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服务范例

医疗护理服务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1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困境;护理策略

护理工作作为基层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救治病人身体与心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这就需要基层护理工作必须适应新时期医疗改革的发展特点。当前,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依然采用传统的医患分离的模式,这样的护理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违背了医疗改革的目的与要求。因此,对基层机构护理模式改革探索是时代之趋势,它不仅使基层护理工作更加符合时代的实际与需求,而且能真正发挥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应有的作用。

一、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现状

随着医疗体系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进,护理改革也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护士作为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工作在医疗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医疗机构设置角度而言,医院按功能和任务划分为一、二、三级。所谓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指的是一级医院,它主要包括乡镇的卫生院。基层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而作为其中护理工作则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基层医疗机构中护理工作的设置令人堪忧,它不仅被放置在辅助科室的地位,而且人员少、任务重。从护理工作性质来讲,它与其它辅助科室检验、特检、放射等并不相同。从病患救治角度而言,护理工作属于难度系数较高的工作之一,不仅担负着对病患身体疾病的救治,而且还担负着患者心理的慰藉。双重特性为基层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医疗实践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然而,现实中并未给与更多的关注。据调查,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设置具有笼统性,分工不明确,护士工作任务重,有时候一名护士需要承担多名患者的护理工作,这与临床以及其它辅助科室差距较大。这显然与护理工作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地位不相匹配。这种现状是基层医疗机构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现状,以促进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困境

伴随着医疗体系改革的呼声,护理工作模式虽有所改善,但依然还存着一定的困境,制约着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一)护理服务理念淡薄。“医者,大道仁心也”,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对医者的赞誉。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护理工作形成了固有传统观念,即护士为护理之主体,病患为护理之客体。两者并非紧密结合,而是相互分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护理工作仅限于单纯的疾病治疗工作,而非全方位的护理。这种现象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但基层医疗机构尤为突出。众所周知,随着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这就需要医疗工作者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需要获得相应的报酬。作为基层医疗机构主力军-护理人员,却未实现服务与薪酬的有机结合。据调查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严重匮乏,任务重,待遇低,风险指数高,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失衡,消极负面情绪严重,服务意识下降。护理实践中,表现出不思进取的状态,责任意识差。具体而言,工作中时常表现出对病人态度不友善、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医疗纠纷埋下了伏笔。

(二)护士心理认知与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护理工作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构建基层医疗体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护士工作性质、地位等问题,护士在心理上对护理工作存在着轻视倾向。工作中虽然担任护理工作,但责任意识有所弱化,应付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升。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作,操作性强,有些护士工作时仅关注技术操作,忽视了人文情怀,导致护士与病患之间交流沟通不到位,疏远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病患产生逆反情绪,护理效果差强人意。护理质量的好坏,不仅与护士心理认知有关,而且也与护士的专业素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护士专业素养是护理工作的必备前提,其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效果的好坏。护士的专业素养在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然而,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护士的专业素养令人堪忧。根据调查研究,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学历偏低,绝大部分是卫校中专毕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技能操作水平不高。工作后单位为了提升护理质量,不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从目前继续教育的形式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单位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二是进行网络继续教育。从两种方式实施来看,两者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护理质量的普遍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单位外派进修人员有限,不具有普遍性;二是网络继续教育缺乏监管,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且人数少,导致对护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缺乏了解,限制了基层医疗机构护士视野的拓展。工作实践中遇到专科护理技术时,因专业素养不高,无法胜任护理工作,导致患者缺乏安全感,造成了患者的转诊或者护理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三)护理人才匮乏,队伍不稳定。医疗体系改革后,护理事业取得显著成效,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但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才依然十分匮乏。据调查研究,基层医疗机构一般有3~5名护士构成,人员配置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着较大的差距。2016年,国家卫计委制定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注册护士总数达到445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3.14,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为1:1.25,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工作的护士数为100万。从现有情形来看,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实际不相匹配。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范围的拓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护理服务范围较之以前有着很大的不同,由日常患者护理延伸至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增加了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病管理、孕产妇保健管理、儿童管理等内容,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基层医疗机构不仅面对着护理人才的匮乏,而且还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众所周知,基层医疗机构位置相对偏僻,条件艰苦,任务重,待遇差,致使很多护理人员转行或者调任上一级医疗机构工作,从而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护理队伍极其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更有甚者,某些地区还出现了雇佣临时工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声誉。

(四)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由管理主体实施的,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决定着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据调查研究,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护理管理意识缺乏,未建立起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管理考核与用人方面。管理考核方面主要是未能实现不定期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且执行力度不够,致使护士工作中降低了工作标准,比如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杀菌消毒不严格,口罩手套佩戴不规范,甚至有些护士不佩戴口罩手套。管理欠缺,制度不严,导致护理质量不高;用人方面,管理者把握不到位,护士长人选方面自由度较大,更换过于频繁。更为重要的是护士长不仅未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而且身兼数职,角色定位不清,导致护士长管理工作的迷茫。究其原因,基层医疗机构对护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护理工作存在种种问题,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质量的对策建议

建设高质量的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战略目标主要是深化基层护理工作模式改革,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体系建设,建立适应医疗体系改革下的护理模式与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体系变革的大局出发,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从而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水平。

(一)建构现代多元化的护理服务理念。医疗体系改革已成为时代趋势,护理改革成为必然。如何建构现代多元化的护理服务理念成为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护理服务改革实践是以护理服务理念为前提的。新时代护理改革背景下,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必须构建现代多元化的护理服务理念,指导自身的护理实践。现代护理理念与传统护理理念不同,它提倡“以病人为中心”,以改变传统护理服务工作之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一个综合概念,体现着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全方位服务。从其表现来看,它不仅诠释着护理人员救治疾病的使命,而且还体现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工作实践中,他们积极主动护理病人,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生活上对病人精心护理,精神上给予支持,让病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提高病人配合治疗的有效性。

