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研究(3篇)

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研究(3篇)

第一篇:大学语文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研究

摘要:

大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地方,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塑造学生更高尚的人格,还能够使学生与自然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提高对生命的尊重,基于此,本文就重点提出几点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走入社会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仅承担着为学生讲授知识的作用,而且也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人学生、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社会精神和物质文化,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就要适度融入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在人文教育中不断提高修养以及思想意识,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品德素质,从而更好地走入社会。

一、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思想品德,更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一是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由于当前在大学阶段,学生具有比较充足的课后时间,然而现阶段学生普遍沉醉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中,无法将更多的时间应用于自己的学习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因此在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人文知识,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二是能够在为学生讲授人文知识的过程,愉悦学生的审美,使学生能够对社会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从而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和现实情况,并使学生具有更加良好的审美眼光,从而在走入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1]。三是能够有效地调节学生心理,不论是大学阶段还是学生以后步入社会阶段,并不是每一天都是艳阳高照的,因此,就应该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态度,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从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提出几点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

1、加强沟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要想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更好地开展人文精神教育,首先,语文教师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教授一些与人文精神相关的知识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到人文精神知识,为自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大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人文精神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讲授一些与道德相关的名人名言、诗词等,同时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为学生讲授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地听取教师的讲解,从而解决自己身上实际存在的问题。

2、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多角度教学

虽然与其他阶段学生相比,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强,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但是大学生也具有不愿意学习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到人文精神知识,大学语文教师就要全面分析班级学生特点,并结合学生特点,为学生开展多角度教学。例如,大学语文教师在讲授“《论语》五则”前,就要做好班级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工作,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如果班级学生更喜欢视频播放的讲授方式,在讲授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如果学生更喜欢合作探究的分析方式,在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时,就应该将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不同小组分布不同的任务,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深入学习“《论语》五则”中包含的知识。

3、重视学生兴趣,改变原有考试模式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产生兴趣,才能够更好的使学生投身于人文精神的学习中,从而在其中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时,教师就要改变原有的考试模式,重视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原有的考试模式[2]。可以让学生以发表演说的方式为考试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该种考试模式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结合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全方位评价

只有为学生开展多方位的评价工作,才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几次大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时,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读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工作中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是及时做好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记录工作。二是重点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情况[3]。三是观察人文精神知识在学生生活中的融入情况。例如,教师在讲授完“《老子》三章”一课时,教师就要及时记录下班级学生在该节课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并考察学生对文中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通过为学生开展全方位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大学语文人文精神教育有效性。

三、总结

总而言之,只有做好大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够使学生构建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多角度教学,而且还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从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人文精神教育知识,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吴世华 单位:铜仁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缪美.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理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7)

[2]殷晓雷.浅谈大学语文现状及改革策略[J].中国-东盟博览.2012(10)

[3]王茜.浅析《诗经》中传统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教育启示[J].语文建设.2013(11)

第二篇:大学语文课程人才培养模块化教学

摘要:

本研究依据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大学语文课程构建为四个模块:文学鉴赏、应用写作、口语交际和文化传播。通过编制模块化教材、实行分段教学、优化师资、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实施多元评价等措施,可以充分发挥模块化教学优势,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建构;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迅速上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那么,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技术和职业三者的结合;二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提高,因此,旨在提高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通识教育成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课程。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大学语文教学应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一、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模块化教学”是指由若干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功能部件组成的动态教学过程,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的教学,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动态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瞬息万变的社会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及时调整。模块化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和能力化,语文教育本身就有很强的实用性,听、说、读、写哪一项都离不开语文,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职业基础通用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理性思维、人文关怀、文化修养和沟通交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挥通识课程的功能的同时注重应用取向,利用模块化教学的灵活性能为不同专业开展区别化、针对性的教学提供方便。

