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移云下图书出版业的数字化升级

大智移云下图书出版业的数字化升级

摘要: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数字赋能时代到来,各行业已经初步展开信息化改革,传统出版业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为了与时俱进,出版行业应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紧抓市场机遇,迎接挑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在“大智移云”背景下,阅读转向“无纸化”。这种无纸化的阅读模式与我国推崇的“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吻合。鉴于此,就“大智移云”背景下编辑出版产业的发展策略展开讨论,分析如何在“大智移云”背景下有效改进编辑出版流程。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应用,出版业在各个层面均受到了数字化的影响。2019年,全国共出版新版图书22.5万种,较上年降低9.0%;82种一般图书年度印数达到或超过100万册,较上年减少8种;另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印数超过7800万册,《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达到4700万册。除部分优秀原创图书的购买和收藏热度不减外,其他多数图书呈现萎缩之势。与此同时,中国数字出版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近年来,中国数字出版业市场增长率不断提升,传统纸质媒体正逐渐向互联网平台方向转变。数字赋能时代,大众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低成本化,使得传统出版业面临极大的挑战。传统图书出版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主要源于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和云计算的综合运用。虽然在当前阶段,中国数字出版业存在阅读体验差、盗版成本低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大智移云”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任何图书从业者都无法回避数字技术对传统图书行业的冲击。为了避免传统图书被时代淘汰,图书从业人员需要在变革与创新中不断突破,转变思路,以促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出版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数字出版的诞生和发展有赖于数字技术本身的进步,数字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数字出版的发展程度。数字阅读的普及不但对移动设备和专业的电子阅读器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对排版软件、字库工具、字体设计等软件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内的汉仪字库、常州华文、方正等字体设计公司设计制作了一些符合现代审美的新型字体,有的还引入了古书法字体,这些都为数字出版奠定了文字美感的基础;与传统纸质出版物相比,Adobe、方正、苹果等公司推出的专业排版工具,在数字出版工作中解决了数字读物的制作问题,也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阅读意愿;国际数字出版论坛IDPF(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是数字出版行业标准规范的制定者,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ePub格式即由其制定,IDPF全球会员包括Adobe、Apple、IBM、Ingram、overdrive、HarperCollins、Cengage、Learning、McGraw-Hill等国际大型数字产品和出版公司,其也是全球数字出版业的风向标。ePub这一通用格式的标准建立在html的基础上,具有自由开放的特征,这解决了数字出版内容在不同设备和不同操作系统下的显示问题,也为数字出版提供了更多文件标准支撑和保障;除此之外,功能日益强大且带有护眼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和电子阅读器在阅读市场上也获得了广泛认可。数字阅读App和电子阅读设备通常具有内置字典查询、标记、云书签、笔记等便捷功能,这些特性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数字阅读体验,成为相较于传统纸质阅读的巨大优势。

一、数字技术下传统出版业面临的变革

大数据的普遍应用对传统图书出版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传统出版行业正在从改变社会需求、改变出版流程、产品多样化、优化商业模式等方面展开变革。第一,数字技术降低了传统出版物的社会需求。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使人类的沟通打破了时空限制,信息数据的流转速度空前加快,人们获取所需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书籍、刊物等[1]。目前,互联网中的电子书籍因其内容多样、获取成本低、易于复制和传播等优势,受到了广大中青年读者的喜爱。近年来,网络自媒体的兴起,科技、教育、医疗等各类文章遍布,也对传统出版业造成了很大影响。第二,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出版流程。传统图书出版时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整合后方可予以出版[2]。另外,传统出版方式存在时效性差、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出版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刊物出版后并不能保证发行效果。而应用大数据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大数据的比对分析,提取读者关注度高的内容,判断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喜好,有针对性地出版数字图书,可以极大地提升书籍出版的效率和质量。第三,数字技术使出版产品趋于多元化。传统的出版编辑工作主要集中在纸质图书的出版方面,产品较为单一,读者的选择空间不大;但大数据的应用使传统出版物的流通渠道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3]。大数据技术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能力充分体现为分析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出版行业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会生产出个性化内容产品并进行产品的发行营销,这就直接促进了出版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第四,数字技术优化了出版业商业模式。传统出版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基于对原有经验的判断,有赖于原有发行渠道的销售数据和人员沟通,然后依此进行产品营销和铺货,其间存在数据采集片面和不全的问题[4]。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弥补了数据采集不全面的缺陷,使得出版业可以通过大数据采集及分析技术,准确地掌握出版产品的销售数据、售后情况,从政策、产业发展趋势、用户需求等方面多角度剖析市场。尤其是可以通过大数据采集用户的习惯与偏好,实现对不同群体用户的归纳分类,辅助出版业进行商业决策。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为强化出版业经营管理和提升选题策划精准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大智移云”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业的业务变革分析

