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中教育范例

优质高中教育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1

【关键词】职业高中;阅读教学;有效性

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与一般的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所要培养的一些学习能力实际上还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学校教育不仅只是单纯的去培养他们自身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应该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来不断提升他们的语文知识素养和语文核心能力。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培养这些高职高专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通过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和能力。但是,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还未能够建立一定的体系,甚至还不知道如何去进行有效的阅读。因此,老师就应该积极给予这些高职学生一定的方式方法的指引。因此,我将从以下三个大方面来进行相关的阐释。

一、引导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语文阅读行为习惯,不断为他们推荐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学作品

对于这些职业高中的学生们来说,他们由于学校性质的独特性,老师可能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太重视对他们进行良好的语文学习行为习惯的指引。因此,老师就更应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培养的过程中去引导他们养成一些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在这个基础之上,老师也需要不断的去为他们推荐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语文阅读行为习惯,这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强有力的配合。作为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我们就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缺陷,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进行弥补。就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老师一般在进行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都是一些干瘪空洞的框框条条,而不是进行一些有效的行为习惯的指引。所以,我们就应该努力去改变以往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根据职业高中学生们的实际阅读情况去为他们提供一些积极有效阅读方法,比如:速读法、略读法、精读法等,学生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阅读实际去进行具体的使用。同时,老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们养成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这与我们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整个方式方法指引的过程中所阅读的书籍都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此看来,这对这些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二、创建一个具体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增强他们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

在进行有效的职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努力去为他们创建一个具体有效的语文阅读环境,让学生们在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去进行广泛而深刻的阅读。在阅读中不断去培养他们对于某一方面读物的阅读兴趣,从而让他们通过阅读来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深远持久的。因此,老师们就更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通过浓厚的阅读氛围的营造,让这些职业高中生们不断去汲取更多的知识养料,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视角。这个环境的创设可以通过老师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课堂来进行,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有效的阅读情境创建来实现。所以,这样高中的语文教师们可以通过在教室设立一处专门的图书角的方式来进行。如果是这样的话,能够让这些学生在教室随时都能够接触到来自各方面的语文阅读读本。在进行图书角设立的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闲置的书籍进行有效的募捐或贡献出来,把这些书籍放在班级的图书角里,供学生们随时翻阅。从这一方面来看,这种方式对这些职业高中的学生们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培养与提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采用“主辅相助”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在新时期普通高中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国家就明确提出要采用“主辅相助”即以课内阅读为主、以课外阅读为辅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因此,推而广之,我们照样可以把这样一种方式应用在职业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课内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为主,辅之以与课内阅读教学相关的一些课外阅读,如: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古诗积累、现代诗诵读、美文赏读、推荐必读选读书目等内容作为自己教学的又一个方面,以此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这要求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课本阅读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贯穿课外知识,将二者进行有效的渗透。这需要老师在课本教材阅读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把相关的课外阅读知识进行巧妙的贯穿,拓宽课内阅读内容的范畴,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比如:老师在对课本古诗阅读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对古诗的背景知识、作者知识、其中包含的古诗常识、典故运用等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一下合理有效的拓展与延伸,让同学们对古诗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课内阅读而言,要注重对学生们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的培养,而在课外阅读方面,我们则需要要求他们进行广泛而深刻的阅读,包括一些古今中外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各方面的阅读,不断开拓他们的阅读视野,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从而在无形中也能够提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此看来,这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职业高中是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语文阅读对其开阔视野、陶冶身心、提高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职业高中语文阅读教育教学有效性培养与提升的过程中,老师们要学会积极主动的去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具体有效的语文阅读环境,不断激发他们对于语文阅读的强烈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语文阅读行为习惯,去进行广泛而深刻阅读,这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霞.关于现代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

[2]宋刊.高职语文教学如何凸显职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J].语文学刊,2015(06)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2

[关键词] 幼儿园;亲子任务;实施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倡导学前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以形成合力,父母与教师之间应是平等互补的合作伙伴关系。本文以家长工作为突破口,以“三项原则、三种形式”为导向,探索高质量“亲子任务”的实施策略,力求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当前“亲子任务”的实施现状

(一)家长工作需转变

教师应从专业角度指导,让“亲子任务”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比如,在手工作业中,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任务,效果会好很多。但是“亲子任务”却成了当前最热门的话题。

