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要素范例

城市发展要素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交通工具普及化、产业发展需求等导致部分城市生态环境不容乐观[1]。哈尔滨市作为我国大型城市之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污染程度加剧,同时城市规模扩大也为绿化建设提供必要条件。   近年来,关于哈尔滨市绿化建设的研究逐步深入。陈俊瑜等较早地对哈尔滨市园林树种及常见树种进行调查,发现常绿树比例及乔木、灌木等树种比例失调,建议在不同功能区种植不同的树种,适当引入外来树种,完善城市绿化结构[2]。赵佳、缪雪莹等通过建立绿化乔木单株自然形体信息系统并运用群落生态学理论分析哈尔滨市园林植物分布及结构特征,得出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单一,建议丰富园林树种选择,建立多功能化园林景观和城市森林[3-4]。华德尊、范文义等指出落实绿化政策、创新绿化结构、推进现代园林产业建设是提升城市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5-6]。此外,张小虎等、牛爽、常琳娜等进一步指出实施乡村绿化工程、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应成为哈尔滨市绿化建设的重点规划项目[7-9],进而较全面地论证了哈尔滨市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哈尔滨市绿化现状基础上,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探讨现行绿化政策,并针对未来政策方向提出建议。   1国内外关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进展   环境生产要素理论产生于全球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背景下,依托传统生产要素理论,对现有政策及经济方式展开新的探讨。SedlacekT运用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分析农作物生产环境需求,得出地区自然条件的改变成为制约小麦营养价值发挥的重要因素[10]。AntkowiakIetal以奶牛生长差异为例分析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在畜牧业的应用,得出在营养摄入量均衡的情况下,外部环境对奶牛生长质量具有重要影响[11]。此外,AegerterBJ、HalstvedtCamillaBlikstadetal也从植物学和生物学视角探讨环境生产要素的外部作用[12-13]。可见,国外已实现利用环境生产要素理论指导具体生产活动的阶段。相比之下,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多集中于工业产业及商业服务方面。黄蕙萍、方时姣较早地提出环境要素应纳入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14-16]。汤天滋、赖宝成等在探讨生产力要素时指出,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使得环境要素与劳动、资本等实体要素一样,构成了生产力运行的基础[17-18]。李利军等系统地提出环境生产要素是在大自然地理环境观的基础上,承认整体环境的稀缺性和价值性,依据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融合的要求,对环境做出的有利于改良环境管理和经济活动理念的性质界定,对企业生产、政府宏观调控、绿色经济核算及环境补偿机制构建具有重要意义[16,19]。综上所述,环境生产要素是在传统生产要素基础上,考虑整个环境的供需能力、资源稀缺、产权界定等因素,形成规范环境生产的理论,涉及三大产业等多学科领域,核心目标是环境可持续发展。   2环境生产要素视角下的哈尔滨市绿化政策分析   2.1环境补偿政策   目前,哈尔滨市绿化工程主要包括重点区域退耕还林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村屯绿化、城市绿化、公路绿化和江河湖渠堤坝绿化。其中,环境补偿政策是指对村镇地区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民进行政策补偿,具体包括将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内的耕地、大中型水库及重要水源地周围的耕地及居民点视线范围内坡度15°以上的坡耕地及其他地区坡度25°以上的超坡耕地改造成林地,依据适地适树原则,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商品林。2008—2012年,计划对农民的补助标准为苗木1.5元/株。为顺利完成退耕还林任务,政府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营造经济林或速生丰产林,并给予苗木补贴,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依法将非法侵占林地的土地予以还林;采取股份合作、租用等方式,获得造林用地[20]。哈尔滨市政府将退耕还林工程与城市绿化紧密结合,立足于城市,深化激励措施与环境补偿制度,确保城乡绿化建设同步进行,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2公共参与型政策   公共参与强调重视公众群体的力量,使公众成为城市绿化的主动参与者,并扩大绿化建设成果的惠及范围,提高社会综合效益。首先,哈尔滨市政府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植树造林,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生态建设,推动森林、林木、林地的合理流转,维护森林、林木所有者合法收益,调动森林经营者的积极性。其次,加快绿地、森林公园、湿地等景观建设,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20]。再次,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弘扬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使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多方面提升公众参与程度[21]。公众参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政府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激励公众参与城市绿化建设,有利于高效地完成政府工作规划,并使公众共享绿化成果。   2.3技术指向型政策   技术要素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实现清洁生产和物质循环利用。城市绿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哈尔滨市政府坚持依靠科技,实现种苗生产区域化、供应基地化、质量标准化等目标,确保苗木供应满足造林绿化需求,同时制定造林绿化科技保障方案,推广新型树种和珍贵树种;另一方面,坚持科教兴林,开展林业科技创新,提高林业人员科技素质,加大林业科技支撑力度,推进林业增长方式转变[20-21]。哈尔滨市依托高等院校研发先进技术、推广先进理念、挖掘高水平人才,实践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使机械化作业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方式,绿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2.4法制化的市场运行政策   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强调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市场运行的重要保障,城市绿化建设中常出现政府部门强制征用私人用地和以权谋私等违规行为,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众利益。林木管护是确保造林绿化成果的重要保证,哈尔滨市政府依据35项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健全管护机制,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加大林业执法力度,推进依法行政,对出现重大问题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并开展公众监督和全民监管工作[20-21]。综上所述,哈尔滨市绿化政策印证了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即以公众参与为手段、以规范立法为保障、以技术服务为支撑、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基于现有政策框架,哈尔滨市绿化工程体现出向科学化发展趋势。#p#分页标题#e#   3发展方向   近年来,哈尔滨市绿化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需完善,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化政策,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笔者建议如下。   3.1提高沿江沿街绿化覆盖率、改善中心城区热岛效应是优化环境结构的必然选择   研究表明:绿化覆盖率是影响城市热环境的重要指标,较高的绿化覆盖率有助于缓解区域热岛效应[22],受人群流动、交通环流等因素的影响,哈尔滨市中心城区热岛面积逐年扩大,热岛面积占规划市区面积的比重以及中心城市年均温呈现递增趋势,阻碍城市生态建设进程。建议充分利用主干道路旁及沿江区域打造生态长廊,丰富植被类型,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绿化相结合,特别注重繁华区域的绿化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的绿化覆盖率,缓解热岛效应。   3.2合理规划绿化区域、完善城市绿化生态系统是实现环境循环利用的必要途径   完善的生态系统是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有助于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持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23]。生态系统不仅与绿化面积等绝对指标相关,还与绿化布局合理程度等相对指标相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哈尔滨市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各区域人口分布不均衡,易出现局部区域环境质量较差的现象。建议在空气污染较重的区域扩大绿化面积,丰富绿化植被类型,缩小污染物的扩散范围,改善重污染区空气质量;二是近年来哈尔滨市将部分待开发荒地用于社区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在社区植被规划效果方面却差异明显。部分社区忽视生态环境建设,虽短期内节省建设成本,但不利于构建良好的社区环境。建议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植被规划,提高住宅容积率,完善社区小片林以及公共游憩建设[24];三是重点开展农田、村屯及公路周边的绿化工作,拉动乡镇相关产业发展,扩大生态系统覆盖范围。   3.3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是完善环境市场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随着哈尔滨市城区规模扩大,政府逐步利用未开垦的土地并借助松花江流域优势积极营造人工湿地,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但仍存在交通不便、后续管理不善等问题,制约了湿地效益的发挥。建议扩展公共交通路线,完善湿地景区交通网,建立专门化湿地管理组织,以产业化模式规范经营湿地公园。   3.4依托绿化产业接纳剩余劳动力是环境公共属性的具体体现   除公众共享环境成果外,共创环境价值也是环境生产要素公共性的体现之一。绿化产业人才需求范围较广,涉及绿化方案设计、选址评估等规划项目以及种苗培育、植树造林等具体实施项目,扩大城市绿化建设区域有利于平衡劳动力就业供需状况,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加快非农化和城市化建设,完善再就业工程,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4结语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能源结构欠合理导致城市空气污染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25]。绿化工程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生态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哈尔滨市应进一步重视城市绿化工作,合理布局绿化区域,完善绿化政策,落实绿化工程,致力于改善空气质量,确保城市环境和生态安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为城市社会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2

