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财务会计范例

专业财务会计

专业财务会计范文1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自2008年施行至今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引进平衡计分卡这个概念,使得在运行这个制度能立足于全局,更加完善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本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现状和问题、平衡计分卡与它可行性和意义,最后给出建议。

关键词:

BSC;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

1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现状

1.1会计部门和财务工作人员

1.1.1会计部门

会计部门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一个重要的财务部门。我国的合作社里的会计部门的要求是根据会计业务需求来设置会计账簿以及必要的会计人员。而那些没有这些条件的合作社也可以通过委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或记账机构记账、核算,从而达到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制度。但现实合作社中,大多数合作社选择的是委托记账机构或者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记账,拥有自己独立的会计核算部门,却寥寥无几,更有些合作社甚至没有独立会计核算部门,也没有委托记账。

1.1.2财务工作人员

对于合作社财务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具有综合会计素养的人员。对其最基础的规定是及时登记会计账簿来保证日常的会计核算。把两个或多个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即合作社的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不能由一人担任,从而达到出纳不管账目工作,而合作社的会计不插手现金的目的。然而,大多数合作社的财务人员并不具有综合会计素养,财务人员学历大都处于大专以下的学历,有些财务会计人员是无证上岗,对于定期会计培训的财务人员更是寥寥无几,这些合作社财务工作人员是不符合制度规定的。

1.2会计账薄设置与会计核算情况

1.2.1会计账簿设置

会计账簿,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是记录经济业务的簿籍;对于会计报表而言是编制其最根本的依据。一个比较完善的会计部门,其会计账簿应设置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各种必要的明细分类账。而大多数的合作社只有现金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很少合作社建立备查账。对于会计账簿设置还是很不齐全的。

1.2.2会计核算情况

对于合作社中的会计核算,制度规定了五大类的项目,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这五大类又具体分了37个会计科目,这些科目能够满足较小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简单的业务,能够为会计人员操作提供便利。但随着时代进步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会计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是这些科目不可以核算和解决的。

1.3内控制度与盈余分配情况

1.3.1内控制度

农民合作社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保证其资产安全完整以及合作社社员的利益。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要求合作社对借贷业务控制、对销售业务控制、对采购业务控制、对货币资金控制及存贷业务控制。然而,大多数合作社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甚至有些合作社还出现一些内控问题。这些问题说明合作社对内控问题还是不够重视。

1.3.2盈余分配

合作社通过盈余分配激励每一位社员,也通过这个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员加入其中,它是合作社分配制度的核心手段。对盈余分配顺序也做了详细的规定,他要求合作社中有可分配盈余时,应该先弥补上年度亏损,其次提取一定比例的盈余公积,再把计算应付盈余返还,这一计算额度是由社员和本社之间交易额决定的,且这种返还比例至少在60%以上。最后才能把剩余的盈余并且进行返还,这个是在扣除前两项分配之后的盈余部分。再把这剩下真正的盈余按照每个社员在整个合作社所占的份额进行分配到位。在合作社里,绝大多数的合作社采用按交易量分配与“按股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采用股金分配的合作社少之又少,很多合作社按交易额分配远远低于60%。

2BSC与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结合可行性及意义

2.1BSC理论简介

平衡计分卡的英文是“TheBalancedScoreCard”,简写为BSC。它作为企业战略执行的工具首先强调应当建立一个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战略管理体系,在战略的指导下形成企业绩效评价总目标,根据总目标来细分企业战略目标,然后平衡记分卡把绩效评价总目标转化为四个方面来考核的绩效指标,分别为财务维度、顾客维度、核心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利用这个绩效评价体系来考核和奖惩企业内部各部门、个人目标,从而充分调动企业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2.2BSC运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合理性分析

2.2.1平衡计分卡的价值取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相一致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的目的为了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利益。这个过程中引入平衡计分卡是因为他们二者有相同的价值取向,这也是他们能够相依相存的核心。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的价值取向是与BSC理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相同的。这理论认为企业要为股东、债权人、企业内部人员、顾客、供应商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谋求福祉,而不仅仅为所有者谋利益。

2.2.2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为平衡计分卡提高了制度层面的保障

价值取向相同表明平衡计分卡能应用于农民合作社的重要前提,但这种价值还需要通过外在的制度形态相协调。我国为了合作社能够健康的发展对其进行许多政策指引,如2006年10月3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12月制定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以及各省也推出一系列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办法。这些制度实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据,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应用平衡计分卡有了制度层面的保障。

2.3BSC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结合意义

基于BSC理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而言,能够在原有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上进一步把合作社战略目标考虑进去,将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以及会计人员根据这一战略目标运用到财务会计制度中,提升财务人员创新能力分解他们到学习和成长维度中。平衡计分卡把战略放在中心位子,从战略高度将战略目标分解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目标,使得整个合作社每个成员都为这个目标努力,从而有利于战略目标实现。

3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改进建议

3.1加强BSC理论的宣传教育力度

平衡计分卡对于大多数合作社而言,它是一种先进的战略工具。这种工具能否有效的贯彻和实施有赖于对它的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大力宣传来减少运行中的阻碍,使得合作社的社员更加了解这个工具所带来的好处,以获得大家的认同。这一工具的实施还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层支持,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对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基本特点以及它与之前工具的区别的介绍来提升社员对这个新概念的认识。

