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封闭管理范例

高校封闭管理

高校封闭管理范文1

关键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风险规避

1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现状概述

由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管理过程,加上学员数量庞大、内容众多,信息化、数字化的广泛应用,管理难度增高,要做到万无一失必将面临众多挑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诸如有的高校领导层不够重视,保密意识薄弱;有的高校投入经费不足,学生档案管理设施落后;高校信息化建设滞后,无法满足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对于档案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物理磨损及人为因素损毁等方面的应对机制不够完善;档案信息收集、存放不规范,过程把控不严谨及传递制度不完善;管理者安全意识不高、专业水平等良莠不齐,人员配置不到位等情况较为普遍。总体而言,鉴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过程的可持续性及风险的不可控性等因素,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从领导决策层面高度重视,增强风险意识,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好预防、管控和规范管理工作,并建立科学的风险防体系和长效机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特征,风险分析及识别评价

2.1管理特征

2.1.1学生档案管理有其延续性。档案涵盖了高校学生自入学到毕业及就业期间的各种规定的必要信息,高校期间的档案将是学生就业择业时用人单位在择优录用、岗位胜任能力评估及综合素养评价、面试、考评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2.1.2学生档案有其独立性。高校阶段的学生档案属于相对独立的、阶段性的具有完整性的档案信息载体,反映着学生在高校期间的学习表现,参与体验社会、参加社团活动、拾金不昧、参与公益、个人特长、奖惩和在校的成长经历及高校的培养经历等。对学生择业就业、深造等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将伴随并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晋升和人生发展。

2.1.3高校学员档案管理工作具系统性、持续性、长期性。一所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必然由不同阶段、不同种类和单元模块来组成,其工作管理、开展是一个系统化的安全管理运行体系。同时,学员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高校要注重协调各环节与档案管理的职能、制度与流程的衔接和风险规避。

2.2风险分析

鉴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和风险的不可控性,要进行必要的风险分析、识别及评价以得出合理、科学的防范预案。①人员风险。高校领导层不够重视;档案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水平等良莠不齐;事中执行落实不到位,对流程、制度不熟悉;权责不清、分工不够明确,监管不力。②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不完善,信息收集、存放不规范,过程把控不严谨。③高校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经费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学员档案管理设施落后,无法满足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④传输过程、日常监控不到位等风险。查阅流程不完善,传输过程中造成损坏、丢失的屡见不鲜;应对自然、物理以及人为损坏风险方面不够及时,档案管理过程监控不到位。

2.3风险识别

任何风险的分析、识别往往有其规律可循,要及时发现、分析和预防,并进行科学的预判,就档案管理风险的识别而言可通过以下方法来识别。

2.3.1借助经验,通过头脑风暴法识别。当管理方面欠缺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方法,可借助咨询专业人士、权威人士的意见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必要时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意见、收集不同的建议与观点,并进行整理和汇总,得出最佳解决方案。

2.3.2依照不同领域进行识别。对档案资料经过科学地、系统地分析,进行综合权衡,可将风险按照不同的类别、性质、难易程度区分开,并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和归档。

2.3.3对风险识别形成检查表。便于我们在分析、查询、调取时更为方便,也是便于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有更好的参照,以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

2.4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主要是根据科学的手段进行风险识别后作出的全面评估,以预防规律风险的产生,而全面了解和掌握档案管理自信息采集、入档、查阅、传输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应对和解决,最大程度上在事前规避风险的综合活动过程。

2.4.1进行定性评估。主要通过将识别出来的可能存在或引发的风险,经过科学地、系统地分析,进行综合权衡来界定。

2.4.2进行定量评估。在定性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量化或区分风险大小,对于计划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具体量化,也是提前预判可能出现或存在的风险。当然,在定量评估方面,要高度重视风险的起因、目的、范围和管理人员对项目的贡献,便于在遇到风险时,及时应对和调配资源。

2.4.3总结风险评估清单。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评估后形成的书面报告,该报告中应该要较详尽的记录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的名称、性质、势态以及对于不同风险如何应对的策略、措施及法律应用等。

3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风险规避

信息技术瞬息万变的今天,就高校档案风险管理而言,其风险的存在都是客观的。下面就高校如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管控、规避风险加以探究。

3.1领导高度重视,提升管理者素养并统筹协调

3.1.1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将档案管理纳入高校决策管理体系。有些高校领导层不够重视,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管理硬件落后、陈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够,致使档案管理落后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高校领导的决策管理应综合考虑将学生信息安全性、档案管理的风险纳入决策过程中,并从高校整体运行的管理决策面来布局和规划。

3.1.2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准、责任到人。当前,有些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良莠不齐,风险意识薄弱、专业知识匮乏。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建设,强化防范风险的意识,加大对专职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加强法律知识培训,以提高知法、守法和用法水平;另一方面,权责分明,责任到人。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实施和维护,要求对人员的职责权限予以明确,即权责分明,责任到人。包括档案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以及外部法律顾问、内部监管人员、法律部门等要明确其职责、并各司其职。

3.1.3将档案管理与代课老师及组织职能相结合。发挥高校档案管理组织职能作用,各职能部门分工、相互配合、联动,内外部职能机构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同时,调动管理人员及相关老师的积极性,主动了解、熟悉学生档案管理的流程、制度。明确责任,划分权责,分配权力,履行义务并营造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氛围,便于学生档案管理风险防范计划的贯彻和档案管理风险的规避。

3.2建立健全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制度、流程

3.2.1建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和流程。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分类、细化、规范化流程,如果没有流程或不按流程开展工作,最容易出错,并且出错后不易纠错;容易造成损坏、丢失等风险。

3.2.2建立批准、授权、奖惩制度。实施档案管理风险应对措施的机构、人员要对自己的职责、职权明确,同时清楚奖励、惩罚措施;使每一个管理者不越权、不滥用权力,不相互推诿责任,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3.2.3合理、高效利用和配置资源。高校档案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和资源的配置有一定的关系,优质的资源往往是紧缺的,如何高效地调配需要合理、科学的安排,同时要考虑事件发生的轻重缓急来权衡。比如,人员配置、相关职能部门设立,经费投入等。

3.3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应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众所周知,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以往的纸质版档案管理已无法满足当下快速发展社会的需求。尤其,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各高校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普及信息化、数据化管理在学生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根据自身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努力开展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数据化的来高效和更为安全的管理学生档案工作。当然,对于通过信息化、数据化等信息技术管理学生档案的高校,在信息保密方面难度增大,高校及管理者更要加强学生信息的保密工作,以防泄密。

3.4加强档案管理过程的监控,制定风险监测时间表

风险的过程监控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定期审查、检查、分析评估,也可以是临时抽查,要确保对档案归档、数据备份以及设备维护、升级等各项工作按照计划实施。风险监控是学生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监控不是目的是手段,也是过程,同样是为了发现、解决、处理问题,并不断优化、完善和持续改进。任何制度和机制都没有完美无缺的,也没有永远不变的,学生档案管理风险防范体系也是一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修正,加以丰富和完善。同时,制定学生档案风险监测时间表。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监测计划实施、执行,对遇到风险及特殊情况需要调整、修订时间计划的,也要及时调整和应对。对监控过程中遇到、发现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考虑风险源或导致风险的具体原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要及时为规避风险而制定应对措施,并形成书面,以便查阅。

3.5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风险规避要从细节做起

一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虽是庞大的、复杂的,可是再宏大的管理也是从细小的信息收集、档案袋存放及相关数据备份做起;犹如万丈高楼平地起,也是由一砖一瓦构建的。换言之,越是规范,越是成熟完善的机制产生风险的概率就越小,风险有时候就像我生活中说的“先君子而后小人”。实践也证明越是内容具体、明确、清晰越不容易产生纠纷,相反对于那些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投机取巧的行为和条款,越是容易产生分歧甚至是纠纷。因此,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风险规避的重点领域要形成严格规范的流程、制度,要特别注重加强对查阅审批、收回、存放、数据备份等程序的管理和及时审查,对发现的风险要及时分析、总结与归档,并形成风险管理报告,避免再发生。总之,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如何有效预防、管控学生档案管理的风险,对于高校档案管理的健康持续发展尤为重要。不仅要高校领导从决策层面高度重视起来,并进行必要的投入,加快信息化和硬件设施建设;也要档案管理人员正确地认识风险后果,认真加以识别风险,做好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控工作。俗话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相信随着国家关于档案管理法律体系和高校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做好档案管理这样极具价值和意义的工作,需要我们毫不松懈、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以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罗若.信息化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J].科技广场,2014,(8).

