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措施范例

学习措施

学习措施范文1

1.采用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与合作意识

高中教育阶段的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要对每个学生负责,但是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是困扰我们语文教师的难题。而合作学习模式的采用,使得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被充分、有效地带动起来,从而增强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并进一步提高了其的学习成效。例如,对于《雷雨》的教学,教师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课文朗读,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不仅通过自身表演加深了对课文中各个人物的理解,同时,我们师生的关系也更加融洽。这样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讲述更有意义与效果。

2.采用合作学习能够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现在我们所教育的学生,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传统的语文知识教学,大都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们发言畅谈的机会是很少的。而现今,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氛围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让学生快速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氛围,还是比较困难的,并且,其对学生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利的因素。而合作学习就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合作。因此,其对于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有着一定的融洽作用,从而使得学生能与教师处于平等的状态,进行有效地交流、合作,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际的课堂学习中,通过与教师的互动,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与质量。

二、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应用方法

1.减法教学,整合知识重点

合作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还在于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对于语文的课堂合作学习,我们要遵循三项原则,即学习内容的减少与学习成果的增多;课程体系的简化与知识体系的完善;规模精细化。这三项原则都对语文的教学内容有着一定的要求,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取舍以及优化。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才能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比如说,在教材必修三的第二个专题中,杨绛的《老王》与高尔斯华绥的《品质》,这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老王与格斯拉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展现出底层社会中小人物的人性光辉。因此,我们就可以将这两篇文章放在同等位置上进行同步教学,即将两者的共同点为教学切入点,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一来,教材内容就被我们有效地整合简化了,但是教学效果与质量却提高了。

2.指导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学生们的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表达、辩论等模式进行的。而要使得学生们的课堂合作学习发挥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效果,我们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在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模式指导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倾听以及组织评价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们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找到问题的所在,并通过有效的交流、讨论来围绕重点问题展开探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与答案。课堂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学生在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后,才能有效开展小组讨论,避免陷入盲目地争论中,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对自己观点的清晰陈述,才能让讨论继续进行;而小组内部的分工、角色定位等对于学生们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3.交流展示,挖掘学生潜力

课堂教学中,采用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譬如说,对于课堂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们自主答题的模式,即学生自我主动地回答教师问题,不再是教师硬性点名回答。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不也存在着对部分学生惰性的放纵吗?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下,课堂教学不是陷入尴尬的沉默场景,就是固定优秀学生的轮番“表演”场景。而合作学习,能够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鼓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让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都得到提高。有次我讲《史记》的某段节选,这篇课文不仅篇幅长,涉及的内容也很多。每次教授这篇节选,教学质量与效果都不佳。但是,通过语文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发给各个小组,由小组内成员进行探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翻译文段。其中一个小组就以表演的方式将文段内容进行演绎,清楚、明白地展现给同学们,让全班的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本知识。

三、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具体优化措施

1.强化教师职能

学生的合作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有效合作,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领与指导。因此,要优化语文合作学习,就必须强化教师的教学职能。教师首先要做到是对当前合作学习概念以及意义的真正理解,并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实践作用。高中学生的思维与心理都已经发展成熟,因此,他们对于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有着自身的理性思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们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优势性,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教师是当今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引导者,主要的职责就是对身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引领与指导,使得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以及相互协作,对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从而完成自身学习任务以及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从而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

2.优化小组结构模式

合作学习效果有效发挥的关键是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合理划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性格特点等进行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划分,从而使得小组的结构模式更加具有科学性。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小组内部和谐团队关系的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以四人为一组较佳,并且,组内要优秀学生与后进生搭配。同时,教师通过布置各种各样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逐步建立稳固的团队关系。再者,教师还要通过对学生的逐步了解,来对学生的小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

3.准备充分的课堂学习材料

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其自主地对课本内容及其延伸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合作的方式,提高自身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而如果没有充分的学习材料,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有着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材料是同学们进行知识补充、扩展的基础,仅是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对于学生的发展仍是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的。就以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为例,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引领学生们注重文章的开头,然后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文背景进行探索。如果学生或是教师没有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学生们就不能通过合作学习来进行知识内容的探索,从而使得学生们在此篇文章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困难。而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对背景内容的探析,了解当时段祺瑞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残害,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学生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四、总结

