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画创新教育思路

高校动画创新教育思路

本文作者:刘宜东 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中国高等动画教育模式的发展是在受动漫热潮的影响之下迅速膨胀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几年,各大高校分分开设动画专业,目前,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450所,超过1300所大学的院系开办涉及动漫专业方向的课程,中国高校动画专业的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后果则是,每年中国高校动画毕业生超过10万,据麦可思公司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10大就业困难专业中,动画专业以“本科毕业生半年后22.5%的失业率、平均月薪2359元”高居榜首。自2008年以来,动画专业已是二度进入“失业率最高专业的前10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动画教育的“”,学习国外动画教育经验,从理念上转变高校动画教育的思路,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

一、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多媒体、影视动画、三维技术等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了企业对影视动画人才的需求。但是,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却远远跟不上动画产业发展的需求。虽然国内三百余所高校开设了动画专业,形成了繁荣的竞争局面。但很多院校教育定位模糊,不了解动画行业及人才需求情况。盲目克隆照搬动画教学计划。缺乏对动画实用人才的市场定位。因此,动画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应建立一整套与动画行业岗位相衔接的、有效的科学动画教学体系,为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实用型人才资源。面向动画企业从创意策划到具体技术环节和人才岗位需求的动画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国内动画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意义探索。

(二)高校课程设置落后,市场定位模糊

目前高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分为两种,一类是由工科院校,另一类则是艺术院校,如传媒大学和各大美术学院。虽然工科院校在计算机动画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这些学校缺乏接受过动漫专业的系统学习培养的老师,既缺乏动画专业的理论基础,也缺乏动漫行业尤其是新媒体动漫行业的实践经验,难以把握动漫教育本质及发展态势,鲜有自身特色的动画教育模式和体系,非常滑稽的是有些学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给动画专业学生开设高等数学等计算机课程,导致人才培养模糊不清。而其他的艺术院校,他们注重设计,编导,培养导向期望过高,举例来说,一个动画专业本科班有35名学生,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35名动画高端人才,比如导演,但实际动画公司并无法吸收这35名导演,而这些公司真正需求的是能熟练操作的技术人员,这就造成高校动画毕业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教学和实验条件较差

缺少动画设计制作的设备和器材。很多高校连最基本的动画台、线拍仪、定位尺都没有;而动画设计制作的大型专业设备,如集群渲染系统、动画制作系统、动画仿真动态捕捉系统、动画模拟信息采集系统等专业设备或由于价格昂贵,或由于现有教学观念陈旧等原因,在国内高校的动画实验室里更是凤毛麟角,难以见到。

二、高校动画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一)高校联合打造新平台

发挥各自高校的优势,回避各自的教育瓶颈,开拓新的教育模式。以各种动漫节,影视动画作品评选为依托,由高校老师带队,本科生为主组建创作团队,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逐步形成高校独立的品牌,达到教育,产出,科研一体化。

(二)引入外部力量,打造专业创作团队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动画教育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上接近大多社会动画公司,游戏公司,传媒公司等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参训人数年年增高,就业形式可观。因此,实现高校与培训机构合作,创办动画教育基地。每年派老师进入机构系统的学习动画高新技术和创作理念,并以教育基地为平台,为机构输送优秀且符合机构要求的人才,达到与社会接轨,学有所有,学能就业的目的。

(三)吸引企业资金,校企联合

高校最有效的资源是学生,动画制作耗资大,需要人员多,高素质、低成本的动画技术人员只有高校具备,因此我们要有效利用这笔资源。吸引企业资金,打造高新动漫制作平台。与市场紧密结合,改变闭门造车的高校传统教育模式,引进来,走出去,与市场挂钩,与企业合作,准确定位市场,了解行业需求,提升制作体系含金量。建设以高校师资团队作为后盾,研究生团队为指导,本科生实践创作的实作体系梯队。实现理论,实践同时并进的人才梯队建设。形成面向动画企业从创意策划到具体技术环节和高校师资人才需求的动画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