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文化范例

传统经典文化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中国传统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启迪学生的思维,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诵读中国传统经典著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学校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样,教师便能创新经典诵读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全面推进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

一、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的重要性

(一)滋养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经典著作中蕴含了前人的感悟和思考,可以让学生领悟深刻的哲理,滋养学生心灵,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经典名著诵读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品格

传统文化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气度和风骨,需要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去传承和发展。名著经典包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爱国情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思乡情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人生哲理。[1]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的途径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思想和心灵的引领者。因此,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对经典诵读教学的正确认识。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经典诵读专题讲座、教师座谈会,举办经典诵读课案比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文学功底,使教师更好地利用经典诵读开展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重视诵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背诵和记忆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正确的诵读方法达到良好的经典诵读效果,同时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探寻最佳的记忆时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提高诵读经典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古诗词《四时田园杂兴》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反复诵读、分组诵读或者在音乐伴奏下诵读,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感受诵读的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达到与诗中感情相交融的地步。经典诵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使学生陶醉其中。另外,教师也可以把同类的诗词放在一起。比如,描写春景的诗:杜甫的《绝句》、王维的《鸟鸣涧》、贺知章的《咏柳》、杜牧的《清明》等。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感受不同作者的不同审美和视角,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正确的诵读方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三)创设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文化积淀

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宣传,开辟传统文化专栏,设立经典著作图书角,为学生创设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在小学语文课晨读时,教师要让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激发学生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兴趣,使其思想处于活跃的状态,潜移默化地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品格修养。[2]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传统的节日场景、文化习俗,让学生在诵读经典前了解经典著作的文化背景,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身感受经典的内涵,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铭记历史、肩负使命。

(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合理选择经典诵读内容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和年龄差异,以及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思维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选择诵读的经典内容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给他们提供适合的诵读内容。另外,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考虑到他们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能够享受经典学习的乐趣,并逐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底蕴,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总而言之,教师要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诵读方法的培养,为其创设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语文课堂,合理选择诵读经典的内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能够将历史最有价值的文化有效地进行传承。经典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丽敏.开展经典诵读,渗透传统文化[J].唐山文学,2019(06):88.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2

关键词:经典文学;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

经典文学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包含了对社会、现实、人生、情感等诸多方面的看法和描述,是对当时社会思想的深入了解和集中呈现[1]。新时代,提出文化自信,在多个场合推崇经典文学作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和传统文化教育是诠释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是新时代的需求。将经典文学阅读融入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是提升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要求。大学生进行经典文学阅读,能够帮助他们汲取民族传统的文化精髓,培养民族文化自信,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经典文学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经典文学中蕴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厚重的韵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仅仅十五个字,便道出了为人处世的准则[2]。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纽带,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传统学派,到屈原《离骚》道不尽的浪漫情怀,再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体现,彰显了中华儿女的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通过对经典文学的学习,可以领略其中蕴含的千古情怀,体悟先人仁善忠义的品德,从而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1.蕴含和谐统一、以和为贵的处世理念

儒家的经典文学作品《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进而提出“人和”的思想,《孟子•公孙丑下》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学派老子也十分重视“和”,他认为“和”是宇宙的本质,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3]。以和为贵一直是中国人处事的主流思想,无论是在为人交友、官场逢源亦或是家庭生活中,始终要求坚守中正、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塑造了中华儿女的和谐精神、中庸之德,形成了“和为贵”和“中庸之道”的处事行为和人格境界。

2.蕴含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

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人为本”指的是把人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是国家生存发展、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也突出道德的人本主义,即将道德与人在思想上相结合。儒家认为,君主是为民服务的,民心所向即为天意。传统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民间疾苦、施仁政、爱民如子。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新时代党中央也一直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关注“民生”与“民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而传统文化早已将许多理论诉诸于经典文学,学习经典文学,学会品味其中的思想理念。

3.蕴含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许多经典文学对刚健有为、自强奋进的民族精神给予了高度的鼓舞和赞扬。《周易大传》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刚健有为的处事方式,是几千年的前进动力,是中国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4]。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压迫。经典文学作品折射了古人的这种精神,给当代以启示。

二、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共同的价值目标

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人的培养和发展中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和教育目的。从行为过程来看,经典文学作品与优秀传统文化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养分,大学生通过对经典文学阅读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以期达到对优久文化的了解与继承的目的[5]。从人的发展来看,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都体现出了人的发展指导思想,诸如和谐共生发展、持续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这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促动人的发展目标一致,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价值追求来看,经典文学作品是流传几千年的文化瑰宝,蕴含了经久不衰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取向和价值目标,经典文学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与新时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契合,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2.相通的文化内涵

经典文学作品是生活的缩影,也反映了人们对时代、历史及人生的思考。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有价值的民族特色文化,其中经典文学作品中呈现的传统文化要素十分丰富,诗书礼乐就是经典文学诠释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表现。此外,书法、国画、汉文化、茶艺、花艺、剪纸、中华武术、棋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在经典文学作品中也经常提及。在内涵呈现方面,经典文学中体现了与优秀传统文化相通的内涵,都推崇忠孝礼义信的精神品质,都倡导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以人为本、刚健有为、和而不同等为人处事的道理。经典文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观念中的普遍认识,蕴含了传承千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经典文学阅读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戚相通,都是中华民族壮大发展的精神基底。