学习措施范文2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学习可持续;有效措施

高中数学作为我国教学重点学科,教师应树立正确教学观,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渗透思维启发引导教学,重视对学生逻辑、辨析、探究等数学素质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积极开发利用数学教学资源,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知识抽象性、复杂性程度较高,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丧失信心、甚至惧怕高中数学学习的愿意。此外,数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面对高中任务繁重与升学压力,因此,课堂教学往往呈现出“教师单一语言讲述”的模式,这种情境下学生沦为学习被动者,学生只依赖于教师主导教学进行学习,缺乏学生个体自主研究学习有效信息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这种传统教学缺乏科学性,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可持续的最大障碍。对此,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高中数学教学资源,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寻求有效出发点促进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发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形成。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基本理论,请学生画出“y=x?”这一函数图像,之后,教师对这一基本函数进行灵活变式拓展,请学生画出变式二次函数图像,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这些二次函数及其对应图像,请学生观察图像走向变化,引导学生尝试自行改变函数构成因素探究影响图像变化的函数因素,之后,教师可以请学生结合其图像谈谈其探究观点,并鼓励不同意见学生进行不同意见分享,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探究结论展开具体教学。这样,通过高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教师将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交给学生,转变了传统教学中直接向学生输入知识的过程,高效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主导课堂。

二、合理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定期展开数学知识总结回顾

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尤其是数学教学中,由于知识逻辑性、思维性要求更高,学生在不断学习中知识不断积累扩充,如果不能有效梳理内化知识会造成知识结构混乱,不利于高效输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也不利于数学综合素养培养提升,因此,定期回顾总结数学知识、梳理构建结构清晰明确的数学知识网络对数学学习至关重要。鉴于此,教师应注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定期开展数学知识总结复习环节,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导向下,教师可以合理增加总结回顾知识环节灵活性,教师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实现小组互助完成知识总结。例如,在教学“正切函数”这一环节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要求小组学生回顾总结前期学习过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及正切函数的图像、性质等基本知识信息,并要求学生对函数进行典型题目总结,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综合灵活运用表格、对比图、流程图等不同形式制作成果展示,之后,教师请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其总结成果,并请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推选出总结成果较好的组,对其给予奖励。通过合理引入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纳入有效交流学习团体,促进学生责任意识、团结协作等能力养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三、转变数学习题讲评环节,锻炼学生思维反思能力

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科特殊性,学生学习水平与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借助大量的习题练习,因此,习题讲评环节是高中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有效促进学生精确化数学知识信息、促进学生全面整体化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积极重视高中数学讲评教学,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与修改”的讲评模式,在讲评教学中渗透学生学习可持续教学计划,增设学生自主探究正确答案过程,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反思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例如,讲评教学中,教师可以请学生先自行检查,请学生明确习题中其确定的答案与不确定的答案,并请学生明确不确定答案的“不确定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积极充分讨论,请小组学生探究出一个统一答案,教师请各组代表上台将其探究答案写在黑板上,并请学生就分歧答案进行进一步探究,之后,教师就学生讨论成果进行讲评教学。如此,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促进学生细化处理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思考,有效拓展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看待问题能力形成,促进可持续教学目标实现。

四、结语

核心素养作为现代化教学重要目标,不仅有效促进学生基础信息积累,更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实力,促使学生更适应社会新发展需求。教师应将实现学生学习可持续作为重要教学指导,注重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心智,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培养学生学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畅.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育价值[J].赤子,2017,(12).

