍的施行,使我国传统模式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严峻的形势。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财务信息管理相结合,打破传统模式下会计信息需求的局限性,为高校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提供即时、动态、完整的会计信息内容。这既在电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推动高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促进高校整体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数字校园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改造的浪潮下,高校的校园数字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已经初具规模,同时在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积极地进展,比如经费的持续投入、平台建设的规划和设计等等,这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力,目前,植根于良好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基础上,我校财务部门正在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网上预约报账系统、无现金报账系统和个人收入网上申报管理系统,以实际的行动积极推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3.具备了先进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的完备是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基础设施方面的持续投入,高校校园网和WIFI无线网络已基本实现了校区全覆盖,特别是近几年来“云概念”技术的提出和应用,促使高校硬件基础平台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应用系统和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建设方面也都得到了显著地提高。这些都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了扎实的硬件设施基础。

4.强大的智库资源。

高校作为全社会精英人才的主要聚集地,普遍拥有比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对于先进的技术和事物接受和学习能力普遍较强,汇集大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及财会方面的专业人才。人才优势是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独特优势,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劣势

1.各个部门信息共享程度低。

现有的高校财务系统虽然已经支持广大师生对相关财务信息的实时查询,但是目前财务系统中所提供的这些实时信息大都是“数出财务一个部门”的信息,财务信息的综合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提供给领导层进行决策辅助的会计信息,也只是对过去一段时间财务数据的汇总分析,在时效性方面有所欠缺,这样势必对管理层的正确决策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综合性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财务系统同其他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彼此互不关联,财务部门所需的会计信息并不能从其他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中进行实时快捷的提取,会计信息的采集主要还是依靠其他部门以人工方式传送的纸质材料为主。相对独立分散的信息系统构建,可能在信息的安全性方面会得到最大的保障,但是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必然会导致高校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封闭管理”,使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受到制约,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实时汇总、分析及处理。

2.缺乏复合型会计人才。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通过在具体的会计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率和高时效。这就要求必须拥有一支的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但是目前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在高校的财务人员中仍然严重匮乏,一方面,部分拥有丰富财务专业知识的大龄财务人员对计算机这一新生办公设备心有抵触不愿接受新事物,觉得不易完全掌握;另一方面,年轻的财务人员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由于是非专业出身,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程序编译等技能,不能有效地根据财务管理需求来沟通设计系统架构;计算机专业人员虽然熟络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又对会计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复合型的财务专业人才的缺失制约着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三)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机遇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最近几年,国家从上层结构上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指导,陆续出台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性法规文件,对高校进行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力支持。处在这样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2.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目前,以网络传输、信息存储、数据处理、网络安全为主要特征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特别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技术标准规范的出台与成功实施,使会计信息“集中一处、信息共享”以及对财务管理信息的深度发掘利用得以实现。而“云概念”技术的出现和移动互联网新兴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大大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还促进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3.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成长。

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国软件研发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售后服务水平大大增强,特别是有些软件企业已经深耕于财务管理软件研发多年,且对高校财务运行管理特点非常了解。以往研发的管理软件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得到了广大高校财务会计人员的高度认可,软件行业的快速成长与发展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软件条件。

(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威胁

客观存在的会计信息安全风险。任何一项新的技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信息化建设所依赖的信息技术当然也遵循这个技术发展的自然规律。另外一些看似非常成熟和完善的技术设备也会随着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暴露出一些新的缺陷,这些技术发展的自身特点和某些相关因素导致风险客观存在。主要表现在:

(1)网络系统安全风险,主要指网络信息化系统受到信息技术发展自身规律的限制,会不可避免且不时地出现一些系统漏洞,如果这些漏洞被一些不法分子或者网络黑客所利用,就会造成会计数据被窃取、篡改或丢失的可能性;

(2)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主要是指会计人员为谋取个人私利或者被人利用,利用自身的工作便利,对信息系统进行非法操作的可能性;

(3)自然灾害和责任事故风险,主要是指自然灾害或者人为责任事故的发生,导致信息系统的硬件或软件部分受到损毁,致使信息系统瘫痪或会计数据丢失的风险。安全风险的客观存在,威胁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三、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等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首先,争取领导支持,积极推进信息化整体建设。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各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信息化设备的购置、财务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等等,都离不开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首先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单位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目标、内容及具体的措施,分布实施,加强监督和管理,并在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构建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其次为高效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障信息化建设与高校各项工作的无缝融合,考虑建立由学校主要领导任职的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协调指导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同时也从整体规划上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把控,督促各部门之间高效地信息资源共享。将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科技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有关信息部门的非机密信息资料交由学校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形成科学的制度管理体系。由“数出多门、分散管理”转变为“集中一处,信息共享”的局面。具体包括:教务处的学生注册备案信息、人事处的职工工资信息及人事信息采集、科技处的科研信息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处的资产管理信息等财务管理信息化所必须的非机密信息,可以统一由学校信息化建设办公室集中管理。这样做既实现的学校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同时又减少了信息重复建设成本。其次,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加强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高校财务人员不仅要利用财务软件系统编制外部用户所需的财务报告,而且更要善于分析财务软件输出的其它信息并服务于重要决策,其素质高低直接关乎到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所以要使财务信息化建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重视培育财务复合型人才就显得至关重要。高校财务部门可以根据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充分利用强大的人力资源邀请本校有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对会计人员进行不定期且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或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对高校财务会计人员职业素养教育,防范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道德风险。第三,加强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障建设,保证系统运行流畅、高效且安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构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做到信息数据采集的唯一性和权威性,进而实现这些数据在各个部门之间或者单位之间高效传递,因此网络传输安全问题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创建安全、高效的系统网络运行环境具体有以下两点措施:

(1)完善设备采购管理体系。

在硬件设备的采购和防护技术上把关,确保购买优质的硬件设备同时加强日常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另外,在网络层面采取安全技术的集成化应用和安全产品的联动启用措施,与软件制造商合作加大对信息加密、反病毒、网络信任、安全监控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全面提高网络的综合防范能力,确保数据在技术层面上的万无一失。

(2)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遵照国家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配套措施,包括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的应急计划等,促使财务日常工作制度化,业务操作流程规范化,满足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信息安全的首要要求。

作者:葛涛冯 桂芹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第八篇:高校财务风险成因与控制探究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分析

1.债务偿还风险

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招生人数的增加,校园基础设施扩建等资金需求量的增大,财政补助资金、教学及科研活动收入等主要资金来源仅能满足基本教学、科研支出,而面对基础设施、教学环境等大规模资金投资,高校只能通过从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需求。银行贷款虽部分缓解了高校资金短缺的状况,但是这种基础建设投资本身不会形成快速的收益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贷款的偿还主要依赖高校学生学费收入,高校背负着沉重的还款负担,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财务结构日益恶化,偿债能力逐渐降低,降低高校再融资能力。

2.投资扩建风险

高校规模的扩张要求投资基础建设项目,同时也要及时加强对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投资。但是很多高校不顾自己的资金负荷能力,对投资项目不认真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投资随意性较大,导致资金流动性风险加大;浪费资金、资产流失等现象较为严重;其次,一些高校投资产业的经济效益差,投资收益不佳;还有些高校甚至将资金用于股票以及其他风险性债券投资,加剧投资风险,可能会造成巨额的资金亏损。

3.资金日常管理风险

高校资金运动的主体表现形式是现金的收支活动,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制度下,高校虽然非常重视对收支活动的控制,但对现金流量的日常控制却重视不足,极易造成现金日常运转困难的情况。高校资金活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现实中,高校的资金预算管理不严格,预算管理存在编制过程不精细、不透明,编制仓促,各部门的预算内容不能准确、全面的反映具体的财务活动,预算对高校未来的资金使用方向无法准确定位。预算使用中,一些领导预算意识不强,批准经费随意性大,预算变更较为频繁,不能严格执行预算。由于高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资金用量大,往往出现财务赤字,加剧了财务风险。另外,因多种原因,一些高校学生欠缴学费现象较为普遍,欠费使财务风险加大。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财务风险评估系统不完善

企业会破产。与企业不同,以公办为主的高校实行部省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是其资金主要来源,高校不会像企业那样破产。政府与高校在经费支持上就像“父子”关系,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高校领导者经济责任意识差,高校纷纷举借债务,债务还不起,政府最终会埋单。对于高校快速扩张,财政拨款虽然不断在增长,但仍无法满足投资扩张的需要,而且,由于国家财政教育资金投入的倾斜,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高校因当地政府财力投入不足,只能通过巨额的银行贷款解决基础建设投资的资金需要。银行债务产生的高额利息影响学校日常活动资金的运转,甚至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以及教职工的收入,阻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监督机制不完善,预算约束不力

在高校投资建设中,由于领导权力过于集中、一些基建和采购等大的项目的话语权基本上掌握在主要领导者手中,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监管缺位,内部审计形同虚设,一些人从中收受贿赂,为财务风险埋下了隐患。由于政府无法有效地全面监管高校财务的预算执行情况,只能监督抽查。高校目前预算编制采用的是传统增量编制法,各部门想方设法每年在上年基础上增加预算额,而忽视实际需要。预算编制人员也主要是各个部门掌握资金的领导和财务部门的人员,人力和时间有限,有些公用类预算项目不能具体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人,预算编制过于简单,编制过程不精细、透明性差,一般人员基本不参与预算编制工作。预算执行环节中,政府一般对财政补助资金和财政专户核拨资金的预算不予调整,其余预算部分高校可自行调整,只需要向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备案,预算执行中有一定的灵活性,缺乏刚性。预算反馈机制和奖惩机制不健全。普通教工因为不参与预算,对预算内容不清楚,也无法有效对预算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预算的软约束加大了高校领导者在有些公用项目开支上随意超预算、变更预算的情况,时常出现挪用公款、铺张浪费等现象,甚至出现终止一些未完工的项目等现象,极大浪费了资金却不承担财务损失的责任。这使得高校及高校内部责任人承担经济损失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导致高校资源使用效率低,风险加剧。

3.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问责机制缺乏

由于高校不可能倒闭,高校领导虽拥有管理权,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责任的承担者最终是政府,高校领导者对高校不负最终责任。而且,高校领导实行任期制,政府对高校领导的政绩考核没有把财务绩效的考核与评价作为重点,也没有建立起对高校领导者的财务方面完善的问责机制,不能及时追究高校领导者的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责任,即使追究,大多数也是事后追究,而财务损失已难挽回。高校领导者为追求自己任期内的政绩工程,不从学校的实际财务状况出发,提高高校银行贷款的金额,投资一些规模较大的项目,造成了巨额债务本息,增加高校债务偿还风险,这种风险也不会对领导者利益造成严重后果。部分高校还出现前任借钱,后任还钱的问题,大量债务需要用大量预算额度进行偿还,这种超前消费的行为,导致高校出现债务负担沉重的财务风险。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

1.加强法人治理,完善监督及问责机制

由于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领导责任意识不强,政府应转变职能,进一步明确与高校及其领导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加强对高校宏观指导。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让教代会真正发挥其充分的作用,使重大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得到保障,避免领导者的一言堂。要把财务风险控制的责任分级落实到具体人,明确高校各层级财务风险管理责任人,增强其风险防控意识,保障财务活动的安全性。为加强财务监督力度,还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多方位财务监督体系,通过财政、主管以及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及教代会等监督财务活动风险,组织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进行社会审计监督。进一步制定科学的责任考核和严格的财务问责制度,对高校已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或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行为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经济责任。多方位的监督体系和严格的问责制能加强各级领导经济责任和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财务决策上减少高校对政府的依赖行为,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2.完善预算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高校要切实完善预算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部门的职能,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落实全员参与预算的编制和实施,细化预算的编制过程,有些项目应采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先进的预算编制法,全面协调各部门活动。把所有经济活动都要纳入预算体系范围,杜绝账外账、小金库的资金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各级领导严格按照预算审批支出金额,加强对预算资金执行的刚性管理。建立和完善对预算考核情况的评价和奖惩机制,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3.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结合高校财务活动的特点,设置合理的指标临界值,认真分析导致高校财务风险的深层次成因,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源上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成应包括货币资金、日常运营资金、基建投资项目资金和负债资金等全面的预警管理模块。还应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控制财务风险,落实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规模较小的工程投资和零星采购可采用内部审计的形式,工程投资规模较大和采购金额较大的项目先内审,然后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再审可采用内外结合的审计方式,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避免漏洞,防范管理上的风险。

4.加强校企合作,为地方经济服务

高校通常可通过拓宽筹资渠道、创新筹资等方式缓解自身资金压力,采用高校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模式。高校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可以将研究成果在企业转化成产品使企业从中获益;企业可为高校提供研究经费和实践平台,实现人才交流,双方互利共赢。校企合作模式为高校增加了横向科研经费、改善了科研条件,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学校资金压力和偿债风险。高校还应努力寻求校政合作,实现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发展,发挥高校在人才和学科方面的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校对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进行理论论证,提供决策的合理性建议;地方政府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为高校提供支持与保障,使高校的财务风险直接或间接地得到化解,促进了双方的发展。

作者:马国清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第九篇:现代财政制度高校财务影响探析

一、高校财务是高校治理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支柱

(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启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决定》将财政定位于“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高度,它突破了财政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杠杆和手段,是史无前例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认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理论依据是:

1.财政乃庶政之母

亚当•斯密指出“财政乃庶政之母”。2011年12月2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也指出:“财政是庶政之母,邦国之本。”何谓“庶政”?庶政乃各种政务,可以演绎为:财政是各种政务之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而《预算法》被称为“经济宪法”或“亚宪法”,表明了财政在国家善治方面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2.预算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财政是一个经济杠杆,不能简单视为分配的工具。预算是政治权力,而权力是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因此,预算是一项政治活动。国家如何行使权力属于国家治理的范畴。瑞宾和林奇(1990)指出:“预算是权力的体现”,“预算涉及到财富的分配决策,人们的生活深受其影响,所以,这一过程总是与权力的行使紧密相连的,预算过程如不与权力概念相联系是难以完全理解的。”爱伦•鲁宾(2001)认为:“预算过程分配着决策权力。”威尔达夫斯基和凯顿(2009)指出:“从总体上看,联邦预算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政府活动。如果政治被部分地看作是具有不同偏好的利益集团争夺国家政策决定权而发生的争斗,那么预算就是这一争斗结果的记录。……如果有人把政治看作是政府动员资源以应付紧急问题的过程,那么预算就是这些做法的体现。”冯俏彬(2007)指出:“‘钱包权力是一切权力中最重要的权力’。预算决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与方式,是一切政府行为的起点,谁控制了预算,谁就控制了政府。反过来,在预算方面不受控制的政府,必然是专制的政府和不负责任的政府。”权力是决定预算资源分配的关键性因素,在预算管理中,谁拥有权力,谁就获得了资源分配的机会。因此,预算过程就成为权力分配的过程。同志早在1950年就提出了“国家的预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里面反映着整个国家的政策,因为它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的科学论断。1954年1月,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邓小平同志也强调指出:“财政部门是集中体现国家政策的一个综合部门”。他批评了“不懂得数字中有政策,决定数字就是决定政策。……数目字内包括轻重缓急,哪个项目该办,哪个项目不该办,这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切不可‘有财无政’”的观点。综上所述,预算是国家决策的政治权力,它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谁控制了预算,谁就控制了政府。