3.相似的组织过程

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相似的组织过程,有着相同的组织单位与组织形式。对于学校组织而言,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活动的开展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都归属于学生管理部门,且绝大多数都是由学校团委发起组织。在牵头单位上两者相同,这更有利于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从呈现方式来看,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都需要通过课程和活动教育载体来实现。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诸如文学赏析、经典阅读、书画鉴赏、插画剪纸、茶艺花艺、中华武术等课程大都已经融入了公共选修课的模块中。另外,学生活动的开展也是有效载体,诸如话剧社、书画协会、龙狮协会、文学社等学生社团在高校广泛存在,依托这些学生组织开展的讲座、竞赛、品牌活动等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关注和参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兴趣。

三、经典文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路径

1.有计划、分阶段建立融合机制

高校推进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首先在于顶层设计。只要改变学校层面对传统文化及经典文学的固有认识,加深对传统文化与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在顶层设计层面上就能够凸显其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教育教学制度的形式明确固定下来,将其定位成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有效环节来开展。其次是搭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两者的融合平台,以课程、活动教育、竞赛等方式促进二者的互融互通,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受到教育。最后,激励教师层面对经典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情,了解经典文学阅读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通过进一步的实践,在具体实践推进的过程中完善经典文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内涵、运行过程及融合机制[6]。

2.高效率、分层次构建运行机制

目前大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传统文化的学习效率、学习目的都需要提升,这就需要高校从运行机制层面进行思考。首先是教育主体层面。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校级层面资源的整合和协调,需要多部门的协同与联动,这就要从制度层面来明确和规定各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以避免资源重复、指导模糊、考核不力等突出问题。因此,从主体层面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制度体系是前提。其次是教育客体层面。制度的效果要靠客体的实施来体现,这就要求参与这个过程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主动纳入制度体系中来,培养教师和学生对经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与主动性。最后是环境因素层面。如何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去主动阅读学习经典文学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则环境氛围的营造必不可少,可积极拓展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汉服舞蹈、传统文化交流会、历史小故事剧场、设置经典文学课程、经典文学风俗课程等。

3.系统化、分类别完善保障机制

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需要必要的人、财、物、制度等来支撑保障。首先,是人员方面的保证。以培养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作为保障,使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的师资力量变得更强大,从而给予大学生更加专业的指导,让他们有的放矢,能够在指导下努力读书、认真思考[7]。教师指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不断体会,挖掘深层次的知识和体验。经典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化需要合理有效的资源配备,需要学校的基金支持、丰富的图书资源、团委组织提供活动的物质保障等。最后,是修正机制方面的保证。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实施过程涉及因素较多,且没有相对成熟的运行模式,在其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有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和修正。可以通过走访调研、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新媒体投放、公众号推广等方式了解学校、职能部门、教师、学生对二者融合的认识和需求,在运行机制中设立意见收集反馈环节,在网络系统中设置问题反映及建议模块,以及时改进。

参考文献:

[1]刘润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7(6):35—36.

[2]魏霞.浅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5(48):67—69.

[3]史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素养———再谈《大学语文》与传统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2(5):65—66.

[4]文艳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古代文学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17(21):41—42.

[5]修新路.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文化的影响与对策[J].大连大学学报,2018,39(4):16—21.

[6]张田田,陈琳.论新时代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J].理论观察,2019(1):101—105.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3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弘扬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致力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渗透与弘扬传统文化是有效途径之一。

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渗透

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全方位地剖析教材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在课堂环节,教师应该细致地讲解传统文化的观念,将其与课文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观点与道理有所理解。具体而言,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好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并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将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提炼出来,然后呈现给学生。尤其是古诗文的学习,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字面上的讲解,也要实现教材的延伸与拓展,将我国古代的名人励志故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通过渗透与传播传统文化经典,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自发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当中。

二、课堂氛围的营造

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的课程教学依然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因此,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承与弘扬必然需要经历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品德在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渗透,其中古代文学作品多为诗词歌赋的形式。因此,在相关课文的讲解中,教师为了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需要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渗透,并将与作品相关的现代影视作品结合到一起,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方法,以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教学的相关内容,对教材中的人物、事件以及内容进行深度刻画,加深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可以在一个更加真实、形象的情境中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为实现语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传统文化的延伸

尽管在高中教学中课堂是教师授课的主要阵地,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依然涉及很多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致力于强化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与此同时也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传承传统文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讲,应该从课前预习、课堂讲解以及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做起。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前布置阅读任务,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并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信息,从中提出疑问;在课堂环节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向学生布置课后复习的任务;在课后时间,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来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如此一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水平就可以得到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外阅读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作推荐,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中生而言,通过课余时间获取资源的途径非常多,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与思想的侵蚀与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确保他们能够在丰富的课余活动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延伸,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四、教学形式的完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对整体思路有所把握,基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对教学形式进行完善,并组织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展开探究,发掘其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将语文教学与现代科技结合到一起,通过网络、多媒体等方式,将教材内容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另外,为了充实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采取立体化的呈现方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来解读教材内容,并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其中。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阅读量得以增加,与此同时,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可以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言显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与影响。此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弘扬传统文化而言也有着重大意义,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到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找寻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高中语文教学现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致力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为弘扬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海珊.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国学经典渗透[J].中外交流,2017(2).

[2]唐梅.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未来英才,2016(12).