学习措施范文3

一、教师学习动力机制   (一)激发学习动力潜在学习动力是教师学习动力产生的基础,只有在一定情境下才能活跃,并作用于学习机制。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促使教师内部的学习因素活跃的动力就是激发力,激发学习动力也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其中,内部层次的激发学习动力包括教师的兴趣、成就动机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动机是激发个体朝向一定目标努力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内部动力;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心理学家马斯洛划分的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激发学习动力的外部系统包括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教学改革的需要。当教师学习动力系统中的潜在动力在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触发了激发动力系统的时候,教师的潜在学习动力就转换为现实力,二者相互作用,成为教师学习动力的共同引力,促使教师发生学习行为。   (二)维持学习动力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而言,学习之初就已设定了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可能会出现学习目标偏离、厌学等情况。因此,学习行为发生过程中必须有一套质量维持与保障系统。教师学习的维持动力系统也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其中,内部层次的维持学习动力主要指的是意志、情绪、情感等各种非智力因素,他们是维持学习行为的个体因素。外部维持学习动力依赖于校园文化、学习的资源以及制度保障。当内外部影响因素有机统一时,教师就表现出最好的学习状态,能够克服不利因素、尽可能利用资源,达成学习目标。有学者将这样一个过程称为学习的动力调节系统,在学习行为开始发生到学习结束,内外部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于这样的系统,促成学习行为的维持和学习动力的强化。   (三)反馈学习动力教师学习动力机制的最后一个层次是反馈学习动力层次。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从行为主义的学习观来看,学习效果对学习者的学习也有重要的反馈作用。我们所指的教师学习的反馈动力层次就是指学习效果对学习本身的作用。同样的,反馈动力层次也包括内外部影响因素。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源于个体的成就动机和个人归因倾向,外部因素源于不同的人对个体的评价。与儿童学习相比,成人学习评价更侧重于对结果的评价。因此,来自于同事、学生以及社会的评价会对教师个体的学习动力产生重要影响。而个体自身的成就动机倾向和归因是否合理妥当也直接影响着学习动力的反馈系统。   二、基于学习动力的教师培训策略   从1825年美国以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开始教师专业化历程开始,教师专业发展就不断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直至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正式承认教师有权享受在职培训,并建立带薪休假的教学制度,教师培训步入常规化状态。但各种各样的教师培训却在常规中不知不觉变得繁多而低效,如何   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高效的培训值得我们深思。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从教师学习的动力出发,构建适合教师自身学习动机的培训策略非常必要。(一)关注教师需求,引导教师全面认知自我从教师潜在学习动力的角度出发,教师培训必须对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可随时调整改进的计划。对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必须全面把握教师的教育理想和学习观念,让教师明白不断学习是一种发展理念,是一种社会思潮,而自己的教育爱及教育理想需要通过培训学习才能更好地实现。尤其是学习需求分析一定要让教师意识教师的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用的重要性。如果不及时补充知识,不提高技能,在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社会就无法教好学生,就不能用教学机智处理好课堂问题。所以,分析教师潜在学习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及时从内外部因素做全面的自我分析和认知,是培训者从教师的学习动力出发,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步。   (二)回归个体实际,激发教师的培训愿景教师潜在的学习动力必须转换为现实的动力才可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在教师培训之前,培训需求分析已经保证了教师对自我的一个全面把握。在此基础上通过帮助教师认识到培训是目标达成的途径,经历培训,教师才可以快捷地改进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如此,教师的培训兴趣和追求成就的动机就被激发出来,教师便可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将被动的教师培训转变为主动的自觉自为的发展需求。教师的主动性得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开始凸现,教师培训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了教师,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投身于培训活动中,避免了以往对教师强加的知识更新,从而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需要,激发其主动追求培训的愿景。   (三)创设服务环境,建立教师培训质量保障体系教师培训作为教师在职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外部的质量保障体系建构不可或缺。作为成人学员,教师的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工作事务的影响、家庭生活的负担、多重社会角色的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干扰要求教师必须克服不利因素,突破工作矛盾的障碍,积极寻求学习机会,来自于整个物质环境的资源建设必须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同样地,来自于社会环境的教师学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更不能滞后。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抑或是教育行政部门都应该为教师培训做好质量保障服务,构建教师培训的质量保障体系。   (四)重视反馈评价,形成教师培训系统学习与反馈之间是一种互促关系。教师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能对学习过程的改进提供指导。在学习中反馈评价,在反馈评价中继续学习,它们之间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在教师的学习中,来源于教师自身的恰当的学习结果的成败归因和成就动机倾向对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同事、学生、教育行政部门的反馈评价也是维持教师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促进教师更好地参与培训,不断学习,恰当正确的反馈不可或缺。在反馈中,应注意考虑对教师学习行为的改进和学习动力的维持,否则会适得其反,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者:缑婷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学习措施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

