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活动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学习实践活动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学习实践活动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1

关键词:活动型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对策

根据《2017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性学科课型。强调以“活动”为纽带,把“学生主体”与“学习内容”有机联结起来,要求以“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承载学科内容的载体。这一转变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以提高政治的核心素养,但是受“高考指挥棒”和各地课程资源分配不均的影响,如何让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只流于形式,真实的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发展,本文就这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习的内涵及界定

学习是个体心理的积极建构,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学生在开放的、充满意义解释和建构的环境中,通过协作、会话达成意义建构的目的。1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很容易将学习等同于认知过程,这不仅将学习的概念窄化了,还将学习的途径固化了。因此,学习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要求学习是学生作为主体的多样化实践活动,通过知识理解,社会参与、情感体悟等环节,将抽象的知识表征与具体事物的特征建立关联,以实现个性化和社会化的教育宗旨。学习经验的最终归宿在于意义的创生,而这一系列内化的过程只能在生活中得以发生。《2017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是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并在实施建议中多次提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方式承载学科内容,这无疑为我们学习指明明路。不可否认,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工具性,使学习在情景中发生,它的开展建立在问题解决、复杂情境、多层次的互动上,学生通过理解、体验获得新知,这也是学科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的必然要求。

二、活动型课程视域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思想政治课程“专享”的标识性概念,而学科内容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围绕议题,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身处在社会前沿,既仰望星空,又照进现实,让学生愉悦地体验到身边“熟悉的风景”中蕴含的学科知识,师生合作交流中将知识得以内化,这是我们未来教学的愿景。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的开展建立在问题解决、复杂情境、多层次的互动上,学生得以在不同的情境中提高自己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本领,促进道德定力和及辩证思维能力的培育养成。并且,将学生“放出去”,真实接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理解、体验获得新知,这也是学科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的必然要求。

三、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思想政治课程“专享”的标识性概念,学科内容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受社会环境、传统观念、实践载体等多因素制约,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在实施中不可避免遇到许多问题,更需要我们迎难而上,解决问题,以获得最佳实践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以学习学科知识为内核,确定恰当活动目标

现实中,不少学校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被认为是“带学生出去玩”,不少老师反映活动开展的本意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他们发现不少学生停留在表层,有的仅象征性地做些活动便停滞不前了,他们失去了学习的目的和方向,热衷于闲聊,导致实践活动失去了意义,这就陷入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提出的“悬在半空中的主体”的漩涡之中。依据新课标要求,“把特定过程的体验作为课程目标来规定,把课程内容安放在活动过程铺就的轨道上运行”,这是成就学科素养的必由之路。2因此,制定目标时要考虑到实施中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包括课程标准、学情,教学环境等因素,用生活逻辑来统整知识逻辑,用生活事件来润泽知识命题,以力求达到“学习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的效果。比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查阅党史相关文献,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战役历史纪念馆,感悟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旧中国到今天的新中国的巨变,领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现在,仍有部分高中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在应试教育带来的短期效益影响下,不少老师担忧“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会不会耽误上课时间”、“高考压力下活动的开展能不能带来分数的提高”、“课堂模拟活动也能取得类似的效果,何必非要走出校门”。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教师意识到学生能力发展离不开对社会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为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有力途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对活动有效性的担忧,即活动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高中政治课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延伸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与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与融合,使学生与知识得以面对面的融合,在活动经历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达到教育无痕的效果。这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要善于挖缺教材中可操作性的知识点,采用参观访谈、问卷调查、模拟实践等多种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三)活动方式独辟蹊径,灵活多样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特征,也是其范畴的应有之义,但受考试评价压力和学校管理运行的现实限制时,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缺乏合适载体,开展时经常会出现“形聚而神散”的问题,甚至有的组织者在事前误解教材议题的要领,整场活动的进行地点与流程让人一头雾水、毫无意义。此外,活动方式与教材内容主旨不匹配,活动的开展一味“牵强附和”教材内容,不仅让学生对活动产生“抵触心理”,而且影响学生脑内知识逻辑体系的建构。二十世纪皮亚杰指出学习不等同于知识,它是由“情境所激发的”3,发展才是其核心旨趣。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是一致的,既在真实情境中发展个体社会性经验。学科的素养水平注定要通过身处的、真实的、有情节的具体情境或回归到具体情境中才能表现出来。教育是个体个性化和社会化的过程,一方面,活动是让主体与内容面对面融合的舞台。教师要强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设计,把理论观点阐述于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之中,对活动议题及内容的发展具有预见性,使活动通过结构化的设计,目的得以明确,内容得以清晰,以起到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倡导综合性教学形式。高中政治课虽然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但它不是孤零零的课程,活动实施可以另辟蹊径,与其它方式进行整合,有效地组织起学生零碎化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与客观世界、他人、自身的对话,以温和协商的方式,将新观念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坚持“求同”与“求异”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行为表现

