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术报告资源建设思考

高校图书馆学术报告资源建设思考

摘要:学术报告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之一。通过分析学术报告的现状和特点,提出高校图书馆应收集整理学术报告资源,建立学术报告数据库共建共享制度,并精准推送给更多的科研工作者,从而提高学术报告资源的利用价值。学术报告是针对规定的学科课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某一主题、专题向相关科技工作者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或某学科前沿进展、实验数据介绍性的报告,由相关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参加并进行探讨、论证和研究的学术活动。学术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术信息、思想、观点得到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激励报告人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和创新。为了更好地交流专业知识、成果、经验以及共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高等学校经常邀请各领域的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汇报给广大师生,以开阔师生的视野,推动本机构的学术研究。高等学校的学术报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展现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实现知识传播和创新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学术报告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方式也日新月异。在庞大而复杂的互联网中隐藏着大量的学术报告信息,因此,从这些海量信息中找到感兴趣或有用的学术报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拟对如何建设和利用高等学校学术报告这一特殊的学术资源进行初步探讨。

一、我国学术报告资源的现状

学术报告使用正式的文本信息传达通过阅读和实验获得的信息。学术报告与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更侧重于呈现从研究和阅读中获得的信息,更多的是经验性的总结和发现,而不是讨论其他作者的观点。它也是许多研究领域的必修科目,比如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等。除文本外,学术报告本身可以具有不同的呈现形式,如表格、图表、影像等。

1-类型多

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日益重视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学术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随便浏览各大高等学校、各科研院所官方网站的公告栏和办公系统通知栏,上面几乎每天都会有各专业领域学术报告的预告通知。各类科研项目基金申请书的预算中都列出了召开可参加学术会议的计划。近年来,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多数学术团体、专业学术委员会以及相关专业机构利用网络直播组织大量的学术报告,各种学术会议“满天飞”。我国最大的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每天都有不同主题的学术讲座直播活动,并支持回放,方便更多的用户学习使用。微信公众号“学术报告板”“朴朴学术”等定期学术报告。这些海量的学术报告资源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科研视角和学术交流创新的途径,也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保存记录少

大多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学术报告的保存记录很少。国内一些数据开发商开始挖掘和收集这部分资源,比如“网上报告厅”、超星学术视频等商业学术数据库。这些商业学术视频数据库主要是从商业利益出发,其学术报告在前沿性、新颖性和创新性上达不到高等学校学术报告的水平,但是主题相对成熟稳定,通识性、科普性较强。一方面,高等学校举办的学术报告,无论是报告者还是报告内容,都是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学科设置来确定的;再加上高等学校专业发展特点和学术性质,可以邀请到本专业最前沿的科学工作者或学者,这些都是商业数据库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定数量的学术报告,商业数据库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可能对高等学校的学术报告做到全面记录和保存。因此,高等学校的学术报告只能由各高校自己组织记录、保存、共享。

3-高等学校学术报告建设现状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多元化和特色化发展,学术报告作为高等学校重要的原生态数字多媒体资源,日益得到重视。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收集在本校举办的学术报告;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要求在本馆学术报告厅举办的学术报告要保存记录;还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成立了《苏大讲坛》摄制组。笔者所在的学校要求所有在本校举行的学术报告要在图书馆进行备案(主要包括报告人的主要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介绍、报告内容综述、报告会图片或宣传海报等),并在图书馆网页设立《学术报告》专栏,编撰、整理、上传相关资料,然后归档记录;后期学校还将投入一定的人力,有选择性地对相关学术报告进行摄录,形成视听资料,为学术报告资源库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等学校学术报告资源的特点

1-学术性、专业性强,学科面广

高等学校各院系每年会不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作学术报告,故高等学校的学术报告几乎涵盖了本校所有的专业领域。高等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定位,可以确保高校学术报告的专业化和学科化,这也是高等学校“学术立校”的性质和使命。互联网强大的功能和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日益完善的电子学术资源,使本科以上的在校生、初级研究人员、高级研究人员可以便捷地获得自己所需的学术资料。实际上,每天海量出版的科技文献让研究人员眼花缭乱,不同学术积累的研究者在大量文献中抓取有潜在启发性的文献有一定的困难。一方面除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判断能力,从已有的文献中获得灵感进一步开展改进、创新工作也是需要不断强化和训练的;另一方面,不同的人因专业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所阅读的文献难度也不同,甚至可能出现读不懂文献的内容,也无法判断文献表达的结果是否正确,更难以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一场有效的学术报告,可以让听取报告的人在短时间内获取重要的指导性信息。