关键词:新时代;小城镇;发展瓶颈;转型路径

引言

当下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区别于大容量、高污染的城市和易替代、高成本的乡村,现阶段小城镇作为经济社会的功能融汇单元以及空间支撑载体,其转型升级的稳定性至关重要[1]。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战略导向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区域关系协调性、要素流动合理性、城镇经济活跃性等方面[2-4];实操应用层面则聚焦于城镇发展过程串联化、产经能级高效化、空间结构紧凑化等[3-6]。2019年浙江省“关于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的意见”,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之后,“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再深入,昭示着现今对小城镇重视程度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亟须表里组织的“大蜕革”[7-10]。本文以经济常态化、要素互联化的新时代为契机,剖析现今小城镇主体发展瓶颈与难题,梳理出区域城乡统筹协调机制框架,通过研判区域城镇群发展能级水平,完善城镇自身特色内核,旨在为新时代小城镇要素集聚导向、产经发展模式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

1新时代小城镇发展瓶颈剖析

自我国“一五”起,工业经济带动下的快速城镇化浪潮波属云委,城镇发展要素集聚的态势愈加显著,“马太效应”愈加凸显。在大城市蓬勃壮大的衬托下,小城镇的发展呈现出本地人口规模萎缩、产经体系支撑不足、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等显著特征,整体缺乏高质量发展机制的引导。溯其缘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外部条件上,区域城镇发展体系不健全;自身特征上,城镇发展脉络导向不明晰。

1.1区域城镇发展体系不健全。与众多发达国家相较而言,我国区域城镇发展体系突出表现为大城市显著“强势”、乡村地区显著“弱势”并存的独特现实。小城镇作为链接大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纽带,却无视自身发展需求,优势要素逐步向大城市靠拢,人口数量萎缩、城镇功能缺乏,对乡村的吸引能力与辐射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区域城镇发展体系正常功能的释效,造成了大城市不堪重负,“城市病”“温室效应”问题格外严峻;而小城镇、乡村要素流失、无所作为,逐步出现破败凋敝的景象。在一定程度上,城镇化率年年攀升的背后,是小城镇以超越生态环境容量、基础配套规模的姿态,仅是实现“农民-居民”身份转变的“城镇化”,缺乏将小城镇作为承接大城市与乡村两极过渡阶段的载体形态。

1.2城镇发展脉络导向不明晰。长期以来,大城市作为经济活力的“发动机”,承担了区域内部众多的诉求职能,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也比较完善[11]。对于小城镇而言,现阶段仅着眼于发展机遇与政策红利,推动创业风口产业发展、完善适度的配套体系仍是首要任务,难以从整体、长远角度考虑未来发展需求。基于此,小城镇以“亚健康”的规划方式进行预测与调控,整体发展导向缺乏对自身历史脉络与发展优势的梳理与传承,跟风式模仿,同质化发展,无论是经济体系重塑、产业特色挖掘,还是城镇风貌营造,皆朝着短期见效、形象工程等方向,长期将难以为继[12-14]。

2新时代小城镇升级路径探析

在经济发展常态化、生产要素互联化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解决现阶段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定位不明、方向不准、特色不显等病症[15]。其一,应全面构建区域城乡联系纽带,依托“大城市-小城镇-广大乡村”要素联动、层次清晰的城乡结构体系,找准小城镇发展定位;其二,应精准研判整体区域发展阶段,整体评估周边地区对其各方面发展的影响效应,找准小城镇转型方向;其三,是大力提升城镇自身特色内核,以提升城镇自主能力,完善要素配置体系为基本抓手,彰显小城镇特色内涵。

2.1全面构建区域城乡联系纽带。为避免城乡关系失调、区域竞争力下降的趋势延续,介于大城市和广大乡村两者间,培育和壮大小城镇的规模与实力尤其关键[16-17]。有别于小城镇与大城市的吸附作用、小城市与广大乡村的竞争关系,将小城镇空间载体作为重要的城乡联系纽带,承接大城市部分功能转移,并吸纳乡村地区就地城镇化人口,提供必备的公服配套,最终形成“大城市-小城镇-广大乡村”要素联动、层次清晰的城乡共荣发展新格局(图1)。显然,形成高效互联的城镇乡层级网络,构建新型城乡格局体系、理顺三者的发展逻辑,将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后半场政策红利延续的支撑点与发力点。

2.2精准研判整体区域发展阶段。大城市对小城镇的“吸血”与“反哺”作用始终是学术界争辩的话题[18]。通常来说,在区域发展初期,大城市“龙头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小城镇、乡村地域依附于大城市发展,要素集聚现象凸显,大城市的“虹吸作用”造成周边地区“集聚阴影”效应持续显现,抑制了小城镇的发展;区域发展演化后期,大城市的要素扩散机制占主导地位,临近小城镇受到大城市的正向辐射效应,承担部分外溢功能,从而获得更强的发展动力。因此,在研究小城镇升级发展路径时,需进一步考察小城镇所在特定区域的发展阶段,精准研判周边城市对其各方面发展的影响效应,因地制宜提出小城镇的升级发展路径。在区域发展初期,小城镇应与大城市施行差异化政策与策略,按照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协同推进发展,加快构建要素保障体系机制,通过提升小城镇发展能级,开辟新型城镇路径;后期,小城镇应积极承接大城市外溢功能,融合自身发展优势,实现城镇自身发展的升级迭代。

2.3大力提升城镇自身特色内核。某种程度上看,小城镇特色的缺失与城镇自主能力、要素配置体系等方面息息相关(图2)。首先,通过“强镇扩权”等方式合理扩大小城镇的自主财权,促进其经济发展,并通过不同层级政府职责、权限的再优化,实现城镇发展自主化、持续化。其次,以城镇空间为基本载体支撑,加快推动特色产业体系构建,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要素,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传承地域特色文化,避免简单套用城市的空间布局肌理,逐步强化城乡空间管治机制,有机融合城乡空间要素,打造出城镇特色的地域风情风貌;优化交通体系支撑,加强城镇要素流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要素配置的连通性;完善公服基础设施,逐步提升医疗、教育及市政配套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容量与品质[19-20]。

3结语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3

 