(二)家长对“亲子任务”不清楚

1.任务难度高。例如:A妈妈刚刚接到一份花式亲子手工作业“制作绘本书”,幼儿可以采用绘本、照片、贴纸、裁剪、立体书等多种形式。A妈妈感慨地说:“老师发了好几种绘本封面,供我们参考,我就咨询了很多前辈,然后去图书馆找绘本,让孩子画封面,前前后后忙了两天才搞定。孩子读了两年多的幼儿园,每学期都有大大小小的亲子任务。”因此,家长们练就了十八般武艺。2.任务无从下手,家长兼职“上幼儿园”。例如:在送幼儿上学的途中,D爸爸与E妈妈不期而遇,双方家长都带着一些关于昆虫的图片。D 爸爸不高兴地说道:“现在的孩子动不动以不上学要挟,我昨晚加班后去照相馆取了这些照片,学校教师只要说要照片,孩子责无旁贷地就得完成。孩子那么小,他们会做什么啊……”E妈妈也说道:“就是,通知上只说班级将要开展昆虫图片展,每个小朋友都要将自己搜集的昆虫图片带到学校。是让搜集昆虫资料,具体哪些昆虫、每人收集多少,老师都没交代,昆虫品种那么多,我根本无从下手!孩子上幼儿园就好像我们也在上幼儿园!”两人边发牢骚边走向学校。

二、高质量“亲子任务”的实施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亲子任务”过程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因此笔者以本班家长工作为突破口,探索“三项原则、三种形式”的实施策略。合理布置“亲子任务”不仅是践行家园共育观念的重要途径,还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三项原则,明确“亲子任务”的内涵

1.恰到好处的原则。首先,恰到好处地设计主题。在班级主题活动中,教师一直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所有的主题活动都与家长相关。教师认为,家长要熟知主题内容,指导幼儿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如此一来,家长也对孩子的关注更多了些。其次,恰到好处地安排时间。部分幼儿活动的确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安排,如每学期举行两次亲子合作活动,活动时间安排在暑假,让家长在相对比较空闲的时间与幼儿一起完成学习任务。2.布置任务的原则。教师务必说明任务的意义。幼儿教师往往会充分利用微信群,不仅详细地阐述幼儿的兴趣点,而且介绍活动的背景和幼儿成长的意义等,同时要感谢家长的配合。教师要及时反馈任务的效果。每个幼儿的学习背景都不同,家长对任务的完成率不应过分强求,如果家长能够认真完成任务,要及时地总结,对任务完成出色的幼儿提出表扬,并清楚地说明幼儿在任务中的优异表现,通过鼓励,激发他们的兴趣。3.支持引导原则。有的教师往往只通知任务的要求,却从不告诉家长这项任务对幼儿有何作用。在家长的心中就会形成“应付”的想法,认为是教师有意安排的任务。所以,教师要让家长明白活动的意义,能够给幼儿以适当的指导。以“垃圾分类教育周”的任务为例,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垃圾分类”任务的同时,让幼儿也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使幼儿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接着让家长在微信群里一起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

(二)三种形式,打通“亲子任务”的沟通渠道

1.家长沙龙——让家长明白自己的作用。幼儿应在家里和幼儿园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认为,幼儿对家长有亲近的意识,利用幼儿的这种意识,让幼儿与家长多一些互动,就能够领悟更多的生活知识和学习方法,这些是教师难以给予的。2.组长机制、分组合作——减轻家长负担,材料更加多样性。每学期我们都会有若干位家长担任组长,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主要分担的工作是传达任务、组织讨论、确定时间、保证完成任务等。例如:绘本《地上100层的房子》中的蜘蛛小主题,我们将主题分成三小组,分别是食物、花纹、手工蜘蛛,教师确定好组长,告诉组长讨论的内容和各组接到的任务,组长有疑问可以问老师,然后分组讨论,确保每位家长讨论的内容不重样。3.故事妈妈、故事爸爸、家长助教——提高家长的主人翁意识。家长的兴趣爱好、职业特点、文化背景等是重要的资源。教师要有计划性和有针对性地邀请幼儿家长进教室开展“家长助教”活动,以幼儿学号轮流的方式,人人参与、公平公正,提高主人翁意识。

三、高质量“亲子任务”的实施成效

(一)教师理念的改变:高质量“亲子任务”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其特点,幼儿的心理特点与能力都会有所不同。“亲子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学龄段特点,充分体现出不同年龄段活动的差异。以“端午节”的亲子活动为例,教师将培养小班幼儿的思维能力作为重点,亲子活动可以结合吃、玩、说相关的活动,让幼儿对端午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喝黄酒、赛龙舟等。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教师通过亲子活动让与幼儿收集图片,完成一些小手工,还可以用粽叶作画、制作香囊、玩鸡蛋碰碰碰游戏等。针对大班幼儿可以讲一些本地习俗,并动手包粽子,讲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等。

(二)家长角色的改变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足球教学;有效性;探究策略

随着目前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教学方法也是随之进行着不断的创新,突破了原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越发的高度重视。可是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仍然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改善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将为其提出相关的有效性探究策略[1]。