[2]苗晓辉,崔金平.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9,(5).

高校封闭管理范文2

一、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小学专职固定科任教师

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科任教师,教师身兼数科,教师所学的专业理、化、生或相近科学的都比较少。但由于小学教师缺乏,学校基本上是将小学课作为“副课”“搭秤课”来进行教学安排的。通常情况下,小学课大多由语文或数学教师以及部分即将退休的人员来做兼职。因此,教师普遍都感到精力不足,备课时间很少,课前的准备也不够,上课就较为随意。

2.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小学课程应该得到教师相应的关注和重视。虽然小学监测考试范围不是很广,但我县小学六年级的监测成绩却很差。可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都普遍存在挤课、占课等现象,这也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3.小学教学设备的落后

从现代化社会来看,有些小学现有教学设备还是相对落后,实验仪器的配置也较为落后,与教学环节并不配套。即使是原有的仪器,也由于仪器老化或管理不善而造成大量的损失,导致学生分组实验实施的难度增大,甚至于有些学校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实验室,更不用说进行试验操作。

二、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据有关调查显示,小学课本应是学生最喜欢的书籍,可是大部分小学生都觉得这些课没意思,学完也记不住。这与学校有限的课程教育资源以及多数内容的开展是很有影响的,但影响最大的是小学教师的素养问题。现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开始重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校长也开始重视本校的小学教学。例如,在兼职小学教师的安排上,必须要做到这几点:首先,教导处不能安排年龄大的或文科出身的教师上科学课;其次,要固定的兼职教师,不要时常更换。在我县小学青年教师研讨会上,我县教研员陈老师认为,每年都看到许多的新教师,不仅会高兴,而且还会担忧。科学教师队伍每年都在更新,这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但给我们小学的教学带来多而大的问题,这是令人担忧的,因此,这是提升小学教师素养的基本条件。

三、总结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在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

作者:梁晓红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莲花山乡弓棚子小学

第二篇:小学教学管理问题研究

1.新旧小学教学在管理制度方面的差异

以往的学校管理都是强制性管理,就是以制度和规定要求对管理者实行严格的控制,尤其以封闭校门的管理最为显著。这种控制方式在一定时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对小学生进行客观上的保护作用的同时,对于教师的责任付出也起到了一定的配合作用。但是这种管理体制从根本上,使得小学生在校园中再度沦为家庭嫩苗的悲剧,在得到校方严加保护的同时,和家庭教育一样,再度失去了接触社会的机会,由此引发为小学生的自主保护意识差、难以区分善恶的局限,对于学生的潜力挖掘,也就起到了扼杀的作用。新时期的小学教学管理,需要以人性化为纽带,以开放式的学校教育和管理机制为保障,意在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社会历练的能力,实现其心智的早熟。新的管理制度较之旧制度,最大的优势便是对后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性的承袭,对旧制度既有很对合理性的保留,也有不足性的剔除。由于社会治安的种种问题仍然存在,封闭管理对于小学生的安全维系固然不可忽略,但是在校内管理方面,传统管理中各种机械化的制度则应当予以改善或废止,一切要以尊重学生为宗旨,力图实现师生和谐。

2.教学管理实现改革的必要性

2.1根本必要性:

除了教学内容的革新与开放外,管理层面的工作一样不可忽视。如果说学校的重点与核心工作在于教学活动的精深,那么究其基础和保障,就着重体现在管理体系的严厉与灵活。综上所述,管理教学对于小学而言,堪称学校工作的根本,即便再优秀的教学质量,缺少管理的支撑,也会影响学校的建设成就,并对教师执教的积极性带来很大的损害。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体力、心智等诸多方面的不足,未成年人作为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与老年人、妇女和残疾人同样享有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权利。因此从根本上说,小学教育体系中实现管理的优化,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成绩好坏,还影响着学生的前途、命运。所以,创造优良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小学学校的必然要求。

2.2现实必要性:

尽管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在过去的教育生涯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形态的固本维新,即便是心智不很成熟的广大小学生,其意识和价值都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自由个性的追求、思想的开放以及早期男女交际意识已经摆脱了萌芽状态,无不标志着小学生思想意识的飞跃,而传统相对保守的管理观念,难以满足当代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国家教育既然越发重视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就不能落后于中学和高校教育的重要性。而与中学和高校教育而言,小学教育的管理更具备现实层面的特殊性,并且需要改革与时间的绝对配合,只有改革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小学教学管理更加有效。

3.小学教学管理改革和实践的主要方向

3.1延续封闭管理的制度:

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的封闭管理,在当前仍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教学的管理体系改革,并非意味着将旧制度一概否定,使得产生矫枉过正的不良效果。尽管在小学教学的范畴中,民主风气的注入已经迫不及待。因此小学教育管理的改革主要格局方向,便是实现“民主与专制”的统一,应当采取对外严厉、对内自由的基本政策。教师和政教人员在正常的执教、执勤工作之余,也应当定期展开社会经验的虚拟化历练,让小学生在现实中得以成长。

3.2人性化的班主任管理:

在新课改的理念中,注重教学方式的人性化,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政教人员在封闭管理的执勤上责无旁贷,而对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来说,主要的任务就是在班级范围内实现人性化的管理,并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消除成绩取人的隔膜。例如有些教师会按照成绩排名为原则,对学生进行座位分配,这既让班级内显得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会使得学生的自尊心或狂妄心理的滋生,不利于班级和谐,也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这种忽视平等待人的原则,必须要取缔。第二,而别小学会分成实验班和普通班,在每一年度里按照年级成绩进行对学生和教师的班级分配。这样的做法不但伤害学生,更属于对教师平等的职业原则的抹杀与无视。长此以往单位年级的优生率不但会逐渐降低,教师的执教使命感也将由此冲淡。所以,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进步。学校也要对所有的学生与教师采取平等的看待方式,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实现完美统一。

3.3教学管理在结构上予以调整和优化:

在传统的教学组织中,教学管理方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气氛严肃,较适合学生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间的团队意识不强,不利于一些需要协同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忽略,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注重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性,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进行学习,与同学之间形成交流和沟通,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教学中的管理创新,非但对小学教育体制的进步,起到着非比寻常的助推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学校建设过程中独立自主、尊重客观规律并且紧密联系社会的诸多优点,在当今的教育工作中,地位不容撼动,其深远影响,同样不得而知。因此,实现对旧有管理的批判性继承,结合社会的发展实现小学教学管理体制的飞跃,体现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理论优势,而这也正是教育活动中始终恪守的重要话题。