3.2完善农民合作社自身人才开发管理机制

人才是农民合作社能够更好发展的源泉。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改进基于BSC理论需要有一批素质高的人才做保证。基于BSC理论要求合作社的每个岗位都有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从而提高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效率。相对于大城市,农民合作社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所以我们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政策鼓励他们能够进入农村,帮助农民合作社发展。农民合作社自身也要营造出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环境来吸引人才。合作社要对财会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要求财会人员定期接受会计知识培训,以保证他们与社会接轨,增强他们的管理水平,提高他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制度操作。

3.3健全农民合作社内控制度和分配机制

合作社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从而降低组织成本,避免合作社经营的风险,提高合作社财务的效率。合作社应当建立合理的会计核算,把责权具体分配到人,防止投机行为发生,也避免合作社共有财产被私人占有,确保财产的安全与完整。其次,对收支都实行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最后,合作社的会计和出纳必须有两人分别担任,从而把会计账务和库存现金分开进行管理,及时记录发生经济业务。合作社分配制度建立首先应当为每个成员都设立社员账户,其中包括成员入社时的出资额以及各方赠与和政府财政的补助,让社员的公积金和交易额都能清晰细化给每个社员。其次,合作社可以提取少部分的公积金来降低合作社经营风险,从而扩大合作社发展资本。最后,合作社应当先按照成员与合作社交易额的比例返还,然后按其返还总额必须大于可分配盈余的60%分配,从而把成员与合作社利益联系起来。

作者:徐文婷 单位:扬州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共荣,沈玉萍,刘颖.基于BSC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会计研究,2014,02:64-70+95.

[2]国鲁来.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制度创新[J].农村经济,2011,05:3-6.

[3]李尚勇.农民合作社的制度逻辑———兼谈其发展存在的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11,07:73-81+112.

专业财务会计范文2

关键词:财务会计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一、财务会计教育专业的概况及学生职业能力内涵

(一)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概况

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以培养既能在大中专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财务会计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又能在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相关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业务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具职业性与师范性特征。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此专业的院校有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13所。作为广西唯一一所财经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开设了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其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术等方面的课程融入财会人才培养之中。该专业2013年经批准招生,目前有在校生215人,已培养两届毕业生共90人。

(二)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内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以职业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能力,指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的特殊知识与能力,即任职能力;二是职业素质,包括一般的学习、文字和语言运用、沟通、分析判断、获取信息、制定计划、解决问题等能力;三是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包括组织协调、团队合作、人际关系处理、口头表达交流、心理承受、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等。作为一个新型的专业,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既不同于财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也不同于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而有其特殊性。首先,专业知识与能力。与财务专业、教育学专业学生相比,财会会计教育专业学生只有掌握了更加丰富的财会理论知识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快,要想更好的教学,就需要有这较强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其次,实践操作能力。财务会计教育专业要想能够较好的教学,必须有着财会会计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有着较强的财务会计实践能力。据此,我们认为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是指在掌握财务会计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充分运用实践,善于教学等各种能力于一体的综合能力。

二、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意义

(一)提升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产或生活的人才类型,是具备扎实专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质素为目标,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为导向,立足于学科教育,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在此背景下,广西财经学院于2016年获批教育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立项,并以此为契机,加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合理知识结构,卓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广西在围绕中央赋予的“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这“三大定位”的过程中,广西必将大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定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各行各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也会不断扩大。目前广西中高等职业院校共有300多所,开设财务会计类专业的有100余所,会计教育师资需求量庞大。在此背景下,广西财经学院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加强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满足财会人才与财会教育师资人才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

(二)提升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是解决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困境的需要

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的师资人才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事务人才,理论上在职业发展上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比会计专业学生更宽的路径选择。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从事会计实务工作比不上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会计教育工作比不上师范类毕业生的尴尬局面。根据对广西财经学院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该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中签订协议就业率大约是80%左右,大部分毕业生从事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类工作,只有少数个别进入中高职院校担任会计教师。在就业过程中,大多数同学反馈自己所学专业不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挖掘财务会计教育专业特色,着力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三、创新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一)构建“双专多能”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加强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仅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强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进而促进该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应该发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势,构建“双专多能”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双专”即培养学生扎实会计专业能力和良好教育教学能力,会计职业能力和师范能力同时发展,能发挥“两条腿”走路的优势。“多能”即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能力培养,包括学习能力、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达到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和心理抗压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二)实施“产教融合”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

基于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旨在培养既能教学,又能实践操作的应用型人才,就有必要从培养方式上进行革新,重视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首先,加强课堂改革,运用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财务、会计基本知识的培养,并重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传输,从理论上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其次,从财务会计实践角度加强训练,培养财务会计专业基本的实践技能,据此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在学生大三期间安排其到企业、会计事务所、审计部门等专业机构接受跟班实习。再次,借鉴师范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在大四阶段安排学生以“助教助研”形式参与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形成“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企业实践技能培养——学校教学能力提高”的新型培养模式。

(三)完善“四位一体”的职业能力评估制度

要想创新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首先就需要明晰当前培养的状况,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达成度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促改革,通过评估促进步。据此,我们认为可以完善“四位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制度,即学生自我职业能力评估、学校专业定位达成评估、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估、政府全方位评估。具体来说,可以每四年进行一次,从学生就业情况、就业专业对口情况、用人单位评价情况、社会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形成综合评价报告,根据评价报告对下一年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善,为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江苏高教.2010(1).

[2]魏启晋.论职业能力要素内涵及其培养机制.职业教育研究.2012(6).

[3]吴春璇.把握职业教育的脉搏建设好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商业会计.2015(15).

[4]康玲.需求导向型: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应用.教育教学论坛.2017(25).