[3]李婵.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6).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4

关键词:养成教育;传统经典文化;文化育人

传统经典文化,是一个民族历经数千年积淀而来的思想智慧结晶,是承载民族精神,推进文明进步的强大引擎。养成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个体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的教育。二者在实现育人的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即培养品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是历代先贤留传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灿若星河。它囊括了养成教育所需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世界观;修身自律、涵养美德的人生价值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以及审美观。高职生养成教育从传统经典文化中吸取养料,既有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又有利于实现新世纪“文化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1传统经典文化运用于高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易•大畜》相传有言:“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即是说,君子要通过学习前人的一言一行来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自己的器识。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更应该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经说,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高职生养成教育借力于传统经典文化的意义有以下几点。(1)有利于弥补高职生人文、道德素质养成教育薄弱的“短板”。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提高人的个性修养和生存质量,优化人的认知结构,开阔其思维视野,增强人的气质魅力。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成人成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受就业压力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其人文,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短板较其他群体显著。因此通过寻找传统经典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因子,运用于当下大专生思政教育工作,对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2)有利于重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任何一所世界著名的学府或卓越的科学家无不具有广博的人文底蕴和深厚的科学素养。中国传统国学文化是极具中华民族特色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宝库,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石。有利于拓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空间,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重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体系建构,在高职生养成教育中引入传统国学经典文化对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3)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直接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专技能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不是“制器作坊”。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育,包括良知、理性、审美、使命感等。它更强调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展现人的个性,完善人的品性,以便在进入社会这个复杂的体系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发挥自身的潜力和创新的动力。因此把传统经典文化融入高职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对整个社会劳动力水平的高低和国家人才发展的质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高职生养成教育缺失的表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和价值观产生强烈冲击和影响。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对学生基本的养成教育明显被弱化和忽视。尤其是高职院校,轻素质、重理轻文、一味追求就业率的实用主义短视倾向,导致学生畸形发展、文明失范现象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道德认知较差,道德行为失范。具体表现在:个人道德上:诚信、文明礼仪品质缺失。如作业抄袭,考试舞弊,虚报请假信息。与同学相处,出口成“脏”,粗话、痞话习以为常。着装怪异或过于成熟,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特征。对老师或父母缺乏基本的尊重和尊敬;校园集体道德上:“小团体”思想严重,容易滋生是非,出现斗殴现象。在集体生活中不注重公共卫生,乱扔垃圾,胡乱涂鸦等;社会公德上:人际关系交往矛盾较多,不遵守公共秩序,违规乱纪现象频出,不懂得爱护公物和公共财产,环保意识淡薄。(2)情感淡漠,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或扭曲。主要表现在:在家庭亲情关系上,对父母的养育和辛勤付出,认为理所当然,甚至不屑一顾,在情感交流上多半比较被动;个人中心和利己主义思想严重,追求享乐,在个人需求上,一味看重物质需求,攀比心较重,虚荣心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容易受社会流弊侵扰,沾染不良社会风气。(3)个体自律意识差,成为缺陷明显的“问题生”。高职院校学生,由于中小学阶段以来养成教育的不到位,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具有明显的自律意识非常差,成为各种各样具有明显成长缺陷的“问题生”。例如“学困”生,具体表现为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经常性迟到和旷课,各种理由和借口请假;“网瘾生”,除了维持基本的温饱,完全沉迷网络游戏,对其他的事情一概忽略或无心关注,对现实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表现冷漠,喜欢在虚拟的游戏网络里寻找刺激和存在感;“人际交往障碍”生,具体表现为:人际关系相处不和谐,经常产生矛盾,容易产生偏激情绪或回避与人交往。

3高职生养成教育缺失的原因

高职生养成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中小学阶段学生养成教育的弱化。中小学阶段是个体培养品德、形成习惯的关键期。然而,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学校教育“唯分数论”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学生入学按分数编班,按成绩排座位;班级月排名,教师年考核无一不是将学生成绩作为核心甚至唯一参考指标。在这种教育导向下,原本在培养学生养成教育的“黄金时期”,因为学校教育只以学生成绩为评判标杆,导致一部分文化成绩优秀的学生养成教育缺陷被忽略甚至完全掩盖而导致素质教育发展不全面;另一部分,由于本身智力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逐渐失去自信甚至在生活中变得自暴自弃,不仅学习成绩上不去,还滋生出许多不良问题。如早恋、沾染黄赌毒、品德败坏,性格异常等。(2)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养成教育的边缘化。高等教育阶段,高校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标准,往往只注重从宏观理论上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以枯燥而贫乏的思政课替代学生养成教育。理所当然的认为在校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养成教育是上大学前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在大学阶段没有必要进行甚至完全被忽略。因此,在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一些学生表现出的大学生的外表,“小学生”还不及的情商就不难理解了。(3)家庭教育在学生养成教育中的缺位。家庭教育的缺位是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因子。我们通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父母婚姻关系的不和谐,维持生计被迫与子女分离,错误教育观念的误导(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庭只负责提供经济支持)导致部分学生从小缺乏基本的“家教”,如诚实守信,体谅他人,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等。而在进入大学阶段以后,学习环境的宽松,学习压力的减轻,父母的远离,学生开始独立之主打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一些养成教育没有及时到位的方面开始明显地暴露出来,直接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如:人际关系交往障碍、学业困惑、感情困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迷茫等等。