1目前高职院校中足球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较为落后

由于教学近些年一直在进行着不断改革和深化,所以至今为止有很多的高职院校中的足球教学方法较为落后,根本不能有效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更加不能使其综合能力全面的发展。在高职院校中有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所实行的教学方法太过保守而陈旧,课时有限,导致学生根本不能在短暂的时间里熟悉的掌握相关的足球技术以及战术。除此以外,足球教学的内容与其它的内容相比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说教师如果不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是不能足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更加不能积极的调动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以至于即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做出足球的某些动作,但是由于没有及时的进行锻炼,依然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最后,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教师只是一味的重视学生的技能学习,而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效率,不能使教师按时完成教学目标[2]。

1.2学生严重的缺乏参与热情以及兴致

在如今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约束,很多教师依然过度的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严重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以至于体育教学活动很难顺利的开展,导致学生也对体育课程越发的不重视。现在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普遍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像是对于通过足球来提升自身身体素质这种意识更是严重缺乏。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想要有效的提升学生对足球的热情,那么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改善办法,激起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2高职院校中足球教学有效性策略

2.1充分应用自我调节的方法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自我调节法的应用是非常的广泛的,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以及内容的自我教育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明显的体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为其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动力。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还能让学生及时的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使其自控力得到明显的提升,更加能够快速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所以当学生在练习如何控球的时候,学生必须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合自己的控球方法。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的学生对控球技巧是不能熟练的掌握的,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固定地点进行相应的练习,之后逐渐的熟练掌握相应的足球技巧,从而确定自身想要达到的目标。有的学生可能相对来说控球水平相对较高,所以教师可以让他们先行开展一些控球的练习项目,之后再依次练习胯下横拨以及扣球等项目,这样将在一定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控球技巧进一步的熟练掌握。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可能更加偏爱于独立性的工作,在足球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的应用自我调节法帮助其有效解决了生活中的某些实质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能力[3]。

2.2加强表象的训练教学

足球运动项目和其他的项目是有着一定的不同的,足球运动队员之间必须由着密切的配合度,所以如果想要让足球队最终赢得比赛,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采取一定的训练方式有效提升队员之间的默契度,所以表象训练教学方法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将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以及判断力,加强队员之间默契感。总之,表象训练这种方法主要就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并且在学生原有的动作基础上变得更加准确以及灵活,同时也间接的加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表象训练的这种教学方法在近些年的体育教学中获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首先,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根据相关动作而形成的相应规律,能够让学生在经过一系列的练习之后加深对足球某些动作的深刻印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掌握的动作进行定型,使学生在进行相应的运动时反应变得更加的迅速。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满足学生实际的心理要求。所以可以看出表象训练能够不断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学生之间的默契度,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

2.3建立师生和谐关系

作为高职体育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因为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仅代表着自身形象,同时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也将造成极大影响。首先,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上必须要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熟练的体育技能。足球方面的教学与其他项目教学相比更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其教师严重缺乏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继而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足球技巧以及战术方面的指导,这些都是严重阻碍学生足球方面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作为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要能意识到自身不足,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足球知识的重要性,以此来使足球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合格的体育教师还要学会在生活中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关爱和帮助,在学习过程中要予以一定的鼓励,用真情来博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从而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促进体育足球教学的顺利开展。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高职院校中足球教学也是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的。并且在足球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为了能够改善此种情况,笔者也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性策略,像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加表象训练,要求学生合理的进行自我调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这些方法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满足如今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学生日后的足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光雄.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2):30-32.

[2]李大亮.游戏法在高中体育足球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长江丛刊,2017(4):254.

[3]张丽亚.关于高校足球教学训练的有效性开展研究[J].运动,2017(12):78-79.

[4]张瑞鹏.足球游戏在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8(38):138.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职旅游英语;传统文化;融入;有效途径;意义;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发展旅游行业,提高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城市发展品味和城市发展质量。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围绕教科书进行内容的讲述,然后学生开展相关的阅读训练等,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旅游英语的积极性,加上知识和实践脱节,从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通过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他们的视野,同时也有助于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有效途径研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1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新时期旅游行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对人才需求缺口不断增大,同时人才技能和素质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何培养出高素质、专业技能强的现代化旅游专业人才,成为当前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重点。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不断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水平,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异国文化,掌握扎实的基础语言知识,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当前素质教育理念有序推进,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重点,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和基本功,这样才能更好地加以应用,所以不能忽视母语文化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博且源远流长,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全面提高。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丰富的知识和内涵,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非常有帮助,通过将其融入到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让学生成长为综合性人才。