(二)提高护理人员认知能力,增强专业素养。护理人员作为基层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处于从属地位,情形较为尴尬。随着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护理人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他关系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时代的诉求,使护理人员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提高认知度,明确定位自身之价值。护理工作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不可避免。作为护理人员载体的基层医疗机构单位应该给与足够的关注,承担起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职责,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归属感。为进一步改变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基层医疗机构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加强社会各界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如进村庄社区作护理宣传、护理人员经验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等形式。单位层面的有力支持,为护理人员提高了信心,增强了对护理工作的认知程度,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随着护理人员对护理认知的不断加深,专业素养的提升成为时代要求。新时代是一个知识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知识陈旧,已不适应当前的需求发展。为了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护理人员必须转变理念,提升专业素养以适应优质化护理服务理念。从当前形势来看,护理人员提高专业素养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护理专业素养的培养首先是一个内在问题,护理人员内心要有提升专业素养的渴望。内心动力推动护理人员不断钻研业务知识与技能,这种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形式获得;二是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重视护理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如机构内部实行“传、帮、带”帮扶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外出培训与在职学历教育制度、引进专家进行护理技术培训与指导制度等。这种由内而外的举措,不仅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而且还增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水平。

(三)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理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医疗体系改革背景下,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配置整体上有了较大改善,但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而言,仍存在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增加护士总数和合理配置护士人力资源,以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从目前形势来看,基层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需求较大,人力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是一个综合体系,涉及范围较广。为了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作为护理人员载体的基层医疗机构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国家医疗机构的相关设置标准,核算护理人员需求,积极与上级沟通,引进护理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对扎根基层的护理人员给予相应补助,提升他们的获得感;二是按照相关标准,招聘编外护理人员,实行同工同酬,增加他们工作积极性;三是稳定现有护理队伍,避免护理人力资源流失。从策略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道德培训,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二是从经济上给予补助,以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需求。此外,还需要制定完善的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优化内部人力资源整合,实现护理人员合理流动。护理人员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会提高医疗救治水平,而且会增加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四)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体系。护理制度体系建设是基层医疗机构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完善与否关系着护理质量的高低。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体系,对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体系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增加对护理工作的关注;二是完善考核体系,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且需要严格执行。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条件,实现多劳多得,奖惩并存的局面,以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制定规范的人事任用原则,减少自由灵活性。管理者选拔护士长时要秉承德行与能力相结合的方式。护士长人选问题上,首先要以道德品行作为首选条件,这是护士长最具核心的要素。能力方面,护士长必须具有过硬的技术,上岗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先进的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此外,还必须准确定位护士长与护士的角色,减少护理工作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四、结语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2

关键词:社区护理;管理;问题;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卫生部门关于人民卫生服务水平要求的逐年提升。我国的城市卫生服务形成了社区化管理,并逐年深入发展。而在社区卫生服务的诸多模块中,社区护理工作是其中最为基础性的工作。且社区护理工作最为重要,它关系到社区居民医疗卫生的保障水平。几年来,国家卫生组织对于社区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并且在社区中,创新性的开展了多样化的社区卫生管理服务,例如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社区医疗卫生护理教育服务等[1]。这些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手段使得当地社区的医疗水平,护理质量及居民的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有力的提升与保障。但是,由于我国医疗卫生管理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社区护理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改进措施,可有效提升并推动我国的社区卫生医疗工作的发展,对于人民的健康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重要的保障。研究了社区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社区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通过多年来的社区卫生工作实践,发现在社区护理管理中,主要存在护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水平较差、社区护理管理制度较为薄弱、相关的护理硬件设施较为缺乏等问题。

1.1社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社区工作起步较晚,初期对于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导致人们潜意识中不愿意从事社区的护理工作,因此,社区护理人才近年来相对缺失。导致在进行社区卫生护理的招聘时,所设定的招聘条件相对较低,招聘进来的社区护理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在大专及以下。相对于医院的护理人员的平均文化水平为本科来说较低。此外,较低的受教育程度也导致社区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水平相对较差。导致社区护理工作服务水平不高,严重可影响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及居民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护患关系。

1.2社区护理管理制度相对薄弱

在我国社区护理管理体系多年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社区服务站的护理管理模式,社区服务站型的护理管理模式是指由级别较高的医疗卫生机构向社区派遣一定数量的医护人员,这部分人员在社区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从而承担该社区居民的医疗预防、救治、保健、康复等医疗卫生任务[2]。通常来说,社区服务站应当根据当地社区的大小及人口健康情况进行合理的医护人员分配。然而在当下的社区护理中,由于护理人员为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派遣,医护人员并不是全职进行社区医疗卫生护理服务,且医护人员对于社区的护理管理缺乏经验,这就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并没有专门设立护理管理人员,缺乏护理方面的相关领导,导致了对于社区护理人员的约束力较低,缺乏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基本质量管理体系[3]。因此导致了社区卫生护理管理水平较低,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大大增加。此外,由于现行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还是主要依赖于上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派遣,因此,社区护理管理具有较大的从属性。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没有成为一套独立完整的体系,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社区护理管理的从属性也导致了护理服务较低、护理质量不高的问题。

1.3社区护理人员缺乏

由于社区护理人员的待遇水平相对于上级医院的待遇水平较低,因此,很多人不愿意从事社区卫生护理的工作,从而导致社区护理人才短缺。根据最新的关于社区护理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相关指南的规定:对于社区护理人员的配备,应当保障全科医生的人数与护理人员的人数相当,而根据相关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平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平均比例仅为1∶0.72,多数社区比例更低[4]。这种由于社区护理人员极度短缺导致的比例失衡,会严重制约社区护理管理的发展,不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对于自身健康得到保障的需求。因此,社区护理人员缺乏成为制约社区护理管理的一大重要问题。

1.4社区护理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相关的宣传普及工作没有开展到位,导致地方上社区护理管理的理念仍大多数为医院中的护理模式。且对于社区护理的重视程度较低,社区护理人员对于居民的日常护理仅停留于技术上的针对于疾病的换药打针等。而社区护理的服务理念为多方面的,包括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患病愈后的心理水平及对于居民的健康教育等方面。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对于社区居民的护理理念还有待提高。

1.5社区护理硬件设施缺乏

由于对于医院医疗的重视程度相对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较高,因此忽略了基层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理中硬件设备较为落后,许多当下较新的硬件设备由于多种原因并未引进。而当下人们的理念中更倾向于硬件设施条件较高的地方就诊护理,因此护理硬件设施缺乏落后会对社区护理管理的发展带来巨大阻碍。

2应对措施

2.1加强对于社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由于当下社区护理所占的医疗比重较大,因此,对于社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社区可定期组织上级医院对社区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理论及专业实践技能操作的培养[5]。针对于社区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碰到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中培训解决,从而保障其护理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推动社区护理的长久进步。