4传统经典文化运用于高职生养成教育的路径探析

(1)注重师德、师风的表率作用,营造课上、课下师生之间良好的双向友好互动氛围。教育是用一种生命影响另一种生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在学生养成教育中十分关键。一个积极上进的教师,他必然会要求自己的学生积极上进;一个品行高尚、诚信友善的教师在教学上的兢兢业业,在课余与学生交往中所自然流露出的高贵人品,必然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并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学生身先垂范。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从制度和规章上严格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教师竞聘和考核的标准,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是学生养成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2)加大课程改革力度,重视高职院校传统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经济市场下,培养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然而,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节省教育成本,一味迎合市场需要,一再压缩传统人文素质课的设置比例或者形同虚设。因此培养高职生的养成教育,必须加大课改力度,重视高职院校传统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培养一批精干的人文素质课是师资队伍;革新教学手段,针对学生职业教育的需求开发独具特色的传统人文课程体系;改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的课程拓展教育活动。通过传统人文素质课,弥补职业院校高职生“先天”人文知识的“营养不良”,提升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水平。(3)大力挖掘传统经典文化的时代价值,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是高职院校养成教育的对象,也是校园文化开展和传承的主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的时代价值,以符合时代潮流,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发挥传统经典文化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如:在中国传统节日里,通过开展传统服装秀、美食盛宴节、歌舞表演,讲座、板报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亲近感。从而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借助传统经典文化中的孝亲、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修养心性,涵养高贵品质与人文情怀。(4)充分发挥家、校和社会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的联动教育机制。学生的成长既离不开良好的学校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及时跟进和友好的社会环境熏陶。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基座。一个和睦,充满友爱的家庭,学生的养成教育一般都比较好,反之,一个缺爱的家庭,各种问题学生更容易出现。社会环境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成败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高职生养成教育的培养必须充分发挥家、校和社会环境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文明习惯养中的联动教育机制。创建文明家庭、文明高校和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凤霞.以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的文化养成教育[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7,(3).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3]孙俊超,焦楠,王晶,佟延春,齐岩.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学生文化养成教育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6,(11).

[4]刘一鸣,徐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融合[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5

关键词:《百鸟朝凤》;传统文化精神;融合

一、电影中传统文化的表达与呈现

电影自传入我国,中国导演就开始将中国元素和文化融入其中,这种自觉地向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精神靠拢的意识,得到了沿袭,也使得中国电影开始不断的具有民族特色。电影作为一门艺术,需要人们的认同,不仅是在欣赏水平上,更主要的是在于电影中传达的道德和精神的认同,中华民族有着5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包含的工匠精神、对于文化坚定的传承精神、尊师重道的人文精神等等。在时代的进步下,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和内涵。这种精神追求等元素的加入,能够吸引观众重新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道德伦理等产生新的兴趣和认识。让观众在观影时寻找到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及自我价值。这种独特的中国风格“不仅要通过与异质的他者对话来汲取营养,而且还要通过与自身的历史对话来获得身份的认同和“根”的感觉。”。因此“电影作为一种复杂的艺术,比其他传统艺术更加复杂,因为它同时综合了多种表意语言系统,用几百种或明说或隐晦的不同的象征、概念和情感来轰炸观众”。电影做为一种更直接更具感染力的方式,能够将这种精神直接的传达给观众,这种传统文化与精神与电影的融合,能够唤醒人们的文化认同。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一部包含有文化精神的电影则犹如有着强大的骨架支柱,使电影这一艺术上升到更高的高度,更加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中国电影导演从开始之初就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将电影这一艺术打上民族的烙印。这种民族特征表现在电影上就是对于电影影像的自觉探索,在题材和内容上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电影中揭露和鞭挞了社会和家庭中的恶丑,表现和歌颂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优秀的精神。试图从传统道德观念中寻找依据”。对于重新构建我国社会的道德文化体系,有着重要作用。延续到今天中国电影人仍努力将中国电影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其中第四代导演吴天明作为有着深刻文化思考的导演人,他一直坚持不断的探索和挖掘更多中国传统优秀品质,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巧妙的融入到电影之中,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众多支撑力量。

二、电影《百鸟朝凤》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

吴天明导演作为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科班出身的他导演过的电影大多关于农村最广大人民的情感和精神风貌,从电影《变脸》到上映的《百鸟朝凤》都真实深刻的表现出了中国影像。将民族文化精神和国家的思考贯穿在他个人整个创作时期。他的影片大多以传统艺术和文化为主要题材。吴天明导演是一位有着很强商业意识的导演,但是他却拒绝电影商业化。而是坚持把电影素材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他在电影题材的选择上是谨慎的。他用他的坚持,书写着一代电影人对于艺术的坚持和底线。在一篇文章中吴天明导演提到:“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现在的很多电影人只顾着挣钱,放弃了社会责任,我们需要更深刻的挖掘民族精神”。他这种不愿向市场妥协,而是将自己的坚持和信念融入到电影之中,值得当代电影人的学习。在这部电影中,导演透过对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以及老一代艺术家坚持的精神来展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一)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自古就有“工匠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始终有着对于“匠心”的追逐和敬仰。匠人们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这种匠人精神也在电影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挑选唢呐的接班人时,焦三爷徒弟众多,其中也不乏像蓝玉这样天赋过人的,但由于蓝玉做事马虎,缺乏耐心。所以尽管天赋很高,仍然没有机会得到焦三爷的真传。在传声仪式上焦三爷说道:“咱们吹唢呐的好歹是一门匠活,既然是一门匠活,就要有人担起责任,把这活传承下去。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的人,他才能拼命把这活传下去”。这也是焦三爷内心的真实写照,在他当唢呐匠的一生中,一丝不苟。在电影中的焦三爷,不仅仅是一个唢呐匠,也是一个艺品和人品都称得上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正直、无私、有着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为五斗米折腰,身体力行的维护者唢呐的尊严,因此逝者是否能享用唢呐的最高级别礼遇,都由他做主。而焦三爷也不负众望,有着自己的坚守。在查村长的葬礼上,焦三爷拒绝吹奏百鸟朝凤,因为查老爷自私利己,更算不上德高望重。而火庄的村长去世时,焦三爷破天荒的要为火庄村长吹奏百鸟朝凤,在焦三爷眼里只有窦村长这种无私奉献,有着高尚品质的人才能真正受得起百鸟朝凤。正是因为焦三爷的坚持,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才有了它的价值。是焦三爷的正直,赋予了唢呐艺术和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如此高的地位。这种坚守,不仅仅是为了艺术,还有中国精神在。