作者:王长江 单位:长岭县永久镇中心校

第三篇:小学教学管理以人为本理念分析

1传统小学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和学生都很难得以全方面、多方位的发展,其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若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发生一些违反传统管理的行为,教师没有加以及时制止或教师也出现一些违反传统管理的行为,那么教师便会受到相应的出发。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和教师都无法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个性无法得以发展,思想无法得以创新,致使很多性格外向的学生和教师为了适应这种传统模式而压抑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同时这种传统管理模式只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没有加大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在针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估标准上,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智力及教师的能力。小学作为学生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是提升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小学管理者应加大重视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结合自身学校实际制定科学的教学发展计划,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名发展。

2“以人为本”理念与小学教学管理的融合

2.1转变管理观念,构建以人为本理念:

小学校长作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决策者和领导者,首先要积极转变自身管理观念,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正确把握好学校与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庭之间的关系,了解并学习科学的“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并将其正确运用在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去,学会用科学理论来进行教学实践。小学校长要进行“领导者”向“服务者”观念的转变,教学管理中的大大小小事务都应做好带头作用,深入贯彻为师生服务的教学观念。另外,小学校长除了自身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外,还必须每时每刻为所有师生传播科学的管理及学习思想,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塑造和综合发展。同时,校长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还应充分尊重来自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建议,不能一味加以否定,而应针对其可取之处对教学管理进行改进。当小学校长真正的从教学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切实注重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便会自然而然的向着良性循环的工作模式上运转。

2.2加强教师发展,注重师资力量建设:

学校管理工作不单单需要重视学生,同时必须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小学校长应当尽快建立一个尊师重教、平等和谐的校园工作环境。在过去的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仅仅是将教师作为被管理目标来实施管理,在学校管理者的眼中教师仅仅是帮助学校完成教学目标的工具。如此管理模式并未真正充分的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因此也让大部分教师感到过大的工作压力,最终导致他们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在针对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中,首先我们必须要彻底转变过去的管理理念,将教师从过去的思想状态下解放出来,积极的创新管理方法,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另外小学校长应当针对不同教师自身的特长与爱好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教学能力,或者是将一些教育院校或其他机构的专业人员请到学校开展讲座指导,营造继续学习的氛围,帮助教师实现个人的发展。

2.3创建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更注重的是刚性制度管理,在实施上往往是采用组织管理的模式,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则不同,它是一种管理学问、一种管理文化,这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校园文化能够综合体现出一座学校学生和教师的文化面貌、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道德行为,可以有效感染并约束在其中生活的教师和学生。一个学校和谐、健康、轻松的校园文化可以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氛围,能够在无形中传递正能量,让师生更好领会校园文化精神,潜移默化的指引其向着教学目标更好前进。小学校长可以利用校园内各种张贴栏、展示柜、黑板报等文化传播场地,向学生展示各种真善美等正能量,让学生能够长期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另外,校长还应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深入了解教师在教学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充分尊重教师的思维想法,与教师之间构建平等的管理关系。同时还应强调师生之间互相交流,鼓励学生与教师间友谊的建立,校长、教师以及学生三者共同创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管理氛围。

3结束语

高校封闭管理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法制教育;高校学生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概念相对。①应用型高校学生与学术型高校学生相比,更加倾向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更加需要面向社会的具体需求,提高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基础法律素养,不仅是维护学生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更是其面对社会应当注重提高的基础本领。因此,必须正视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基础法律素养问题,积极转变应用型高校学生法律教育视角,对于实现应用型高校学生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打破“隔绝”环境,培育法律素养

当前大学生一般采用半封闭式管理,学生基本的学习生活在学校范围内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和外界相对复杂的环境隔绝,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半封闭管理的另一面是学生可以与社会进行一定的接触,在接触外界社会过程中,往往遇到一些比较基础的法律问题,如在做兼职过程中的协议拟定,班级集体出游过程中的权益保护。这些问题涉及一些法律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生的法律素养,培育学生的法律素养,旨在打破“隔绝”环境,培育学生基础法律素养。根据不同高校学生特点进行对应教育,承认教育对象的差别,是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要做到对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因材施教,必须分析应用型高校学生独特的特点。一方面,应用型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应偏向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学和用。首先,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应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应当根据应用型高校学生特点,避免理论过度引申,坚持问题导入,采用当前和大学紧密相关的案例,邀请其他社会法律人士进入课堂,分析不同人员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以此增强课堂互动,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最后,考核方式上应当逐步转变以结果考核为主的现状,逐步提高过程考核的比例,设置对应性的社会调研,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结合所学知识,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另一方面,营造校园维权环境,规范学生矛盾解决流程。当前大学生生活条件的普遍提升,家长对于子女普遍“溺爱”,导致新生代的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差。我国普通高级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又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心理失衡的学生在大学生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半封闭管理下的高校,并不能完全杜绝社会中的的不正之风侵入校园,在缺乏理性思维的前提下,一些学生将矛盾的解决方式简单化,诉诸于暴力或者不闻不问的“佛系”回应,使得校园规章制度的公正性有所毁损。应用型高校较之于其他类型高校,更加倾向于实践技能提升,如果无法有效利用仅有的理论学习机会,将会使仅有的法律课程沦为学生拿学分的工具,学生从思想上主观轻视法律的学习,降低应用型高校学生整体法律素养。面对此状态,应在应用型高校范围内营造维权环境,破除权益受到损害时只能通过私下解决的不良状态。建立规范的学生学习生活权益矛盾解决流程,设立生活权益维护站,利用学生管理学生,真正使学生在权益的维护中做到法律素养的培育,转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诉诸于法律很麻烦”等思想。

2延伸法律课堂,增强法律信任

除了课堂的法律教育以外,法制实践活动是将学生法律素养运用的有力补充。只有做好法制实践活动,应用型高校学生才能真正将所知所学运用到实际中。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与所在地区政府部门、企业组织、街道社区和农村相结合,使应用型高校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才基地。首先,利用学生自治组织,延伸学校法律教育。我国学生自治组织一般有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它们是校园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特色教育的主阵地。利用好学生社团,将会成为法制实践的重要推动力量。应用型高校学生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学生,应用型高校学生乐于参加社会实践。建立法制实践的学生专业社团,邀请法学院相关教师指导,并与其他实践为主的学生社团建立沟通联系,在学校的支持指导下,进行进企业、进社区、进群众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其过程中必定会涉及诸多法律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本身就需要学习法律知识,延伸法律课堂,增强学生法律实践的过程。其次,完善应用型高校学生实习体系,将学生实习和实践相结合。实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区别就在于学生实习体系。应用型高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直面社会,解决现实权益纠纷问题。一般高校在解决学生实习问题上采取学校出面和实习单位协调,针对具体问题归属,通过更换实习企业或批评教育学生的方式解决,不利于学生的实际权益维护,也错失了法律实践教育的机会。应用型高校应当利用好学校的法务部门这个官方平台和有法律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资源,结合做好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法律实践和教育工作,在进行实习前分段进行基础法律培训,将实习过程中涉及的一般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向学生讲解,使得学生具备一般程度的法律素养,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3树立法律准则,加强自我教育

法律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外部环境的营造,离不开法律课堂和课下的延伸,更离不开学生自我的教育。在个体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前提下,加强学生的自我法制教育,将成为学生法制素养培养中的落脚点。一方面,利用应用型高校学生特点,将自我教育重点放在“怎么做”上,要积极修订和学生相关的准则要求。大学生入校后要接受校级校规教育,当前部分高校的校级校规雷同率高,学生手册甚至出现照搬其他学校的情况。在树立规则意识的大前提下,针对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不同的培养要求制定校规校纪迫在眉睫。此外,校级校规通常为禁止规范,在学生权利描述和学生自我活动方面规定模糊,学生很难找到对应的权益伸张规定来源,造成学校校规校纪教育效果甚微。可从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出发,在校规校纪中加入实际案例说明,制定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学习校规校纪。另一方面,应提升应用型高校自我教育意识和水平。通常的大学自我教育往往受制于学生的自制力不强,部分大学生自我养成意识不强,加之半封闭环境下的相对自由,使得大学生的法律养成教育水平偏低。结合应用型高校特点,突出地将“学以致用”的理念渗透于学生自我教育中,学会经常性地自我审视和校正,善于将所学中的疑惑和老师、同学、父母或其他人交流。“学以致用”的应用型高校的理念一旦渗透,学校的法制教育结果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当学生接受和认可学校的教育效果之后,学生的自省意识和自我教育水平也会有提高。应用型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有别于其他高校,渗透“学以致用”理念,遵从法制教育内容和目的的一致,将课堂上和课堂外的法制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帮助学生养成法律意识的目的,为应用型高校学生走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乐.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2]范少博.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

[3]张攀.对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几点思考[J].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6(5).