专业财务会计范文3

关键词:财务会计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一、财务会计教育专业的概况及学生职业能力内涵

(一)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概况

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以培养既能在大中专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财务会计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又能在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相关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业务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具职业性与师范性特征。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此专业的院校有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13所。作为广西唯一一所财经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开设了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其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术等方面的课程融入财会人才培养之中。该专业2013年经批准招生,目前有在校生215人,已培养两届毕业生共90人。

(二)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内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以职业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能力,指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的特殊知识与能力,即任职能力;二是职业素质,包括一般的学习、文字和语言运用、沟通、分析判断、获取信息、制定计划、解决问题等能力;三是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包括组织协调、团队合作、人际关系处理、口头表达交流、心理承受、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等。作为一个新型的专业,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既不同于财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也不同于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而有其特殊性。首先,专业知识与能力。与财务专业、教育学专业学生相比,财会会计教育专业学生只有掌握了更加丰富的财会理论知识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快,要想更好的教学,就需要有这较强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其次,实践操作能力。财务会计教育专业要想能够较好的教学,必须有着财会会计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有着较强的财务会计实践能力。据此,我们认为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是指在掌握财务会计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充分运用实践,善于教学等各种能力于一体的综合能力。

二、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意义

(一)提升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产或生活的人才类型,是具备扎实专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质素为目标,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为导向,立足于学科教育,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在此背景下,广西财经学院于2016年获批教育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立项,并以此为契机,加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合理知识结构,卓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广西在围绕中央赋予的“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这“三大定位”的过程中,广西必将大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定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各行各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也会不断扩大。目前广西中高等职业院校共有300多所,开设财务会计类专业的有100余所,会计教育师资需求量庞大。在此背景下,广西财经学院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加强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满足财会人才与财会教育师资人才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

(二)提升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是解决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困境的需要

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的师资人才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事务人才,理论上在职业发展上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比会计专业学生更宽的路径选择。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从事会计实务工作比不上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会计教育工作比不上师范类毕业生的尴尬局面。根据对广西财经学院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该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中签订协议就业率大约是80%左右,大部分毕业生从事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类工作,只有少数个别进入中高职院校担任会计教师。在就业过程中,大多数同学反馈自己所学专业不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挖掘财务会计教育专业特色,着力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三、创新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一)构建“双专多能”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加强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仅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强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进而促进该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应该发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势,构建“双专多能”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双专”即培养学生扎实会计专业能力和良好教育教学能力,会计职业能力和师范能力同时发展,能发挥“两条腿”走路的优势。“多能”即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能力培养,包括学习能力、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达到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和心理抗压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二)实施“产教融合”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

基于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旨在培养既能教学,又能实践操作的应用型人才,就有必要从培养方式上进行革新,重视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首先,加强课堂改革,运用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财务、会计基本知识的培养,并重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传输,从理论上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其次,从财务会计实践角度加强训练,培养财务会计专业基本的实践技能,据此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在学生大三期间安排其到企业、会计事务所、审计部门等专业机构接受跟班实习。再次,借鉴师范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在大四阶段安排学生以“助教助研”形式参与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形成“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企业实践技能培养——学校教学能力提高”的新型培养模式。

(三)完善“四位一体”的职业能力评估制度

要想创新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首先就需要明晰当前培养的状况,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达成度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促改革,通过评估促进步。据此,我们认为可以完善“四位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制度,即学生自我职业能力评估、学校专业定位达成评估、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估、政府全方位评估。具体来说,可以每四年进行一次,从学生就业情况、就业专业对口情况、用人单位评价情况、社会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形成综合评价报告,根据评价报告对下一年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善,为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江苏高教.2010(1).

[2]魏启晋.论职业能力要素内涵及其培养机制.职业教育研究.2012(6).

[3]吴春璇.把握职业教育的脉搏建设好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商业会计.2015(15).

[4]康玲.需求导向型: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应用.教育教学论坛.2017(25).

专业财务会计范文4

关键词:财务机器人;财务会计专业;就业能力

1财务机器人的优势

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智能设备不断突破,为国民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变革。2017年,智能财务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财务会计领域的格局。财务机器人依托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以及核心能力,形成了财务与会计有机结合的智能化系统,高效化、系统化以及规范化的操作系统使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工作实现了数据化、智能化及直观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规避了人为操作的失误,减少了企业一项刚性支出,且为企业提供了多方面以及多层次的分析。例如,原本销售发票、货物入库单、出库单、合同、银行询证函、对账单等原始凭证都是由财务和审计人员检查,然后输入系统,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可以有效地代替这部分工作,且在一定程度上更具严谨性及系统性。此外,绝大部分财务和审计人员都有非常好的教育背景,长期进行较为枯燥、简单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厌烦的心理。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财务会计领域的格局,以往靠人工审查的单据,现阶段依托财务机器人自身扫描仪进行处理,扫描仪会把纸质的单据扫描成电子图片和文本归档,然后从文本中自动提取出单据的关键信息,如发票的发票代码、日期、金额、校验码等,再把这些关键信息自动汇集录入ERP系统。