二、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内容

利用模块化教学的理论,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打破原来以篇目组单元的中学化单元教学模式。依据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契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把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文学鉴赏模块、应用写作模块、口语交际模块和文化传播模块。这四个模块的内容涵盖了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之文学鉴赏模块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大学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里无处不书写人生、反映社会、记录生活、诉说心灵,而这些对社会、生活、人生、心灵的诉说无不感染着学生。大学生通过这些富于感情的语言,和一个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和作者对话,并通过对话反观自己、审视自己、改造自己,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在认识真、善、美,辨别假、恶、丑中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应用写作能力之应用写作模块

我国中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主要是重抒情表意、轻理性分析,仅限于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的写作与练习,涉及的应用写作主要是留言条、请假条、申请书等日常应用写作。中学阶段作文教学则是侧重于感性思维的训练。但在实际岗位中,作文应用最多的是理性思维,如工作中的计划、总结、会议记录、调查、报告等都属于理性思维应用。如果学生在大学阶段不把这一块内容补上,则较难胜任未来的工作。因此,大学语文在写作教学中理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之口语交际模块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中运用最多的技能。尤其是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口语交际的作用比以往更大,是一个人才华和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首次提出“口语交际”一词。然而,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上一直是被忽视的。许多语文教育者误以为: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就完成了,不用再放到课堂上进行学习,殊不知能说和会说是两码事。叶圣陶曾说:“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因此说话这件事硬是有一般说的那么重要,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

(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之文化传播模块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传递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民族精神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民族意识被唤醒、民族情感被同化、民族思维被拓展。“构成文化本质的是相传的即从历史中提炼出来的观念,特别是它所具有的价值。文化的体系不仅是文化的产物,也是为今后的行为创造条件的要素”。但对我国的大学生来讲,应试教育使得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文化熏陶太少了。加之西方文化的渗透,我们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因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急需在没有应试的大学语文教学中补上。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要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肩负着发展、创造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理应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四个模块的内容怎样实施是改革能否真正落实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改革能否顺利推进。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编制模块化教材

大学语文的教材多达百余版本,但教材的编写大同小异,主要采用主题式和体裁式的单元编写体例,并且在编选篇目上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存在一定的重复。为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编制应用型人才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改革的第一步。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下,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语文的需求不像在中学那么一致,因此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制需要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大的容量。内容选择要根据专业的需求,教师可以自主选择。依据大学语文的性质要求,分四个模块编制教材,既满足语文学习的要求,又便于在教学上灵活处理,能够实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按需施教。

(二)实行分段教学

四个模块的内容分四个学段来进行,每个模块用时长短需要根据每个专业学生的具体需要来定,保证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每个模块由一位教师负责,组建自己的教学团队,由一位教师或者几位教师主讲,这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就由这个模块的教学团队来完成,四个团队来完成四个模块的教学。开设大学语文的这些班级依次学完四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分段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一个任课教师一上到底的教学模式,实行模块化教学至少有四位教师来共同完成这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学生对教师的新鲜感,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分段教学为不同专业进行针对性教学提供了可能。比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需要,在文化与传播模块多放一些课时,实现不同专业区别化、针对性教学。模块化教学的灵活性可以做到以需定学、以学定教,打破过去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优化师资力量

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类课程,其内容具有丰富性、广博性和综合性。上好大学语文课,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文科杂家,不仅懂得文学、史学和哲学,还要懂得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大学语文教师比专业教师的知识面要更宽。但事实上,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并不是最强的。大学语文因专业方向不明确,教师队伍不稳定,且新手较多,甚至很多大学的大学语文课成为了新入职教师的练手课。在这样的状态下,优化现有的师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模块化教学可以让教师有机会挑选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模块进行教学,使其专攻这一模块,为实现针对性教学提供了可能。

(四)开展个性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的。模块化教学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不同内容的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口语交际这一模块,适合采用辩论赛的方式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组成团队,既发挥了个人才智,提高了合作能力,又增加了实践机会。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个性化的教学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强调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尊重学生并给予其自主学习的机会,尊重学生在自我背景知识下的独特见解。不求统一的答案,不求整齐划一。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脚手架的作用,以教师的助学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形式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这些都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五)实施多元评价