(二)坚定不移的传承精神

游天鸣将他的唢呐葬身大火中,唢呐匠焦三爷给了他第一个耳光,因为焦三爷告诉过游天鸣,唢呐离口不离手,作为一名唢呐匠,唢呐和生命一样的重要,在电影的最后一段,焦三爷被诊断出得了肺癌晚期,他让天鸣把自己家里应该是最值钱的一头老牛给卖了,而卖牛的钱,焦三爷却说:“这钱是要给你置办一套新家伙。”听到这里天鸣的眼眶湿润了,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焦三爷连性命都保不住了,也要继续维持着“被人们摒弃”的唢呐,但正是因为他是一位真正的唢呐艺术家,他拼尽全力也要为唢呐的传承做点什么。他知道自己病情严重,宁愿放弃治疗,甚至牺牲性命也不想看到唢呐这门艺术苟延残喘的样子。这种为了艺术坚持,不惜耗尽自己生命也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精神值得倾佩。焦三爷的这种坚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代,当唢呐变得不再流行,唢呐艺人无法再以他们的手艺养家糊口,而游天鸣不听师兄弟和父母的劝告,仍然坚守着唢呐,守着曾经对师父的诺言。游天明不止一次说过他是跟师傅发过誓,一定要坚持要撑起游家班,尽管前路曲折难走,但他依旧坚持。正是有着成千上万这样的民间艺人,不断延续了中国传统民俗乐的灵魂和精神。

(三)尊师重道的人文精神

中国也被称之为礼仪之邦”。在电影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礼治精神也被充分展现,尊师重道在影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当天鸣接到活之后,不是自己挥霍,而是先给师父买了烟叶和肉去看望师父师娘,生活虽然十分拮据,临走时仍然将所有的钱都拿给了师父。焦三爷在他的心中,不仅仅是师傅这么简单,更像是他的父亲一般,师父对他的好,教给他的那些技艺和师父的那些宝贝唢呐,他都铭记在心,师父死后,自己仍然坚持要为师父吹百鸟朝凤,在他的心目中师父不仅像父亲,而且是那样的值得钦佩和仰望。当蓝玉离开时,给师父和师娘磕的三个响头,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蓝玉还是个孩子,当他离开时不忘给师父和师娘磕头,表达自己内心对师父和师娘的感谢之情。这种礼仪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尊师重道,这种传统文化礼仪,不管是在过去的封建社会还是现代,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礼仪形式,从各个阶层各个行业里,人们身体力行,共同延续这一传统美德,形成了长幼有序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百鸟朝凤》电影与传统文化融合所带来的启示

在这部影片中,展现了老一辈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热忱,导演正是用这种信徒式的坚持来对抗当今不良文化的冲击。以这部电影带来的启示为例,探究如何在电影中融入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确认中国电影民族和文化身份。

(一)题材上关于传统文化的甄选

在电影中如何融入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部电影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在题材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多的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寻求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是当今中国电影人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不断发掘中国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与精神,例如《论语》就被改编成动画片,以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来展现孔子的生平事迹,以当今时代相符合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重新塑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朝代和时期,发掘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和重要历史事件通过加工创造,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故事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小说还是民间故事都车载斗量。这种融合不仅能让观众在现代消费语境中寻找到民族意识以及自我价值。

(二)形式上进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

随着电影的播出,不仅是唢呐艺术开始在社会流行,一些传统文化艺术也逐渐被人们所重拾,让很多国人唤起了对于传统文化艺术保护和继承的意识。因此电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在电影形式上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例如戏曲、武术、诗词等等,这些元素在与电影的融合中对于中国电影民族性风格的确立上有着历史意义,例如在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中寻找博采众长之处,与当今时代相结合。制作出全新的形式。传统文化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新时代下让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精神发出光芒,更好的让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屹立于世界之林,提高国家软实力与文化的影响力。