2财务机器人较人工会计存在的不足

财务机器人较于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系统化的工作优势,但其仍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财务机器人无法广泛取代人为会计。财务智能机器人其核心技术为人工智能,其中的识别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且现阶段我国人工智能系统都是基于识别信息进行自动化导入,从而把信息转化成数据类型,生成财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层次性、针对性以及突出性[1-3]。首先,财务会计工作要求一定的主观意识,以及职业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财务机器人缺乏主观性及人为性思考,导致财务机器人无法提供决策、建议。在处理数据及信息时,仅通过平面运算,无法深入分析数据以及信息。其次,单据问题。我国发票的格式、大小和材质比较特殊,办公扫描仪无法从设计上对其进行批量且快速的处理,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定的问题。普通扫描仪只可以把纸质文件扫描转换成图片格式的文件,而不能识别出图片上的字符,只有日趋成熟的带OCR识别功能的扫描仪才能有效地识别发票等单据上的重要信息。最后,文字问题。汉字是象形文字,英语是拼音文字,英文只需要26个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就足够,但汉字的字符种类和数量有成千上万种,识别难度较英文大很多。

3财务机器人背景下财务会计专业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财务会计教学有了实质性的改变,但实际上多数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忽略了与时代结合开展教学的重要性。首先,高校教师依然秉承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基础知识是教学的根本,进而采取主导教学的方式构建课程,虽然有效地控制了课程计划,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财务机器人缺乏认知。其次,教师采取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仅靠讲解的方式传达教学内容,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抵触、恐惧等不良心理。因此,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措施,提高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的高效性和有效性[4]。

4财务机器人背景下财务会计专业就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4.1加强校企结合,拓展学生对财务机器人实际运用的认知。高校应强化学生对财务机器人实际运用情况的正确认知,与使用财务机器人的企业合作,建立相应的战略关系。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及观察可对财务机器人的实际运用有清晰认知,从而了解自身存在的就业问题以及不足。在合作过程中,高校可将合作的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让学生与财务机器人形成“合作”关系,提升学生的财务基础知识水平,让学生对财务机器人有明晰的认知。此外,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校企双方合作效率,共建信息化交流、共享平台,形成“人工智能+教学平台”的教学特色,突破财务会计专业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为教学服务提供全新格局。在平台建设中,高校与企业应将社会前沿咨询及最新价值信息展现在平台上,帮助学生获取企业及社会环境变化映射的信息价值。

4.2构建智能化教学平台。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下,高校应打破传统的固定化教学模式,以实现资源整合为基础,开发综合性、多元性的财务会计教学平台,依托财务会计核心课程资源,以会计准则与相关法律为基础,整合信息化、现代化资源,打造学习兼教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可利用智能化教学平台,快速掌握最新教学资源,并通过智能化平台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交流。此外,应用智能化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进行融合,如将线下作业转为线上作业,利用专业技术知识库及网络资源评价学生掌握的内容,以保障学生掌握会计相关知识。

4.3完善授课机制,突出实践性以及智能化。在传统的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仅靠单一的知识讲授进行授课,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在新时代,高校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中,应对授课机制进行全面革新,制订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方案,针对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会计、财务分析、金融企业会计等核心课程,根据教师研究的方向以及特长确定授课团队,突出实践性以及智能化。在授课团队中,教师承担的任务以及授课内容不同,可根据教师擅长以及了解的授课方式,完成相应的会计教学以及会计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资源,聘请企业中具有财务机器人使用经验的人才来校指导。

4.4设计面向管理类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在财务机器人智能化发展背景下,会计人员的基础性工作受到冲击,且在一定程度上该种冲击的广度以及深度仍会提升,高校应在现有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传统注重基础会计能力的培养转为提高学生财务管理能力,将财务课程侧重于培养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财务管理思维以及财务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此外,高校应全面提高会计专业与管理学、统计学的结合程度,强化学生大数据分析、财务分析等财务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促使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具备良好的灵活性,使分析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成为学生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5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时代的高速发展,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财务会计行业的格局。高校在培养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教学课程中,应在培养实用型、高效型人才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再优化,在课程计划上也不能一味追求会计技术以及操作层面,要注重引导学生朝管理型会计发展,强化学生对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以及人工智能课程的了解,完善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湘丽.财务机器人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影响及对策[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3):40-43.

[2]徐畅.基于财务机器人发展的独立学院会计教学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0(21):67-68.

[3]吴显芝.浅议财务机器人时代财务人员转型的策略[J].现代商业,2020(19):191-192.

专业财务会计范文5

由于“财务会计”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要求会计教学不仅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应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打破原来体系和框架,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尝试分岗位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总结,让学生通过各岗位化角色的演练,不仅初步掌握各种会计角色所应当具备的能力,而且进一步理解会计操作流程,体现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财务会计岗位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既具有财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又具有特定的职业岗位快速上岗条件,真正实现毕业到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二、分岗位教学的具体操作

学科化教学是以理论知识的内在逻辑来编排的,目前财会专业“财务会计”中系统地介绍会计核算的理论知识,展示的是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内容,而没有按具体的会计岗位来编排,使学生所学与就业岗位脱节,影响了其职业能力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实际工作岗位的内容,让学生在职业岗位的情境中学习,实现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以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一)教材内容调整为具体工作岗位情景

由于会计课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涉及到的核算内容都可以与相应的职业情境相结合,形成包含相应岗位的工作模块。例如“财务会计”中各章节的内容可作相应的调整,将教材内容转为如下工作岗位:

1.出纳岗位。

包括:出纳岗位的职责,出纳人员素质及出纳工作的交接方法,票据、印鉴的保管,库存现金的管理,支票、收据、增值税专用发票、收料单和各种银行结算凭证等的填制,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办理,编制有关记账凭证,设置并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等。

2.往来结算岗位。

主要包括应收款项及应付款项两方面内容的核算:根据实际业务填制增值税专用发票、职工工资汇总表等一些原始凭证,并根据相关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业务过程中穿插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折扣折让、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及将票据进行银行贴现等业务并对此做出账务处理,及时登记相关账簿并定期核对账目。

