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市场化范例

医疗市场化

医疗市场化范文1

近来,社会各界对医疗体制改革的讨论十分热烈,尤其是对医改的市场化取向争议颇多,一时间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一种观点认为,医改不成功的根源是走了市场化的道路,因而有必要恢复并扩展公费医疗体制;另一种观点则持相反意见,认为计划经济下的医疗卫生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要实行公立医院的产权多元化,鼓励发展营利性医院,严格规范非营利性医院;还有学者认为,中国20多年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成功,其根源是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缺位,因此要走一条“有管理的市场化道路”。而另一些比较激进的学者,认为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是被写入宪法的,这是国家的责任,这个责任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还有一些学者则把矛头更多地指向市场化,认为过度市场化是中国医改的一大误区。因此,当前对于医改思路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政府究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是否应当坚持市场化。在笔者看来,医改市场化的总体思路是没有错的,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在市场中的监管作用也应该逐步走向市场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独特价值有着切身的感受,总的看法是,中国社保体制改革的巨大成效与诸多问题并存,整个制度的改革方向至今仍处于政策选择之中,郑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资金不足是表象,深层原因是责任边界不清。”他还补充道,要把历史的责任和现实的责任划分开。所以,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和运行应当从制度主体的分解和剥离入手,特别是政府在制度运行中的行为表现、行为动机及其背后隐含的利益构成和利益边界,是笔者力求厘清的关键。

一、政府是实施医疗卫生改革的制度主体

社会保障制度主体分为三大类:国家(或政府)、企业和个人(或劳动者)。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构,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扮演着执行主体的角色,政府通过立法规定制度的结构和运行规则,制定、调整社会保障政策,派出事业性质的社会保障业务机构,运用经济杠杆进行调控,并对社会保障财务负有最后的(并非完全的)责任;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院及个人的医保,个人在制度运行中扮演着制度享受主体和缴纳主体双重身份。十多年来,人们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制度设计与资金不足等方面,而对至关重要的社会保障责任的划分始终未给予足够重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与个人的社会责任缺乏界定,政府与社会或民间责任边界始终不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始终不明,这种责任模糊,严重地影响到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和体系建设,同时也直接损害着新制度的有效性和对市场、对地方政府、社会与社区积极性的调动。从以上分析来看,政府在实施医疗卫生改革过程中要真正负起监管责任,必须推行深层的市场化改革。

二、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1.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性。

目前中国90%的医疗服务提供由政府垄断(按病床年和门诊量的比例),民营资本和公益组织进入还有很多障碍,医疗系统大多数属于政府垄断行业。值得可喜的是,在国有医院微观层面上,已经下放了经营权和药品定价权。但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医院、医生收入与药品销售收入之间挂钩,医院、医生与药商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和使用药品,药品价格失控、伪劣药品泛滥以及滥用药品等问题愈演愈烈。由于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有密切的利益关系,对药品生产许可、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及价格的管制日益放松,很难以监管者的身份持行其职能,从而使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的问题日益突出,医患关系紧张。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在医疗保险改革中引入了市场化的因素,但由于未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化监管体系,医疗卫生宏观管理中条块分割问题仍然存在。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市场化改革不是错了,而是改革的不彻底所致。目前,药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管城市职工的医疗保障,民政部负责医疗救助,卫生部主管医院及农民的医疗保障,国家发改委管理医药价格,也管卫生机构的基本投资,财政部管日常的业务费和人头费。由于医疗卫生体制形成了“九龙治水”的局面,医疗改革方向和目标不协调,不统一,从而影响了医疗资金的筹集和管理。那么对医疗系统进行市场化改革,政府的监管尽量慢慢放开已成为当务之急。事实上,在美国,约有84%的人参加了私人或政府的健康保险,其中政府的健康保险包括医疗保险(medicare)和医疗补助(medi-caid)两类,前者专门提供给老人,后者是为穷人设立的,而且都有严格的核准机制。全美有约15%的人没有参加任何医疗保险,这其中的大多数是美国工人及其家人-这些人尚未贫困到有资格享受医疗补助的程度,也没有老到可以参加医疗保险的岁数。其它国家如德国、加拿大、新加坡都是采用强制保险或者强制储蓄的办法,医疗保障的资金主要从民间筹集。从以上发达国家医疗服务市场化的改革实践以及大量的研究表明,只要政府设计恰当的制度和不存在垄断,市场化可以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推进医疗服务的公平点上达到帕雷托最优。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制度不恰当,公立医院也会损公肥私;如果制度合理,私立医院也会承担社会责任。可见,在中国走全民公费医保的路,只能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医改市场化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2.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1)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医疗事业,给营利性医院“国民待遇”,形成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目前有许多公立医院处在产权多元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属性成为其中非常敏感的问题。不少医院为了享受税收上的优惠以及防范今后可能的风险,违心地选择了“非营利性”的定位,这就给今后的运营埋下了很大的制度隐患,因为它们贴着“非营利性”的标签,却从事着追逐高额利润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公立医院享受着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免税优惠,收益独享,亏损由政府负担,国家还给予诸多优惠条件,实质上公立医院却在药品销售和医疗检查服务上大肆谋取利润。而对营利性民营医院而言,税赋会更繁重,收益和亏损都是自己的,国家是不给予任何优惠条件的;这种机会不平等,让民营医院根本无法在市场上与公立医院展开竞争,也就无法从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上入手,惠及患者,而只能“随大流”从事一些短期行为,民营医院的效率“双输”现象在我国现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政府供给的边界应限于公共卫生和对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救助。即使在这个范围内,政府也可通过公共采购的方式,从营利或非营利的私营医疗机构获取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遍服务。要打破过去按行政区设置医疗定点的做法,代之以根据人口聚居状况、地理环境特点、卫生医疗机构的布局和辐射范围来重新配置卫生服务资源。应该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卫生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渠道吸引社会民间资金,发展民办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应该一视同仁,给他们以国民待遇,打破医保定点机构、定点给付的制度约束,形成市场竞争的格局,发挥市场配置稀缺资源的积极作用。笔者建议政府部门第一要严格规范非营利性医院的设立,政府应在税收、信贷、投融资、土地等方面制订相应政策,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本特别是非政府的投资,包括一部分慈善组织的资金投向医疗卫生行业:一是参与公立医院的产权改革和经营方式的改革,对原有的存量资产进行重组。二是直接参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资、建没和运营。伴随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业社会职能分离,大量“单位人”将变为“社区人”。在新增投资中,应充分重视对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资。第二要在非营利性医院的审批中要严格把关,一般只让承担基础医疗任务的医院成为非营利性医院,其它从社区门诊到地区综合性医院,都应以营利性为主。政府不能在政策上歧视营利性医院,而是应当从法律制度上保障营利性医院的利益,为营利性医院提供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减少政府的监管作用。#p#分页标题#e#