杜威将具有教育性的经验划分了两个基本标准,一是“经验的连续性”,二是“经验的交互作用”。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经验,这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将其在头脑中系统化并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以此来提升经验,并加以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使知识化作自己的“血与肉”,才是学习的最终归宿。但是,社会实践活动属于情感内化的活动,很难通过量化指标进行评价。因此针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时可采用“求同”与“求异”相结合的方式。“求同”是指,对于性格各异的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着行为的差异,教师要不忘活动的“初心”,以活动目标和基本观点为标准确立“统一要求”。而“求异”一方面是活动中,学生能以多视角看待问题、多方面分析问题、多方式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活动后,教师能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互通有无,不仅评价学科内容的学习效果,更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不仅关注学生表达的学科内容,还要关注学生表达时的思维逻辑及解决问题过程中遵循的理论依据,力求达到“多把尺子量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评价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31):52-54.

[2]郭元祥.论学习观的变革:学习的边界、境界与层次[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01):1-11.

[3]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05):4-8.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2

一、总体要求

按照在思想认识上有新进步、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有新进展、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在促进科学发展上有新成效的目标要求,充分应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的活动成果,坚持解决实际问题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针对在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梳理出来的突出问题,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提出的思路和措施进一步细化分解,将整改措施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按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类提出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方法和时限要求,建立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分管部门。

二、整改内容

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两个阶段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进行梳理归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够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管理理念的意识不强,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还不够饱满,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宗旨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思路创新不够。一是生产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目前我市大部分制盐企业,仍以原盐为主,资源利用率低,盐化工、海产养殖虽有一定发展,但发展的广度深度不够。二是批发企业经营业务单一,整体效益提高慢。多数县公司完全依赖食盐专营,专营以外的产业发展缓慢,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差,缺乏新的经济支撑点。

(三)落实措施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上还没有完全做到统筹兼顾,工作责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推动工作的力度还不够扎实。一是盐政执法力度仍需加强。走私贩私屡禁不止,假复合膜案件增多,对大案要案的追查还不够彻底。二是落实食盐专营政策不完全到位。个别批发企业仍存在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只考虑小团体利益,大局观念差。三是食盐流通现代化建设推进不够快。

(四)管理运营机制不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很健全,管理运营机制还不够科学有效。

(五)工作成效不很显著。一是在食盐流通领域中,违法生产、加工、贩销私盐现象仍然存在,食盐专营各项指标仍有待提高,食盐安全综合保障措施还需要加强。二是在盐政执法方面,人员、资金、设备短缺,与外省市边界盐业市场治理难度大。三是制盐企业无序开发、资源利用率低;企业管理粗放,产品结构不合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人才匮乏。等等,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六)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改进。存在重业务工作,轻作风建设,影响机关效率效能的进一步提高。个别干部职工存在“懒、散、拖、浮”现象。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较少,调查研究做得还不够,形式主义仍不同形式的存在,领导干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仍需进一步增强。。

三、整改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用创新精神破解难题,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开拓工作新局面。要全面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队伍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为盐业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加快盐业发展,实现由盐业大市向盐业强市的转变;要加强盐政管理,进一步提高食盐专营水平,坚决履行好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民族素质的提高;要创新执法与服务相结合的盐政执法机制,促进全市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整改措施