伊春市是小兴安岭一座临水而建的城市,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部级公园。汤旺河的河水穿城而过,因此城市内部以及周边的景观都是依水而建。如何让汤旺河这泓清冽的冷水得到与人的亲和性以及为科学研究提供可行性是其建设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目前汤旺河沿岸的部分驳岸已经渠化,且形式单一,落差大,环境不协调。有些自然体系没有经过任何修饰,不利于人们进行亲水活动,且由于乱砍乱伐的原因造成水土流失和物种萎缩的原因,使原本水质优良的汤旺河水源遭受到了污染和破坏。   1城市自然生态要素的建设   首先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来初步确定城市的自然山水基本形态结构,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地形地貌进行分析归纳,为了强化自然要素的整体形态结构,我们在毁坏严重区域进行自然要素的建设和生态恢复工作,同时通过政府职能限制影响区域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以体现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设计中共划分4个生态区域:生态功能区、文化景观区、主题公园区、特色景园区(见图1)。其中“特色景园区”就是能够起到连接其他景观园区的作用。因为汤旺河滨河景观规划区域范围比较广,在设计中不能泛泛的做成统一的模式,而是要依据地势、地貌、环境、植物类别、交通、河水等要素进行重点设计和连接设计。而且,每一处连接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把自然的因素尽可能的应用进来。实践证明,这种把河流、山体、公园、林地等自然要素都纳入一个较大的自然要素形态结构之中的宏观设计手法,能够使汤旺河沿岸城市内外大面积的自然公园景观相互串联起来。不仅对城市的无序蔓延能够进行控制,对城市生态环境也有进一步改善,同时也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游憩空间。   2城市自然生态要素设计手法   在设计中引入自然要素。具体做法是首先对需要设计的区域进行重新梳理、按类型统一编排,比如可以利用的土地和原有的绿地空间;其次利用原生态的河流和山脉通过我们的设计使之联系为一体,用以加强景观的连续性;三是以伊春市为中心,通过景观的外延加强与周边村镇的联系,使设计得以延伸。这种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景观主体框架、同时也使城市周边的河流保持了自然风貌和物种生存的多样性,从而改善了生态环境状况。   3合理的视线走廊与空间开敞度的建立   所谓视线走廊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保证视线的畅通[1]。在汤旺河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对分割城市自然要素的视线走廊进行了严格的系统分析,整理和疏导了其中的重点开敞空间,使城市现有建筑实体和规划内建筑实体对自然要素景观的割裂和破坏减小到最小程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和政府一起制定相关政策用以控制城市建筑的高度和密度,尽量避免视线对于景观关键部位的遮挡。在设计中我们利用汤旺河较为开敞的地段作出迎合自然并与景观节点相联系的设计,使其与城市要素自然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春、夏、秋、冬”园的设计,在视觉上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使自然中四季更替的美景融汇在一起,让人流连忘返,情不自禁。   4呼应自然要素的边界设计   汤旺河不仅是伊春市的母亲河,也流经周边很多的区县,在其周围形成有很多原始的湿地景观和山地森林景观,如何能够在设计中既能体现设计因素又能不失其原始的自然风貌是本次设计的一个重点。一个尝试就是使用逐步虚化的手法来进行,就是在临近滨河的地段进行主体设计,在主体设计的边缘进行弱化处理,或者在某些局部地段只做标识牌方向设计、地标设计、台阶、人工垃圾筒设计等等,以此来呼应主题设计。这种呼应的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把自然山水这类自然要素上升为与建筑互为补充的平等地位,而且能做到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在空间立体格局上的和谐和共融,达到让观者能很自然的感受身临其境的状态[2]。   5城市中工业建设工程与自然空间景观格局的关系   由于伊春市目前还处于开发建设的城市之一,又由于地处寒带,因此目前大型的工业建设项目不是很多,对目前城市发展影响较小。但随着旅游、开发建设的力度加大,扩大现有城市规模、发展快速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强,将会有诸如高速公路、城市大型工程设施等建设出现。针对这种发展趋势,为了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出现景观割裂、自然要素形态遭到破坏的现象,我们从城市的可持续生态发展的角度出发,在设计中把城市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从视觉系统上到物质平衡上都保持一定的联系。重点进行人工景观介入和自然景观恢复,力求做到保证城市内外动植物在自然空间中的交流。有了这样的可持续设计,有效的保证了城市以后扩大建设实施而不破坏景观整体网络的可能性,保证了视觉形态的完整性以及城市周边自然景观形态空间的连续性,最终使城市边界自然要素空间与城市内部达成景观的协调一致(见表1)。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设计,利用原有的湿地、丰富的植被和良好的水质,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生态美的规划格局,以尊重自然和突出湿地景观为主导方向对汤旺河沿岸多个景观细节进行考证、规划和设计,使城市与滨河的融合浑然天成,打造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景观印象,同时也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系统,使整个汤旺河区域成为人人向往的休闲旅游圣地。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4

(一)物质与环境

1.城市面貌趋同。

从目前我国现代新城市空间的建设整体结构来看,根据行政、文化、商务、市民中心等不同的定位要求,各自呈现不同空间形态特征。新行政空间多采用以行政办公建筑群体为主的构建形态,如成都新行政中心由建筑楼群由莲花瓣的办公楼和一栋“鸟巢”状办公楼组成;新文化空间则多采用文化建筑群体构成中心区的构图中心,如天津市文化中心的项目包括天津图书馆、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大剧院、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从这些空间结构现状特征中可以看出,景观轴线、功能轴线能线性空间结构是串联和形成新空间的基础。在景观轴线构成中,通过结合各个公共空间和绿色开放空间等重要的空间节点,形成区域内重要的景观轴线,而功能轴线的构成则依托空间位置较居中的城市干道,串联起区域内各个重要的功能构成要素,如商务、会议、商业等总要公共建筑。可以说新城市空间的结构多是运用了轴线与构图中心想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并不能造成城市形象的趋同,所谓的“千城一面”的感觉而是建造实施后所最终呈现的形态。

2.空间利用效率低。

新的城市空间多以高层建筑为主要建筑形式,而在众多的高层建筑中多分布于地块的一侧或中心位置,以强调高层建筑的独立性和标志性,地块中其余空置的部分则形成高层建筑的附属用房或是高层建筑的外部公共空间,这种布局方式造成地块间的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较远。相比国外城市的高楼林立,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土地开发强度,我的城市空间中的高层建筑分布相对显得松散稀疏,在相同地块内的建筑空间使用效率明显小于国外。这样的城市空间布置和使用,明显违背了现代城市空间紧凑集约发展的根本原则。

3.自然要素提升。

新的城市空间集约化的发展状态,促使了城市各个空间要素的相互整体发展,其中更加注重公共空间与绿色空间的相互渗透,以弥补新城市空间开发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现代新城市空间中大大加强了自然要素的构建,绿地系统的规划构建起新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特征。按照国家利用土地和建设用地功能的综合平和需求,绿化率一般都已到达35%左右,在一般的大型公共绿地都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从2007年到2010年的三年间,广州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5222公顷,建成区绿地率增加1.63%。这些多是进年来新城市空间重视生态绿化的成果。

4.慢速交通空间缺失。

城市中步行空间的营造是保障城市活力延续的根本,在新城市空间中微观道路功能正是满足人们步行交往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提高城市居民出行利用率最高的交通空间,对于城市交通功能而言,起到了对城市其它道路空间分流的作用。但在多数新城市交通空间的建设过程往往忽视支路等微观道路规划建设,与传统城市空间中安静蜿蜒小径、富有生活气息的胡同、树荫覆盖的幽径相比,新交通空间中的道路形式一律都是宽阔的大马路。如总人口约80万的广东高要市,其规划建设的江滨新城主干道宽度达60米;规划人口95万的昆明呈贡新区主干道宽80米;深圳体育新城主干道最窄处为44米,最宽的深惠达到宽至120米,而人口近2000万的北京市,其长安街最宽处也就是120米,众多的案例直观的说明了国内在新建交通空间在设计上体现了“小城市的规模,大都市的规格”。

(二)社会与经济

1.商业活力不足。

现代新城市空间中的商业功能日趋完善,由复合线型转向网络化、立体化功能。商业建筑更为密集,商业中心区的用地范围逐步扩大,加上各大国际商业机构的入住,形成以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所谓“一站式”综合商业等商业形态,而一个成功商业功能的运行则否取决于地段和交通、人气以及管理几个方面的因素,而新城市空间中的居住和办公使用率低导致区域内的人气难以集聚;此外在商业发展中以追求现代商业办公环境,也使传统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正在被功利的、冷漠的现代城市空间所代替,加上传统城市空间成熟的商业环境和完整的配套设施的竞争,目前我国新城市空间的商业活力实际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2.传统社交体系瓦解。

传统城市空间环境中聚集着稳定的传统社会交往群体和社会组织,各个部分有成熟和紧密的共同生活特征。长期生活的环境和传统社交体系让市民相互间产生稳定感和安全感,这种传统的社交体系也形成一定的区域文化。而新空间环境打造的便利的现代生活方式也将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模式,汽车等快速交通工具的使用,纵然缩短了人们的生活成本,这种“家—车—目的地”的生活模式,破坏了人们相互交流的权力,撕裂和损坏了传统的社会交往关系。新居住空间中把来自不同区域的个体相对集中在新的环境中,虽然新居住空间有完善的居住功能设施,提供着各自可供互相交流的、舒适的公共空间,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现代社会发展与人们之间社会信任度的矛盾,造成在新居住空间内难以再形成原有稳固的传统社交体系,传统的居住文化圈解体,新的居住文化有难以在一两代居住者中建立起来。