2.2制定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制度

对各地的医疗卫生监管机构来说,其应当针对于社区护理管理制定一系列完备的管理制度,对社区护理人员所从事的护理工作进行一定的规范。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标准应急事件应对措施等[6]。同时,应当尽可能制定制度,使得社区护理模式的独立性提高,从而能够更高效地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

2.3加强对于社区护理人员的引进

由于当下社区护理人员相对缺乏,因此,各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措施,吸引护理相关人才到社区从事护理工作,如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水平等。从而达到有效吸引人才的目的。

2.4加强社区护理管理理念的宣传工作

针对于当下社区护理管理理念落后这一问题,上级医院及医疗卫生监管部门应当加强护理管理理念的宣传工作,加强对于社区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尽快转变护理理念,并将其传达至基层护理人员[7],最终让社区护理服务工作成为具有其相应的特色,更好的服务居民。

2.5加强社区护理设施投入

国家应当重视社区护理管理的相关工作,加强对其的资金投入及政策投入,从而使得社区能够更好的引进较为先进的护理器材,保证基层社区护理工作的正常有效运行。

3结语

目前,社区护理工作成为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给予了可行的应对措施。只有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才能够使得社区服务管理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社区居民,提高其健康水平及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谢静誉.浅谈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外医疗,2011,31(1):136.

[2]李湘荣.浅析社区护理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21(1):152.

[3]刘颜,孙志梅,刘颂.浅析社区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7):864-865.

[4]任忠华,董庆莲,杨善美.我国社区护理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51-53.

[5]邢春玲.社区老年护理院护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医药,2014,36(4):22-24.

[6]陆红梅.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医学,2014,57(32):7286.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3

关键词:护理管理;医疗服务;医疗资源

前言:

校医院作为高校医学专业教育体系中的关键部分,是为广大师生提供医疗护理服务重要基地,医疗工作者可借助校医院所提供的保健护理服务向高校学生与任课教师宣传灌输符合科学理论的保健方法与医学思想,校医院可帮助校方处理校内卫生问题,为学生群体提供一个整洁卫生的校内生活学习环境。目前校内医院护理服务管理体系出现了明显的漏洞与缺陷,为保证校医院正常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尽快进行改进。

一、现阶段我国校内医院护理管理体系中的主要缺陷分析

(一)对医护人员缺少专业化培训,医疗服务水平不高

担任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没有提高自身医疗水平、应对潜在公共卫生危机的急迫感与使命感,校方对校医院的工作人员缺少职业化训练,护理人员未能掌握并持续践行行业行为规范,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对卫生条件把关不严,未能按照规则操作医用设备器材。护理人员自身缺少继续进修的动力,医疗实践经验较少,校医院领导习惯于让没有多少实际护理经验的护士训练年资较低的新人,没有意识到构建护理人才培训体系的必要性与急迫性,导致校医院内的医疗从业人员的护理能力提升空间有限,职业生涯发展受到限制。此类医护人员所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已开始逐渐被科技发展所淘汰。由于缺少专业培训活动,造成校内医疗服务长期停留于较低水平,对护理学的研究陷于停滞状态,严重影响高等院校的社会形象。

(二)护理人员缺少职业道德,理论基础不扎实

担任护理工作的医疗行业从业者必须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与基础理论功底,因为护理学是融合多领域科学研究成果的交叉学科,对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有一定要求。然而校医院招录护士职位时没有对入职人员的基本素质与专业能力进行全面考核。校医院护士对常用技术设备的操作不熟练,因自身理论知识匮乏而难以回答病患提出的技术性问题。现阶段校医院未能建立针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体制,护理人员不关心病患的病情,在日常工作中缺少主动性,对待需要细心照顾的病人态度粗暴蛮横,不愿接受病人家属的问询,对护士岗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缺少认识,在不经意间损害了医护关系。

(三)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可用资金不足

现阶段校医院并未建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的护理管理体系,护理质量较低,校内师生病患的护理成本居高不下,患者的医疗开支负担较大,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无法使用较少的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护理服务。护理部门获得的可用资金较少,无法及时完成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可采用的高新诊疗手段不足,无法应对突发的医疗事故或卫生危机。校医院中现有护理体系无法采用更为经济的低成本护理模式,无法立足全局面向国内医疗市场分析评测各类可选用的诊疗设备与方法,无法合理分配部门可支配资源。

(四)护理服务范围不清晰,没有系统性发展规划

高校校医院在公共卫生体系内的地位与作用始终未能明确,校领导不了解校医院在紧急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无法对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间接导致校医院难以发挥基本医疗职能。校医院管理方未能制定能够使护理人员自觉遵守的职业纪律制度,没有立足于护理事业的未来发展路径清晰划分护士在医疗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护理工作者群体因此对职业发展缺少信心,沉闷单调的工作环境不利于树立医护人员的责任心,缺少整体性规划指导的护理工作效率偏低。校医院在校内宣传方面未能准确定位自身价值、发挥专业医疗机构的宣传教育作用,无法转变高校学生群体的危害自身与他人健康的不良行为,对集体性卫生事故缺少预防与应对能力,宣传策略与思路严重落后,未能培育高校师生的保健意识。

二、校内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发展未来方向分析

高校校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必须向标准化、系统化方向发展,护理人员应转变自身服务理念,调整对待病患的态度,为患病师生提供优质诊疗服务。首先,护理人员必须为患者构建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诊疗气氛,减轻病人在心理层面的就医压力。使保健文化宣传与卫生知识宣传成为新时代校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使疾病预防与防疫宣传成为校医院公共卫生职能的一部分,以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师生的生理与精神需求,构建以高品质护理服务为核心的个性化校内医疗服务体系,将维护师生健康利益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护理人员应当在工作中践行“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新型校医院护理管理模式将以患者为核心,以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为日常护理工作的关键性目标,对校内师生患者提供无缝隙一站式护理服务,以此促进校内医院护理工作模式走向现代化与专业化。