(一)针对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的问题,着重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科学实践锻炼,全面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政治理论素质和科学发展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与开展党员干部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完善理论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坚持周五集中学习,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重点,明确学习内容、形式,严肃学习纪律,务求学习取得实效。

时限:年3月开始完善制度并严格组织实施。

责任科室(处):党委办公室。

(2)创新党员干部教育机制。把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建工作,全面落实“”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逐步形成党建工作和党员干部教育机制,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的认识不断深化,增强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塑造一支思想政治可靠、科学发展能力强的党员干部职工队伍。

时限:年底形成党员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的特色长效机制。

责任科室(处):党委办公室。

(二)针对发展思路创新不够的问题,强化追赶赶超意识,科学分析,因地制宜地找出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1)建设市局直属原盐生产基地。力争2年内建设3—5万吨直属盐场,稳定全市食盐和小工业盐市场供应,提高单位抗风险能力。

时限:年底以前完成。

责任科室(处):办公室。

(2)加强食盐专营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开工建设市食盐储备库,全面提升我市合格食盐的稳定供应和保障水平,确保食盐安全,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时限:年底以前完成。

责任科室(处):办公室、批发管理处。

(3)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加快生产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尽快拉长盐业产业链条,形成“盐、化、养”并举的循环经济模式。

时限:年底取得实效。

责任科室(处):盐政综合科。

(4)批发企业要结合食盐流通现代化建设,加快专营以外的产业发展,重点是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

时限:年底基本完成。#p#分页标题#e#

责任科室(处):盐政综合科。

(三)针对落实措施力度不够的问题,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意识,加强考核与督察。

(1)进一步完善对各县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考核和奖惩体系。

时限:年7月底完善制度并实施。

责任科室(处):盐政综合科、财务科、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批发管理处。

(2)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制度,规范盐政执法行为,创新执法方式,维护盐业市场秩序,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时限:年底以前完成。

责任科室(处):盐政综合科。

(3)建立健全督察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

时限:年9月底完成。

责任科室(处):办公室、盐政综合科。

(四)针对管理运营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大胆引进和创新经营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和措施手段。

(1)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和资本运营管控,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将财务预算、资本预算等工作内容全部纳入对各县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范围,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考核和奖惩体系。强化对投融资、担保等重大财务事项的管理和控制,切实防范财务风险。

时限:年7月底以前完成。

责任科室(处):财务科。

(2)全面推进内部“三项制度”改革,通过改革促进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效益。

时限:年9月底以前完成。

责任科室(处):党委办公室、财务科。

(3)按照《省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食盐营销网络,保证食盐流通渠道的便捷、高效和畅通,确保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时限:年底以前完成。

责任科室(处):盐政综合科、批发管理处。

(4)积极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时限:年9月底以前完成。

责任科室(处):办公室。

(5)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时限:年7月底以前完成。

责任科室(处):办公室、盐政综合科、批发管理处。

(五)针对工作成效不显著的问题,重点从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瓶颈入手,努力实现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1)建立健全边界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大与外省市边界盐业市场治理力度,打击私盐冲销现象,净化食盐市场,为食盐专营工作保驾护航。

时限:年底以前完成。

责任科室(处):盐政综合科、批发管理处。

(2)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特别是高素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培养,努力消除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人才瓶颈。

时限:年8月底作出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责任科室(处):党委办公

(六)进一步加强班子自身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1)加强班子自身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党委工作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执行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和述职述廉制度,坚持理论中心组等集体学习制度,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时限:年8月底以前完善全部制度。

责任科室(处):党委办公室。

(2)进一步改进作风。以开展“发展环境优化年”活动为载体,以加强行风政风建设为重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加强自身修养,牢记服务宗旨,强化责任意识,增强纪律观念,弘扬优良作风,全面加强干部职工队伍作风建设,全面提高机关效率效能,全面提升盐业管理服务水平。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3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德育的自治。学生是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在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较差;而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解决,到问题的应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被充分调动起来,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得以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兴趣源泉。不断吸收新鲜事物的养分,不断学习待人做事的方法。另外,杜威认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需要有一些有待克服的困难,使他对所做的事情有充分的强烈的意识,因而对他们所做的事有强烈的兴趣。一旦点燃了学生兴趣的火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产生巨大的质变。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的阳光。综合实践活动是对自然奥秘、生活本质、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方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复杂的问题矛盾、人际关系,失败的经历等等,会给学生带来迷茫和困惑。但是经历了破茧成蝶的痛苦,学生便能获得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逐渐成长壮大起来。

