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范例

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范文1

1.切实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

县城管委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县城管委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召开,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强化对各部门之间城市管理日常工作的统筹协调,形成高效有序的“大城管”格局。

2.建立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综合执法机关。

成立“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建成数字城管平台。县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建立健全“发现、受理、处置、反馈、督查”的城市管理运作机制,制定和完善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绩效评价等管理制度。推行专业部门专门人员巡查模式,加强单元网格内事部件问题的信息采集。进一步整合公安、物管、规划等部门资源,基本实现数字城管规定的单元网格和事部件在县城区范围内的全覆盖。同时,将路面巡查、网络问政、来信来访等各个渠道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全部录入数字城管平台,进行跟踪督办。组建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充分发挥相对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的优势,组织开展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3.明确城市管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科学界定各部门城市管理职能、权限和责任。县城管委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县城管委的决定,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对城市管理各部门进行考核评价,对涉及跨部门的重大事项和全局性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高位协调;县城管局、物管办、住建局、规划局、公安局、交运局、水务局、环保局、工商局、药监局等城市管理职能部门要按照本部门职能职责,认真履行好相关城市管理职责,认真落实好县城管委及其办公室交办的工作任务,共同协助县城管委及其办公室分析、协调、解决城市管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众兴镇、经济开发区、城南生态新城、城厢街道办、来安街道办、史集街道办等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开展好辖区内城市管理工作。

4.发挥社区居(村)委会城市管理的基层基础作用。

发挥社区居(村)委会自治组织作用,建立健全“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根据县政府下达的城市管理目标任务,结合区域管理实际,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行城市管理责任制,选齐配强网格责任人,做到阵地、人员、职责、任务“四落实”;发挥社区问题排查受理、协调处置、落实反馈等基层基础作用,实现社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动员、引导社区群众和辖区单位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做好群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强化社区城市管理基层基础作用。上述工作具体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泗发〔2012〕34号)执行。

5.健全市场运作机制。

在做好日常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走专业化、企业化运营路子。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运作机制;尝试将城市环境卫生清扫作业、雨污水管理、市政设施维护等实行建设、管养分开,运用市场化方式,招标选择专业化公司或社会组织承担管养、维护工作。主管部门通过强化考核等方法确保作业质量,考核结果与作业单位奖惩直接挂钩。

二、加快城市设施改造,筑牢管理基础

6.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改造。

按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和宿迁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552工程”要求,在2015年前,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推进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市河道、低洼易淹易涝片区、公共场所的整治。结合社区建设,在2015年前,完成城区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停车场、公厕等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

7.加强城市公共设施维护。

各权属单位要加强对人防、燃气管道、通讯电缆、给排水管网等城市地下市政设施和公交站台、窨井盖、配电箱等地上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县城管委要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将各权属单位的维护管理情况纳入城市管理考核内容。县城管执法局要加大对破坏、盗窃园林绿化、窨井盖、垃圾箱、休闲坐椅、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严惩各类违法违规人员。

8.推进户外广告整治优化。

根据《户外广告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理顺我县户外广告管理机制,制定《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的集中整治,重点对城区出入口和主次道路沿线广告进行清理整治。做好主要道路和城市出入口等重点区域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规范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的设置审批。

三、强化重点问题治理,建立长效措施

9.加快危旧片区改造。

加快推进危旧片区的拆迁改造。县规划局、国土局要牵头制定危旧片区改造提升具体实施方案。开发区、城南生态新城、众兴镇等相关单位应于每年年底前编制本区域经营性用地使用权下一年度出让计划,报县国土局备案,由县国土局汇总编制年度经营性用地使用权出让计划。对危旧片区改造项目,县征收办要加大房屋征收补偿力度。县住建局、开发区、众兴镇等单位要配合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做好危旧片区土地的收储、推介等工作。

10.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建立由县物管办牵头,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单位“三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模式和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小区物业管理社区化、物业公司管理属地化。物管办在参与小区综合验收的基础上,制定《小区物业管理分档考核办法》,加强对小区的物业管理。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小区物业配套设施,县财政局、住建局、物管办要提高房屋维修基金使用效率,专项用于解决住宅物业管理中遇到的急、难、特等问题。着力解决物业费“收缴难”、物业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对于业主无正当理由经催缴仍拒缴物业费的,可在小区内公示,也可通过法律途径催缴,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11.规范道路管网建设改造。

县规划局对新建、改造道路管网工程,在做好前瞻性预测的基础上严格规划审批,严格规划许可证发放,加强对施工单位道路管网施工过程的全程监管,确保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划审批施工。县住建局严格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工程项目主管部门要配合县规划局,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全程监管。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将审批手续报送县城管局备案,县城管局应督促施工施工单位完工后及时恢复道路原状,并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工程的竣工验收。

12.规范道路交通秩序。

县公安局、城管局要持续推进交通秩序整治,进一步规范城区停车管理,完善道路标识标牌,加大治乱保畅力度,保障道路安全通行,依法严格查处车辆乱停乱放、随意鸣笛、开设远光灯、闯红灯等道路违章行为,引导规范市民文明出行;充分挖掘现有道路停车资源,加强停车场和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缓解城区停车难矛盾,同时,加大对渣土车上路管理。县交运局要建立健全“黑车”、无牌三轮车等非法营运车辆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交通管理服务水平。

13.加大违建管控力度。

继续保持整治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制定《城区违章建筑管理办法》,建立违建管控县、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动处置机制,坚决制止、有效遏制违法违章建设行为。通过“拆除、整改、规范”等手段,逐步减少存量、杜绝增量。推进部门协同治理,停止办理与违建相关的许可、登记、安装等手续,对于违建征收时一律不予补偿,强化“源头”治理。

14.规范户外摊点行为。

坚持疏堵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支路街巷规范的要求,着力规范户外经营行为。取缔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占道经营的固定摊点、流动商贩,查处店外经营、露天烧烤等行为。加快推进便民菜市场建设,实行边建边退,2015年前基本实现退路入户经营。

15.加强环境污染管理。

为遏制噪声污染、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污染和水环境污染等,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县环保局牵头制定噪声、扬尘、油烟、水环境污染等防治管理办法。县环保局、公安局、城管局、物管办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各类噪声、扬尘和餐饮油烟等污染周边环境及大气的防治、监督管理。县城管执法局加强对各类污染违法行为的查处。

16.规范渣土处置管理。

推行工程渣土运输企业市场准入和运输车辆积分管理机制,制定《城区渣土处置管理办法》,实现渣土运输处置和管理的规范化。同时,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建筑工地、拆迁地块属地管理责任,严格执行文明施工管理标准,落实出入口道路硬化、工地围挡、车辆清洗、密闭改装、清运监控、定时定点倾倒等规范化管理。县城管局、公安局要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的备案管理、通行证审批、路面管理、交通违法情况的信息管理,严禁无牌无证渣土运输车辆上路运输。

17.加强工地规范管理。

提高各类建设工地文明施工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筑工地内部由县住建局负责监管,工地外部由县城管局负责监管。严格落实施工围挡、防尘降尘、降噪和冲洗措施,避免施工扰民和完工后不及时恢复情况的发生。县城区范围的所有储备(拆迁)地块必须建设封闭围墙,落实全天候看管;对于两年内暂不开发的储备地块进行综合利用,建设临时停车场、临时疏导点或实施临时绿化美化。

四、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动员社会参与

18.加强城管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开辟城市管理专栏,直击社会热点,展示城市管理成就,宣传市民文明行为规范,曝光不文明行为,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让公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舆论与管理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9.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公众参与平台,鼓励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将“城市管理大家评、月月考”与12345热线、数字城管、网络问政等公共服务和政务管理平台紧密联动,更好地汇集市民诉求,解决各种问题,评价办事效果,形成政府管理与社会共建有效衔接的联动机制。

五、建立目标考核机制,提升管理效能

20.推行目标管理考核。

县城管委每年与各城市管理成员单位签订《城市管理目标责任书》,逐级分解任务。制定《城区城市管理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将城市管理目标纳入县年度目标考核,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强化对各职能部门城市管理工作的综合考评。

城市管理范文2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坚持党建核心建设大引领,城市管理更加作为。

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引领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紧扣政治机关建设要求,认真贯彻党的、五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标准化建设”为主题,大力推进“五型”城管建设。采取“督查+通报”的形式,并充分利用每周一例会通报全局在履职尽责、务实担当、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积分等城市管理各领域工作开展情况,倾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奉献”的城管队伍。立足自身实际,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持续以“党建+”为驱动,推进民生实事落实,努力使党建工作成为引领城市管理工作发展的“源头活水”,以担当精神全面推进城市管理共治共享水平。

(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大战“疫”,奋战疫情更加担当。自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力以赴负责职守在农贸市场、隔离点、医院、设卡点、无物管小区等各条战“疫”一线上。共出动执法人员2万余人次,张贴、发放宣传资料近3万份,积极协助兄弟单位关停各酒店、商场、娱乐场所、各餐饮业等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4000余家,关闭活禽宰杀300余家;对城区119个公共场所实行每天全面消杀,消毒面积1038.573万平方米;合理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桶”150个。