三、优化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的革新措施研究

(一)建立专业化上岗培训考核制度,设置严格训练标准

高校校医院护理人员应接受完整的多方面考核测评,校医院领导应采用竞争上岗机制,定期吸纳个人素质与专业水平达到标准线的人员进入一线护士队伍,筛除达不到相应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的落伍护士,校医院还应为有一定潜力的护士提供免费的专业护理技能进阶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使之吸收最新的医学护理知识与公共卫生理念,鼓励护士群体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对自身技能进行自主训练,保证在技术飞速发展升级的社会大背景下能够持续进行自我提升,以此促进护理服务质量升级。校医院领导层应重视对护士群体进行定期的护理能力考查,由科室领导带头组织理论知识测验与实践技巧测验,应设置较为严格的测试要求,在测试中还原各类重大卫生事件的背景条件,督促基层护士发掘并分析护理工作中潜藏的漏洞与风险,提高其危机应对能力,经多位医疗行业专家评审后对表现优异的护士进行奖励。

(二)对护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觉悟

护理人员应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测验,在护理工作中保持对师生患者的良好态度,与患者家属进行定期的信息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必须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前提下为患者讲解保健知识与医学理论,履行解答病人疑问的特殊职责,成为患者的咨询医疗信息的对象。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政治觉悟与行动力,使之养成同样的行为习惯,构建具备和谐氛围的理想工作环境。新时代的校医院护理工作者必须自觉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原则,尽可能帮助患者改善诊疗条件,树立为病患着想的责任心,提高护理工作效能,使护理人员控制自身的主观意识,赋予病患同等的尊重与关爱,准确详细地解答患者及患者家属提出的各类问题,妥善应对病患的责难,处理好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三)改进管理模式,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校医院领导应尽快调整针对护理工作的管理模式,实施科学化管理,聘请专家团队主持校医院护理体系的整体性管理工作,为护理人员作出表率,以自身职业态度影响基层工作人员,专家应指导护理人员采取精细化护理方法,对技术设备的操作目标与使用方法进行规范,提高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的完成速度,整合并高效利用医疗资源,促进校医院护理工作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进一步融合。校方应逐年扩大资金投入量,购进先进医疗技术设备,对医疗成本进行详细核算与审计,配合医疗体制改革浪潮调整校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模式,保障高校师生的安全与健康。

(四)对校医院的未来发展进行详尽可靠的规划

新时代的高校校医院护理工作必须与医疗服务工作进行合流,护士针对重症病患的日常护理工作必须接受专业医生的协助,医生则将部分长期性的患者病情观测任务转交给护理人员完成。为满足广大师生对护理工作的特殊需要,公共卫生系统的工作重点必须随着时展与社会变革进行调整,因此高校校医院应通过改进护理管理模式、加强校内卫生知识宣传等行动承担部分公共卫生教育与防疫工作职责,通过各类信息平台宣传医学知识,开展以怎样应对突发卫生事件为主题的卫生教育,使师生养成对自身健康有利的行为习惯,主动定时接受体检,护理人员应在工作中对患者提供医学理论知识指导,使之学会自我保护。校领导与校医院负责人应重新规划校园医疗服务机构的未来发展计划,以提高社会信誉度与竞争力为主要出发点,逐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在护理人才培育、技术创新、服务项目更新等方面投入资源,稳步推进护理管理制度改革。

四、结论

高校校医院在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中必须发挥与大医院同等的作用,立足现实调整护理管理模式与未来发展规划,构建医学人才培训体系,提高护士群体的思想觉悟,使之对师生患者进行全程精细化的完善护理。应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在护理活动中参考医学专家的意见,革新护理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倩.高校校医院门诊基础护理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5):44-45.

[2]李敏.高校卫生服务工作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慧健康,2018,4(08):65-66.

[3]赵爱荣.浅谈高校校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8):198.

[4]王秀琼.浅谈高校校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科技视界,2017(03):139.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4

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国民医疗费却急速增长,其中老年医疗费快速增长是其主要原因。伴随着日本社会高龄、少子化程度的加剧,医疗高新技术的进步,国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增长,在卫生服务的提供体制、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2002年,日本开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之后,又相继在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体制、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医疗费支付方式的改革是当前各项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2002年7~10月,日本厚生劳动省授权有关大学及研究机构,通过267000例出院患者的数据,开发研制出“不同医疗机构每日定额支付方式”(DiagnosisProcedureCombination,DPC),也就是日本版的DRG(DiagnosisRelatedGroup)。DPC是一种根据疾病诊断分类,按每日定额付费的方式。疾病分类包括3个层次的分类标准:①投入医疗资源最多的主疾病诊断名称;②是否采用了手术和其他特殊处置方式;③有无并发症以及疾病的重症度,以此来区分1440个疾病的诊断分类,2003年该分类已经增加到1860个,2004年变为1727个。与美国的DRG/PPS(DiagnosisRelatedGroup/Prospectivepaymentsystem)的按单病种定额预付费方式不同,日本的DPC是按每日定额付费。

DPC疾病分类规定了各病种每日医疗费用的基本标准(日本使用点数计算,1点相当于10日元)。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计算方法是按DPC分类制定的每日医疗费用标准,乘以医疗机关的调整系数(这个系数按前一年度的保险支付额和其他因素综合决定),再乘以住院天数。另外,还要加上DPC不涵盖部分医疗服务费用,例如手术费、麻醉费和超过1000点的治疗费用等,最后决定医疗保险支付的总费用。作为控制的手段,每日医疗费用标准,根据患者住院天数相对于这个医院平均住院天数的多少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住院天数的第25百分位点以内,每日平均医疗费用标准增加15%;第二阶段,住院天数的第25百分位点到平均住院天数期间,根据抵消第一阶段增加的15%医疗费用为原则,下调平均每日医疗费用标准;第三阶段,超过平均住院天数的期间,平均医疗费用标准下调15%。