二、现代新城市空间演进动因

(一)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新的城市空间是各种要素的复合,这些空间要素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交融。营造新的空间环境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以高度集聚的立体化的开发背景下,建立多层的交通空间和建筑空间,在实际建设中是需要复杂的建设过程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西方国家,有人总结出当城市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将进入一个加速阶段,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经济因素处于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新城市空间的发展是以经济实力为前提条件。

(二)政策引导的策动力

政策引导是政府运用规划手段来引导开发商提供公共空间的手段,以弥补通则式管理的灵活性和适用性。意大利建筑师罗西则认为,城市依其形象而存在,这个形象是出自某种政治制度为达到其理想形式而构筑的。城市产生与发展的每个阶段过程无不与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等有关。现代社会一般通过城市发展政策、法律和规划对城市形态加以控制。许多城市纷纷对新城市空间的建设实施了一定的规划控制与管理。依据国家制订的一系列建设法规,其中包括行政法规(城市规划法、城市建设法、土地管理法等)与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法规(设计规范、更新拆迁安置办法、土地分类标准、传统风貌保护实施办法等),通过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具体手段综合解决新城市空间的问题,力求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形态。

(三)重大事件的影响力

重大事件对于新城市空间的发展的影响不仅涵盖面广,而且有其明显的时间阶段特征,它对新城市空间完善提升的影响也是直接而且积极的。通过城市中举办各种类型的重大公共活动,将是整合城市现有资源,以强有力的实施目的和统一目标发挥这些资源所应有的最大效率。这种公共事件的影响力将促使区域内的各类项目快速的实施完成,让事件的发生和城市发展在时间维度上保持一致。积极主动的应对和结合自身的现状和战略目标,借重大事件之机,达到提高完善本地区设施、加强地方管理以提高新城市空间环境品质为目的。

三、现代新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优质的公共环境空间和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是营造良好城市空间的基本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掘新城市空间中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环境要素内在联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辩证统一,通过不同要素之间的完善与整合,才能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一)营造优质的新城市空间

优质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保持活性的重要方式,城市空间中各构成要素的相互整合、相互协调的发展是实现舒适的新城市空间的前提条件。营造优质的公共空间环境应强调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共生、和谐的整体关系,这种整体关系强调区域内社会、经济、自然的有机统一。营造优质的公共空间环境在社会因素的背景下,需要适宜社会的发展,形成体现历史文化内涵的场所空间;而在经济环境的调节下,则需要实现高效、快捷、集约的空间形式;最后通过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适合区域内适宜地貌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场所。

1.相互关联性。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受到社会文化、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且空间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是相互渗透、重叠的。与传统的功能分区、树状分级等机械的论点想比,现代新城市空间更加注重内部的相互关联性。相互关联的城市空间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特征,强调空间的交混、有机、参与、创造、平等开放。

2.和谐共生的思想。

共生概念来自于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在建筑学中的认识,同时这一概念也被他应用与城市设计的过程,在他看来“共生在本质上不同于调和、妥协、混合或折中主义。共生之所以可能是由于承认在不同文化、对立的因素和不同的要求之间以及在二元对立的两个极端之间的神圣领域”。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和谐共生,不仅仅是中心区个构成元素相互之间的组合和叠加,而应该是将这些构成元素作为城市构成中的基本结构,通过有机的组织和联系来加强各个功能和活动之间的混合,使其在内部发生作用,相互促进和激发,在外部才已活力的形式被表现出来。

3.多元化的整体性。

城市的结构的发展具有不可预知的复杂形式,从成功的中心区营造案例来看都注重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多样性和开发性的特征。面对城市生活的复杂群体,文化、习俗、经历等等因素让这种组成变得更家复杂,这正是由这种千差万别的不同构成了城市五光十色的城市面貌,让城市在复杂的碰撞和各种矛盾的交织中产生活力,所以城市应该反映和适应多种多样的人的需求,这种需求将公共空间环境、人们的活动、城市功能设施、城市文化内涵、城市经济需求、自然环境要素视为一个相互交织的体系,强调多种元素的动态协调与有机统一,整合、协调、优化空间内各功能之间的构成关系,使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在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协调统一。

(二)营造富有活力的新城市空间

活力是促使新城市空间不断发展、有机生长的力量源泉。富有活力的新城市空间是为了要充分发挥空间的最大效益,让新的城市空间不仅只停留在物质表面,更要激发其产生的活力效应。如何保证新城市空间在快速发展中的“持续最佳状态”,塑造极限效率下的人性与公平,形成一个充满活力且适宜人类生活的城市空间,主要体现在新城市空间中对社会、经济、文化活力的保持。

1.社会活力。

社会活力主要是由社会交往行为激发而形成,可及性等则由人的行为所产生从而激发活力。对话的消亡与交往的消亡,也意味着日常生活世界的沉沦。新城市空间的社会活力的营造首先是保证区域内人口结构平衡与和谐,将各个层次的居住主体都吸纳到新的城市空间中,以形成更加多元混合的社会发现形态。从而实现多元化的居住形态,高级公寓、普通公寓与经济住宅并存,这些各种人构成了新的城市空间日常活动、消费行为和社会交往直接促成了社会活力的生成。其次,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也是促使社会活力的有利方法。在信息社会私人空间空前发达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公共生活,而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交往的发生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使社会活力集聚。

2.经济活力。

经济活力是城市活力的外在驱动力。从积极组成的角度看,新城市空间的经济空间效益是“各经济要素在城市空间的配置组合形成一定密度、局结构和形态后所产生的一种效益”。这种效益因配置和组合的合理程度而大小与正负之不同。经济发展要求效益最大化,资源的最优配置是获得效益的要手段。提升新城市空间的经济空间效益主要是通过合理配置商业、办公、服务业的比例,加强城市空间的聚集度和吸引力,形成多元复合、紧凑高效的经济形态,保成经济活力的生成。

3.文化活力。

新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与与城市传统文化上的连续,形成属于新城市空间的文化活力,这也是城市品质与格调的展现。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传统文化氛围,文化活力的营造主要是对城市传统文化背景的分析并坚持适应性规划策略,发掘新城市空间特色的和延续社会文化肌理。面对城市文化活力的延续,新城市空间内的各项公共文化设施所强调的不是数量上的优势,关键是在于公共文化设施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以及公共文化设施所具有的公众参与价值。此外。在新的城市空间内通过延续城市传统习俗的各类活动,延续、发扬城市文化精神,,同样也能增强新城空间的文化凝聚力。

四、案例证说

(一)神农城项目概况

神农城是湖南重点项目,构建未来株洲大都市发展的新城市空间,其中有四个方面目标定位:

1.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质量,规划采用整体城市设计的手法,对炎帝广场的各个空间要素进行整合、优化与提升力求表达人、城市以及自然的和谐关系。

2.塑造新区商业中心,依托天台山公园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炎帝广场的人文资源,建设以休闲商业为主导的区域,使之成为株洲城市生活的新旗舰。

