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作实践能力提升路径探索思考

学生创作实践能力提升路径探索思考

摘要: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影视传媒艺术教育中的核心环节。针对当前影视类专业课程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练习、轻实际操作,重单一课程改革、轻课程之间联合,重单一技能训练、轻创作思维培养等问题,探索了影视类专业学生创作实践能力提升的新路径。在细分创作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统筹课内课外实践,搭建产学互助平台,保证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与前后关联,有效解决了课程知识讲授与创作实践能力培养脱节的问题。最终完成影视类专业创作实践能力的提升,并实现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当前,影视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给应用型影视传媒本科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传媒艺术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行业指向性与实践应用性。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是影视传媒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打造优秀影视作品,满足行业发展实际需求,成功对接影视传媒公司、互联网公司、各级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导演、编导等岗位,笔者与教研团队进行了深入、持续的思考。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校影视类专业学生提升创作实践能力的具体路径。首先明确创作能力提升的纵向层次目标,即创作意识的培养—创作技能的训练—创作能力的提升—创作视野的拓宽;其次,扎实完成课内实践,积极拓展课外实践,搭建产学互助平台,形成“课内+课外”“模拟+实战”的横向创作课实践教学体系;最后,依据影视作品创作流程,进行“创作导师+创作团队+实际项目+推广评奖渠道”创作能力培养“全环节”链条把关。

一、目标分层,实现创作实践能力梯次提升

要想在地方高校影视类专业中提升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提升创作实践能力的目标,即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大学四年间每个阶段需要获得的实践能力。目前,地方高校影视类专业普遍以项目教学为主,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创作课程的教学活动,尽管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创作技能,但却无法纠正学生创作过程中创作意识单一、创作动力不足及创作视野狭窄等问题。毕竟,影视作品不单单是一个被消费的商品,它还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属 性 与 艺 术 属 性 。 学 生 创 作 出 在 技 术 上 符 合 创 作 规范,内容上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影视作品是高校影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基于此,需要对影视类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分层,形成“创作意识培养—创作技能训练—创作能力提升—创作视野拓展”目标梯次。首先,影视类专业学生在入校后应先进行创作意识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可先开设视听语言、中外电影史、影视精品解读等课程,使学生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规范与视听语言逻辑,必要的基础理论课与作品鉴赏课,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感受影视艺术之美,打好影视创作基础。课外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组织“观影沙龙”与“创作对谈”等活动,放映经典电影作品或邀请行业内知名创作者进行观影与交流,逐渐形成良好的“迷影”氛围,进而萌生创作兴趣,激发创作动力。其次,学生在具备一定创作意识后需完成创作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完成一部影视作品的创作需要具备策划、拍摄、剪辑、包装等专业技能,夯实专业技能,是完成影视作品创作的第一步。影视摄影、影视剪辑、影视声音、影视照明、导演基础等课程的设置尤为关键,在专业教师的讲授、演示与学生实操中完成专业技能的训练。并通过长镜头拍摄训练、对话拍摄训练、电影混剪等学期小作业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检验。再次,学生在夯实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应在大学三年级的专业课程中完成编剧、策划、导演能力的综合学习及训练,并在教师指导下联合完成影像作品的创作。例如电视栏目策划、影视短片创作、纪录片创作等课程的设置是对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的综合考核。学生不再进行单项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具体的电视栏目、剧情短片、纪录短片或短视频等创作项目完成创作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此阶段更注重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与创作默契的养成,为学生之后参加毕业实习与毕业作品的创作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学生大学四年级通过专业实习的课外实践以及参与行业项目、讲座、影展等,不断积累创作经验,拓宽创作视野,完成影视创作从“规范”到“品质”的突破。对于影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四年级本身就是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行业”的过渡阶段。此时学生已完成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及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有效对接行业真实项目,完成对此前专业学习的检验,对标岗位需求,找准不足,进而能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向“职业人”身份的转变。综上,创作实践能力目标的分层一方面能够有效帮助影视类专业完成当前课程体系的建设,使之契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一直使用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三层楼”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影视类专业课程之间的目标逻辑性与内容递进性。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张燕教授曾提出,“学科与专业、师资与人才建设的核心,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因为只有优质课程体系与品质,才能真正呈现出优质师资的价值能量,也才能真正作用于人才培养的实效”。基于此,对影视类专业学生创作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分层,是实现其创作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一步。