2003年实行DPC支付方式后,医疗护理服务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变化:①医疗护理服务的“门诊转移”效应。日本社会保险医院的研究表明,2004年4月导入DPC后,躯干单纯CT扫描和头部MRI扫描的“门诊与住院比率”都逐步升高。另一项研究也显示,2004年62家开始试行DPC的医院门诊医疗费用显著增加。②住院日数的减少促进医院经营效率化的提高。一项对2004~2008年全国医院数据分析发现,使用新付费方式的医院,平均住院日数明显减少。随之引发的疑问是平均住院日的缩短,是由于接收轻症患者的比率增加,还是医院经营效率化的结果。进一步研究证明,随着重症患者的增加,效率化系数也相应较高,由此证明,新的付费方式促进了医院经营效率化,导致住院天数的缩短。③再入院率的上升。医院追求住院天数的缩短,容易导致“粗诊粗疗”和患者没有痊愈就被迫出院(过度早期出院)的情况,这些都给医疗质量和医疗保险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随着日本医疗机构逐步实行DPC的支付方式后,护理工作量也随之大大地增加。一项日本北里大学护理研究结果显示,实行DPC的支付方式前后1年中(2002年5月至2003年4月与实行DPC的支付方式后的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护理工作量有了显著的增长,主要增长在以下几方面:①检查与处置,包括气管切开、插管、各种内窥镜检查、生化检查、各种穿刺、中心和周围静脉置管及护理、闭式胸腔引流护理等;②移动和康复护理时间,包括协助行走、体位更换、穿脱衣服的训练、康复训练与护理、协助排痰、吞咽功能训练、轮椅与病床间及病床与平车间的位置移动,手术、检查、治疗的准备与接送,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等;③呼吸护理时间,包括口腔或气管内吸痰、呼吸训练、人工呼吸器或无创呼吸机的护理等;④入院护理工作增加,包括择期或急诊入院患者的入院介绍、入院身体评估、入院护理计划的制定及患者的知情同意等。第二个显著变化就是患者的重症程度增加。

北里大学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根据患者重症程度将护理服务分为6级:5级为重症护理,指患者处于紧急的生命危险状态,或病情急速变化的危重症状态,必须提供非常多的护理服务;4级为集中护理,指需要呼吸、循环或代谢的集中管理,需要入住重症监护室进行护理;3级为高度护理,指需要提供广域的护理和观察,实行个案管理和整体护理服务;2级为中度护理,指需要全身生活护理帮助,中等程度观察和护理服务;1级为少量护理,指全身部分生活护理帮助,以治疗为主的少量护理;0级为“0”护理,指生活能够自理,不需要护理服务。实行DPC的支付方式后入院患者增加,住院日数缩短,重症和需要集中护理的患者人数显著增加,此结果提示护理管理者,集中护理和重症护理对应科室和专业的护理人力配置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因此,DPC支付方式的改革,使护理管理者不得不面对护理人力不足的难题,这种不足不仅是绝对数量,而且还是相对质量的不足。一方面,由于付费方式刺激医院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尽可能地压缩住院日数,增加周转率和床位使用率,使得每张床或每个护士的护理工作量迅猛增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疲惫的工作状态之中,护理人力配置不足的矛盾凸显出来;另一方面,随着患者重症度的增加,对于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但同时由于控制成本的需要,又使得控制人力成本,特别是护士人力成本成为医院经营者最常采取的措施之一。因此,面对成本、质量和效率,如何找到三者之间的平衡,是护理管理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仅仅是一家医院的问题,需要护理乃至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给予高度的重视,系统规划。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医疗需求;养老护理

1引言

我国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全国老龄办公室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7.3%,数量如此之多的老年人不仅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养老压力,也使得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人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增加了患病的概率,我国老年人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代亚丽通过对乌鲁木齐8家养老机构的487名老人调查发现,老年人的慢性病的患病率高达90.14%[1],陈映的研究也证实这一点,他发现老年人的患病率达75.1%。[2]另外,根据人社部在2016年初的新闻会上表示,截至2014年,2.1亿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有将近4000万人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预测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数量会进一步增多。[3]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观念的变迁以及家庭的小型化、核心化等,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甚微,空巢老人问题突出,国家卫计委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4]庞大的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护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由此可见,不断加强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的供给,满足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需求,缓解国家和社会的压力很有必要。

2老年人医疗护理研究概述

我国现阶段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但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老年人还是比较喜欢在自己家里养老,即选择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人比较多。王桂云的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她对济南、青岛等6个地区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有93.2%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在现阶段的研究中比较多。

2.1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医疗护理需求研究概述

田君叶采用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北京西城区的社区空巢老人进行调查发现,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比较高,社区内部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的医疗服务,包括打针、输液等;另一类是特色服务,包括健康知识的宣传、帮助转诊、建立健康档案、帮助摆药等。她还强调这些需求的存在反映了空巢老人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5]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于生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姚幼君在研究中发现,老年人护理需求不仅体现在生理上,还体现在心理上。[6]老年人在经历退休之后,由于角色突然发生变化,一时难以适应,就会产生孤独感、失落感等心理问题,最终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戴卫东对苏皖两省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护理需求的有着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对于医疗护理方面的需求比较低,对于影响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户口、无子女、有退休金、洗澡有困难、半身不遂、女儿或女婿照料等因素。[4]何玲通过对京津冀地区2046名社区老年人的调查发现,京津冀地区老年人社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月均医疗支出高、主要社会问题担心程度高的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高。[7]王海彦通过对昆明市区10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发现,昆明市老年人对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需求度较高,其影响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平均月收入情况、精神紧张程度、情绪低落程度、受教育程度以及距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距离。其中婚姻状况、收入情况是疾病护理需求和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需求的共同影响因素。

2.2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医疗护理需求研究概述

杨濮瑞等通过对济南6家养老机构12名老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发现,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医护护理人员、自我保健、精神慰藉、疾病预防知识、机构内部医疗设备和康复设备以及药房的需求。老年人对老年公寓医疗和护理服务需求可归纳为对公寓内基本设备的需求、对公寓内护理人员的需求和对自我保健的需求3个主题。张晓洁对长春市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目前老年人的普遍对疾病和康复护理的需求比较高,年龄、个人收入和自理状况,尤其是自理情况是影响老年人各项需求的显著影响因素,另外还发现现有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设备明显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养老机构的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3提升和完善医疗护理水平研究概述

不断提升医疗护理服务的水平,满足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需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医疗护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地方。李凤华通过调查发现社区老年人越来越关注疾病的预防等方面的知识,认为社区要多开展有关疾病预防的知识宣传活动,加强对社区医疗护理服务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大力提升社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为老年人服务的能力,这与王依平研究建议相一致,共同关注到了护理人员的水平问题。代亚丽主张提升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水平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政府层面,要加大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支持力度。其次是服务提供层面,要注重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最后是要加强护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素养建设,提升他们为老年人服务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机构的功能已经不仅仅限于“养”,逐渐走向“护”。张晓洁认为养老机构要注重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备老年人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血压计等基本设备,满足老年人的基础需求。加强老年人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加强专业护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提升他们的素养。

4结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对于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坚强国家和社会压力,另一方面也能让老年人享受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代亚丽,袁畅,赵洪军.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4):245-246.