3.以神农城作为株洲的城市名片,将会使城市具有持续的投资吸引力,激活内外消费活力,并为所有株洲市民提供独一无二的城市荣誉感。

4.建立都市绿色新生活,作为城市客厅,要容纳多时段多类型的活动,形成为所有株洲人共享的生活休闲空间。

(二)株洲新城市空间发展SWOT分析

株洲新城市空间SWOT分析通过新城市空间的内部的自身优势、缺失和外部环境面临的机遇、挑战加以综合分析,通过SWOT的分析可以看出株洲神农城优势在于基地处于株洲城市发展的战略性位置,是新老城区交通主轴和开发区绿化主轴的交汇点、毗邻未来市级行政中心和大学城,是未来株洲大都市发展的中心、天台公园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都市绿色生活的最佳诠释、炎帝广场的恢弘气势和历史人文资源4个方面;劣势在于活力不足,公共服务性功能缺失、广场尺度过大,核心凝聚力不足。从天台路上看,炎帝像背影为铁塔桁架结构,似被困于笼中、空间文化氛围不足,仪式性、纪念性和庆典性不够突出、缺少固定节庆舞台,有大型演出时,需要临时搭建、缺乏景观设施,天台公园目前处于一种自然的粗放状态,缺少功能的介入以及界定6个方面;机遇在于新城市空间的营造是株洲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契机,为适应现代休闲娱乐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新城市空间形态设计应优先采用具有较强生长发展能力的开放性空间组合架构以满足适应变化的需要;威胁在于长株潭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竞争力,新城市空间形态的不断完善。

(三)株洲神农城城市设计策略

1.文化精神传承。

将神农文化作为主题,以神农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来诠释和提升城市格调,激活城市地块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并对区域内的景观要素和建筑功能要素化整为零,以聚落式的方式渗透其间。通过对炎帝广场原高台部分的梳理,尽可能保持原有建筑结构,通过建筑,景观和构筑物等多层次的衬托进一步确立炎帝像在广场中的核心位置。广场中轴线的强化使以炎帝像为背景的舞台更具仪式性和庆典性,同时也让市民能更以直接的路线进入广场上层空间。在炎帝像的北部设置景观轴线,联系象征农耕文明的炎帝以及工业文明的电视塔。在这条轴线中央设置了景观水池,并在中央有火焰喷出,在节庆时间形成良好的视觉以及庆典效果。

2.主题元素运用。

在广场与建筑之间的带形景观通过设计分别表达耕种、医药、服裳、弓矢、陶器以及乐器。并通过与商业街的功能设置相呼应,达到互动的效果。在面对内街部分则通过商业广场的设置表达炎帝文化中的商业精神。与线形的步行街道一起构成了有节奏感的、收放的商业空间。

3.商业活力营造。

拉链型商业建筑与原有背景建筑形成了一条线形的步行街和六个小型商业广场,营造出有节奏感、层次丰富的商业空间。一二层为单面和双面结合的主题品牌店和精品店。三四层的咖啡和休闲餐饮充分利用大面积的室外平台,与商业内街构成视觉的互动。在广场内侧加建商业内街,既将人的活动应向广场,又与后部高层一起形成了统一的广场大背景。共同形成了一个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

4.生态低碳表达。

神农城以低碳经济的要求组织业态,从规划设计、建筑施工、材料工艺等方面充分体现节能环保,采用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新技术,并引入污水处理的尾水和中水回收循环,真正实现低碳建设发展。在具体的设计中,通过在神农城内部建设一条亲水绿化带,串联起各景观环境要素,让市民更好的与与森林、湿地、湖泊等自然景观亲密接触;并结合炎帝文化,神农城打造农耕园、湿地园、百草园等丰富多彩的植被园林景观。一系列的景观环境营造让神农城绿化率高达80%以上,保护原有生态,充分彰显环境友好、生态宜居,显现公益性。

5.构建标志性公共建筑。

标志物凝聚着人们对新城市空间的认知印象,体现着新空间的整体形象特征,是增强区域内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集中表现。新城市空间中的标志性建筑中引入更加强调的互动参与功能,让人们对标志性建筑的印象不仅停留在外部空间形象上,还有更多的互动体验过程。所以神农城项目建设在公益性的基础上,神农城以神农文化为主题,营造生态水系(神农渠)和神农广场、神农太阳城、神农像、神农湖、神农文化艺术中心、神农大道、神农塔等一批标志性的建筑与景观,而这些景观,都对市民开放,提升市民的公共生活质量。

五、结语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城乡规划设计;发展要点

城市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在近几年追求高效率发展目标的背景下,各个城市都呈现出“短平快”的发展格局,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发展问题,其中对人们生活与环境影响较大的则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生态建设”成为社会发展主题。基于此,各个城市需要重新把握城乡规划设计要点,充分践行生态发展观,为提升城市的综合价值奠定稳固根基。

1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化建设滞后的主要表现

现代化城乡体系的不断建设完善,对城乡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即加大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力度。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主要的评估要素。而在近年来的城乡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为主要动向,因此大部分城市都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且在推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应用根基,因此体现出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的缓滞性。城乡规划设计中缺乏生态化建设的具体表现为如下。第一,城乡规划中对城乡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各个城市都存在农田资源被占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导致出现严重的农田耕地破坏问题;第二,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忽视对城市环境的有效保护。在城乡规划设计项目中,对城乡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生态要素评估可以发现,大部分城乡规划设计方案都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很容易出现城乡污染问题,也无法做到对城乡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充分协调;第三,城乡规划建设缺乏智慧方案。在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理念中,智慧城市建设也是主要分支,而在生态化城乡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将能够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水准。而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大部分设计人员都不能做到对大数据等技术的合理应用,导致无法为实际城乡建设提供生态要素评估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使大部分城乡区域发展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生态文明视域下城乡规划设计的多维度策略

2.1做好上位规划设计,留足城市绿化空间

城乡规划设计发展,需要设计人员充分重视上位规划设计,在上层设计方案中充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后期的城乡发展提供权威指引。基于此,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应在城市上层设计阶段不断融入绿化发展理念,提高绿化、水系等生态要素的面积占比,从丰富景观多样性出发构造生态城乡格局。由此,城乡规划发展人员应在开发指标中纳入绿化面积占比这一指标,可以通过打造景观绿化廊道或城市公园等,为居民提供可亲近的景观空间。其次,针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洪涝问题,城乡规划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布局城市水系,将其与景观空间相融合,丰富景观空间功能。同时,要充分践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布置多种景观形式,如草地、湿地等,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而在构造城市生态景观时,则应注重使用自然要素,避免出现过度的景观维护需求。

2.2把握城乡区域功能,全面增加生态要素

城乡规划设计的要点之一为功能分区设计,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功能分区设计需要全面增加生态要素。设计人员需要关注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生物生产功能以及文化支持功能。首先在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方面,设计人员要重视文化生态建设,并对整个社会生态进行合理规划。在城乡发展格局中,主要包括居民生态和产业生态两部分。设计人员需要积极进行上述功能区的生态要素规划设计。(1)居民区生态规划设计。对居民区进行生态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同时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城乡发展规划时,可以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为居民提供绿色节能的人居环境。其次,设计人员还要充分结合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以及城乡区位因素,对生态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要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净化水系等方式做好居住区的绿化工作。此外,对城乡居民区进行生态文明设计,还要关注社会生态与文化生态。在对社会生态进行设计时,规划人员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管理机制,为生态城乡的稳定可持续规划奠定基础。而在文化生态建设方面,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则要关注城乡文化的内在价值,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乡区域名片,体现城乡发展过程中对艺术美感的追求。(2)产业区生态规划设计。城乡发展产业区关系到城乡发展能否获得稳定的经济助力,因而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将产业区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应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角度出发进行规划设计,要求产业负责人重视对资源的合理应用,通过合理分配、回收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还要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产业,并从文旅融合角度,推出高标准的生态旅游项目,同时要注重将生态产业分支拓展到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最终实现对产业格局的优化调整,打造城乡生态型经济模型。

2.3明确生态发展目标,推广生态保护措施

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基于生态文明理念,设计人员需要在每一个环节推广生态保护措施。对于当前出现的生态问题要及时予以修复,并从留存物种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保护细节。尤其在当前的旧城改造以及拆迁工作中,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应重视土壤修复与生态系统建设,保障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而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规划人员则要在设计阶段就积极融入生态理念,从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以及污染防治等方面出发,完善方案细节,大力推广应用节能用具与生态能源,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城乡发展生态效益。

3结束语

城乡的合理规划设计是保障国家获得发展力量的重要前提,对城乡进行规划设计,规划人员需要把握设计层次,从城市整体发展框架设计到宏观城市设计再到城市区域设计,都要充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具体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秉持生态发展优先理念,对城乡进行全方位的生态化设计,形成明确的城乡发展定位,拓宽城乡发展空间,优化城乡发展总体格局。

参考文献:

[1]许稻香,朱丽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20.

