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细化管理范例

城市精细化管理

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1

涪陵的城市发展定位和现有的承载压力,需要引入精心化的管理模式。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城市精细化涉及的领域进行分类,并引入智慧城市管理服务系统,调动社会组织、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的精心化管理,创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建立人人参与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

涪陵;精细化;路径

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凸显“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宗旨。只有坚持这一宗旨,并始终贯穿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之中,才能在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断有效地调整,消除因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和不和谐,确保城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为改善城区居民生产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现代化城市需要精细化管理

(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诱因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的快速发育、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流动人口的大幅度转移、治安形势的复杂化,使得城市管理的难度大大提高。传统城市粗放化管理方式无法应对当代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的挑战,有必要推广精细化管理思想,实施精细化管理,将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阶段。

(二)涪陵城市发展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涪陵的城市发展定位

首先,在重庆五大功能区战略中,涪陵位于城市发展新区,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和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同时也是解决好“大城市病”的关键区域。其次,涪陵区委、区政府根据“实施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引导各区县有序竞争,特色发展”要求,决定将涪陵加快建成重庆综合产业集聚区、城市发展新区引领区、区域性公共服务辐射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努力实现“幸福涪陵”建设。综上,涪陵要实现这样城市发展定位,只有通过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对上述定位、发展提供支持、支撑。

2.涪陵精细化管理的动力源

一是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要求城市管理更为优质。“幸福涪陵”就是让涪陵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正当权益和合理诉求得到不断满足;文化生活得到不断改善;社会权利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这些要求的满足,是涪陵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二是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迫使城市管理者必须选择精细化。

(1)江南老城承载压力大。江南老城约17平方公里,承载了约40万人。江南城区地形是一面坡结构,最大高差达200多米,而城市道路东西横向公路相对宽阔,南北纵向道路相对狭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先天不足”。再加上空间有限,人流、商流、物流高度集聚,造成交通拥挤等城市病日益突出。

(2)新城区集聚能力尚未充分发挥。为缓解江南老城的承载压力,“西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设立涪陵新城区,作为涪陵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城市发展的主战场,引导老城区中心区人口与产业向新区健康转移。但目前,新区户籍人口7.95万人,加上长江师范学院、第三卫校、职教中心、涪陵高中等师生,常住人口约10万人,与2020年聚集45万人口目标尚差35万人。

(3)城市地下管网等隐蔽设施承载压力大。今年入汛以来,涪陵并未发生50年、100年一遇的强降水,但是每一次强降雨后,三环路、四环路、滨江路、蔡家坡等多处出现“看海”现象;工地施工,挖破地下管道的现象时有发生,“你挖了我填,你填好我再挖”的现象仍旧存在,地下管网建设欠账较多。

(4)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在涪陵工业强区战略的推动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一是涪陵的能源结构还是以原煤为主,如龙桥电厂、太极集团、建峰化工等高耗煤企业,这些企业能源供应以燃煤为主,且用煤点集中,易造成局部区域大气污染;二是涪陵地处长江、乌江两江汇合处的河谷地带,四周山脉海拔高出城区200米以上,静风频率高,不易污染物稀释扩散;三是近年来,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造成大气严重污染。

(5)城市建设和管理不能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需求。现代社会已从单一均质社会转向多元异质社会,导致市民的需求出现多元趋势,从而引发矛盾。2014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共受理来信来访2581件(批)次、6776人次,集中在城市建设、土地征用、劳动保障等领域的占到40%左右,随着城市发展新区建设,类似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将会有增无减。

三、涪陵精细化管理的路径

(一)涪陵精细化管理的领域分类

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可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类。第一层是城市的生命线系统,是维系城市基本生存和正常运转功能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程,包括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交通和公共安全。第二层是城市名片和城市竞争力系统。城市名片包括城市环境和应急管理;城市竞争力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文化体育。第三层城市生态保障系统,主要指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当前,涪陵正处于第一层即城市的生命线系统向第二层即城市名片系统的发展阶段,精细化管理涉及的领域包括市政市容、公共安全、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和应急管理等五个方面。在现有的条件下,逐一对这五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筑牢城市发展的基石,才能在城市竞争力阶段和城市魅力阶段具有后发优势。

(二)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务系统

涪陵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增强城市承载能力的必然选择。涪陵要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城市生命线———城市名片———城市竞争———城市魅力”的发展需求,计划“智慧城市项目”。城市生命线阶段,可计划立项智慧交通、智慧安全、智慧城管;城市名片阶段,可计划立项智慧社区、智慧医疗;城市魅力阶段可立项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有序推进“智慧涪陵”城市建设。

(三)调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政府要发现新的社会价值,鼓励一些社会组织(NGO)参与社会管理。以民生领域,照顾孤寡老人为例:一方面专业的社会组织更专业、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爱去照顾好这些老人;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聘用一些大学生来参与义工组织,给他们发一点工资,经济问题解决了,又能做一些公益活动,社会价值得到了认可。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社会组织一些支持和补贴;另一方面,政府在这其中充当规范者、协调者、仲裁者的角色,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规范、调整,出现矛盾了进行协调、仲裁。用社会的力量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社会组织能把很多精细化做好,政府反而更轻松。

(四)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

采用PPP的融资模式,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到2020年涪陵将建成80万人口,8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大城市,城镇化率70%以上,人口大量聚集,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更精细化的管理,更多样性、差异化的服务,同时,政府又不能通过大量负债来满足城市现代化的需求,采用PPP的融资模式,让社会资本参与到城市的建设、管理中来,一方面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节约了资金;另一方面扩充了市场的空间,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创新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1.多点发展模式。

以破解交通拥堵为例:减少人的移动是破解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思路,而不是满足人的移动来修建基础设施。对于涪陵而言,如果把大部分的现代化的公共服务资源都集中在江南老城,人会越聚越多,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会越来越严重。政府采取多点发展的模式,比如在涪陵新城,蔺市、白涛、清溪等卫星城镇,逐步建设完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有医院、学校、就业岗位,周边又有公园、超市、商场、电影院等,人在这个区域内,大部分的生活需要都能满足,就没有必要离开这个区域很远,来回折腾,节约了社会资源。

2.鼓励绿色出行,构建城市慢行系统。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就越来越在乎健康,如果能够把上下班与锻炼身体结合起来,鼓励大家走路、跑步上下班;工作中,允许人们穿休闲服、运动服。对于涪陵而言,可以找涪陵的名人,来代言这种生活方式,鼓励把走路或者跑步上下班当成一种生活时尚,让这个城市里面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那么交通、环境等精细化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就能够得到缓解。

3.发展街边文化,留着城市记忆。

涪陵一面坡的地形使街与街之间出现了很多小巷,比如三环路与四环路之间、南门山与滨江路之间,市民出行走小巷比绕坡转的车还快。政府可以根据涪陵地形的特点,打造旅游特色街区。一方面,走路上下班的市民需要经过这些小巷,小巷走的人多了,就会聚集人气,有了人气就会增加消费,这为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的空间。比如,伴随着儿时记忆的小吃、街边文化等,都能唤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回忆;另一方面,街区的逐步形成,能为一部分人解决就业。一条街,一个小面馆、一个烧饼店,一家人的生计就能解决。

(六)建立人人参与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涪陵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每一个涪陵人的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人人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当前,涪陵的国际互联网用户有1.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8万户,搭建好的网络平台有“涪风论坛”“涪陵官方微博”“涪陵微信公众号”“涪陵移动APP”等网络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让网民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言献策,对好的建议提供者,或者进行奖励、表彰,或者选他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通过各种方式让涪陵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城市精细化管理中,让城市精细化管理更接地气,让涪陵人对涪陵的城市管理有参与感。我们说,一个人的精细不是精细,千万个人的精细才是这个城市的精细。

作者:张李娟 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涪陵分校

参考文献:

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共享单车;总量控制;精细化管理

1研究背景

互联网共享单车规范管理考验的是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共享单车发展迅速,无桩的停放形式、随时走随时停的使用体验相比有桩公共自行车优势明显,为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企业过度投放、运营管理不善、单车乱停乱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及交通秩序。