3.民意机关审议预算将财政定位于国家治理层面

1215年,英国颁发的《大宪章》中规定:“英皇未获得议会同意不得征税。”这表明纳税不能由皇帝或国王一人决定,而必须通过民意机关的同意或批准,这是财政进入国家治理层面的开始。正如马斯格雷夫(1980)指出:“税收是现代民主制度兴起的先决条件。”我国财政进入国家治理层面始于清末。1910年9月23日,清政府成立资政院,1910年10月召开了资政院第一次会议,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国会性质的机关审议的宣统三年预算案,当时的资政院议员刘春霖认为,开国会“最重要者何?就是预算案。预算可以察看一国大政之方针,若预算不交,而仅议零星末节,即终年开会,于国计亦无所补救”。一个末代王朝的第一任国会议员能敏锐地洞察到经国会制约皇权的预算是有效的预算。著名预算学者林奇(2002)指出,“从共和国时期开始,会计之友2015年第24期几乎每次预算改革都强化或影响了立法机构和政府行政部门之间有意设定的紧张和权力平衡”。王绍光、马骏(2008)在其一篇文章的开头引用了国外两位著名政府预算专家的名言,指出了政府预算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即“SchickA.(1990:1):‘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预算能力。’WldavskyA.(1988):‘如果你不能预算,你如何治理?’”由上可知,财政权力的配置是在国家所有权力中的核心权力,要对国家配置的财权职权和行动进行硬性约束,只有将其定位到立宪的层面上,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民意机关审议预算才能成为民主国家治理权力的重要形式。

4.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

(1)财政收入是行政权力的源泉

马克思指出:“赋税是官僚、军队、教士和宫廷的生活源泉,一句话,它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强有力的政府和繁重的赋税是同一个概念。”埃德蒙•柏克指出:“国家的岁入即国家。事实上,无论是为了寻求支持还是为了推动改革,一切都有赖于它。”

(2)财政是现代国家的基础

熊彼特认为:“日益增加的战争支出是现代国家的基础。首先,它们刺激国王寻求新的岁入来源;其次,它们导致了一种观点,即战争不再是国王的私人事务,而是应当共同承担费用的公共问题。一个民族的财政史首先是其一般历史的基本组成部分。归根结底,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社会结构以及其政策所预备的行为等———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更多的东西都反映在它的财政史当中。”

(3)财政是研究国家的最佳着眼点

熊彼特认为:“公共财政是对社会,尤其是政治生活进行研究的最佳着眼点。”公共财政是解开“亚利亚特纳的线团”,“所有发生过的财政现象,都带有政治结构发生变化的预兆”;“从国家财政入手的这种研究方法,在用于研究社会发展的转折点时,效果尤为显著。……社会的转折总是包含着原有财政政策的危机。”他还指出:“税收不仅有助于国家的诞生,也有助于它的发展……一旦税收成为事实,就好像一柄把手,社会力量握住它,就可以改变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他在1918年发表的开创性论文《税收国家的危机》中认为:“对我们最有吸引力的是从财政角度来观察国家、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形式,以及国家的命运。”综上所述,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称为国家财政。财政的主体是政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必须由财政作为基础和保障。财政的收支在全国范围内是全覆盖,国家运用其权力从全国范围内筹集收入,又运用权力承担国家全方位的公共产品责任。由此可见,财政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密不可分,无论是国家统治、国家管理乃至国家治理都离不开财政作为基础和重要支柱,而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也离不开政府权力。

(二)高校财务是高校治理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支柱

1.高校预算是高校决策的政治活动,规定了学校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乔春华教授曾论述过高校预算的政治权力。见“论高校预算的政治视角”,《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不再赘述。

2.高校预算具有治理职能乔春华教授曾论述过高校预算的治理职能。见“论预算的治理职能———以高校为例”,《会计之友》2014年第19期,不再赘述。

3.“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的地位对高校财务的影响

上面论述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公办高校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高校财务必须接受财政的制约,如高校预算必须列入财政的部门预算,高校的支出必须列入财政的国库集中支付,高校的采购必须通过财政的政府采购等等。

4.依法理财是高校善治的重要依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该《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公办高校的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是纳税人的钱,合规性是高校财务的首要目标,对高校接二连三的审计、经费监管、检查监督概源于此,因此,依法理财是高校善治的重要依托。

二、现代财政制度对高校财务的影响

(一)现代财政制度对高校预算的影响

2013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17条指出:“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2014年9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指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楼继伟(2014)指出:“预算是财政的核心,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1.高校应编制中期预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新《预算法》第十二条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2014年9月26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规定:“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财政部门会同各部门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高校应着手研究三年滚动预算,以适应财政部门的预算。

2.高校应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指出:“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绩效。”高校预算执行必须硬化预算约束,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逐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二)现代财政制度对高校收入管理的影响

楼继伟(2013)指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主要包括政府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和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三方面内容。”

1.完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立法依据

犹如“未获得议会同意不得征税”那样,高校必须依照立法程序规定收费范围和标准。如1996年12月16日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为加强高等学校收费管理,保障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和国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而《教育法》第二十九条却只规定“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这让人感到立法依据不足。

2.清理规范教育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楼继伟(2013)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一文中指出:“清理规范重点支出挂钩机制。据统计,目前与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的重点支出涉及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医疗卫生、社保、计划生育等。”我国财政拨款曾实施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还实施过“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清理后高校应用什么指标是值得研究的。

3.规范专项资金拨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对保留专项进行甄别。”高校各种专项资金的主要问题:一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二是重预算进度考核,轻预算绩效考核;三是易造成“跑部钱进”,诱发权力寻租。建议减少“项目支出”中的各种专项资金,提高“生均拨款标准”。

(三)现代财政制度对高校财务透明的影响

楼继伟(2014)指出:“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一般都是提“公开透明”,但《决定》中强调的是“透明”,乔春华教授曾论述过高校财务透明度。公开并不等于透明,公开是前提,透明是目的。公开程度表示信息披露的程度,也表示信息对公众知情权的设定程度。而公众期望的是通过公开对信息透明进行识别,要求充分披露,这就要求财务信息的精细化。

三、现代财政制度对高校会计的影响

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的《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指出:“我国目前的政府财政报告制度实行以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核算为基础的决算报告制度……难以满足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财政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逐步建立以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编制和报告政府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为核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提升政府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政府会计信息公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高校会计信息是国家治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高校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涉及到财政拨款、学费、银行贷款、校办企业上缴、社会捐赠等收入信息,而且涉及到经济功能和经济性质与用途的支出信息,以及结转与结余的信息。这些信息对政府的决策机制、监控机制等十分有用,是国家治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已述及,公开透明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而且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高校信息公开透明也是高校治理的重要内容,高校会计信息是学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治理的重要内容。

(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对高校会计的影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指出:“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是基于政府会计规则的重大改革,总体目标是通过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功能,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绩效监督考核、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支持,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和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该《方案》要求在2018—2020年,“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虽然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新《医院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一波四折:2009年8月12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财会便〔2009〕62号)规定:“高等学校会计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2010年9月2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规定:“高等学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2013年7月12日,财政部办公厅公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给高校的启示:1.《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是否意味着还有《政府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否也将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乔春华教授曾在2010年提出过《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应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2.2014年12月26日,财政部公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第三条指出:“政府会计由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构成。财务会计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实行权责发生制的特定事项应当符合国务院的规定。”高校会计由高校财务会计和高校预算会计组成。高校应开展对高校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高校预算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的研究。这样,有利于会计信息真实,有利于绩效评价,有利于与资产管理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财政制度的提出对重大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现代企业制度曾引起企业治理结构的根本变革;现代大学制度正在对大学的治理结构产生重大变革。而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将会对国家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对现代财政制度对高校财务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因为到2020年才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因此是抛砖引玉,旨在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作者:黄宏杰 乔春华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审计大学

第十篇:XBRL高校财务报告应用研究

一、XBRL财务报告的应用优势

不同高校缘于自身原因,财务报告会计信息迥异,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的数量巨大且风格差异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搜索引擎产生的海量搜索结果、采用IE浏览器和Firefox及360浏览器研发的HTML网页格式等因素,使财务报告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很难得到其所需要的信息。而XBRL财务报告是以XBRL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网络财务报告模式,能实现电子财务报告的自动生产、存储、处理、交换和使用。XBRL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能够自动生成和处理满足于各类使用者需求的财务会计信息并形成财务报告,极大地减少会计信息的原始数据的采集及校对成本;

(二)高校的内部信息系统将更快捷地进行整合并形成低成本、标准化的会计信息及财务报告;

(三)能帮助高校相关人员便捷高效的分析财务结果,使其从繁琐的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过程中解脱出来,专注于高校未来的长效发展规划,挖掘出富有创造力的方法不断改进管理模式。

二、新旧制度高校财务报告体系的变化对比

旧制度对高校财务报告的规定是反映高校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其局限性日趋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目标过分强调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服务,不能满足多方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按照旧制度的规定,在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要求下,高校存在财务支出不能反映事业活动中的应付未付债务、年终事业结余信息反映不实、固定资产的实在经济价值反映不实等现象,这必然导致高校财务报告不能及时、完整地反映高校的营运状况,造成信息使用者无法获取决策性的财务信息。

(3)高校基本建设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财务报告不包含基本建设数据,致使高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全面。

(4)旧制度下高校编制的基本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支出明细表,主要反映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但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完整,也无法提供更多的表外信息与非财务信息。

(5)财务报告滞后性严重,时效性和相关性差,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新制度规定的高校财务报告是反映高校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高校报送的年度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报表等主表及有关附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新旧制度对财务报告的规定相比较,可以看出新的财务报告体系及其披露的信息更全更多。从所披露信息的实质性内容看,主要变化内容为以下几方面:①高校会计核算增设了政府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科目,如:应付职工薪酬、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拨款结转和财政拨款结余等,能够公开透明地反映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②高校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按月对固定资产(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除外)和无形资产(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无无形资产除外)计提折旧和进行摊销,在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资产的成本,并且合理确定教育成本和真实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③将基建会计信息纳入统一核算体系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高校的资产、债务和收支等整体经济活动。④将校内独立核算的非法人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纳入学校财务报告体系,全面反映高校内部各类运营实体的业务收支情况;⑤新制度的会计报表取消了旧资产负债表中的收支相关要素,改进了报表格式,取消了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的内容而要求按月进行相关的结转,对高校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时间提出的更高的要求;⑥新制度下财务报告体系中,财政拨款收支表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反映财政拨款的收支及结转,为预算管理提供需要的收支信息;基建投资状况表可以直接反映高校与基建投资相关的财务信息;财务报表附注可以提供与财务状况相关但无法在财务报表主表中反映的信息。

三、XBRL在高校财务报告中应用

(一)XBRL在高校财务报告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为反映企业会计准则变化,规范采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编报财务报告行为正被广泛运用,进而保证以XBRL格式编报的财务报告质量。财政部根据相关的法规和准则,对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形成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2015版)。这有助于企事业单位和机构中具备一定XBRL知识的相关使用者了解2015版通用分类标准的架构及内容,通过这些使用者来创建扩展分类标准,同时编制和报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通用分类标准所规定的XBRL格式财务报告。正是XBRL具有许多的优势,因而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目前已应用到多个领域,如企业的管理、审计方面、企业信用等级评估领域、证券市场领域、贸易与纳税领域、金融行政领域。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下,随着我国高校与国际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基于新制度下高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要求,考虑将XBRL技术应用到高校财务报告中,在技术、资源、经济和体制等方面都具有可行性。

(二)XBRL在高校财务报告中应用的对策建议

采取相应措施,搭建一个跨领域、跨平台、具有国际标准数据描述通用语言的高度开放共享的高校财务报告信息平台,进行高效、快速、准确的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数据自动生成、存储、和共享,以提高高校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为报告使用者的决策行为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更好地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和权力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将XBRL运用在高校财务报告中迫在眉睫。

1.建立高校专属XBRL分类标准

XBRL为财务报告的每个项目建立不同的标签,所有的标签统称为分类标准。分类标准定义了各项目的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一个行业财务信息交换的“词典”。按照分类标准的通用程度来划分,XBRL分类标准可以分为通用分类标准、行业分类标准和企业分类标准三类。XBRL虽然是一个统一的格式,但是高校作为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的事业单位,无论是会计科目还是核算基础及会计核算方式,都与企业有着很大的差异,可视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因此需要建立高校专属XBRL行业分类标准,将XBRL的优势充分发挥。

2.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政府公共财政改革涉及到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分类、非税收入、公务卡、国库集中收付等方面的内容,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作为管理者和高等教育经费拨款主体,对高校具有领导权、调控权、监督权。因此,在我国现实的国情下,在高校中推广XBRL需要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并加大经费支持,建立开放共享式的研发平台,这样才能建立更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可行性的高校XBRL财务报告体系。3.加大XBRL应用软件的开发高校有其自身的科研优势,可以与我国软件厂商进行校企协同合作,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大易用的XBRL技术平台。同时也可以将高校现有所用的不同管理软件、财务软件、办公软件融合统一到一个系统中,便于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更有利于高校财务信息格式的集约化和统一化。

4.提供充足的XBRL人力资源保障

充足的XBRL人力资源是XBRL在高校财务报告的应用得以实现的保障,应充分发挥高校教学资源和校外实习基地等优势,培养XBRL人才。通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育方式的调整重构,培养具有XBRL相关知识的财务专业毕业生;通过对高校财务相关人员进行XBRL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财务部门在岗人员的XBRL知识和操作技能;对高校财务会计信息传递流程涉及的相关部门