(2)逐步取消政府管理药品价格范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医疗保险是一个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行业。与一般消费品不同,消费者在药品消费方面缺乏足够的选择能力,无法摆脱对医生的依赖。要想保证合理用药和药品价格的合理性,必须对医院和医生的行为进行监管。从西方国家看,对医疗保险的监管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通过政府严格控制药品的生产许可、质量标准、使用范围和价格;二是切断医院、医生收入与药品销售收入之间的联系,实施医药分开。这种监管一般通过立法确定的独立的监管机构进行。我国借鉴外国经验实施政府管理限制药品价格,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各种寻租行为,导致药品管理的范围越广泛,为寻租行为创造了更多机会。限制价格的另一无效之处在于“漏出效应”。“漏出效应”指药品一进入国家公布的降价目录,该药品就从市场供应中消失,而代之以主要成分相同,仅仅变换了名称和剂量的“新药”。因为限价引起的药品从医保名单的“漏出”,政府不得不每年调整补充医保目录,补充一些变换途径申报涨价的新产品,从而使药价越来越高。政府监管低效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一个混乱的市场基础。市场的扭曲使医生处方与利益挂钩形成一个利益体系,同时,过高的监管成本使价格监管效率低下。监管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代替市场?政府代替不了市场。实际上,良好市场环境中的竞争是一种效率极高的管制手段。市场是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每当一个企业表现不合格时,其竞争对手就得到了市场份额和利润,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政府最应当做的事情,就是建立有效的竞争市场,让竞争在真正的竞争者之间进行。放开监管,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体系。药品市场,或者说药品的供应和需求,实际上涉及三个行业:一是药品的生产企业,二是医院,三是药品零售企业。有效市场的竞争必须是药品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的产品竞争,医院和医院的技术和服务竞争,通过医院的服务为市场提供更好更优良的医疗服务,在竞争中取胜,同时获取相应的费用,零售企业和零售企业之间的服务竞争,获取利润。现实的情况是,目前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的竞争,而是在寻租领域的竞争。导致消费者接受过高的价格,企业也未获得高额利润,以致对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处于完全的无心无力状态。所以,应该逐步取消政府在此领域的调控,放开市场,市场参与药品生产、流通、销售领域,优化药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医疗市场化范文2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后辅助化疗的大肠癌患者81例,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经影像和病理等检查确诊、西医诊断和中医诊断分别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ZYYXH/T136~156-2008》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诊断标准[2]、初次患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并将胃肠功能器质性病变、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合并器官或淋巴结转移、治疗依从性差、精神障碍及病情危重的患者排除。依饮食干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分别为40例和41例。常规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4例和16例;平均年龄为(61±5)岁;发病部位:直肠、结肠和其他部位分别为18例、19例和3例;病理类型:管状腺癌和黏液腺癌分别为31例和9例;临床分期:Ⅰ期、Ⅱ期和Ⅲ期分别为4例、18例和18例。中医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4例和17例;平均年龄为(61±5)岁;发病部位:直肠、结肠和其他部位分别为18例、19例和4例;病理类型:管状腺癌和黏液腺癌分别为31例和10例;临床分期:Ⅰ期、Ⅱ期和Ⅲ期分别为4例、19例和1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①常规组:给予患者遵医嘱给药、口腔清洁、饮食干预及运动指导等常规护理。②中医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特色饮食调护:脾胃不和型:饮食需遵循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原则,以藕、番茄、胡萝卜、莲子、山药、木瓜、粳米、栗子、鸡肉、鲤鱼羊乳和牛肉等健脾和胃的食物为佳,也可加用橘皮、生姜等降逆止呕的食物;气血亏虚型:饮食应以血红蛋白、维生素C和铁元素含量均较高的补气养血的食物为佳,如:粳米、鸡肉、牛肉、山药、大枣、黑米、花生、红豆、乌鸡、动物肝脏、菠菜、番茄、枸杞和桑葚等;肝肾阴虚患者饮食以藕汁、核桃、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甲鱼、鸡汤、牛奶、动物肝脏、葡萄、猕猴桃、阿胶、骨髓汤等填精益髓、补益肝肾的食物为主。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体力状况及不良反应。以卡氏(KPS)评分[3]为依据,对患者的体力状况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且评分的高低与患者体力的高低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体力状况:2组患者护理后的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中医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更高(P<0.05)。

2.2患者的不良反应:中医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因肿瘤对患者自身能量的消耗、宿主对肿瘤的反应及治疗肿瘤措施对患者机体的影响,出现代谢异常的状态,有研究指出,40%~80%的恶性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中20%的患者因营养不良死亡[4]。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饮食需遵循膳食结构合理、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原则,以促进消化和吸收、改善患者的食欲和营养状况。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大肠癌属于“肠风”的范畴,主要病机是正气亏虚导致外邪入侵相互作用,使气、瘀、毒等病理产物留置肠道,导致大肠传导失司,而手术和化疗进一步损伤了患者脾、胃、肝、肾,故临床以脾胃不和型、气血两虚型和肝肾阴虚型较常见。近年来食物中多种对人体十分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被发现,国际营养学界对膳食指南的基础已从营养素转向了食物[5],中医特色饮食调护指的是以中医理论和“药食同源”中医学理念为指导,应用整体观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分析,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饮食干预,通过食物的温热寒凉之性平衡人体的阴阳、调节脏腑功能,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6]。本次研究中,中医组患者实施中医特色饮食调护,即因疾病证型的不同,分别给予健脾和胃、补气养血和补肝益肾等食物,患者护理后的体力优于常规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中医特色饮食调护改善患者体力、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且可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术后化疗的顺利进行。综上所述,中医特色饮食调护应用于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佳,是一种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比较高的护理模式,临床应用中需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和误用。

参考文献

[1]仝欣,徐川,李敏,等.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7,40(1):37-40.

[2]孙晨冰,许玲,赵海磊,等.健脾法改善术后化疗后大肠癌脾虚证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评估[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6):3999-4001,4016.

[3]黄颖娴,张宁,李婷珊,等.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大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7):2316-2320.