二、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德育发展

(一)引导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因势利导进行德育工作

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就有四种兴趣、本能或冲动:一、社会交往的兴趣;二、建造、制作的兴趣;三、探究或发现事物的兴趣;四、表现自我和世界的兴趣。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阅历的增加,不再满足于接受式的获取书本知识,有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有接受新兴事物的需求。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为学生架起的一座与生活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弥补课堂学习的缺憾。为学生创造机会参与团队协作,社会合作的实践活动。这样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在应用中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综合实践活动适 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二)综合实践寓德育于参与活动的过程之中

参与式、体验式的教育具有实践性、自主发展性、整合性的特征,体现了人的成长与经历的辩证关系。综合实践不是老师教、学生听,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其中,如学生能自发地进行自我教育则为德育的最高境界。学生道德认知的提高取决于道德体验,当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时,德育才是成功的。学生的身边一直不缺乏德育的实例,例如雾霾的形成与防治,中西方基础教育的优劣比较等等话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都是综合实践教师可以利用的环境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好素材。将德育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让二者相得益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综合实践活动转变了传统教育模式及观念,它是一个开放性的,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模式,参与其中的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可以发挥到极致。它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舞台,学生能自主进行创造性的、探究型的学习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失败、喜悦、挫折,感受社会、环境的变化,学习生存的法则,完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逐步建立过程。

(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乐在其中地内化德育准则

德育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不是流于形式的学习活动,而是学生内心自愿去维护的道德标准,是自觉去履行的行为规范,以及对他人对社会应有的态度。综合实践活动用生活进行教育,学生研究的都是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是自己关心的问题;用研究性的方法学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合作,学会展现优势;通过大胆探索研究,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获得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让科学的学习方法发挥出正能量,让学习兴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向往的德育活动。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效果

(一)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综合实践活动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且有一定难度需具备较强的探索能力,能充分调动高涨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产生顽强的毅力实现预期目标。综合实践活动以其高度自主性、开放性给学生广阔的空间,让其在自己的兴趣和强项上找到自信,展现能力,建立自信心。这种自信会被带回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学科知识的掌握又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游刃有余,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交往、动手、探究、表现等兴趣得以充分表现,满足人的内在需求,同时还有利于个体个性的完善。他们与社会、自然亲密接触,在对社会、自然的参与和了解过程中形成对自我、对社会、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形成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养成乐观向上、坚毅执着的意志品质,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这些良好的品质和美好的情感体验是在生活实践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是在书本知识中难获得的。

(三)提高了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走出教室,深入自然情境或社会,开展探究、参与、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不再是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而需要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一切。研究小组成员各显所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这也一个分工合作的过程,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学会配合,擅长交际的负责参访联络、协调,精通电脑的做软件,动手能力强的文笔好的负责撰稿。要学会接纳别人的意见和善于分享自己的见解及与大家达成共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这些能力与良好的品质,这些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人生的发展轨迹,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互补

引言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难度较高的一门学科,众多知识点都极为抽象,很多学生也因此对数学学习越发抵触。倘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会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数学知识,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记忆。因此,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接下来,我们将对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一系列探讨。

一、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当前很多学生之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倍感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缺乏动手的能力,不能对知识进行很好的应用,学生总感觉数学知识点格外抽象,难以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综合实践活动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起到弥补课堂不足之处的作用。

(一)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学生仅基于课堂学习,很难对抽象概念有一个整体的掌握,从而会影响之后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是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困扰,一部分学生甚至由此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合理选择自己所学的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应用,使学生对数学抽象概念有一个更为具象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记忆程度。