大力宣传XBRL理念及其应用优势,普及XBRL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促进基于XBRL技术的高校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化建设。

5.采用安全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高校论文范文2

一、绩效审计的内涵和特征

(一)绩效审计的内涵

虽然绩效审计至今尚无统一定义,但国际上对其内涵的表述,可以概括为“3E”: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称,绩效审计与经济、效率和效益审计有关。国内一些研究者除赞同“3E”内涵外,主要对经济效益审计作了三方面界定:(1)根据正确的管理原则、管理政策和管理办法,审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2)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监管安排、措施办法和纠正问题所遵循的程序等。(3)将工作效果同预期效果对照起来,审查被审计单位目标实现的工作效力。2009年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中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内涵作了表述:高校内部审计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此外,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也指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财政收支、经济活动等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行为。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范畴,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绩效审计的特征

如果把行政执法型的审计规范在制度之内,可以看出,传统财务审计更加倾向于审计财务的收支情况,更加关注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主要倾向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审计,当前已经形成统一的审计要求和比较成熟的审计技术方法,并有着较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作保证。相比较而言,绩效审计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的是被审计对象的服务职能及管理效能。从审计成果看,绩效审计直接面对社会公众和政府公共职能部门,其审计结果直接反应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运行效果,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审计意见及建议,有利于组织宏观管控,实现目标。从审计范围看,绩效审计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收支审计,凡是与被审计单位经济运行相关联的领域,比如行政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的成效,在审计过程中都会涉及并影响着审计结论,这样对被审计对象的分析和评价才会更具体、更细致,针对性也更强。在审计方案实施方法的选择上,绩效审计较传统审计更具灵活性。比如,绩效审计的资料收集方法,可以为查阅、观察、外部调查、分析性复核、统计抽样、重新执行、集中讨论、重新计算,等等。再者,绩效审计也可以采用面谈、调查问卷、绘制流程图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综合研究,审计报告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审计结果,无需拘泥于某一定性或者定量指标。在审计权限和披露事项中,绩效审计不仅仅停留在财务收支,也可以依法检查所有管理活动,对管理者资源利用情况全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国内部分学者认为,高等学校的绩效审计主要表现在教育投资效益的有效性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广泛性两个方面。

1.教育投资效益的有效性。这个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高校对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使用情况上。其投资效益,具体表现为培养的人才和研究的技术,能为社会增加多少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能使受教育者提高多少劳动生产率等。

2.绩效评价体系的广泛性。新经济时代下,院系、学部、科研所、后勤服务中心以及校办产业等不同部门与经济实体使财会核算出现新的配置情况,导致高校资金管理愈发复杂多样,这种财会核算体系的多样性和资金管理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广泛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下,我国高校绩效审计快速发展,但受经济环境、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仍然占审计的主体地位,绩效审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较为欠缺。实际工作中,既没有明确的绩效审计内容,也没有完善的绩效审计标准和规范,更没有可供借鉴的完整案例。此外,现行的审计监督体制还存在诸多缺陷,对绩效审计结果的处理也无法有效评价,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符合绩效审计要求等现实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二、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绩效审计理念缺乏相关理论支撑

由于绩效审计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民众对绩效审计的认知程度还局限在“防止出现违规问题”的单一层面。即使是审计工作人员,对高校绩效审计也存在较多模糊认识,不能正确认识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务中不会利用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致使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迟迟不能全方位开展绩效审计。从国外先进审计经验看,绩效审计更侧重的是解决体制、管理、决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此外,在我国审计领域,国内学术界对绩效审计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研讨文章仅仅停留在必要性、重要性等宽泛范围,对深入钻研和实践调研的力度还不够。而对很多审计工作人员来讲,如何开展高校绩效审计,如何构建由目标、范围、标准、指标、体系等内容组成的完整审计框架,还具有较大难度。再者,绩效审计的开展程序也缺乏系统的理论论证和制度保证,即使开展了绩效审计,也存在很大随意性和盲目性,审计结果也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二)审计制度规范和标准不健全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专门针对高校绩效审计的操作规范和准则。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却在不断修订和完善绩效审计准则,逐步明确绩效审计的实施与报告的具体要求。比如,自1972年美国首次颁布《政府审计准则》以来,到2003年已经对整个审计准则进行了4次修订。自1999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发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企业效绩评价标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规章,为促进绩效评价开展,规范绩效评价行为,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反观高校绩效审计,还没有形成可靠的绩效审计规范和可操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审计标准也没有明确界定。虽然,有的高校已经着手制定了《绩效审计实施办法》,但由于绩效审计对每项审计所涉及的资料、事项、范围、环节的要求都较为广泛,在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下,其操作性和指导性均难以得到有效运用。

(三)审计人员的结构配备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配备在5~10人左右,而且大部分审计工作人员主要来源于财务人员和审计、财经会计类专业,普遍缺乏法律、金融、公共管理和现代审计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近年来各高校本着年轻化、知识化引进大量硕士毕业生充实到审计工作一线。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老同志实践经验丰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但现代审计技术陌生,综合分析能力不强。年轻同志专业知识丰富,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软件,但缺乏实务经验,看不懂账。由于高校绩效审计方式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特殊性,审计工作人员还需要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模型等方法对高校经济运行效益开展综合评价。由此可见,只具备财经、审计方面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及时组织审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使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素质等与开展绩效审计的要求产生了较大差距。这种人员配备的不均衡性、综合素质的不完整性,都对开展高校绩效审计提出了挑战。

(四)传统财务审计工作量比重过大

在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中,传统财务审计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辽宁某高校内部财务审计人员3人,2014年度计划安排经济责任审计8项,财务收支审计4项,还不算临时安排的专项审计。尽管合理安排时间,加大审计力度,这么大量的审计任务,如何让审计人员脱离传统的财务审计模式,运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评价标准,高质量、高效能地完成现代高校绩效审计的工作需求,审计人员根本无暇考虑绩效审计的积极作用,这都极大地制约着绩效审计效益的发挥,高校绩效审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难以实现。

(五)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严重不足

数据资料(包括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审核、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有效的审计结果。如果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缺乏真实性、完整性及有效性,直接影响绩效审计质量、审计结论,导致审计报告失去价值。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失真会增大绩效审计的风险及审计难度。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绩效审计过程中,主要手段还停留在因素分析法、图表法、统计分析法等传统方法上,虽然审计程序得到广泛运用,但大多数仅仅用来收集数据,还没有实行联网审计。相比之下,美国在开展绩效审计中,运用了行为科学方法、运筹学方法、决策模型研究方法和质量分析方法等现代科学方法,在审计手段上也普遍将计算机运用于计划、管理和审计数据库等方面,提升了审计质量和效率。此外,个别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还存在漏洞,会计信息失真时有发生,降低了基础数据的可信度,这也给高校开展绩效审计带来了较大风险及困难。

三、开展绩效审计的应对措施

(一)牢固绩效审计理念,加强理论研究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转变经济和审计理念,依照“与时俱进、创新求实”的思路,学习先进经验,拓展审计范围,自觉将绩效审计作为发展方向和学习重点,逐渐把绩效审计融入到每项审计工作当中,在探索求新中积累绩效审计经验,为全面开展高校绩效审计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要注重运用西方先进审计案例引导工作实践,最大化地提升审计地位,创造审计价值。此外,高校作为国家教育和科研的主要场所,要注重发挥强大的理论研究优势,深入探索绩效审计理论,以论坛交流、科研攻关等方式,加快绩效审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二)完善绩效审计机构,保证审计独立性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好不好,独立性如何,取决于学校党委及行政领导的重视程度。一般来说,为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高校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组织,审计工作由行政一把手即校长垂直领导,审计处长对校长负责。如此才能保证绩效审计的独立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审计工作的公正性、有效性和客观性,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

(三)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建立复合型审计队伍

开展高校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除了要掌握会计、法律、审计等基本知识外,还要有运筹学、统计学、系统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知识。此外,先进绩效审计方法的运用,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后续教育培训、组织审计理论和实务研讨和经验总结交流等方式方法,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确保审计人员始终坚持依法客观、公正、保密、胜任的原则,审慎地开展绩效审计工作。与此同时,在审计人员的选拔任用上,也要注重配备专业、年龄和职称等结构合理的审计队伍,实现审计人员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上的梯次搭配,优势互补,以提高绩效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四)探索建立绩效审计标准和指标评价体系

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在高校绩效审计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效益好坏的指标体系。比如,高校基建项目资金的使用是否有效益,需要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来跟踪实现,这就需要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高度重视审计结果的合理运用。一个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包括所有影响绩效审计开展的因素(如总体目标、社会效益、群众满意度等),这个指标体系需要根据高校的发展规划、教育理念的变化做出动态调整。诚然,建立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困难的过程,需要分层次、分专业逐步探索建立健全这种审计标准和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做到效益评价有据可依,逐步提升绩效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绩效审计软件开发

调研发现,尽快以专业审计软件替代手工操作,这是高校绩效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着手搭建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审计信息的动态更新和整体联动。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包含着诸多内容。比如信息管理、辅助办公、网络运转等。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还要注重加强资料库建设、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应用和开发等工作,使高校绩效不断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

(六)建立高校绩效审计问责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多元变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我国高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对内部审计的迫切要求,都为引入绩效问责制度提供了平台。作为保证绩效审计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术界达成了普遍共识,即坚持“问责结果与奖罚制度、行政问责相结合”。基本设想为:在内部审计部门成立专门问责小组,由部门领导直接负责,区分项目和年度对绩效开展情况跟踪问责,并定期通报好的做法和部门。同时,将绩效问责结果与职务晋升、绩效津贴和福利待遇等挂钩。实施绩效问责制度,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化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绩效审计工作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低成本、高产出”的良性循环。

(七)强化审计部门的服务意识

在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时,要改变以往把重点放在严厉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上的做法,首先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态度,既要传递绩效审计知识,又要达成绩效审计共识,引导被审计单位认识到开展高校绩效审计有利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推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如此,才能增强各级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被审计部门的配合意识和内部审计活力。

作者:靳海燕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财务处

第二篇

一、高校发展中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高校审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审计职能只起到查错防弊的一般性监督作用。本课题创新高校审计理念、模式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把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环境审计、社会责任审计有机结合,运用免疫系统论、公共产品论、新公共管理论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理论,多维度系统地研究高校开展绩效审计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促进高校审计工作提供前瞻性、科学可行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建议,对进一步规范高校绩效管理和审计实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推动“提速、高效、避险、增值”的高校审计内涵建设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绩效审计是更新高校审计观念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而且基于高校(主要指公立高校)是财政拨款的非盈利组织,尤其是2010年中央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政策被一些人误读为政府为高校债务兜底买单,人们普遍认为高校财务无风险或风险小,资金资源无需社会监控。而且90%以上的高校内审工作也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日常物资采购询价、资产验收。高校内外审计观念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在绩效管理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年代,高校开展绩效审计时不我待。高校要以绩效审计为抓手,更新审计观念,树立绩效管理意识,积极发挥免疫、增值的现代审计职能作用。

(二)绩效审计是加强预算管理、优化预算支出、提高办学经费使用率的重要工具

目前,因我国仍缺乏严格统一、公正透明的预算管理体系,也导致了高校普遍存在预算管理薄弱的问题,尤其是预算编制缺乏科学规范性、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预算审批存在主观随意性、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预算绩效评价缺失等问题。并由此导致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效益低下、资产资源铺张浪费、专项经费使用不规范、盲目发展引发的巨额货款及其风险等问题。在高校发展中开展绩效审计,以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为突破口,围绕绩效审计模式,聚集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社会责任审计的协同力,查找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及其根源,有的放矢地提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意见与建议,杜绝铺张浪费、效益低下和盲目发展,促进高校开源节流、节俭办学,建设节约型高校。

(三)绩效审计能促进高校治理进一步完善

高校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与核心问题。有效的高校治理结构是高校可持续发展和规范财务行为及绩效审计的根本保障。有效的内部控制能促进高校治理结构,内部审计是有效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缺失,我国高校治理结构仍不完善,这对高校审计风险存在较大影响。在高校发展中开展绩效审计,并把高校内部审计上升到结构治理层面,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管理层渗透高校治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达到不断完善治理功能的目的。

(四)绩效审计是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监督机制

笔者对广西22所本科院校进行抽查了解,结果显示: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闲置浪费和流失较严重、资金使用率不高、绩效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尤其是政府投入不足与资源铺张浪费、重投入轻管理、巨额债务风险、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率低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隐性消耗”这些问题或现象仍然突出。这些问题或现象在全国高校也是冰山一角,且与绩效审计缺失无不关联。在高校发展中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并且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把上述“隐性消耗”种种现象作为绩效审计的分析评价重点,力求在绩效审计评价中有所创新与突破,从防范和杜绝“隐性消耗”或财务安全隐患中提出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合理化建议和措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依据及其分析

基于高校“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以及绩效审计的内涵,本课题研究运用审计学和会计学、财政学、管理学、投资学、运筹学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免疫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哲学辩证法等学科原理,对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进行探讨研究。尤以如下理论机理作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理论依据。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这是一个从“权利至上”发展到“责任至上”的公共行政模式进化历程,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高效政府,其内容是更加关注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ChristopherHood提出把新公共管理看作为以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将政府机构视为“绩效为本”的组织,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质量意识,实行公共问责制度。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绩效审计的效应,主要是通过公共产品社会需求扩大和审计职能提高,体现对公共服务进行资源配置与控制的市场化绩效评估工具,是对政府绩效和责任高度的关注。就教育而言,绩效审计对政府绩效和责任的关注重点是教育投入(如公共教育支出占GDP之比4%)到位情况、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与优化、社会公众“接受服务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的教育公平性等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信息理论。信息系统论的假定为信息是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基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信号传递理论的假设是信息的发射与质量成本成反比。那就是说,信息的传递发射,能使商品或劳务购买者业务成交后其质量得到证实。就审计而言,基于商品或劳务交易的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存在着潜在的信息不对称。不可靠的信息会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失败或损失。由此,产生了提高信息质量及其可靠性的需求。“为了使资本市场的资源分配有效,投资者在决策时需要可靠的信息。而审计能使这些信息可靠”。通过审计这一第三方中介监督(评价)机构的功能手段,对组织开展绩效审计评价,能够保证信息传递有效和绩效信息的可靠性,使事后的商品质量或劳务服务仍能得到证实,并敦促组织不断加强绩效管理。