[4]王玲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在大肠癌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17,32(21):3179-3181.

[5]商文娟.直结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4):237-238.

医疗市场化范文3

1.1医患关系的定义

狭义的层面认为,医患关系中的医方就是直接接触患者并对其询问、诊断和治疗的医生,而患方就是与医生对应的,正处于患病状态、求医和接受治疗的社会人群。但从广义的层面上看,医患关系中的“医方”还包括整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如国家针对不同人群建立的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保障制度、医疗药品、器械流通制度、新药审批制度等)、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如卫生局、药监局、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等)等更加宏观层面上的内容。“患方”则不仅包含一般意义上的患者本人,还包括在患者的就诊治疗过程中一路陪伴、付出关心和提供帮助的患者家属、亲朋好友、同事、所在单位等一系列社会关系。

1.2医患关系与社会背景

医患关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存在状态,我国当前的医患关系是社会转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医患关系的演变是沿着医改市场化主线进行的,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但医疗卫生现状并不能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供求不平衡,医患关系紧张。而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因两种体制的并存,也暴露出各种问题,一方面通过医院的半市场化,医疗保险制度的半市场化、以及药品和器械产业的完全市场化,形成了医院运行机制的两种逻辑:不仅有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下的救死扶伤、革命的人道主义的第一行动准则,同时还具有市场体制下医院应对市场竞争和追求利润的利益考量;另一方面这种半市场化也重塑了医患关系,形成了医患关系的物化、异化,医患信任弱化以及医患关系紧张化的趋势。医改的不成功导致医患矛盾突显。

1.3患者医疗素质、媒体引导等

医患的矛盾可能是由医生造成的,也可能是由患者造成的,这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不要盲目地片面地去指责医生。患者的医疗素质也需提高,患方对医方产生强烈的不满,并采取请媒体报道、聚众围堵医院、拉横幅、设灵堂、逼医院领导及当事医生下跪、索要高额赔偿金、对当事医生实施人身伤害、伤医杀医等等过激手段扰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媒体通过对我国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不合理的现象、不规范的操作手段、黑幕等进行揭发,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力量。一旦这种监督方向确实可信,就会在舆论上形成强大的压力,促使当事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反省诊疗行为和管理漏洞,从而改进管理和服务;但是我们发现部分媒体为引起关注,出现调查不细致、措辞不严谨、态度不公正的报道,甚至热衷于炒作医院黑幕、医疗纠纷等负面新闻,使医生的形象大打折扣,严重误导了民众对医患问题的认知,促使了医患双方信任危机的产生以及营造了医患关系的紧张氛围。

2医学教育

医学生理性认识职业:医患矛盾的出现成为医学生今后难以逃避的难题,学生并没有医患纠纷的经历,对医患矛盾的原因没有理性认识,在临床实习前对于医患矛盾的评价,更多会参考媒体报道和社会传闻,但是部分媒体的片面、不实报道对于医患矛盾的原因评价具有相对片面性,会给学生带来误导。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师,理性认识医患关系现状,对构建我国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医患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3结语

医疗市场化范文4

卫生部门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交汇处,因其中政治元素的隐秘性、市场结构的缺陷性、医药科技的专业性和社会价值的多元性而呈现出诸多的复杂性,医改由此成为世界性难题。200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化医改的重大决策。3年来,新医改取得积极进展,但重点和难点进一步聚焦,医改进入“深水区”。新政治经济学以政治和经济、社会和个人或国家和市场之间相联系、相交叉或相重叠的问题、现象和关系为研究内容[1],对破解医改难题有较强的适用性。本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谱系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等理论分支,对医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探讨医改实施中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与医疗部门之间关系的思路与方法,并对新政治经济学在我国新医改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1制度变迁理论与新医改

诺斯将制度定义为“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2]。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制度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降低交易成本、服务经济、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激励机制、实现外在性的内在化、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政府的首要职能是制度供给。新医改中,政府制度供给职能应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建立各项正式约束赵人伟指出,西方福利国家的转型仅是福利制度本身的转型,基本不存在我国面临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发展转型问题。而我国既存在体制和发展转型问题,又存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或转型问题[3]。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医改意见》”)指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同时,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可见,我国新医改中,制度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

1.2建立非正式约束机制卫生部门属于公共部门,较之于企业具有特殊的公共性,理应将社会目标而非利润目标放在首位,其管理层和医务人员不能追求私益最大化,而应担负公共责任与使命。赫茨琳杰指出,我们将最重要的社会职能———启迪心智、升华灵魂、保护健康和安全等托付给非营利组织及政府组织;然而我们却发现,不法行为和不善经营已经严重地削弱了公众对此类机构的信任。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在于责任制[4]。因此,在新医改中,应使公共部门的全体人员深刻认识卫生服务对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基础性意义,从而建立起以公共责任为导向的非正式约束,使其自觉履行公共责任。

1.3强化制度创新的实施机制新医改的主要难点在于政策执行和落实。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在创新实施机制方面应更易于有所成效。近来,政府采取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医改任务,就是为了强化新医改的实施机制。

2公共选择理论与新医改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在公共物品供应上,应该而且可以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实际上,市场化已被我国决策层作为新医改的一个重要路径。《医改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但在医改回归公益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主流”话语作用下,支持和促进卫生服务市场化的声音似乎难以得到认同。笔者认为,对待新医改过程中市场化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如下。

2.1积极稳妥市场化不失为新医改的一个方向,但也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审慎对待。撒切尔夫人积极推行“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其“试探沿着美国的路线发展私人保险”……但考虑到巨大的政治风险,最后不得不以形成“内部市场”或“准市场”而作罢[5]。我国当前应注重为促进卫生服务市场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但市场化步伐不宜过大、过快。

2.2区别对待城市医疗机构因其处在买方踊跃、信息充足的环境下,引导其部分机构走向市场化,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方向。而公共卫生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处于外在性很大、自然垄断趋势明显、市场不愿进入、分配目标很重要的环境下,则不宜市场化,而应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2.3创新形式市场化并不只是出售医疗机构一种形式,放松管制、合同外包等多种形式皆可运用。由于政府垄断供应会产生官僚成本,而引入民营化的市场机制则会出现交易成本,因此,可以根据对两类成本的谨慎权衡,进而对不同医疗机构灵活采取不同的市场化形式。