四个模块的教学采用一模块一评价的方式,因为每一个模块的教学目标不同,评价标准不一样,学生达到的能力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必须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让教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评价,还可以由家长和其他教学人员评价。评价形式也应是多元的,可以过程性评价,也可以终结性评价,还可以是二者结合的综合评价。评价过程中要弱化甄别与选拔的评价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模块化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优点在于授课内容的丰富性、主题的确定性和目标的明确性,其灵活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即时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创造力。大学语文的模块化教学避免了语文教学中大杂烩的现状,有利于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加快,教育本身的滞后性需要有较好的教学形式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模块化教学无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作者:秦玉莲 单位:平顶山学院

参考文献:

[1]孔繁敏.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詹燕.高职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4,(6).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叶圣陶.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J].文字改革,1961,(7).

[5]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三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反思

[摘要]

大学语文教育理想与现实的错位是造成该课程长期边缘化的根本原因。这种错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超功利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倾向的错位;二是宏大教育目标与毫无制度保障的课程地位的错位。将大学语文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并规定为核心必修课,是现阶段比较可行的策略。一方面建立起与课程职能匹配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将大学语文从宏大的教育目标中解放出来,使其定位更加符合课程性质和时代需求。

[关键词]

大学语文;边缘化;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一、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反思:“向内转”也要“往外看”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该课程的长期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边缘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矛盾的是,教育部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倡导也始于此。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大学要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在全校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中国语文课。”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家学者们纷纷呼吁重视大学语文。徐中玉、夏中义、钱理群、温儒敏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大学语文观,主编了具有创新思想的大学语文教材;王步高、何二元等学者更是躬身力行,走上大学语文讲台,致力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与理论建设。但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倡导、专家学者的呼吁都没有改变大学语文在高校日益下滑的地位。2013年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91所参与调查的高校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8%,62.5%的高校大学语文课时为32个或更少[1]。笔者所在学校(山东科技大学)的大学语文课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于1990年,2014年被废除。对于大学语文岌岌可危的现状,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都把改革的视角对准了大学语文课程自身。何二元先生曾撰文呼吁:“大学语文向内转”,认为完善学科理论建设是挽救大学语文的根本[2]。多年来,众多投身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学仁对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内容积极探索、创新改革,其中一些理论探讨和改革措施不乏创见,但最终大都成了纸上谈兵,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教育报曾列举了大学语文的5种罪状———“教学质量不均”“教学方式呆板”“班级规模太大”“师资力量不足”“教材内容陈旧”[3]。根据笔者10多年的大学语文课教学经历,且不说作者的概括是否客观,即便确实如此,这5个方面与其说是大学语文的罪状,不如说是大学语文不受重视的表现。东南大学的大学语文课是部级精品课程,教学质量不可谓不高,师资不可谓不足,教学效果更是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但是也没有摆脱从必修课变为选修课的命运。2016年上半年,笔者对山东科技大学上过大学语文课程和没上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各12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关于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态度的调查.可见,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大学语文的废除,与学生兴趣关系不大。其实,任何一门课程的兴衰废立都不仅是课程自身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包括教育理念的构建和相应的制度保障。回顾大学语文的历史,更是如此。大学语文的前身“大一国文”开设于20世纪20年代,1942年被原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列为所有高等院校都必须开设的公共基础课;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大学语文被取消;1978年教育部允许重开大学语文,经过了短暂的快速发展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被边缘化。“大一国文”在当年相当受重视,由闻一多、朱自清等名家执教,教育部将其列为所有高校必开的公共基础课,以行业法规的方式保证大学语文在各大高校的开展,其根本原因与当时在教育理念上效仿欧美的博雅教育分不开。20世纪50年代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国文”被取消,也不是因为该课程师资、教学质量出现了问题,而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实行专业化教育,综合性院校分解成单科性专门学校,文理科分设,作为文理互渗课程的大学语文因此被取消。今天,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处境也不可能仅是大学语文自身之过,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绝不仅是通过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就能完成的。因此,对大学语文边缘化现状的反省,既要着眼于内部,也不能忽视外在因素。强调外部因素的重要性,并不是推卸课程自身的责任,而是有利于认清当下大学语文所处的时代语境,从而更好地处理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本课程的教育职能。

