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溶栓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溶栓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9例ACI行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就诊奇偶序号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预后(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吞咽障碍[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VGF)]、并发症及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VGF、SAS及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CI溶栓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和吞咽功能恢复,缓解其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优质护理;心理状况

急性脑梗死(ACI)是局部脑组织由于各种原因缺血,从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的一类神经系统疾病,常伴有头晕、耳鸣、恶心等表现[1]。由于ACI起病急、血液黏滞度高,因此,极易导致血栓形成、危害大,最终损伤患者神经功能[2]。目前,临床医生使用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但效果差。早期溶栓是治疗ACI的有效方式,能使脑部血管迅速恢复灌注,从而使脑部血供及神经功能恢复[3]。然而,溶栓治疗会导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因此,对溶栓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我们对30例ACI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59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ACI诊断标准并已行溶栓治疗者;②能够接受本研究护理方式;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本研究者;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③既往有抑郁症和精神疾病史者。将就诊序号奇数作为观察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55~86(54.3±11.3)岁;病程1~52(28.38±6.38)d,体质指数(BMI)(22.25±1.74)。将就诊号偶数作为对照组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51~84(52.8±12.3)岁;病程0~45(27.10±6.15)d,BMI(22.57±1.92)。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常规用药等。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并发症护理。溶栓后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观察有无皮肤瘀斑瘀点、牙龈出血等。如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等,应考虑是否出现颅内出血,立即联系医生。护理人员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对其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判断吞咽功能,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避免误吸;定期检查呼吸道,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叩击背部协助排痰,若叩背效果不佳采用吸引器吸出痰液,从而防止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为患者留置导尿管,每日消毒尿道外口2次,防止出现尿路感染;每日按摩患者腹部,促进肠胃蠕动,如便秘严重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②肢体护理。溶栓治疗后初期,护士协助患者翻身每2h1次,逐渐过渡到自主翻身,随后指导患者进行坐姿训练,尽量保持坐位平衡;在完成坐位平衡训练后,定期为患者按摩患肢,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同时根据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原则活动四肢,活动时间和幅度以自身耐受度为准。当患者进行主动锻炼时,可垫高患者脚后跟,使小腿和床面之间存在一定角度,便于对脚踝和足部进行内翻运动;床位护士指导以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逐渐活动,在患者下床活动前取坐位、床边悬腿5min,然后在床边站立2min,逐渐增加站立时间,协助患者站稳后进行原地踏步,随后轻迈步伐缓慢移动,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扩大活动范围。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洗漱等自理能力训练,增强恢复信心。③吞咽功能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首先进行颈部活动,若颈部活动受限可逐步活动颈部,改善颈部活动度,从而改善吞咽障碍;指导患者进行闭唇、唇拢、吸指、鼓腮等练习以锻炼口轮匝肌;指导活动舌部各方向,如舌头僵硬者护士可以用压舌板辅助,改善舌肌功能;护理人员使用手指感受患者咬肌紧张程度,明确咬肌力量;对力量较弱者通过冷刺激或咬肌训练,改善咬肌功能;保证患者进食环境安静适宜,从半流质饮食过度到软食再到固体食物,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完成吞咽动作,降低误吸、误咽风险。④心理护理。床位护士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况,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充分调动家属积极性,鼓励家属探望并进行安慰,使其充分感受到家庭关爱,提高康复依从性,维持良好情绪。

1.3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分数越低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判断患者预后情况,分值范围0~6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预后越差。②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障碍程度评分(VGF)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吞咽功能,VGF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症状越轻[5]。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④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越高说明心理状况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比较

2.2两组护理前后洼田饮水试验、VGF评分比较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4两组护理前后SAS、HAMD评分比较

3讨论

目前,社会呈老龄化趋势,加之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ACI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年轻化趋势[6]。其主要发病机制为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及血流动力学异常[7]。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饮酒、吸烟等均为危险因素[8]。ACI对神经功能损害是多方面的,运动系统失去高位神经中枢的控制,引起肌肉协调障碍、肌张力异常从而引起运动障碍。早期肢体护理强调患者主动锻炼,旨在改善神经功能重组能力,利于神经细胞轴突的形成,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及关节的活动,改善运动平衡功能,减少ACI后遗症。溶栓后出血、肢体偏瘫和感染是最常见的溶栓并发症,对溶栓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应密切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可以输注新鲜血浆,有效控制出血[9]。为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加强对患者肢体康复锻炼和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密切观察有无出血,避免脑出血的风险;注重导尿管的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优质护理模式能减少ACI溶栓后并发症的发生。吞咽障碍是溶栓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在吞咽过程中患者发生呛咳、哽咽等,影响其营养状况。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吞咽障碍和营养不良的评估和护理措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在干预过程中,首先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触觉、冷刺激、咀嚼肌肉等功能训练,以促进恢复自主吞咽功能,此外迫切需要建立我国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膳食调整规范体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10]。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AS及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出现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为特征,持续2周或以上的情感障碍性疾病[11]。随着护理理念的改变,人们注重对ACI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心理康复[12]。综上所述,对ACI溶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和吞咽功能恢复,预防因溶栓引起的并发症,缓解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韩助兰 陈亚芳 赵露露 单位: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