2共享单车发展现状

共享单车的精细化管理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2.1对超存量负荷的单车投放缺少监管手段

共享单车企业纷纷斥巨资在城市中投放了大量单车,为了获得单车的骑行频率,扎堆往热点区域投放,带来的问题是城市现有道路基础设施容量不足,无法提供额外空间给超存量负荷的单车使用,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提前规划,政府部门也难以决策城市现有状况其有效存放容量是多少,从而缺乏宏观控制。

2.2对单车企业的运行维护缺乏监管

单车企业各自为了占领市场份额,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区域投放上,线下维护力度缺乏。在规范共享单车有序发展的大背景下,政府需要给企业制定规则,营造一种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一方面加大企业在区域单车停放秩序的维护;另一方面要及时处置由于设备故障而停放在街头的单车。

2.3无有效单车调度依据致使出行使用体验不足

单车企业的数据各自维护缺乏共享机制,而单车车辆的调度不能局限于一家单车企业数据进行完成。需要以政府主导汇聚各单车企业数据,从宏观层面掌握各单车数量的区域分布情况。

3共享单车涉及主体分析

共享单车涉及政府、共享单车企业、公众等多个市场主体。政府需要保障环境的良性发展、公共场所的有序运行,要求企业能够按照相关规范行为运营、投放以及管理共享单车,避免造成社会秩序紊乱,统筹社会大环境格局。共享单车企业为了增加用户使用的粘性,使公众更加安全高效地运用交通工具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合法、规范运行机制获得批准认可并从中获利。公众是共享单车的直接使用者,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共享单车的弊端给予反馈和对不当行为进行举报,同时也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稳定而做出努力。目前上海有摩拜、ofo、青桔、哈罗等12家共享单车企业,每家企业集中在城市中投放各自的车辆,拥有企业所属共享单车数据。但是作为政府精细化城市管理需要宏观把控城市共享单车数据、运维情况,据此才能进行总量配置、区域限额投放、监管企业运维等。图1为共享单车参与主体监管流程。

4实施路径分析

各单车企业都运营维护着企业自身单车平台,由于单车企业数据涉及数据价值再利用问题,单车企业可以将平台向政府主管部门透明开放,以配合和支持政府对共享单车行业的科学管理,但不会公开给其他单车企业。所以城市交通部门需要建立共享单车企业协同监管机制,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搭建共享单车精细化监管平台。平台接入单车位置数据以便分析投放总量,同时需要在宜于停放的重要点位实施规划正面清单,不宜停放的区域设置成负面清单,一方面能够核算城市配额管理,另一方面实施“负面清单”禁行,倡导重点区域“正面清单”有序停放,规范公众文明有序使用单车。搭建共享单车监管平台,首先需要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多家单车企业对接数据,实时监控各区域停车点车辆停放情况,并支持超量预警功能,及时将实时信息反馈给政府及企业进行线下运维等操作,实现车辆精准投放,强化自身管理手段,为政府及运营企业提供调度指挥、数据共享、信息推送等多种管理方式。共享单车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类位置数据,主动定位数据和开关锁数据。开关锁数据是用户开锁和关锁时上传的定位数据,主动定位数据是企业每隔一段时间上传的全量单车位置数据,由于单车可能由于运维调度等原因被运维人员移动,如果没有单车主动位置数据的接入,平台将保留一个失效的位置数据。而全量单车位置数据信息量大,所以可设置成较大时间间隔获取,如4小时获取一次,以满足平台数据需求同时降低平台的压力负荷。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施划“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平台承建方完成或接入高精度非机动车停放点地图基础数据,以实现平台端的停放位置电子围栏展示、判定分析,设计单车位置与电子围栏停放判定算法识别单车的停放是否规范。接入共享单车企业的开关锁位置数据和主动定位数据,平台将位置数据与街道、区域进行网格化位置映射,底层设计区域总量统计模型、区域预警判定模型、僵尸车辆识别模型对超限额投放、非企业允许投放、非允许地段投放、超限、异常堆积、坏车等进行预警。通过开发移动端应用对预警信息进行智慧化的处置、流转、企业协同运维、企业运维绩效评估,从而根据企业运维情况允许企业投放、禁止企业投放、企业限量投放等制约措施。

4.1数据交换功能

根据目前对浦东新区共享单车使用情况综合考查,包括建交委、城运中心、市交通信息中心、第三方评估机构、单车企业、单车企业维护团队、第三方服务企业、街道等多个主体,各主体间需要确定数据共享内容,制定数据共享接口,实现数据交换。

4.2可视化展示功能

为治理共享单车市场乱象现象,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机制,可开发可视化展示功能平台,供政府部门宏观决策。结合GIS信息系统采用多级聚合和热力图展示共享单车位置、停车区域、重点区域、禁停区域、统计热力图、智能派单、业务预警、不同范围内企业单车数量统计、单车活跃率活跃量统计。

4.3协同管理功能

协同管理功能注重内部数据分析、规则制定、预警、派单、跟踪等核心数据业务识别、流程处理和分析。主要可实现以下功能:

(1)智慧监管

街镇、重点区、禁停区等区域车辆投放量、企业车辆占比及闲置车辆、违规投放、违规堆积识别、共享单车治理工单超时处理识别、处理真实性识别、平台自动预警流程设计、智慧派单流程设计、协同处理监控。

(2)配置管理

停车区、重点区、禁停区、车辆、预警模型的管理。

(3)电子围栏管理

非机动车停放区域电子围栏申请、审核、测绘、录入的管理。

(4)数据展示

在GIS地图上采用多级聚合和热力图展示共享单车位置、停车区域、重点区域、禁停区域、统计热力图、智能派单、业务预警、不同范围内企业单车数量统计、单车活跃率活跃量统计。

(5)查询功能

通过数据大盘查询街道企业车辆数、禁停区单车信息、街镇车辆数量/活跃率变化趋势、车辆日活跃率、活跃量统计趋势、重点区单车信息、街道各企业车辆日活跃率、各企业违规停放车辆、企业车辆周转率、周转量分析、企业车辆数日周月变化趋势、企业车辆日周月活跃率变化趋势、街镇车辆数日周月变化趋势、街镇车辆日周月活跃率变化趋势、区域车辆数日周月变化趋势、区域车辆日周月活跃率变化趋势、区域街道预警、街镇单车日保有量、重点区车辆小时红黄绿灯统计、重点区车辆早晚高峰统计、企业车辆日周月违停。

(6)预警功能

制定业务预警(违停、超限、超时)模型和流程、实时监测预警信息以满足平台自动街镇预警。

(7)系统管理功能

对平台使用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登录操作日志管理、字典管理、治理配置。

4.4移动应用功能

街镇有管辖区域内市容市貌的职责,对街道存在乱停放现象需要有途径上传到企业,企业线下运维人员需要及时获取各方反馈信息及任务派单信息,企业管理人员同时需要跟踪派单处置信息。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基于移动端的运维App,为共享单车企业和街镇管理人员提供企业巡检自查、街镇督办派单、治理智能统计、禁停区域、重点区域预警、运维绩效考核等移动端应用,便于现场处置和反馈单车管理信息。

5总结

本文从共享单车政府决策、企业运营的角度客观分析了当前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从规划正负面清单、搭建共享单车协同平台、共享单车线下运维监管角度客观分析了精细化监管平台的几个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需实现的主要功能,对城市内共存的单车企业进行统一的接入和管理。让共享单车的管理从数量控制逐步转为质量管理,推动城市共享单车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建芹.“共享单车”发展中监管问题研究[J].观察评论,2019(8):24-26.