(三)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产生于上世纪末,由奥地利和意大利学者创建,认为社会产品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3],他们将边际效用运用到财政学科研究上,论证政府和财政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及公共管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合理性、互补性。公共产品理论产生,使人们对财政资金政策制定与理论研究的视野从单纯的财政支出拓展到公共产品的产出与提供,更关注财政资金的绩效问题。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就是源于如何对提供诸如教育、医疗卫生、安全、社会公共设施等此类公共产品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与预算,使财政资金取得“好钢用于刀刃上”的效果,其目的就是敦促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与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既经济又高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实现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提高和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由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提出,他当时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企业性质,他认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该理论更关注的是与组织活动保持密切联系的各相关者的切身利益与权益,认为任何一个公司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这是该理论与传统的“实现利益最大化”“股东利益至上”理论之别。利益相关者理论给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启示就是,审计评价高校专项资金绩效,除了运用传统的思维评价其3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外,还需拓展评价内容,即把3E拓宽为5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财政拨款大幅度增加,办学资金来源渠道不断拓展,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关注度日益提高,高校利益相关者也在从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政府和学生,拓宽到现在的政府、学生、金融机构、捐资助学者、要求享受教育公平的社会公众以及债权人、社区、竞争者等等,甚至高校重大项目建设中因受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影响的周边居民。因此,高校在开展绩效审计时,需要不断提升高校“公共性”警觉,更加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满足政府、学生、公众等委托人迫切想了解和确保来自他们的经费是否被合理、有效使用等信息质量。

(五)免疫系统论

免疫系统论是免疫学理论之一,它认为健康体质能够保持机体的稳定和保护自身免受外界病原体侵害缘于人体内由免疫活性分子、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和器官组成的免疫系统,该系统具有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在2008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借鉴了医学免疫系统概念,首次提出“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观点”。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提出,形象生动地寓意了审计监督的功能,深刻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丰富了审计内涵,促使我国审计思路、审计方向、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提出,弥补了传统审计模式缺陷,要求绩效审计在发挥原有评价与监督同时,实现免疫系统功能。如像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需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高校绩效审计,需关注高校债务风险问题;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除了关注专项资金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同时,需防御和监视专款专用,资金有无虚报、挤占、挪用和超支等现象。也就是说,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及其评价作为绩效审计评价的重要内容。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RachelCarson发表了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1972年著名美国学者BarbaraWard和ReneDubos写作了享誉全球的《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著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并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的共识与承认。至今,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不断拓展,协调发展、公平发展、高效发展、多维发展与共同发展,就成为人类社会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和资源日趋枯竭的双重压迫下的共同愿望。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组织的发展要与外界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强调发展度、协调度和可持续度。就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而言,资金投向的项目必须是教学及教辅所需,而不是因盲目攀比、复制或拷贝“豪华校园”来“跑部钱进”“争项目争资金”所造成的重复建设、闲置浪费、资金使用率低等“隐性消耗”这些外界资源的浪费损失甚至高校巨额贷款风险。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需要运用财务、经济、技术、生态和社会等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责任,尤其是教育资源配置、预算资金使用、价值增值和管理效果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敦促高校加强绩效管理,促进高校发展理念,由扩大规模转向提升教育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

作者:魏乾梅 单位:梧州学院

第三篇

一、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绩效审计的发展

绩效审计萌发于40年代,形成于50年代,并于70年代后期得到了较快发展.实践表明,绩效审计产生的内在根源是受托责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管理科学的出现、民主政治的进步、财务审计的发展以及民众对审计作用的认知程度的加深,逐步形成了绩效审计产生的外在条件.作为绩效审计产生的基础,财务审计实现了被审单位财务资料的正确和真实,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绩效分析才有价值.很多研究者认为,如果没有财务审计的发展就不能产生绩效审计;如果没有掌握财务审计技能,就很难开展绩效审计.当前,随着财务审计已经从单纯的“查账”扩展为系统分析,尤其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模式,都为绩效审计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2.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

自2001年开始,高校绩效审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中,政府和社会普遍认识到发展绩效审计的重要价值.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开始增设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编制.2004年,教育部直属在京高校内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要做到“三个服务”,即: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服务,为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服务,为防范经济风险服务.2004年4月,新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很好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也为高校内部审计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权限、审计范围、审计程序等方面都作了权威解释,对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作了全新阐述,这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2007年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审计,提高高校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为在大项工程中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而后颁布的《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指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配置、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机关责任追究机制.

二、国内外高校绩效审计的基本现状

1.国内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

纵观国内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始于1982年,其理论探索比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主要涉及公共管理学、财政学、审计学等学科.1991年,国家审计署在财政部会议上提出:“既要继续进行财务审计,又要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审计方面延伸.”这是国内第一次提出“绩效审计”概念,突出强调了在加强财务审计基础上,重点向内部控制和效益审计转变,这标志着国内绩效审计开始进入实验阶段.此后,国内审计机关又提出了“从财务审计入手,加以分析,落脚到经济效益”的观念,并积极开展了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相关试点工作.1999年,财政部印发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国有资本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解释》(后均经修订),均可作为绩效审计最早出现的配套法规.自此,在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财政收支审计中,也逐步引入了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控制和管理效益的评价考核,由此开始,绩效审计开始向日常审计管理工作拓展.

在3年内,把绩效审计的方法体系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从政府部门到各行各业全面铺开,并建立完善的绩效审计体系.这一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绩效审计的全面推行,也成了国内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不可否认,与有着几十年绩效审计发展历史的美、英、德等国家相比,作为独立的审计模式的实践,我国绩效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发展到成熟还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研究情况看,国内创新性研究较少,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或者简单地将国外绩效审计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介绍和引用,缺乏结合我国国情和审计工作实践开展的真正深入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导致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际脱节严重.调研发现,我国高校的审计工作仍然以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借助社会审计仅对基本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对教育经费刚性支出、业务费等的绩效审计开展的不多,还没有完整的案例可供借鉴.

2.国外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

20世纪4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对绩效审计进行研究.至70年代,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绩效审计已经蓬勃发展,并且纷纷制定了相应法规条文强制保证实施.自1971年起,每经过2~3年,联合国公共管理和开发署,就将通过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专门致力于绩效审计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国际上第一次提出绩效审计概念是在1972年,具体表述在美国会计总署的《政府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标准》.到了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绩效预算制度也开始大面积推行,国际上对绩效审计研究开始日趋完善.至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绩效审计研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建立和实施了一些绩效评价制度.比如,1993年美国的《政府绩效与成果法案》,1999年加拿大的《绩效审计指南》,等等.

再比如,1997年,英国国家审计署的《绩效审计手册》,明确规定了绩效审计中各方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从2003年英国国家审计署的新版《绩效审计手册》来看,英国国家审计署在如何缩短审计周期、规划审计工作、简化审计程序、建立严谨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以及强化质量控制等方面,都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助推了绩效审计逐步走向标准化和正规化.根据国内外研究者阐述,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审计中的最重要工作,这使得美、英、澳等西方国家的教育保障体系更加完善,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也更加透明化、公开化.据不完全统计,西方部分国家已占到整个审计工作量的一半以上.比如,美国最高达到了80%,澳大利亚达到了50%,日本也达到了40%以上.此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高效可靠的绩效审计,西方国家获得了极大的收益,节省的各类资源已经远远超出了审计成本.

三、新经济时代开展高校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正朝着全球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生存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当前,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新经济时代具有信息化、知识化、人本化、全球化的特征,给高校审计带来了判断、决策、管理、人才和观念等方面的挑战.如前所述,绩效审计在国内发展较快,但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较为薄弱.具体讲,国内绩效审计尚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相应的法规条文尚需制定,也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有效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相对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发展缓慢,不论是审计理念、审计方法都有待提升,绩效审计不少方法也局限于理论研究,在审计实务中难以应用.由此,审计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绩效审计理念,深刻认识到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高校资金运行风险加大

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已经难于缓解教育资金压力.为解决资金困境,经过多年尝试和探索,教育部和高校开始逐步形成“财”“费”“税”“产”“基”“社”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使非财政性投入占资金总量的比重逐年增加.在缓解资金困境的同时,这也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此外,很多高校在改、扩建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贷款,资金运行的风险逐渐加大.据《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显示:截至2005年底,教育部直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高达336亿,相当于高校收入的51.1%.可见,传统的财务审计已不能适应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者应转变审计理念,提高审计技能,加大绩效审计,为组织抵御资金的运行风险提供保证.

2.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

即使在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有的高校为提升学校形象,争取更多生源,仍然不惜大兴土木,盲目上马,结果很多基建工程设计不合理,挤占挪用、损失浪费,建了拆、拆了建等问题时有发生;还有的对科研实力估计严重不足,大肆购置昂贵仪器设备,结果长期闲置;更有甚者在中央八项规定的严厉打压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感召下,依然利用职务之便,搞钱权交易,搞铺张浪费,造成教育经费的严重流失.由此可见,如何整合高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绩效审计势在必行.

3.社会民众关注度普遍提高

高校论文范文3

高校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从传输、存储到显示利用都要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计算机和网络是生成和利用数字档案信息的基础和前提,离开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的传输,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就不可能读取和显示,因此,数字化档案信息对计算机及网络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众所周知,计算机及网络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因为计算机网络的某些隐患,有时会使档案信息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就产生了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如何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可利用性,给高校档案数字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高校在档案数字化进程中采取先进技术和有效措施,保障高校档案信息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数字化进程中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现状

档案数字化给高校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网络传输和查询在为社会提供广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给高校档案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例如:在数字化加工过程中,有的高校利用勤工助学学生或通过外包实现档案全文数字化,存在对学生培训不够和对数字化加工服务机构、加工场地、加工人员和加工成果等方面监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有的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机要保密培训,在工作实践中,对已触“红线”的档案信息资料继续以常规方法挂网;有的政府信息安全部门对进行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单位指导不到位等等。

1.高校档案数字化进程中没有完整的法律法规制度保护信息安全。

目前,各高校全文数字化工作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法规制度分散零乱,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对于高校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法规不成体系,缺少专门的法规。

2.高校档案数字化没有统一技术规范标准。

目前,没有一套具体全面、系统规范、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来保证高校档案数字化工作能够安全、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

3.高校档案数字化评估、防范少,档案信息安全缺乏预警能力。

高校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各部分建设仍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常将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与档案信息安全保护混为一谈。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业务操作不规范,有越岗代岗现象,有的操作人员在相关计算机上使用与档案数字化无关的软件,难免带来病毒侵袭等隐患,造成数字化系统瘫痪,使得安全保障阶段的能力仅仅停留在保护的水平上,不能主动防御和动态保护档案信息安全。

4.高校档案专业人才短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缺乏发展能力。

在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人始终参与其中,是档案信息安全的制造者,也是档案信息安全的护卫者。随着档案信息化的推进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对档案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专业的信息安全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数字化进程中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策略

1.遵循法律制度是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的基础。

法律制度是高校档案数字化工作生成、管理、存储、利用各环节的参与人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的统称,包括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内部规定等多种形式。连续、有效、健全的制度是科学应对档案数字化进程安全风险的保障。通过科学的制度建设,约束威胁数字档案安全的人为因素,调动各方面人员应对安全风险的积极性才是根本。在数字化进程中,要保证高校档案信息安全,必须加强法制管理,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档案管理人员对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把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进而提高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目前,高校档案数字化进程中应遵循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办法》等等。这就要求高校有关部门一方面要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切实起到保障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的作用,另一方面针对高校档案信息安全面临的复杂问题,上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尽早出台有效的专门的法律依据。同时,高校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修订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2.制定档案信息安全标准是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的前提。

档案信息安全标准是一种多学科、综合性、规范性的标准,其目的在于保证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保证利用者和设备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面对数字化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制定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标准对保证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与保密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具体全面、系统规范、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档案信息安全标准,保证高校档案数字化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档案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网络基础标准,主要涉及基础通信工程建设、网络平台建设、网络互联互通技术等方面;二是应用标准,基于部分高校档案数字化信息也会面向公众,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所以要制定字符内部编码标准、数据处理格式标准、信息输出标准等;三是应用支撑标准,主要涉及信息交换平台、电子记录管理和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能给高校档案数字化提供各种支撑和服务;四是信息安全标准,主要涉及安全级别管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方面的标准;五是管理标准,主要涉及人员管理、制度管理和档案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安全技术保障是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的核心。

数字化档案信息是高科技产物,因此也需要高科技技术来保障档案数字化信息服务、编研工作和档案信息安全工作。高校档案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技术风险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软硬件配置不当、数字化技术不成熟等等,这些都会对信息安全构成隐患,但只要有防范意识,绝大部分风险都可以规避。目前,高校档案数字化进程中涉及到的信息安全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防火墙技术。它是设置在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屏障,在外部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潜在破坏性的侵入。它可以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敝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二是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一般与防火墙技术配合使用,它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机密信息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三是反病毒技术。反病毒技术包括预防病毒、检测病毒和消除病毒三种技术。四是访问控制技术。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中规定了访问控制的权限,如规定文件建立者具有可读、写、修改或执行的权限。强制性访问控制引入了安全管理员的机制,增加了安全保护,可防止用户无意或有意地使用自主访问的权利。五是安全审计技术。通过对网络内发生的各种访问情况记录日志,并对日志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事后分析,它也是发现和追踪事件的常用措施。

4.有效的安全管理是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的关键。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是以数字档案信息及其载体为对象的安全管理,它的任务是保证高校数字档案信息的使用安全和信息载体的运行安全。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管理体系是指以系统全面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的、体现“防患于未然”为核心的、动态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活动包括建立机构、制定计划、开展培训、落实措施、检查效果和实施改进等过程。学校档案部门必须成立一个安全管理工作组,负责实施和监控整个档案数字化信息安全管理活动,对档案数字化信息及信息处理设施的威胁、影响、脆弱性及三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不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策略及安全技术的培训,有效地遏制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攻击,增强安全防护能力和隐患发现能力,确保高校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内容和信息载体的安全。

5.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的保证。

人员管理是高校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应对各个时期的安全风险,有效管理参与人员应建立在以下两个假设之上:一是人人都可能带来不确定的安全风险因素,人人都肩负着保证信息安全的职责。在对外部非授权用户制定防护措施时,也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管理、培训、监督和审计工作。二是参与人员分工不同,每类人员参与档案信息安全的工作分工也不同。在保证档案信息安全工作计划中,应明确主管领导、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数字档案形成者和利用者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四、结语