(三)主题上对于传统文化的诠释

焦三爷在《百鸟朝凤》这一电影中就是中国精神的的发扬者。焦三爷少年学唢呐也是吃尽了苦头,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反而为了唢呐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焦三爷这种坚持的精神令人为之动容。焦三爷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深根地固,这种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提醒着我们,我们有太多民族性的东西丢失,应该有更多的人像焦三爷一样,去保护和坚持这些宝贵的财富。吴天明导演倔强、坚持。为中国电影事业贡献颇丰,从《人生》到《百鸟朝凤》都从广大的农民身上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不断从传统文化中寻找题材和精神支柱。不断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品质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展现在国人和世界的面前。中国电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有民族性的风格和中华民族特有的韵味,我们应该在电影这条路上注入更多的民族元素,使得电影发挥更大的作用。当艺术精神遇到大众文化可能会有失败,但这并悲哀,悲哀的是人们对于精神价值的否定,在当代中国,人们的物质生活不再贫乏,而精神依托却变得薄弱,精神建设任重道远。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正是治愈人心灵空缺的良药。通过这部电影我们探究到如何巧妙的将传统文化精神与电影像结合。但是历史是向前的,我们要学会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推陈出新,将那些优秀的精神与文化发扬光大。我们要从优秀导演中汲取成功之处,争取在电影中注入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让电影与精神更好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强,包晓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2](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焦雄屏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426.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6

【关键词】电影场景设计;传统文化元素;概念设计

一、电影场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涵盖美术、音乐、戏曲、绘画艺术等。中国早期的电影艺术深受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影响,戏曲舞台布景也深刻地影响了电影的场景设计。电影场景是影片整体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幕幕场景组成了整部影片。场景设计在电影美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了电影的艺术风格和画面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电影的场景设计都对戏曲美术进行改良,并实现了多元化创新发展,最终形成了电影的美术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电影美术设计深受传统戏曲的影响,电影场景设计也始终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为电影场景设计提供了最好的素材和基础。首先,场景设计反映社会文化环境。电影场景设计需要符合人物角色所生活的环境。电影《妖猫传》的美术指导说,影片的视觉定位是史诗片,是以东方奇幻为基调的,影片的场景美术设计主要体现东方气韵和文人画的审美意境。耗时六年耗资十亿搭建的唐城,以盛唐时期真实的长安城为原型 1:1 打造,电影中的场景呈现出盛唐时期繁荣昌盛、大气恢弘的效果,正是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运用,才产生了《妖猫传》这样具有东方审美意境的优秀场景设计作品。这说明电影场景设计者应充分考虑电影的故事背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场景中融入符合社会文化环境的特征、与时代相匹配的细节设计等。其次,场景设计影响剧情氛围。在现实生活中,场景中的建筑物都有严格的规定,电影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设计者要选择合适的场景展开矛盾冲突,场景限制了角色的活动范围,故事的剧情也要围绕场景展开。故事主线决定了影片风格。主要场景用于主导事件的发生,次要场景用于烘托角色。如《霸王别姬》中的戏园子、程蝶衣家、四合院等,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烘托剧情氛围,其中,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是京剧。最后,场景设计影响观众感受。电影可以为观众带来多方面的感受,场景设计对观众的视觉感受与观看体验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场景设计的陈设、色调等元素往往能够营造氛围,调动观众的情绪。如《一代宗师》中精致的光影设计,场景画面非常有意境,灯光非常柔和,比起电影画面更像一幅虚虚实实的油画,演员的表演可能是静态的,但是场景的色彩变化,光影的把控,表现出人物细腻的内心,带动观众的心情跟着变化,这都是场景设计师们精心调控的灯光所产生的效果。由此可见,场景设计在电影创作中对于电影的叙事、氛围烘托、风格的表达等具有重要的作用。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产电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化元素,电影的场景设计、剧本设计、人物设定都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输出与表达,如《霸王别姬》《一代宗师》《英雄》《大鱼海棠》《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妖猫传》等,收获了国内外超高票房。这些电影场景设计的共同点是运用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空间构成

首先,场景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决定整体的空间布局。在电影《大鱼海棠》中,主要的场景设计参考了中国传统客家土楼的建筑造型。福建的大部分土楼都是客家人建造的,所以这里的土楼也被称为“客家土楼”。这是古代人为了抵御外敌所设计的一种独特建筑形式,它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种由多个土楼环绕形成的村落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建筑群和建筑文化,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宛如世外桃源的建筑群,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赋予了《大鱼海棠》更具有真实感和临场感的画面。除此之外,电影《卧虎藏龙》中的场景设计空间构成也利用了很多传统文化元素,来加强影片的历史感与真实性,比如故事发生在清朝,电影场景设计参考了清朝老北京的地理构成,分为内城与外城,内城是王公大臣的办公场所,外城是老百姓生活的地方,最大程度保证场景空间构成的合理性,又能保留演员的表演空间。由于影片中需要很多在屋顶奔跑打斗的场景,美术设计师杨占家先生在设计建筑结构时,既要考虑画面的流畅,又要符合北京四合院的基本结构,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耗费不少心力。这种来源于中国特色建筑文化的空间构成设计,为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这些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情怀。