2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偏重于英语语法知识的讲述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母语教学和传统文化知识的融入,从而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不利于开拓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此外教师在旅游英语教学方面教学模式不够创新、灵活,难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旅游英语的积极性。

3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有效融合水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高职旅游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当首先树立良好的典范,所以在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中,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系统地学习中华文化,并辩证地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结合旅游行业发展实际,系统地开发相关的旅游英语课程资源,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提高旅游理论、传统文化知识以及英语知识等全方位的学习能力,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2)加强旅游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融合,并进行动态调整。目前在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科书中没有融入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所以教师应当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现有的教科书资源的基础上,融入相关的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并和高职旅游英语课程进行深度设计,针对不同专业的实际,打造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模块,并借助现代信息平台等加强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设计,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打造精品课程。(3)加强教学实践探索,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除了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以外,最重要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旅游行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所以一方面教师可以围绕不同专业定位,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融入相关的实践课程,通过打造相关的旅游实习场地,创设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将知识联系实际进行应用,提升语言交流能力和社会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走出去,加强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深入融合,和校外相关的旅游企业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习等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知识应用的快乐,并通过实践找出自身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提高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当前各地区对旅游行业发展都比较重视,所以需要不断融入地区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交流机会,这样才能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提高英语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就业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教学课程评价方面,也应当融入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测试,融入生活中相关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案例进行研究,把握市场需求,研究旅游行业的发展动向,针对性提高自身的英语素质和技能。

4结束语

总之,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需要把握基本的原则,加强内容和方法的有效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颂.依托地方文化构建高职旅游英语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2]张立恒.传统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传承作用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06).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生管理;自由;制度

一、引言

在传统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中,制度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学校通过各种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的发展。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发展,刚性约束对于学生发展的束缚逐渐凸显出来,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之下,高等教育开始关注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无疑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1]。关注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允许其在最大限度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不受学校规章制度的过度干预。但是大多数学生工作者对于自由与制度限度把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高等教育并没有深入探索学生在校期间究竟应该享受到何种自由以及什么样的行为必须要进行严格的限制,实际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因此,本文对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中自由与制度的均衡原则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二、自由与制度在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中的意义

(一)自由是学生发展的充分条件

自由内部与外部所具有的价值决定学生只有具有自由才能实现自我发展,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第一,自由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任何物质之所以能够自由的存在都是因为其内部的相关要素能够与外部环境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但是越高级的物质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就越复杂,达到均衡状态的难度也就越大。自由反射是任何动物都具有的本能,人类也不例外。但是相比于其他动物,人类对于自由程度的要求更高,自由对人类生存所起到的作用也远远超过其他动物。如果连最低限度的自由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人类也无法存在[2]。此外,自由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也不仅仅局限于自由的保障性,自由也是人类生存的目标,人类活动的目的在于获得更高等级的自由。第二,自由是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自我价值是指人的潜能,实现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原始欲望。但是人的潜能的发挥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即如果潜能发挥所必须的条件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则潜能必然无法发挥出来,或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发挥人的潜能发挥往往建立在个性发挥的基础之上,这就表明自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先决条件,只有具有较高的自由人类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个人潜力才能得到发挥,最终实现自我价值[3]。同时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在某个社会群体当中,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个体数量越多,社会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因此,社会的发展在于给人更多的自由。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多数学生在思想方面已经基本趋于成熟,长期的教育已经使得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控制自我行为的良好能力,过度依赖于制度的管理手段会导致学生潜能发挥中的必要条件受到破坏,从而限制学生发展,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大范围的自由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间。

(二)制度是高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类的社会属性决定,人必须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实现生存与发展,社会成员通过合作组成一个共同的社会群体,个体之间的合作必须要以制度为基本保障,因此,制度对于人类发展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对于高校来说制度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但是并非充要条件。一个高校就属于一个小型的社会,在这个社会当中生活着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等多种社会主体,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完全不同,而不同的社会关于也必然导致不同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如果校园环境处于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则必然会导致所有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陷入到一片混乱当中。必须要通过制度来约束不同社会主体的行为,从而调节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使得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能够处于一种和谐融洽的状态当中,从而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的学习才能得到必要的保障。但是也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制度仅仅是高校存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4]。高校制定各种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止其存在的环境受到破坏而导致高校的消亡,但是这种具有较强刚性约束的制度与自由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制度的存在虽然可以保障高校的合理存在,但是却不能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制度的存在是保障高校教育行为得以有效达成的必要条件,但是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目标来看,制度并非是其充分条件。