3.存货核算岗位。

主要包括存货收发业务的核算。学生在存货岗位中熟悉存货收发程序,有关收料、发料原始凭证及汇总表的编制,存货的账务处理,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等。

4.固定资产核算岗位。

主要包括通过外购、建造、接受投资等固定资产增加过程中的一系列核算,以及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处置过程中相关原始凭证的填制流程及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进行账簿登记。

5.资金核算岗位。

主要涉及资金管理和核算办法。学生在资金核算岗位中熟悉企业各项投资的核算、投资收益的考核,熟悉银行借款的程序与要求,对企业负债筹资及权益筹资进行相关会计核算。

6.财务成果岗位。

主要包括收入、费用、利润的相关核算。学生在此岗位中熟悉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业务,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业务及利润的形成和分配流程,并根据相关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及其明细账。

7.总账报表岗位。

涉及总账登记程序、方法,对账结账等,再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有关分析。上述教学内容量上并没有比教材少,且增加了一些相关业务知识,如相关原始凭证的填制。经过这样调整后,光从理论知识方面来看主要是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原本按会计要素排列的理论结构,但这时的课程内容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切合实际工作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更便于按工作流程及岗位来展开教学,将实践与理论进行整合。

(二)教学内容设计情节化

1.以学习内容为主线设计情节。

按岗位分工设角色,将企业工作中真实经济业务与课堂任务相结合,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进行体验、模拟会计业务的发生、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这种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会每个角色的职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以及会计业务流程的整个过程,从而领会实际的会计工作状况,并在角色轮换中逐步掌握各个岗位的不同职能。这样的课堂让实践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干,理论教学则以服务于实践的形式进行精讲。如以“料到付款业务”为例,可以设计采购和销售两个单位,同时为了更细致的讲清楚企业的业务具体流程,采购单位又再细设为采购部门、材料仓库、财务部等,达到教学设计的需要。并且根据企业业务发生的需要,确定角色扮演适合的人选,并给角色扮演的学生安排好扮演的任务。另外,在料到付款业务中,需要确定采购方的采购员、仓库管理员、出纳、会计主管、总经理和销货方的会计人员等重要角色的扮演者。同时,要提前在课前安排好这些扮演者的扮演任务,让他们先熟悉业务处理流程及所用到的凭证、单据。采购员根据缺料信息填制采购清单去销售单位下订单;销售单位确认订单、填制发货单及相关销售单据,发出货物和单据;采购方收到销售单位送来的相关单据以及货物,根据单据验收入库;仓库管理员填制材料入库单;出纳根据销售方的销售单确认付款并编制相关付款凭证;销售方根据销售单据及银行的收款单据编制确认销售的收款凭证。又如预借差旅费及报销的核算,可以将学生分小组设置会计主管、会计、出纳、出差人员,教师则出任单位负责人角色。在发放有关空白原始凭证如借款单、收据、差旅费报销单后,指导学生按流程操作。出差人员向出纳索取借款单,并填写,交单位负责人签名后,交会计审核后签名;财务主管审核后签名,交出纳审核签名、盖现金付讫章并交付现金;出纳编写现金付款凭证并登账;出差人员归来交回差旅费剩余款及办理报销事项;出纳开出收款收据,签名,经会计审核,出纳收取现金,并在收据上盖现金收讫章;出差人员填写差旅费报销单,单子背面粘上课前收集的差旅发票或收据等,交证明人签名,交单位负责人签名;经会计审核后,出纳给予报销并作账务处理。上述过程的操作,由于各岗位的任务有轻有重,因此,对于较空闲的角色应布置另外任务。在岗位轮换中,可将任务略为变化,或者启发学生自己来设计不同任务。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相学习,拓展并生成新的知识。在这样的职业情境中学习,也使学生容易形成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2.岗位体验中配合多媒体教学。

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学生要进入企业学习不太现实,而在教学中,有的内容不好理解或难以有好的实践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性地准备多媒体资料在教学中采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到报销差旅费时,就可通过视频资料使学生进入现实职业情景,了解出纳工作及报销差旅费的过程、方法及有关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及核算。

三、分岗位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安排课时内容

岗位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小品”,它要求在一个不长的时间段内尽可能充分地展现现实工作中的某一业务情节。为此,时间的安排和控制非常重要。教师作为组织者应在课前进行合理的任务设计与充分的准备,计划好每一段落的用时,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行灵活的调剂和控制,一切以现场气氛和效果为转移来安排和控制时间,使情景模拟的整个过程紧凑而充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效,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其职业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是分组讨论或同组学生之间讨论,会有部分学生讨论声音过大造成喧闹。首先,教师通过发挥导演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候,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因时因地制宜地从多个途径去激趣、激疑、激问、激思,使学员产生巨大的自信力,推动他们在模拟角色扮演中做出应有的表现。其次,教师通过发挥导演的作用,尽力创设起正常的演练秩序。教师应发挥导演的作用,处理好个体与整体、表演者与观众的关系。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分岗位操作来教学,而针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则应结合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分析问题、探讨并解决问题,从而深刻掌握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四、总结