[4]周儒.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9).

[5]张康.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6]胡丹琪.浅谈新时代高校学生法律素养提升[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6).

高校封闭管理范文4

关键词:高教普及化;教学管理;创新

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实现了量的飞跃[1]。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各类高等教育在学的总规模为4002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51.6%,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2-4]。然而,由于连年扩招,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持续有效补充,人才培养理念落后,教学管理模式陈旧,管理团队参差不齐,制度建设跟不上时展等问题普遍存在[5-7],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没有得到同步提升。高等教育普及化单纯扩张在学规模不是最终目的,核心还是要为社会发展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人才。面对日益复杂的高校管理对象和日趋发展的经济社会进步,如何保障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03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课题[4]。教学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必须针对高教普及化形势下的教学管理进行创新,这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教普及化下教学管理现状

教学管理就是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论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提高效能[8]。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高校虽然在不断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改进,但在具体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1.1人才培养理念更新滞后。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9],以人为本,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没有落实到位,部分教学管理工作缺少专业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仍按照传统的固有原则和既有规定来进行,没有及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随着高教的普及化,大众教育消费意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仍停留在“管”上的教学管理无法适应高教消费市场,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滞后于时展需求的教学管理理念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足,职业发展缺乏长久性,难以和用人单位直接对接,专业能力和工作岗位出现了脱节的情况。

1.2教学管理模式僵化单一。受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仍有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比较僵化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学管理行政化的情况普遍存在,少了一些民主化和人性化[10],在决策、管理、监督、评价及考核等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少部分人员参与的封闭管理系统,没有充分调动全员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内容高度一致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使高校难以突出自身的培养特色。受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影响,高校更偏重理论教学,忽略了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11]。即使开设了大量的实践课程,绝大部分也是在校内完成,借助社会的资源较少,没有让学生大量参与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使实践能力培养大打折扣。高校侧重管理,忽视了引导,使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和服从的状态,因材施教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3教学管理制度因循守旧。教学管理制度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好的管理制度是保障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前提和关键[12]。但大部分高校很多管理制度仍然存在明显的行政化与体制化特征,更新慢,创新性和灵活性不足,培养计划在培养周期内基本保持不变,很少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及时调整。在选课方面,学生的自主权受到了一定限制,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自由发展空间。在专业方面,学生很难根据自身兴趣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更改[4],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4教学管理团队参差不齐。教学管理有别于行政管理,它要求教学管理人员除了要懂得行政管理外,还需要懂得教学业务,比行政管理更具有专业性。很多高校在建设教学管理团队时,常常忽视了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学术背景的考察[13],简单的把教学管理工作和一般行政工作等同起来,导致教学管理团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不协调现象。有一些管理者虽然从事过教学工作,但经验主义严重,缺乏科学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不能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学管理团队创新意识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重视管理而忽视创新,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高教普及化下的教学管理创新基本思路

2.1突出办学特色,以人为本。高教普及化规模越来越大,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创新,紧跟时代步伐,突出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14-15]。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基本价值观的体现,强调以人为中心,在给予人尊重、关心和理解的基础上将管理目标由控制转向服务,将学生的权益和未来发展作为管理的衡量标准,本着服务的理念来确定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打破机械化的传统思维定势,回归服务本位,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学生的发展成长作为管理首要目标。充分调研和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各专业特色及人才职业长远规划,结合市场经济情况和科技发展趋势充分挖掘学校的潜能和优势,科学合理地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为推动特色创新办学提供纲领[14]。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在个性、认知、习惯和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求同存异,积极引导,因材施教,坚持知识与人格并重,素质与能力13并行,促进人才健康成长[4]。管理者和教师应具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和关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自身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保障。

2.2探索先进的管理机制、管理手段、教学方式及考核办法,优化教学管理模式。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是教学管理理念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直接决定了教学管理的成效。应从管理机制、管理手段、教学方式、考核方法这几方面对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在管理机制方面,应积极探索建立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机制[16],鼓励全员参与教学管理。在管理手段上,要适时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学科专业、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教学运行和评价反馈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行纠正。在教学方式上,应结合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拓展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模式的学习平台和渠道,突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考核方法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不以单纯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最终评价。对教师考核而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采取灵活的多渠道考核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和教师之间要有互评互动,促进教与学的相互提高。

2.3遵循可操作性、灵活性、时效性等原则,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范性文件,是保障高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应认真梳理所有的制度文件,充分考虑教学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并加以优化改进。各项制度要人性化,既要站在管理者角度,也要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避免不协调情况的发生。有些教学管理制度可操作性差,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制度的执行。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尽量画出流程图,细化每一个细节。要体现出制度的灵活性,充分考虑到学生、教师之间的差异化,允许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情况的出现。制度要有时效性,文件制度不能一成不变,应在稳定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适时完善。

2.4把握教学管理工作区别于行政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打造创新意识浓的教学管理团队。教学管理团队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团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效,培养一支稳定的创新型教学管理团队尤为必要[17]。高校在选取和培养教学管理人员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选择有教学经验的人员来承担教学管理工作,对于没有经验的人员,要责成其深入教学一线,全程熟悉教学过程。应定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和交流[18],不断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应制定针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考评和激励制度[13],鼓励他们积极创新,激发工作热情,提升管理效率。

3结语

高校封闭管理范文5

【关键词】开放导向;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传统的封闭式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容易造成实验室资源浪费,不利于实验室跨专业院系的统一管理等,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展开研究探索,对于促使高校实验室人才培养价值发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

在传统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下,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传统实验室一般在教研室管控之下,由于高校院系之间较为封闭,致使实验室建设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容易出现实验室建设功能重复,造成资源浪费。2)传统实验室管理本身就具有一定封闭特性,再加上受不同院系独立性的影响,很难形成开放统一管理,不利于管理信息的流通,严重影响管理效率。3)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受各院系实验室封闭管理的影响,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很难实现跨院系、跨学科的合作团队组建,不利于学生扩宽视野,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也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该管理模式主张“集权”与“分权”并重,并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即以高校作为“集权”主体,并适当向所属的各级院系进行“分权”,实现分级统筹协助管理。首先在该模式下主要分为三个管理模块,一是实验室平台,主要负责学校基础实验教学,是整个管理模式的基础所在;二是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主要负责培养大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是助推实验室管理的关键;三是专业科研实验室,主要负责为专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是实验室管理模块主要的技术支撑。其次在组织架构方面,实验室内部实施的是以学校领导为主,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其中实验室主任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是大实验室中心主任,一般由学校对外公开招聘,主要负责实验的整体管理与统筹规划;二级是各实验室平台主任,在任用上一般由学校内部提名或者对外招聘,并需要经过大实验室主任同意方能正式聘用,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协助大实验室主任处理各种事务;三级是各专业实验室主任,在具体聘用上一般直接由校内内部提名,主要负责相应专业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并在实验室平台主任的指挥下,负责跨专业实验团队组建。最后管理上遵循的集权与分权结合的原则。在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下,大实验室中心主任适当放权给实验室平台主任,但自身仍拥有集中的权利,有效发挥实验平台主任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各专业实验室由院系直接提名,从而为实验室中心与院系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有利的通道,促使院系在实验室建设积极性得以有效的发挥,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积极协作,有效提升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效果。