(二)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将会对其后续学习极其有益,且学习效率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置较为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兴趣与好奇心进行相应的实践探索,并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学数学。例如,教师在讲授“展开与折叠”以及“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内容时,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要求极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让学生在回家后通过自己剪纸做出相关的立方体,然后通过剪切做出展开图,并通过观察家中的一些家具自行画出相关的三视图,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可以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全新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

二、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互补作用

(一)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促进自身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的掌握能力并不是很高,对很多数学知识也都是一知半解,无法达到很好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这也是很多数学教师感到困扰的地方。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便可以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学生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好地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在课堂中所学的抽象概念。例如,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出租车的行驶里程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调研,根据自己所得的数据进行描点连线,从而画出一个“一元一次函数”图像,让学生对一元一次函数的理解更为具体,不再像只学课本知识一样囫囵吞枣,而是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思考起点。

(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加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难度较高,导致众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并不是很感兴趣,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罢了。这种学习态度对数学学习而言是极为不利的,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更强。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课程独有的魅力,从而增加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具体体现数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文章开头已经提到,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数学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十分紧密,但很多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还不是很明确。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以及现实作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数学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重视程度。

三、如何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

我们在上文已经对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互补作用进行了一定分析,但是当前在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

(一)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设置综合实践任务并及时检查完成情况

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频率,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设置综合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实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从而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从根本上促进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融合[2]。

(二)可以让学生自行确定综合实践主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可以把从任务的设置到完成全权交给学生处理,让学生设置自己感兴趣的实践主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互补作用,深入了解了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最后我们对如何更好地使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提出了几点简单的建议,力求可以增强综合实践活动与教学的互补作用。初中生借助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动手能力,还可以让自己对课本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途径,其将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张维忠.浅谈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教学的互补作用[J].学周刊,2016(02):204.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5

第一,实践性。为什么叫综合实践课呢?体现在课程组织形式的实践性上,是相对于理论来说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内容。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应用于现实中,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宗旨,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离不.开学生的实践。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设计《制作年历》这样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既是对年月日这一单元知识的总结,又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根据生活实践来制作年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活动开始时,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几种年历?”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展示教材中四种类型的年历: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在具体制作年历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制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确定制作要点,为学生的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之后,教师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的活动结合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活动中既享有充分的自由,又不会束手无策。

第二,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较死板的教学模式和枯燥的课堂,它是十分幵放的,无论是活动的形式、时间,还是活动过程,或是活动的目标和活动的评价,都是开放的。教师可以不受限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选择活动空间,或者是课堂活动,或者是室外活动,或者是社会活动;约定活动时间,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一周或者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决定活动方式,可以上网搜索资料,在家里或社区调查数据,可以实验,可以画,可以宣传,可以设计。

第三,拓展性。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活动中使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它抛幵课本,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课本之外的知识和内容,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授课和习题,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同时也拓展了学习的内容,使数学学习变得多元化,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例如,在教学“加法估算”后,我设计了一个案例。今天是小胖的外公的生日,小胖的妈妈带领全家到饭店为外公庆贺,入座后妈妈请外公点菜,外公把菜单递给小胖笑呵呵地说:“今天我让小胖为我点菜,但有个原则——不能浪费,钱数控制在200元以内。”请你帮小胖来点菜。学生在帮小胖点菜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就餐的人数、家人的口味、菜价的高低、营养的搭配等。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意识强、积极性高,而且思维活跃,既能将枯燥的估算知识运用于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中,拓展所学知识,又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认识周围的世界。此项活动设计内容具有拓展性,学生操作起来也容易,从而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反思

第一,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纵然有许多优势,如开放了课堂,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深化了课堂内容,但是由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所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多在6~11岁,还比较小,许多能力都不具备,而且普遍比较贪玩,所以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要问一问自己,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所设计的活动学生能否理解,能否从中得到些什么,能否喜欢?如果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得不到他们的喜欢,或者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那么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不如不组织。

