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践探讨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践探讨

摘要:同其他课程相比,大学语文在融入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板块的儒家文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诗经》是儒家核心经典之一,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等,在道德、礼仪、交际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可说是一部全面的道德修养教科书。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诗经

“课程思政”是推动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力量。大学语文属于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同其他课程相比,大学语文在融入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儒家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学语文课程在对文学经典的解读中不仅要向大学生传递文化知识,更要挖掘其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价值因素,利用文学经典独特的情感内容和抒情方式,在教书中育人、授业中传道,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本文试以《诗经》教学为例,探索大学语文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式。

一、“以诗为教”,发挥文学经典的育人功能

儒家文学经典是大学语文的一个重要板块,《诗经》《尚书》《论语》《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文学经典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再加上大学生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本能的亲和感,在文学经典中融入思政教育,接受度和理解度会更高。《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儒家核心经典之一。《诗经》原名《诗》,又名《诗三百》,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中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等,在道德、礼仪、交际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可以说是一部全面的道德修养教科书。因此,充分挖掘《诗经》中的思政教育资源,结合时代需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探究“以诗为教”的理论渊源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已经充分认识到《诗经》的道德教育功效,首开我国“以诗为教”,即用诗歌进行道德教育的先河。《论语•阳货》记录:“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1]“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经》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事父”、“事君”则指出《诗经》在家庭伦理和社会道义两方面的指导意义。《论语•为政》记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在孔子看来,《诗三百》的情感内容纯净忠正,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教科书。《论语•八佾》中,孔子又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他认为一个人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待人接物、言辞修身等各个方面,都应当从学习《诗经》开始。汉代的《毛诗序》在继承孔子诗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诗经》的道德教化作用:“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2]《毛诗序》把《诗经》奉为道德教化的范本,肯定其在治理夫妇、成就尊敬、敦厚人伦、教化民众以及移风易俗方面的功效,学习《诗经》,有助于人更好地立德修身。

(二)挖掘《诗经》中蕴含的德育资源

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两千多年前,《诗经•召南•采蘩》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小雅•采薇》中虽然写到常年行役的士兵的怀乡情绪:“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诗中始终高扬战斗意识:“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思乡恋家的个人情感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两种矛盾而又真实的情感互相交织,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和为国牺牲的奉献精神是这首诗的主旋律,也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秦风•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诗句写出了士兵在卫国战争中克服物质条件的极度匮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情怀,这是一种把国家安危置于个人幸福之上的高尚情怀。2.讲求诚信、有礼。《诗经》中的“君子”,多数情况下用来指品德高尚的人。诚信是君子必备的品德之一,如《诗经•小雅•鼓钟》云:“淑人君子,其德不犹”,“淑人君子,其仪一矣”,“淑人君子,其仪不贰”。按照《广雅》的解释,“犹”在这里作“欺”解。“淑人君子”应该做到诚实、不欺诈,仪容端庄、始终如一。《诗经•大雅•民劳》这样告诫统治者:“无纵诡随,以谨无良。”不要放纵奸邪鬼诈之徒,听信他们的欺骗。《小雅•巧言》讽刺那些说巧话、假话的小人:“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花言巧语尽管像吹奏笙簧那样动听,却于人、于事有害无益,出言虚伪者却丝毫不觉得惭愧。讲究礼仪、仪容是君子的又一美德。如《小雅•湛露》云:“显允君子,莫不令德”,“岂弟君子,莫不令仪”。“令德”、“令仪”,指美好的操守和仪容。具备内在的品格和外在的仪礼、仪容,这可能是先秦时期社会对君子的普遍要求。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被认为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标志,没有礼仪就失去了为人的资格。所以《诗经•鄘风•相鼠》说:“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礼,胡不遄死!”3.做事勤勉、谨慎。《召南•殷其靁》里勤奋有为的“振振君子”,一心为公事奔忙,“莫敢惑惶”、“莫敢遑息”、“莫敢遑处”,忠于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诗经•大雅•云汉》中“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形容做事勤恳、谨慎,“兢兢业业”如今已成为常用的成语。《小雅•小旻》中“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也是如此,寥寥数字,把那种行事极为谨慎、精神始终警惕的状态传神地表达出来。强调谨言慎行是必要的,正如《大雅•抑》所说:“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白圭的斑点可以磨掉,而说出口的错误却无法挽回,失言造成的后果常常付出很大的努力也未必能弥补。即使是居家的女子,言行也要谨慎,《邶风•燕燕》中“终温且惠,淑慎其身”的句子可以说道出了古代女子的典范,那就是要温和善良、恭顺谨慎。4.推崇慈孝友悌。儒家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诗经》,宣扬慈孝友悌是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如《诗经•豳风•鸱鸮》是一首寓言诗,借鸟喻人,其中“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的诗句写出父母养育子女的辛劳,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慈爱。而《小雅•蓼莪》则抒写子女对父母的感恩:“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天命变化无常,使得诗人不能报答父母生养的大恩。诗歌以第一人称的独白方式,连用“生”、“鞠”、“拊”、“蓄”、“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直颂父母恩德,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遗憾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清人方玉润称之为“千古孝思绝作”[3]。又如《唐风•鸨羽》中的主人公长期服役,不能耕种以养活父母,担忧“父母何怙?”“父母何食?”“父母何尝?”兄弟友爱、手足情深也是《诗经》表现的主题之一。《小雅•常棣》便是一首歌唱兄弟亲情的诗,“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是这首诗的主旨。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这样分析:“盖初民重‘血族’之遗意也。就血胤论之,兄弟天伦也,夫妇则人伦耳;是以友于骨肉之亲当过于刑于室家之好。……观《小雅•常棣》,‘兄弟’之先于‘妻子’,较然可识”[4]。5.忠贞不二的婚恋道德。爱情是一种强烈的、稳定的和专一的感情,具有排他性、持久性。《诗经•国风》中婚恋题材的诗歌约占三分之一,其中歌咏爱情忠诚的尤其著名。如《郑风•出其东门》云:“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在东门如云的美女中,唯有身穿白衣、佩戴青黑色丝巾的那位才是心仪的对象,这里强调了爱情的唯一性,不可取代。《邶风?柏舟》中女主人公反抗不自主的婚姻:“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以转也。我心匪席,不可以卷也。”连用三个比喻,“匪鉴”、“匪石”、“匪席”,只为了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坚守。至于《邶风•击鼓》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句流传更广,生死与共、执手到老的婚恋理想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心生向往。先秦时期,女子在经济上不能独立,没有社会地位,婚姻中往往容易受伤害。比如《邶风•谷风》中女子对婚姻抱着美好的愿望,“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违,及尔同死”,愿与丈夫“同心”、“同死”,最终却惨遭抛弃。《鄘风•柏舟》的女主人公发出至死不变的爱情誓言:“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对此,《毛诗序》解释说:“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2]后世便称妇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柏舟之节”。