2基于开放导向的实验室运行机制

在基于开放导向的实验室运行机制下,主要目的是实现实验室资源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避免实验室资源浪费,有效提升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而要想确保基于开放导向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平稳运行,应具备三大要素:1)物质要素,该要素又进一步分为物质资源、资金支持,其中物质资源具体指的是实验室开放所必需的物质各种物质资源,主要以实验室基础设施为主,其他还包括实验室所具备的实验材料仪器等,以保证实验室正常开放运行;而资金支持则决定着实验室功能发挥程度,同时也是实验室在高校教育中所处地位的集中体现,当下伴随着市场对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未来实验室资金支持将会逐渐增大;2)制度要素,制度要素由以下三方面组成,一方面是制度支持,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实验室实施管理最根本的依据,因此为确保基于开放导向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得以顺利进行,必须要围绕各种专业实验室,进一步促进相应制度完善,从而保证实验室管理在制度指引下,平稳顺利的运行,同时对于激发实验室人员工作积极性也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另一方面是激励支持,激励支持主要立足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切身利益方面,通过将绩效评估与薪资分配挂钩,并与实验室管理人员未来职业晋升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激发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在科学研究成果激励方面,通过对实现科研创新,并缺取得相应成果的研究团队或个人予以必要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嘉奖,在具体管理上引入“优胜劣汰”的淘汰制,有效在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有效发挥激励支持的作用;第三方面是评估支持,即通过对不容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差异性评估,从而有效提升实验室人员调动的合理性,实现实验室的动态管理。3)人才要素,人才要素是确保实验室运行机制发挥价值的关键,该要素主要包含两点,一是人力支持,实验室科研团队建设离不开充足的人力支持,这是确保实验室能够开放运行的关键所在,具体人力支持来源可以加强人才内部培养,也可以强化外部人才引起,以确保实验室得以顺利开放运行。二是协调支持,整个实验室管理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架加强不同管理层级的组织协调,才能确保基于开放导向的实验室平稳运行。

3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的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下,对于实验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加强实验室管理开放,才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实现实验室资源的配置优化,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强,衡容,崔超.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7):228-231.

高校封闭管理范文6

关键词:疫情;校园外卖;高校后勤管理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物流配送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尤其是在高校,学生点外卖已经成为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高校管理者也因为外卖的问题陷入了管理困境。校园物业禁止外卖进校引发学生和社会争议,来自校外的外卖学校无法介入管理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同学之间因外卖放的地方被错拿产生矛盾,同时外卖也给学校卫生清洁带来难处,这些问题环环相扣,让高校管理者处理起来相当棘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防止疫情传播也成为不少大学生点外卖的新理由,学校后勤堵不如疏,如何处理特殊时期的校园外卖与学校后勤的关系,如何摆脱后勤经营和管理困境,对于各高校后勤管理者来说是很大挑战。国内很多学者对于校园外卖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陈祥豪[1]就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对大学校园外卖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其认为校园外卖是一种新型的就餐方式,为学生带来诸多便利和多样化选择,但是校园外卖普遍存在商户外卖品质与食品安全隐患、平台外卖商铺及订单配送信息空缺、骑手缺乏必要培训导致配送服务差及用户因外卖丢失影响就餐体验等问题。因此,他提出要完善考评机制,不定期开展商家监督行动;进一步开发平台功能,实现校园用户服务规范化;组建校园配送组织,强化骑手服务培训;加快外卖自提柜建设,妥善解决时间差问题。金瑞珏[2]认为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高校外卖的出现是必然结果,外卖能够满足学生群体的需求,高校不能为了维护秩序而将校园外卖“一刀切”,高校应在与外卖平台配合的前提下,探析校园外卖和高校安全管理的关系,将校园管理实践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对高校外卖进行规范,促进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田苗等人[3]提出在高校建设“云餐厅”的思路,即是校园网上订餐平台,将学校食堂各档口提供的菜品放到学校后勤管理部门指定的网络平台或APP上,师生可通过移动客户端订餐、下单,然后由派送员送到宿舍、教室或者由师生到食堂窗口取餐并带走食用的云端餐厅。校园“云餐厅”可有效缓解人流聚集的情况,缓解食堂就餐压力,提高餐厅营业收入,给餐厅员工备餐提供充足的时间,这对于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就餐安全意义重大。王培露等人[4]认为“O2O外卖”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产物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餐饮方式。研究发现,高校周边的实体和虚拟餐饮环境具有耦合性,但后者不健康食物的比例更高。各类餐饮行为中,食堂就餐倾向主要受客观建成环境的影响,而选择校外餐厅和外卖则受可达性等客观因素与餐饮环境主观评价的共同影响,改善实体餐饮环境能够降低大学生选择外卖的倾向。综上不难看出,校园外卖给高校的后勤管理提出了不小的考验和挑战,各位研究学者也给出了不少好的解决方法,但是针对长久化疫情防疫背景下的二者关系的研究还不深入和具体,因此,本文将重点针对疫情背景下的外卖和校园后勤管理的发展出路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校园外卖的“高峰”与“低谷”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疫情开始前全国外卖用户规模达到2.08亿,仍然每年高速增长,大学生成为外卖市场第二大消费主力军。校园外卖的发展离不开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公司的大肆推广。因为这些公司相信总有沙漠会变成绿洲,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的几年就已经成功地将高校学生的这部分需求和商户连接在了一起,用户的培育已经做得非常出色。高校天然的集中人口带来的可并单和传播性使得这样的发展变得快速,但烧钱的疯狂和学生平均消费能力的略低端,使得这部分的市场无法成为拉动客单价和短期变现的途径。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几年只不过是为O2O开拓了一个天然易成的战场而已,用快速发展的利好消息先让融资更顺畅把企业做大。外卖企业在前期烧钱做大市场、抢占先机的时候,往往不会过多关注自身服务品质、食品安全等问题,这也带来了外卖卫生无法保证、餐盒垃圾乱放、电瓶车横冲直撞等问题,引发了不少食品安全问题及校园安全事故。大部分学校后勤管理者采取“堵”的方式,将外卖拒之校门之外,这种未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一刀切”的做法,引发较大争议。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基本实行封闭管理,外卖更是无法进入学校。这种大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这两年校园外卖从“野蛮生长期”突然跌入“寒冬期”。

二、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后勤管理的困境

高校食堂餐饮需求大幅降低,生产力闲置,这并非一家高校后勤管理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需要面对的新题。

(一)疫情时期,供需关系严重失衡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系,学生返校人数较少,据统计,大学食堂供应需求约为疫情前的1/10,有的食堂连正常水平的1/10都不到。目前,高校食堂餐饮工作人员较多,在较低工作量需求下,既要稳定这支“熟手”队伍,保障学生未来正常返校后餐饮跟得上,又要让他们“动起来”。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高校食堂的刚性成本较高,运营压力骤增。

(二)堂食减少,改变固有经营模式

一般食堂都是以堂食为主,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减少师生在餐厅就餐人数,降低就餐场所中的人员密度,大部分高校禁止堂食,或者分批次用餐,鼓励打包带回单独用餐,防止并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污染。食堂减少,就需要经营者改变原有的经营理念,将外卖、线上订餐引进校园,争取让学生在寝室内用餐。