(三)奋战抗洪抢险一线,危难时刻城管更加奉献。频频告急之刻,灾情就是动员令。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抗洪抢险救灾中,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勇当排头兵和尖刀兵,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一个又一个任务。至目前,共运送编织袋8万只,搬运沙袋千余只,堵住管涌5处。经过实战,充分展现了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城管人的身影,也充分显示了城管队伍是一支拉得出、叫得响、打得赢的队伍,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抗洪救灾壮歌。

(四)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大清扫,助力城市更加洁净。始终把卫生保洁作为第一要务。严格执行“人工+机械”的“快速保洁”作业模式和“洒水+机扫+喷雾+冲洗”四位一体的降尘作业,对城区主次干道和人行道循环实施“洗城行动”,推动环卫保洁由地面“无灰尘”向空中“无扬尘”拓展,做到“路见本色、房见底色”,稳步推进城市保洁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助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五)纵深推进城市生态大修复,城市面貌更加绿色。始终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管理和发展,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推进城市绿化景观化、多样化、色彩化、香溢化、本土化,拓展绿色空间,提高城市绿化效果,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共改造提升城市公园8处,面积64500平方米,新建小游园、小绿地建设8处,面积39000平方米。强化街道树池管理,城市主要道路树池实现100%绿化或软覆盖。同时,为增强城区景观效果,提升城市品质,局精心规划设计,通过栽种鲜花、摆放造型、悬挂公益广告、国旗等措施,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为城区增添增色。共在城市道路、广场布置草花1500余平米、9万余盆,市政广场“致敬英雄”主题造型摆花1处、4万余盆,主城区悬挂国旗1100面。

(六)加快实施城市设施大修补,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始终把解决好群众反映最直接、最强烈的问题放在首位,结合“12345”热线办理,突出抓好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建设。1.高位推动“厕所革命”。共计拆除1600余座,并集中对城市外延1公里的乡村旱厕全面清零,公厕通电通水率达100%。根据市下达的城区公厕57座(其中新建27座,改造30座),共实际完成新改建城区公厕99座,城区公厕改厕率达到了100%,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三年攻坚任务和市政府交办的为民办实事十件之一(70座老旧公厕改建任务)。尤其是《市:“厕所革命”提升城市形象》报道文章被推送至学习强国平台,日报、之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中也相距推出我市城市厕所革命等相关报道。2.发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市是2019年省住建厅试点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的14个县(市、区)之一,市委、市政府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一是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已启动公共机构(机关单位)垃圾分类;二是全市城区中小学校已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宣传和分类投放;三是市卫健委牵头六家医院已召开会议研究统一布设分类投放收集亭;四是书香蔓城、大地豪城、中远大名城启动分类收集亭建设,北环开始进驻;五是鹅头山社区启动社区示范点建设;六是团市委、文广新旅局等多家单位开通微信公众号,宣传垃圾分类;七是城市管理局增设了270只垃圾分类收集箱配套公益广告,环卫服务公司车辆和其他设施张贴了分类公益广告。八是农村选取了6个乡镇作为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的试点,其中走在前列的是名口、洪岩、乐港韩家渡。3.保障市政设施安全运行,让群众生活获得感更足。对市区松动、破损人行道板、沥青坑槽等,充分利用快修、抢修机制,发现一处修复一处,城区人行道提升改造及修复修补面积达17630.5平方米,安装洪塘公园挡车石球160米,更换破损窨井盖372套,修复城区路缘石226处,疏通下水道74处。

(七)全面开展城市管理大执法,城市秩序更加规范。始终坚持以创新推动城市管理服务迈上新台阶,探索推进“城管+交警”“媒体+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执法合力,采取“721”工作法及“白+黑、5+2”管理模式,常态化、网格化、科学化、精细化解决长期未彻底整改或反复回潮、群众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城区违法停车、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晒乱挂、乱停乱放等乱象得到有效整治。共取缔夜间露天烧烤195余家,规范占道(出店)经营近3.9万家次,劝离流动摊贩近8655人次,劝导违规商贩(户)2.3万人次,清理占道及破旧广告牌4569余块、占道商演56起、过街横幅2645条、建筑垃圾86处,拆除违章亭棚75处、大型高空户外广告及路边指示牌86块、占道雨篷172处、雨篷伞873余把、水泥槽64个,教育宣传车辆租凭、售卖、洗车违规占道商家近百余家,清理僵尸车74辆,拖移占道车辆298余辆,规范各类乱停乱放车辆近万余辆,扣缴四角伞346把、流动摊贩车辆365辆、乱停乱放3758余辆、烧烤用具68件、称465把(台),取缔菜市场周边卖菜万余处,扣缴各类物品495皮卡车,行政处罚1345件(其中简易程序1268件,一般程序立案77件),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充分肯定。

打击“两违”不手软。我局始终把打击“两违”工作当成重要工作来抓,针对“两违”建房点多面广这一特点,全面实行了“网格化+条块区域”管理,对违建户进行“一户一档”精细化管理,让“两违”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轨道。此外加大城区范围内“两违”建房的全方位巡查、监控和打击力度,迅速遏制了“两违”反弹态势。今年以来,共拆除“两违”建筑35幢,基础地梁236幢,拆除违建面积31026平方米,拆除蓝皮棚24032平方米。

(八)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大改革,城市管理更加灵活。始终坚持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引,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启动“数字城管”建设,积极推行科学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扎实推进“一户一档”工作,为每一个临街商铺建立一个专属的纸质档案,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精细化。按照“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的要求,整合住建、交警、城管、市监、交通等部门力量,并联合实现多网融合。目前,在我市中心城区划定16个责任网格,将构成各司其职、相互联动、综合管理的新体系,确保城市管理工作实现管理责任无缝隙,管理区域全覆盖,实现统一运作、联合执法,以此提升城管执法水平,努力开创我市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大力开展“强转树”,提升城管形象。一是深入开展“强转树”专项行动,大力提升城管执法和服务水平。对各级队伍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二是推进“城管+交警”“城管+公安”部门联合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水平,简化执法程序,克服职能交叉,补齐执法短板,从“孤军奋战”走向“协同作战”。三是强化执法业务培训,提升执法规范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法制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切实提升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执法为民理念、依法行政意识,执法业务能力和实操水平,局利用“五一”黄金周举办了2020年度执法业务培训班,切实提升了队伍的整体形象,着力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清正廉明”的学习型高素质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为推动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和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网格化、人性化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四是着力打造“女子”城管,温柔执法成靓丽风景。采取“721”工作模式,以女性特有的细致、耐心和周到、柔性执法、亲情管理,在工作中加强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使温柔执法成街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打造一个畅通、安全、平稳、舒适的文明街区增色添彩。

(九)坚决打赢“三年攻坚战”行动,夺取胜利更加落地。倾情帮扶出实招脱贫攻坚见实效。深入做好帮扶村和帮扶对象的“问题清零、入户提升”工作,重点是因地适宜、因户适宜,使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产业与项目相结合,劳务输出与公益岗位相结合,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今年以来,对名口村利用单位帮扶干部资金共发展产业黄金芽茶叶55亩和中草药55亩,给名口村村集体创收,给贫困户分红,更好的助力对接贫困村的发展,硬化路面191平方米。另对浒崦村大力开展“五拆五清”工作,共清理各种砂石建筑垃圾200平方、垃圾100余车、小广告100余处、S411树庄子40余个,拆除空心房5栋、旱厕8座。通过治理,环境卫生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群策群力多举措扫黑除恶显成效。2020年是“行业整治”动真除患之年,是“长效常治”开局起步之年。为了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全局上下思想认识再提高、压实责任再强化、强化纪律再严明。共签订递交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责任书》45份。针对“两违”管理、“渣土”管理、环保管理、暴力抗法等问题,全面收集、摸排线索,梳理有价值的线索11条。

重拳治理出新招打赢蓝天保卫战。为推动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巩固“双创”成果,在现有管理力量的基础上,依托“网格人员+环卫工人”的优势,推行“城管+环卫”执法模式,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重点对违反“门前三包” 、乱倒垃圾、渣土车污染路面等市容环境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做到查处、清扫同步,及时保持路面干净整洁,确保城市管理工作实现管理责任无缝隙,管理区域全覆盖。共查处违规运输渣土车辆72余起,说服教育158余起,扣缴违规车辆33辆。尤其是《:“城管+环卫”联动 提升城市面貌》报道文章被推送至学习强国平台,日报、之窗也相距推出我市“城管+环卫”联动等相关报道。

开展专项治理。一是启动油烟专项整治。结合“油烟革命”工作,专项整治了城区油烟烧烤和噪音扰民问题。对全市涉及餐饮行业的酒店,宾馆,茶楼,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进行摸底登记,总数为576家,其中大型餐饮18家,中小型餐饮508家,机关企事业食堂50家。其中,安装油烟净化器的并导入地下管网135家;安装油烟净化器未导入地下管网的44家;未安装油烟净化器,但导入地下管网102家;未安装油烟净化器,也未导入地下管网的195家。统计后数据显示,大型餐饮基本符合要求概率达到90%,18家有2家未安装;中小型餐饮基本符合要求概率达到27%,508家有373家未安装;5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没有一家符合基本要求。二是环保整改专项整治。开展“垃圾死角、黑臭水体百日整治”“大气扬尘治理”等专项整治活动,共计清理卫生死角2815处,清运生活垃圾800余吨。三是城市设施运行专项整治。对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井盖、高空广告等城市公共设施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共排查隐患156余处。