(二)色彩运用

说到电影场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色彩运用,就不得不说起由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陈凯歌用中国传统文化京剧中浓墨重彩的风格,来描绘这些人物以及情感,在戏台子上大红大绿的颜色形成的强烈反差让观众感受强烈,在戏台子下发生的故事色调又冷冷清清。在整部电影中,整个场景设计的基调是极端的冷暖交替,这更加衬托了戏子们在那个时代的生活。又比如张艺谋导演的《影》,《影》是继《长城》后,张艺谋导演的新作,被赞为“张艺谋迄今为止最惊艳的作品”。阅万物而归真,区别于张艺谋之前作品中的绚烂色彩,黑、白、灰三主色贯穿全片,留白写意的构图形式,如水墨画。影片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中国文化传统建筑美学概念中,水墨除了黑与白,还有非常丰富的中间层次,从这个基本概念来说,人性也不是“非黑即白”,它的中间部分是最复杂也最难琢磨的。电影画面的空间透视参考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分为浓墨、淡墨等层次,例如沛国大殿列阵之书法大屏风,半透明的宣纸上挥洒黑色笔墨,用以增强空间的透视感,无一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

(三)道具设计

电影《大鱼海棠》中出现的道具设计,也同样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事实上,在电影中很难发现门牌匾,但仔细观察《大鱼海棠》就会发现,牌匾在电影中无处不在。例如,在每个土楼的门口都有一块牌,上面写着建筑的名字。“天行有常”,“天有恒”源于《荀子天论》“天有恒”,不为尧生,不为桀死。这块牌子是椿木要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的信号。椿和湫两人划的竹排,岸边织布的嫘祖,灵婆坐的轿子、划的船,包括影片后面出现的灵婆打麻将的场景,这些道具设计也极具中国特色。

三、在电影场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方法

(一)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每一代人的努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发展才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比如《大护法》全片背景采用水墨山水的手绘风格,充满东方美学特色的中国文化在此片中得以弘扬。然而,在人物造型上,该片却颇有当代风格,在保留中国传统绘画的白描风格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当代造型特征,非常规且有些诡异,更接近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二)思想内涵与细节设计相结合

一部好电影的整体表现,离不开大到世界观的宏观把控,小到每一处细节的道具设计,只有把传统文化元素贯穿在整部电影中,最后才能呈现出完整的效果,《大鱼海棠》在这一点上也算是为故事情节埋下了细微的伏笔。在客家的土楼里,居住的几百户人家都是一个同姓的大家族,“椿”和“湫”的家族就居住在一个大的围楼里,与家族共同生活的人注定是以家族的利益为首位的,那么电影中的戏剧冲突就围绕个人利益与集体意志的冲突展开,从大的世界观到小的道具设计都融入了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三)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流浪地球》之所以能斩获高票房,除了主创人员的辛苦创作外,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思想的核心,这也是国产电影和好莱坞影片最大的区别,我们不是靠诺亚方舟来保存人类的火焰,而是靠与命运抗争,一代又一代地延续文明。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海的东方明珠,大篇幅特写的中国建筑还有大红灯笼、年老的大爷大妈们像没事儿人一样在热闹的地下街区搓着麻将,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流浪地球》是中国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结合,相信每个中国人看了之后都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是民族化与国际化结合的魅力。

四、结语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7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粹和文明的积淀,是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且经久不衰的文学著作,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具有不朽和永恒的性格。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诞生了很多文学经典,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教育意义,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诵读”原本是吟诵和朗读的意思,作为一种读书方法,也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包含情感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本文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和理解基础上的熟读,从中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经典诵读”是指用诵读这种基本阅读手段来对国学经典进行学习的活动。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影响学生其他课程学习以及全面发展。本文研究的经典诵读特指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特定教材,运用情境法、美读法、游戏法和对话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吟诵和比赛等多种方式,内容涉及儒释道诸子百家,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回味经典,通过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滋润学生心灵,积淀文化底蕴,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激发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化的情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和绵恒久远,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成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期适应教育改革趋势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将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核心素养教育是具有鲜明文化属性的创生过程,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情感、精神和素养的整体发展,揭示出文以化人的观念更新与思想启蒙,促进学生自我实现与全面发展。2016年9月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将其归纳为三项基本内容,每项又包括两个基本素养:一是文化基础,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宽厚文化基础和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具体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个基本素养,人文底蕴是现代文明人的基本标识,科学精神是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所形成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二是自主发展,强调不靠外力推动而靠内在自觉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具体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两个基本素养,学会学习是针对自身情况进行独立性的有效学习,健康生活是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化行为方式。三是社会参与,强调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并促进个人价值实现。具体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两个基本素养,责任担当,责任是担当的要求,担当是对责任的诠释;实践创新,运用各种技法进行创新并在生活中实践。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理论阐释