(三)防控疫情导致成本增加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规定,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后勤需要给食堂工作人员配备测温、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等防疫工具,每天还要对食堂进行消毒杀菌,同时,需要采购大量的一次性餐具和塑料包装,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而高校专项伙食补贴,要求学校专款专用,切实补贴食堂,让利师生,这是为了确保高校食堂价格稳定,只限于保证学生的需求,因疫情防控需要增加的成本无法从专项伙食补贴中支出,因此需要额外的资金支持。

三、特殊时期高校后勤与校园外卖融合发展

(一)高校后勤开展校园外卖服务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常态化,倡导的是非接触式就餐。很多高校都倡导学生自备餐具,将饭菜打包带回宿舍就餐。这也是疫情下的无奈之举。高校食堂和外卖服务相结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方便了学生,也有利于疫情防控。同时,外卖送到宿舍可以帮大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虽然宿舍到食堂的距离不远,但是并不意味着到了食堂就能买上饭,很多时候都需要排队等候。整个就餐过程下来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而点外卖,就可以节省一部分的时间,这样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实现时间上的自由。学校内的这种外卖服务可以通过招募大学生来完成,为部分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赚取基本的生活费,不用再向父母要钱。平时有些学生就习惯给同学从食堂带饭。以后再带饭就成了外卖服务了。但这种结合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从食堂到宿舍的距离一般不会太远,疫情防控下外卖是刚需,那么疫情结束之后呢?学生这种点外卖的习惯会改变吗?一旦养成,估计很难改变。另外,学生到食堂吃饭一般用的是公共餐具或者是自备的餐具,都是重复使用的,不是一次性的,而外卖使用的都是一次性餐具,使用之后就要丢弃成为垃圾的。这样的话,高校大量点外卖,就会产生非常多的塑料垃圾,不利于环保。

(二)高校后勤校园外卖服务延伸

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上线校外外卖,从而更好地服务因疫情管控无法到校内就餐的师生、退休教师,以及周边“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内的相关企业员工。其实,作为高校后勤管理方,需要始终明确自我定位,“不是社会上的普通餐饮企业,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一种服务延伸,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但是并没有刻意将一般居民排除在外”。针对校外配送时,平台外卖骑手不进校,由餐厅工作人员根据订单量,分批次送到校门口,交给骑手接力即可。这种延伸服务的方式,可以形成微利的市场,但是这个利可以反过来用于校内饮食供应食材升级,其实是一种双赢模式。

(三)引入智能外卖柜

可以借鉴深圳大学、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方医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经验,通过设置外卖柜来解决外卖进校园管理混乱的问题。通过定点设置外卖柜,让送餐员不用在学校内部乱窜,提高了外卖送餐的效率的同时,也解决了学生的外卖被错拿、乱拿的问题。宿舍门口不再因外卖放地上产生卫生问题,学生自助取餐也不再花时间等待。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疫情防控要求,减少交叉感染。无接触配送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首先,有政策支持,2020年疫情以来,各地政府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扶持引导政策,鼓励实施无接触点取餐外卖服务,倡导、指导无接触配送服务的开展。同时,智能外卖柜技术无接触配送已经成熟,目前,整合了扫码识别、数据采集传输、远程支付技术,且具有保温、消毒功能的智能外卖柜已在国内一些地区的写字楼、社区、医院落地投入使用。其次,随着5G技术的加快发展,智能外卖柜技术必将会得到技术的再度升级,和使用场景的大规模推广。高校学生规模普遍较大,校园外卖也有着可观的消费群体,推广智能外卖柜技术也不用担心投资成本过高、设施闲置浪费等问题。特别是学生普遍有良好卫生习惯。取餐时间也能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调整,且不用再担心错领、丢失现象。学校后勤管理也可以本着打造校园智慧食堂的目标,顺应学生点外卖的习惯,在重视菜品优化更新、口味多元化的基础上,打通学校食堂与智能外卖柜。

四、“互联网+”校园功能应更谨慎,勿被产业裹挟

目前,线上外卖领域的平台之争已经热火朝天,多家相关企业对高校食堂的校内外卖业务虎视眈眈,并针对高校特点提出新模式,如校内可主要采用商家自配送和学生兼职配送的形式,给在校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其实,国内有影响力的线上外卖平台,本就创始发端于高校,如今外面各种扫店争相插旗正激烈,回头来抢高校食堂这片空白,也在情理之中。企业希望培养的不仅是市场,还有客户的黏性。但应该明确的是,高校对此应当更加冷静、审慎,不要被产业激情裹挟。“互联网+”遇到这一校园功能时,食品安全按照怎样的标准?配送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怎么办?配送平台上校内学生信息安全如何保障?这些问号事关学生多方面安全及教育公益性。当疫情的到来对高校服务功能创新改善提出新的要求时,可能更加值得深思。