幼儿园教师作为我国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力量,关系着幼儿是否能够健康地成长,也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提高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促进幼儿园教师通过终身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要想使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拥有持久动力,就必须激发幼儿园教师学习的内部驱动力,使其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建构者,具有“想学”“要学”的心态并付诸行动。如此,幼儿园教师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其学习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从而在个人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幼儿园教师的整体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当然,不可避免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这些问题的存在肯定会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而对其本身的研究与改进也就成为新的课题。近年来,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家长的观念是“一切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对幼儿园教师也会提出较高的期望。为此,我们应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幼儿园教师不断进行自主学习。事物发展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伴随问题的产生。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做好心理准备,积极主动解决自身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肯定是有利有弊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信息技术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幼儿园教师自身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中,对于幼儿园教师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从而能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在幼儿园教学方面的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使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当然,如果信息技术应用不合理,也会对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幼儿园教师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将不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这种依赖会阻碍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师缺乏学习的动力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学习仍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我效能感不强。不少幼儿园教师对信息技术产生了依赖感,不愿意自主学习。原因可能是幼儿园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还不够深,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主学习中,所以产生了抵触心理,也就造成了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将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环境欠佳

要使幼儿园教师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能够取得更好的自主学习效果,相关部门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为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提供保障,所以,相关部门应优化学习环境,保障幼儿园教师顺利开展自主学习。

(三)幼儿园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

正确的方法对于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许多幼儿园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多样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的效果不佳。幼儿园教师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找到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做到会学、乐学,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幼儿园教师的自我控制能力差

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制力是非常重要的。人只有对自己足够自律,才能一步步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自制力不足的现象,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因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更加考验幼儿园教师的自控能力。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幼儿园教师应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要想解决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就应着重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学习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幼儿园教师学习变得更加主动,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优化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幼儿园教师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针对当前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环境欠佳的问题,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具体而言,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相关部门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幼儿园教师的学习环境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营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环境,保证幼儿园教师能够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进行有效的学习。相关部门应优化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三)改进学习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幼儿园教师在保障能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还要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时代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幼儿园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效果会更好,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也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四)加强自身监督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一定要加强自身的监督,从而减少外界事物的诱惑和干扰。幼儿园教师应提高自制力,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教学水平。综上所述,通过对信息技术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相信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学习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从而达到幼儿园教师自我成长的目标,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丽.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教师自主学习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2]严佳晨.幼儿教师自主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0):106-112.

学习措施范文5

后进生缺乏学习行为的出现,许多时候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学习,而是因为学习内容的难度超出了他们的现实能力,他们无法学习,因而就不可能产生学生行为。这种情形时常出现,就会在不自觉中形成懒于行为的习惯,造成落后于他人的现实。对此,教师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相应的学习内容,以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及时地有效地随教学进程而动。这样,就为自己学习行为的继续奠定了基础,学习的行为就会再一次出现。如此的反复,学生就在自觉不自觉的参与当中形成参与的习惯,其学习行为也就成为自动行为。