二、大学语文教育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与边缘化地位不同,大学语文课自重开以来,便自觉承担起提高人文素养的重任。如,徐中玉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4];夏中义提出,让“人文语文”的概念取代“大学语文”,跳出传统语文的知识性和工具性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5];温儒敏提出了“高等语文”的概念,认为它“是一门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偏重语文素养培育的基础性课程”[6];钱理群提出了“大学文学”的概念,通过文学教育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和历史,以形成一种心灵的综合能力,这是其他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无法取代的[7]。无论是“大学语文”还是“人文语文”“高等语文”“大学文学”,这些表述尽管各种侧重,但是基本都认同本门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人文素养为主兼及语文能力培养,是目前学界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比较统一的认识。这一认识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对于当下大学生令人堪忧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尤为重要,但是人文素养课的定位却让大学语文的教育理想与现实处境形成巨大落差,颇显尴尬。首先,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超功利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倾向的矛盾。人文素养课的定位使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超越了专业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具有超功利性的特点,这种超功利性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大学有没有语文课对人才培养并没有多大影响。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强调“服务社会”,具有鲜明的实用性特点。如,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暂行规程》中指出,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8];1998年《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固然是教育的目标,然而市场经济以来,受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影响,“服务社会”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这种功利化倾向在高校人才培养上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注重应用型;专业设置紧随市场变化,追逐热门专业;课程体系上重视实用性、技术性课程。就学生层面而言,就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考试成为学习的外在约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有明显的功利取向,热衷于过级考证,对有助于自我修养提高的素质教育课程,即便不乏兴趣,也不会受到相应重视。这种情况下,无论在学校层面还是学生层面,大学语文都成为了不被重视的边缘课程。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的非功利性与当下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倾向错位,是导致大学语文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其次,宏大的教育目标与毫无制度保障的课程地位的矛盾。在功利主义理念的影响下,不受重视的不只大学语文一门学科,但是在公共基础课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与政治、外语等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后者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而且外语课要过级、政治课有政策制约,两者又是考研必考科目,学校自然不能削减课时,更不能随意将其纳入选修课。尽管1978年教育部允许重开大学语文,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倡导高校开设大学语文,但从没有以法规的形式将大学语文纳入公共必修课。在制度上,大学语文从未获得和英语、政治等公共基础课同等的地位;在课程学时、师资力量、学校政策及资金支持上,大学语文更是没法跟外语、政治同日而语。毫无疑问,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极低,但是却被赋予了极为宏大的教育功能。例如,1978年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时,匡亚明、苏步青认为该课程的目的包括: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2005年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在他主编的《大学语文》中指出:“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各类高等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类课程,则是大学生深化语文学习之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手段”[9]。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一般都只设有30多个学时,若把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培养、民族文化传播这些宏大任务都加在大学语文头上,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何二元在他的《宣言:大学语文向内转》中说:“大学语文一定要放弃包打天下的想法,再没有比这更令人尴尬的事情了,而‘边缘化’正是对这种堂•吉诃德式的自大的一个讽刺。”[10]这种超越了学科职能的过度期待,更放大了大学语文教育理想与功利化现实的落差。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育理想与现实教育理念的错位是大学语文边缘化的根本原因,于是出现了一边大声疾呼重视大学语文,一边大学语文不断被边缘化的矛盾现象。尽管如此,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仍然是时代之需、教育之需。因此,关于大学语文的讨论不是废与立的问题,而是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环境下,如何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问题。