专业财务会计范文6

关键词: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高校财会人才;培养模式

“人工智能+”把人工智能的创新成果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财务机器人并不是与人类有着同样外形的物理机器人,而是一款基于桌面记录的自动化软件,是机器人的流程自动化,将原来由人的操作转变为由流程机器人自动操作。它可以替代人类完成结构化的、规则导向的、重复性高的工作,大大提高会计核算部门的工作效率,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成果。传统财务会计人员为了有效应财务机器人带来的就业冲击,就必须要求高等学校在培养财会类专业人才时,使学生能够顺应人工智能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提升财务实操能力,增强其职业核心竞争力[1]。

一、财务机器人与财务会计人员工作比较

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是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结果,财务会计人员要适应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智能时代。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有效地利用财务机器人和财务会计人员,准确把握二者在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如图1所示。根据二者的优势和劣势合理地向二者分配工作任务,使二者通过配合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高校要时时关注社会对财务会计人才工作能力的需求,通过对财务机器人与财务会计人员工作优劣势比较,帮助财务会计专业大学作出合理的职业规划,突出职业要求重点培养人才。

(一)与财务会计人员相比,财务机器人工作优势

一是财务机器人大幅提升财务工作效率和财务信息质量。在企业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业务中,财务机器人处理一些重复率高、繁杂、自动生成的业务,极大地缩短了业务处理时间,降低了业务出错率,有效地节约了财务会计人力资源,明显提升财务信息质量,从而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及企业经济效益。二是应用财务机器人能够有效降低财务管理成本。由于机器人工作过程无须休息,不会因为持续工作而效率低下,与人的工作效率相比,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从而减少财务方面的成本支出。三是财务机器人较强的自我管控能力和程序审核能力,能够详细实时地追踪所有业务流程和处理步骤,提高业务处理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和各环节执行精准度。四是财务机器人可以有效规避财务操作风险。财务机器人操作过程无须人工,能够自动校验和进行流程检查,有效规避了财务操作风险。

(二)与财务会计人员相比,财务机器人工作缺陷

财务机器人较财务会计人员具有较大工作优势的同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由于缺乏职业判断能力和分析预测能力,财务机器人无法提供决策建议。财务机器人处理完大量的数据和报表时,只能进行平面运算,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思考、分析、解读数据,无法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决策和建议。其次,由于缺乏灵活变通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财务机器人无法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运营情况,以实现资源的最合理配置。现代社会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不是拘泥于表面的报表数据,而是站在可以纵观全局的角度,结合宏观经济和整个行业的情况,客观公正地看待企业的财务状况,用更长远的眼光去分析企业的财务运营。毋庸置疑,财务机器人的出现给财务会计行业带来了很多的便利[2],一方面,企业应该做到合理地分配工作任务,分配财务机器人进行简单的、标准化的会计业务工作,与财务会计人员共同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必须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分析预测能力、灵活变通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培养,弥补财务机器人的工作缺陷,提高学生就业水平,保证学生就业。

二、高校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有待更新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能否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会计人才的就业状况。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及财务机器人问世,企业及其他招聘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用人单位已经不再单一地看重财务会计人员的成本核算能力,更看重其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能力,以及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和风险识别与控制的能力。因此,这些人才需求的变化,就要求高等学校更新财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擅于利用系统的财务及管理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等学校开设的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很好地将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报表等具体问题和案例进行结合,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甚至有些高等学校将财务会计专业开设的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列为选修属性的课程,学生对此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另有部分高等学校对以上课程安排教学课时较少,学生理论学习不透彻,更不可能融入实践环节让学生真正具备实践能力。当下人工智能不断发展,高等学校对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和统计学课程,只是较为粗浅地教授学生计算机使用和简单统计方法,没有将其与财务会计联系并融合成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课程。

(三)财务会计实操技能落后

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只能在本校有限的实训资源条件下,开展财务会计专业的实验课程,如通过手工会计、财务管理实训、沙盘模拟演练等,来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只能接触部分岗位业务,教师无法对学生业务处理全过程进行有效考核。有些学校积极参与财务会计技能竞赛活动,这类活动很大一部分是财务软件开发企业举办的以宣传其软件使用为目的,对学生财务分析及管理的能力训练非常有限。(四)校外实习管理不规范学校在校外实习的管理方面松懈,实习岗位随意,不能使学生毕业前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岗位来实习。学校也没有与专门的企业开展合作,不能使快要步入社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未来马上要面临的就业问题及现今财务会计行业的实际情况,使得学生步入社会时手忙脚乱,发现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无法解决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三、财务机器人智能发展背景下高校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创建“人工智能+教学”平台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高校应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研究开发一个综合的多功能财务会计学习平台,将财务会计课程资源、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变动、线上教学资源和学习交流工具等模块及信息技术归集于这一个平台上。师生可通过“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快速获得需要的最新学习资源。例如,当国家政策引起会计准则发生更新变动时,财务会计师生可以从该学习平台的消息模块,更快地掌握其变动内容;应用此平台,教师能够布置线上作业和发起考试,平台可以利用专业技术知识库批改作业和考卷,并将成绩自动导入学生的学籍管理系统。

(二)进行校企联合

高校应寻找使用财务机器人的企业,并与其开展合作。了解财务机器人在企业中的运用,知道自身的不足及面对就业问题[3]。高校可以将合作企业当作是学生的实训培养基地,培养学生与财务机器人作为“同事”时学生的工作能力;同时加强与合作企业沟通交流,提高校企双方的合作效率和信息共享水平。在高等学校创建的“人工智能+教学”平台上增设校企合作项目模块,实现将该合作企业的最新动态直接链接到学习平台上,师生都可以更快地获取企业、社会和经济环境变化所映射出的信息。