高校论文范文4

(一)从德育工作理念上讲,已经开始由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教与学”的简单对应模式向以微媒介为载体的“互动交流”模式转变

传统的德育工作理念强调的是德育主客体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这种关系强化的是教育主体的教师对教育客体的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更加强调教育主体(教师)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它实质上是一种以教育主体(教师)为权威,以教育客体(学生)为教育受众的一种单一状态。而当代在以微媒介为载体所进行的德育文化传播与养成活动是以每一位参与德育活动者平等参与德育活动过程为核心,以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交流为主要手段的一种交集状态。它所强调的是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而且应该能够借助微技术平台所展现出的自主学习与自觉接受教育的情形。它事实上使得德育工作成为每一位参与者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在这一平台上已经淡化了明确的德育角色的主客体分工,每一位参与者都平等地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并且通过互帮互助和互通资讯来提升自身的德育综合能力与素养。

(二)从德育工作方法上说,已经开始由过去“主动教”与“被动学”的单向育人模式向以即时通讯平台为主的新媒介互动模式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德育模式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往往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造成单向化德育、填鸭式灌输和德育效果差等问题,这也是传统德育模式的主要诟病。而微媒介及其德育方法的介入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它淡化了施教主体(教师)的教化功能而更加强调充分调动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动学习和互相影响的作用。它使得教育的过程不再呈现出过去单一的“教与学”的简单重复,而更呈现出一种发散性与交流性合成在一起的教育模式来。

(三)从德育工作形式上论,已经开始由传统单一化、程式化的德育模式向以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介为平台的“微德育”模式转变

在过去,传统高校的德育形式主要是以课堂德育教育和课外德育辅助活动(如班主任工作、社团活动等)为主要形式,这些德育工作的形式往往缺少针对性,从而使得这种“普教”式的德育对于每一位“个性鲜明”的德育对象未必都能够适用。而伴随着“微技术”平台的产生与不断更新,我们可以越来越多地接触、掌握和运用这些新的“微德育”工作形式,如微电影、微视频、微课、微公益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生事物,这既提升了德育对象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德育手段和德育方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德育的实际效力。

(四)从德育工作关系上谈,已经开始由传统意义上师生的教育与受教育关系向平等参与微平台活动的对等关系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师生和教育观念也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而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在使用微技术和进行微平台的活动中,谁能够最先最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些微技术平台资源,谁能够最快最好地知晓和领悟由这些平台所传递出来的资讯和内容,谁就能够成为“众人之师”。可以说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尽乎颠覆性的变化,在平等参与微活动的过程中间“众人平等”,“人人为师”将成为可能和常态。既然在微时代条件下的高校德育形势发生了这么显著的变化,那么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当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理念呢?

二、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原则

(一)强调协同创新原则

微时代的到来,微技术的诞生以及微服务平台的出现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它是人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创新的结果。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和环境的需要,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应该顺着这条创新思路继续向前,要将更多的微技术手段和微技术条件引入到我们的德育活动的整个环节过程之中,同时注意做好校内德育工作创新、校际间德育工作创新、校内与校外德育工作创新以及虚拟网络环境与现实德育工作的协同创新工作。

(二)强化高效服务原则

与传统德育工作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一样,微技术手段在高校德育活动中的应用和微平台建设的初衷也是本着能够更好,更快,更加有效地服务学生以及教育活动的目的。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运用微技术平台和微技术手段的时候也要更加强化服务意识,并且是一种令各方满意的高效服务。

(三)主张常态化、生活化原则

由于有微技术条件和微服务平台的广泛支撑,因此在高校中“微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也要求我们的高校德育活动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和要求,将我们的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与交往活动中去,要将我们的德育工作看成是常规化,碎片化,生活化的活动,要时刻通过微服务平台与广大的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德育工作的动态数据以确保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

(四)彰显多点互动原则

微技术手段和平台的广泛运用,也将促使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微德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问题。它将促使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广大师生、学生家庭、相关德育部门和主管单位、社会用人单位等诸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并将各方都纳入到德育教育体系中来,充分运用多方资源,实施多点互动、联动以推动高校德育能够满足多方的实际需求,达到更宽泛的社会作用和影响。面对着微时代给高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高校又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呢?

三、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认准趋势,理顺思路,形成科学明确的“微德育”价值观

既然微时代已经到来,各种微技术手段和微服务平台业已在高校校园内广泛传播和扩散开来,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踌躇不前,当然我们更不能固步自封,横加阻拦,而是应当与各方一道为树立科学的德育“微价值”观而努力。首先,作为高校“微德育”的管理方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决策观和引导观。要将微技术在校园内的推广普及与微服务平台的打造与升级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高度重视和长效管理;要为微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开展有效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与制度规章的保证;要为积极促进和提升本校的微平台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尽可能多地给予关心和帮助;要合理安排专项的资金和设备、场地等基础性投入来打造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校园微技术平台和设施,要为相关微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便利与保障。其次,作为高校“微德育”的实施方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学观和实践观。要至始至终地站在掌握和使用微技术手段的前沿,自觉提升熟练使用微技术的本领和能力,从而为更好地服务高校的德育育人工作而努力;要始终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身份和姿态融入到日常的微技术平台的育人活动中去,并通过微技术手段和平台更好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动态,服务和帮助学生。再次,作为高校“微德育”的受教方的广大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学习观和应用观。要把微技术和微平台看作是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获取有益资讯的窗口,要能够自觉区分、主动辨别所获信息的优劣,坚决抵制各种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情绪的侵袭,要让微技术手段和微技术平台成为自身学习的有效工具和有益助手。

(二)科学决策,狠抓落实,寻求适合自身特色的德育“微模式”

针对不同的高校,我们也主张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和性质开展各种各样的“微模式”的有效尝试。对于普通本科及研究型科研院所来说应当在对“微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微技术平台”的开发与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方面多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自身理论研究的优势为高校的微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微技术平台的转型升级多作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要力争让更多的微技术产品和服务平台早日问世好为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能力的支持。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各高职院校来讲则应当多在如何更好地提升“微德育”的实效性方面下点功夫。要广泛地开展各种微技术使用竞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微技术手段,更多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微服务平台的活动;要充分运用微型教学、微课教学、微公益活动等微教育实践形式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与教育过程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与觉悟。

(三)更新理念,积极探索,谋求在微时代下自身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首先,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们要正确对待微时代新媒介和新服务平台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和作用。要综合考量微时代各种新兴微技术媒介给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要学会因势利导,合理运用好各种新技术手段来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服务。而不要过分盲目渲染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造成的冲击,而要看到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要以一种开放的胸怀和乐于接受的心态来欢迎而不是抵触的情绪来迎接微时代新技术革命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的福祉。其次,我们在德育工作的具体环节方面要更多地尝试“微活动”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微技术手段和服务平台将各种“微元素”引进校园,引上德育课堂,引入日常的德育管理与工作中。我们要至始至终地运用微技术条件将“线上德育”与“线下德育”,课内德育教育与课外德育实践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以真正做到微技术在校园德育工作中的全覆盖与“无缝对接”。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尝试多种德育网络课程与网络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广泛传播,要将本校在“微德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时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平台对外公布,以吸引更多的微媒介参与者都来为我们的高校微德育工作献计献策,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微技术在所有高校的发展与传播。

四、结语

高校论文范文5

一、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

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不断提高是财务制度改革的要求,在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之后,高校的教育资金的获得从过去政府支持的单一途径转变为了多途径筹集资金的方式,在这种资金获得形式的转变之下,高校必须对原有的内部财务控制手段进行改革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新时期高校改革后的运行制度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此外,内部财务控制的不断加强也是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一种规范,这样做能够更好的对财务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避免财务的收入、支出出现假冒遗漏的情况。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之下一部分高校的财务的随意支出、挪用等问题非常严重,比如教学设备的不合理采购的情况、科研费用不足等,这些做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高校的整体进步。这些情况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了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意义。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教育资金还是来自于政府支持,属于国有资产,内部财务控制的强化是保证高校各项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要求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推动国家方针政策在高校中的落实与实施。

二、在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问题

1.信息化条件下传统高校财务控制的问题

电算化后,财务系统可以通过管理员权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控制,系统能识别审核者不能审核自己录入的凭证,出纳不能签字自己审核或自己录入的凭证,从而有效地实现了财务不相容职务的控制。在财务管理人员方面的控制则显得比较薄弱,虽然会有系统财务管理的日志,但是内容过于单一,严格程度不足,不能够形成对系统管理人员的有效控制。此外,在信息化的条件下,网络支付、网上报税等新型的管理工具的出现,增加了财务信息泄露的风险,如果被别人盗取,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为财务监督工作带来了困难,不成熟的监督评定制度不利于高校财务内控水平的提高。

2.高校内部财务控制信息专业人才的缺乏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全新的金财系统的用款计划与支付系统的使用,需要有一定电脑操作基础的财会人员。在电算化核算审计方式的基础上,信息化财务管理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计算机的操作知识,在对新的管理系统的操作方面财务人员还存在不熟练的问题。网络交易中财务的支付数量逐渐增加,容易发生一些网络操作问题,因此财会人员掌握一定的网络调整知识也成为了新时期财务控制工作的必然需求。另外,在财政监督管理力度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高校内部控制对财务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是提供一些预算信息已经不能符合财务控制的具体需要,原有的财务管理相关的软件已经不能满足管理内容的要求,财务控制人员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数据库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方式。

三、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改善对策

1.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与管理员监督体系

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高校财务工作面对的是一个公开的网络环境,加强新授权方式的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权限审批制度,包括从申请、批准到移交等手续,对密码和U盾的管理视同印鉴的管理办法。在具体的财务控制工作中进行职责的细致化的划分,避免一人掌控的局面的出现,这样有利于形成财务控制中的互相管理,在遇到问题时也能够集中多数人的智慧进行解决。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手册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制作,管理部门需要对其采取定期的检查,如果发现不合理地操作行为需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必要时可以组织专人对系统工作日志进行审计,这样有利于系统管理员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

2.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的内部财务控制工作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的知识以及管理手段,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财务操作知识以及信息化管理知识,为了实现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增加,需要在现有的财务控制人员中加强对新一代业务人才的培养。针对高校内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定期开展财务系统知识以及信息管理知识的教育学习,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另外,增加高素质财务控制人才的储备,还必须不断优化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建设,促进财务队伍的综合发展,为加快信息化的集成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四、结束语

高校内部财务控制方式由原来的手工记账到电算化最终实现了信息化的发展特点,当前社会形态下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信息化的发展条件为财务控制内容带来了很大的变革,而财务控制除了对环境的控制之外还包括了对人们活动因素的控制,信息化的沟通交流是当今财务控制的主要目标,财务控制与信息化的结合能够不断的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质量。

作者:李方林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审计处

第二篇:高校二级财务管理体制实践

一、高校现有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制约二级学院自主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培训、继续教育、国际合作等非学历教育的份额逐步增加。在这种形势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体制已不适用于日趋细化的高校财务管理。由于高校资金高度集中,且对二级财务部门控制过度,二级学院办培训班、进行市场开发等都要经由学校批准,且收入全部上缴、纳入学校预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二级学院办学的积极性降低,也缺少绩效管理的目标。

2.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目前,高校财务部门在制定预算时大多采取了“基数+增长”的办法,根据上年支出的实际数加预计的增加数来确定下一年度的预算额度。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可行,但没有考虑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会导致预算与发展目标不协调,失去了预算的有效性。同时会导致二级学院为了争取更多的下一年预算,往往会在年终突击花钱,增加无谓的支出来尽可能增大预算基数,造成学校资源严重浪费。

3.预算执行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校的预算管理只重视预算制定和预算执行率,缺少健全的对预算执行的激励和绩效考核体系。监督预算执行的过程是有效进行二级财务管理的保障,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则是决定二级财务管理成败的关键。因此高校财务管理应当建立一套健全的预算执行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为二级学院预算执行创造一个规范的环境,提高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预算的完成。

二、高校二级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1.健全的二级预算分配体系

完善的二级预算管理体系既包括年度支出的预算,也包括年度收入的预算。在收入预算中应包涵学费、住宿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同时也应该涵盖二级学院非学历办班等其他收入。学校财务在对二级学院预算资金的分配上分为学院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学院的公用经费应采用模型拨款的方式,在分配方案的设计上可以根据不同的要素制定统一的拨款额度计算公式。相关要素可以考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折合数,教职工人数,学科系数和办学质量系数,学科系数可以按照目标学院不同学科类别的学生人数计算一个加权平均的系数,办学质量系数可以综合考虑目标学院的就业率、社会排名等因素。在按照固定计算模式测算出学院公用经费后,还可以增加绩效拨款,充分考虑学院提供的公用课情况、学费收缴率、科研收入情况、合作办学的开展等因素。在学院的支出预算中充分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学院的创收能力,从而给予一定的绩效拨款。对于学院的专项经费单独下达,从立项到项目可行性论证都要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学院专项经费采用零基预算。

2.完善的二级学院的核算体系

经费预算是财务管理的第一步,只有在科学、合理、完善的预算框架下的经济活动才能有助于学院各项目标的实现。核算则是对经济活动的事后反映和监督,及时、准确、全面地核算能适时向学院领导反馈本院财务状况,有利于学院合理安排整体工作。建议学院对各项经费来源及使用(如:学校拨付经费、继续教育创收收入、其他收入等),分类进行详细流水记录和核算,做到经费专款专用,规范使用。3.二级学院单独的报表体系和财务报告为全面考核学院的资金使用效益,应在报表体系中设置二级学院的报表体系,分别对二级学院的收支情况和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应参照学校的财务年度决算说明,各学院也应对照年初发展规划,对年度日常维持、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进展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说明。同时按照对二级学院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出具资产负债表和事业支出表,便于考核学院预算执行进度和资产管理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益。

4.完整的预算分配参考体系

学校对二级学院的预算分配应结合上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建立系统的分配指标体系,既包括收入的预算,也包括支出的预算,结构如图一。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暂借款是否及时冲账、项目执行变更情况等,学费收缴率、通过对项目的验收、组织力量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作为后续专项资金投入的参考指标之一。