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精细化管理

1城市道路绿化功能分析

遮阳、降尘降噪,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等都是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另外,城市道路绿化能够呈现直观美、寓意美和抽象美。美好的环境不仅使街道立面统一、协调,还能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提高人们的素质。

2城市道路绿化特点和重要性

2.1城市道路绿化特点

首先,绿地人为破坏事件时有发生,人为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其次,地面辐射热较高的水泥路和柏油路两侧,再伴随车辆所排放的热量,造成的空气干燥,必定影响道路绿化;现在城市中高楼林立,遮挡了部分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影响植物的生长;除此之外,城市道路绿地的土质,绿植种类,城市气温和湿度都会有影响。在车行道上,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广场以及停车场等地方进行道路绿化,能够实现控制人潮和车流、组织交通,起到改善确保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等作用。

2.2城市道路绿化重要性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感受到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有利于生态平衡。道路是城市的脉络,在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大部分的城市中,交通、划分片区只是道路绿化其中的一个功能,道路绿化更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因为道路绿化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

3城市道路绿化既存的问题

3.1缺少统一且科学的规划

由于缺乏城市道路绿化等知识,盲目地选择植物的品种,不合理地配置植物,导致的结果通常是植物因为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死亡。由此可见,城市道路绿化缺少统一且科学的规划,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影响了城市整体绿化效果。

3.2片面强调效果,忽视管理层面

对绿化行业的特殊性认知不足,片面强调绿化景观效果,不重视养护管理[1]。后期管理资金投入少,管理水平难以提高,而且养护管理机制和设备相对落后,无法跟上绿化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

3.3巩固绿化成果工作不到位

巩固道路绿化成果等后期护理工作和道路绿化工程建设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做好巩固道路绿化成果工作,才能确保提高绿化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或最大化收益。但目前我国道路养护投入费用普遍较低,某些路段的护养机械设备陈年老化得不到修护,养护工人得不到专业化的培训,而且在城市道路绿化的过程中,植物容易受到当地的土质、空气质量、种植面积、树种、城市气温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病虫害。

4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

4.1精细化管理目标

根据分析得出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的方向,制定了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和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结合绿化植物的生长特点,寻找节约经济、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正常维护养护的管理模式,科学高效地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2],科学有效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绿化的发展。

4.2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4.2.1合理规划,协作建设。结合城市道路规划的特点,打造城市个性化道路特色。道路绿化带主要应用乔木、灌木、花草,形成丰富层次的植被群体,优化行人道的步行氛围,使其更加舒适。其次,加强与多部门、多渠道的协作建设,防止盲目建设,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要降低养护成本,选择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品种。4.2.2加大宣传力度,狠抓落实。首先,加强城市道路绿化的宣传力度,独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护绿意识,让其认识到绿化的重要性,关注并参与到保护绿化的行动中;其次,强化养护队伍的整体技术管理建设;第三,加强作业队伍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降低管理风险;第四,执行管理责任到人机制,管理责任明确具体,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第五,建立可查询的设备管理档案制度,做到物尽所值;第六,实行制度建设,狠抓落实,待用无遗;最后,推进养护管理分项核算建设。4.2.3注重细节,技术创新;区别管理,科学养护。结合城市天气、气候等因素,制作城市道路绿地月历,记录每月每周的管理重点;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各项管理措施,观察各类植物种类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养护,区别管理,科学养护;结合道路绿化的整洁度,绿植的修剪程度等指标,建立可量化考核办法,制定完善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评比制度;注重创新,探索有效可行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必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理初探[J].现代园艺,2016(15)

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路灯;精细化管理

路灯在现代城市之中不仅承担着照明的作用,同时由于路灯的大面积建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了城市中的犯罪情况,由此可见,路灯设备对城市的照明、以及安全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的路灯设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管理不到位以及节能效果不理想的状况,需要管理人员能通过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提升管理效果。

1城市之中路等设备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在现阶段的城市发展对节能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在目前阶段路灯管理中,除了要保证路灯能有稳定的照明效果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能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模实现路灯设施的节能,这样也就能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1.1科学化路灯管理模式

目前,城市路灯管理存在着投资建设力度远大于管理力度的现象,也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路灯设施在使用出现了电能消耗量大、损坏率高的特点,为了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一些地区在开展路灯管理过程中已经引入了精细管理模式,并且精细管理模式也将会是未来路灯管理的主要模式。而在路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路灯能具有科学合理的安装密度、良好的利用率,并且也要充分考虑好路灯使用环境的各方面情况,之后在此基础上设定好路灯设施的高度以及反光效方面的数值,另外也需要管理人员能制定好相应的科学管理制度,最终能在保证路灯系统具有良好照明效果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耗。

1.2精细操作以及合理的配置

我们在进行多技术交叉使用的研究过程中,如何精确的进行设计、安装以及使用定位,能够获得整体上的结构性调整,这对于路灯的管理方面,都能够有效的促进其发展。在城市的路灯管理资源普及中,我们针对其主要的耗能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就在于缺乏精确的目标、计划以及相应的系统管理操作。而事实也证明,在很多的城市路灯和大棚照明是不同的感念,在城市照明中,要考虑到红灯绿的问题,所以不能够适用类似的光来进行照明,而在大棚经济中,要考虑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在不同时段应当考虑到采光的色彩问题。所以在城市的路灯照明系统中,只有利用动态照明才能够更有效的做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2在城市路灯管理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2.1建立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

精细化的路灯管理概念在目前的路灯管理系统之中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但是在这个郭晨狗、中却未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在对这一情况进行分子之后,发现造成这一现象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相应的管理制度未能完全落实到路灯管理之中,影响了路灯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路灯管理之中,除了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之外,管理人员能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的管理条例,并且要将相应的责任完全落实人,这样就能在提升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情况下更好的推进路灯系统的精细化管理。

2.2建立现代化的终端管理

路灯管理体系之中的精细化管理往往有着复杂程度高的特点,各个地区在开展路灯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都根据不同的地方特色推出了相应的措施,比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鼓励居民使用个人发电机进行补充照明的策略。而在我国的目前阶段,一些城市中的路灯系统甚至没有采用节能类型的灯具,进而造成了电力能源的巨大浪费。所以在现阶段管理人员首先就要能做好终端方面的管理工作,不仅要在终端建设中大力实施节能型灯具的使用,同时还要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积极的引入先进的管理终端设备,比如太阳能类型的路灯照明设备,通过使用太阳能类型的照明设备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这样也就大幅度降低了路等设备在夜间的能源消耗,但与此同时太阳能类型路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即如某地区天气长时间处在阴天状态下,那么很有可能会在太阳能路灯充能不及时的情况下,导致太阳能类型路灯照明出现亮度不足的情况。

2.3路灯系统的远程管理

在一些地区之中出于实际照明的需要,所以有时候会存在路灯照明系统铺设较长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就会由于路灯系统铺设过长而出现电能损失的情况,而为了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管理部门能在管理中实施远程控制,并有效的优化整个路灯系统网络,最终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并且在路灯远程控制系统不断发展的现阶段,远程控制的设备种类也有了多样化的发展,目前已经可以通无线方式、载波方式、光纤方式来实现远程控制,进一步是达到的节能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在使用了这些远程控制体系之后,不仅能实现对于录得设备的控制,同时这一系统还能检测到路灯系统是处在正常运行的状态,这样也就能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保证路灯稳定照明供应。

3结语

现代路灯系统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可看出其中的城市路灯管理水平和国外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不难看出其在进行城镇路灯的精细化建设中,也已经有了很好的成效,只不过仍需要我们加大力度进行投放。

参考文献:

[1]张智伟.城市路灯的精细化管理[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7(2):140~141.

[2]张利国,时念武.路灯控制系统应用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4(2):129~134,142.