[2]何伟.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中国地名,2020(1):44.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6

关键词:乡村智慧平台;城乡要素流动;城乡融合;路径;保障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的出台,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专家学者发现,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绝不是牺牲单方利益的零和博弈,推动城乡高质量有机融合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但长期以来,社会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态势造成了城乡间不小的发展差距,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31元,仅为城镇居民的39.93%、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3.89%。因此,引导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城乡高质量融合,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工作的重点。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也为城乡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互联网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让更多群众共享“数字红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以泰安市道朗镇丰山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城乡要素流通不畅的现实背景下,阐释乡村智慧平台对于要素流动的推动作用,并提出相关保障措施。

一、乡村智慧平台的概念

乡村智慧平台是一种将互联网嵌入乡村振兴,支持多方参与的开放性信息平台,它以应用程序和微信公众平台为主要载体,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和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提供信息的管理、共享和服务,从而促进城乡间的信息交流,助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本文中乡村智慧平台采用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运维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和五层架构进行设计,包括访问层、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和感知层。感知层主要通过物联网、RFID(无线电射频识别)标签、摄像头、传感器等传感技术和设备实现对城乡间基础设施、交通状况、资源环境等多方面信息的采集和监测;数据层是乡村智慧平台的核心,包括业务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和其他数据库,它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存储、分析,实现信息的集合;应用层基于感知层和数据层提供的核心数据,通过不同板块以应用的方式为用户层的用户提供服务,从而使得城乡间信息互通,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二、城乡要素流通不畅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农村建设,积极推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囿于基础设施、信息获取不对称等条件的限制,社会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笔者调研后发现城乡要素流通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流通不畅,上下行结构失衡

农村电商的发展为产品的流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但从实际成效来看,工业产品下行远远大于农业产品的上行,上下行逆差较为严重,城乡间产品的流动仍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一是农产品上行不畅。首先,城乡间缺乏有效的供求信息平台,采购商低价收购,再以高价卖到城市市场的现象屡见不鲜。其次,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较为粗放,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生产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使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削弱了顾客对产品的信任,阻碍农村电商的发展。最后,当前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薄弱,道路等级低、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运输困难,在上行过程中损耗多、成本大。二是工业产品下行不畅。一方面农民消费水平低,对工业产品需求散、乱、少,且季节性明显,导致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农村物流体系不完善,工业产品运输往往只能配送到县一级,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障碍还没有完全清除。

(二)土地流转缓慢,制约城乡要素流动

长期以来,小农生产的组织方式使得农村的土地规模较小、集约化程度低。土地流转规模小,流转期短,难以满足土地承包商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需求,因而限制了土地流转,阻碍了土地价值的发挥和资金要素的流动;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导致城乡土地权能长期不平等,农民们担心户口离开村集体后就会失去农村土地及各项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人口流动。

(三)信息交流不畅,城乡间信息不对称

信息是当今时代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造成城乡间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而当前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互联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缺乏稳定的网络环境。截至2020年12月,农村地区的非网民规模占全国非网民规模的62.7%,农村地区非网民规模大,部分农民信息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对信息的利用意识和利用能力,加之城乡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信息要素在城乡间流动不畅。

(四)人才流通不畅,农民工进城难和人才下乡难并存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就要实现人员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当前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存在着农民工进城难和人才下乡难的双重困境。在城镇化过程中,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前往城市工作、生活,但因户籍制度影响,正规的招工渠道有限,他们在就业、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权益受到限制,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因而阻碍了农村人员向城市的流动;而对于城市中的人才来说,尽管有意愿去建设乡村,但因人才引进渠道较少,职业发展和晋升机制不完善,阻碍了人才下乡。同时,由于乡村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等条件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返乡创业缺乏条件,人才下乡动力不足,客观上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五)公共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配置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社会资源会自然地向城市流入,城市往往拥有更优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城乡间的公共资源配置失衡。以教育为例,政府对于城市的教育投入远远多于乡村,人们为谋求更好的教育会从农村迁往城市,长此以往,公共资源向城市的倾斜也带动了其他要素向城市倾斜,阻碍了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

三、乡村智慧平台助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路径——以泰安市道朗镇丰山村为例

丰山村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道朗镇。随着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的推进,丰山村从一个穷山村逐渐走向富裕,面貌焕然一新,但在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信息闭塞、人才流失和资源流通不畅等问题,为破解这一问题,当地依据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建立乡村智慧平台,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助推产品的双向流动,激活电商经济

电商经济的蓬勃兴起为农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丰山村抓住机遇,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电商当中,并积极解决电商平台以工业品下行为主、农产品上行不畅的问题。乡村智慧平台一方面可以提供市场信息,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扩大农产品销售;另一方面,平台可以通过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和展销,让大众了解到丰山村的茶叶、黄精等特色农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二)助推信息的双向流动,弥合“数字鸿沟”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农村有限的信息获取渠道,导致城乡间信息获取的不对称,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又进一步拉大了城乡间的贫富差距。乡村智慧平台为城乡之间提供了一个专业性的信息获取渠道,农民可以借助平台了解近期的市场动态、最新的生产技术和招聘信息等,因信息的丰富而增加增收的机遇;同时它也为城市提供了一个认识农村的窗口,了解农村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重大项目信息、特色产品和生产信息,以及土地租赁、买卖、转让、抵押等相关价格信息等,打破城乡间的信息壁垒,以信息资源流动带动其他要素的流动。

(三)助推人员的双向流动,协调人才发展

近年来丰山村人口流失严重,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使得农村发展缺乏人才支持,老人、妇女、儿童成为丰山村人口构成的主体。乡村智慧平台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农民可以通过企业的招聘信息找到满意的工作,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乡村智慧平台又是一个展示农村发展的窗口,从农家乐到乡村旅游、从农村电商到“淘宝村”,它给予农民们返乡致富的希望,更向人们展示了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吸引人才返乡,由此协调人才发展,助推人才的双向流动。

(四)助推文化的双向流动,提高文化认同

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机制,越来越多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在年轻一代人的眼中消失,全球化背景下各种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的冲击,造成了青年人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疏离。通过乡村智慧平台可以留存乡村记忆,为村民们打造一个线上的精神文明家园。平台作为农村宣传的线上名片,可以提升大众对农村文明、乡村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了解,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乡村智慧平台也为农村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发展思路,促进农民改变落后观念、尽快融入新时展,推动城乡间文化的双向流动,提高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四、乡村智慧平台助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保障措施

(一)推动优质平台建设

乡村智慧平台的架构和内容将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平台功能的发挥,针对当前平台质量良莠不齐,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又普遍存在下载量低、用户少、更新缓慢等问题,应该着力推动优质平台的建设,积极推广乡村智慧平台的应用。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智慧平台,要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在用户使用方面,要考虑到用户主体多为信息素养相对较低的农民,优化页面布局,尽量简化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难度;在内容方面,要加强平台内容审核,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和漏洞修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健全政府引导和市场化机制相结合的运营方式,引进竞争激励机制,通过良性竞争推动运营商开发更优质的产品,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实现城乡间生产信息、就业信息、市场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对接。