五、结语

高校封闭管理范文7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同时又具有调节大气功能,蓄水防洪功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及休闲娱乐、科研文化等社会经济功能。它的安全与稳定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改善地区生态状况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在东洞庭湖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上,由于受到“重发展轻保护”错误工作思路的影响,东洞庭湖湿地资源的过度攫取使保护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目前,湿地保护区正面临着水域面积缩减、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严重、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等多方面问题,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刻不容缓。除了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强有力的保护行为之外,公众参与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机制的现状   (一)政府及环保NGO开展了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在东洞庭湖湿地开展的保护活动一般都是由政府主导和出资,例如由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的每年12月上旬举行的“观鸟大赛”活动。这项活动已进行多年,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爱鸟人士的参与,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近年来也有为数不少的非政府NGO、环保志愿者等民间环保力量发动组织了一些东洞庭湖湿地保护活动,例如爱鸟周、世界湿地日活动、保护洞庭母亲湖植树、创建“生命源”林、救助洞庭湿地候鸟等等。这些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更多地了解目前东洞庭湖湿地保护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湿地保护,唤起了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更大热情。   (二)各类媒体逐渐加大了对东洞庭湖湿地的关注与报道   近年来,一些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级各类媒体纷纷对湿地进行相关报导,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参与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的意识。目前,关注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的相关网站有湿地中国、自然之友、中国自然保护区网;保护区管理机构也已建设网站,供公众访问、学习,如东洞庭湖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网站、岳阳市林业局和岳阳县东洞庭湖管委会网站。《湖南日报》、《岳阳晚报》、《洞庭之声》、《三湘都市报》等多家报刊都对东洞庭湖湿地作了专门报导。各种媒体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功能作用、保护和利用现状、环境破坏情况的报导,对非法捕捞、围垦湿地、环境污染等行径的曝光,提高了公众自觉参与湿地保护的意识,监督了相关职能部门整治、恢复湿地等行动。   (三)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开始探索“社区共管”模式   “社区共管”是一种很好的民主参与式湿地保护区管理模式,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建生态文明的一个必然要求。湖南常德市汉寿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青山垸,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尝试已经初显成效。1999年,青山垸划归该保护区后开始实行封闭管理,禁止任何渔业活动。自从青山垸实施社区共管后,这些渔民就从湖区生态的破坏者变成了维护者,前来越冬的候鸟迅速增多,垸内记录的鸟类达60多种,数量达数万只。社区居民还按照有机鱼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并获得有机鱼类认证,无污染、味美价优的有机鱼,受到市场的青睐。青山垸的社区共管探索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给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探索社区共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模式。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现已选取了现代农业发展型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型社区、封闭管理型社区和开放管理型社区4个典型的社区开展“和谐社区”工程建设。但目前只有封闭管理型社区的建设落实情况较好,该社区是以大、小西湖为主与岳阳县和君山区政府合作,落实湖南省政府制订的封闭管理措施,寻求多渠道资金解决渔民的生存和生产,安置渔民。经过3年的积极运作,落实了350万元资金用于渔民的替代生计安置,实现了180余户渔民产业转移。大、小西湖及壕沟的生境逐渐在恢复,封闭管理的效果也初步显现出来。而其它社区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建设仍处于提出口号或设想的阶段。因此,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建设。   二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   (一)公众对参与环境保护的理解有偏差   当前,保护区的部分居民对公众参与环保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笔者曾在钱粮湖镇采桑湖保护站附近的幸福村、观音村及大桥村走访当地村民,村民对参与环境保护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多数群众将环境问题等同于环境污染,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过于狭窄,且只对与个人利益相关的环保负面问题有一定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例如:公众对环境污染、空气质量等方面问题关注度很高,而对濒危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关心程度不够。第二,村民们普遍认为环境保护应是政府行为,是政府的职责、义务。因此在对环保事务上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政府所要求的基本能够配合,但参与的主动性差,参与的渠道和形式单一,自主参与意识不强,从众心里表现突出。而上述种种问题,均反映出保护区民众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意识不高。这也是导致东洞庭湖公众参与水平低下的直接原因。   (二)公众参与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的法律依据不足   总体来讲,我国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缺位明显。目前,国家及各省、自治区出台的地方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湿地资源权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资源破坏行为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1],但是在这些法律中“公众参与”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且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如《自然保护区条例》仅有第七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又如《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国家湿地保护规定,对破坏、侵占湿地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可以看出,以上可适用于东洞庭湖湿地及自然保护区的立法对于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方面缺乏具体的范围、途径、程序的规定,公众参与缺乏可操作性,公众参与湿地保护方面的信息公开机制也得不到规范,无法满足公众对湿地环境信息的获取需求,造成了环境参与权利的行使障碍。而对于湿地可能已遭破坏的事实,既缺乏事前监督的手段,又无事后救济的途径,这也最终导致了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而难以实现。#p#分页标题#e#   (三)公众参与保护的力度和广度不够   第一,公众参与形式单一,参与程度有待提高。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形式单一,无论政府主导,还是民众自发,主要是通过一些湿地保护主题日来进行宣传教育。例如东洞庭湖每年4月份爱鸟周举行的各类湿地保护的讲座、展览活动。众所周知,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宣传教育非常必要,但若民众的参与仅停留在这一层面而不将范围拓展至环境事务决策领域,公众参与的作用就会被极大地限制。现在我国普通民众根本就不可能参与到湿地立法过程中进行建议、监督[2],而公众参与的目的就是让公众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如若不能够达此目的,对我国而言,湿地保护公众参与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表现。第二,NGO参与东洞庭湖湿地保护有限。以东洞庭湖为例,NGO的工作大多仍停留在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工作层面,或出版环保读物和杂志,或通过报纸、电视、互连网等媒体进行湿地知识的宣传等,对于东洞庭湖水污染、砂石无序开采及非法捕捞问题的关注、呼吁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非政府环保团体想要参与法律法规的制定、执法监督检查和进行诉讼则仍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结果便是无法对政府环境管理权的行使进行很好的监督。本土环保NGO普遍比较弱势,除了天生能力不足以外,后天在资源、资金上都存在较大困难[3]。此外,与政府合作机会少,专业性能力有限,且基本上各自为战,仅在重大问题上形成形式上的合作,使NGO在东洞庭湖湿地环境保护上参与有限,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四)公众参与支撑制度的缺乏   第一,公众获取湿地环境信息的机制不畅。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获取环境信息的渠道是否畅通。如果公众不能掌握全面而准确的湿地信息,缺乏判断环境事务的依据,就无法参与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然而,目前在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我国没有专门的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只在一些单项法律中有相关规定。有关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基本上都是行政机关的内部规章,不具有强制性,且变动性较大。因此即使政府部门提供信息,信息公布的相对方也很难获得实质信息,往往使得信息公布形同虚设[4]。其次,我国一些行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认为信息公开不是法定义务,而是由自己决定的权力,所以往往保密范围过宽,信息自由度太小,随意性较大而形式主义较多,由于缺少责任制造成监督不到位。再次,我国公众获取环境信息渠道有限,最主要渠道是政府主导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5]。如报纸和电视这两种途径获取信息的人数比例均在70%以上,过分依赖以上途径而使得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而这些问题在东洞庭湖湿地信息公开制度层面也普遍存在。   第二,生态补偿机制滞后。一是制度缺乏法律保障。我国生态补偿机制起步晚发展较慢,涉及该制度的一些规定分散于各环境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中,且主要是针对如何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加以规定,而不是从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角度优先考虑,这显然对湿地生态保护不利。二是我国《环境保护法》中没有涉及生态补偿内容的规定,这使得生态补偿制度缺乏法律上的支持。三是生态补偿制度不够具体,没有对生态补偿的目的、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具体措施及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不利于该制度的操作落实。例如: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采桑湖保护站周边几个村,部分农户田里的农作物被鸟类抢食,鱼塘中鱼类被啄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由于缺乏相应的损失评定标准和补偿标准,相关责任部门不明确,很多农民索赔无法获得补助,这样农民就会失去继续参与湿地保护的动力。因此,生态补偿机制的滞后无疑加剧了当地居民和保护区的矛盾冲突。   三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一)加强公众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提高公民的湿地环境意识,必须加强宣传与教育。具体来说,宣传教育的形式应该做到多样化、常态化。首先是在中、小学包括高等院校进行湿地环境保护教育。将关于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教育之中。形式上要注重趣味性,让孩子们在趣味学习中了解湿地、热爱湿地。而高等院校的学生则可以深入开展社会问卷调查、主题日宣传、湿地保护微博等活动,让大学生通过宣传教育亲身参与湿地保护工作并体验到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另外,在校外实践方面,可考虑在东洞庭湖保护区建立湿地教育基地,或者在高校建立湿地保护网站,加强网络湿地生态教育。总之,通过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和社会的通力合作,公众从就学起就树立湿地保护的责任感。其次,可以尝试通过生态旅游来开展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立法   我国现行涉及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立法存在着规定不全面、不具体且分布较为零散等缺陷。笔者建议应在我国尽快出台一部全国性的湿地法,以明确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相关权利,明确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程序和途径,明确规定环境信息公开,鼓励和支持非政府NGO参与湿地保护等。   1.立法明确公众参与途径。第一,健全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湿地环境听证制度。例如在面临湿地环境事务的重大决策时,政府举行听证会,让公众就湿地环境决策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政府部门不仅要让公众能够在湿地环境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并采纳这些意见,如未采纳也必须作出说明。第二是政治途径,即通过人大和政协代表在湿地环境保护与管理中行使提案权、质询权和表决权等,代表公众表达环境利益的诉求。第三是完善环境信访制度。公众可采取信件、电邮、电话和现场走访等形式,向政府环境部门反映湿地保护情况,提出建议,表达诉求,而政府部门应就公众的意见和诉求进行处理的程序立法。第四,完善司法救济途径,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湿地污染和破坏的受害者能够利用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允许公民、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环保组织为了维护东洞庭湖的环境公共利益,依法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p#分页标题#e#   2.立法明确公众参与程序,建立公众意见的回应机制。首先,要真正落实公众参与的一整套细化的程序规定。例如:在对征求公众建议的程序方面,也就是公众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能够向哪个部门提出建议,该部门应该在什么时间给予什么形式的答复上明确立法。其次是落实公众监督程序,即公众监督包括哪些方面,公众应该向哪一部门举报环境污染的行为,由哪一部门负责处理等。此外,对于是否采纳公众的意见也要做出解释和说明。另外,为了让东洞庭湖湿地公众参与环保行为更具成效性,可以尝试加入“回应制度”,以起到敦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待公众提出的建议、举报、质询的作用。对反馈信息的及时合理处理,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使公众参与不再流于形式,而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   3.立法明确环保NGO在湿地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政府应该在政策上支持本土非政府组织的成立,降低其注册门槛并简化注册要求。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对非政府环保NGO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其次,应该通过立法建立环保NGO参与湿地保护项目的程序机制,以保护其在实施项目中的权利、义务。最后,本土环保NGO应该积极地寻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湿地国际(WI)等重要国际环保组织合作,宣传介绍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工作以及湿地保护优先项目,争取国际援助和资金支持,全方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与资金,开展湿地保护项目,推动合作进程。   (三)建立健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相关制度   1.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实现知情权的首要前提,所以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制度的建设首先必须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6]。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环境信息公开应该明确以下内容:一是明确保护区环境信息的主体。掌握相关信息的政府、企业与团体有向社会公众提供湿地信息的义务。因为当地政府作为湿地管理的行政机构,其掌握的湿地信息最全面也最充分;企业一般是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的主体,也应该是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主体;任何个人和团体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的调查、分析测试和科学研究后形成的信息,也应当通过正常渠道,使公众更加充分地获取湿地信息[7]。二是明确东洞庭湖保护区信息公开的方式。即通过政府、企业等义务主体主动公开和依公众的申请公开两种方式实现。三是明确湿地信息公开的内容及范围。政府公布的信息内容应包括湿地资源现状信息、政府对湿地环境保护或改善的措施以及相关湿地立法情况;企业应公布的信息包括排污种类、污染产生量、污染处置状况、污染防治情况及环评结果等。   2.建立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区核心区周边都是远离市区的农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岳阳市城镇居民仍有较大差距。城市在享受东洞庭湖保护区发挥的生态效益,却让生活较为贫困的人为保护牺牲利益或承担保护的代价,这显然有失公平。因此,我们应当针对因环保而对保护区周边居民所造成的利益损害问题,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合理的补偿措施。首先是财政补贴。应该加大国家财政预算直接拨款的力度,建立分级补偿体制,提高补助标准,明确规定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支出或承担比例。也可以借鉴韩国的做法,以直接减免税的方式补偿保护区内居民的损失;或者采取实物补偿和政策优惠补偿等方法。其次,要明确农户的经济损失评定程序和标准。对农民遭受损失后向哪个部门提出补偿申请、损失由哪一方来评估、评估损失的计算标准、补偿的比例定多少等问题提出细化标准。另外,政府除了对以上环境保护牺牲利益者进行补偿外,还应要求对东洞庭湖湿地开发利用或生态破坏的相关主体、在湿地资源利用过程中获得利益者,实施生态环境反哺,以求湿地环境及生态功能的恢复。在东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工业企业、拍卖砂石开采权而获得高税收的政府、洞庭湖每天过往的运砂船经营者和大面积人工种植芦苇的苇业公司都属于这类补偿主体。   3.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建立环保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让社会公众与环境污染作斗争,缓解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人力、财力有限的工作压力[8]。具体到东洞庭湖保护区来说,可以鼓励公众举报企业排污问题、“电打鱼”和“迷魂阵”等非法捕捞行为、保护区偷猎盗猎毒害国家保护动物行为。如经查实,应根据其贡献程度给与举报者一定数额的奖励。当然,公众向哪个部门举报、由哪个部门核查、所设奖金资金的来源及奖励数额标准等完整细致的规定要在制度中体现。   4.建立并推动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型社区的发展。东洞庭湖区湿地资源丰富,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前景广阔。现阶段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模式可尝试以下内容:观君山岛、赏湖光水色;保护区观鸟;品尝洞庭湖湿地野生果实菱角、茨实、莲藕等。发展这些生态旅游项目,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区居民的收入,提高社区公众的自觉意识,推动社区主动参与生态保护,减少对湿地资源的直接开发利用,又可以通过生态旅游过程对游客进行湿地保护的教育宣传[9]。但基于目前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在进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学规律,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高校封闭管理范文8