为顺利解决大数据时代为传统出版业带来的诸多冲击和挑战,顺利把握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图书出版从业人员应不断创新,优化出版模式,努力提升工作素养,注重资源整合,以实现出版业纵深发展。第一,工作思维的数字化创新。传统图书出版业应对大数据时代冲击的首要工作在于要破除原有工作思维,理清数字技术与出版业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图书编辑要拓宽个人眼界,利用大数据时代下获取知识的便捷性,利用多种媒介搜集和分析信息,合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为出版业发展注入新活力[5]。同时,应逐步接纳新型数字化出版概念,将现代化的科技理念融入出版工作中。另外,还要在工作之余注重学习,熟悉大数据时代的出版业新业态,熟悉出版形式、流程,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二,选题策划能力的数字化提升。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如果选题出现失误,将会影响整个图书出版流程。传统出版行业的选题策划环节主要靠编辑的策划经验完成,因此,编辑的经验判断十分重要,但这种选题策划往往缺乏对目标读者群需求数据的科学分析,不够精准[6]。为此,传统图书编辑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导向,密切关注图书市场情况,不断提升选题策划水平。首先,通过大数据分析读者需求。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读者对出版物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准确把握读者需求成为编辑选题策划的重中之重。对此,可以利用大数据追踪分析大多数读者的阅读爱好、习惯、消费水平等,分析读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按需出版。其次,应用大数据准确把握政治导向和社会热点。图书出版具有一定的政治导向性。大数据时代,各类信息的实时为编辑及时了解掌握国家政治导向、提高政治敏锐度提供了便利。依托大数据分析,编辑应积极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多策划一些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的正能量的精品选题。最后,善用大数据提升编辑综合素养。为适应以知识生产为基础、转型创新为推动力的出版新业态,要善用大数据资源优势,持续深入地精进专业知识,广泛涉猎相关领域,让知识结构实现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同时,编辑要主动学习数字化出版技术、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新媒体运营技术等,补齐技术能力短板[7]。第三,组稿渠道的多元化拓宽。大数据时代,为应对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编辑应打破原有组稿模式,有效扩大征稿范围;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便利,通过出版社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向社会广泛征稿,拓宽组稿渠道。首先是利用大数据的精准导向作用,掌握大众偏好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结合中国知网、高校图书馆等数据资源,分析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科技带头研究单位等信息,掌握该领域的技术资源分布,建立科技信息库,以实现定向约稿,精准组稿。其次,准确把握市场动态,打造高质量出版物。大数据时代,编辑要加强市场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掌握数据背后的市场动向,打造定位准确的高质量出版物[8]。第四,信息运用能力的综合提升。大数据时代,信息具有海量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在此背景下,编辑要想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利用,就需要在工作中逐步提升捕捉、分析、转化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一是加强捕捉信息的目的性,在明确选题策划后,善用多种信息渠道有选择性地筛选信息。二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海量信息的有效价值能否被充分挖掘,关键在于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要找出大量信息的共性和 关 联 性 , 为 出 版 提 供 坚 实 的 数 据 支 撑 。 这 要 求 编辑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娴熟的信息处理技术。三是增强信息应用能力。前期信息的处理分析都是服务于信息应用的,所以编辑要以数据信息为导向,优化选题策划、内容生产等,实现数据的“为我所用”[9]。第五,电子版权的合理化运用。在大数据时代,不仅要关注传统出版物的著作权,还要注重电子出版物版权有关规定。在应用大型数据平台信息时,要遵循“认可第一”的原则;在使用文字、音像和其他资料时,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10]。另外,还要掌握我国与数字技术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在工作中做到既能整合应用各种资源,又能合理有据。

三、“大智移云”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思路

1-挖掘读者数据,精确读者画像

只有持续为读者创造价值,图书出版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从需求端下手,留住老读者,吸引更多新读者。因此,要进行精准的读者细分,针对不同的读者需求和读者群体,构建不同的营销策略和商业体系,建立不同的业态。对市场和读者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建立不同的销售渠道,最大限度地扩大目标客户范围,提高读者满意度,并根据读者需求及时调整。

2-不断完善图书产业生态体系,推进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

中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需要构建良好的生态体系,形成从作者、内容提供商、硬件提供商、服务平台到消费者的互利共生的良性结构和有效运行机制。由于图书出版业对国民素质提升具有巨大作用,一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数字出版业非常支持,从空间、资金到税收都出台了系列政策予以扶持。因此,出版行业要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推进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从最初的靠政策扶持,到主要依靠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3-培育形成数字图书新产业

数字图书解决了市场中存在的消费者痛点,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碎片化阅读需求,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更灵活的阅读方式。目前,阅读硬件设备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数字阅读已不再局限于PC端阅读,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及电子阅读器逐渐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使传统出版的受众和市场分流,对传统图书出版业造成了极大影响,因此,传统图书出版产业必须注重培育新市场。

作者:董傲囡 单位: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