2.4法制保障为防止市场化出现不良后果,致使医改的初衷———在公共物品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落败,需要通过立法明确规定限价措施、服务质量的保证措施等。公立医疗机构产权改革必须在相关法律范围内公平、公正、公开进行,杜绝国有资产随意流入私人手中,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3委托理论与新医改

委托理论认为,良好的委托关系需要以人全心全意为委托人服务为基本前提。要使问题的危害减少至最低,必须构建起对人的有效激励机制。医疗服务委托链冗长,从最初的委托人(全体人民)到最终人医务人员,经过了多级委托。初始委托人无法对最终人的行为进行直接监督和约束,而只能通过中间委托人对最终人进行监督。因此,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容易产生“风险”和“委托风险”、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医疗费用高等现象。因此,必须构建起针对医务人员的适宜的动力机制,最重要的动力机制是要使人出于团结的考虑,将委托人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这在基层小型群体中是可能的,即使在较大的经营单位中,合作者们也能通过教育形成忠于委托人的习惯,形成自我激励和自我监管。全科医生制度是现代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环节,作为一种嵌入性的制度建构,要特别注重构建起针对其适宜的动力机制。

医疗市场化范文5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被认为是福利经济学理论产生的标志。福利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社会保障理论的三点基本价值取向,即公正性、普遍性和福利性,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到1942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贝弗里奇教授发表了题为《社会保障及有关的服务》的报告,报告提出了社会保障的三个核心原则,即普遍性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和全面保障原则(或公民需要原则),为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福利主义、福利国家,伴随着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产生了一致的认同感,今后,福利主义思想还将对世界各国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制建设继续发挥影响作用。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文,标志着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诞生。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以需求管理为基础建立了社会保障理论,塑造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基本体制,强调政府对市场的有效干预,提出了把“均衡器”这样一种价值观念输入包括医疗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即社会保障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调节经济运作的“均衡器”或“稳定器”,它的意义是将市场自由原则与社会公平原则结合在一起。

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根深蒂固。按照新自由主义观点,不仅企业要“私有化”、“市场化”,福利和社会保障包括医疗服务及医疗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也应“市场化”、“商业化”,个人所得福利的多少依据它的支付能力大小而定。这必然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社会保障待遇差距的扩大,加剧社会的不平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却认为,这样可以刺激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企业家投资的热情,因此他们强烈批评“福利国家”制度所主张的“公平”。发达国家选择自己的医疗卫生体制,因国情不同其价值取向也是不同的。综观全世界191个主权国家,没有哪两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是完全一致的,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取决于一国国民的核心价值观。各国医疗保障体制虽然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但必定有一种体制可以作为基本的或主体的体制存在,它可以覆盖社会大多数人群。尽管各国医疗卫生体制不同,但可以用一些经济学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比如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产出比、健康绩效、公平效率可及、服务质量、居民满意程度等。世界各国学者在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比较研究中,根据不同标准划分和归类出不同模式。有的将经合组织国家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卫生服务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以德国为代表)和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有的按保险责任来划分,分为自费模式、自愿保险、强制保险和政府公共服务模式等。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强,多趋向于政府规划干预,整体安排;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体制中市场化程度较高,那是由于政府能力有限,无法全包。全球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趋势是由政府规划干预和市场化两极向中间发展,公平和效率兼顾,如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

国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演进及现状

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而言,按照提供主体和提供模式的不同,主要有以英国为代表的福利国家型、以日本为代表的社会参与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三种模式。

1.英国全民福利型医疗体制模式。英国长期以来推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政策,其医疗卫生体系的核心有两点,一是以社区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二是医疗作为社会福利由政府提供给国民,实行以公平为基础的全民免费医疗。整个体系以英国卫生部为主导,医疗设施绝大多数为公立,由英国各级公立医院、各类诊所、社区医疗中心和养老院等医疗机构组成,为国民提供日常的医疗服务。这种大包大揽式的制度曾让财力雄厚的英国政府难堪重负,对福利国家模式的质疑声浪渐高。上世纪80年代,医疗卫生领域逐步导入市场机制,推行“管”、“办”分离的政策。英国政府通过招标方式,逐步将各类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权移交给专门的医院管理公司和基金组织,然后由政府出钱购买服务,通过各医院间的竞争,达到降低医疗费用和压缩管理成本的目的。经过近十年的运作,改革后的医疗卫生体制效应正在逐渐发挥出来。英国模式在我国香港地区运用得比较好。香港的医院主要是政府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人员的工资和运营费用都由政府支付,所有收入均上缴香港政府,对医院管理的职责由政府委派的医院管理局来担任。

2.日本的社会化医疗服务模式。这是一种医疗服务社会化、医疗费用国家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医院运营和医生从业的模式以民间为主,但由行业组织进行管理,保证医生和医院的合格和规范;二是政府将医疗服务作为确保项目提供给全体公民,医疗费用大部分由政府负担。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就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体系,每个年满20岁的国民都要纳入到医疗保险体系中来。日本医疗体系发达,覆盖面广。医院或诊所经保险组织审核,符合资格者即可提供医疗保险服务。日本医疗价格监管也比较完善,费用主要就是诊费和药费。医院诊疗的每个行为和用药的价格都由国家确定,政府还经常根据物价因素等对诊疗项目及药品价格进行调整。就日本模式而言,国家在维护国民健康方面,无论是财政支持还是制度监管,均尽了应尽之责。但由于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和出生率下降,使得投保人数减少而用保人数日益增多,医保基金入不敷出。

3.美国的市场化医疗体制模式。其特点:一是医疗机构以私立为主,医疗消费以个人为主,医生以家庭医生为主,保险则以私人保险为主;二是政府提供部分医疗保障资金,主要是确保老年、病残、穷困或失业人口就医。市场化运营减少了国家的包袱,国家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公权力的管理和服务的职责。政府一方面以设立公立医疗机构的形式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医疗保障,另一方面以立法和管理的形式规范高度市场化的医疗体系。美国的商业保险模式是一种以自由医疗保险为主的、按市场法则经营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制度。参保自由、灵活多样,适合参保方的多层次需求。优点是受保人会获得高质量、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但这种制度往往拒绝接受健康条件差、收入低的居民投保,因此其公平性难以保证,有赖于政府的大力干预。过于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也容易造成总医疗费用的失控———美国的医疗卫生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为全世界最高,但仍有3000万人得不到有效的医疗保障。美国医疗体制的特征:一是办医主体多元化,同时政府严格把关;二是实行“管办分离”,全美国所有的医院,包括政府兴办的医院都是如此。医院兴办者全权委托专业的各类医院管理公司对医院进行全面的经营和管理,医院管理公司需要在市场中运作,医疗保险的保金并不向政府交纳也不由政府支配,而是直接由保险公司运作。这样就免除了政府职责的扩大,无需设立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对美国模式来说,它依靠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既摆脱了福利国家财政负担过重的困境,又保障了相对的社会公平。公权力不干预经济方面的市场运营,但它通过法律规章对医疗体制加以规范和监管,同时使社会弱势群体不至于在高度市场化中失去保护。但美国的医疗体制对政府协调管理的要求较高,一旦政府职能缺位,会极大地损害社会公平,也会使医疗资源配置丧失效率。美国综合式的社会保障制度集中了英国和日本两国医疗制度的优点,比之德国更好地体现了效率原则,比之新加坡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互济的精神,但人口老龄化也同样困扰着美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p#分页标题#e#