三、将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简化大学语文教育职能

在当前的情境下,改变大学语文边缘化处境,实现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将重视大学语文落到实处,建立起大学语文课程的制度保障;二是要合理定位大学语文的教育职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此,笔者认为应将大学语文纳入通识教育,并规定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必修课,以实现课程的制度保障;在教育职能上,应立足于语文课程的特色,以“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功能。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相对的概念,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史上同样出现过功利主义价值观影响教育理念的时期,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他们在20世纪中期开始倡导通识教育,将专业化的高等教育植入人文的、科学的基础教育中,目的在于不仅培养学生有实用性的专业知识,而且更要有文化和道德修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积极倡导的理念,尽管目前并不成熟,但已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在这一方面,美国通识教育相对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有4种模式,分别是“核心课程”模式、“经典名著型”课程模式、“分类必修型”课程模式和“自由选修型”课程模式,但是无论哪种模式,语文都是必修课。例如,哈佛大学新生入学时要进行语文测试,未通过者要学完初级写作课之后再修中级课程。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在第1年完成写作课,在3年级开始之前修完口语表达课,掌握即兴演讲的技能。哥伦比亚大学将英语写作作为1~2年级学生必修的共同核心课程。爱荷华州立大学在前2年为本科生开设3门英语必修课[11]。陈平原曾说:“‘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牵涉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12]大学语文作为高等的母语教育课程,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具有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多种功能。对于任何专业的学生,母语都是我们理解、思考、表达的载体,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大学语文理应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重视语文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念层面,依靠专家的呼吁;不能仅停留在兴趣层面,依靠学生的自觉,只有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层真正意识到了大学语文对人才培养的意义,从制度上保证了该课程的地位,才不至于像今天这样可以随意被挤出必修课,随意被缩减学时。关于大学语文的教育职能,在当前的教育语境下,既不能让大学语文背负过于宏大的教育目标,也不能将其降低为单纯的非中文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课。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哲学、历史、文化、艺术等课程与大学语文共同承担着人文素养的培育功能,将大学语文从宏大的教育目标中解放出来,立足于课程特色,才能凸显其不可替代的课程职能。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授与和训练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13]在美国的通识教育中,“写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能,是所有学习的中心……根据博耶委员会2001年《回顾》报告的调查,有47所研究型大学(占所调查大学的52%)为学生提供2个学期写作教学,39所(43%)提供1个学期写作教学”[14]。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应当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阅读和写作既是一种语文能力,也是一种语文修养。阅读让人通过优秀的作品与世界、生命建立联系,通过作品深化理解人生、社会和历史,在培养感受、理解、鉴赏能力的同时,也通过作品的浸润与感染提升自我的审美水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格;写作能力由人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而成,是一个人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等综合素养的表现。因此,在众多的人文素养通识课程中,立足于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最能体现本学科的特殊职能。另外,大学语文学习中除了要让学生学会阅读与写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正如温儒敏所说:“尤其注意发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潜能,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味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15]多年来,大学语文备受冷落,却始终坚持,这是大学语文的优秀品质。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已经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的情况下,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保障是当务之急,将大学语文纳入通识教育是比较可行的策略。当然,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还不成熟,但它毕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识,也是我国从政府部门到社会精英都在倡导的教育理念。今天看来,大学语文走出边缘化的阴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未来还是可以实现的。

作者:曹丙燕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3]孔悦.边缘化使大学语文或面临“废立”选择[N].新京报,2013-11-25.

[2][10]何二元.宣言:大学语文向内转[EB/OL].大学语文研究网站,

[4]徐中玉.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回顾与发展建设的意见[A].程学兰,赖兰香主编.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中国语文教育的回应[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4.

[5]夏中义.大学新语文[A].大学新语文[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6][15]温儒敏.“大学语文”教学的困扰和改革的尝试[A].程学兰,赖兰香主编.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中国语文教育的回应[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0.

[7]吴立艳.大学语文:回到文学现场[N].中国图书商报,2005-10-11.

[8]教育部.高等学校暂行规程[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7.

[9]陈洪主编.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郭德红.20世纪美国大学课程思想演变[D].河北大学,2005.

[12]陈平原.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N].新华日报,2015-3-11.

[13]叶圣陶.略谈国文[A].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

[14]孔令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革新[J].复旦教育论坛,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