(十)倾心办好民生实事大提升,让群众幸福指数“节节高”。我局“12345”投诉件占全市总量的50%,每周均有上百件。为此,我局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城管工作的标准,逐步形成见事管事的工作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采取限时办结和清零行动有效措施,积极办理“12345”投诉件,倾心办好民生实事大提升,让群众幸福指数“节节高”。据统计,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工单5565件,已办结5242件,办结率和满意率有力大幅提升,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充分肯定。先后分别收到政府12345平台转来的多封来自市民“关于表扬的工单”。同时,推行窗口“五零”服务新举措。通过推行窗口接待群众“零推托”、服务方式“零距离”、受理业务“零积压”、服务质量“零投诉”、办理业务“零错误”,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共接各类信访90件(其中全国信访信息系统31件,问政4件,市领导接访交办函18件,景市为民服务热线10件,市热线呈阅件2件,网络舆情2件,转办件4件,百姓之声4件,群众来访15件),群众来访接访率100%,按时办结率100%,回复率100%。

(十一)统筹协调,圆满完成各项中心工作。今年以来,有力保障省委省政府、市“双创双修”指挥部及各级领导视察等中心工作任务,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务实担当的责任精神书写了城管人的初心和生命。高效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24件,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民主评议工作、市委巡察整改、党风廉政建设、综治、扫黑除恶、精准扶贫、“七五”普法、计划生育、工会等各项工作都已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今年以来,虽然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与“双创”、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及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管理权责的机制体制需要进一步明确。一方面,在权责划转过程中,形成部门之间利益重构,导致权力划转不彻底、不充分,导致要么出现执法空白,要么出现多头执法。另一方面,《省人民政府关于赋予乡镇(街道)首批县级审批服务执法权限的通知》(赣府发〔2020〕1号)精神落实不到位,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相对滞后。为此,必须进一步明确我局管理权责,并进一步明确乡镇赋权。

(二)城市管理工作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人员转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按着人随事走、编随人走的原则,原市容局下属单位有40人(其中环卫35人,园林5人)转岗到执法队伍,请求市政府将其编制划转到局机关。二是部分人员编制问题没有得到落实,原执法局有20人在岗未占有编制,原市容局有3人退伍兵应安置而未安置,环卫处有1人工人长期没有办理工作调动手续,请求市政府一揽子解决其工资待遇和编制问题。三是城市管理执法力量还很匮乏,按照乐编委发〔2017〕5号文件规定,城区执法管理人员为城市人口的万分之七,乡镇城管人员为人口的万分之二点七。据此,我市应配备城管执法人员599人,目前仅有359人,缺口240人。建议市政府吸纳一批综合素质高的退役军人到城市管理工作,乡镇可就地招聘一批协管,同时,同意我局自主招聘引进一批懂法律专业、中文专业、项目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协管人员。 

(三)市容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一是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影响市容环境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农贸市场管理牵涉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二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停放还存在无序摆放问题突出。

(四)城市管理相关经费需要统筹解决。一是执法经费。机构改革中从环卫园林转入40人到一线执法。建议政府按每人每年4万元的标准追加经费。二是工资待遇。城管执法人员任务重、压力大,经常加班加点,且协管员每月工资仅1700元/人,建议市政府同意我局发放延时执法加班工资,并参照市公安协管标准提高协管员工资待遇。三是装备设备采购经费。因职能划转,执法人员增多,且新设6个乡镇执法中队,一些对讲机、摄像机等小型装备和服装仍没有配备到位,建议市政府再解决装备资金80万元。四是项目建设老欠款的问题。目前,仍欠北环购买服务经费1800万元、垃圾场工程款830万元,垃圾场除险加固18万元,建议市政府责成财政部门及时予以解决。五是新增环卫购买服务费问题。目前,城区部分新增的道路和水面没有纳入北环公司服务范围。据测算,年服务费约为390万元。建议市政府同意我局与北环公司补签协议,把新增部分纳入北环服务范围,实现全覆盖。六是解决部分市政维修经费。前期,我局对市政广场周边、民电路、观音泉路、洎阳中路(好又多超市)、学府街、长寿路、南河公园周边等地段人行道进行了修补,并对全市破损井盖进行了更换,建议市政府尽早解决这部分市政维修经费。

同时,为确保城市管理各项工作高效有效运转,建议政府给予适当政策支持,并予以解决非税全额返回。

(五)部分城市功能设施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按照创卫标准和要求,我市没有建筑垃圾消纳场、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植物废弃物处理设施、粪便处理设施,建议市政府同意我局启动建筑垃圾消纳场(配套大型货车停车场)和三个处理设施的建设。

城市管理范文3

一、强化管理,压实责任

(一)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健全法治建设领导协调机制,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严格落实主要领导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2020年城市管理局法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和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强化了考核督办,确保政府法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深化法治实践工作。

坚持把增强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推进普法教育、依法治理等各项法治实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建立健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 法治讲座、法治培训、自学等学法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经常性的法治教育。党员干部带头学好法、用好法,完善了党组学法制度。将《宪法》《民法典》、党内法律法规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将知党规严党纪纳入机关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法5次。

二、建立机制,依法行政

(一)健全依法决策制度。

我局积极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安全生产法》、《城市管理执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做到重大行政决策经局长办公会或局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经法律顾问审查和专家咨询论证。对社会关注度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城市管理决策事项,及时公开,确保决策科学,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 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认真实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对依法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开;对人民群众申请公开的信息,依法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行政许可等领域的信息公开。

(三)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

为深入推行城管执法检查随机抽查工作,我局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并对外公布、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完善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确定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根据城管执法工作实际,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查,确保必要的随机抽查覆盖面和工作力度。同时,在局门户网站将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事项、 抽查方式、抽查程序和抽查结果等监管信息进行全面公开、实时更新,接受社会监督。

(四)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

聘请专业律师担任局法律顾问,并在工作实践探索中逐步建立以下工作机制:一是在重大行政决策问题上做好法律咨询论证;二是涉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及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问题上,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并积极出谋划策,自我局聘法律顾问以来法律顾问提出法律建议30余条,参与指导一线执法5次。

(五)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要求全体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在处理违法、违章案件时遵守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公开原则,即执法队员通过出示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使当事人了解身份;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被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对相关证据进行详细的质问,让处罚决定建立在合法、公正的基础上。二是程序合法原则,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严格遵循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法定程序,特别是一般程序,即立案、调查取证、告知、决定、送达、执行,并依法制作规范的执法文书。三是执法人员合法原则,只有持有执法证件的人员才能执法,每宗案件必须指派2名以上执法人员执行。四是注重证据的真实性及完备性原则。五是加强案件遵守时效性原则,合理适用法律法规。六是重证据适用法律准确的原则。一年来,在执法活动中,我局未出现违法执法和违法行政,没有吃、拿、卡、要行为,做到亮证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依法执法。

(六)大力向社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严格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12.4”宪法宣传日等活动;要求各中队,相关职能股室充分利用宣传单、宣传栏、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多次组织到普法长廊、甘露公园、相关社区、建筑工地等开展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等宣传活动。据统计,2020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上门开展法律宣传讲解300余人次,切实增强广大市民遵纪守法意识。

(七)扎实办理法治惠民实事。

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契机,扎实组织开展法治惠民实事。一是加强我市跨门店占道经营商户及流动摊贩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占道经营者及流动摊贩综合素质,促其入店经营,解决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二是会同环保、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治理我市露天烧烤及油烟污染问题,切实解决油烟污染影响市容环境问题。三是会同相关部门创造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秩序,确保学校周边市容整治、道路通畅,切实提升了市民对我局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规范重大行政行为决策程序。

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审查制度,凡已纳入局重大行政决策目录事项,在提交局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前,必须先送交法治机构作出法治审查意见,凡未提交法制机构作出法治审查或审查意见不通过的,一律不得提交局领导集体审议。

(二)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在执法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能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按照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

城市管理范文4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2016年以来,我局主动适应城市管理新常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的城市管理理念,加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力度,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阶段性目标,为全面实现我县“十三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基础。

(一)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为实现“智慧城管”目标,助推城市管理现代化,破解城市管理过程中服务效率不高、部门协调难、公众参与度低等问题,我局依托现代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研发,推出了集数据采集、远程监控、动态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城乡精准服务管理平台。通过视频监控为“点”,网格监督员的道路巡查网格为“线”,群众投诉热线为“面”的数字城管“点、线、面”的问题采集机制,有力促进问题得到实际发现。目前平台日上传城乡各类问题230余条,整改率达97.2%。许多城市管理问题一出现,便已得到解决。

(二)城区市容秩序井然。

一是治理违规户外广告。按照“统一底色、统一材质、统一风格、统一高度”的标准,进一步规范广告设置,拆除各类违规广告约10420平方米。实行城市牛皮癣市场化运作,铲除城区各处“牛皮癣”1.2万余处。