二、实践分类,构建“三轨”创作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影视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同综合类院校与专业性院校不同。综合类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注重的是学科逻辑,以培养研究性学生为主,它的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艺术类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要遵循行业逻辑,为影视、传媒行业培养“生力军”是他们的主要目标。而对于地方类院校而言,需要综合学科逻辑与行业逻辑,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为主要目标,充分结合学校发展方向与学生就业方向进行构建。基于此,扎实地完成课内实践,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搭建产学互助平台,形成“课内实践+课外实践+行业实践”的创作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升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十分关键。首先,扎实完成课内实践是基础。课内实践指的是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实践类课程中的实践学时部分,主要进行拍摄技能、剪辑技能、声音录制、灯光处理、后期包装、项目策划与实施等实践活动。课内实践的意义在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利用课内实践平台完成创作基本技能的训练。此外,在进行课内实践时可完成课程之间的联合实践。例如,在同一学期开设影视短片创作、分镜头脚本写作、影视剧本创作三门课程时,后两门课程的课内实践任务可围绕影视短片创作课程进行,为影视短片创作的学期作品提供短片剧本与分镜头脚本。如此,可有效提升课内实践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促进学生作品高质量完成。其次,积极开拓课外实践是补充。影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内,还应积极拓展课外实践。“知识的融通意味着我们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形成学科和专业的交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融,以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交融。”充分利用传统课堂以外的创作实践,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如独立于课程的实验室开放项目、第二课堂中各项影视创作相关活动及省内外学科专业竞赛等,完成影视创作模拟训练。在课外实践中,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入真实行业项目,在沟通与交流中拓展创作视野,完成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对接,最终促进综合创作能力的提升。课外实践不同于课内实践,专业课老师无法全程参与指导,更多时候依靠的是学生的创作自觉与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这样的优势在于学生之间可以打破班级与年级的界限进行创作实践,发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强强联合”,在观点与想法的碰撞中达到创作的突破。最后,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重点。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其始终坚持的办学定位。基于此,地方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积极与当地影视传媒行业、企业进行对接,共建师资、课程以及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且合作稳定的实践基地。在双方合作中,学校可采用“双导师”制,学校老师负责专业理论及技能部分的教学,行业老师负责实操与项目指导部分的教学。此外,校企双方还可以根据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共同建课,提升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此外,学校应积极引入合作企业的实践项目,为学生的创作实践提供真实情境,“情境化的体验式教学也能更有效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影视创作的创作理念,形成扎实的创作能力,是应对当前影视市场竞争对人才能力模式需求的有效措施”。企业能够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产学互动平台,学校也能够为企业输送“定制”人才,二者在深度合作中能够充分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高度协调与集聚,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上述构建的“三轨”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及行业实践的目标,实现了对地方高校影视类专业创作实践的科学分类,形成了提升学生创作实践能力路径的内在逻辑。

三、创作分步,打造影视创作“全环节”把关链条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的创作都需要在团队的合作中完成。项目引入、选题讨论、方案策划、素材拍摄、成片制作、特效包装、项目推广等各环节均需工作人员配合完成。基于此,在学生创作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创作能力、兴趣点、审美风格,逐渐组织形成自己的创作团队,并确定自己适合的岗位,再根据学生创作团队特点为其配备创作导师。每位创作导师指导3-5组创作团队,帮助其在项目选择、作品制作、风格确定、包装推广等方面进行“全环节”把关。全力打造“创作团队+创作导师+实际项目+推广、评奖渠道”创作能力提升的指导链条。“全环节”链条把关更符合影视创作自身的规律,学生能够真正在创作的每一个步骤中得到指导老师的建议。在打造影视创作“全环节”链条把关中,教师已不再局限于某一门专业课对学生进行创作指导,而是将指导过程贯穿于创作全环节中,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团队创作全过程的把握。在创作导师的选择方面,除自有专任教师外,通过校企合作搭建的产学互助平台可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师徒”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紧密度与配合度,旨在集各方之力帮助学生打造影视精品。这样的指导方式在艺术类院校中较为常见,但它同样可以被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所借鉴。需要明确的是,该体系独立于课内实践教学,是在明确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中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创作团队进行影视作品的创作。项目来源已不是专业课程的课程作业,而是来源于省内外学科竞赛、大学生电影节展、国内外各大短片节展,以及校企合作中的具体实践项目。对于影视类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而言,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及真实的行业项目才能真正激发出他们的创作热情,投入更高的创作热情,在完成影视作品创作及提升创作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专业自信,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地方高校影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够为区域影视传媒业的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便是提升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尤其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影视创作过程中很多环节如剪辑、配音、调色等在未来均可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但富有创新意识的创作实践能力依旧是影视创作中的核心竞争力。本文认为,明确创作实践能力提升的目标分层,实现创作实践能力的梯次提升,构建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行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教师在学生创作实践中“全环节”把关的链条是地方高校影视类专业学生实现创作实践能力提升的可靠路径。

参考文献

[1]姚争,张恒,冯建超.新文科视阈下影视传媒类一流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地位、价值与路径[J].艺术教育,2022(01):32-35.

[2]王冬冬.影视创作能力培养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7):148-152.

作者:卫轩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