[2]陈映.农村老年人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48-49.

[3]周围围.报告称2020年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将超2000万[EB/OL].(2015-05-07).

[4]戴卫东.老年长期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皖两省调查的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11,35(4):86-94.

[5]田君叶,刘均娥,王永利,等.空巢老人对社区医疗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6):383-385.

[6]姚幼君.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分析与现状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6):90-93.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6

目的:通过对神经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和评价,针对不同的危险提出合理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期能够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护士的业务水平,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结论:医院需要进一步规范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以此保障医院的护理水平,保证护理的质量,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关键词】

神经外科;危险因素;预防

随随着神经外科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神经医疗护理的观察方法也在不断创新。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由于颅底疾病、神经外科功能疾病、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症状不明显,使得家长往往对神经外科疾病没有充分的认识,因而需要神经外科护士做好日常生活的护理措施[1]。然而,实践中由于缺乏有关神经方面疾病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对于神经疾病方面的护理知识,所以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防范和护理知识的宣传,不仅有利于减少神经病患者的发病率以及提高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护理技巧,还有利于使相关疾病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患者身心的健康发展。

1神经外科护理中的现状概述

随着现阶段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使得在进行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通过介绍精神病患者的神经基础护理知识和基本的预防手段,在危险因素的预防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笔者详细阐述了神经外科护理的基本注意事项,为减少精神病的发病率,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治愈能力十分重要。

2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

2.1神经外科护理的科室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绝大多数的神经外科部门缺乏标准的业务考评环节,未脱离以奖惩为主要评价结果的模式,极易造成护理人员朝着功利化方向发展[2]。尤其是在神经外科部门护理考评体系设计中忽略了护士自身的发展要求,造成了护理人员考评模式的不对称,不严格按照护理标准特色进行分类考核,简化处理神经外科部门护理的考核结果,使得护理重点放在了被考核护理人员的主观印象上,歪解了护理人员考评的真正内涵,进而影响到神经外科部门护理考核的公正公平性。这不仅影响了神经外科护理的发展,还不利于神经外科的科学发展。

2.2缺乏科学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意识

护理人员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的管理因素缺乏有效的认识,使得护理人员的考评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有限的护理人员管理范围使得医院的神经外科护理水平和护理人员素质很难得到提高,加上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缺乏动态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和相应的跟踪体系,使得护理考评技术不符合完善神经外科管理的发展要求。

2.3对科室医疗器械、护理物品缺乏科学的统筹安排

护理物品的清洁性是保障神经外科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如果医院对一些科室医疗器械、护理物品不能够进行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工作,会导致医疗器械细菌的滋生,不利于保障医疗护理人员的医护水平,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容易降低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加大医院医疗设备的投资成本,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不利于提高医疗护理效果的效率。

3规避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3.1完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体制,提高护理水平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神经外科护理人员队伍建设的不断扩大,完善神经外科队伍是提高我国医学质量的关键措施。为了有效实现对神经外科病人各个环节的监控,完善神经外科患者的入院、转院、急诊等各个环节,医院护理部应当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发生神经外科医疗纠纷的具有潜在危险的病人,构建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体制,实现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加强对有思想情绪和新调入神经外科护士的管理工作,做到重点跟班和重点交待,积极落实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事故隐患和医患纠纷发生的概率,确保神经病人就医安全。同时明确神经外科医疗事故责任追究机制,降低神经外科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

3.2规范神经外科护理文件的书写格式,增强其法律意识

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各省卫生厅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要求,结合医院书写神经外科护理文件的实际情况,完善神经外科护理记录,规范神经外科护理文件的格式,明确神经外科护理文件的书写标准。为保护医患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利的条件,并且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在神经外科护理服务范围内加强法制建设,有利于规范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法制意识,还有利于完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升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

3.3合理控制神经外科护理的风险

医院护理部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神经外科护理考评服务模式,继续努力,不断提升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努力降低神经外科护理部压疮、投诉、纠分、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对神经外科护理的深入研究,实现神经外科护理项目的有效突破,明确神经外科护理专业的评价标准,进而完善神经外科护理体系,合理扩大神经外科护理专业的考评范围,推动神经外科护理服务的科学发展,使得神经外科护理专业人才能够真正实现服务于社会的价值。

3.4提高神经外科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

医院护理部应当注重神经外科护理服务需求信息的收集,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回访意见,做好与神经外科病人的交谈记录,及时掌握神经外科病人的反馈信息和改进建议,调动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深化亲情服务,培养神经外科护士的日常礼仪,强化医护人员安全管理的责任引导护理人员树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神经外科病人的需要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将神经外科病人的满意度作为完善自己的动力,增强神经外科护理服务的主动性意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护理安全质量。

3.5完善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和考核制度

为了提升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护理专业素质,神经外科护理部应当强化“三基”护理知识,引导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熟记基本的护理操作规范,加强对神经外科护理的技能训练,追求客观合理的神经外科评价标准和实效。医院应当加强对神经外科护士的在职教育,强化其对相关神经外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重点加强对神经外科护士培训和考核制度的完善,强化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学习意识,可以采用轮流主讲的学习方式,引导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积极沟通交流,加强对神经外科规章制度的学习。这有利于提升其灵活解决特殊疑难问题的能力,实现神经外科护理专业知识的更新,并且随着神经外科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医院还应当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实现神经外科护理知识的及时更新,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神经外科护理队伍。

4结语

综上所述,对神经外科医疗护理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合理性分析和科学探究,对发现合理选择神经外科医疗护理器械的品种、医疗护理药物的用法用量,科学预防不合理的神经外科医疗护理手段等问题十分关键[3]。此外医院护士需要加大对神经外科医疗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有利于维护神经外科医疗护理患者与护士的关系,而且有利于为神经外科医疗护理的早日康复做出应有的努力。

作者:刘宏 单位: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参考文献

1卢志刚.神经外科医疗护理的研究[J].医学护理研究论丛,2014(2):10~11.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7

关键词:贫困县医院;护理;精准帮扶;模式;现状;对策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正处于“十三五”发展的收关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健康扶贫是新时期实现精准帮扶的重要实践,也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1精准医疗与精准帮扶