(二)推动城乡服务设施一体化

一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应遵循统一的配置和建设标准,打破以城市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模式,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着力弥补农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不足,使公共服务配置逐渐均等化。二是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以乡村智慧平台助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一方面,要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网络全覆盖摆在农村建设的关键位置,大力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光纤建设和5G网络覆盖;另一方面,要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通,加大农村道路建设力度,提升道路通达度,建立高效率的物流仓储体系,畅通产品运输和人员流动的通道;健全村级物流网点布局,建立客货邮有机结合的物流配送体系或在中心村建立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畅通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三)畅通人力资源流通渠道

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人为本,要保障人员既能够走出去,也能够引进来,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人力资源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间人员流动的体制障碍,落实农民工就业、就医、住房、子女入学等的保障工作;要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积极引进专业化人才,健全大学生下乡机制,优化人才选拔制度,通过资金支持、政策鼓励等措施吸引人才回流,完善人才返乡的社会保障;要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机制,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四)积极引导并协调资源配置

通过乡村智慧平台打通城乡要素流动的通道是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实践。但当前有些地方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乡村智慧平台的建设缺乏政府的统一引导和规范的体制建设。推动乡村智慧平台在农村推广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和不同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政府应积极引导,统筹规划,合理界定各部门职责,加强各部门间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保障乡村智慧平台的良性运行。

五、结语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7

关键词:城市街道;文化要素;城市记忆;运用;融合;景观设计

引言

“梁陈方案”是当年中国在新城市化建设中所面临现代化和历史文化冲突的见证。这份方案当时没有被采纳。今天,五十年转眼已过去,看看如今的中国城镇建设,似乎就生活在“梁陈方案”的“谶语”里面,面对历史的思考我们今天仍在继续。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从城市改造中吸取教训,城市现代化建设从单调乏味到逐渐重视人文关怀;从盲目追求现代化到重视地域文脉的保护。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学者都在研究如何使城市更新在现代化基础上追求把现代城市景观打造的更凸显地域性文化魅力。设计师们在街道景观改造中愈加重视对文化要素的使用。

一、街道承载城市文化

(一)街道对城市的重要意义

“一条街。一串记忆……因为一段爱情可以爱上一座城市,因为一条街道也可以爱上一座城市。”这段话充分表达出街道对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重要性[1]。雨果说:“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说明人为创造的城市街道彰显人类文明,街道搭建起人类和文化之间的桥梁。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历史沿袭,街道融入了当地群落生活气息,氛围特征,风土人情,思想观念。它既是当前社会现象的集合同是时代科技文明的具象表现。岁月变迁,城市建设不断更新,最后变成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二)城市文化的变迁对城市街道景观的影响

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大多经历以下四个时期演变。第一时期本源文化生成:中国古代文化的沿袭从农耕社会开始封建制度下,街道呈现出严格的等级和规矩的布局。第二时期西方文化的入侵:我国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的统治,大批外国人进入中国,街道开始模仿西方城市,路面拓宽、平整、修缮沿街建筑迎合道路美观、添加城市家具路灯等设施甚至,开始关注街道绿化,异国色彩浓厚。第三时期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我国封闭自主发展受“先生产,后生活”观念影响,街道形式单调乏味,对人文关注甚少,城市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模样。第四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迎来了新的外来文化的交融高潮,设计紧跟世界先进景观规划的前沿,街道立体化更加注重人文关怀[2]。由此可见城市文化每一次的大变迁都深刻的影响着城市街道景观的演变。

(三)当今文化要素在城市街道景观中运用现状

在城市建设更加规范的前提下大部分城市在进行街区景观设计中都会强调城市景观的识别性,注重城市文脉的挖掘,如南京民国文化1912街区、天津洋楼文化五大道、成都巴蜀文化宽窄巷子、上海石库门文化新天地、重庆浓缩山城文化磁器口…….形势一片大好,但中国改革开放十年,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还有一定的滞后性后盲从性,与国外发达城市的街道建设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尤其是文化要素的运用上,如何运用?怎样更加和谐的展现文化是当下设计师们思考的问题。

二、现今我国文化要素的运用在现代街道景观中存在的问题

(一)街道景观设计中文化要素错位的现象

当前,街道景观设计中,大众都表现的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展示特别关注,设计者们是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把能挖掘到的文化元素运用进街道景观设计中。但对文化要素是否能匹配当地环境,甚至能够达到升华精神的目的还是不易[3]。2018年11月,上海徐汇区打造一条以落叶不归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徐汇主街”。把古丝绸路上消逝的古国文明移植到复兴西路,让市民在感受丝绸之路上的辉煌艺术之余,向其传达环境保护的理念。沿街景观从万里长城到大漠文化,从装饰树干的大马士革玫瑰花再到敦煌浮雕等共十二处景点装置,让市民直呼乡土气息浓厚。上海公众号留言呼声极高的评论都认为“这些景观和装置都不好看,还不如只有落叶自然美”(如图1)。上海市有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举办落叶不归主题活动向市民传达环保概念,却舍弃挖掘本土文化,引入与其格格不入的古丝绸之路特色且以粗糙堆砌的方式呈现给上海本地市民,既没有展现地道的西域文明,也没有让市民感受人文与自然的融合之美,更没有传达出环保精神,显然画蛇添足,这种文化要素运用的错位现象在许多城市的街道景观中屡见不鲜。

(二)街道景观设计中文化要素使用缺乏时代精神

如今城市街道是当代人在使用,它应该蕴含这个时代下的精神与物质追求的意义,更应该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使无形的精神反应在有形的景观中,但有些道路景观设计中一味的追求历史感,仅限于把旧的历史形式照搬到景观设计中,就如同“徐汇网红路”即错误的运用文化要素又没有赋予丝绸之路新的时代精神,和当地环境格格不入[4]。

(三)街道景观设计中文化要素的嫁而不接粗糙罗列

四川某镇街道边被修饰的中式建筑上硬生生接出两层不同时代不同色彩极不协调的阳台完全是嫁而不接的生拉硬拽。一些设计师在文化众多选择中难以舍弃无法提炼,认为把所有历史文化都运用在景观中就能体现出文化的丰富之感。如“徐汇网红路”把丝绸之路上不同文化一一堆砌成十二个装置景点。还有个别城市景观大杂烩似的把多段历史文化同时展现在一条景观大道上,这种多又杂乱的做法给人以历史文化堆砌感[5]。

(四)街道景观设计中文化要素的模仿风

由于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国内经济发展迅速,资源流通与商业往来越来越密切,促使地方文化的相似性越来越高,如全国各地景点都流通着义乌商品批发来的“特色”商品,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一条条结构相似文化特色含糊不清的商业街、步行街、文化街拔地而起,如徐州市某古镇商业街、湖州某古文化商业街等新开发的街道都搭建起一些表面仿古元素的建筑无核心内涵,为了快速收揽游客商业化让人审美疲劳,如此掀起一股庸俗模仿甚至照搬照抄的潮流,不利于我国街道空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文化要素的运用策略

(一)在城市记忆中提取文化要素

城市记忆是集体共鸣的抽象化,也称集体记忆。是物质与非物质间相互影响下的产物例如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历史传统、民风民俗等…..,唤起记忆=文脉延续,当人们脑海中对于一座城市的记忆在某些契机下被所唤醒时,当下与曾经便得以重合,文脉便得到延续。纵观如今城市建设处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型变迁中,城市空间的异化和城市历史地段的消逝造成了城市“失忆”现象,一些“逝去”老街区,待拆的老房子......使人们在不断变化和巨型构筑物的现代城市里迷失。所以想要延续城市文脉就要保留城市的记忆,在城市记忆中提取文化要素,才能合理对城市街道空间景观进行设计。例如曾经街巷之门在我国南北方一些城市中都有不同的样式表现,上海朱家门一处小巷口“巷门”式牌坊非常精致,而杭州“高银巷口”牌坊便设计成街门,这种历史元素的提取成就街巷的“名片”表现出城市某些记忆的延续和体现出某种文化理念。