关键词:制度体系;信息平台;校园文化;动态完善模式

一、绪论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增长1.22%。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0605人,其中,本科院校14896人,高职(专科)院校6837人。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和毛入学率增长趋势见下图。

二、高校安全管理形势

响应国家人才战略,高校办学规模逐年增大,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本文基于高校特有属性及在校学生普遍特征,分析了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5点:(1)高校属人员密集型场所,安全事件发生时受影响的学生、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人数多,同时人员密集奠定了安全事件易发、频发的基础;(2)高校实行校外、校内自由进出的全开放管理模式,或校园师生凭校园证件进出的半封闭管理模式。区别于中小学校,高校具有半社会化属性,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社会安全的冲击[3];(3)高校是人才集中区,社会地位特殊且重要,发生安全事件面临着更大的舆论和社会压力,有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升级管控;(4)高校倡导自由开放的校风,自由开放式校风中的个性张扬与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往往伴随着未知的安全风险;(5)高校中低年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安全意识薄弱,是事件频发倾向的群体。

三、构建高校安全管理模型

基于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本着切实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指导方针,本文主要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搭建信息化交互、联控平台,建设校园安全文化,推行反馈、评价、改进的动态完善模式4个方面探索高校安全管理模型的构建,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方向。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高校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重点围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明确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程序,从人员行为、校园环境、公共设施管理等方面构建立体安全准则,通过学校、院系、班级逐级培训、考核与落实,全方位管控校园安全事件,以达到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及火灾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搭建信息化交互、联控平台

搭建以教育主管机构、公安部门和学校为分级单元的三位一体安全管理信息化交互、联控平台。信息化交互平台以教育主管机构、公安部门和学校为板块主体,借助平台信息收录量大、信息即时、信息共享等特点,各级主体即时相关安全管理公告,并通过平台信息共享功能达到信息交互目的,实现即时传达与响应。信息化联控平台通过整合校园安防设施,借助网络连接,实现多级联控。当校园突发事件发生时,安防报警信号能够多级触发同时发出预警信号,确保相关职能部门即时获悉安全事件,从而实现多级不同职能单元的综合联控。

(三)建设校园安全文化

推行高校安全文化可以确保在校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高校教学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4-5]。高校应致力于打造校园安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将安全理念内化为在校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依托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结合校园实际安全状况,对本学校的安全文化理念进行定格设计,并制定科学的推进计划日程表。以宣传教育为安全文化主要传播途径,坚持形式创新、内容丰富的原则,通过多媒体或现场组织,开展校园安全运动会、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及安全定向宣传等系列活动,达到安全理论学习,增强校园安全文化的目的。

(四)推行反馈、评价、改进的动态完善模式

高校安全管理以人为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使高校成为创造性动态生态系统[6-7]。动态变化的前提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是一成不变,安全管理工作也不可墨守成规。安全管理工作应切合校园实际,注重提升安全管理实效。以全体师生为安全管理工作评价主体,反馈改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安全管理机构采纳合理的建议,对已构建的安全管理模型因子及整个模型框架进行科学评价,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保障安全管理工作长期、健康地运行发展。

四、总结

高校因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安全管理工作需升级对待。然而高校以青年学生为主,安全意识薄弱,加大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本文从5各方面探索了高校安全管理模型的构建,对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7-24].

[2]佘斌.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及策略[J].科技风,2019(29):76.

[3]杨惠栋.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5.

[4]黎一鸣,赵凯.以推动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为契机加强安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9(44):1-2.

[5]吴颖芳.新时代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21(01):89-93.

[6]马改焕.高校安全动态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