读经是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弘扬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提供了经验借鉴。永恒主义教育理论、现代脑科学理论、内隐学习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一,永恒主义教育理论。永恒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的性质是永恒的,倡导教育的目标、方法、原则和内容永恒。经典诵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与永恒主义教育理论一脉相承,通过具有浓缩性的题材探索最有价值的知识。第二,现代脑科学理论。现代脑科学理论认为人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很大,小学阶段是人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诵读经典有助于刺激和强化大脑中的相应冲突,促进左右脑动作同步,成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一生的思维与行为。第三,内隐学习理论。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活动,语感产生就是内隐学习的结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凭借语感来完成。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小学生语感,丰富语言储备,感受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和精神力量。第四,现代心理学理论。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小学生对抽象的道理较难理解,但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经典诵读是符合小学生天性的教育方法,使小学生得到最优质的信息刺激,是加强阅读理解能力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意义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感受经典文本的简洁蕴藉之美、敦厚诚信之善和明理通达之智。在小学阶段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经典诵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国学经典将语言魅力发挥到极致,吸取语言文字精华,调到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将优秀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第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国学经典具有深邃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独特的结构,品味美的语言,感知美的存在,构建审美体系。第三,发展学生智力水平。小学是智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国学经典用字精炼、语言简洁,理解其中的丰富意蕴,进行艺术再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四,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国学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开展经典诵读,培养小学生做明理达德之人。第五,形成学生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是一种激情与活力,经典文字背后隐藏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诵读中产生共鸣,培育家国情感。第六,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经典诵读读本编入了很多名家名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成为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第七,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增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理解其中的内涵与价值,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四、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已开展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校园焕发出勃勃生机,提升了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经典诵读意识较为淡薄。受教师理解和认识的影响,对诵读的内涵认识肤浅,将经典理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将诵读片面地理解为朗读和背诵,将经典诵读理解为古诗词教学。第二,经典诵读难以形成习惯。没有将经典诵读上升到核心素养的高度,没有具体的教学规划,经常为其他教学活动让路,缺乏实施的连贯性和持续性,没有形成习惯坚持下去。第三,经典诵读师资力量薄弱。教师自身知识储备匾乏是影响经典诵读开展的最大阻碍,目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未接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自身国学素养匾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第四,忽视家庭的影响和家长的参与作用。普遍认为经典诵读是语文教师的工作,家长缺少与孩子共读的经历或习惯,家庭教育在经典诵读中缺失。第五,学生对中华文化经典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不感兴趣,效果就不理想。学生更喜欢没有距离感的阅读材料,在阅读中获得娱乐性和刺激性的心理满足,互联网大量信息影响了学生阅读取向。学生对文本内容不理解以及对某些汉字不能正确认读也产生影响。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原则

经典诵读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但又具有自身特点,不同于一般的语文知识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模糊性。国学经典蕴含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只求熟读成诵,有些深奥的道理不求完全理解,要将其内化到学生的潜意识层面,注重长远效应。第二,立体化。构建由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构成的立体化教育模式,营造经典阅读氛围,通过立体化培养阅读习惯,通过习惯提升阅读能力。第三,鼓励性。鼓励永远是最好的教育,鼓励式教育使学生更有信心战胜困难。多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肯定取得的成绩,感受经典诵读的乐趣。第四,口语性。鼓励学生大声朗读,不能默读或浏览。在大声音朗读和疯狂朗读中感受经典的魅力,感悟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和人生智慧。第五,差异性。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是客观事实,要正确认识个体间记忆和思维等差异,针对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经典诵读计划,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机会。第六,建构性。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通过自由化精神建构属于学生的精神家园,开展美的发现、美的感知和美的创造,建构学生高尚的人格。

六、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路径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8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提倡利用青少年的记忆黄金期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通过对经典诗文和名篇名句的学习,使学生打下传统文化的修养,理解其思想内涵,汲取人文精神,丰富自身文化。

1.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价值

中学语文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语文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更加使语文学科大放异彩,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对于中学生的思维、智力发展、审美能力、自身修养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1)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对听、说、读、写的全面贯通,而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作为语文文化的精华,经常诵读和品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

(2)提升口语表达。

中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比较欠缺,并没有规范和丰富的语言积累。而传统经典作品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面,这些名篇名著蕴含作者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思想文化的精髓,长期诵读经典文化,可以帮助学生规范、积累语言能力,培养说话的逻辑性,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能够逐渐将其吸收和内化,在口语表达时能够“出口成章”,“随机应变”。

(3)扩大阅读视野。

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报纸报刊、电视媒体、互联网络等都已进入到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但作为中华传统经典的作品,是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来源,因为经典的价值是恒久的,而且传统作品中立意比较巧妙、语言比较优美、描写的比较细致、意境比较深远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提高,所以诵读经典作品能够扩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

(4)提高写作能力。

我国有一句名言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千万,写作时就能挥手即来。语言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大大的提高,而对于语言素材的积累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经典名篇佳作是提高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大量诵读和背诵古文佳句时,在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语感,学习到经典作品的佳句,精致的修辞,巧妙的布局,感受情感表达和严谨的逻辑思维等,在写作时引章据点,为自己的习作增色不少。

2.提高学生自身价值

(1)健全人格。

传统文化是一个优秀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和未来的发展。通过名族优秀的传统和优秀的民族精神,使中学生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具有民族的认同感,以健全学生优秀的人格。

(2)强化记忆。

对传统经典的诵读有益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生正值记忆的黄金期,诵读经典作品可与记忆力发展相互促进,诵读经典的传统文化,领略先哲的教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不断提高。

(3)增强审美。

在对学生的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经典作品之美,通过对经典作品美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美的创造。

(4)提高修养。

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有助于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充实精神生活,重建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和中学生的精神家园,塑造完美人格,提高自身修养。

二、实现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价值的途径

1.每天定时阅读和经常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学生自身要主动和积极的进行阅读经典文化,对古诗文的意境和语言的了解,长期如此,对学生的感悟能力,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语文的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组织定期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古诗文朗诵、背诵比赛和相关的活动等,推动诵读经典活动的深入和持久发展。

2.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课内经典作品只是一小部分,对于大量的课外的优秀的经典作品,还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在周末和假期鼓励学生去游览历史文化公园和历史名人的文化古迹,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实现传统经典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3.培养个人兴趣

对于传统经典作品,学生要自主选择,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自由的汲取营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目的。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