二是治理“乱摆乱卖”。采取疏堵结合方式,对城区乱摆乱卖经营行为实行限时间、限区域持证经营,对城区装修占道及夜市餐饮店占道污染地面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督促其铺设地垫,防止污染路面。

三是开展示范街创建活动。2018年开展王府大街、建昌北大道、盱江步行街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的创建工作,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和承诺书2800余份,张贴“门前三包”责任牌2800余块。有效增强了商户“三包”意识,改善临街“脏乱差”现象。

四是加强城市扬尘防治。实行前置管理,规范工地围挡设置,明确运输时间、运输路线,共处理撒漏违章行为194起,乱倒建筑垃圾违章行为25起;结合县“治超”行动,开展城区车辆超载、撒漏整治,对城区严重超载且不对车厢沙石覆盖的车辆,进行锁拽并处理达144起,查处未覆盖车辆67起,有效控制了城区和周边的撒漏及扬尘现象。

五是严控违章建筑。持续保持拆违的高压态势,加强联合执法,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把控违建苗头。期间查处违章建筑655起,下达停建通知书272份、拆除通知书383份,拆除违章建筑312起,制止343起,累计拆除乱搭乱建铁皮棚、阳光房及违章建筑约11540平方米,有效地维护了城区建筑秩序。

(三)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一是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编制了《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建立健全了“户分类、村(组)清扫、乡收集、县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成了垃圾填埋场廖坊水库段路面改造,2017年新建株良、里塔、洪门、龙湖、沙州镇5座乡镇垃圾中转站并投入使用,购置了5台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设备、5辆压缩式垃圾对接车、28辆可卸式垃圾车、344个2.5立方垃圾箱,13514个各类垃圾箱、568个垃圾收集板车、8辆挂桶车及3000只240L垃圾桶等设施设备并配发至各乡镇。农村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95%以上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2017年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2018年通过了国家第三方考核验收。

二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市场化运作。2018年4月将城区(含工业园区)及12个乡镇150个行政村的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转运、城区建筑余土管理、中转站日常管养、水域垃圾清理等工作进行外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化保洁服务公司,实现城乡环卫作业全覆盖。“十三五”期间,清运城乡生活垃圾32.85吨、建筑垃圾12.45吨,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16.9万吨,餐厨垃圾3426吨。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合理规划选址,先后投入1970万元在城北新建了县金山角农贸批发市场工程,投入3200万元在城西新建了城西农贸市场新建工程,通过吸引外资在城中新建了孔家岭农贸市场,完成县老农贸市场整治、银三角农贸市场改造工程。大力实施了盱江大道沥青路面改造,山水大道及泰伯路改造,先后完成麻姑山路入景公路亮化、王府大街二期景观亭及太平胜揽风雨廊桥景观亮化、小街小巷LED路灯安装、县城区强弱电箱体美化、县登高公园、滨水公园路灯、景观灯更换、县建昌大道路灯及附属改造、县无物业小区LED路灯安装、县河东工业园区主道路灯照明提升等亮化工程,城区路灯设施的完好率和亮灯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城区公厕51座、改建1座。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极大的改善了城市的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

(五)园林景观建设力度加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城市生态和城市景观建设,不断加大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前后实施了麻姑山入景公路入口处绿化工程、麻姑山入景公路绿化亮化工程、福银高速收费站出入口绿化工程、县河东工业园区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福银高速收费站出入口绿化工程、县河东工业园区道路绿化苗木采购等项目。新建了益王府金水桥遗址公园、西贸街小游园、花楼下小游园3座小游园,完成了登高公园登高阁外立面修缮。2019年武冈山公园被评为省级文明公园。截止2020年底,县城区绿化总面积达848.2公顷,绿地率42.41%,绿化覆盖率达46.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64平方米。

(六)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投入553.8万元新增株良、里塔、洪门、龙湖、沙洲镇乡镇垃圾垃圾中转站,并政府采购了5台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设备、5辆压缩式垃圾对接车。投入123.95万元实施了生活垃圾填埋场调节池增高及填埋覆土种植工程,投入3980万元实施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项目。生活垃圾无害化收运、处理能力正不断提高。

二、202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认真推行“721”工作法,以“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行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城镇园林绿化专项行动为抓手,积极履职,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城市管理进入新常态。一是城市管理网格化常态化。将新老城区、工业园区按照城区居委会管辖范围划分为12个管理网格,不断优化网格布局,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公用、农贸市场等纳入网格管理之中。健全督查、监管机制,实行“定岗、定人、定责”,把责任落实到人。每个网格既各司其职,又统筹配合,形成“分工为单元格,协作是大城管”格局,城市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二是环卫作业市场化常态化。做好新增保洁路面及作业费的审核工作,印发了《县城乡环卫作业市场化服务质量考核办法(2020年修订版)》,不断加强督查考核力度,促进城乡环卫市场化工作持续有序开展。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机扫率达85%,城乡清扫保洁实现100%全覆盖。截至目前,共清运城乡生活垃圾6.32万吨、建筑垃圾1.95万吨,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6.4万吨,餐厨垃圾1820吨(1-10月份)。

(二)城管执法转变新理念。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群众关切作为城市管理执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推进执法科学化、协同化。一是执法方式科学化。针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城市管理难点问题,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有效治理。一方面,科学合理设置广告张贴栏、临时摊位点,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为响应群众需求,今年疫情过后在登高公园西门开放了一条路段方便群众夜间“摆地摊”,推动夜间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大力推行“721工作法”,通过加强网格人员巡察,不断耐心劝导纠正,有效改变城区人行道非机动车辆乱停放乱、朝向不统一等现状。二是执法方式协同化。针对城区乱搭乱建、污染防治等问题,加强与公安、林业、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执法,有效管控城区乱搭乱建、道路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污染和烟花爆竹污染。2020年持续加大城区违章建设打击力度,共计查处各类违章建筑110起,现场制止19起,拆除违章91起,拆除各类违章2707平方米;加强运输渣土车辆跟踪监管,发现并处理撒漏违章行为29起;开展规范城区安装防盗网(窗)源头管理,发现并责令整改凸防盗网(窗)131个;开展餐饮油烟整治“回头看”,切实巩固整治成果;做好城区禁燃宣传及重要传统节日值班值守,城区基本实现烟花爆竹“零燃放”。

(三)绿化景观取得新成效。结合城镇园林绿化提升专项行动,2020年新建小游园2个,新建公园绿地3300 平方米(其中花楼下小游园700平方米,新贸街小游园2600平方米);2020年改造广场1个,改造公园绿地面积22428 平方米(凤凰新城广场);累计建成绿道绿廊长度16.3公里,2020年新增绿道绿廊长度2.3公里;闲置裸露土地27500平方米,覆绿或软覆盖面积27500 平方米(河东工业园区)。同时以节约成本与造型美观为量化标准,重大节日期间在城区各道路节点、公园广场栽植各类时令花卉360000余棵,扮靓城市景观。

(四)为民服务展示新形象。

一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结合自身职能,全员在岗,全力以赴,加强做好农贸市场、公园广场、环卫设施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和消杀,积极配合选派18名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城管人员参加社区联防联控,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护阻击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抗击疫情期间,严格管控活禽交易合理关闭活禽交易19处;每日消毒市场面积约16000平方米;通过雾炮车对辖区公共场所开展消杀2次,每次消毒覆盖面积约2150000平方米。

二是不断夯实城市基础设施。结合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积极加快孔家岭农贸市场建设,努力破解居民“买菜难”问题;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建,有效解决城乡生活垃圾消纳问题;深入开展城市“厕所革命”,2020年新建17座城区公厕,有效缓解市民“如厕难”问题;先后实施了考棚巷、大岭头、水关巷等小街小巷路面改造及城区排水沟维修,有效改善“脏、乱、差”问题;开展了原制药厂宿舍院内环境整治、农商银行宿舍场地硬化、杨柳下环境整治及场地硬化等,实施了河东工业园区主道路路灯照明提升,迎宾大道、山水大道中华灯加装LED投光灯及老城区西、南北街生锈路灯、电缆更换,启动了山水大道及泰伯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2021年改造后将大大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有效减少“停车难”、“出行难”问题。

三是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确保“只跑一次”和“一窗式”服务落到实处。2020年行政审批受理完成办理件共469件,办结率100%,零投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完成2项城管执法领域监管事项抽查,并在政府网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稳妥推进信访工作。主动公开政务信息30余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及“12319”城管热线、“12345”政务热线60余起,信访件120余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不断提高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和效果,2020年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共21件,做到及时、准确,回复率100%,满意率100%。

四是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工作。先后制定下发《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2020年工作要点》、《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2020年度考评方案和考评标准》、《2020年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要点》等文件,全面完成了非正规垃圾治理工作,所有乡镇已完成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建设并投入使用。5月中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爱国卫生全民清扫活动。全县干部职工、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力以赴,活动期间共治理道路480余条,清洗道路及人行道200余万平米,清理高速及铁路沿线200余千米,清理河流沿线130余千米,清除卫生死角2840余处,清理垃圾1300余吨,清理绿化带垃圾及杂草670余处,清理乱堆乱建200余处,处理乱停车辆920余辆等,清理占道经营410余处,清理乱张贴2100余条,清除残垣断壁80余处,城乡卫生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