三、自由与制度在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中的均衡

(一)人权标准

从上文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在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中自由与制度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二者在学生管理中所占有的地位也完全不同。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为学生提供最大程度的自由,但是需要维持最低限度的制度,这也应该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中关于自由与制度限度把握的最基本原则。即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以便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制度需要控制在最低的范畴当中,以避免破坏学生自由同时保障高校的稳定运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究竟什么才是最高程度的自由与最低程度的制度,必须要给与学生工作管理者一个明确的参考指标,否则也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认为剑桥大学A.A.Milne教授所提出的人权标准是高校制度建设的最根本标准。首先,高校是一个由多个主体而共同组成的共同体,共同道德是高校存在的必要基础,同时也是高校当中不同社会成员人权的基本来源。A.A.Milne在人权标准当中提出,最低度的人权来自于最低度道德,因为其处于最低维度,因此,高校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享受这种基本权利。最低度道德则是由共同道德以及具体道德所构成,因此,最低度道德可以超越文化与地域的限制而并应用于不同高校的实践当中。同时最低度人权也超越了文化与社会的范畴,社会与文化的多样性并不会对最低度人员产生太大的影响[5]。也就是说,最低度人权可以在维持高校社会成员最低权利的基础之上给与其最大的自由。正是出于这一性质,笔者认为人权标准应该成为高校管理制度制定的最根本标准,可以有效缓解高等教育中不同主体之间在权利上的纠纷,从而让高校内部不同的社会群体加强共同合作,降低冲突的发生概率。此外,最低度人权可以实现学生理论权利到现实权利的有效转变,为学生自由的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可以避免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受到粗暴与专横的干涉。

(二)高等教育学生管理自由与制度均衡的限度把握

针对上文中所论述的最低度人权,笔者结合A.A.Milne教授所给出的最低限人权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人权公约》中的相关规定,尝试对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中自由与制度均衡的界限进行分析,即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保障社会成员的以下权利,除此之外不能过度干涉学生的自由,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生命权。生命权是人权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生命权的基本内涵是指“任何社会成员都应该具有不被他人任意杀害或者受到他人生命威胁的权利”。只有具备生命权社会成员才能正常的存在,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命权都必须要得到全面的保障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二,公正权。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平与公正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A.A.Milne教授也将公正权排列在最低度人权的第二位,也充分体现出公众全在最低度人权中的地位[6]。公正权的基本内涵在于,每个社会公众都应该被公平公正的对待,这也是现代人权理念中的核心内容。从公正权的实施方式来看,主体并不能保障自己得以被公正的对待,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必须要从制度上保障每个学生得以被公平的对待。第三,不违反校规的自由权。根据A.A.Milne教授的最低人权理论,不受到额外干涉的自由应该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权利。此外,上文中也提到了自由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不违反校规的前提之下,学生应该具备高度的自由权。第四,尊严权。即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其人身与尊严都不得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粗暴对待。A.A.Milne教授在阐述最低人权时指出,不受粗暴对待以及横加干预的权利不仅是社会群体生活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要享受到的权利。第五,获得帮助的权利。由于高校的共同体属性,要求内部成员之间必须要加强合作,因此,互相帮助应该是高校共同体的一项基本原则[7]。高等教育制度必须要明确规定学生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不得漠不关心,尤其是在最低度人权受到侵犯时必须要给与必要的帮助。以上内容是高校在进行制度制定时需要重点保护的基本人权,但是我们还必须要认识到的一点在于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学生在享受对应权利的同时,也必须要履行对应的义务,即不得损害他人的基本权益。因此,这也是高校制度制定的基本出发点。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学习权利是每个学生所能享受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将学生违反相关道德的行为分为与学习有关的行为与学习无关的行为。与学习有关的违反行为主要包括考试作弊、迟到、旷课、抄袭作业等,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诚实守信原则,也违反了义务与伙伴关系原则,所以高校必须要通过制度与规章限制学生的这一类行为[8]。在第二种与学习无关的违反行为当中主要包含了打架、偷窃以及不正当性行为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诚实守信原则,也违反了礼貌原则,是高校制度中必须要严格禁止的行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校园中的其他行为如嬉闹、追逐、接吻甚至怀孕等行为再不违反相关原则的基础之上不应成为高校制度管理的对象,应该将其视为年轻人的自由,不得横加干预。

四、结语

把握好自由与制度之间的限度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中的重点与难点,只有保障学生的自由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缺乏制度的强制约束高校的生存也无法实现,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人们往往无法有效把握二者之间的界限。本文尝试从最低度人权的角度对高等教育学生管理自由与制度均衡策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旨在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具体管理实践提供必要的参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聪.为了儿童的解放和自由———麦克莱伦(PeterMcLaren)《反抗教育学》(Pedagogyofinsurrection)的价值意蕴[J].外国教育研究,2017(2):36-46.