二、教其名理

认识是行为的前提。后进生良好的习惯的理想的发展结果,直接源于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因而,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就成为贯穿于教育和教学始终的根本方法。学生的阅历浅,经验少,认识事物往往只见现象,不见本质,或者只见一面,不见另一面。落后学生的主要症结就在于不能正确地认识别人,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找不到别人先进和自己落后的根本原因。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要用学生的实际,启发他们认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引导他们认识先进同学的学习成果时,更重要是引导他们观察认识先进同学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认识到结果的差距首先是行为的差距,总体结果的差距,首先是平时点滴行为的差距。良好的结果,优异的成绩,是平时一点一滴努力的积累,是大量艰苦劳动的积累,少吃一口也成不了胖子,经过结合实际讲述道理,使学生的注意力由临渊羡鱼,转向退而结网,这样,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根本。

三、允许犯错

怕犯错是后进生懒于参加学习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其学习提高的大敌之一。怕犯错形成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教育者对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错误不能冷静对待,而是横加指责,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缩手缩脚,不敢参与。以至于不仅浪费了学习时间,而且形成了心理障碍,养成了不良习惯。要想启动后进生的学习行为,必须允许他们犯错,必要时更需鼓励他们敢于犯错。要给他们分析说明在学习上敢于犯错的意义,指出错误出现的价值,使他们认识到在人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甚至有时是光荣的。错误的意义某些时候要大于成就的意义。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由于怕犯错失掉的机会,造成的损失。还可以把名人和伟人在学习和事业当中犯错和失败的事实介绍给他们,以克服他们对参与失败的恐惧心理和耻辱心理,有效地启动他们的学习行为。

四、持之以恒

没有持之以恒,就没有循序渐进,就没有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可言,后进生的学习行为就会得而复失。持之以恒是以上诸要点生效的根本保证。它是包括教育转化后进生在内的任何事物成功的根本要素,对后进生学习行为的启动尤其需要,过去我们对后进生教育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此,失败的关键也在于不此。今后,我们对后进行为启动的关键同样在于此,舍此一点,必是空谈。

五、总结

学习措施范文6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习环境不够宽松。大部分高校制定英语的教学体系和一些简单的大纲,然后用期末考试等比较简单的方式进行英语的考核。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一些高校应该积极响应教育部教学的改革,制定一些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教学大纲,同时鼓励该校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一些教材,编写的教材要满足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的需要,并开展一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对英语的考核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避免考试结束后英语被放在一边的现象发生。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应该使学生成为我们教学活动的中心。

一位学者这样认为,一个人的潜力只有在心理安稳和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得最好。基于这样的心理学理论,我们的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为我们的学生创造这样的环境。老师和学生进行一些角色的调整,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下,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了最大的提高和发展,潜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那么自主学习的能力便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学生中,学习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要求我们的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才能不断缩小这些差异,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的老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给那些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耐心,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一些机会,表现好的学生积极进行鼓励和表扬,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有提高。

2.培养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学习的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习的意识和动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学习的动力,那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便是空谈。所以我们的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培养。英语学习的动机便是推动英语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比较积极的状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况,比如认知能力、兴趣、生活经历等,用这些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对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进行一些奖励,表现差的学生则进行一些处罚。老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应该比学生英语学习水平高一些,学生们容易完成任务。

3.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一些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资源可以为我们的英语学习提供补充,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英语学习的渠道,同时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方式。老师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利用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利用一些图片、音像等丰富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英语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

4.加强英语方面的训练

语言的学习不仅需要动力的指导,同样需要一些训练,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方法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一些听力培训、试题的测验等,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不足之处进行不断的改进。

5.结语

学习措施范文7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理论;团队管理;团队建设

1学习型组织理论概述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企业组织理论,具备有机化、高度柔性、扁平化、人性化、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学习的特点,是近年来企业组织团队建设中的重点理论。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强调了员工自主学习、长期学习的氛围建设,同时要求了员工在进行工作时要主动自觉地进行个人能力强化和专业知识技能提升。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构建上围绕目前企业员工管理过程中缺乏深层教育的问题进行展开,并突出了培训、指导等员工教育形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价值。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中,能够帮助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性的竞争水平和竞争实力,同时保障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智慧型产业结构转型及新经济体系下产业革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掌握良好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导入学习型组织理论,能够有效地为企业内部人才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打下良性的基础,同时学习型组织理论还能调动员工的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学习型职业规划建设,让员工提高企业的忠诚度和信任度,进而实现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建设,为企业市场发展和进步打下良好的内部员工基础。