(三)设计面向管理类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

在财务机器人智能发展时代,学校需要合并和简化现有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不要太过注重基础处理能力的培养,而要将财会课程侧重于训练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财务管理思维和财务分析能力。学校应增加会计专业性与管理会计和统计学课程的结合度,增设大数据分析和财务分析等财务数据分析和应用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专业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

(四)实施“理论教学+实训实践+财务智能”团队授课机制

高校对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可以采用团队授课机制,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分析、金融企业会计等核心课程,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和专长确定授课团队,采用“理论教学+实训实践+财务智能”的团队授课方式。团队中的每位教师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授课内容,可以依据自己的专长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至少由三名以上的教师分工合作,完成本门课程的财务及会计信息化的教学任务。在这种团队授课机制中,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友及周围信息化环境资源,聘请企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对财务智能部分教学内容提出指导和建议。综上所述,财务机器人智能发展时代,高校培养财务会计专业人才不能一贯地将培养目标确定为操作型人才,针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讲授也不能停留在技术和操作层面,而是要更加注重向管理会计转型,增加经济学、管理学、哲学、人工智能等课程,完善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方面,高校要注重提高财务会计专业大学生应对现代社会复杂环境经济业务的职业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适时作出重要的经济决策,或者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正确的决策建议;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培养财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简单编程能力和对财务指标的解读与运用能力,培养适应智能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涛.论智能时代下应用型高校的会计教学创新改革[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6):133-135.

[2]卢爽.业财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方向[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4):71-72.

专业财务会计范文7

关键词:中职教学;财务会计;实践教学;革新路径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综合型人才越来越重视,而中职教学的本质就是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对此在中职财务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对现有的实践性教学进行系统分析,了解其存在的不足与弊端,综合实际探究完善的革新路径,这样才可以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一、我国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探究

(一)缺乏对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性教学的认知

在整体上来说,中职财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相对较为匮乏,多数的教师还是基于理论性的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的融合,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并没有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教学效果质量不佳。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主要就是基于校内实训以及校外实习另种模式,但是在开展校外实习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在的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其效果不佳,学生实习机会相对较少,不利于专业能力的替身。

(二)实践教学环境有待完善

在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无法了解实践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多数都是模拟的会计操作环境以及单位实训的方式进行实践演练,此种模式相对较为古板,教学方式与手段也较为单一,教学氛围相对较为压抑,实训活动流于形式,无法凸显其内在的价值与效能,直接降低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教师评价标准过于片面

虽然,在整体上来说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因为整体环境的影响导致无法在短期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教师的评价标准相对较为片面,没有对其进行系统分析,这样就无法提升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欠佳。

二、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革新路径研究

(一)完善现有教学计划,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在进行中职财务会计的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实际状况,探究更为完善的、系统的实训计划,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性教学在革新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课程实践进行明确的规划,保障实践课程可以有效开展,但是因为现阶段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还是基于学科课程为主,对于财务会计知识的逻辑性较为重视,将其与学生的认知与知识系统进行了充分的融合,这种状况对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来说更为容易,但是因为其对于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知识完整性过度重视,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离,致使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性较低,而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的理论致使、技能的协调性较为重视,将其与理论课程进行融合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二)综合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际,设置教学实践课程

1.编写实训资料,强化实践效果

通过对现阶段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编写实践课程的资料,明确教学内容,这样才可以为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实践中,教师要综合现有的中职财务会计专业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强化训练,综合会计工作岗位的实践特征,编写科学有效的中职教育的会计实践教程,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实践效果。

2.综合实际,设置一般性课堂教学阶段

在进行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专业技能以及认知能力等因素系统开展,要将一些较为分散的技能进行整合,系统梳理,基于教师自身的经验以及专业能力对其进行完善。

3.科学设置综合模拟实习阶段

在进行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综合模拟实习阶段的设置过程中,必须要综合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实践工作内容,对于一些基础的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要基于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技能位置,强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收、财务管理等相关内容,通过融合财务会计业务、出纳以及会计等岗位的实际状况,协调各个部门合理进行课程的设置,这样才可以提升教学实践质量与效果。

(三)加强教师队伍训练,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更新过程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决定着学生实践能力培育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培训,强化理论实践以及专业教学训练,通过各种岗位培训、在职教育、岗位实践等方式,让教师可以解决各种实际的问题,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在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开展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实践课程的重要价值与意义,要明确中职教学的主要任务以及基本要求,深入践行教学改革要求,综合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实际状况,明确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与弊端,系统革新,创新教学实践课程,进而提升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这样才可以培育出综合性的财务会计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专业财务会计范文8

【关键词】财务会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一、引言

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开设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财务会计》(有的学校开设《会计学》)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学生的必修课程。然而对比会计、财务、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对《财务会计》课程了解不深、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知识掌握不扎实、成绩不够理想的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强,很多有条件的学校开始在《财务会计》教学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教育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开始建设外国留学生来华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双语教学的语言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下降,学习成绩也更加不理想,给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工商管理专业《财务会计》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分析问题的原因,探索应对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以期对《财务会计》双语教学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帮助,为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作出贡献。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研究文献显示,大部分学生不了解会计与自己专业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内容满意度不高,认为教学内容与自己的专业及将来的工作关系不大,缺乏学习兴趣;非会计专业学生认为所采用的教材会计理论过多、会计业务处理内容太多,与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对会计学知识内容的需求取向相差甚远,对现行教材不满意;课程教学的学生满意度较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大部分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满意,认为以传统的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不科学,对案例教学和师生互动比较偏好。关于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文献显示,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是影响双语教学的首要原因。多数学者认为,接受多年应试英语教育的学生英语口语和听力都比较弱,听教师讲英语比较费力,听专业英语更加困难;另外,学生普遍对英文教材有畏惧心理,英文教材厚,案例多,读起来很吃力,学生很难克服困难读下去,教材的使用率较低。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择天津理工大学与加拿大汤姆逊大学合作的工商管理专业2017级学生为研究样本,在2018年他们修学《财务会计》双语课程的过程中进行调查。采取普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95份,收回有效问卷91份。这些学生为高考第二批次录取的学生,英语成绩要求100分以上,在全国高考录取的学生中,这是一个最大的群体,因此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问卷中的问题分四部分,第一,考察学生对本专业、本课程的了解程度;第二,通过询问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程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程度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第三,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第四,应对措施的有效性问题。采用五级数字量表,“1”表示程度最低,“5”表示程度最高。数据方面采用了《财务会计》课程近三年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对比分析。