[2]庞祯敬,柯玲,李慧.人口要素非完全自由流动与区域间教育均等化相关性分析———一个比较静态分析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29-33.

[3]刘磊.教育正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合规律和合目的的统一———兼与吴元发博士、徐洁硕士商榷[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64-73.

[4]杨建朝.教育制度改革的正义取向:自由成“人”———基于哈耶克“无知”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16-20.

[5]张奂奂,高益民.美国高校教师学术自由保障的模糊空间———基于判例制度的宪法解释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6(5):87-95.

[6]张千帆.高考压力从哪里来?———中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制度根源及其改革方案[J].政法论坛,2016(5):97-110.

[7]钱再见.荣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困境与路径———以荣誉教育为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5-74.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6

一、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其人文素养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达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重点围绕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在高职学生中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诚实守信、正心笃志、公平正义、厚德载物的教育,让学生们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实例,了解一代代人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经历,了解我们的先辈在每个时代的伟大发明和创想,进而了解中华民族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悟我们这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凝聚力,从而丰富其知识,塑造其精神世界,不断提高其人文素养,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滋润心灵。

二、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今世界正处于多极化发展的阶段,世界各国都重视自己国家民族文化输入,在这种格局下,我们要通过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价值观的教育、经典的教育等来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让仁、义、礼、智、信等自觉融入国民的血液,培养青少年优雅的气质、良好的修养、丰厚的内涵,从而提高其道德修养和艺术素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形成国民凝聚力和团结一致谋发展的力量。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秉持这一原则,通过相应的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和谐思想,担当精神,积极向上个人理想追求等,向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传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而有益的精神滋养和价值影响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通过其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不断强化。

三、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加强对其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其了解并汲取思想精华,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文化知识水平尚有欠缺,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智慧和历史厚重感,影响其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清国家前途命运和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从而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身心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建设之中。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具体的实施推进中,我们必须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工作落到实处:

(一)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根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育,以最经典的传统文化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镶嵌于高职学生的头脑,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从而树立民族自信,认清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关系,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并在工作和生活中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尊老爱幼,扶危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逐步形成高职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教育工作

在依托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的同时,不断创新学生活动形式,在各类学生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广大学生从各方面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让学生们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厚重的底蕴,从而自觉地融入其中。

四、加强面向高职院校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对策

一、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力度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精神文明的引导。加上外来文化的不良影响,很多学生出现了心态浮躁、道德失良、诚信不足等思想问题,甚至人格品性、价值观念也在逐渐扭曲。作为新一代的复兴大业完成者,我国的青年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显得非常必要。于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髓,纠正学生的三观,树立正确的思想,将他们塑造为明礼诚信、言行统一、爱国敬业、遵纪守法的新青年。

二、高职院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意义

1.强化爱国信念,提升责任意识

《诗经》有言:夙夜在公。意指为国家工作,就要日以继夜的努力和负责,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家国意识。如今,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须拥有良好的集体观念与责任意识。传统文化的范仲淹,亦或文天祥,他们的爱国情感坚定了学生的爱国信念,集体观念与责任意识得到加强,学生逐步建立起新的价值体系。

2.推广仁爱教育,建立和谐关系

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孔子以“仁爱”治天下,我国古人皆提倡以和为贵,追求的是社会和谐,强调的是和睦友善,这是促进人们团结互助,和平共处的关键理念。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学会与人为善的交际方式,体会推己及人的生活哲理,促进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与团队精神。

3.倡导言行一致,铸就诚信品格

诚信是道德中最基础的内容,是人们在社会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传统美德的基本要求。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诚为本,取信于人”,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树立严谨务实、自强而进取的良好心态。

4.提升道德修养,塑造独立人格

优秀传统文化讲究修身养性,意在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化的独立人格。因而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就能够通过不断地熏陶与感染,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意志力,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责任感,能够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并且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与追求目标,通过不断的完善自己,从而向更优秀的方向进步,使得自身的精神与思想不断地升华。

三、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困境分析

1.学生缺乏主动认知传统文化的意识

调查发现,当代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有:一,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意识。较多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不愿意接触传统文化;二,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手机、游戏等占据了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影响着外在的精力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培育。

2.学校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很多职业院校在建立课程体系时,片面地将学校变成学生的“岗前训练场”,所有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都围绕着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专业技术的提升。于是大学语文课程要么课时不断压缩减少,要么改换为选修课。学校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作用。

3.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有偏颇

全球化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同时带来大量外来文化的涌入,心理建设尚未完成的大学生缺乏对外来文化的甄选,很多学生被部分外来的糟粕文化或思想干扰,陷入了文化困境,“普世价值观”、“个人拜金”等思想侵蚀着他们。自私自利、无视集体、无德、虚荣攀比等情况也愈发严重。