(五)脱贫攻坚实施新举措。一是做好联创共建工作。深入推进城乡共建,不断深化与株良镇株良村、世厚村的帮扶共建关系,发挥部门优势,为该两村实现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出谋献策,力所能及地为帮扶群众创业就业提供帮助。2020年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筹措资金3万元给株良村、世厚村作为村级发展资金,并在平时走访中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二是积极做好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结对帮扶工作,2020年落实株良居委会专项帮扶资金5000元。三是积极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助力全县脱贫攻坚,督促永昊环卫公司合理安排就业岗位167个,加快精准扶贫对象增收脱贫步伐。

(六)队伍建设实现新跨越。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城市管理队伍作为做好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关键一环,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法铁军。

一是坚持党建业务两手抓。一方面,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另一方面,切实巩固“为谁执政、为谁执法”专题教育活动成果,组织开展城市管理法治教育学习培训2次,不断提升城管执法队伍执法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结合开展“好人主义之害”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推动城管队伍作风大转变。

二是坚持强化正面宣传。依托县电视台、各类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及时、准确、客观地报道城市管理工作的点点滴滴,不断增进群众对城管工作的理解,不断营造利于城管工作推进的执法环境。2020年制作城管执法美篇48篇,在各大网站各类工作信息222篇,微博转发各类正能量信息361条,通过“”微信公众号城管执法信息2篇。

三、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城市管理工作距离大家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如:城市管理方式仍显粗放,公园、园林管养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突破,流动摊贩乱摆乱卖等易反复的管理难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垃圾分类投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处理体系尚未建立,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氛围还未形成;队伍综合素质仍需进一步提升,作风和纪律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县城市管理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为引领,不断推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改进、效能大提升,扎实细致做好城市管理各项工作。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市有关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巩固城管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成果,持续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城镇园林绿化提升专项行动,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依托网格化、数字化管理,努力解决环境卫生、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问题,不断提升城市法治化、市场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初步实现执法体制基本理顺、机构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保障机制初步完善、人民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的城市管理新局面,为打造副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工作重点

1、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县防控指挥部的总体部署和工作安排,深刻认识冬季疫情防控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大力筑牢冬季疫情防控防线。重点抓好农贸市场、公园广场、垃圾填埋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时刻保持戒备状态,堵塞漏洞。

2、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管理。依托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推进精细化管理,推进城管执法队伍网格化管理工作,实现建成区城管执法队伍网格全覆盖,开展“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工作,推动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持续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加强日常监督考核,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抓好市政公用设施的日常维护,做好中心城区公共场所安全防护设施的更新设置和维修翻新工作,全面加强城区桥梁日常养护保洁、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

3、持续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以“治脏”、“治乱”、“治堵”、“功能修补”、“生态修复”、“亮化美化”行动为重点,对照《县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确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查漏补缺,固强补弱,控潜提质,深入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计划的实施一批落地快、工期短、见效显的民生实事;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计划实施县排水管网新建及改造工程、胜利西路路面白改黑及附属工程、广场路及周边小巷改造工程、盱江大道人行道及路灯提升改造工程、城区中华灯提升改造工程、建昌大道路面白改黑及附属工程等重点项目,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4、持续推进城镇园林绿化提升专项行动。坚持新建与提升改建并重,努力建设一批示范公园、示范路等园林绿化精品工程。不断完善绿地功能,增加绿化配置,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内涵、品质和特色。努力做好对城市公共部位、主次干道两侧、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出入口等闲置裸露土地,既有公园绿地内缺株、林荫下裸土及行道树树池内裸土的覆绿或软覆盖,有计划的实施苗木补植或提升改造。坚持建、管、养并重,不断提高公园、园林绿化精细化管养水平,大力提升养护管理效率,逐步推进园林养护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

城市管理范文5

一、着眼履行建设部门职能,牢固确立城市管理新理念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城市,确立城市管理的新理念,创新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推进城市管理的新发展,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城市管理的法制化、人本化、生态化和信息化。

(一)城市管理法制化。主要是坚持法规,完善法规。法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全国人大通过的法,最高的是宪法,建设系统先后报请全国人大通过的《规划法》、《建筑法》、《房地产法》;二是国务院和各省人大通过的条例,如最近刚刚通过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即将通过的《城市公交管理条例》;三是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省政府通过的各种规定和办法。作为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来讲,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要加强立法,对城市管理涉及的各个行业、各个关键要素加强立法,要集思广益出《管理办法》,继而集中精力出《条例》,再就是集中民智,报请人大立法,从而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二是要严格执法,对现有法规,要严格执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执法手段。所谓综合执法,主要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要提高全市市民守法执法意识,认真纠正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

(二)城市管理人本化。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城市管理要做到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具体讲:一是要有适度超前的城市规划,二是要有功能配套齐全高效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事业,三是满足居民需求的居住条件和民主公开的物业管理,四是城市建筑施工不扰民等等。

(三)城市管理生态化。具体讲,一是科学合理的城市地下空间和地下管网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三是能源的节约,四是城市文化遗产、古建筑的保护,五是城市风景园林、河流、“五线”的管理,六是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文化遗产古建筑的保护等等。

(四)城市管理信息化。就是应用管理科学的前沿理论、前沿技术、前沿机制,实施城市管理现代化。具体包括:一是城市管理方方面面的科学管理机制,二是对12319建设事业服务热线、网格化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的推广,三是城市的遥测遥感技术的应用,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创新,五是知识管理文化管理的研究和应用等等。

二、立足加强城市管理,努力发挥纪检监察作用

构建和谐城市,加强城市管理,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作用,驻建设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除了继续抓好“三审”、“两交易”、“一服务”、源头治理工程、机关“两同时”、廉洁自律和所有协会工作以外,要侧重监督、协助抓好“六三二一”几项工作。“六”就是规划、建筑、市政公用、风景园林、房地产、住房公积金六个方面的改革与制度建设,切实贯彻好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防结合的《实施纲要》。“三”就是三个专项治理,即城乡规划效能监察、治理商业贿赂、出租车行业纠风工作。“二”就是重点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两个问题。一是拆迁问题,认真贯彻国八条、国六条,搞好房地产宏观调控,建立完善中低收入住房保障制度,抓好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二是拖欠问题,认真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配合有关部门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抓好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整顿规范工作。“一”就是研究落实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具体抓手有两项。一是建立健全办事公开制度,二是推行建立城市12319服务热线和数字化管理。同时,抓好建设系统各行业、各事业的制度化建设。从而使建设部门认真履行好政府部门职责,成为法治部门、廉洁部门、服务部门和责任部门,为贯彻落实好《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贡献。

作者:姚兵 单位:建设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建设部

城市管理的新理念篇2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管理的改革部署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层面首次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做出专项部署。《指导意见》明确界定了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责,并确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城市管理工作,制定基本规范,做好顶层设杨宏山计,开展指导监督和组织协调。《指导意见》提出,归并执法队伍,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实现管理执法机构综合设置。2015年12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改革城市管理体制,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2015年12月20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37年之后,中央层面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会议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大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会议还提出,要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该文件针对“城市病”问题,勾画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路线图”,要求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推进依法治理城市,强化法律责任追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跨部门综合执法。文件还提出,要完善城市治理机制,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社区党建带动居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建设。北京市提出“六精六细”标准,构建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等工作机制,致力于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贯彻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精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依托平台提升监督指挥、统筹协调和综合评价能力。经过试点探索,2020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并《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各地整合数据资源,拓展优化功能,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同步、业务协同。进入“十四五”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借鉴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管理经验,提出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改革导向。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将“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列为重点任务。2022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通知》,部署各地以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为目标,整合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相关信息系统,汇聚共享数据资源,构建全国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张网”。以此为标志,我国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二、城市管理的新理念、新机制

近年来,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下,我国城市管理领域提出了很多新概念、新理念、新愿景。在实践中,城市管理更加注重发挥组织整合、公众参与、绩效考评、新技术应用的作用,发展出富有成效的新机制、新手段、新工具。

(一)整体治理的理念与机制

整体治理理念将城市工作视为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公共部门以人民为中心,以整体性为取向,以组织再造、流程再造、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行政协调、跨界整合、责任约束、技术嵌入为治理机制,对行政层级、机构、功能进行协调与整合,克服部门主义、各自为政现象,促使公共部门从分散走向协作、从碎片走向整合,为居民提供多样化、无缝隙的公共服务。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工作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为强化部门间协调,《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城市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管理和执法工作合力。

(二)多元共治的理念与机制

多元共治理念强调城市治理不能仅仅依靠公共部门,还需要发挥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等多元主体的作用,运用参与、协商、合作等治理机制,调动多方力量及其资源,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中央提出改进政府治理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指导意见》提出,“发挥市场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鼓励公私合作,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交通、便民利民设施市场化运营,要求综合运用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商户自治等方式,合理设置自由市场、摊点群、流动商贩疏导点等经营场所和服务网点。在党委领导下,构建政府负责、多方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有利于调动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在公共事务领域增加资源供给,化解基层治理面临的资源不足问题。