4.德国的社会保险模式。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互助共济,主要由雇主和雇员缴纳,政府酌情补贴。目前,世界上有上百个国家采取这种模式。德国没有统一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是以区域和行业划分为7类组织,各医疗保险组织由职工和雇主代表组成的代表委员会实行自主管理,合理利用医疗保险基金,因而浪费现象较少。但这种模式缺乏弹性,一旦经济环境不稳,医疗费的通货膨胀就难以避免。德国作为世界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有着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同时,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医保体制过程中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些无疑对于我们进一步推动医疗保险业的发展,为完善医疗保险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5.新加坡的储蓄保险模式。其特点:一是筹集医疗保险基金是根据法律规定,强制性地把个人消费的一部分以储蓄个人公积金的方式转化为保健基金;二是它以个人责任为基础、政府分担部分费用、国家设立中央公积金,这部分的缴交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40%,职工所在企业(单位)和职工本人分别缴纳18.5%和22.5%;三是实施保健双全计划即大病计划,用来帮助付不起医疗费用的重病人群。它是以保健储蓄为基础,在强调个人责任的同时又要发挥社会共济、风险分担的作用;四是实施保健基金计划,政府拔款建立保健信托基金,扶助贫困国民保健费用的支付。这种储蓄型医疗保险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新加坡劳动者晚年生活的医疗保障问题,减轻了政府的压力,但由此也导致企业(单位)的负担相对较高。新加坡的个人帐户储存基金制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讲究效率,个人享受的保障待遇来源于个人帐户的储蓄金额;二是增强了人们的自我保障意识;三是强制自我积累机制不仅未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通过积累起来的巨额公积金,为国家增加了大量建设资金,形成了高储蓄———高积累———高增长———高就业———高积累的良性循环。但是,中央公积金制度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并不完全符合社会保障的社会意义,其互济功能较弱。

国外医改给我们的启示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也实行过类似英国这种福利国家模式的医疗服务和保障体系。其弊端是效率相对较低且缺乏激励机制,医疗机构积极性不高,服务质量不尽人意。我国曾一度采取市场化手段进行医改,但市场化是一柄双刃剑,稍有偏差,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伤及改革。医疗机构依然靠政府垄断独办,却让收费走向市场。近年来我国的医改颇受非议,原因也在于此。商业化、市场化的医疗体制在美国一度很成功,但其负面效应也十分突出,而且美国的医保模式对普通民众来说负担过重,目前在我国并不宜推广。从国外经验来看,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撒手不管。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应积极促进“社会事业社会办”,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原则下确保社会公平。国内目前还是应当采取类似英国的政府主导型医疗卫生体制,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变相回归到福利国家模式。政府应尽量从该退出的地方退出,譬如医疗保险基金交由社会办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机构;同时,还要在该介入的地方介入,如开办公立医院,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就医;制定法律,规范医疗和医护人员的准入等。总之,就是要改变现行的政府医疗行政管理职能,政府要由医疗机构的直接兴办者、投资者转变为医疗事业发展的推动者、服务者、监管者。

1.医疗保险覆盖面广,保障程度高。美国的医疗保障覆盖程度在发达国家是最低的,但也达到了85%,其它发达国家大多实现了全民健康保险,居民可以平等享受各种普遍的、综合的医疗卫生服务。公共筹资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很高,主要发达国家的公共筹资占卫生总支出的比例平均达74.4%,大多数国家都超过80%。美国政府公共卫生筹资只占42%,在发达国家中是很低的。私人保险筹资是在公共筹资计划保险基础上的补充。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合二为一。无论是英国的福利经济型医疗制度,还是美国的市场经济型医疗制度,都普遍采用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合二为一的统一管理模式,有利于更好地使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减少管理摩擦和管理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注重信息化管理和激励奖励机制。重视从微观操作上加强管理,如加快信息化建设。2003年~2008年英国政府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价值达60亿英镑,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图书服务、国家卫生服务组织(NHS)健康档案服务、国家卫生服务组织全国网络等;又如按国际疾病分类实行单病种管理,按人头付费形式将改革目标与医务人员利益机制结合,而不是单靠行政强制执行。

医疗市场化范文6

商业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定位

商业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提供保障。从当前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空间来看,商业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要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

社会医疗保障的经办人。当前保险业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有管理型和经营型两种。管理型模式是指保险公司提供基本医疗保险相关管理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但不承担基金管理风险和盈亏。它的优点在于利用了保险公司管理具体医疗行为的特长,使政府能够从烦杂的具体事务中脱离出来。但是这种模式市场化程度低,保险公司缺乏足够的经营动力去参与管理。同时,这还需要地方政府必须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经营型模式是指社保部门作为投保人代参保人在基本医疗基本保额以上统一向商业保险投保大额补充医疗保险,保险公司以合同形式承保,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它的优点在于市场化程度高,并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从现实看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从投标来看,保险公司多以低费率作为招标的主要竞标手段。二是从承保来看,医院卫生系统、社会保障系统、保险数据未实现相互联通,医疗数据基础较差,缺乏厘定费率的历史数据。三是从管理来看,目前保险公司参与程度太低,很多地方都无查询病历权、无驻院监督权、无信息系统参与权,只有事后简单核查、支付赔款的权限。四是从政策来看,社保部门经常会进行较为重大的政策调整,比如说起付线的降低、参保人群结构的变化等等,这必然改变保险公司的实际赔付率。由于存在以上问题,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营型模式在我国举步维艰,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商业健康保险的承保人。商业健康保险是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路径。近年来,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保障要求。它将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相结合,逐步由简单的费用报销和经济补偿,向疾病前、疾病中、疾病后的综合性健康保障方向发展,改进参保人员健康水平,提升了健康保险服务内涵。尽管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占比只有4.8%,远低于成熟市场30%的水平。这里既有保险行业内部的原因,比如说经营理念落后,重规模轻服务;发展方式不科学,以外延式增长为主;创新能力薄弱,保险产品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等等。也有保险行业外的原因,与欧美国家奉行的大市场小政府理念相比,我国更加注重以政府主导去构建医疗保障体系,因此使得现实中极少人在基本医疗保险保障限额之上投保商业健康保险。