4.学生的传统美德和文化涵养在下降

优秀文化里蕴含的美德思想引导人们追求美好。但随着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与隔离,他们的很多行为逐渐逾越良好的道德准则,诚信、集体观念、合作精神、价值追求以及公德品质,人际交往态度、意志力、理想抱负等方面都出现堪忧的不良表现。

四、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机制建设

1.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融合体。我们在完成教育的同时,必须符合当前社会的文化追求,满足国家发展对文化提出的新标准。所以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的过程中,要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现象引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根基,通过组织全校性的教学公开课,不定地邀请相关的专家名师入校讲座,促进学生把握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的联系。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与教师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项目,总结当前教育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新的理解和方向,由此进一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让核心价值观为传统文化教育铺垫道路。

2.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中心体,规划课程体系

当下,社会与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需求标准在不断提升,除了职业技能的高标准,学生的道德涵养、文化水平以及合作创新能力也为企业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效提升学生德行素养,促进学生人文品质的提升,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科学规划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建立必修课,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思想理念为主,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思辨能力、生命智慧和交际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想内核与精神素质,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拥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并且从中吸收有益的内容,启迪他们成长。其次,建立选修课,依据学生的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通过学习逐步完善学生的心智与潜能,让学生自由、和谐、持续的发展。最后,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各学科的融合与渗透,学生在耳濡目染与潜移默化中成就健全的人格与品质。

3.组织传统文化校园新社团,开启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是学生所处环境的重要氛围,高职院校可以借助文化活动,营造传统的文化气息,改变校园文化的内核。学校要鼓励学生组建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比如经典文学类、戏剧表演类等。第二,学生利用社团举办相关活动,比如诗词大会、戏剧表演等,积极参与并逐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纠正和引导,成就新时代的优秀学生。

4.搭建信息技术网络新平台,渗透文化内核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与功能,正确利用网络。在高职院校中,可通过搭建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平台,通过校园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途径,利用现代学生喜欢接受的微视频、动画、趣味故事等形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

五、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无法割舍的血脉,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柱。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的孵化地,为祖国培育大量的专业化、技术型人才,是国家经济强盛、现代化建设高度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经济与时代的发展,为进一步促进国家的提升,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重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堡垒,实现文化引领风尚、教化人民、服务社会以及推动国家发展的多重功能,高职院校也才能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与国家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蓝如中.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

[2]刘荣.高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困境与对策[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

[3]梅柳.“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研究——以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01).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8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文学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中传统优秀文化是不能缺失的一部分,从远古到今天,将流传下来的原始歌谣、神话传说、现代文学等都包含在内,有着悠长的历史,博大精深,饱含传统美德,优秀的民族精神也由此孕育而生,充分彰显了我国数千年中华民族文明的个性与魅力,对中国学生来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个人文化修养的基础内容。在现代社会李,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发展步伐,高职学生不仅能接触传统文化,还能涉猎国外文化,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在相互碰撞,这个阶段的学生人生价值观还未成型,缺乏社会经验,是非辨别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负面影响,造成思想上的困扰。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纵深推进,在大力倡导创新的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对学生从德育、美育等方面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传播中国声音,彰显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的价值观念,以更好的状态走进社会,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责任。

一.高职文学教育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文化自信的提出,出台了非常多相关的文件来推动传统优秀文化在高职文学教育中的有效融入,将传统优秀文化在高职文学教育中的有效融入相关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具体来说,其作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助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都是历经时间的洗礼,在人们漫长的时间中沉淀出来的,经过了实践的检验,集儒道释多家思想之所长,是民族共同精神、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征。在传统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理念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据,也是国家治国理政的智慧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思想基础,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水平的综合体现。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基地,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与传承的主要平台之一,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高职文学教育中去,将记录了民族奋斗历程、饱含民族精神、凝聚民族理想信念的古典文学引进到文学教育中,能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