第二,活动是否符合上海二期课改要求。上海二期课改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学力,其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课程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向学生提供5种学习经历,建立8大学习领域课程。上海二期课改是对上海一期课改“素质中心”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以育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全新的科学课程观和整体学力观基础,以回应上海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发展目标。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否符合上海二期课改的要求?是否以学生为本?是否把学生放到了活动的主体位置上?又是否可以适应并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第三,活动是否重形式轻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全国多地都实行得如火如荼,然而真正取得效果,达到目的的却是少之又少。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所设计的活动课是否形式大于内容?因为我们习惯了满堂灌的方式,可能对活动课还不太适应,实施活动课也是迫于教学改革的压力,或者为了应付学校,又或者为了单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这样的话,自然活动课的有效性就有待考究了。

第四,活动是否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然而我们费时费力费神地来做这个活动课,究竟有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表面功夫,还是真正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如果我们设计的活动课实践性差,学生无法通过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那么这个综合实践活动课又有何意义?

第五,活动结束后有没有及时地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综合实践活动课完成以后,我们是怎么做的?大多数教师都是把它放在一边,上完了就是完了,不再去抓住活动课的机会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他们甚至会认为这样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殊不知,在活动课结束的时候,正是总结活动、促进升华的好时机,这个时候教师若抓住时机则可以使活动课的内涵得以升华。

第六,活动是否会影响学习效率。很多教师不愿意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原因是感觉这种活动课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立竿见影的,甚至会认为浪费时间,分散了学生注意力,感觉活动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活动课如果组织不当,多多少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如在期末考试临近的时候,就不宜组织活动课,一来影响了学生的复习时间,二来容易使学生分心,可能会影响考试的临场发挥。因此我们在组织活动课的时候,一定要经常追问,这个时候组织活动课是否合适?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6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教学探讨

虽然生物是落实科学素养的基本学科,也是高中理综教育的重点内容,但是并不在中考的考查范围之内,所以各个初中学校并不重视生物教育。虽然这个现状问题给生物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但是同时也为生物教育带来了一个发展契机:生物教师不必考虑教学任务、考试大纲等多方面的要求,可以完全以激发初中生对生物学科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的生物素养为教学目的,而课外实践活动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办法。下面,笔者从选择恰当的实践项目、注重合作学习的渗透、合理利用乡土资源三个角度,讨论课外实践活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一、选择恰当的实践项目

选择恰当的实践项目是指教师要为初中生确定生物实践活动主题,选择合适的实践内容。在新课改下,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之一,各个学科教师都应该以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在生物学科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教师也要考虑自己所设计的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提升初中生的综合能力,是否能够促进他们的科学素养的提升,否则只会让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确定恰当的生物实践项目。在“鱼类”一课中,笔者提前与学生家长取得了联系,希望他们能够为学生购买不同种类的鱼,比如金鱼、鲤鱼等,与学生一起在家中观察鱼类在水中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家庭实验中,初中生可以结合教材对鱼类的运动与呼吸方式的介绍来观察自己父母所购买的鱼是否满足这些特征。初中生还可以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为家长讲解鱼类运动与呼吸的水生特征。不仅如此,为了让初中生对多种种类的鱼进行观察,家长也可以直接带学生到水生市场进行实地观察,以保证初中生的观察更加全面。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学以致用,将自己在生物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二、注重合作学习的渗透

初中生物是学生所接受的生物启蒙教育,这也说明了初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水平并不高超,很难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课外实践活动。为此,教师应该要以合作学习来促使课外实践活动的实现,让初中生彼此监督、相互学习。在“动物的行为”一课中,笔者对初中生所喜爱的动物种类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分组依据,比如喜欢小狗的同学被分在“爱狗组”,喜欢小猫的同学被分在“爱猫组”,喜欢蜥蜴、蜘蛛等冷血动物的学生被分在“冷血动物爱好组”……分好小组之后,初中生便要在小组内讨论观察动物行为的时间以及计划,做好组内分工,以此来保证课外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就比如我们班的“冷血动物爱好组”的同学一共有6个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他们准备利用周末时间到本地宠物市场中的冷血动物区观察冷血动物。同时,这个小组两两一队,结成学习小分队,分别负责蜥蜴、蜘蛛以及蛇的观察任务,向赡养这些动物的工作人员咨询这类动物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等,同时结合自己在网络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统一整理。在分队行动结束之后,这个小组成员便要在小组内分享本小队的调查成果,整合各队信息,从中总结出冷血动物的行为特征。这个实践活动不仅满足了初中生的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等,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一项教学活动。

