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业发展及其干扰体

现代畜牧业发展及其干扰体

 

当前,河北省畜牧业已由农村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开始由偏重产量增长向质量和产量并重的方向转变,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已逐步摆上行业发展的议事日程,河北省畜牧业进入了一个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跨越的新的发展时期。但目前河北省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分析存在的主要发展瓶颈,对于建设现代畜牧业,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河北省畜牧业发展情况概述   1.1畜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至2010年年底,河北省肉类产量435万t、禽蛋产量360万t、奶类产量480万t,同比分别增长2.0%、1.9%和4.0%。全省初步形成了奶牛、肉牛、肉羊、瘦肉型猪、蛋鸡“五大优势产区”和太行鸡、皮毛动物“两大特色产业”。   1.2畜禽养殖方式明显改善   在规模养殖程度方面,2010年河北省奶牛、生猪、蛋鸡、肉鸡、肉牛、肉羊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100%、56%、78%、75%、35%和28%。在畜牧业产业化程度方面,2009年河北省畜牧产业化产值510亿元,辐射带动农户90万户。在畜禽养殖标准化程度方面,2009年河北省在建或已建成的部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区达到15家。全省有效期内的产地认定单位达到1507家,认证产品258个,产地认定数量和质量走在全国前列。   1.3畜牧产业支撑体系日臻完善   一是畜禽良繁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河北省配种改良网络初步建立,猪、鸡、牛、羊良种覆盖率稳步提高。二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框架已具雏形。基本形成以省级兽医实验室为核心,以市级和动物疫情测报站为骨干,以县级实验室为主体,以乡级小型实验室为补充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动物疫情专家解析预警制度。三是省、市、县三级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初步建立。2010年河北省完成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175个、产品认证112个,位居全国前列。四是兽药安全监管效果显著。2010年27家兽药生产企业通过农业部GMP验收,河北省兽药GMP认证企业达到135家,位居全国第3位。五是科技工作成效明显。2010年内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其中“提高羊非繁殖季节发情率及排卵数量研究与推广”等6项科技成果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六是饲料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10年河北省饲料生产企业1027家,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饲料生产企业达到360多家。   1.4草原建设成效显著   丰宁县、沽源县禁牧、休牧和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完成鼠、虫害防治面积760.9万亩(1亩≈667m2),未发生严重的鼠虫害破坏草原事件。经过综合治理,天然草地植被履盖由2000年以前的不足45%增加到2010年的70%左右,项目区达到85%左右,工程区草原退化、沙化得到有效遏制,明沙区域显著减少。   2河北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河北省畜牧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饲料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2.1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得常见细菌产生了耐药性,致使细菌性传染病加重,新病种类增多,营养代谢及中毒性疾病也日益突出。有关数据显示,河北省猪、牛、羊和禽的病死率分别为8%、2%、4%和18%,每年由于动物疾病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养殖业总产值增量的60%左右。   2.2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   添加剂的应用尽管降低了动物死亡率,缩短了动物饲养周期,促进了动物性产品产量的增长,但饲料中的部分养分超标甚至严重超标,再加上抗生素及药物添加剂的违规使用,使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畜产品质量下降。河北省部分饲料和食品加工企业尽管实行了HACCP质量控制体系,但总体而言,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2.3资源短缺特别是饲料原料短缺长期存在   据统计,河北省的饲料用粮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3,饲料粮的短缺直接制约了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今后一段时间,人畜争地、人畜争粮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对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4科技支撑能力相对滞后   畜牧业新技术难以顺利推广。一是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全面地落实到生产场户,不能尽快发挥效益。据测算,一项实用的新技术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逐步普及。二是科研推广体系效率低,推广仍以项目为载体,推广范围窄,项目范围以外的广大养殖户缺乏获得新技术的渠道。三是经费投入低,许多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的课题不能立项。   2.5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恶化   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的养殖场(户)向外界排放的大量废弃物,由于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废物处理系统,任意排放的现象非常严重。   3促进河北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现代化水平   目前散养农户仍是河北省畜牧业的主体,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向现代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式转变,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对散养农户的培训,促进散养户的规模扩大,以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促进养殖观念转变,推进健康养殖发展。二是加大支持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财政专项投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三是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业新经济结构,落实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依托资源禀赋,引导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四是增强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出台更直接、更有效、更有力的政策,加快河北省畜禽良种的繁育推广。#p#分页标题#e#   3.2加强各环节的监管,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投入品和饲料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畜牧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制度,教育并指导养殖户科学用料、用药。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淘汰条件不符的兽药、饲料企业和不合格产品。二是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体系,通过产、加、销一体化等形式,采取商品畜禽集中屠宰、主产区就近加工的方式,尽量减少活畜禽流通。三是积极引导消费,从需求方面促进安全、健康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四是建立完善的动物标识和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   3.3加大饲料资源的开发力度,打破饲料资源制约经济瓶颈   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引进与推广饲料玉米、饲料稻、苜蓿等高产饲料作物,适当增加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饲料作物生产中,要以精饲料为基础,青饲料为重点,秸秆料为辅助,互为补充,协调发展。二是开发利用糠麸、饼粕等蛋白质饲料资源。以开发利用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为主,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为辅,提高菜籽饼与棉籽饼的利用率。积极抓紧氨基酸添加剂、非蛋白氮和单细胞蛋白等工业饲料的开发与利用。三是大力推广秸秆等农副产品的利用技术。目前利用青贮、氨化等技术处理的秸秆仅占总量的3%,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四是加速饲料工业的发展。目前的重点应放在新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研制、开发与生产上(如充分利用微生物、微生物酶资源),解决好规模化养殖业所需的浓缩料和配合饲料,以及农户分散养殖所需预混料的供给问题。   3.4加强畜牧科技研究,大力推广科技成果   一是积极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加强高新技术如基因工程技术、重大疫病防治技术、优良品种的遗传育种技术、畜产品深加工技术、现代化畜牧企业管理新技术等技术的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牧业生产力。二是搞好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科技推广体系是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应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各级畜牧科技推广体系。一方面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畜牧业科技队伍,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畜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养殖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畜牧业科技成果的扩散与传播。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养殖协会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发挥其在畜牧业科技推广中的积极作用。还要考虑提高生产者的素质,办好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让生产者尽快得利于科技进步。   3.5降低畜禽废物污染,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产前控制。畜牧场的合理规划、适度规模是防治畜禽废物污染的重要途径。二是产中控制。推广应用无公害添加剂和高新技术改变饲料品质,改进饲料加工工艺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降低畜禽排泄物中氮的含量及恶臭味。三是产后控制。对于畜禽粪污的处理,一方面是无害化处理,力争做到达标排放;另一方面是资源化处理,如通过制作沼气、有机肥、再生饲料等综合利用途径,减少污染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