(三)精细管理的理念与机制

精细管理理念要求运用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手段,使各部门、各单元能够准确、高效、协同运作。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精细管理最初应用于企业管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细管理被引入城市管理领域,成为改进城市治理的新愿景、新导向。从实践发展看,城市精细管理主要依赖于网格化、信息化、大数据等治理机制。《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责任人,实施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管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一些城市整合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一体化的城市运行信息平台,加强对人口、房屋、交通、车辆、场所等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动态录入,依托城市运行信息平台,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问题,提升了城市精细化、敏捷化管理水平。

(四)数字治理的理念与机制

数字治理理念致力于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据汇集与共享能力,在数据驱动下,促使公共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采取协同行动。数字治理以网络技术、公众参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为运作机制,在公共部门与互联网平台公司之间构建合作模式,致力于提升城市运行的数字治理能力。《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要求所有城市都要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公众参与提供了便捷渠道,在线政务平台、政务热线、在线信访等数字化技术,极大地拓宽了公众参与的路径,同时也为集成分散的诉求信息提供了技术手段,使政府能够及时获取民众需求,提升城市治理的回应性。根据中央部署,全国各城市都在推进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综合利用视频监控、交通运行等各类监测监控手段,强化供水供气供电、防洪防涝、生命线保障等城市运行数据的采集、整合和管理分析,推进公共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用数据说话,形成基于数据的决策和管理新机制。

三、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新形态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新理念、新机制引领下,我国城市管理加快改革探索,城市治理形成了新模式、新形态。

(一)党建引领的共商共建共治模式

近年来,我国城市管理的鲜明特色是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由党组织研究重大问题,把握改革方向,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城市治理的各方面各环节。一方面,公共部门之间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各机构根据职能分工履行职责,跨部门事务构建议事协调机制,形成跨部门协商与协作的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在社会治理领域实行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多方参与,构建共商共建共治模式,调动多元主体及其资源,提升基层矛盾和问题化解能力。北京市以党建工作联席会为工作机制,构建了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参与社区治理的组织体系,在物业公司、业主组织、居民之间增进协商,提升社区事务自主治理和“未诉先办”能力。一些居住小区依托居民自治组织,构建了楼栋、大院、社区议事机制,鼓励多方主体参与社区事务,提升了问题反馈、回应和自主解决能力。

(二)平台驱动的城市运行管理模式

近年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下,我国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些城市建立了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为一体的城市管理综合平台,在“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建立了更为紧密的信息沟通机制。以北京市为例,近年来,在各区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基础上,北京市进一步拓展了平台建设:在市级层面,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构建了“接诉即办”平台,为居民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提供便捷渠道,提升了问题回应和解决能力;在街道层面,依托网格化管理系统的亮灯功能,构建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平台,为街道履行属地管理责任、解决突出难题提供了有力抓手;在社区层面,依托市民议事厅,构建了社区议事平台,鼓励多方主体参与协商议事,制定社区规约,在议事中倾听并协调不同利益诉求,基于共识开展集体行动,提升了社区问题的自主治理能力。

(三)大数据驱动的智慧治理模式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并处理城市运行产生的海量数据,基于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可提升城市问题、潜在风险的智慧识别和应对能力。近年来,一些城市通过政企合作方式,引入大数据企业,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与监控服务,构建城市运行管理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显著提升了城市管理信息化和运行智能化水平。以杭州市城市大脑系统为例,2016年,杭州市为治理交通拥堵问题,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建设“城市大脑”系统,开启了利用大数据改进城市交通的探索历程。这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治理模式在试点中取得成功后,杭州市扩大应用场景,将其推广到环境保护、城管执法、卫生健康等多个领域。杭州市“城市大脑”系统以政企合作为组织方式,以数据汇集和分享为基础条件,以强大的算法和算力为核心支撑。通过建设“城市大脑”大数据平台,杭州市对原来由多个部门掌握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归集和共享,打破了数据壁垒,实现了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汇总,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阿里巴巴公司提供的算法模型和算力平台,提升了数据融合与分析能力,为智能感知城市运行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回顾十年奋斗历程,我国城市管理取得了显著成就,提升了精细化、协同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展望未来发展道路,城市管理仍要攻坚克难,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能力,创造更为美好的人居空间。

作者:杨宏山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城市管理的新理念篇3

第一,更新理念,理清城乡建设发展思路。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谁来建设城市”“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问题。落实到成都的城乡建设工作,就是要以形态美城、业态兴城、文态活城、生态优城的思路引领城市发展,以城市公共空间优化、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共设施配套完善的原则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创新,就是抓好城乡建设创新驱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城乡建设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协调,就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绿色,就是按照“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的要求,集约发展城乡建设;开放,就是以“大开大合”气魄开放城乡建设相关领域,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城乡建设;共享,就是把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服务民利摆在首位,让市民就近解决各类基本生活需求,享受优质城乡建设服务。

第二,规划引领,完善城市空间格局。要推动成都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由“圈层式”向“组团式”转变,努力形成具有世界水准、体现成都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一是在框定城市建设发展总量前提下做好城市规划设计。通过城市规划设计,解决城市“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的问题。框定城市建设发展总量,确保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控制在600平方公里以内、常住人口控制在620万人以内。二是积极开展城乡建设重大战略研究。立足成渝城市群和成都平原城市群实际,开展成都全域空间结构、重大功能配置和综合交通骨架研究,深化成都市网络城市规划研究,完善全域主体功能分区。三是科学厘定城市增长边界。围绕城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强化城镇的功能配置和产业支撑。提升规划“弹性”,科学预留城乡建设发展空间。四是强化规划的权威性。要使规划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大纲,成为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建设的依据。

第三,提升品质,提高城乡建设质量和水平。要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推动中心城区转型升级。一是提升城市品质。按照“四态合一”理念,完善城市形态,强化城市特色。切实加强风貌综合整治,建设宜居街区,构建现代城市形态,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品质。二是延续城市文化传承。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在中心城区着力挖掘少城老街等特色街道、特色区域的历史文脉。在城市道路风貌综合整治中,着力传承和呈现城市文化。通过完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引导城市风貌更好地体现地域、文化、民族特征和时代风貌。三是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按照“做优增量”的要求,全面提高建设质量,强化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积极推进绿色建筑,促进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四是加快推动综合管廊建设。研究出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全市地下管线地理信息和智能管理控制系统。

第四,完善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优质发展。要大力提升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力争到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一是加快“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规划建设工作。打造大城小镇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联系便捷、城乡交融的城镇群。发挥后发优势,高水平建好天府新区、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等新兴区块。二是疏解中心城区功能,推动大中小城市组合布局、错位发展。按照大城市标准和“独立成市”理念,加快8个卫星城建设,强化功能配套。强化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就地城镇化。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与带动能力。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要求,推进68个特色镇建设和2000余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强古镇保护建设,构建天府古镇集群。按照“小组微生”理念和连线成片原则,全面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第五,设施支撑,增强城市承载力。要构建与成都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区域一体化的市政公用设施支撑体系。一是加快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推进轨道交通区域覆盖,多网融合,形成市域铁路、地铁、有轨电车、轻轨等多制式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综合轨道交通体系。按照公交优先、轨道为王的理念,统筹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速成网。完善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交通转换功能建设,努力构建门到门的全公交出行网络,建设公交城市。二是加快完善城市路网。优化路网规划,加快市域快速路建设成网。按照“小街区规制”要求,打通“断头路”,加密城市次支道路,优化路网微循环功能,力争中心城区建成相对独立的“3环16射”快速路网体系和“1环8射”快速公交网络。三是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建成一批一流水平的重大公共配套设施项目,如城市候机厅、P+R公共停车场等。按照“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标准,规划建设社区公建配套设施。

第六,绿色发展,大力加强城乡生态修复。要以环城生态区为龙头,最大努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修复,努力让成都蓝天常在、绿水常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是构建城乡生态格局。深化生态规划,划定生态红线,全面构建市域“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生态格局。实施全市绿道联通工程,实施年增10万平方米公共绿地工程。到2020年,实现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43.5%,绿地率39%,人均公园绿地14平方米。二是打造城乡生态带。全面完成环城生态区133.11平方公里生态用地建设,建成绕城生态景观带、“六库八区”、六片城市森林和若干节点空间。启动实施二绕生态带,深化“两山生态屏障”保护,实施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程。三是强化城乡水环境治理。实施174项水生态系统工程,重塑城乡水网风貌。四是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实现中心城区60%的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新区80%的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5%,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第七,更新城市,加快推进以“北改”为龙头的旧城改造。要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有机更新,改善城市形象,建设优良人居环境。

城市管理范文6

【关键词】规划编制;城市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1城市管理概念与发展规划编制内容

1.1城市管理概念及研究对象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市政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通常是指市政管理,即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一般城市管理所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狭义的城市管理,即市政管理,本研究亦是如此。