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的系列讲话精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按照“标准化、精细化、服务化”的工作思路,拓展网格管理,加强常态管理,彻治城市管理顽症,探索建立精细化、标准化、法制化城市管理体系,努力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市环境。

二、总体目标

加强城市常态化巡查,加快建立城市管理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构建“大城管”格局。组织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综合整治行动,进一步细化相关管理标准,明确管理职责,完善软硬件设施,强化事前事中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使城市管理工作内容具体、流程清晰、标准统一、行为规范,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三、工作任务

树立标准化城市管理理念,按照规范、服务、便民的要求,坚持高标准、精细化、定量化、具体化的原则,精心制定城区道路分级管理、城市容貌管理、市政设施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标准,将城市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消除各种“城市病”。

(一)市容市貌管理

1.开展建筑物、构筑物整治。对建筑物、构筑物外立面残破等进行整治。主要街道两侧和重点区域建筑物、构筑物,其屋顶、阳台、窗台、观景台、外走廊不得堆放、吊挂或者晾晒有碍城市容貌的物品;不得擅自改变外立面结构;外立面不得搭建雨棚、遮阳棚帐,安装空调外机、防盗网等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城市容貌标准;不得擅自设置外置式烟道、防护栏(网);不得使用临街建筑物、构筑物、公用设施或者树木拉绳、搭架晾挂物品。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局,城关镇、杨庄镇、周庄镇、铁路办事处

2.开展户外广告、门头牌匾整治。按照规格统一、美观大方的标准,对城区主要街道广告牌匾进行集中整治,达到整齐划一、视觉美观的效果。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局

3.开展“空中蜘蛛网”整治。按照“三线入地”相关要求,实施城区主要街道强、弱电入地工程,进一步消除“空中蜘蛛网”。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工信局、县融媒体中心、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电信公司、县供电公司,城关镇、杨庄镇、周庄镇、铁路办事处

4.开展占道经营整治。探索城市道路层级化管理,量化店外经营管控标准,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实现临街商店无店外经营和跨门经营,无未经批准的店外促销,无非法占路修车、洗车。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交巡警大队

5.开展小广告小张贴整治。加大对公园、广场、主要街道、住宅小区、背街小巷、报刊亭、早餐车、路灯杆、电线杆、各类专用变电、弱电等城市设施小广告、小张贴管理力度,整治小广告、小张贴等不文明行为。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城关镇、杨庄镇、周庄镇、铁路办事处

6.加强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对擅自在城市道路设置路沿斜坡、台阶等现象进行整治。对未依法办理审批手续,擅自在城市道路两侧或者公共场地设置商亭、候车站棚、固定摊点的,拆除或者降低路缘石、道路开口的,在临街建筑物、构筑物外立面私设户外电梯、步梯或者封闭临街一楼敞开式走廊的,依法进行查处。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7.加强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对在城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二)市政设施管理

1.修缮城区道路设施。及时对破损街道路面进行修补、罩面,确保城区道路平整完好;及时更换街道两侧破损路牙石和便道砖;及时更换破损果皮箱;加强对街道两侧市政设施的巡查,对各类破损的市政设施,应在24小时内更换完毕;确保无道路积水,窨井设施无破损、无丢失、无污水外溢。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城市管理局

2.提升城区亮化水平。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设置路灯,推广使用节能灯及太阳能灯;及时清理灯杆广告和悬挂物,及时更换破损路灯,确保亮灯率达到98%以上;采取分控照明方式,增加街道照明时间,主要街道实现“智慧照明”。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3.提升公共设施及清洁维护水平。合理设置公交站点,提高公交车运行效率,加强公交站牌、候车亭、道路指示牌、护栏等城市公共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正常使用、干净整洁、完整美观;建立公共设施定期擦洗制度。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城市管理局、县发投公司

4.完善城市交通设施。在县城所有主次干道路口合理规划设置交通信号灯,规范完善标志、标线,方便人车出行;增加电子监控装置,加强交通违章监控。

责任单位:县交巡警大队、县交通运输局

5.保持城市河道、人工湖等景观水系干净整洁。净肠河、玉带河、龙兴湖等景观水系水面保持清洁,水体无发绿、发黑、发臭等污染现象;岸坡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无堆放垃圾,无定置渔网、渔箱,亲水平台等休闲设施安全、整洁、完好;各类临水建筑保持干净整洁。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城市管理局

(三)环境卫生管理

1.规范道路清扫保洁管理。延长道路清扫保洁时间,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主要道路保洁“以克论净”,每平方米浮尘不超过10克,垃圾落地10分钟内清理;作业标准达到“十净十无”。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2.规范垃圾分类管理。按照《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已打造完成的垃圾中转站、农村村庄、公共场所智能环保吧、乡镇所在地分类回收中心等示范试点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形成试点引领、序时推进的良好局面。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各乡镇(林站、办事处)、各有关部门

3.规范垃圾清运管理。加强生活垃圾收运闭环式、密闭化管理,完善垃圾清运制度,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桶周围清洁无外溢,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4.规范公共厕所管理。加大公厕管理力度,提升公厕保洁质量及精细化服务水平,做到“六净五无”,即地面净、墙面净、门窗净、隔断板净、便器净、洗手器具净;无便迹、无尿垢、无水锈、墙面及隔断板无积灰、无异味。定期进行消杀保洁,逐步配置完善手纸、洗手液、热水等。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住建局

5.严格建筑垃圾和渣土车运营管理。严格渣土车辆标准,严禁黄标车、无密闭条件等不合格车辆运输渣土。严格渣土车运行时间、运行路线的审批和管理,严格沿街门店、住宅小区、居民户、市政工程等“零星”四小建筑垃圾运输管理,严查不按要求密闭运输渣土、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行为,严厉打击渣土车无核准手续、未密闭运输、沿途遗撒、私拉乱倒等违法违规行为。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交巡警大队

(四)建筑施工管理

1.严格市政施工审批管理。每个施工项目必须严格完善施工手续和作业流程,并有完备可行的实施方案、施工图纸等资料;挖掘道路下埋管线施工要提前规划,并经县住建局审批后,统一组织实施,严禁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变更位置、扩大面积施工;对每条道路的占用、破路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对未批先挖、超面积和超期限开挖、施工现场不符合要求等现象进行查处。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城市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局

2.严格建设工地施工标准。施工现场必须采用砖砌体、彩钢板等硬质材料设置围挡,进行封闭式施工。施工单位按照标准在周边工地设置围墙(挡),并保持整洁、完好、美观,外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设置“文明城市创建”有关标语。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六个百分之百”、开复工验收、“三员”管理等制度。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城市管理局

3.严查违法施工行为。加强各类建筑工程手续监管,对违法使用土地、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施工等行为进行查处。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城市管理局

(五)交通秩序管理

1.加强运营车辆管理。加强公交车、出租车等运营车辆管理,杜绝不合格车辆运营;严厉打击非法出租客运,规范客运市场秩序。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

2.加强车辆停放管理。按照《城市治堵工作实施方案》,遵照“边使用、边建设”原则,科学规划设置机动车位、停车场,从严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及时疏导交通高峰期车流,解决车辆拥堵问题;加大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查处力度,规范商场、超市门前停车管理,专项整治车辆乱停乱放阻碍交通等现象。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巡警大队

3.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管理。通过设置道路隔离护栏、特殊时段限行、取缔店外经营、增加人员疏导交通等措施,对交通秩序进行集中整治,确保学生平安顺畅上下学。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教体局、县交巡警大队

(六)园林绿化管理

1.提升公园游园建设水平。完善公园、游园的配套设施,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管理,保持园内清洁,符合观赏标准;广场绿地建筑、道路、游乐设施及园林设施完好;植物、草坪修剪合理,养护到位;地面、路面和服务设施周围无垃圾污迹;坐凳、公厕、健身器材等设施正常使用。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2.提升道路绿化水平。主次干道绿化普及率达到100%,根据植物生物习性合理修剪,达到自然、大方、美观的效果;绿地内无裸露地面、无枯黄,无杂草、无杂藤攀绕树木,无树木死亡、倒伏、枯枝,树木保存率99%以上;按照标准规范栽植绿化,当年植树成活率达到98%;绿地环境卫生整洁,无污物、垃圾,无焚烧垃圾、树叶、草皮等现象。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3.提升小区绿化水平。对各住宅小区绿化进行提档升级,达到市级以上园林式庭院标准。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城关镇、杨庄镇、周庄镇、铁路办事处

4.提升绿化养护水平。加强公园游园、古树名木、行道树、树木植被、街头绿化的维护管理,按时做好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清理绿化带死株,开展补植补造,确保整齐美观。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七)专业市场管理

1.加强农贸市场管理。加大农贸市场规范管理力度,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消防设施完善、地面硬化平整、保洁及时到位,加强市场内车辆管理,及时清除场内的污水、垃圾和其他废弃物,保持市场畅通有序。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城市管理局、县住建局