2011年,“精准医疗”一词首次出现在《走向精准医疗》的报告中,由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正式提出[1]。精准医疗的基础为个体化医疗,是与多学科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包括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从而达到对疾病和特定病人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2]。与此同时,奥巴马适时提出并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启动“精准医疗计划”,即通过精准医疗的新型医疗模式为每个病人提供精准的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以及康复手段,使得医疗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低效能向高效益转变,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实现以最少投入而获取最大的健康保障,提高全民医疗保障水平,降低医疗成本,为确保新医改的成功和可持续性提供坚实后盾和科学支撑[3]。“十八大”以来,在国内考察时多次看扶贫,重要会议多次讲扶贫,要求“看真贫、真扶贫、扶真贫”,也提出了“精准扶贫”“科学扶贫”“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等创造性的观点。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4]。”2016年,明确提出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大重要任务,其中重点提到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提高扶贫质量[5]。”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机制,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精准帮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的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质量提升,是最终实现“共富共赢”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途径[6]。提高贫困地区医院医疗、护理服务水平,是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良好体现[7]。医疗精准帮扶作为一个新兴的医疗模式和理念,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并依赖于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长期、整体的规划,从而提高部分疾病的治疗水平和改善人类健康,同时也会对后续的医学科研产生重要影响,在未来拥有较好的研究前景,是值得我国研究者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要研究领域[8]。医疗精准帮扶针对门诊、健康咨询、基层医生培训、慢性病管理和康复专家团队、健康教育、远程会诊及健康促进等方面开展了具体帮扶工作[9]。护理帮扶是整个医疗帮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转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观念,指导基层医院大力开展疾病预防与快速康复、慢性病自我管理、医养结合、普及健康知识等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明确指出,需要加大对护理服务供给力度,推进护理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对口支援、优质资源下沉、建立护理专科联盟体等,帮助和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其护理服务能力[10]。

2国内目前医疗护理帮扶模式优势与不足分析

林凯程等[11]在《大型公立医院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模式探讨》中指出,目前公立医院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模式包括托管帮扶模式、区域联盟帮扶模式、远程医疗服务帮扶模式、项目帮扶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托管帮扶模式

在短时间内可以较快地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依托大型医院的学科管理模式可以选择适合的学科管理方式,使大型公立医院的病源适当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盘活区域医疗资源。但在文化融合、组织架构方面存在问题。

2.2区域联盟帮扶模式

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松散协议的形式,大型公立医院通过双向转诊、医师外出会诊、医师多点执业、派出帮扶队伍等方式,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业务、管理的帮扶指导,其服务半径短,容易实现利益捆绑,帮扶的针对性强,通过双向转诊整合医疗资源,运用医保定额的经济调节杠杆使双方能够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但联盟协议的约束力弱,且帮扶过程中双方的地位不对等,利益需求不一致,难以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大型公立医院的积极性,容易流于形式。

2.3远程医疗服务帮扶模式

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同医疗技术相结合的全新模式。优势在于可视化的帮扶,节省病人的时间和成本,方便快捷。远程医疗提供帮扶的形式多样化,包括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学教育及医疗保健咨询等。但帮扶成本较高、帮扶范围有限。仅通过远程医疗很难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深层次问题,容易使帮扶停留在表面。

2.4项目帮扶模式

是指大型公立医院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骨干医师的培养、协助某项业务技术的开展、帮助发展某项专科等,使基层医疗机构能够逐步独立开展部分适宜的项目,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其针对性较强、时效性强。但项目的周期相对较长,使得大型公立医院的正常医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12-13]。

3部级贫困县医院护理管理现状

2012年3月19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截至2017年,我国有28个贫困县脱贫,各行各业均承担着艰巨的扶贫任务,健康扶贫面临的挑战与其他行业相比难度较大,而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县级护理服务能力提升是医疗精准脱贫的基础[14]。但目前县级医院尚未建立脱贫的长效机制,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业务等方面,如护理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护理人员流失严重、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差、护理管理者经验不足、开展护理新技术环境差,使得护理服务不能满足病人新的就医需求等[15]。徐厚丽[16]通过自制问卷,针对某省58个贫困县医院护理服务水平进行测评,测评标准分为A、B、C、D档,护理服务处于中下水平者占47.74%,有11.36%处于不及格水平,距离达到优质护理服务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护理服务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护理管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护理服务质量[17],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水平低下导致护理工作发展缓慢,影响了县级医院护理整体水平的提高[18]。国内关于精准扶贫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其他领域,如旅游、农村建设,关于卫生领域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医疗方面,包括医疗保障、医院帮扶模式等方面[19-20],但是在护理管理精准帮扶方面没有确切的工作模式,多数是根据1983年国务院提出的对口支援形式,采取派出去、请进来,业务挂钩,组织讲学,专业技术协作等形式,尚缺乏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我国护理帮扶是在政策引导下,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对贫困县医院实施“对口帮扶、一对一帮扶”模式,其中多是根据政策要求进行帮扶,将公立医院的护理管理机制进行套用,而针对不同水平的医院没有帮扶的精准度。目前,护理帮扶开展已有3年时间,但仍然只是简单依附于医疗帮扶,没有充分发挥出护理帮扶应有的作用。查阅相关文献[21],多数仅提到派遣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管理帮扶,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帮扶内容和帮扶形式。前期的护理帮扶形式多样,有护理技术实地指导、护理知识专题讲座、参与临床服务实践等,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系统、有效解决基层医院护理工作诸多问题方面,仍存在着识别不准确、扶贫质量低下、针对性差、执行偏差等问题,帮扶工作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够深入,帮扶工作未建立长效机制[22]。“水过地皮湿、风过地皮干”成为前期帮扶工作的缩影,尚未从根本上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国家投入的各种帮扶资源没有产生预期效果。现阶段承担护理帮扶任务的三级医院大多有部级或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承担着对部级贫困县医院义不容辞的帮扶任务,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关探索护理帮扶工作模式、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刘聪香[23]对南昌市护理帮扶需求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指出县级医院对护理帮扶内容需求最高,对帮扶时间需求最低;帮扶形式较好的是派护士到上层医院进修,工作区域、所在科室、职称、最高学历是影响其帮扶需求的主要因素,但对帮扶工作的针对性研究方面,尚不深入。区洁芬等[24]对南海区专科技术帮扶模式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护理专科小组,进行临床实地业务查房、案例分析、护理会诊、开展新技术等手段来提升贫困县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但护理帮扶的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笔者所在医院前期对部级贫困县医院实施护理管理精准帮扶,在建章立制、临床服务、提高技能和病区管理水平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见表1),有2所被帮扶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卫计委和省卫计委等级医院评审检查和验收工作。综上所述,虽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在护理帮扶精准度、脱贫成功率、针对性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护理帮扶模式依托于政策指导下医疗帮扶,只是浅尝辄止,没有针对护理帮扶工作提出明确的帮扶内容、帮扶形式。且针对护理帮扶的研究主题比较分散,属于个案研究,有待于对贫困县医院护理管理精准帮扶做进一步的研究。