2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员工的培养表现

2.1培养员工自我突破技能

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中最基本的技能培养就是锻炼员工实现自我突破,通过从员工意愿角度着手,从精神需求层面进行员工突破意识构建。在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和培养员工的耐心和责任心,结合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学生能力提升和创造力提高,以此保障员工的能力得到根本实现,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突破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在员工团队中构建激励机制,让员工在良好的组织环境下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逐步实现自己的愿望。

2.2转变员工的思维模式

传统的固化思维模式很难让员工正确看待和认识事物,而且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很容易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而学习型组织理论能够帮助员工转变固化思维模式,让员工能够在学习型组织思想的引导下,利用原有的认知和知识以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是员工对事物判断和思考做出与传统思维模式不同的表现,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员工思维模式转变还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对企业管理的认知水平,有助于企业组织更好地提高绩效管理能效,帮助企业更进一步发展。

2.3实现团队学习氛围营造

在学习型组织模式的引导下,企业员工团队将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学习体系构建,并逐步形成基于团队的学习团体,在学习团体的带动下,员工的目标实现度及实现标准都能够大大提升,员工们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也将明显提升。此外,在团队研讨和交流下,团队员工们的思想和智慧在不断碰撞和交流,员工们的思想和观念得到交换,进而有助于问题解决及推动员工个体发展。

3学习型组织理论下的员工团队管理构建的思路

从学习型组织理论下的员工团队管理作用看,其在管理上的构建需要立足于科学、合理、战略、规划等角度。

3.1科学化下的员工团队管理

对于员工团队管理体系而言,需要顺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和团队管理的基本需求,在进行构建时要自觉主动地将创新思维和科学思想融入管理构建中,并以此作为构建的基础进行各环节和内容的补充与完善。企业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企业内部员工团队管理平台,并在平台内导入学习型组织理论,以此实现多元化管理构建,帮助员工更好地融入其中,并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3.2合理化下的员工团队管理

在管理型组织理论中,强调了员工个体思想和个性化思维,对此,就要求企业要围绕员工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团队组织构建的协调机制建设,确保团队内所有员工的个性化思维能够得到尊重,同时构建起具备良好凝聚力的学习组织思想,企业领导层可以通过柔性化员工管理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关系调整,进而实现对员工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化思维的培养与保障。

3.3战略与规划下的员工团队管理

战略建设是学习型组织理论下员工团队管理构建的重要环节,要想保证学习型组织理论下的员工团队管理构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效作用发挥,战略建设就需要立足于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职业规划,在整合企业内外部环境表现及企业员工职业需求后,战略性规划团队管理体系,以此制定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求的良性团队管理制度。

4现阶段学习型组织理论下的员工团队管理构建存在的问题

4.1缺乏有效的落实与建设

学习型组织理论导入我国企业员工团队管理已经有段发展时间了。但就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都以学习型组织理论员工团队建设进行口号宣传,缺乏管理机制的落实和建设。少数企业在进行构建时忽略了员工个人学习意识培养,仍以传统的强制性管理模式开展,导致学习型组织员工团队管理核心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员工们的参与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提升。笔者了解了几家企业发现,大多数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员工团队管理建设存在雷同,深入了解后得知,企业对学习型组织员工团队管理的认识度较弱,在进行建设时采用借鉴和照搬的形式进行开展,缺乏与企业自身的协调建设,导致学习型组织员工团队管理缺乏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有机协调,影响整体的落实水平和开展成效。

4.2忽视员工职业规划建设

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强调了员工职业规划导入,但目前的学习型组织员工团队管理在开展上缺乏相关方面构建,使员工的个体学习意识和学习思维得不到培养,并且因为缺乏良好的职业规划导入,使学习型组织理论导入后企业的员工流失率有小幅度提升,经过笔者访谈调查后了解到,流失员工大多数认为,企业所谓构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对员工工作的不认可,与员工自身规划相悖,进而使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