四、分析论证

(一)学生对专业课程不重视。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和《财务会计》课程了解不多,对《财务会计》课程重视程度不高,对专业和课程的不了解导致了对课程的不重视。描述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对所学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及职业履职要求的认识和了解”(课程了解1)的程度比较低,统计均值为2.7253;“对《财务会计》课程的知识内容及会计专业、会计职业的认识、了解”(课程了解2)的程度也比较低,统计均值2.4505,两个变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五级量表的中性点3;“学生认为《财务会计》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重要性认识1)的程度也比较低,统计均值为2.7912;“学生认为课程对自己未来的继续学习和就业、职业发展的重要性”(重要性认识2)的程度也比较低,统计均值2.2967,两个变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五级量表的中性点3。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了解程度、对《财务会计》课程的了解程度与学生对《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要性程度、课程对自己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重要性程度高度相关。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的显著性程度均为0.000,显示高度相关;变量间的协方差系数分别为0.724、0.599、0.574和0.810。基于以上数据分析,结合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和《财务会计》课程不够了解导致了对《财务会计》课程学习不重视。因为不重视,所以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就不多,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二)原版英文教材的使用、双语教学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查发现,“英文原版教材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困难原因1),和“双语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困难原因2)均值都大于中性点3,分别为3.2198和3.5604,显示英文原版教材的应用和双语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财务会计》的难度,且双语教学带来的难度更大一些,这与多数研究双语教学的学者的观点相吻合,即“接受多年应试英语教育的学生英语口语和听力都比较弱,听教师讲英语比较费力,听专业英语更加困难”,随后的访谈也验证了这一点,而且因为听课(双语授课)的困难和阅读英文教材的困难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主动性降低,主动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

(三)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基于学生对《财务会计》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安排课后个人和小组作业、公开展示作业完成情况,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2004年开始,一直采用简R.威廉姆斯等编著、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财务会计分册,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从最初的第十三版到2018年已经更新到第十七版。在十五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探索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和方法。2018年,在教学过程中借鉴国外同行的做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教师主动介入学生学习的方法,即在每节课课后安排2个学生总结所讲的专业词汇、概念和知识点,并在下节课开始时上台向全班讲解、介绍;每个章节后安排2~3个小组讨论、完成本章节的典型练习题,并在班上公开展示。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这些措施认可程度都比较高,均值大于4(五级量表),且差异比较小,标准差均小于1。“学生总结和介绍上节课所学专业词汇和知识点”(措施1)的均值为4.1978;“课下的小组讨论和课上的小组陈述”(措施2)的均值为4.4725。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座谈,多数学生表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动介入,提高了他们对本课程的关注程度,增加了他们学习本课程的时间。这些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投入也更多。

(四)教师主动介入,有效提高了学生成绩。教师的主动介入,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本课程,有效地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为了验证2018年实施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对2018年的《财务会计》期末考试成绩(对应学生为2017级)、2017年的《财务会计》期末考试成绩(对应学生为2016级)和2016年的《财务会计》期末考试成绩(对应学生为2015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显示未采取这些措施的2016年的成绩与采取措施的2018年的成绩存在明显差异,未采取这些措施的2017年的成绩与采取措施的2018年的成绩同样存在明显差异,而未采取这些措施的2016年的成绩与同样未采取措施的2017年的成绩没有明显差异,具体分析结果如下:对比样本T统计分析显示,2016年的成绩与2018年的成绩差异明显,均值差异为“-10.79121”,T统计值为“-4.471”,显著性程度为“0”;2017年的成绩与2018年的成绩差异明显,均值差异为“-9.47253”,T统计值为“-4?214”,显著性程度为“0”;2016年的成绩与2017年的成绩没有明显差异,均值差异为“-1.31868”,T统计值为“-0.600”,显著性程度为“0.550”。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布置、检查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的方式主动介入学生的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本课程,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根据问卷调查,结合访谈和期末考试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和所修的《财务会计》课程了解不多,认识不深刻,原版英文教材的使用、双语教学又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些因素叠加,降低了学生学习《财务会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足,结果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成绩差,教学质量不高。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通过安排课后个人和小组作业、公开展示作业完成情况等主动介入措施,积极改善“教”,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增加投入,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曾辉华.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会计研究,2000,8

[2]荆新,孙茂竹,张玉周.财务会计学课程设计的一种新方案[J].会计研究,2000,6

[3]庄胡蝶,翟卫华.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

[4]肖华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J].当代经济,2009,1

[5]陈敏,徐梅,颜刘瑶.非会计学专业会计教学体系改革[J].财会通讯(综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