三、高校二级财务管理体系的相关配套措施

1.对二级学院实行预算综合定额管理

为加大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并在分配体制上与财政拨款体制接轨,可以参照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生不同的学科系数,设定不同的综合定额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打通学院经常性公用经费和经常性项目的界限,避免资金规模较大的学院,在公用经费仍有剩余的情况下,还要再向学校申请专项,有利于学院层面的资金统筹,加大了学院经常性经费的自主权。

2.对学院专项实行综合评审制度

随着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特别是竞争性项目的投入,使学院的各类学科或研究方向面临不同渠道的资金来源,在申请的过程中,如何在学院层面上、学校层面上避免重复申报、资源浪费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学院二级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必须打破以前分散申报的局面,由学院的院长带领学院的领导班子加上学术班子对学院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规划,提出学科发展、人才引进、教学实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划,并在学校层面上提出,以学院为主体申请项目经费。那么学校各相关职能处室可以组织学术层面的可行性论证;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纲要和战略发展目标,在各学院之间进行综合评审,决定专项资金投入的方向,使专项资金真正发挥效益。

3.建立中期滚动项目库

对二级学院而言,随着人才队伍的不断建设和学科的不断发展,会不断有新的项目需求;对全校而言,应建立中期滚动的项目库,归口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对项目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并结合学校发展的规划,二级学院相应地也应该有自己的项目库,对项目进行排序后,到学校层面申请各类项目经费。

4.二级学院的财务绩效评价

由于高等学校是全额预算单位,使用各类财政资金,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一直是近年来财政改革的关注重点,因此,学校财务为评价和鼓励二级学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也应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办学历史等客观因素,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结合高校特点,人才和科研成果是特殊的产品。

5.加强学校层面的监控和预警机制

二级学院虽然从事经济活动,但不具备法人资格,因此学校作为责任主体,有必要对二级学院的财务活动进行监控,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为使各二级学院的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学校财务除了定期进行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地方财政政策等向二级学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还应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于学院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事中预警,使不合规、不合法的经济活动及时终止。

作者:邹秀华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财务处

第三篇: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1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缺少财务信息统一标准

新会计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细化,在满足信息化的同时也给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出新要求。财务信息标准化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尤其是基础信息数据的利用是重中之重。但由于缺乏统一筹划,还存在着院、系、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只考虑局部需求,不但导致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还造成各部门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在全校范围内人为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资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管理维护成本过高,工作效率低下,阻碍了高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1.2缺少复合型专业人才

财务信息化不同于广义上的高校信息化,是建立在财务数据平台基础上的财务信息数据化,对于普通网络工程师来说,没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则无法胜任。对于普通财务人员来说,更无法直接解决网络和数据问题。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只有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建设需要。由于学校在引进专业知识扎实、认真敬业的人才的过程中,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招聘困难,难以留住人才。对现有信息化管理人员的深造和培训少之又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1.3“校园一卡通”建成“校园多卡通”

目前,校园一卡通系统中比较常用的子系统包括:身份认证识别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校园餐饮收费管理系统、校际班车收费系统、校园浴室和开水房管理系统、预付费水电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图书馆管理系统以及校园一卡通网络计费系统等。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真正实现“一卡通”,比较常见的是多卡同时使用,也就是说正在使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独立运行的。

1.4缺乏网络安全规范和意识

互联网时代以来,网络安全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网络建设,网络建设离不开安全建设。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贯穿于信息化建设的各个子系统中,与财务信息化相关的子系统,更应成为网络安全建设的关键。虽然许多高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但缺乏完善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运行标准和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管机制;小组成员大多由部门领导等兼职,很容易受日常工作影响,不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且职责不明确;缺乏应对网络黑客、病毒攻击以及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向校园渗透等问题的预警机制,给高校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1.5财务管理职能缺失

目前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无法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没有分类分级管理和财务综合评价系统,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新会计制度与旧会计制度的最大区别,就是能使高等学校财务状况、预算执行及事业成果得到更加真实而全面的反映。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使实现财务管理职能变成可能。

2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2.1建立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信息化平台

建立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信息化平台,是高校财务信息标准化建设的基础。虽然我国信息化建设工作起步较晚,但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也遇到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同的问题,就是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统一身份认证问题,这在一定时间内限制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程。近几年,有一些高校管理部门认识到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借助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机会,提出将不同业务范围内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化、信息化的身份认证管理,提高相关管理部门的安全性与办事效率,打造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2.2建立长期特岗人才培养制度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在高校内部建立长期特岗人才培训制度至关重要,实施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是关键。要加强对教师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要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自动化办公能力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服务水平;加强专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网络运行保障能力,根据需求合理引进高层次人才,增强网络信息化理论研究能力。

2.3坚决推进“校园一卡通”建设

随着网络数字化的推广和普及,很多高校在积极探索建立数字化校园,实现无纸化办公。现代化的学校离不开信息智能化的管理,学校的收费管理、教学服务及后勤服务等方面都需要信息化去实现,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校园一卡通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具有消费简单、方便、高效、安全等特性。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给所有校园一卡通的使用者带来了很多方便,真可谓“一卡在手,行遍校园”,大大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同时,在加强财务管理,促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规范学校经济秩序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4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安全小组的职能

高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在安全性和系统管理方面,需要大量的IT技术管理人员,分别管理和维护不同系统的用户信息。因此要建立可靠、安全、保密的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环境,保证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环境安全,保证高校业务不受破坏和干扰。首先,高校要成立真抓实干的信息网络安全小组,小组成员必须是有时间、有能力完成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其次,利用网络安全小组这个平台,加强对教师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和行政管理人员自动化办公能力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管理服务水平。最后,要加强网络安全小组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网络运行保障能力,并根据需求合理引进高层次人才,增强网络信息化的理论研究能力。

2.5加快财务信息化管理职能的转变

在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工作职能不再只是记账核算,而应向经营管理转变。这要求财务人员要熟悉政策,掌握相关法规,以全新的理念投入管理,提高服务意识,解决管理中精细与效率的矛盾。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使管理者按照企业的思维去治理高校,财务不局限于简单的核算收支,更重要的是要把数据信息管理起来。

3总结

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信息化使财务管理职能转变成为可能。新会计制度提出的是一种精细化财务管理,高校应树立精益的思想和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新会计制度对预算概念精细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进一步提高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充分体现了财务信息化的管理职能,解决了领导决策凌驾于财务部门意见之上的问题。

作者:徐晋 石旭男 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第四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演化路径

一、前言

财务集中管理的思想最初由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而来。高校财务集中管理对于高校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来说是一种进步,建立会计核算中心体制,完善其核算中心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是高校提升资金利用效益,提升其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特点

高校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指的是将学校所有财会事务交由一级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这种“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统一领导指的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学校财务事务交由财务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其中包括了财经方针与政策、财政收支计划以及财务规章制度。2、集中管理的前提是要在不损害学校相关单位人员的合理经济利益之下进行的一种财务集中管理。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之下,寻求何种促进事业发展所需要支出的费用和资源等进行规划和盘算,对财经工作以及财务活动进行集中管理。对于学校所有相关财务活动的开展和规划,财务处都有权对其进行监督和提出处理建议,这样能够对学校财务进行有效管理,避免因铺张浪费和贪污现象影响了学校的财务收支平衡。

三、高校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教育事业不断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高校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就当前而言,高校资金结构已逐渐变得复杂多样化,故出现财务管理呈现分散化,学校在财务管理政策与实际调控能力上有所区分,进而造成学校资金流失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高校基建方面。高校基础设施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故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也就成为了学校建设支出的主要部分。但值得一提的是,高校蔡锷不管理体系中并不包含高校基建财务,它只是作为学校的二级财务机构,故无论是在投资账薄方面,还是在会计处理方面,都存在着不规范现象;2、高校后勤管理方面。高校提倡后勤社会化,故近年来,高校后勤开始进入一种模拟企业运行阶段,并逐渐从学校行政工作中规范剥离。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该模拟运行阶段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市场运作。如承包双方产权不明、职责不清等问题,以及双方在投放和利益的分配上海存在着停留于财务会计核算的初级阶段;3、高校经费使用方面。当前众多高校存在经费利用不当、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如将科研经费的成本转嫁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接着给学生发放奖学金以鼓励其勤奋好学的口号去私设学校小金库、乱发奖金,更严重的是借该口号私自挪用资金等。这使得其与教育产业化、高校行政化与学术腐败纠为一体,造成高校经济秩序的混乱。为实现高校资金合理利用,保证高校的稳定发展,实行高校财务集中管理成为了一项十分有必要的工作。

四、高校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现状

(一)高校财务管理意识低下,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

高校财务集中制的执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较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自财务集中制实行之后,高校已不再设置会计机构,也不再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而是只设报账员,而其会计也只能由政府部门委派。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高校就会认为,机构与会计都是政府的,账也不在学校,故对于学校财务管理,则抓不抓都是一样;但是会计核算中心则会觉得,在一切有关于财务管理的机制、原则等不变的情况下,其只用负责监督和核算,财务管理工作与其无关。故就会出现学校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并不重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脱节的现象。这就导致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者财务管理意识逐渐下降,原本就低下的财务管理意识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就更加弱化,于是对于财务管理的方法也不去认识和研究。并且在实行财务集中管理之后,使得会计人员与高校的人事隶属关系以及经济利益关系遭到隔断。被委派前去的会计人员认为自己只是负责监督与核算上的工作,对于高校内的各种其他事务都与其不相干,于是不用为其进行服务。这样往往出现的现象是,会计人员对于学校提出的合理要求迟迟未进行处理,账目报销所花费的时间长,导致学校教师因报账困难的原因而消极等待,从而不愿干事与管事。

(二)财务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不够缜密

首先,由于会计人员是独立于高校之外的,并且高校内核算站是一人管多个单位的账目,故会计人员也无法并无心去对高校内的运营过程去进行考虑,如高校内计划要干什么需要用到经费的,添置设备仪器或是其他,打算用多少经费等。高校在报账之前核算中心都无心过问,于是也就对报账数目一无所知。这就说明了实行财务集中管理之后忽视了事前管理。其次,在高校各单位进行报账时,会计人员由于没有进行事前管理,故只能根据票据本身来判断。如根据单位报账发票手续是否完备、是否规范合法。但是往往对于票据的经济实况与可靠性缺乏了解,这样就成了缺乏事中控制管理,对经费是否合理使用了并没有进行认真控制。最后,事后应当要进行分析评价,但是由于一人忙于多项工作,故经费的每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制定的标准和定额、有无超支等情况没有进行事后过问和分析评价。加上高校缺乏应有的财务管理人才,故就会造成事后的分析评价管理缺位。

(三)高校各项财务制度需要有进一步的完善

高校财务管理中虽然能够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许多制度正在不断进行改革,而高校相关财务制度的修订便跟不上,于是影响了财务报销审核工作的正常与顺利执行。由于有些制度明显落后于现阶段经济发展,故其非常难以满足这种形式下的标准和要求。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财务审核人便难以把握,与是其规章制度等也就难免成为了流于形式,这样使得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不健全。

五、如何做好高校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提升财务管理意识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校财务管理也因此而发生了重大变化。也正是因为如此,为适应时代变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应当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集中管理对于高校财务统一管理所起到的成效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提升财务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高校会计人员要准确认识财务管理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的重要影响,以此来加强自己的财务管理意识。针对此,在实行高校财务集中管理之后,高校应当设置起相应的财务管理岗位,并对其进行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如果是政府部门直接安排的,则政府部门也应当重视起所派来从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会计人员是否具备高素质与高水平技能。高素质会计人员当中,除了具高水平会计知识,以及财务管理技能之外,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的掌握、经济法规、审计、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也是需要具备的,在职的会计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积极投身为高校财务相关工作当中。

(二)树立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服务观,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财务服务观是决定会计人员是否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尽力的重要前提。不论是高校配置的高素质会计人员,还是政府直接派过来的,都需要树立起财务服务观。这就需要从高校发展的角度出发,为高校各部门提供优质服务。1、从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会计人员应当要端正思想,摆正位置。首先,要将自己与高校发展连为一体,将自己融入到日常运营当中,所进行的日常财务工作一切都是为教学、科研以及所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而提供的服务;2、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学习,提升服务质量。高校财务管理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变动,因为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向市场化迈进,其财务管理水平固然也应当有所提升要求。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财务管理队伍的素质,同时财务管理队伍的素质又与财务管理水平有影响。故高校财务人员为保证高校的运营发展,应当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顺应学校发展的需要,高质量服务是为高校带来相应价值的体现之一;3、建立起奖惩机制,激发会计人员工作热情以提升其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高校想要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建立奖惩机制无疑是有效可行措施之一。针对此,可通过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考评的方式来给予奖惩。考评优秀的,则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且鼓励与肯定其工作的付出,将其考评结果作为今后有可能晋升的依据。考评不合格的财务会计人员,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对于考核结果极差的,觉得不能再胜任此工作的,可采取分流或淘汰的方法。通过奖惩机制激励财务会计人员来提升其工作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为高校财务正常运行而做努力。

(三)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工作管理

高校资金的使用状况是否合理和有效,需要财务管理部门人员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针对此,就要加强事前预算管理、事中控制管理以及事后分析评价管理。1、加强事前预算管理。首先,应当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制定起财务预算管理的总目标,在明确和制定预算管理目标之后,将总目标中的各分目标下达于各院(系)、处、所等有关部门。其次,高校的预算管理应当要保持量入为出与收支平衡。不管是在哪一方面的经费开销,都要合理,并且是要为学校的发展而进行的,如对于学校基建、后勤、医疗设施等方面的支出都要规范与合理。对于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支出所带来的成效。最后,预算编制应当是仅仅围绕高校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去考虑从而编制的。坚持做到支出与重点工作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支出的高效用。在面对多个项目决策时,应当摒弃眼前利益,从长远利益出发考虑以做决策。对于基建工程等项目的预算编制则更加要细心和严格,为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和可靠性,高校还可聘请中介机构前来进行预算审核;2、加强事中控制管理。应当严格预算执行制度,高校预算额度应当要标准化并且严格化,也就是说,高校的所有一切开支都要按照预算额度来执行。针对此,高校的每一项开支,特别是开支较大的,应当需要部门负责人以及主管财务的校领导及部门领导签字确认,一来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来去明细,二来起到对资金使用进行控制和监督的作用此外,要加大对原始票据的管理力度。在各个单位前来报账时,会计人员不能只凭借其票据是否合法与经费合理来评定批准,而是要加大对票据多反映出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可靠的监督和确认,这是控制开支避免出现通过某种手段贪污现象出现的有效途径;3、加强事后分析评价管理。对于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多要进行对照预算制定的标准,通过此方法来保证开支是与预算额度相符,并且对该经济业务进行分析评价。将各责任部门所发生的开支数据与预算数相比较,最后对比出该责任部门是节约或超支,以此结果来作为责任部门所取得的成效。这样可以有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六、结语