1.2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编制内容

1)总结上一个五年城市管理发展的主要成绩,列出各行业发展成绩单,对各行业五年发展进行系统性的指标总结和衡量,以便对下一个五年有所展望和对比。2)总结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明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预测未来城市管理发展所面临的各项挑战,以便编制规划时能以问题与改革为导向,充分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3)确立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并提出具体的城市管理发展目标,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分行业目标,提出规划期末的各项考核性指标。4)提出城市管理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任务、相关措施或重大项目,这是规划的核心,通常需列出未来五年各行业的主要发展任务及相关重点项目,重点项目用于支撑规划目标的最终实现。5)系统性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分别从法制、机制、资金政策、人才队伍及社会环境建设等方面予以编写。

2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城市管理发展规划是城市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性规划,也是系统性、全面性的综合规划,该规划并非独立编制,且与其他行业专项规划无关,而是要系统性归纳总结其他各行业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在纳入城市管理所包含行业的各专项规划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提升,最终形成包含各行业发展精华的综合性规划。以下对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探讨性研究,以期对该类规划的编制者有所启示。

2.1详细调研基础资料

1)该规划有别于其他专项规划,需对城市管理所包含行业进行系统性了解与研究,这就需要掌握各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专项规划内容,因此,对于行业专项规划的调研是基础资料的核心部分。2)与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各行业分管部门及项目编制组进行系统性座谈必不可少。3)要及时掌握和了解该规划所在城市的发展概况、发展趋势、宏观发展背景、政策导向及整个城市管理行业发展的总体概况,为下一步规划编制做准备。

2.2精确总结各行业内容

在详细研读基础资料和与相关部门进行座谈的基础上,准确总结该行业的核心内容,从发展成就、发展趋势、存在问题、解决措施、重点任务等方面提炼规划所需内容,并进一步将各行业内容进行汇总与梳理,最终提出适用于各行业发展情况的主要目标和考核指标。

2.3合理推进城市发展重大项目

规划编制要考虑城市发展需要,提出城市应重点建设的行业重点项目,如管理机构改革、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重要信息平台整合、城市管理法律规范等,该部分是支撑与提升规划质量的重点,编制单位需与业主不断就相关问题进行会议沟通和研讨,并广泛听取各行业部门和社会群众意见,最终形成可落地、操作性强的重大项目,在五年发展中予以落实。

2.4不断拓展城市管理内容

城市管理编制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传统市政管理行业,应不断对城市管理内容予以探索性拓展和尝试,如政府管理部门职能改革、城管、治安、消防、道路交通、水务、社区建设等,上至政府机构改革,下至社区自治管理均需在城市管理规划中予以关注和不断尝试,因为职权交叉、推诿扯皮、协调困难等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在以上方面出现较多,且目前解决效果并不理想。

3通州区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研究

3.1提出与城市发展阶段特点相适应的发展要点

通州核心区被北京市列为城市副中心,在“十三五”时期,正值通州区的城市发展转型期,因此在规划编制中应围绕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与之相适应的重点任务,主要包含:①承接功能疏解、有序落实保障任务;②提升城市形象,加强重点区域环境建设;③增强承载能力,着力提高基础设施质量;④推进协调创新,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从以上4个方面全力提高通州区的城市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

3.2提出与城市管理细节相关的规划建议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把握宏观大局,更要做好细节管理,网格化管理是目前最主流的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认为,还应纳入或单独编制与城市管理细节相关的小规划。如应按年度编制城市交通微循环改造规划,通州区目前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法是不断尝试对各种道路节点、拥堵点进行微循环改造,利用闲置用地增设临时停车场,事实证明这类做法非常有效,对缓解区域交通有很大帮助,这是以前大规划无法解决的问题,但这类项目目前尚缺乏有效统筹和详细计划。再如编制公共自行车管理发展规划,共享单车是近年发展迅速的绿色出行工具,无论是政府的公共自行车还是企业经营的单车,其管理和运行已成为城市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如何有效协调与管理,并有序组织其运行,均需科学有效的指导和相关的规范管理标准,因此,及时编制可对其有效管理的专项规划非常有必要。

4结语

城市管理范文7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突出政治引领,提升党建工作实效

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以党建“三化”建设为抓手,突出教育培训。通过开展专题辅导、领导干部讲党课、分批次前往于都、瑞金等地现场教学等形式深化思想建设。持续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活动,定期组织廉政谈话,建立“一把手”每周汇要监督机制,全面推进“廉洁”建设。

(二)勇战疫情一线,服务六稳六保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体干部职工快速返岗,参与火车站、高速路口、国道等10余个卡点值守工作。利用数字技术排查梳理湖北籍车辆4000余辆,对32个重点区域开展流动摊贩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清理12607起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行为。切实履行环境卫生守护责任,牢牢把住垃圾消杀、收集和转运三大关口,出动环卫作业人员172451余人次,环卫作业车辆27086车次,设置废弃口罩收纳桶112处,清运各类垃圾55361余吨。规范行政审批,推进“赣服通”3.0建设,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共简化审批127件,减免商贸企业行政审批费用85378元。联合各镇(街)开辟地摊经济摊点摊区139个,促进200余人灵活就业。深入企业宣传“二十条”和“十条”政策,协调复工复产防疫物资,联合区残联、市立医院等单位为玉禾田事业发展有限公司46名残疾环卫工人开展慰问义诊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补齐短板弱项,成功保文创卫

紧密结合文明城市复检和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要求,突出整治重点,解决创建难点,加大力度抓管理。以全省旅发大会、第三届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对重点区域、突出问题、短板弱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压实属地工作责任,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对属地市容秩序和行政执法的指导监督。持续开展环卫攻坚战,运用六步作业法常态化“洗城”,开展27条道路“以克论净、路见本色”试点作业,防控大气扬尘。联合职能部门加强余土车辆管理、加大处罚力度,累计查处余土类案件297起。强化餐饮油烟监督职责,督促属地依法查处油烟污染行为。全年共处罚油烟污染案件15件,取缔南门口等露天烧烤摊点16处,整治油烟净化设施存在问题的餐饮单位64家。

(四)深化改革任务,构建执法新格局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下沉100名执法队员和协管员,赋权街道、乡镇,推进执法体制改革。以“大数据”为核心,开发启用智慧“门前三包”联包联创微信小程序,对六个街道、沙石镇、水东镇和沙河镇的141条主次干道、102个社区、11364户商户实行“一店一码”数字化管理。高位推动解放街道试点片区的垃圾分类工作,高配转运设施、建设智能化厨余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创新实施对辖区规模较大的80家餐饮企业实施油烟排放在线监控建设试点和中心城区429辆渣土运输车辆物联网追踪。利用云技术开启“隔空喊话”远程管理,获得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办公室点赞并推广。综合运用市一体化数字城管平台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落到实处,全年共受理、派遣各类城市管理案件127392件,结案115887件,结案率达98.7%。

(五)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群众“如厕难”题,新(改)建公厕50座,协调对外开放公厕48座,纵深推进“厕所革命”。运用“加减乘除”挖掘盘活停车资源,新建公共停车场9个、临时停车场19个,机关事业单位开放停车场9个,路内施划停车泊位456个,开放夜间道路停车6条,累计新增停车位4800余个。新(改)建中转站3座,有效提高了生活垃圾转运处置效率。更新果壳箱、垃圾屋、垃圾桶2200余个,满足市民日常投放需求,提升卫生环境水平。市生活垃圾转运中心全年处理进站垃圾76716 车,垃圾总量234246.07吨。区大件废旧家具破拆中心全年处理大件垃圾629吨,改变了我区大件家具无处处置、只能人工破拆的历史。畅通信访服务渠道,有效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组织开展积案、重复信访问题化解攻坚,推动问题切实解决。严格落实信息公开,促进政务工作规范管理,优化“五型”政府建设,政协提案和人大建议办理答复满意率100%。

(六)持续精准施策,攻坚成效显著

全年累计拨付5万元开展沙石镇吉埠村困难对象房屋修缮、旱厕改造和村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帮扶干部积极投身复耕复产活动,帮助困难群众提升土地生产效益;引进餐饮企业,打造吉埠村夜市经济;建设智能停车场,解决村民停车难题;组织全村31户贫困户开展“颂党恩”“扶心扶志”“三讲一评”等活动,有效激发贫困人员积极就业谋发展。组建专职专班助力南外街道大码头社区城镇脱贫解困工作。全年累计拨付3.3万元用于老旧小区环境整治、结对共建和“两新”组织共建等工作。疫情期间协助社区开展返赣人员排查、困难群众走访、“爱心蔬菜送上门”、临时救助等活动。通过帮扶干部合力攻坚,挂点39户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积极做好挂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对挂点社区41个小区点对点整治,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次,参与人次约600余次。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城市管理水平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匹配。乱停乱靠、占道宣传、夜市游摊、井盖松动不平、部分路段的路面坑洼等影响文明城市形象的问题还较为突出。仍存在城市管理不精细化、不规范等诸多短板,长效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的标杆、特色打造不够,效果不明显。

二是功能短板与绿色发展要求不匹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总体提升,但在建筑垃圾治理、大件垃圾、餐厨垃圾、小区垃圾分类等的处理上还存在短板与不足,离绿色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

三是职责职权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匹配。当前市政、园林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管理权限没有下放,区难展拳脚。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过渡期,缺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我局与镇(街)综合执法大队工作衔接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尚未建立健全,街道综合执法平台与现行智慧城管执法监督平台的融合应用衔接不畅。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城管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总要求,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办好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以“三牛”精神推动城市管理迈入新阶段。