(二)对文化要素提取凝练和强化

中国许多城市承载着多段历史文化,在城市规划和街道景观设计中有“一把抓”的现象,对于城市特色的定位没有做到有的放矢,在街道空间设计中文化要素的运用没有做到取其精华,去繁从简。使得城市形象不伦不类。所以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对文化要素挖掘与运用时,设计师应采用各种处理手法将文化进行凝练、强化、升华。例如北京城门前大街经过重新整治,街上鸟笼挂灯、白色石鼓凳,许多著名商号建筑上挂着历史老照片等,都是同旧环境相融的新元素。景观设计中文化要素的运用不是古物件的照搬原貌,也不是抽象难以理解的现代主义,更不是文化景点的简单堆砌。把文脉中的精髓进行加工简化,使之迎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需求,才成为城市景观的“白话文”[6]。

(三)集合人的心理和感官需求建立景观中文化与人的联系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它的融入势必要与参与者相互影响,走进人们的心里勾起人们的记忆,使人们对其发生反应。马洛斯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在公共空间里人们有生理需求、归属于爱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所以景观中注入的文化元素必须要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可以通过不同手段进行设计,例如在灯光、材质、声音、气味、样式、影像等多种方式上的传达对人的感官进行刺激以至增强景观中文化要素与人的互动性,使街道景观真正给行人带来归属感和愉悦感。在日本东京饭田桥中心广场(如图2)的步行空间景观中处处演绎着日本传统元素,采用“年轮”的概念在地面铺装上注入了江户时代遗迹的富士山文化石板画,人们走在“年轮”上仿佛有了时代穿越感。

(四)现代技术与文化要素的融合运用

历史在时间推动下不断前进,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对物质和文化的感受、对事物的审美标准都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生改变,城市街区景观作为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也应该同时跟紧紧跟随现代化的步伐。2016年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提出了对城市街道优化的特别关注,在新时代下要提高品质增强活力。街道空间景观势必与时代的发展接轨,折射今天的科学技术先进水平,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7]。在“互联网+”“数字信息化”大背景下,将本土文化要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街道景观设计对当今设计师来说是挑战与研究的新机遇。在2019年光影上海街道互动装置展上《teamLab水晶烟花》让路人用智能手机与装置互动,选取图案出现在光树上传递祝福。成都太古里川西建筑特色历史街区改造成商业街,设计师搜集当地老建筑废弃砖头;空运来夜晚可以发出光亮的外墙石材。实现了地域文化合理运用,文化要素精炼提取,现代技术与文化元素相融合,商业与景观资源盘活,迎合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审美要求和物质生活[8],是街道景观设计优秀案例。

四、结语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8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整体规划

一、城市滨水区与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区域水系与地表接触区域的总称,一般包括水上区域、地表区域,以及附属建筑区域。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城市流经水系的宽度深度等水文条件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城市纬度、地形等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城市滨水区最大的特征是环境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具有更多的人工改造痕迹,也是人与自然环境最理想的接触环境之一。滨水区域两岸的地表区域具有丰富的景观设计价值,是景观设计师对滨水区域整体规划设计的主要对象和设计切入点,设计师往往会通过设计语言对城市建筑、植被、道路等元素与流经水系进行景观设计,使之形成新的城市滨水区景观,为广大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景观体验,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这既美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也保障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可以说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就是对城市滨水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它包括了设计师的景观设计理念以及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两个方面,也可以说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属于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中需要景观设计师运用水体(水体不仅包括自然水体,也包括大型的人工水体)、植物景观、人工建筑等依据设计原理进行造景,既要符合城市地域性特征又要满足广大市民对滨水景观趣味性和多样性的审美需求。

二、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要素

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分为自然景观要素、人工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三个方面。首先,自然景观要素包括城市滨水区的地形地貌、水文特征等地理条件,这些因素受到人为干扰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在景观设计中对于自然要素的了解程度往往会成为衡量一个滨水区景观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设计师对滨水水区自然要素的了解需要建立在实地勘测考察和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其次是人工景观要素,滨水区的人工景观主要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遗留下来的,比如桥梁、码头、堤坝等,这些是城市滨水区域,人与自然长期共存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中需要设计师发散思维进行保留与适当更新,使其能融入到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整体规划中,使广大市民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城市发展的痕迹。最后是人文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主要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为表现内容,包含节日、文化活动、历史名人广场等形式。可以以实体性建筑景观来体现城市文化内涵,例如以城市历史文化名家为主题的滨水区公园,也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龙舟比赛、滑冰比赛等增加城市滨水区的文化特性,形成深厚的滨水区文化内涵。因此,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开发中,要合理地进行历史文化景观设计,融入文化气息,增加城市的可识别性,保护城市滨水区的历史文化特征。

三、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现状及设计原则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滨水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众对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城市滨水区的环境治理与开发受到商业过度开发及工业污染的影响日益加深,两者之间的矛盾看似不可调和,实际上可以通过景观设计规划来规避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当下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的相似造成了城市滨水区整体景观设计的千篇一律、缺乏地域文化特征体现、近水区域的亲水设施不健全等现象,甚至一些城市的滨水区景观因商业过度开发或者工业污染对滨水区造成了不可逆的生态破坏,究其原因是在滨水区开发过程中没有遵循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的一般规律。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理保护与适度开发相互平衡

城市滨水区是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缩影,对于原本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来说,恢复和改善城市滨水区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方面。近年来由于城市滨水区商业开发热度的日益激烈,滨水区周边在利益的驱使下与城市生态保护的冲突日益激化,出现了一些商业行为侵占城市滨水区的行为,这就使原本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开发模式下都应该坚持保护环境为主的开发原则。在设计规划中,首先要对于滨水区景观区域的水体、乔木等自然资源进行详细的梳理,合理利用和保护。其次是坚持适度开发,坚决杜绝对于滨水区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运用科学的开发理念,尽可能地不破坏滨水区地形地貌,认真勘测滨水区的实际情况,不随意更改或缩小水体河道和面积,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基础上把握二者的平衡关系。

(二)滨水区开放性与互动性相结合选择

首先,滨水区是一个城市重要的面向市民和游客的开放性空间,市民和游客在其中可以享受到更加自由和自主的权利,这是滨水区的开放性体现。其次,滨水区可以给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闲设施和景观设计,通过浏览和参与丰富市民和游客的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这体现了滨水区互动性。好的滨水区景观设计应该兼具二者的优势,在设计创作中通过增设指示性标志或者增加通道入口,以及完善亲水设施等使开放性和互动性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三)尊重地域文化特征原则

在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中,既要满足市民对景观的审美需求和互动需求,又要尊重城市的地域文化。在设计中体现出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进而能够避免城市景观设计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更好地树立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形象特征。城市滨水区地域文化特征的合理展现是设计师对城市滨水区自然过程和人文历史过程的尊重与延续,是一个城市发展历程的缩影。不同滨水区所展现出来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内涵,是不同地方精神和城市个性的代表。例如生活在自然河道边的江南水乡,这里的河水是人们生活用水的来源,河道也是生活的场所。虽然没有大片绿地与各种活动设施,但却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这些是值得设计师们在设计中加以体现的地域特征。综上所述,在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对城市滨水区的所有自然环境要素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使其在设计中形成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城市滨水空间。市民和游客在其中既能享受到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又能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合理结合,更好地树立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形象特征。

四、结语

在滨水区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生态保护原则,注重城市与滨水区景观设计的融合与统一,促使滨水区景观带成为市民与自然环境最理想的接触环境之一。设计师通过设计语言将城市建筑、植被、道路等元素与流经水系区域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既美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也保障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可以说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就是对城市滨水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它包括了设计师的景观设计理念以及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两个方面,也可以说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属于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在城市经济刺激下,滨水景观建设迅速发展,每个滨水城市都有着独特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地域特点,其开发利用模式也不尽相同,面对不同的地域性和气候性是体现差异性的一个很好选择。因此,探求地域性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有着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谷永利.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2]姜雨薇.北方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5.

[3]万年香.城市滨水风光带景观规划[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