三、合理利用乡土资源

我国地域十分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使各个地区的生物资源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征。为了让初中生更好地认识生物科学,教师应该要合理利用乡土资源来展开课外实践,使初中生学习特色化的生物课程。在“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课中,笔者鼓励初中生通过网络资源搜集、实地访问等多种途径,搜寻本地区的特色动物群种类,了解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对本地动植物的影响。在这项实践任务中,有的学生以网络信息搜集为主要方式,有的学生亲自到本地的动物园中进行访问,有的学生到本地的农业大学进行学习。笔者会在学生的调查研究受阻时提供必要的教学帮助。总而言之,生物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要将课外实践活动作为生物课堂的教学补充,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使其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更深刻的人生感悟与学习体会。

参考文献:

[1]唐丽娜,李亚军.谈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5(38):149.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7

正确认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实践活动,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姿的内容、不断延伸的空间,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供了新的平台,这远比单纯的就文教文、简单的枯燥分析更能吸引孩子,更容易激发起学生正面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的兴趣。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语文是母语的教育课程,实践的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由于语文实践活动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使学生有着更为直接、更为感性的体验,有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三是有助于克服语文写作中的心理障碍。长期以来,害怕写作的心理一直困扰着学生,除了写作比较难,有的教师指导不得法的原因外,主要是孩子存在着“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为孩子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自然就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在实践活动中相机指导,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实际上消除孩子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积极拓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空间

学校。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据调查统计,大部分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校园内获得的。这种在老师的组织下,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的实践活动,更易于得到学生的响应和家长的认可。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本班,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报告会、辩论会、各项竞赛等,都是学校活动的主要内容。社区。社区在这里特指的是以孩子的家为中心,构成学生生活、活动的一段区域。毕竟每一个孩子在社区的时间更长,我们要把孩子学习的场所从封闭的学校开放出来,这时,家长和社区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成为指导者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社区中开展实践活动,因指导者不仅仅是老师,更能张扬孩子的个性,因其人数少,更易于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可以说,在社区开展实践活动,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得更为充分。为社区服务,是在该空间开展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社会。社会的范围比社区来得更大,其中包含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更为丰富。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热门话题、生活事件……无一不是实践活动的好题材。只要我们细心挖掘,这空间可以任学生高飞,任学生腾跃。在这空间中开展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常见形式

读一读,看一看,增加课外的阅读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选自名家名篇,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拓宽、延伸课外阅读。如学习了《景阳冈》,就可以组织阅读《水浒传》,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以组织阅读《安徒生童话选》等。由于受小学生年龄的限制以及名著名作所描绘的年代、地域的不同,单独阅读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在班级组织阅读小组,定期专门抽出时间共同阅读,然后互相解答读书的困惑,交流读书的心得。实践表明,学生比较喜欢这样的阅读方式,既避免了个人的枯燥阅读,又能互帮互学,有收获。排一排,演一演,演绎文字内容。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寓言还是童话,那些故事性强的篇章,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很容易自行寻找剧本内容、编排剧本,用演出的形式来演绎作品。然后通过剧目汇演、评戏,从学生表演的动作、神态、语言和情节的安排、文章主旨的体现来评判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演促读,语文学习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了。查一查,找一找,学会处理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学生家里已拥有了上网搜索收集信息的条件。一般说来,让孩子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1)联系所学课文,查找背景资料;(2)拓展课本内容,查找相关资料;(3)结合社会热门话题,查找信息资料。学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8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策略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已被纳入《语文课程标准》,并在日常教学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作为小学教师要认识到综合实践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要为学生努力营造真实且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就基于发挥学生创造性、锻炼学生操作能力的活动目标,谈一谈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结合教材,激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着眼点在于“实践”二字,希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去动手参与实践活动,但无论何种实践活动都不能脱离教材基础,肆意妄为。对于阅历不多、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教材内容是“纸上得来”的间接经验,实践活动是亲身经历的直接经验,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小学生的“知识内核”,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来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既要有吸引学生的趣味性,又要有锻炼学生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兴致高昂地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丰富知识维度。以“感受秋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例,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中关于秋天的文章,或是朗读,或是默读,或是精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品味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秋天的,欣赏、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他们对秋天的情感内涵;其次,要在家长的支持下引领学生观察秋天、感受秋天的变化,如在周末时,可以让家长带着孩子去公园、景区游玩,看一看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认真思考后说一说秋天的变化,什么走了、什么收了,画一画秋天的色彩,什么红了、什么黄了;再次,收集与秋天有关的古诗词,开展以秋天为主题的写作活动、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触摸”秋天,在心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秋天印象。

