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的运动损伤

体育课的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在体育运动教学、训练及课外体育活动中时有发生。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避免和克服运动员损伤的发生,更好地进行教学、训练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进一步弄清运动损伤的机制,易发生的部位与运动项目的关系及其防范措施等是很重要的。为此,本文就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的一些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调查时间、方法、对象及内容   1.1调查时间(2003年9一10月)   1.2调查方法   资料调查法,向本校医院理疗室索取体育系学生受伤治疗的记录卡片进行分类、整理、并对一些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1.3调查对象及例数   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系学生,共收集01届一02届部分学生治疗记录卡1117张,其中有效卡1025张,即男786例,女239例。   1.4调查内容   ①运动损伤易发生的部位及其原因。   ②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体育运动项目间的关系。   ③课内外损伤发生状况。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运动损伤部位的调查及分析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易发生损伤的是腰、大腿、膝、踩、足、腕,这六个部位的损伤的总例数为818,男625例,女193例。通过统计学中的“片方”检验,即r一。.(名二1一1)公式,P>0.05,说明这六个易nr.残损部位中,各部位发生损伤的比例,男、女间是相似的,没有显著差别。因为男、女生本身结构特点基本相同,再加之体育系男、女学生的课程设置、运动项目也基本相同,所以导致各部位受伤的比率基本相同。这六大部位易受伤,这与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这些部位不仅生理活动范围大,而且运动时局部负荷量大,就拿受伤部位发生率最大的躁关节来说,跺关节本身结构特点是:①内躁短,外躁长,内翻约20’,外翻约15.。②躁关节内侧是三角韧带,强韧有力。而外侧韧带较薄弱,易导致外侧韧带断裂。③距骨体前宽后窄,且位于躁穴内,当足屈时,距骨的前宽部分向前滑出躁穴,此时不稳定,易屈内翻致伤。④踩关节位于人体的较低部,且关节面小,单位面积负荷较大等等。如果在运动中不注意,如不合理的冲撞等,就易出现伤害事故。   2.2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运动项目的关系   不同的运动项目其损伤的人次也不尽相同。但这并不说明损伤的发生与这些项目的数学有关。其主要原因是,这些项目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如三大球,同学们除课堂外的练习之外,课余时间也喜欢参加球类活动,由于排球运动有网相隔,两队相冲撞的机会远远少于篮球和足球,所以排球运动受伤人次也较篮、足球少,而田径运动的项目较多。所以受伤人次也相对较多,体操由于技巧性较强,要求有很好的协调性,再加上有器械的限制,所以受伤者也相应地增多了。   2.3课内外损伤发生状况   不同形式损伤中,课外活动损伤发生率最高为37.3%,教学课为23.2%,训练课、比赛及早操分别为22.7%、10.8%、6%。由于课外活动中,往往不受组织纪律的约束,常常几人一凑合就打比赛,根本就不做准备活动,极易造成损伤。   在教学课中,由于学习新技术都是在教学课内进行,掌握新动作容易出现错误,学生急于求成,忽视动作的基本结构和技术细节,容易导致损伤;而训练课,由于加大强度和难度,易疲劳而致伤。   3运动损伤的预防   运动损伤的预防,其方法措施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3.1教学训练中应加强组织纪律及安全教育,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3.2多做手腕部、腰及下肢的准备活动。   3.3加强场地器材的检修,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   3.4掌握并运用生物节律的理论,合理安排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