二、探索“以诗为教”的意义

如今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一些错误思潮和腐朽观念也应运而起,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在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大学生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袭。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文学经典中倡导的重责任、讲奉献、守诚信、崇孝悌、尚忠诚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范本。大学语文教学应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寻找文学经典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并对其进行符合时代意义的阐释和重构,让文学经典中蕴含的优秀道德传统净化学生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在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行事、修德的至理,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固定短语,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劝解人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小雅•车辖》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形容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让人不禁以他的举止作为行为准则。《诗经》中类似的短语还有很多。清代学者李塨《论语传注》有一段对《诗经》教育价值的评论非常到位:“《诗》之为义,有兴而感触,有比而肖似,有赋而直陈,有风而曲写人情,有雅而正陈道义,有颂而形容功德。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学之而振奋之心,勉进之行,油然兴矣,是‘兴于诗’”[5]。在他看来,《诗经》如同一本百科全书,处处示人以道德、修养。这些诗歌以艺术的手法,通过情感的力量引发了读者心灵中某种美好的意念,激励感发起来一种正面的伦理价值,促人振奋,催人进取。

三、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增强教育效果

思政教育内容理念性强,缺乏形象和情感内容,如果采用教条化的教学方法加以强制和灌输,教育过程就会枯燥乏味,学生不仅难以从心底里接受,还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通过文学经典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潜移默化的审美活动中陶冶性情、提高觉悟,会大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新形势下,传统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已经较为滞后,单纯说教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教师要贴近学生接受习惯,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教学过程活起来,推动大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教学活动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使得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以《诗经》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妨以典雅优美的诗句,配合作品吟唱、情景图像、歌舞表演、视频、动画等,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受,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美的熏陶中完成教育目标。总之,大学语文课程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发挥文学经典的育人功能。大学语文教师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应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育效果,使我们的德育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晓芬.论语[M].徐儒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2]毛亨,传.毛诗正义[M].郑玄笺,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l986.

[4]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5]李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173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7.

作者:王颖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