高校论文范文6

关键词:毕业论文;管理;B/S架构;PHP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飞速融入到各行各业。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高校教学管理也必然迈上一个新台阶,一味地强调传统,多年坚守着同一种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主流模式。毕业论文系统正是迎合当代教学管理的需要。

1用户需求分析

毕业论文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那么使用该系统的用户主要分为学生、教师和管理员。管理员又可以分为院系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学生要在该系统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写作、答辩等工作。教师要在该系统内完成学生的论文指导工作等。院系管理员使用该系统完成对学生的监管等工作。系统管理员则是要使用该系统对各种信息进行完善,对系统进行维护等工作。

2系统功能模块

根据用户需求分析中用户的类型有学生、教师、院系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每类用户进入该系统后,有相对应的界面和功能。本系统主要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学生模块,教师模块,院系管理员模块和系统管理员模块。毕业论文系统模块如图1所示。

2.1学生功能模块

学生通过学号和密码成功登陆后进入毕业论文系统的学生界面,学生在论文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

2.2教师功能模块

教师使用教师工号和密码成功登陆后进入系统的教师界面,教师在论文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2.2.1个人基本信息维护

教师的ID号、工号、姓名、学院和职称信息由系统管理员统一录入毕业论文系统,除了这信息之外,还需要教师填写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信息进行修改,以保证系统内的信息与自己实际信息一致。教师可以使用该功能修改登录密码。

2.2.2查看学生信息

指导教师可在毕业论文系统内使用该功能查看所带学生的基本信息。

2.2.3课题管理

教师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可对已的题目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2.2.4上传下载文档

教师可在学生选题成功后,上传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指导说明书、答辩申请表等文件。教师可下载学生上传的开题报告、论文或院系公告等文件。

2.2.5论文进程审阅

指导教师使用该系统查看并审阅学生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进程。指导教师通过审阅毕业论文进程,了解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进展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

2.2.6答辩成绩管理

参与答辩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评阅、打分,并上传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

2.2.7查看公告

教师可以使用毕业论文系统查看毕业论文相关的通知和公告信息。教师登陆界面如图3所示。

2.3院系管理员功能

院系管理员使用用户名和密码成功登陆后进入系统的院系管理员界面,院系管理员在论文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如下。

2.3.1查看学生信息

院系管理员可以使用该系统查看本学院学生的基本信息。

2.3.2查看教师信息

院系管理员可以使用该系统查看本学院教师的基本信息。

2.3.3审核开题报告

院系管理员可以使用该系统审核本学院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

2.3.4答辩管理

院系管理员使用该系统对参与答辩的学生进行分组,并答辩分组信息。院系管理员可以对分组信息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2.3.5数据查询统计

院系管理员使用毕业论文系统查看学生的答辩成绩等数据,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导出等操作。2.3.6院系公告院系管理员可以使用毕业论文系统毕业论文相关的通知和公告。

2.4系统管理员功能

系统管理员使用用户名和密码成功登陆后进入系统的系统管理员界面,系统管理员在论文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如下。

2.4.1学生管理

系统管理员使用毕业论文系统录入学生的学生ID、学号、姓名、学院和专业信息,用于学生登录系统使用。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4.2教师管理

系统管理员使用毕业论文系统录入教师的教师ID、工号、姓名、学院和职称信息,用于教师登录系统使用。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教师的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4.3院系管理

系统管理员根据学校内院系的变动情况,在毕业论文系统内对院系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4.4院系管理员管理

系统管理员根据变动情况,在毕业论文系统内对院系管理员的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4.5公告管理

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毕业论文系统对各类通知公告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找等操作。

2.4.6系统维护

系统管理员要对毕业论文系统进行维护,包括软件和硬件方面。

3结束语

毕业论文系统基于B/S架构,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了学生通过网络在线选题、上传/下载文档。实现了教师通过网络出题,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实现了对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期间的全程监管。为学生和教师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樊伟宏,杨文婷,王昊,等.基于MVC模式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7,16(4):129-131.

[2]张瑾.基于ASP.NET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2):43-44.

[3]曾婷.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3,12(3):80-81.

[4]刘雅娴,刘小龙,徐辉.基于WEB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9):165-166.

高校论文范文7

(一)价值观混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想逐渐显现,使个别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混乱。这些导致了学生奉献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减弱。部分学生缺乏社会基本道德,思想认识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影响到了学校的校风和学生的学风,也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教风。如,大学生作弊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可以说是泛滥成灾。一些大学生为了考试过关,在参加考试时,挟带小纸条、利用手机上网查询答案等现象非常突出,甚至为了获证而找考场,买答案,或者补考时找同学替考,可谓五花八门、举不胜举。相当一部分学生事事以“我”为中心,以利益为中心,不仅看不起贫困家庭出身的同学、没有背景的同学,反而嘲笑这些同学,思想严重扭曲,人格毫不健全。

(二)德教方法僵化。德育教育的方法必须考虑新时期大学德育教育受多元化新思潮影响的特点,做到与时俱进。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班级辅导员、团委和学生处(部)的教辅人员。负责德育教育的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是德育教育的接受者。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育方法能否做到因材施教。但是,现阶段部分高校采用“灌输”和“说教”等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形式单调,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厌烦心理,阻碍了学生对教育目的的认同。一些德育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时缺乏感情交流,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问题,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思想上的矛盾,最终使学生在心理上与这些人员产生了隔阂。

二、高校德育教育问题产生原因剖析

造成高校德育教育问题原因比较多,主要有:

(一)德育教育工作目标淡化。人们普遍认为,高校的任务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四有”新人。但是,进入21世纪后,高校的上述基本任务,在高校提得并不多,许多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强调教师能发表更高级别的文章,强调教师申请的高级别的课题项目,强调有更多的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更多的教师成为院士、资深教授,强调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申请和设立,强调建大厦、盖高楼,强调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强调学生的就业率,但却忽略了学生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价值观成长。德育教育工作目标的淡化,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高校教育舍本逐末。

(二)德育教育指导思想移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学德育教育却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指导思想,仍然对学生进行舍己为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僵化而死板的道德教育方式和方法。这些传统美德的教育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但许多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忽视了在21世纪这个信息大爆炸、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思想上发生的较大转变,也忽视了现代信息社会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也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总是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的道德教育,导致了德育教育指导思想移位。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推进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方式改革,使德育教育能更好地切合时代背景。

(三)德育教育内容空泛,方法单一。在行为科学领域,道德知觉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整体认识,既包括一定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也包括对于道德精神的理解和道德习惯等。但是,现阶段,高校德育重理论轻实践,内容空泛、方法单一。德育教育内容不接地气,与大的时代背景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联系不紧密,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无法做到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忽视了学生自身性格、家庭出身、教育经历等方面的差异,认识不到学生个体的异同性,忽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使德育教育成了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缺乏说服力,导致德育教育失败。对于德育教育方法,一般是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开展,简单地认为多上政治课、多上德育课就可以完全发挥教育效果,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来对多样化的学生实施教育,教育效果必然差。

(四)德育教育机制不够完善。高校德育工作机制也存在着缺陷。一般情况下,高校德育教育评价都会采用容易计算和评比的量化机制。但是,这种可以计算的指标如果用来检验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则是“失灵”的。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德育内容在学生中的真正效果是无法进行量化和对比的,这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数论”与“序数论”的差别。“基数论”认为物品给人带来的效用是可计算的,而“序数论”则认为物品给人带来的效用是不可计算的,只能对效用进行排序。同样,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若以量化作为评判标准,只在考核中达到量的指标,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德育教育工作机制主要表现为,德育工作者仅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课后忽视与学生交流,不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教育指导,这种机制必然导致德育工作的失效。

三、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对策分析

针对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德育教育方法,多措并举,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目标。

(一)明确目标,端正思想。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要坚持把“德”放在首位,对学生的教育要首先强调“德”的培养。若过不了“德”这一关,其他方面再优秀也不应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优秀大学生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树立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指导思想,倡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大程度地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高尚情操的树立。而后,再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高校教育不应把就业率放在过分重要的位置,过犹则不及,即使就业工作再重要,也要以培养德育合格的大学生为基本己任。高校办学是否成功,不应仅仅看其为社会输送了多少毕业生,而是要看其为社会输送了多少优秀的毕业生,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在毕业若干年后有多大比例的人处于本部门或本单位或本岗位或本领域重要的位置,做出了多少突破性的贡献。培养最杰出的人才应该成为高校教育同时也是高校德育教育最重要的培养目标,高校应树立这样的思想。

(二)树立信念,培育理想。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四有”新人的需要。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信念和理想的导向作用更不容忽视。正确的信念和理想是大学生进步的“路灯”和“灯塔”。面对社会中复杂的现象和各种各样的诱惑,少数大学生特别容易陷入困惑甚至迷失自我。为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让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21世纪高校德育的核心工作,必要时将其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中进行考核。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因此,只有具备了健康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做一个为祖国建设贡献才智的优秀大学生。人的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中华民族无数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无不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信念和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最大的精神动力,若无信念和理想,将如同行尸走肉,何来付出与贡献?

(三)充实内容,改革方法。现在,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丰富教育内容,更要改革德育教育方法。在强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和社会背景,补充、完善德育教育内容,使得这些内容为学生所接收,进而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摒弃传统上单纯的教条式的灌输和教育。对于高校德育教育方法,应做到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在德育教育课堂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避免“满堂灌”,鼓励学生课堂上讲述与德育有关的真人真事。一般认为,如果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上讲得非常容易的理论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分析,才能算是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高校德育教育要大力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更需要不断采用丰富的教育手段。

(四)加强管理,完善评估。高校德育教育有无成就?其价值大小或多寡如何?要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传统的德育评价机制主要倾向于量化,忽视了那些不能被量化的指标的评价,而这些不能被量化的指标也许正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如学生品德就是德育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而恰恰又很难被量化的一个指标。所谓品德评价就是对一个人的道德价值的评估、比较和预测。因此,在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中,需要建立一种无法被量化而又恰当的评价内容或指标。如通过对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倾向或某种偏好,并将对话内容和问题记录下来。在过一段时间如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以后,再问相同的问题,对比学生与之前的答案的异同。因此,应积极加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和评估,完善评估制度,构建理想的评估体系,为高校德育教育效果考核提供科学的评估办法。

四、结语

高校论文范文8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目标管理就是对工作目标的管理,具体指的是对于工作的既定目标的管理,在目标管理中要设置各种考核和奖励机制促进目标的高效实现。该目标既包括细化的小目标,也包括总体的大目标,管理者对工作制定一定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才能进行更好地管理。目标管理最早被广泛运用是在企业管理中,之后,由于其管理系统的整体性、超前性、对于工作成果的重视性以及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性等特点,使得该管理方式逐渐推广,最终,在高校的各方面管理中也被广泛运用。

二、目标管理运用于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高校德育的过程是一个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目标实现的过程,德育工作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如果能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高校的德育资源,并且合理的推进高校德育的有效开展。具体来讲,第一,目标管理可以明确德育的各个目标,可以使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更强的方向性,有利于学校德育方式的制定与改善。第二,目标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师德育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可以调动学生德育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第三,目标管理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德育方式,发现学校德育的优势,使学校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探索出更多的德育方式以及途径,使德育能够更好地开展与普及。

三、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高校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部分高校的实践中,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德育工作的改进与发展仍然跟不上时代的前进脚步。高校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德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很多高校对于学生的德育重视严重不足,只是一味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于学生的评价都集中在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上,而忽视了对于学生道德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与提升。对于德育的不够重视致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不到提高,心理发展得不到有效指导,最终导致一些学生表现出另类行为或者偏激行为。

2.学生的德育考核脱离德育主体

德育的主要目的使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的认知、体验、践行,使得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是,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将课堂教学看作德育的主要工作,让学生学习了很多的道德理论,而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实践教学却存在很大的空白,在进行德育考核时,也只抓住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状况,没有对于学生德育实践的考核。

3.对于德育的理解存在不足

很多高校都开设有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来约束自身,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偏向于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指导学生如何养成好的政治信仰,如何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而对于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规范教育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不足。

4.德育的内容缺乏更新

很多高校的德育工作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即使是进行了一定的更新,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一些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价值观念盛行。然而学校却不重视德育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多采用的是时间比较远的已经被使用过无数次的例子,对于学生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与影响力,影响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5.德育目标定位不明确

有了正确的德育目标,才能是德育工作有正确的方向,使得德育工作达到应有的效果。但是部分高校在德育目标的设定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如将德育定位过高,在讲课的时候,往往会进行片面化的大道理的讲解,让学生觉得无法触及;对于道德观念的可操作性定位不足,不能对学生的不好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有些学校的德育内容停留在道德规范等道德制度的学习上,没能对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产生影响;或者对于德育的目标的设定过于单一,所有的德育内容都向着一个目标前进。

四、目标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建议

1.明确德育工作的总目标

高校的工作繁杂多样,而且各个方面的联系非常紧密,在高校德育中运用目标管理,其管理要与各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对于德育目标的设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设定的德育目标要符合学校德育的需求。在明确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设定德育工作的总目标,学校应该根据学校德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目标的设定,该目标是学校德育管理的总目标,设置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研究调查,使其符合本校德育工作的进展。其次,在德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调整德育目标,保证德育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共进。例如,鉴于当前社会人们价值观念较大的差异性、极端性,以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高校德育的总目标可以以形成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同时,注重对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然后根据本校各项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对总目标的偏重点进行调整,如学校员工管理中对于员工综合素质的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各个学院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情况等。

2.认真开展德育工作目标

德育工作的目标的开展应该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对其管理要通过一定的过程来进行。其开展首先要将德育工作的总目标细化,分解成各个小的目标,分派给不同的工作部门和个人,以便于目标的有效实施。然后,要根据不同的目标探索出不同的实现方法、具体的策略。在目标实现方法的探索中一定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状况,找出本部门德育工作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研究具体的解决策略。最后,要对各个部门的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策略进行综合探讨研究,使其能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具体的目标开展工作可以从各个管理人员入手,如学校的员工管理层要提高学校教职工的总体道德水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于师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各个学院的领导层要加强对于本院师生的道德水平提升,各个年级的辅导员要加强对于本年级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各个代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引导等。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层层关联的目标设定,对于德育工作的实施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3.有序进行德育目标实现策略的执行

