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礼仪教育的优缺点

高职体育礼仪教育的优缺点

 

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高职院校不论在生源还是学生的就业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近几年,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在奉行以就业带动招生,来缓解学院的生存压力。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在缩短学制的同时,大量压缩体育等基础课教学,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专业,就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而体育课用处不大这实际上是一种偏见。人的能力大小,固然与一定的专业知识有关,但更多的是与他的知识面、各方面的修养和心态有关,即与他的心智或者说素质有关。由于社会的发展,专业的淘汰率太大,体育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体质,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所以体育礼仪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礼仪教育在高职院校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竟争日趋激烈,“适者生存”已是不变的法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挑战,它需要高职生有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面对每一个挑战。然而,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高职生中有20.23%的人存在心理上的问题。身体素质差,对生活、工作、学习等自然环境的不适应;心理素质差,对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人际交往等社会环境的不适应,这些都直接影响到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工作等,成为了制约人才培养的因素。体育礼仪教育对于培养高职生的内在修养,提高高职生的交往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谁都喜欢与有礼貌,懂礼仪的人打交道。体育礼仪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而且可以有效地克服不良情绪。   二、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礼仪缺失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礼仪缺失的主要表现   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访谈,了解到目前高职学生体育礼仪状况令人堪忧。在学校,相当一些学生不懂礼让,不听体育老师的组织安排,在操场上乱吐乱扔,粗话脏话脱口而出,甚至在体育课中对有身体缺陷或体育成绩不好的同学嘲讽相加,在集体体育活动中表现为不合群,任性霸道;不守规则,随心所欲,恣意妄为;在体育课中唯我独尊,颐指气使……这种现象让人担忧: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誉能否在这一代中传承?   (二)高职学生体育礼仪缺失主要成因学生对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礼”的掌握与运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中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才得以掌握的。作为高职学生,既是专业技术的学习期,也是面临就业的关键时期,在成长过程中不会自然而然就有所谓的体育礼仪。因此,学生对体育礼仪的重视与否归根结底在于学校的体育教育、家庭的熏陶和社会的影响。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社会、家庭对学生的体育礼仪教育和行为熏陶都做到充分完善和完美无缺了吗?其实不然,现实中可以说在这三方面都存在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   (三)体育教师对高职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明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必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在许多专业体现“实践能力”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动手能力。近年来,各职业院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的文件精神,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把就业导向,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到了教学改革的重要议程,要求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取得一种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这样不仅要求学生生理方面的健康的发展,以便提高完成专业技术的能力,也需要心理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道德教育也是体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体育礼仪也正是体育道德的一种体现,忽略体育道德的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全面会造成学生体育礼仪教育的缺失。   (四)学生对体育礼仪作用的认识不当   据报道,在人才招聘会上,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高职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高职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高职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高职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高职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而体育教学,正是强化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五)社会不良体育风气的影响   在一些运动会或者集体体育活动中,一部分人为物欲所驱使,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如在赛场上不讲究礼貌礼仪,辱骂对方队员,不遵守赛场规定,随意乱扔垃圾等不良社会行为,直接影响了社会体育风气。在这样的影响下,使一些高职学生价值取向的天平发生倾斜,知识、道德渐渐让位于利益、实惠,所谓礼貌、尊重、以礼待人不知不觉为实用主义所替代,从而引起高职院校体育礼仪教育的缺失。   三、中学生体育礼仪文化教育的模式构建   (一)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礼仪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体育礼仪的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高职学生的礼仪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环境熏陶中,做到“识礼仪、知礼仪、做礼仪”,养成良好的体育礼仪习惯。从笔者勾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礼仪教育模式图可以看出,学校、家庭环境与社会都可以对学生的礼仪行为造成影响。学校是提供教育的地方,体育礼仪教育既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应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或运动会中对学生的礼仪进行教育。家庭文明礼貌是社会文明礼貌的基础。注重礼仪是家庭生活祥和、幸福美满的前提,每个家庭在进行家庭体育活动或参观体育比赛时都应该对孩子进行体育的礼仪教育,这对教育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具备良好的体育礼仪规范意识和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是在社会中成长,社会体育的风气对学生的体育礼仪认识也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体育活动中,应该倡导公民重视平时的体育礼仪规范,这不仅对学生体育礼仪教育有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礼仪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接受体育礼仪的教育。#p#分页标题#e#   (二)构建体育礼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高职生的年龄大多在17一20岁之间。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薄弱,面对艰难困苦,容易知难而退,再加之现在就业难,生活、工作压力大,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未出校门之前,就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而体育礼仪教学在这方面更具有独到功效,把体育礼仪课列为高职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切合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实情的。   体育礼仪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更能增加对学生体育礼仪教育的效果。   体育礼仪理论、体育礼仪实践与学生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如图2所示),体育礼仪指导体育礼仪实践,体育礼仪的实践丰富体育礼仪的理论,学生在学习体育礼仪理论并进行体育礼仪实践后达到了提高自己内在修养的目的,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人格。在体育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体育礼仪学习因其更多的是一种行为规范的实践,因此体育礼仪教学既要注重体育礼仪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对体育礼仪活动保持强烈的兴趣和求知的渴望;同时,更应突破教学语言的局限性,注重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体育礼仪实践。   (三)体育礼仪教育过程的梯度发展模式   体育礼仪的教育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完善学生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体育礼仪习惯。可体育礼仪素养普遍缺失的关键并不是学生不重视礼仪,而是难在如何把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高职学生体育礼仪的教育应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的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体育礼仪的文化内涵,最终到达完善自身的目的(如图3所示)。体育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基础抓起,贯穿从文化、道德全过程。因此,必须对体育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体育礼仪教育的系统。否则,就难免相互脱节,导致出现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体育礼仪既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部分,又是体育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礼仪教育的同时,必须首先使学生了解礼仪的文化基础———传统体育文化,任何一种体育礼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学生了解体育文化后就会影响其道德意识,在这种条件下对学生进行体育礼仪教育,可以使学生理解体育礼仪表面操作的文化内涵,最终使学生在体育礼仪的实践中“动其外,知其内“,此模式的基本过程是:体育文化教育———体育道德教育———体育礼仪教育———体育礼仪习惯的养成,并逐步把学生的体育礼仪素养提高一个新的高度。   四、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礼仪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提高中学生道德修养需要。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礼仪教育缺失的现状,我们应有套自己的体育礼仪教育模式,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体育礼仪教育,谋求最佳的教学效果。高职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好。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中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