二、回归生活,促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大多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日常实际联系起来,使其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让学生一边熟悉身边事物一边体验情感变化、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而获得丰富的语言知识。例如,在“国庆节”的时候开展“国家变化”的调查交流活动,可以去访问身边的长辈,让他们讲一讲过去的故事,说一说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哪些,对祖国有哪些美好的祝愿;可以去街道、社区探寻这些年来的具体改变,听一听他们的总结;也可以走上街头,对过往路人进行随机采访,听一听他们真实的心声;还可以走进博物馆、纪念馆,通过那些历史实物了解祖国的各种变化和进步,通过这些了解和接触,深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又如,结合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在过“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时,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回归生活,不仅要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历史演变等,还要了解本地区关于传统节日具体讲究,像是中秋要吃月饼,这种习俗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呢?学生要认真探究并以手抄报、读书笔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同学之间互相传阅、分享交流,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深入了解,不仅利于其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创新形式,丰富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而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度对于活动的完成效果就有着直接影响,为此,语文教师要想办法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并根据教学实际经常更换,保持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新鲜感,促使他们用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也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实践活动,将语文素养的提高落到实处。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活动形式有竞赛式,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游戏式,如成语接龙、诗词填空、我做你猜等;表演式,如课本剧表演、文艺演出等,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实践活动,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升活动实效。以“狐狸分奶酪”为例,同学们就组织了两场课本剧表演活动,第一场是按照教材进行表演:同学们有扮演狐狸的,有扮演两只小熊的,有扮演“围观群众”的,还有旁白进行解说,表演的惟妙惟肖、高度还原课本故事,;第二场是学生自编自演的续写故事:第二天两只小熊又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狐狸又颠颠地跑过来,想要给兄弟俩分奶酪,两只小熊严词拒绝并互相谦让着分了奶酪,没让狐狸占到便宜。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己编写台词、分配角色、自己发挥想象、准备头饰服装、自己组织排练,大大锻炼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给学生传达了正确的情感导向,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十分有利。

四、注重评价,提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评价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可小觑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反馈的必要渠道。首先是自我评价。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自己”,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对自己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因此,要引导他们对自己进行具题评价,如学生在活动进行中或完成后都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参与度等“软性”因素进行客观评价,或是制定自我评价表,或是推行综合活动档案袋,对自己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其次是多元评价:一方面是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不再是评价的唯一主体,也不能进行“一锤定音”式的评价,学生和家长也能成为评价主体,学生之间互评、家长点评;另一方面是评价内容多元化,既要评价学习成果,也要评价学习过程,既要评价课堂表现,又要评价作业情况,最后将各种评价结果放入档案袋,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自己进行纵向对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再次是客观评价。教师评价不能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发展,学生之间的互评要从学习实际出发,不能因为个人情感因素而偏左过右,也不能有“你给我评价高、我给你评价也高”的投桃报李思想,家长评价也不能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要用鼓励的语气去肯定、去表扬学生的进步,用诚恳的语言指正错误,切实发挥评价对学习的促进和反思作用。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乘着新课改的东风而来,确实吹活了课堂教学这潭春水,唤醒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但语文教师不能懈怠,还需要继续钻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尝试,使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丰富,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明祥.立足农村实际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2005,(5):14-15.

[2]于浩.如何开发与利用校内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J].山东教育,2006,(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