德育工作的目标管理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其关键在于是否对于目标的实现策略进行了合理、有序的执行。在德育工作目标实现策略的执行过程中,先要做好执行前的准备工作,执行人员的安排、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及执行场所、执行材料的安排等;然后要合理的进行策略的执行,要把握好执行的力度,能够自如调控策略的执行;之后就是要做好目标实现策略的监督工作,保证策略的执行按照正确的途径、正确的方式进行,对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确保目标按时完成。德育目标实现策略的执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具体的执行一定要依照各个管理对象的特点,如对于教职工的素养的提升应该采用的是对于职称的变动,而不能对其进行说教,因为教职工都已经是成年人,有了很深的社会阅历,其道德观念很难在被教育的情况下改变,所以,以职称的变动能够更好地约束其行为。而对于学生,就可以举出一定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其进行感化教育,再辅之以实践教学,效果会比较突出。

4.合理进行德育目标成果的评价

对于德育目标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全方位的、客观公正的,要根据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同时也要以德育工作的预期目标作为重要参考,对于各个部门目标的实现过程、实现方法、实现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状况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对于学校人员管理部门的目标成果的评价应该从教职工的平时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评价应该依据学校的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来进行评价;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德育工作的评价应该从学生的笔试和实际表现来进行评价等。

五、结语

总之,将目标管理运用于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标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既打破了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又充分的利用了学校的资源,使得该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性。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德育工作者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调动其德育工作方式改革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快速进步。其有效的提高了高校的德育建设。

作者:张永成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

第二篇:高校德育破与立研究

一、高校德育教学的现状

1.以灌输式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

在目前高校的各种德育教学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教师的“独白”。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通过讲授、讲演等方式将道德知识传递给学生。“教育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这就是‘灌输式’教育概念(‘banking’conceptofedu-cation)。”25事实上,灌输就是一种从外向内的教育影响过程,教育者按照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通过系统的讲授,将德育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育的目的上,让学生接受和形成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习惯和价值观念;在教育内容上,传授社会认可的道德规范;在教育方法上,采取讲授、规劝、说服、奖惩等方法。在这种“灌输”的德育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依靠自己的权威实施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分离的。

2.绝对化的知识观

知识观决定了教育观,所以,灌输式的教育观就是产生于传统的“绝对化”的知识观。这种知识观将知识视为人类对客体的普遍性的认识成果,从而赋予了知识真理性的品质,坚持历史与逻辑相分离的思维方式,将知识定位为人类对客体唯一的、准确无误的认识成果。在这种观念下,道德知识是永恒不变的,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将确定无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者,而无法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于是,教师以知识权威的身份,施行“独白”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了接受道德知识的容器,没有权利提出新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更没有办法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去体验快乐与满足。学生就像是工业流水线中的产品一样,以统一的标准进行着大批量生产,原本独特的个性与鲜活的生命被打磨得一模一样,从而成为教师眼中的“合格产品”。

3.封闭的师生关系

在“独白式”的德育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封闭式的,是不平等的。教师只关心自己的权威是否能够被服从,而不关心学生的反应。封闭式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重视课堂教学,忽视体验教育,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相脱节;重视说教,忽视实际效果;重视大道理,忽视小环节,德育的切入点过高;重视知识的硬性灌输,轻视柔性渗透,教育方法单一。这种封闭式的师生关系势必会造成“物化”的德育观,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接受的“物”,而不是主动探索的“人”。

二、高校德育“对话”的价值意蕴

对话是相对于“独白”的一种教育理念,它的内涵很丰富,具有认识论、存在论的意义。德育中的“对话”被赋予了哲学的意义,“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实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其存在的意义。”这里的对话,不只是言语之间的交流与应答,而是主体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一种沟通。德育中的交往,就是以“对话”为前提,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交往,实现德育的目标。它强调的是一种接纳、倾听、共享,提倡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和共同发展。

1.人本价值

人是教育的根源,教育应该是关乎人的教育。“‘教育即生命’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新认识,它不仅实现了工具式教育轴心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因此,它表达的是‘本真教育’的本质。”所以,对话式德育就是一场关照生命的教育,它要求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当成有差异的个体来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德育首先应该是关注“个人”的道德教育。“对话”与“独白”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把人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只有“对话”才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共同的学习平台,才能够让他们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分歧,在分享经验与观点的过程中,使他们得到价值确认。因此,对话式的德育尊重欣赏个体的生命价值,而个体的差异也为“对话”提供了教育资源,有利于对个体潜能的激发,有利于生命意义的追寻与关怀。

2.共享价值

道德的意义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体现出来的,从实质上看,德育的价值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所以,对话式德育的共享价值体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经验、知识、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共享。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享,体现出德育过程不是一种规则与约束,而是一种对愉悦生活的追求。“人的美好生活是在寻求美好生活之中度过的生活,对这种追求所必需的美德是这样的美德,即它使我们理解人的美好生活是什么的美德。”共享,实质上就是将美德与个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愉快的情境中,主体双方达到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相契合,心理上相悦纳,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收获一种乐观的道德生活态度。

3.发展价值

生命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话式德育的发展价值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当中。一方面,对话有益于教师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其教学智慧,使审美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教育的更高境界。另一方面,对话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将其创造力、生命力、价值感唤醒,激发生命的活力。这种发展不是机械的,而是具有创造性的,它不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进程去发现既定的知识,也不是为了去探索终极的真理,而是在对话中进行反思、质疑和批判,以建构新的道德体系。对话超越了单纯的意义传递,而是一种动态的意义生成,是师生共同创设教育情境,张扬出创造的活力。

三、“对话式”德育的实现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这种教育塑造一种性格,不但能从事社会所必需的特定的行为,而且对生长所必需的继续不断地重新适应感到兴趣。对于从生活的一切接触中学习感到兴趣,就是根本的道德兴趣。”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校的德育就是一种“养成”教育,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性格。道德是一个意义世界,是人理解自己与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与他人关系得出的结论,因此,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人的存在状况。道德的价值意义也是因人而异的,当主体理解到某种道德与自己是有关联的或者是对自己有价值的,那么学校的德育就发挥了作用。在现实的德育中,学生不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道德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对话式”德育就是要建立起一种联系,这种联系是关乎自然、关乎社会、关乎生命的一个过程,也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活动。具体地说,德育中的对话包括三种,即人际对话、人本对话和自我对话。

1.人际对话

人际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是从“师道尊严”走向“师生平等”的一种进步。“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即教师学生(teach-er-student)及学生教师(students-teachers)。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1]31在对话中,师生针对各自不同的道德规范进行平等交流,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摆事实等方法让学生认识他人所持道德规范的合理与否,目的是为了达到相互的理解。只有师生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倾诉时,对话才能发挥作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言”,在一个轻松自如的情境中,才能完成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生生对话是一种经验的融合与扩大。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拥有的经验和价值观也不一样,通过对话扩展彼此的道德经验视界。教师可以创造一种“理解沟通情境”,让学生把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在对话与反思中,了解彼此的成长经历,从而获得新的身份认同。人际对话就是要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人的生活与故事,从别人的故事中得到自己无法得到的经验,取其精华,内化为自身合理的思想道德规范,也为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2.人本对话

人本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去体验和建构道德价值意义世界的过程。一方面,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背景、人生体验等已有的知识去认识道德规范,体验道德情感;另一方面,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体验和处理实际问题,产生意义共鸣,加深对道德的理解。学生在体验不同的道德情境的过程中,既保留了个性,又发挥了创造性。我们知道,社会规范、戒律、法度等道德内容与学生之间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以一种积极态度参与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与道德认识相互融合,相互沟通,这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是一种经验的扩展、价值观的印证。在对话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约定俗成的德育内容进行肯定、质疑以及否定,并获得新的认识。因此,人本对话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文本的活灵活现,将自己的身心解放出来,在对话中感受道德生活的美好,重温生命的灵动。

3.自我对话

自我对话包括教师的自我对话和学生的自我对话。自我对话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自我对话的实质是自我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的反思性理解。这种对话使自我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存在状态……通过这种对话关系,在人与人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个体确立既不同于他人又与他人紧密联系的自身。”通过自我对话,学生对已有的道德经验、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进行反思,然后做出判断和调整,从而形成新的道德经验、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自我反思,是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需要对“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进行否定、修正,通过不断地调整人生坐标,实现着自我价值和自我完善,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我”。

作者:李娟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

第三篇:高校德育供求关系视角探究

一、供求关系对于分析高校德育的意义

“经济人”假说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假设,也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一种重要范式。其核心是假定每个独立的个体或者单位集体,都可以被看成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体,普遍意义的“经济人”假说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德育市场中的供求双方也不例外。在我国高校,德育的供给主体主要有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等三大部分,需求主体则指的是接受德育的学生群体。大学生德育供求双方,在不断的博弈中努力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基于“经济人”假设,对于学生而言,德育的积极意义在于提升个人形象,成为受人尊重和社会认可的人。同时,也是满足个人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手段。对于供给主体而言,除了职责要求外,还存在个人职业发展等有利因素。高校德育市场虽然不像经济市场上,通过价格与销量的博弈达到均衡,但是其中也不乏相似性。高校德育的需求方即大学生,在自我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将大学期间的道德教育主要委托给高校。德育供给方,即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根据国家政策与大学生需求提供道德教育。德育的成果通过大学生的形象表现出来,从而影响高校形象、教师和辅导员的评价与晋升以及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制约与调整德育的供给,进而实现德育市场的相对平衡。只有明了德育市场中供求双方的利益博弈,才能找到德育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的根本原因。

二、高校德育供给方式与现状

供给在经济学中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卖出的产品。它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二是生产者有供给能力。高校在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的协同作用下,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德育需求,组织多方人、财、物的力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供给。虽然各个德育供给主体的主要目标都是一样的,即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高品德的社会主义人才,但具体到实施方式还是大有不同。

(一)授课教师———课堂授课

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授课教师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其中尤以思政教师的作用最为明确和直接。思政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广泛的道德教育。但目前大部分教师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学生对其课程产生明显的应付甚至抵触心理。其原因主要是授课内容的空洞、重复以及授课方式的机械化。课堂上的德育出现了类似买方市场的现象,即德育供给方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推销出去,产生了供大于求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由供求总额之间的矛盾和供求构成之间的矛盾派生出来的。在不同时间、地域或者空间上,学生的德育需求是不同的或者变化的,思政教师却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的时代需要、年龄结构特点与特殊需求等。

(二)辅导员———课后谈心

高校辅导员职责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思政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咨询服务。辅导员的德育方式主要是课后的谈心与沟通。在当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中,对于德育有积极贡献的主要是思政教育和咨询服务,其中咨询服务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最为明显。课后谈心这种教育方式比较个性化,可以更加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等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意见。其缺点是效率较低,且易忽视部分学生。同时,我国高校辅导员大多存在身兼数职现象,因此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德育需求,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也说明了我国高校对于德育的投入不足。辅导员方面的德育供给情况,与经济学里的卖方市场十分相似,卖方掌握着积极主动性,占据着最主要的优势或者起到主导作用,表现为供不应求。在卖方市场下,辅导员的德育作为就显得格外有分量。(三)党团组织———党团及学生社区建设党团组织所进行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学生党团活动、规章制度、文件讲座、党团知识竞赛、社会实践以及各类学生社区建设进行的,无可置疑,这类活动对学生有很多积极的帮助,比如获得荣誉证书、完善个人简历、扩充人脉、扩大视野等。党团组织作为高校德育的最高施教者,控制着德育意识形态的最终话语权。但一方面由于一些活动带有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作风,压抑了很多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其权威性和不可质疑性,导致其容易忽视学生真实的德育需求,组织的活动更是经常出现千篇一律、“流水线”化的操作模式,缺乏创新及与时代的接轨。

三、高校德育供求主体的整合

高校德育供求当中出现的矛盾不仅仅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更重要的在于组织结构上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与循环。实现高校德育供求主体的整合与资源的合理配置,找到最有利于各方的“最小二乘法”和“帕累托最优解”,对于改进当前高校德育现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建立高校德育的调节机制

1.党团组织是高校德育的顶层设计者

党团组织是高校德育的顶层设计者,高屋建瓴,统领全局。首先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目标,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与关注。其次是统筹各方供给主体,做好彼此紧密有效的多方联动工作。最后在学生团体中要抓好基层组织的建设,切实发挥学生干部、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2.思政教师是高校德育的执行者

思政教师在道德教育上,承担着执行者的角色。政策制定者不仅要强化思政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力,制定有利于思政教师的各类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同时还要给予思政教师充分的自主空间。为了能够更好地传达党团组织的精神,提高授课质量和效果,思政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自己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引入互动性的教学模式,例如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拜访道德模范、播放先进人物纪录片等。此外还可以充分挖掘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更亲密的互动,引用鲜明生动的社会新闻来激发学生对德育的探讨。

3.辅导员是高校德育的调节者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支特殊而重要的队伍。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校创建辅导员制度以来,其角色定位由最初学生的“政治领路人”转变为当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相比于思政教师,辅导员的德育工作方式更加灵活自主。要发挥辅导员的特殊地位优势,切实提高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建立健全高素质的辅导员人才队伍。

(二)实现高校德育资源合理配置

1.高校德育供求制度的创新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准则,目的都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在制度方面,经济学家提供了三种参考意见:市场比政府提供更有效;纠正政府对于高校德育供给的低效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成为高校德育的供给主体。同时引进多元化的德育供给主体,这是提高效率与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校德育,我们不能抹杀或者否定政府以及高校的作用,而是要在其领导下实现多元供给主体合力的最大化。非营利组织、其他高校、国际组织等团体组织,都可以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建设的供给者。同时,要建立学生对于德育供给主体满意度的评价制度,建立德育信息服务网站,建立德育培养指导体系等。

2.高校德育供求资源的平衡

类似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党团组织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其方式的多样化。虽然高校德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选择,但也需要明白高校德育不仅仅是党团和高校的任务,应该积极引入其他的社会元素的参与,从而提高德育的水平和质量。党团组织、政府应该在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控,促进实现高校德育公平与效率的并举。

(三)提高学生在德育互动中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