医疗责任风险的管理人。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在现代医疗保障体系中,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经常发生,医疗责任险作为转嫁医疗风险的必要手段之一,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北京、上海、福建、云南、青岛、广东等地开展的医疗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在分散医疗机构财务风险,引入第三方机制缓解医疗纠纷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效果。目前医疗责任险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对保险公司而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赔付风险高;对投保医院而言,大医院实力较强、投保积极性不高,小医院则认为医疗责任险索赔困难、手续繁琐,不愿投保。当然,这种情况是医疗责任险发展初期面临的普遍问题,需要在下一阶段中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引入第三方调解、完善机制制度等措施,扩大医疗责任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医疗卫生机构的投资人。2010年,国家颁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保险公司投资医疗机构。从欧美的经验来看,保险机构持有医疗机构的股份,不仅可以在业务领域深入合作,实现保险行业和医疗行业优势互补,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健康保障服务。而且能够有效控制医疗行为,防范道德风险。在保险公司通过参股方式投资医疗卫生机构中,平安保险先行一步,先后投资了慈铭体检、保利祝福你大药房、广州宜康医疗投资管理公司、深圳龙岗中医院等,逐渐形成体检、门诊、线上和线下药房的医疗产业链。此外,人保健康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签署“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项目,在医疗数据分析、预付标准测算、诊疗绿色通道和慢性病预防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保险业投资医疗机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大型公立医院积极性不高,医院参股门槛较高等。这些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克服,但长远来看,保险业参股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将是发展的趋势。不久的将来,保险投资医疗卫生机构将越来越多,双方的合作也将越来越密切。

美国在商业保险参与医疗保障体系的经验借鉴

美国的医疗管理体制是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商业保险深度参与到其医疗保障体系之中,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美国基本医疗保险情况。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主要是由公共医疗保障和私人医疗保障两大部分组成。公共医疗保障类似于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主要由三个医疗保障计划构成。第一个是面向65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的医疗照顾制度(Medicare)。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基本保险制度,投保人年轻时参加并按月缴费,到65岁退休时才开始享受待遇。第二个是面向穷人的医疗救助制度(Medicaid),救助对象是低收入人口和没有参加医保的人口,其资金来自联邦与地方财政。“贫困医疗救助”制度的支付方式不是将现金直接支付给个人,而是以购买服务的形式支付给医疗健康机构的提供商。第三个是针对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健康保险制度。实际也是一个由财政拨款的救助制度,不是保险制度,无需个人缴费,救助对象为19岁以下儿童。在有些州,这个制度与医疗救助合二为一,在有的州是分开的;其资金来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级财政。美国政府举办的上述三个医疗制度覆盖人口合计大约1亿人,仅占美国3亿总人口的33%。私人医疗保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雇主性医疗保险,美国大约有99%的大企业、62%的中小企业为雇员及其家属购买雇主性的医疗保险,覆盖大约1.75亿人。主要采取企业为主与个人共同承担的模式,由政府提供税收的优惠政策,第二部分是商业性个人医疗保险,个人从市场上购买商业保险,这大约覆盖了2700万人。此外,还有5000万人大多为自雇者或失业者等,既不享受雇主性医疗保险,也不够享受公共医疗保险的条件,没有任何医疗保障。2009年奥巴马推行的全民医疗改革方案,就是把这5000万人纳入私人医疗保险体系,并采取完全的市场处罚方式予以强行推进:如果有人不去购买,就将受到一定的经济惩处;如有保险公司对患有疾病的人申请参保拒绝门外,也将同样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从而通过强制手段来实现全民的医疗保障。#p#分页标题#e#

经验启示。美国的商业保险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是分工科学。公共医疗保障与商业医疗保障按人群进行较为科学的分工,公共医疗保障负责老、残、幼、穷这些弱势群体,而其余都交由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医疗问题。二是着眼长远。美国市场化的医疗保障体系,与企业发展和人才建设紧密联系,企业要吸引人才,必须要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健康医疗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人才才能充分发挥才智。三是要使个人受惠。美国个人健康自付部分逐步减少,从1960年占“个人健康支出”的55.2%下降到2007年的14.3%。四是税收优惠。雇主为雇员提供的工资收入要纳社会保险工薪税,购买医疗保障计划的保费可以抵扣相关税收。

推进我国商业保险业参与医保体系建设的政策思考

商业保险参与医保体系建设能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更大的福祉,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加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主要是厘清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适应人群、职责边界以及经办主体,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运用市场机制,提高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

出台保险参与医保项目的管理办法。对经营主体、经营模式、费率和管理费、经营期限等进行明确规定,引导保险公司根据自身实际和能力,理性参与医疗保险项目,以盈亏基本平衡为原则科学厘定保险费率、减少恶性竞争、努力实现商业保险参与医疗保障项目能够持续经营。

形成与政府部门更紧密的合作机制。保险公司与社保、卫生部门要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保险公司需加强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投入;社保部门则要树立更为稳定、可持续的政策导向,引导商业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对医疗行为进行监控;卫生管理部门则要扩大商业保险监督权限,允许保险公司进行病历查询,并不断完善驻院监管制度。

医疗市场化范文7

关键词:茶文化;新形势;卫生服务公共管理;改革

客观来看,医疗卫生服务它是构成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别于一般的社会服务项目,医疗卫生服务兼具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两种属性,换句话说医疗卫生服务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两重特性。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改革不是从近期才开始的,早在1985年已经医疗卫生服务趋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改革已经初见端倪。具体到我国来看,最初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代单一化的由政府提供医疗服务的模式转变到逐步扩大市场化、民营化医疗的服务范围,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也从最初的分工协作转变为开展竞争,这些年来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站在供给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医疗服务基本上形成了市场化、竞争化的商业服务模式;站在需求的立场上看,医疗卫生服务慢慢具有更多的私人消费属性。现有的成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整体医疗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医疗改革初见成效,然而由于区域间的经济水平等客观差异造成了现阶段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在这种背景之下,多角度的分析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研究行之有效的提升策略,是现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下文就此展开论述。