4改进建议及应对措施

护理作为一级学科是医学的重要分支,三级医院对部级贫困县护理管理工作模式的构建,不仅有助于促进当地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让贫困县医院病人在当地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同时,对推进贫困县医院护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精准化,对落实分级诊疗政策奠定坚实护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4.1确立理论模型

鉴于前期护理帮扶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精准扶贫”的理念和号召,以及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护理帮扶团队应根据政府的总体部署,明确对部级贫困县医院实施“护理管理精准帮扶”的工作目标。Stevenens[25]于1985年构建了护理管理模型,其模型分为资源、管理过程、护理内容43个维度,其中资源维度包括人、物、空间、信息的利用,管理过程维度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指导、控制,护理内容维度包括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教育、护理业务。该模型对护理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解释,对护理管理帮扶工作全面开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4.2构思并建立科学长效的护理精准帮扶模式

医疗护理服务范文8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患者就诊、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能否高效率、高质量抢救危重病员,妥善处理和解决好急救管理存在的问题,成为衡量医院管理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科学、合理的急诊护理管理决定了急救的成功和社会效益[1]。作为世界公认的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和评审的最高标准,JCI标准逐渐被引入到我国医疗机构的管理中来,其为医院管理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质量改进方法,指导医院实施系统化、全面的管理流程,有效提高了医院管理的效果。

1JCI简介

JCI标准是由美国医疗卫生机构评审联合会(JCAHO)的关于全球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和评审标准,其理念是从患者和公众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实现医疗服务“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建立医疗制度和流程,规范医院管理,鼓励医疗机构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优质和安全的医疗服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患者安全、确保患者权利和医疗照护服务品质,最终使医院得到患者与社会的广泛认同。JCI标准包括“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和“医疗机构管理的标准”两部分内容,涵盖可及和连贯的服务、患者和家属的权利、患者评估、患者服务、患者及家属的教育、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医院管理、领导和指挥、设施管理和安全、员工资格和教育、信息管理等,充分体现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的宗旨,即通过医疗机构评审,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医疗机构绩效的提高,以促进全球卫生保健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改善[2]。JCI对我国的医院管理提出新要求,虽没有单设护理单元的内容,但对我国护理管理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其要求规范护理管理,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注重人文管理,持续质量改进,使护理管理不断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轨道。

2基于JCI标准的急诊科护理管理

2.1引进并学习国际JCI评鉴标准为加强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对JCI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第一,专门邀请相关专家来科进行专题讲座,介绍JCI评鉴理念、具体标准及实施细则等;第二,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到医院不同科室及相关同行单位参观学习;第三,组织科室内部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并提出自己对于JCI的理解以及对急诊科护理管理的建议等;第四,导入国际JCI评鉴标准,实施标准化护理管理。

2.2以病人为中心维护急诊科患者权利和安全JCI标准的核心突出强调了患者与家属的基本权利及就医安全,因此,急诊科护理人员应:①时刻熟知并维护患者的权利,患者入院接受急诊医疗服务时,应向患者宣教其拥有的权利及如何使用这些权利,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理解和尊重患者需求;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疾病治疗护理方面的教育,如拟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预计的花费和预期的治疗效果等,从而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充分保护和尊重患者的隐私,做好护理病历和医生病历的保管工作。②时刻注重患者安全维护,包括提高患者身份核对的准确性、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高危险性药物使用的安全性、避免错误患者、错误手术部位及错误手术方式发生、减少患者发生坠床的危险性、降低发生医源性感染的风险。③设立专门的非惩罚性意外事件报告平台,对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鼓励大家积极上报,并作为资料收集的主要来源,评价导致错误或意外事件发生的流程,通过改进错误的流程,防范错误发生。

2.3以人为本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是搞好护理管理的根本,护理队伍素质决定护理质量的好坏。第一,建立护士个人档案,从个性到工作能力进行全位评估,作为人力资源调配的有效依据和医院制定继续教育计划的基础;第二,对科室人员进行合理整合,根据患者病情、数量等进行排班,注重工作的实效性,以充分凋动每位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第三,人员培训实行分层学习,针对科室不同护理人员的学习需求,鼓励其多参加多层次学历教育,在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不断掌握应用新技术的本领;第四,实行各种激励机制,建立榜样学习模式,以充分调动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第五,引导科室护理人员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以确保护士知法、懂法、用法,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规范护理工作行为。

2.4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科室工作流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科室在JCI标准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规范细致的急诊护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门急诊分诊、交接班、医嘱查对、手术前查对和输血查对等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实行,各项护理操作都变得有章可循,护理人员能够在明确的规章制度下完成各种护理操作,减少护理工作的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同时,急诊科完善了分诊标准,按照患者的病情特征等进行分类。护理部建立护理工作信息平台[4],通过护理电子办公系统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由科室护士长将质控结果上传至护理部,每月护理部对全院的护理工作进行统计分析,查找不足,做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计算机网络数字化管理,不仅减少护理工作的复杂性,简化工作流程,更大的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安全性,而且促进护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2.5完善急诊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体系JCI标准要求全面质量改进能持续地降低患者和员工的风险。本院急诊科借鉴JCI评审的相关评鉴条款,成立工作小组及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2个层面:①护理质量改进委员会:是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由在护理副院长直接领导下,由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组长及护士组成相关护理委员会,如执行委员会、制度及规程委员会、质量保证与改进委员会、护理教育委员会、护理书写委员会、健康教育委员会等,主要对全院的护理质量改进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保证护理质量管理的良性运转,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②护理质量改进小组:由科室护士长及护士组成。主要通过回顾近段时间的重要事件,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家共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改进小组提出的质量改进意见,上报到护理质量改进委员会,后者对意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检验并评价其实际效果,合理的予以采纳,以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3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