2.加强集市、马路市场管理。对自发形成的集市、市场进行规范化整治,在集市日安排人员疏通人流车流。统筹设置临时集贸市场、特色经营区、早市、夜市、经营摊点等,规范经营行为,保持经营场地整洁,不影响群众出行和周边居民正常生活,不危害公共安全。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3.加强马路劳务市场管理。对城区迎宾大道、文化路、君文路等散乱劳务集中点进行整治,采取蹲点把守,宣传教育、疏通引导、合理谋划指定临时劳务市场等措施,规范劳务市场非法占道乱象。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八)餐饮业管理

1.加强城区餐饮业管理。对城区范围内已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但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和新建、改建、扩建餐饮单位(包括机关、企业、宾馆、酒店、茶楼、餐馆等)的油烟污染进行专项整治,要求必须安装并使用标准的油烟净化装置,定期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对油烟净化装置进行清洁维护保养,确保油烟排放达标。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

2.加强露天烧烤管理。按照全部入室规范经营的原则,对在政府规划设置的临时餐饮经营摊区外的露天烧烤进行取缔。临时餐饮经营摊区的露天烧烤和大排档,应使用无烟烧烤设备或油烟净化设施,不得影响城市容貌及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

(九)单位小区管理

1.加强小区物业管理。规范物业公司管理,制定出台物业服务标准,突出抓好小区卫生清扫保洁、设施管护和环境美化,做到垃圾清理及时,车辆停放有序,治安防范措施到位,健身设施完好。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城市管理局、县公安局

2.拆除小区私搭乱建。及时清理小区内私自建设的车库、车棚、储物间等违章建筑,按照创建要求,巩固精品小区、根治脏乱小区,杜绝私搭乱建现象。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市管理局,城关镇、杨庄镇、周庄镇、铁路办事处

3.开展文明社区创建。完善沿街单位、小区硬件设施,设置“创建文明城市”公共宣传栏和信息张贴栏;整治破墙开店、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堆乱倒行为;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素质,营造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县文明建设事务服务中心、县住建局、县城市管理局,城关镇、杨庄镇、周庄镇、铁路办事处

(十)噪音污染管理

1.环境噪声污染管理。整治城区建筑工地、企业生产活动等方面的噪声污染,确保噪声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之内。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

2.易产生噪声污染的商业经营活动管理。对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住宅楼及其配套商业用房、商住综合楼内、住宅小区、学校、医院、机关等周围)从事金属切割、石材木材加工、开设卡拉OK等商业经营活动和歌舞娱乐场所进行整治。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

3.商业经营活动中设施设备噪声管理。对沿街商店使用音响器材招揽顾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住宅楼及其配套商业用房、商住综合楼内、住宅小区、学校、医院、机关等周围)举行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商业促销活动等行为进行整治,其边界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

4.公共场所噪声污染管理。对在邻近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公园、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含未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街道)等公共场所使用乐器或者音响器材的健身、娱乐等活动进行控制,避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

(十一)烟花爆竹管理

1.依法查处和打击违法生产、储存、经营、非法运输、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消除安全、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隐患。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公安局、县城市管理局,各乡镇(林站、办事处)

2.开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宣传活动,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督促单位和个人遵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

责任单位:县融媒体中心、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城市管理局,各乡镇(林站、办事处)

(十二)畜禽、犬类养殖管理

1.严禁在城区住宅小区、庭院内养殖鸡、鸭、猪等家畜家禽,提高市民“文明养犬、规范养犬”意识。

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城市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城关镇、杨庄镇、周庄镇、铁路办事处

2.坚持“宣传整治并进、联合联动推进、长效治理跟进”的工作原则,深入开展整治行动,对因违规养殖造成扰民、伤民的行为,依法处理。

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城市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城关镇、杨庄镇、周庄镇、铁路办事处

(十三)“八小”单位管理及病媒生物防治

1.严格按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依法对“八小”单位(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食品作坊、小旅馆、小理发店、小浴池、小酒吧、小网吧)实施监督管理。

责任单位:县文明建设事务服务中心、县爱国卫生事务服务中心、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2.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防治人员、防治措施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区防鼠、防蝇设施,铲除“四害”孳生地;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确保“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鼠、蟑螂密度达标,蚊、蝇密度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责任单位:县爱国卫生事务服务中心

(十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

1.积极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在学校开辟文明创建专栏,加强爱国卫生宣传教育,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中小学生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每学期举办两次文明创建知识班会或知识竞赛,以学生带动家长的方式宣传创建理念,组织学生开展“环境卫生义务清扫活动”,营造良好的文明创建氛围。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爱国卫生事务服务中心

2.积极开展卫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在城区医院和街道、社区标准化卫生室内设置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栏,对医务人员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培训,对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卫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把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医院常规工作制度,每年组织街道、社区群众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知识宣讲。

责任单位:县爱国卫生事务服务中心,城关镇、杨庄镇、周庄镇、铁路办事处

(十五)深入开展文明创建

1.加大文明创建宣传力度。在电视台、手机台等媒体开辟创建宣传栏,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宣传和报道力度。设立健康教育专栏,播放健康公益广告、城市文明公约、“文明行为在身边”等宣传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宣传,及时报道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提高城市居民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创建意识。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建设事务服务中心、县融媒体中心

2.组织开展城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行业、青年文明号、安全文明小区创建活动。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建设事务服务中心、县融媒体中心

(十六)实施城市现代化管理

1.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积极推进我县城市管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升级。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大数据中心

2.理顺智慧城管涉及的应急、公安、交通、市政、环境等工作机制,依托智慧的城市智慧运营管理中心,实现物联网络与信息沟通渠道的互联互通。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大数据中心

3.实施网格化管理,以辖区为单位进行及时、主动、高效的城市社会治理,促进城市社会治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解决、从粗放管理到精确管理、从处理滞后到快速敏捷、从多头管理到统一管理、从单兵出击到协同作战、从冗员浪费到精简效能的转变。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大数据中心

4.创新改革城市治理机制,打造城市治理新体制,有效发挥智慧城管作用,对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户外广告及渣土管理等功能进行拓展和扩容整合,切实提高维护管理水平。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县大数据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理顺层级权责,合理划分管理边界,解决和避免职能交叉等问题。在明确部门责任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共同巡查、联合执法、案件移交、互为见证等多位一体的城市管理协同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

(二)完善考评机制。建立“月考核、季奖惩、年总评”的督查考核机制,县委城市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乡镇、社区考评1次,并设立城市管理专项奖补资金,根据日常考评情况排出名次、兑现奖惩,并在媒体进行通报,将考核结果纳入“党建引领,比拼四季”擂台赛,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启动问责程序。

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公用设施;城市;精细化;运行管理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到2018年,我国城市数量已达672个,当前我国城市公用设施运行管理隐患频出,给城市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城市公用设施概念

城市公共设施的概念为: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具体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涵盖面非常广,称之为广义的公共设施。《郑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白皮书》中列出的第一部分为市政公用类,包括市政设施、城市照明、公用事业管理三小类,这三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称之为城市公用设施,也就是狭义的城市公共设施。包括城市道路、隧道桥梁、线缆、排水管网、窨井等市政设施、城市照明和供水、供气、供暖、污水等公用事业类设施。

二、基于案例的城市公用设施运行管理问题

(一)郑州市公用设施运行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

1.道路塌陷事故

近年发生在城市的道路塌陷事故几无间断。由于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市区,比如公路、人行道、公交站,事发突然,行人或车辆往往无法躲避,极易出现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2017年12月,郑州市百花路附近发生大面积塌方。2018年6月,南阳路东风路附近因地下污水管破裂造成路面塌陷,沿线交通受到严重影响。2019年8月,暴雨过后,郑州经开区一处路面出现约1600平方米塌陷,附近多个集装箱掉入。仅从郑州来看,地面塌陷发生的频率就如此之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2.道路隔离桩伤人事故