(二)助推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专门的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高职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后直接会进入相关的岗位从事社会工作,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努力,需要更多具备工匠具备创新创造精神的专业性人才。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中,存在有非常多与工匠精神的培养相关的内容,比如“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的说法就出自于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全面深刻的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容,与当前我国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相吻合,将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高职文学教育中,引导学生学习其中关于敬业奉献、大胆创新的精髓,让学生将这种工匠精神做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成更具有更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助推学生语文学习效果与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开展,而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但是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建立与语文基础之上的,通过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高职文学教育中,能够有效充实高职语文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人格,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确保语文教学效果。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作为高职课程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融入传统优秀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在与古人的智慧对话中接受心灵的洗礼,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四)助推高职院校高校语文教学模式的形成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文学教育过程中,能够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转变。一直以来,高职语文文学教育教学都是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语文知识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德育等方面的发展,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创新。而传统优秀文化如果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文学教育中去,让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我国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现阶段高职语文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一)学生并不非常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当前开展的高职教育中,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围绕课文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学习背诵,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很多学生更推崇国外文化,反而忽略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根据相关调查,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都不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虽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了唐诗宋词元曲,但是却没有对这些内容背后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行深入了解,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真正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并没有重视文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在当前我国开展的高职文学教育中,很多学校以及相关的语文教师都没有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大多只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并没有重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内容,造成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并不非常了解,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也影响到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存在偏差。当前已经进入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国媒体文化中电视剧、电影、小说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形式盛行,其中也存在很多的历史剧,但是历史剧与小说在表达传统文化过程中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观看后必然会受到影响,错误的认为电视小说中的是正确的,存在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利于学生去理解传统文化。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也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输出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国外人士了解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因此需要教师在高职文学教育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传统文化。

三.传统优秀文化与高职文学教育的融入策略

(一)注重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学习。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所在。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发展历史的大国,我国在传统文化领域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学生通过掌握传统文化实质上就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学习过程,在高职文学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其必要性。特别在开展语文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是让学生更直观深入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当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懂得传统文化学习的意义在哪里,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传统文化开设专门的课程,帮助学生去了解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在文学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更好的完成传统文化教学目标。

(二)高职教师进一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时转变教学模式。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的文学教育主要是根据考试大纲,组织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并没有重视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与普及,很多学生并不真正了解传统文化内容。高职院校可以从学校层面成立传统文化学习研讨班,组织语文教师进行学习培养,提升语文老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文学教育过程中去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学习传统文化的自主意识,只有自己充分了解掌握传统文化,才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更好的渗入到文学教育中去。比如探索者083在进行古诗鉴赏过程中,不仅要基于应试教育的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应试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能够背诵默写故事基础上,去了解作者的生平,理解古诗中相关的语言色彩,揣摩诗人当时的心境等,让学生在细节学习中读懂传统文化。

(三)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非常多的经典文学作品,很多都有着久远的历史,离我们今天的社会很远,无论是创作的背景还是采用的语言表达形式,都与我们今天的习惯有很大的差别,这对学生来说都是学习的难点,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点,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高职院校语文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专业的特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设计,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在学习传统文学作品中可能存在文字晦涩难懂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阻碍,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创造更为生动的教学场景,将难懂的知识生动的传授给学生。比如在讲授上古神话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相关的神话人物形象进行战时,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上进行学习理解。比如学习《诗经·蒹葭》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在水一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教师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后,灵活教学,能够让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文学教育课堂之上再度盛放。

(四)充分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强化语文德育效果。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基于伦理道德的德性文化,穿插在诸多文学作品中的德育元素搭建成一个完善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通过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知识的批判性继承,更好地契合中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需求,与时展要求相符合。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唤醒学生作为德育教育主体的自觉性,在主动接受的过程中更好地塑造学生个人道德品质。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语文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个人思想道德方面的意义,尊重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地位,坚持经世致用的传统,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现实基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将微课、小组合作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五)创新丰富教学方式,培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内容,但是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表达方式都与当前我们的习惯有差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与功底,才能够真正领会其中的内涵与精髓,更好地与学生实现情感互动。教师要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了解学生的文学素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文学素质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温煦素质,达到全面进步的目的。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需要做好文学翻译工作,也就是将传统文化转换成自己能理解的形式,需要教师对学生在语法、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翻译的技能。现阶段我国高职学生在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鉴赏能力整体情况都比较糟糕,普遍存在知识碎片化、基本技能不扎实、审美表层化等问题,对文学的阐释过于模式化,缺乏文学诠释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与数字图书馆资源的作用,为学生推荐传统优秀文化相关的书籍,师生共读,不断拓宽学生在传统文学中的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传统经典的习惯,在不断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除此之外,还要注重组织学生针对传统文化开展训练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审美的理解与想象。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情志与兴味,只有沉下心来,深入品味,才能真正理解创作者的心声。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各种视频、音频等内容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传统文化世界中去,沉浸式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高职院校并不仅仅只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在最好专业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摸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培养路径,帮助学生从职业能力向职业素质进行拓展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对高职文学教育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相信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完善,必将打造出一个更优秀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光锐.论高职大学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文史结合”[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01):75-78.

[2]巨利宁.高职大学语文中古代文学部分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章回小说:中下,2018(03):49.

[3]王玉.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高职语文教学———评《高职语文素养》[J].语文建设,2019(24):82.

[4]潘裕仙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古诗文记忆能力[J].智库时代,2019(06):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