1茶文化在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中的作用分析

茶文化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茶事风俗习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茶文化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德育价值及历史价值,其在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中的应用会引领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理念的发展,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茶文化以茶德茶品为中心,倡导无私奉献,主张义重于利,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而且,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注重修生养德,这利于保持人的心态平衡,解决人的精神困惑。所以将茶文化引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中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家团结合作。茶文化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其应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中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品质与文化素质,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改变不正当的行为习惯,更好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进行。

2竞争不足的单一化医疗服务的弊端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市场竞争不足的单一化医疗服务呈现出许多弊端,这种单一化体现在供给和市场模式两个方面,下文从这两个方面就单一化的弊端展开叙述。一般来说,目前世界上存在两种形式的由政府提供的单一化的卫生医疗模式,一种是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将医疗卫生服务纳入政府组织结构,由国家出资投入,由政府统一规划,实行免费医疗。另一种是像瑞典等福利国家,由政府直接管理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由国家财政支付公民的医疗费用。这种由政府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导致了诸多问题。首先,直接导致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缺乏对人民群众需要的倾听,只是一味的实行等级制管理。在这种单一化的供给模式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政府的一部分,这样的医疗服务机构运行起来完全依靠指令,而非患者的需求。因而进一步导致医疗机构的运行依赖于政府的决策,医疗机构不具备自主经营权,另外,从医疗机构的内部看其自身也是依赖于等级管理的,进一步导致对社会需求的响应能力差。就此,医疗机构的社会服务属性难以发挥,公众对医疗服务私人化、个性化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其次,缺乏竞争的单一性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使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缺乏激励刺激,这就导致了系统本身难以获得活力。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服务被视作一种公益性的服务,缺乏生产的属性。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作为政府的一部分,医疗服务机构的日常运营受到政府的管理,政府的财政预算决定了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没有自主权。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里面的从业者是在编人员,其薪资待遇与编制相关。这种局面导致了,医疗机构自身日益进取,不断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长此以往缺乏竞争的活力。在次,这种局面也导致了,医疗服务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和低效率。缺乏市场这个无形手的调节之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难以反映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造成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不足。

3市场崇拜带来的弊端

上文已经想到由政府提供的单一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缺乏市场竞争活力,会带来一些弊端。然而盲目的市场崇拜作用之下,完全的市场化医疗卫生服务同样也存在许多弊端。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是社会大众应当普遍享有的社会性服务。其公共服务性在计划生育、疫苗接种、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体现。其社会公共服务的属性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尽管市场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领域有着高效的作为,然而市场调节不能以破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基本健康权利为前提。因此,如若仅仅依赖市场调节医疗卫生服务,势必会诱发多方面的社会问题。首先,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目前美国是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发展的历程似乎验证了医疗卫生服务经营性的目的越强,医疗费用的支出也随之水涨船高。很长时间以来,美国医疗卫生服务费用支出的增速均高于其GDP的增速。尽管医疗卫生服务费用的上涨可能和人口老龄化、物价上涨、技术更新等多种因素相关,这一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从消费的角度来分析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公众是买方,然而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买方并不拥有对市场上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如若在购买发生之前,买方收到了诱导,这种局面会更加严重[1]。其次,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会加剧两极分化的情况出现。市场成为了医疗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政府势必会减少对公共医疗建设的投入。在这种前提之下,优质的医疗资源、优秀的医疗人才势必会向大中型城市聚集,小乡镇及农村能争取到的医疗资源势必有限,资源的有限也进一步导致了农村医疗机构收入的下降,收入下降造成了进一步投入的资本减少,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低下。另一方面,在市场调节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高价药,这也势必会导致低价药逐渐被市场淘汰。从现实情况来看,大中型城市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占比很大,偏远小型城市、乡镇、乡村的医疗服务机构逐渐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之下也造成了,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不平衡,在这种不平衡之下乡村医疗机构的数量和服务能力越来越差,也驱动着城市边缘的患者需要到大中型城市满足自身的医疗需求,这样不仅造成了大中型城市医疗资源的紧张,也造成了乡镇、乡村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医疗运行的效率,损害了群众享有社会服务的利益。再进一步来看,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医疗服务系统,势必会出现低收入者无法收到很好的医疗服务的状况[2]。由此可见完全依赖于市场进行调节,会导致费用支出的增长,医疗服务发展的两极分化,医疗服务的不公平。

4医疗卫生服务改革

整体来看,医疗卫生服务具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两重属性,有选择性的多元化供给机制相比于单一化的供给机制能够提供更高的运行效率。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来看,现阶段我国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之下进行,这种主导并不是政府事无巨细的决策,而是在市场竞争基础上的政府采购,这样保证了社会力量的参与,增强了市场竞争活力,有保障了资金来源,保证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政府设立的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也做出了限制,仅限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府的资金投入模式也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注重投入于供给侧,转化为注重需求侧的资金投入。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相关政策还会适时作出调整,更好适应时代的发展。

5整体化的协调发展

5.1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系统的重新构建

所谓构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指的是充分运用便捷的互联网技术,优化政府的职能,明晰政府和市场的职责,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的流程。从政府管理的层次来看,通过重新整合卫生系统的决策机制,逐渐形成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政府决策部门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反过来也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各个部门之间协同合作的关系,保障了各个部门之间形成合作协调的机制[3]。从中层管理的层次来看,在政府顶层管理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之间应当设立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协调管理,这些非盈利组织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技术性管理,主要包括督促卫生、技术指导、资源配置,从业者培训、行业评估等内容。从医疗卫生服务的层次来看,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依赖于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依据其支持资金的不同可以分为公立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服务阶段区分,能够分成三级、二级和初级。整体来看,医疗卫生机构是向公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为公众提供不同的医疗卫生服务。

5.2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

整合的医疗卫生资源包括资金投入、医疗信息、医疗技术、人才、设备等内容。整合资源指的是打破不同机构之间的壁垒,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化流动。当前,服务阶段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体现出科学性缺失,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有重合的情况,导致了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竞争,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资源的浪费[4]。更加科学的划分医疗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的服务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化流动,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患者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重视城市优秀卫生服务人才向农村的合理流动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提升农村的医疗水平,农村医疗机构医疗水平的提升,对遏制两极分化的恶性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从根本上来讲要确保农村初级医疗卫生机构有充足的财力支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总之,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加强卫生服务从业人才的流动性,注重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待遇保障。