隔离桩是城市路面常见的交通辅助设施,用于维护交通安全。在郑州的大街小巷,银白色隔离桩随处可见。2019年7月6日,郑州两位行人因撞上隔离桩发生严重事故,一死一伤。7月11日在郑州市黄河路一位行人驾驶电动车撞到非机动车道上的隔离桩导致头部受伤。7月30日凌晨,郑州市农业东路上一位行人骑电动车撞上隔离桩,摔倒后致锁骨骨折。从现场来看,很多非机动车道上的隔离桩都有明显剐痕,频繁发生的隔离桩伤人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但在拆除隔离桩后,机动车又开始驶入非机动车道,造成新的安全隐患。

3.窨井伤人

2013年5月25日雨天傍晚,郑州一行人推着车因看不清路面,连人带车掉到人行道上一口无盖窨井,右腿被卡了进去,所幸人没有受伤。2016年7月29日,郑州一市民骑电动车为躲避迎面而来的电动车,车轮突然卡入缺失井盖的窨井,造成头部多处受伤。2017年2月6日晚,郑州一市民在骑电动车经一处医院门口慢车道时,被地上一处没有加盖的窨井绊倒,由于车速较快,被甩出5米远,当场昏倒。2018年9月11日,一位市民行至一处斑马线时,面前突然出现一口无盖窨井,险些掉进这口窨井。

4.热力管道爆裂

2014年,郑州仅媒体曝光的供暖管道爆裂事故就达11起。2018年12月10日,郑州中原区沁河路地下暖气管突然爆裂,导致人行道路上积存大量高温热水,一名行人被烫伤送医救治。频频发生的管道爆裂事件不仅未让很多群众享受到冬天的温暖,更是给每位群众带来安全隐患。

5.摸黑的城市路灯等

郑州市惠济区新城路、清华园路两条路建成多年常年黑咕隆咚,每到晚上大小车辆、行人在黑暗中不停穿梭;化工路西三环至西四环路灯常年不亮,被称为“被遗忘的角落”,该条路2016年1月16日清晨曾经发生过一名骑电动车的市民被一辆客车撞倒当场身亡的事故。几经调查,原来是规划时没有规划电源接口,导致路灯无电源可用。

(二)影响城市公用设施安全运行的因素

根据案例分析,导致城市公用设施事故频发的原因是城市公用设施运行管理问题而导致城市公用设施处于不安全状态,再加上人的不安全行为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1.自身因素

使用寿命:公共设施的使用超出它的寿命,这样人们就会始终处于危险区域。腐蚀破坏:特别是暖气、燃气等含添加物的热水、复杂气体等,对其管道具有侵蚀作用,使用多年造成管道穿孔引起爆裂。材料使用:设施施工过程中使用材料未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使得灾害发生时造成次生安全事故。比如危险程度较高的燃气管道建设时未能使用新型耐腐蚀材料,导致燃气长时间侵蚀管道内壁,逐渐变薄,未到使用年限便发生破裂引发爆炸、漏气等次生灾害。设计缺陷:没有按相应的建设规范进行设计,选定的运行参数和材料不当,对设施运行环境判断或处理失误,设计时无安全保护装置,对公共设施施工要求和技术要求不明确等。

2.外部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地震、雪灾、洪水等不可抗力使公共设施受损或报废,导致地质结构发生变化时,势必造成管网的损坏,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社会环境因素:对城市发展需求预计不足,快速的发展变化导致城市公用设施承载力不足。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公用设施运营期会受到周边环境施工干扰,导致设施受损。

3.人为因素

因人的失误和过错而引发的事故。如有些道路施工人员为了抢工而忽视道路下的管线,野蛮施工,使管线遭到严重破坏。再如公用设施被盗,超载对路面的碾压,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的监管、维修不到位、人为操作失误,造成隐患而引发安全事故。

(三)城市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梳理总结,城市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模式落后,管理职责不明确

城市公用设施管理重建设轻管理。建设时往往有利可图,且获利较快。运行维护时,却缺乏有效的资金渠道、技术条件和数据材料。在管理职责上,部分公共设施的管理权责不清,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公用设施问题往往涉及多家单位,问题原因和责任大小常会纠缠不清。在管理模式上,目前郑州仍采用管养合一的体制,采用事企一体的管养机制,造成了政府部门对其下属单位监管的缺位或不严。

2.管理手段落后,管理系统化不够

作为新晋的国家中心城市,常驻人口1000万的大城市,各类城市公用设施众多,依靠现有的人力物力去做好日常管理、隐患排查、维修维护很难,而且管理方式还停留在经验式管理、问题式管理、运动式管理、突击式管理上,经常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管理系统化不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公用设施的运行维护并没有统一规划;城市管理缺乏必要的整合,各自为政,难以协调,各部门之间信息量共享、交流沟通、协调配合不够紧密。

3.监管力度不够,风险防控意识不强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设计方案审核把关不严。比如案例中路灯无规划电源的问题,如果在规划审核时能够及时提醒哪怕在方案中加上临时电源,也足以保障周边群众黑夜出行便利和安全;建设环节,监理单位和监管单位责任的缺失;运行环节,城市公用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仅停留在报告审批、制度宣传、突击检查、拉网式排查等方面。

4.安全意识薄弱,社会参与度不高

城市是安全的,但隐患无处不在,这需要社会、个人和政府每个角色都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但实际上却是个人对公共安全秩序的无视、有效参与安全隐患处置不够,应急自救能力薄弱,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自救意识不强。而公众参与度不高,一方面因为城市生活节奏快,每个人生存压力较大,忙于工作和生活,无暇顾及这些公用设施是否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对城市公用设施安全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和个人都欠缺主人翁意识,而且缺乏群众参与公用设施管理的平台或渠道。

5.法律意识淡薄,责任追究落实不力

由于部分公众和企业法律意识淡薄,致使城市公用设施随意遭到破坏,这些无视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给城市公用设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损失,进而对城市大众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或导致严重的公共安全事故。而管理者对这些破坏行为的责任追究落实不力,使得破坏城市公用设施的成本太低,起不到警示和教育作用。

6.专业人才欠缺,队伍结构不规范

无论是日常管理、监督检查还是维护维修等环节都缺少专业支持,特别是一岗多能、综合型的维修人员缺口较大。另外,市政管养人员流动性大,很多设施管理单位正式人员较多但只从事少量的维修维护工作,大部分一线维修工作由临时人员或者个别不具备资质的草台班子施工队承担,这就造成很多维修维护三番五次重复进行,还会导致潜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处理不得当,最终导致设施出现故障。

7.前期欠账多,规划建设不合理

规划不合理,案例中出现的非机动车道的隔离桩,没有规划电源的路灯,几次三番开膛破肚的马路,道路车道上绵延不断的窨井盖等等,这些反人性的设计完全脱离了便民和安全的要求;规划短视,过多考虑眼前,未形成长远的统筹与规划,刻意控制建设成本,导致后续养护成本较高,设备标准较低及扩改频繁等问题;建设缺陷,不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足工足料,赶工期、节省成本、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监理单位不严格履行职责等都是隐患因素。

三、城市公用设施运行安全的管理对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市场化

1.政府职能的转变,从管理到服务

政府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应当明确角色定位,完善部门监管,做好政策法律制定,做好设施运行监管,切实避免管得过多过泛。要为企业等社会参与者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构建高效率的公众参与平台。

2.运用风险管理理念,树立大安全意识

郑州是已迈入千万人口的国家中心城市,这样一个大城市,一旦出现供水供电停止、交通瘫痪等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十分巨大。在城市公用设施运行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理念,构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识别和预测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规范,控制风险的发生;树立大安全意识,切实绷紧“安全”这根弦,制定标准、日常监管、维修维护、责任划分等每个运行管理的细节都要考虑安全因素。

3.管养市场化和特许经营模式的尝试

城市公用设施管养包括设施的日常养护、维修、改造、更新等。从实践来看,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政府直接提供,成立专门的管理和养护机构,直接隶属于政府主管部门;二是特许经营的方式,由企业按照特许经营合同负责日常运营维护,采取计量的方式,日常的维护费用由政府按时按量结算支付;三是完全由市场供给,实现管养分离。采用公开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合同约定各方责任,由中标企业负责设施的日常养护,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对企业的管护工作进行评价监督,并按合同约定支付管养资金。物业城市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模式创新,旨在运用市场化机制,通过“专业服务+智慧平台+行政力量”相融合的方式,引入高水平物业公司,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资源、公共项目实行全流程“管理+服务+运营”,值得去尝试和探索。