2-学科发展前沿热点,创新性强

学术报告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学术活动。报告内容既有前沿问题的探索,也有当前热点、难点、政策文件的解读。学科交叉融合下,听取学术报告可以有效获取演讲者所在领域的全面系统化的知识,而且向报告人提问可以快速解答听报告者心中的疑惑,比花大量时间阅读文献更加高效。同时,学术报告现场互动交流的氛围,能有效激发听讲者的灵感,从而掀起高等学校学术研究的热潮,营造高等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推动教学科研飞跃式发展。

3-受场地、时间和组织宣传限制,传播性差

学术报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也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相比于专业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等传播方式,学术报告因为时间和场地的局限性,以及有的学术报告组织者号召力和宣传能力有限,其传播和受众面有一定的限制。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报告一般都是某个方向的研究课题,听众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现在学术研究方向越分越细,多数研究人员的时间、精力不足,无法参加所有的学术报告。

三、高校图书馆建设学术报告资源库的可行性分析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收集保存各类信息资源,传承优秀文化,服务教学科研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和使命。

1-搜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

高等学校图书馆根据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搜集、整理和提供各种文献信息资料,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报告不仅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更是宝贵的学术资源和文化资源,搜集、保存学术报告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途径之一,对展示本机构科研成果,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有着重要作用。

2-服务教学科研是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使命,也是高校图书馆的价值追求

学术报告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激发灵感,创新人才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工作,收集、整合本机构的学术报告资源,建立学术报告信息、展示平台,发挥本职作用,有利于学术报告资源重复利用。

3-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图书馆独有的空间环境和学术氛围,为学术报告提供了优越的场地。纵观各大学的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研讨室成了必备设施,空间可大可小,满足了不同层次研究人员举办研讨会和学术报告的需求。近年来,各高校加大了对图书馆的投入,高校图书馆的软硬件条件不断改善,具备了学术报告组织开展,保存开发,以及再利用的条件。

四、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术报告资源建设路径

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不断搜集、挖掘、整理学术报告资源,将这一特色资源再利用,助力学校的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创新发展,提升图书馆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为高等学校“学术立校”和“内涵发展”提供保障。

1-保存记录

因为场地、时间和组织宣传等条件的限制,高等学校具有学术价值的讲座和报告的传播范围并不广泛。目前大部分高校举办的学术报告还不能被保存共享。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和校园文化的传播者、记录者,理应担当起记录和保存校内学术报告资源的责任。高校图书馆建立学术报告数据库,整合了在各个学院、各学科间的学术报告资源,扩大了学术报告的传播范围,提高了学术报告的时效性,并可被广大师生和研究者随时随地在线分享、学习、思考,从而发挥学术报告的最大价值。

2-推送与获取

除了本机构举办的有限学术报告之外,网络上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报告并不能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有效获取。由于绝大部分学术报告是以文本数据形式存在的,因此可以使用文本处理技术来实现学术报告的准确分类和推送。有关研究者提出了一种组合文本分类方法,使用文本分类技术从大量学术报告信息中找出参与者感兴趣的信息进行主动推送,以提高其对学术报告文本的分类适应能力。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术报告的分类效果,实现学术报告按照分类的精准推送,从而让更多感兴趣的研究者关注、了解学术报告,发挥学术报告应有的价值。

3-共建共享

各高等学校、学术机构、科研院所等线上线下的学术报告,就像浩瀚宇宙中一颗颗耀眼的星光,照亮了每一位热衷于探索和研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工作者的世界。不同类型的机构建立学术报告共建共享机制,有助于学术资源合理的有效利用,发挥最大效益。建立不同机构、不同行业、不同学科内部共享交流制度,再进行有针对性地推送分享。学术报告是重要的多媒体数字资源,在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的读图时代,作为数字资源建设与提供保障的图书馆应承担起高等学校学术报告视频资源数字化的责任,并建立高校学术报告共享平台,让全校师生能随时随地在线分享本校举办的学术报告。

4-传播交流

高等学校学术报告在学术交流、科研灵感激发、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举办一场高规格、高质量的学术报告,报告人、受众者、组织举办方都是宝贵的财富。如何让这笔财富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高校图书馆应记录学术报告,发挥图书馆信息存储、传播交流的本能作用,即将学术报告和图书馆相结合,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实现学术推广和学术价值的双赢。学术报告是知识的播种机,通过报告会上的交流使知识得以更好的传播,从而带动整个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受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聆听学术大咖、资深教授、行业达人的学术演讲和报告,发现知识的魅力。建立高校学术报告共享平台,保证学术报告记录制度化、标准化、合法化,使高等学校学术报告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学术报告数据信息,创新学术报告传播途径,扩大学术影响力和受众面,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研究,展示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教学教风和学风的转变,服务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刘凤琴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