(一)攥指成拳,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赋能基层治理。

进一步厘清区级与乡镇(街道)城市管理事权,逐步构建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制定出台完备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价机制。联合赋权单位通过开展教育培训、联合督查暗访、业务咨询指导等方式,深入镇街开展业务指导和监督,加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法制审核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重大、疑难、复杂的行政处罚案件开展交流研讨。顺应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扩大执法监督平台使用范围,加快平台衔接,提升城市智治水平。

(二)合力攻坚,强化文明城市、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刷新颜值。

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全力推进城乡环卫深度保洁,提升城区公厕、中转站服务能力,多举措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加强社会化环卫作业管理考核力度,不断提升环卫保洁质量。持续抓好城乡环境整治两年攻坚行动,联合镇(街)大力开展农贸市场周边、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五个薄弱部位”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打造爱国卫生运动升级版。针对痛点难点增设视频监控、远程呼叫设备,补充市容环境监管盲点,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彻底根治城市管理顽疾。深入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和“门前三包”联包联创改革,打造全国城市治理的典范。

(三)各个击破,加快基础设施提质增效,补齐功能短板。

按照《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加强对辖区停车场、停车泊位的管理,升级智能停车系统,深挖建筑退让红线内道路资源,探索住宅小区配套停车场错时共享车位,有效缓解市区停车难问题。扎实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持续巩固“治脏、治乱、治堵”工作成效,分期分批对现有设施陈旧、功能落后的公厕和中转站进行改造升级,切实解决基础设施档次不高、环境不优等问题,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不断创新城市管理和服务,努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干净、更宜居,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变化,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聚焦问题,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展现城管担当。

启动解放街道垃圾分类试点项目,多形式宣传《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探索垃圾分类社会化服务运行管理机制,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与废旧回收“两网融合”。巩固提升分类试点成效,总结提炼出一套更加系统、科学和可操作的分类模式,打造样板。聚焦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善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建筑垃圾处理厂、建筑余土消纳场项目建设,抓好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积极做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城市管理范文8

关键词:公共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对策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管理出现了新模式,即数字化城市管理,这种城市管理方式革新了城市管理的组织、技术和方法,实现了城市管理制度等的突破。但这种尝试还不可能达到完美,所以需要在管理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结合目前的城市管理实践进行分析可知,城市管理属于公共管理范畴,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问题解决等进行思考,同时提出数字化城市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和改变的问题,这样,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实践效果会更加显著。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现状

数字化城市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了改善城市软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已经成了诸多国家管理城市、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在我国,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城市管理的要求有了显著提升。为了适应城市管理的具体需要,数字化城市管理悄然兴起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展现出了非常强大的生命力。总结目前的国内和国外城市数字化管理现状会发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在城市公共组织方面,主导者都是政府,即城市管理数字化的核心主导是政府。正因为如此,在城市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主体和运营主体都是政府,而参与城市管理的主要对象便是政府组织。就这种模式而言,其忽略了城市内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价值。就城市公共政策过程而言,其环节实现了进一步明确,相关信息也正在积极地录入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这些措施的利用推动了信息对外公布的深度和广度,即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力度等有了显著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公正政策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有效加强。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目前数字化城市管理进行具体分析发现,虽然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但是却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以下是对数字化城市管理存在问题的详细阐述。

第一,在目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实践中,城市公共组织的职能存在着重叠情况,且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城市管理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管理效率低下会拖长管理的周期,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导致大量的管理资源浪费,这对于节能型城市建设是非常不利的,也不符合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初衷,所以在现阶段的城市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实践中,解决组织职能重叠、效率低下的问题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第二,对目前的城市数字化公共组织管理进行分析会发现,存在志愿者管理混乱的问题。在城市管理实践中,尤其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具体实施中,志愿者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结合实践进行分析,志愿者的管理有效性提升会使志愿者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提升,这对于增强城市服务能力、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有巨大价值,但是目前的志愿者管理水平无法发挥志愿者的实际价值,城市管理存在着有资源却无法发挥资源优势的情况。

第三,目前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服务管理意识尚显不足。结合城市管理实践进行分析,优秀的城市管理者一定是城市服务者,也就是说要全面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城市管理者必须具备比较强的服务意识,同时要有突出的服务管理意识。只有在意识的引导下,服务工作开展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才会发挥出更加突出的效果。目前,因为服务意识和管理服务意识比较差,导致具体工作的开展存在一些问题。

第四,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作为城市公共管理的执行者,其在执行政策的时候需要明确政策的影响范围,并对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做科学预判,这样,政策的落实才会保证有效。结合目前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在政策执行中,比较多的执行主体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政策实施会有不好的社会影响,这导致了政策的稳定落地受阻。

第五,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实践中,市民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而且公共政策的执行力明显不足。正所谓社会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作为城市生活的一员,城市居民应该参与到城市管理实践中,要积极地为城市的发展和管理建言献策。总结实践发现,目前的城市居民参与城市建设以及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城市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较窄,且很多居民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价值。

第六,数字化城市管理绩效评估的标准存在问题,而且能效问责机制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执行来调动其积极性,比如通过奖励措施的实施来使工作人员的热情进一步高涨。目前因为针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标准尚不成熟,且没有完善的问责机制,所以工作人员的热情大受影响。

三、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基于公共管理视角对目前的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要真正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突出优势和价值,必须要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是基于实践总结的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第一,完善城市公共组织的职责划分。对数字化城市管理进行分析,城市公共组织机构的职责划分对自身工作的影响是显著的。基于职责明确和效率提升的具体要求,在实践中,城市公共组织需要积极地改善机构臃肿的状态,消除自身效率低下的弊病。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组织需要对自身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基于自身责任落实开展工作,以此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具体需要,从数字化城市政府组织入手对政府组织的性质以及职责进行完善,积极推动组织管理层级扁平化,并积极完善对外服务窗口,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组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还要依法赋予非政府组织监督权,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发挥突出效果。

第二,重视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志愿者管理。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实践中,城市公共组织应该对志愿者组织形成积极引导,使其能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在实践中,要合理划分志愿者服务活动性质,并在实践中发挥志愿者的突出作用,这样,非政府组织在城市管理实践中的有效性发挥会更加显著。就城市公共组织的具体工作开展来看,需要确定志愿者招募的前提条件,同时要思考志愿者的具体定位,要探索志愿者的招聘原则、方法、途径,同时还需要考量志愿者的录用以及培训等。在实践中,志愿者的工作开展需要有物质基础和领导基础,所以要强调对其的引导,同时要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志愿者工作的有效性表现得更加突出。与此同时,将志愿者工作纳入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中并做有效管理,最终的志愿者管理工作表现会更好。

第三,增强服务管理意识,提升管理水平。在目前的城市数字化管理实践中,需要从城市居民的需要出发,所以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民众的审美、服务,以及产品方面的需求进行考虑。对城市组织的服务管理进行分析,市民满意是核心理念,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市民理念的外化,要将市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开展和评价的核心导向。基于此,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在管理服务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服务管理意识,同时要对自身的服务管理手段等进行优化,以此来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不仅如此,城市公共服务组织在服务管理工作强化过程中还需要制定具有核心目标的服务工作战略,这样,工作开展的体系性和实践性价值会更加突出。在增强城市服务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的工作实践中,还要加大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的信息不对称治理力度。结合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在数字化城市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公正政策失效的风险,而此问题的出现与信息不对称有显著关系,因此在实践中需要针对此问题加强治理力度,改变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城市数字化管理的实践效果会更加突出。

第四,提升市民参与意识,提高市民参与质量。城市是公众活动的重要场所,市民有参与城市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在传统的城市管理实践中,市民对城市管理漠不关心,所以不会积极主动地对城市管理提出意见。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中,基于公关管理的具体需要对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进行培养,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城市建设与管理实践中,并积极地为城市建设与管理建言献策,同时成为城市管理的监督者。当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积极吸收市民意见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城市管理的整体力量会更加强大,城市公共管理政策的落实有效性会显著提升。

第五,要有效预防城市公正政策执行失控,加大公共政策过程执行力度。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执行体系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有效落实有显著效果,优化数字化城市公共管理体制,可以有效防范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控现象发生。结合实践进行分析,城市公共政策体系的组织建设也是需要积极加强的,因为组织建设工作的加强对优化组织层级结构有显著意义,对推动管理的扁平化、网络化、秩序化也有重要作用。在稳定、科学的组织关系基础上完善公务员制度,这样,基于公共政策执行者的职业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开展会更加顺利,在教育实施的情况下实现人员素质提升,相应的实践表现会明显加强。

第六,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效能问责机制。结合目前的实践进行分析会发现,在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体系中,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在完善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之后,立足于当前城市的公共管理对原来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内容指标进行修改与优化,能更好地对业绩指标、能力指标和工作指标等进行分类。在指标分类明确的基础上构建清晰、完善的指标评估体系并加以应用,城市数字化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会更加有效。与此同时,结合目前的实践情况进行效能问责机制的健全,可以有效规避城市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的倦怠行为,这对于城市数字化管理实效提升意义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