(二)完善精细化管理标准,提高设施运行维护水平

首先是城市公用设施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的精细化。规范“路长制”程序和流程,数字化城市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和12319平台等管理机制,对于运行维护责任、流程等树立标准,减少案例中推诿扯皮、责任不明、追究不力等情形。其次是公用设施管理标准执行的精准化。下一步,郑州要对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予以确立,加大对标准执行的监督和检视,只有强制标准和坚定的执行才能确保城市公用设施运行的高效规范,提高城市公用设施运行管理的水平。

(三)强化综合管理,鼓励社会参与

1.系统化管理的“大城管”意识

大城管,也就是城市综合管理,由政府成立统一的城管综合管理指挥中心,把所有部门纳入到管理体系之中,改变过去孤立管理和条块不合的“小城管”局面。建议成立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的议事协调机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参加,定期听取城市管理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城市管理工作难点、疑点问题。

2.积极拓展社会公众参与途径

一是要提供参与平台:建立以市民参与治理为理念、以“互联网+”为手段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推出城市管理APP,为市民广泛参与城市治理提供平台,市民可以通过APP进行举报投诉、下单接单等,后台对各项数据统筹、分析、处理,以实现快速响应。二是设立激励机制:通过奖励激发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市民举报和抢单处理可获得积分奖励,积分可以用来换取商品、优惠券,还可以直接变现;志愿者可以根据志愿服务难易程度,获得一定额度的商业保险和志愿补贴。三是确保监督透明:如果市民上报案件超时未处理,城市管理APP还能提供市民投诉处理进度查询,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化,一方面方便市民了解投诉进程,另一方面,也督促政府工作人员高效处理投诉事件。

(四)打造“大数据”城市公用设施综合监管系统

1.着力提高设施运行监测的现代化

着手智慧城市建设,将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相结合,通过接入到各种场景的传感器、摄像头和无人机、高分遥感和GIS等技术实现对城市公用设施感知和可视化监测,将采集的数据可视化和规范化,纳入统一的数据库管理,以供管理决策者分析使用。

2.加强公用设施运行问题处置能力的智慧化

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模式推动公用设施网格化管理,通过收集来自政府、公共事业、互联网公司等机构的数据,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实现故障早发现早预警,达到“精准施治”。

3.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探索绿色城市道路修复技术等养护技术,推广各种先进的市政管养技术和材料,应用非开挖修复等先进技术。

(五)强化对公用设施运行管理的实时监控和风险防控

海恩法则强调城市公用设施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手段是防范,所以应将公用设施安全运行的着力点与重心前移。

1.要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城市管理部门应建立公用设施风险管理机制,对设施风险信息收集、统计和分析,对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依此建立各种风险预案,有效规避、应对各种风险的发生,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或少受损害。同时,加强风险宣传教育,加强市民风险认识,形成全社会的风险管理共识。

2.建立城市公用设施运行风险动态

监控和识别体系,高度关注设施运行风险进一步优化郑州市城市管理数字化监督平台,织密全覆盖风险防控网络,引入第三方机构来提供城市风险预警和监测服务,多渠道激励广大市民广泛参与。

3.要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并进行预警

通过对市政公用设施运行情况的评估,随时掌握各种公用设施的运行状态,及时找出运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处置和规避。

4.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城市公用设施应急管理体系

根据风险信息预测隐患可能导致事件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处理及时高效。

5.建立健全城市公用设施安全事故追溯机制

对具有同类风险的事故进行排查,减少同类安全事故重复发生,将多数公用设施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六)关口前移,积极参与城市公用设施设计、建设的各个环节

首先,城市管理部门应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城市管理部门参与规划、建设情况评估反馈机制,防止“规划漏项、建设甩项”。建设单位要充分理解规划设计者意图,深入了解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确保建设阶段高质量,达到项目规划预期。其次,要做好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施工单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设施建设质量的高低;要与工程项目监理单位通力合作,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抓好质量监管。第三,做好完工验收后的移交管理工作,为工程未来使用和运行管理收集详尽的数据资料。

(七)打造一支专业、高效、尽责的管养队伍

一是要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有计划地引进各类专业人才,为城市管理输送理论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城市公用设施管理专业化、科学化补充人才力量。二是要实现培训全覆盖、快时效、高质量,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市政管养队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成长和使用的有效机制,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提高管养队伍的技术水平。三是要工作标准精细化,以标准抓队伍。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通过检查、考试、评比等各种方式贯彻标准,宣传标准,让每位一线管养人员都能按操作规范和标准进行熟练维护保养。四是要搭建技能展示舞台,广泛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建立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机制,以赛代训,不断提高各岗位的职业素养,通过业务大比拼,发现业务能手,鼓励业务进步,选树典型,提高整体业务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德伟.构建新型市政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市政设施建设管养水平—兼论玉林市市政设施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城镇建设,2010(7):110-113.

[2]李德智,朱诗尧.大数据时代下的城市精细化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18(12):30-32.

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7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下,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及水平愈来愈高,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作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信息文明的主要场所,也是一个极其复杂与特殊的综合体,在不断的发展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尤其体现在城市管理方面。如何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及能力,充分发挥出城市应有的效能,成为了现阶段城市管理者首要解决与思考的问题。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的价值。

[关键词]

大数据;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价值

大数据作为推进我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战略资源,其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管理意义与价值。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城市管理情况来看,大数据只被应用在简单与初步的工作范围内,这一方面严重阻碍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及水平。如何根据我国城市管理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索与分析大数据对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中思想力、决策力及实施力的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大数据对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中思想力的价值

第一,大数据是一种全新的城市管理理念,主要以信息数据采集、信息数据分析及信息应用为基础。大数据的中心理念为:一切事物实施量化,从而衍生出“4V”理念,即数据量与数据完整度、信息数据之间的内在与关联性、数据必须满足实际需求、使用数据分析养成价值。这样的管理理念,一方面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达到和谐统一,即精确、准确、细化及严格;另一方面也与专业能力、细致量化及科学细节的城市管理原则保持一致。与此同时,该管理理念能够不断丰富与深入人民群众的内心,提升其对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认知及了解。若城市管理者能够坚持以“4V”理念作为基本的管理依据,还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精细化管理成为城市管理者的自觉性行为。

第二,大数据是一种创新的城市管理技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有:细化城市管理的空间、量化管理的对象及优化管理的流程,必要之时还需采用科学、规范及合理的方式,促进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之间能够高效、统一并有序运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技术主要是由空间信息技术、交换技术、目录技术、空间信息可视技术及空间信息挖掘技术等组成,而大数据技术能够与其相吻合。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城市管理技术,不但可以起到信息数据整合、信息共享、网路开放与集成运用的作用,而且能够搭建起一个全新的智慧化与自动化信息舞台,不断融合城市管理与科学技术,最大限度上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大数据是一种新兴的城市管理文化。大数据是一种蕴含丰富内涵的城市管理文化,利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科学技术,全面感知、采集、统计与共享数据,能够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首先,大数据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与实际情况的文化,因为数据能够详细记录客观事实。其次,大数据是一种追求准确的文化,人们可以通过图片、文字及声音来描绘具体实施,但只有数据才是最为精确、准确与科学的工具。最后,大数据是一种具有逻辑思维的文化。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范围内,大数据能够推动城市实施更为科学及更为明确的管理工作,并为更多的人民群众带来便捷与实效的服务。

2大数据对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决策力的价值

第一,大数据能够实现城市管理者决策力的科学化,使其准确决策。大数据本身具有的特征,能够影响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决策水平。首先,要求城市管理者要有数据推动决策能力的思想,在决策时要根据具体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不能凭借自己感觉与他人的认知。城市管理者一定要重视数据、关注数据并相信数据,一切从数据出发,这样的做法能够全面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及规范性。其次,要求城市管理者全面掌握数据的综合度。大数据的相关科学技术手段促使了人民群众在不同领域及不同层次之间获取到想要的信息,并且该数据会呈现出类型丰富、信息量大且智能化的特点。再次,要求城市管理者全面掌握数据的准确度。因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定性,而且包含了量化,即所有的数据必须提供给城市管理者更大更多的价值,并且能最大限度上发挥出原本的性能,不断放大细节,促使城市管理者能够全面掌握城市中任一目标、对象、位置场所、属性等各方面的详细资料,为城市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准确及科学的依据。

第二,大数据能够探索出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工作关系与规律。由于大数据主要的工作原理为不断能够对数据进行由内到外、由局部到整体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并建立模型,可以将城市管理之间存在的工作关系与规律发掘出来。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应当从多个角度与多个层次来提炼历史数据与现实数据,丰富城市管理者的思维空间,并使其找到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的具体方案。

3结语

本文就大数据时代对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的价值展开剖析,分析了大数据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中思想力及决策力方面的价值。通过这样的做法,能将大数据真正贯穿落实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使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能够全面提高。

作者:谭丽莎 李学锋 吴晓鑫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邵宇,王鹏,陈刚.重塑中国:新型城镇化、深度城市化和新四化[J].金融发展评论,2013(1).