6小结

新形势下,医疗卫生服务改革面临的局面更加的复杂,相信在政府、医疗机构以及公众的持续参与之下,未来我们能够享有更优质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袁锦贵.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赵亮.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区域差距与政策优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3]李壮.某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医疗市场化范文8

一、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是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

市场营销观念认为,达到组织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提供目标市场所要求的满足[l]。市场营销观念有四个主要支柱,即: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营销和营利性[lj。(l)目标市场。没有一个组织能完全占领每一个市场,满足每一项需求。只有选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并相应地制定恰当的营销计划才能取得上佳的经营业绩。(2)顾客需求。目标市场可以确定,顾客需求未必能被真正理解。顾客导向观念要求从顾客的观点出发来定义顾客的需要。市场营销的核心就在于能比竞争者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3)协调营销。组织的各部门必须从顾客的具点出发,相互协调;营销部门必须和其他部门充分协作。只有全体员工都认识到自己对使顾客满意所应发挥的作用,市场营销活动才最有效果。(4)营利性。营销的目的在于帮助各组织实现其目标。通常,经济组织的主要目标是利润。关键问题是不应把利润看得太重,应只把它看成做好工作的副产品。只要工作做好了,利润便是自然的结果。

二、医疗服务市场呼唤营销观念

医药体制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人wTO,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挑战。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医院管理模式、观念、方法和手段,难以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医院面临的客观形势,呼唤市场营销观念。主要表现在:

(一)国家政策方面。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将分成非营利性(即公益性)和营利性(即私利性)两大类。这意味着医院真正的市场化进程就此开始。随着国家政策的更加放开,医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只会越来越加强。

(二)市场方面。医疗服务市场客观存在,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已发生质的变化,开始进人“买方时代”。随着医药价格的竞争、医药利润的降低,医药收人将不会像现在这般凶猛,“用户”将成为医院思考的中心。为了适应社会的这种需要,医院必须转变过去的经营理念,必须以病人为中心。

(三)行业方面。加人WTO后,国外品牌医院将大举进人。虽然目前还不允许外商独资在华开设医疗机构,必须以合资、合作方式进行,但从国家的税收政策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与国内的营利性医疗机构都站在了同一政策平台上。来自自身的问题是国内医疗机构竞争力不强,过去医院一直是卖方市场,造成医院的服务意识很低。与此同时,效率低下、规模小、品牌意识差等也是制约中国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医疗服务市场的基本特点

(一)医疗服务的伦理性。医疗服务是一种高接触的、以人为主的标准化服务,它属于一种特殊的服务。

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涉及社会道德和伦理,也折射出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风。同时,由于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与患者对医疗检查、治疗方案、处方配药等专业信息掌握的绝对不对称性,因此,医务工作者必须具有爱心和责任心,要充分尊重患者的医疗选择权、知情同意权、安全保障权以及医疗隐私权,为患者提供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2]。

(二)医疗服务的高风险性。鉴于医学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及疾病诊断的模糊性与经验性、疾病复杂性、病情发展与变化存在突变性、药品毒副作用等,使医疗服务具有高风险性。因此,医患双方都要考虑如何规避医疗风险。就患者而言,患病选医时,首先要考虑医院在社会上的声望和信誉,其次是选择经验丰富、专业突出、诊病耐心细致的医生。就医院而言,一是要建立鼓励竞争、人才流动的机制,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二是医院要设立规避医疗风险的职能部门,从各个环节查找和杜绝可能的差错。同时设立医院医疗风险基金,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和赔偿责任阁。

(三)医疗服务的无形性。服务是无形的。医疗服务是一系列无形的医疗行为的连续过程,医疗服务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服务对象的心理感受和主观评价。医院受到的挑战是要求它们在抽象供应上增加有形展示,市场营销任务是“管理展示”以及“化无形为有形,,[32。

(四)医疗服务的不可分割性。通常医疗服务的提供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医务人员、患者都是服务的一部分,医患双方的相互作用是医疗服务营销的一个特征,医生和患者都对服务的结果有影响。医院应鼓励医务人员将其个人感情投人工作中,这有助于发展一种医患之间的和睦关系。

(五)医疗服务的可变性。医疗服务具有高度的可变性,因为它依赖于谁提供服务以及何时何地提供服务。由高水平医师做的心脏移植手术被认为比一位较缺乏经验的医师做的手术的质量高。再者,高水平医师的技能也随着他每次做手术时所用的精心和心理状态的不同而不同。这种可变性要求医疗服务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和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以达到对质量的控制和质量的稳定提高。

(六)医疗服务的易消失性。医疗服务不能储存。

医疗需求不足时人员过剩,医疗需求高峰期人员不足。

从医疗服务营销的观点出发,医院管理者应该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不但要适应医疗市场需求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创新,引导新的医疗需求,使医院处于供需相对平衡的良性循环状态。

四、医疗服务营销对策

基于市场营销观念的内涵,医疗服务市场的基本特点,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和医疗机构现状,笔者认为,医疗机构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其营销策略。

(一)准确把握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尚处在初始阶段,市场化进程正在逐渐加强,要求医疗机构既要掌握政府在卫生改革和发展方面的宏观政策、法律法规,又要了解人民对医疗、保健新的欲望和需求,把握趋势、预测未来。

(二)确定目标顾客,创造竞争优势。根据医院的技术设备、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明确医院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市场。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灵活运用三大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闭。在成本领先战略指导下,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生产率,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获取较竞争对手高的收益。在标新立异战略指导下,医院就客户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如以优质的服务闻名、以优势科室闻名、以开展新疗法闻名等。在目标集聚战略指导下,着眼于行业内一种或一个细分市场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如心血管病医院、肾病医院等特色专科医院。要长期获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其根本基础是创造持久性的竞争优势。#p#分页标题#e#

(三)注重创新,不断提高诊疗水平。鼓励创新和科研,特别是突出学科带头人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向数字化医院发展。

(四)注重品牌建设。当前,改进服务,改善医患关系,获得信任应是重中之重。在战略上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设备、技术优势和地域优势,首先建立起区域性品牌,进而建设跨地域乃至全国性品牌。要借助视、听感觉传媒加强宣传,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要实现诊疗各环节质量在线控制,尽可能地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

(六)提供附加服务。把医疗服务向前向后延伸,如健康咨询、导医服务、出院后主动跟踪进行康复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