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8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大脑;大数据;城市精细化管理;人工智能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有一半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当中,尤其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规模仍在不断扩张。大城市的规模效应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一系列困扰政府管理问题,例如治安、居住环境、交通等,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在应对上述矛盾时捉襟见肘。由于智慧城市具有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潜力,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迅猛,但其在数据获取、处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加以解决。

23S大数据

3S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遥感(RS,RemoteSensin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三种技术的有机集成。GPS能够实时获取定位信息,是智慧城市中的移动传感器获取位置的技术手段,特别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成功完成全球组网后,定位信息的安全和准确性进一步得到保障;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实时、动态获取不同尺度和精度的大范围的地表信息,这对于获取城市地表地物及环境快速变化信息特别合适,同时,相对传统人工监测无论在成本还是时效上都极具优势;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智慧城市中很多数据是空间数据,非常适合用地理信息系统来管理。上述三者的有机结合,在空间大数据的获取、管理和分析方面有极大的优势,能够为很多潜在的应用提供支持,同时具有较低的成本。

3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障碍

智慧城市被认为是实现城市化精细管理的有效手段,但在具体落实中仍存在很多急待破解的难题。

3.1数据获取难。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是精准,城市管理者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精细化管理所需的数据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要求。我国在经过多年的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后,静态获取数据能力有了本质的改变,但在动态获取数据方面刚刚起步。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工程,做好宏观规划,及早布局智慧城市数据获取解决方案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

3.2缺乏统一的规范。由于历史原因,城市管理所需的各种数据一直分散管理,标准和质量也不尽相同。这些问题给智慧城市中的数据交换带来了极大困难,形成大量的数据孤岛。另外,数据成本及交换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也一直是困扰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的难题。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初期,不同地区和部门已经建立一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为了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这些设施和系统最好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统一框架下,实现这一目标,核心仍然是数据和应用系统的标准问题。

3.3现有智慧城市智慧程度不高。现有的大部分智慧城市仍然不够智慧,主要原因是系统算力有限,算法不够先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①资金投入不足;②前期规划不完善、没有前瞻性;③没有持续改进。这些原因也部分是因为智慧城市早期分散建立,算力和资金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当然,智慧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整合、改进和取舍提高智慧城市的智慧程度。

3.4建设成本高。无论是早期的数字城市和现在的智慧城市建设,其成本都非常高,这既是智慧城市的天然特性所导致,也有规划和设计方面的原因。随着数据获取技术的本质改变,数据获取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通过整合智慧城市子系统,共享数据、算力和算法Web服务可以避免重复建设以节约成本。

4基于大数据和城市大脑的城市化精细管理

3S技术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智慧城市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大量高质量适时的数据作支撑,同时需要高度智慧的系统做出合理的分析结果和辅助决策。3S技术在信息获取、管理和分析方面的优势,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城市大脑在“智慧”方面的优势,使二者在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中能承担重要角色。实现基于3S大数据和城市大脑的智慧城市精细管理需要做好以下主要方面。

4.1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涵盖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城市中大量传感器构成的物联网和通信网络。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主要用于城市信息感知,大量的传感器构成城市智慧城市信息感知层的主要部分,这些传感器设施可以分为固定和移动设施。固定传感器包括城市中的温度、空气质量、摄像头等;移动传感器包括出租车上的GPS定位轨迹数据、老年人身上的医用健康传感器数据、普通航空遥感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和无人机遥感数据。尤其是无人机遥感获取数据极其方便,且精度高、成本低。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建设过程。传感器的密度、性能等都会随建设部门的需求、技术和财力状况等不断完善。同时新型传感器和数据获取手段也会不断更新,为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新型应用提供了可能。例如:疫情对当前的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智慧城市中,公共卫生监测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成为一种常规模式。在应对这个挑战过程中,无人机温度监测和驱离等手段崭露头角。智慧城市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应该在政府的指导下统一部署,同时整合已有基础设施。同时还应做好设施信息的安全、使用权限等相关问题的管理。

4.2大数据及其派生数据。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血液,这些数据来源包括政府部门资料、互联网数据(例如社交软件、新闻、论坛、微博等)、智慧城市物联网数据,遥感和GPS技术逐渐成熟也成为智慧城市获取数据的新手段。卫星遥感和普通航空遥感都能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有用的数据,特别是近年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遥感拥有适时、动态、影像精度高、现势性强、回访快和灵活等优点,甚至能够适时交互,能够有效率弥补卫星遥感和普通航空遥感的不足,有望未来成为城市大数据的主要来源。目前大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标准不一致,数据分散存储和使用,没有共享。智慧城市大数据不是传感器等提供的原始数据(rawdata),它应该根据需求和标准进行一定的处理,形成可以相互交换的可用数据。特别是3S数据,在使用前需要大量的前期处理工作。数据处理系统是数据基础设施的延展,作为边缘计算系统依附和靠近数据获取设施,隔离开基础设施同数据分析和应用系统。这些数据可以存储的统一的数据中心,也可以分散存储,但必须有统一的管理平台,所有对数据的使用都应该通过这个平台。边缘系统处理过的数据成为可用数据,但是根据需要,这些数据还需再生出派生数据。由于大数据的获取、处理和使用涉及多个不同部门,因此需要用统一的机构管理,否则很难保证数据的顺畅流通。贵州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2017年成立了中国首个省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此举对其他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4.3城市大脑建设。城市大脑最早由刘锋博士于2015年提出,包括了中枢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等。本文提到的城市大脑仅指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它通过网络汇集城市各处的多源数据,并做出智慧决策,保障城市的高效、安全运行。由于城市大脑的数据吞吐和计算量极大,必须运行在云计算平台和高速网络上。智慧城市的行业应用相当于运动神经,是城市大脑指令的最终执行者。然而,不同应用系统的需求、计算显然是不同的,城市大脑在云计算中心构建强大的核心计算模块时还必须整合以Web服务方式提供的位于不同地理位置或部门的计算模块,应用端通过统一的平台根据需要组合调用城市大脑模块。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不断发展,事实上成为城市大脑的核心技术。深度学习是通过数据喂养训练模型,无须事先设置规则,仅需定义描述训练数据的特征。尽管深度学习近来在各个领域均获得了大量的成功,但它本质上是对数据的拟合,它不能建立起人类的认知架构。在城市大脑中融入人类智慧有助于完善其不足,无论对于智慧城市还是人工智能仍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城市大脑建设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随着新技术和新应用的产生,城市大脑中的智慧模块应不断完善和添加新的模块。

4.4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行业应用是智慧城市的落脚点,也是城市大脑的运动神经。杭州城市大脑是我国建设较早的城市大脑,目前已经建立了交通、健康、警务等48个应用场景。在具体实施时,不同的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几个行业应用作为突破口。在我国,交通、市政、物流和老龄化是困扰很多大城市的主要问题,智慧交通、智慧城管和智慧医疗成为大多数城市的优先选择。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