4.3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

目前,我国企业导入学习型组织理论后,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同步创新,在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上仍沿用传统方法。在这种人力资源管理与学习型组织员工团队管理的不匹配下,使员工对学习型组织团队管理的参与积极性减弱,学习型组织员工团队管理的能效发挥水平较低,久而久之企业管理者就认为该团队管理模式不适合企业,影响学习型组织团队管理模式发展和落实。

5学习型组织理论下的员工团队管理建设建议

5.1加强企业管理层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认识度

学习型组织理论下的员工团队管理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首先就需要企业管理者正确认识学习型组织理论。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管理层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并积极开展相应培训,让管理者认可该理论,并经由管理者进行纵向的员工培训和指导,为学习型组织理论下的员工团队管理建设打下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基础。例如,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员工梯队进行培训制度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技能学习培训活动,并以管理者参与带动员工发展的形式落实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参与积极性。

5.2加强企业员工学习意识的培养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下,员工学习意识培养是保证员工团队管理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保障企业人才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培养,立足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需求,强调内部员工团队学习意识构建,让学习融入员工工作和生活中。企业需要做好员工学习和工作的协调管理,帮助员工学习,并引导员工构建终身学习理念,通过营造员工内部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员工人际关系和谐体系,实现对企业员工学习意识的强化,进而保证员工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掘和企业良性发展。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将企业文化与学习意识培养进行结合,提高员工的学习意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企业文化塑造过程中,通过全体系塑造,以企业现有文化为基础进行学习型文化氛围营造,例如在企业办公区张贴学习标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学习活动、做好员工学习演讲等。

5.3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协同创新

企业要想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就需要立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并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基础与实践落实进行有效结合。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当今的企业员工团队建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学习型组织理论中的以人为本思想需要深入贯彻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去,企业要积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员工团队优化和创新,确保员工团队的主体地位,保障员工在学习型组织体系下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在协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企业需要根据学习型组织理论思想进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创新和构建,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坚持员工培养与企业管理协调统一,积极满足员工发展和学习需求,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6结语

在本文的研究和论述中,笔者就学习型组织理论下的员工团队管理概念、价值、现存问题进行剖析和阐述,并立足我国当前企业管理存在的欠缺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和构建思路。从本文的研究上不难看出,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员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企业需要在日常工作和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对其进行思考和探索,并强化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企业员工管理、团队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融入。随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不断渗透,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体系发展中定能发挥出更强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革新也定能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引导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志行.新一代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的高校资助工作创新性研究[J].高教学刊,2019(2).

[2]李宇轩.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员工团队管理措施探析[J].学周刊,2019(6).

[3]张诗文,张双.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以海底捞为例[J].西部皮革,2018(12).

学习措施范文8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有效措施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对开启小学生心理素质极为重要,在语文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将德育知识渗透给学生,还可以充实学生的精神,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将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当中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应该以语文教材以及教材中所具有的丰富的德育内容为主,例如,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精神等,都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给学生,将语文教学和德育的工作相结合,将教学的种地那内容放在课堂上,然后传递给学生。

1、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情感熏陶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将自己与语文情境相结合,为学生制造真实的情景氛围,让学生感觉自己身临其境,学生在所创设的情景中、强烈的学习氛围下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来。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的时候,教师要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如“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身临其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的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给学生,使学生既能学习语文知识,又能受到德育知识的洗礼。

2、语文教学课堂上以榜样学习的方法为主,加强对学生德育知识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要选择真正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小学生很容易被文章的一些英雄形象所影响,并效仿英雄人物,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文中的英雄人物。例如,《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在面对伤痛和残疾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毅力与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学生对待生活的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时,教师就可以文章为主,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能够有目标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要向文中的人物学习,从而达到教学中德育的目的。

(二)加大学生的阅读量,通过阅读渗透德育知识

阅读可以增加学生语文知识储备量。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以丰富的形式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意志以及情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德育方面的知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特点

德育教育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主要的特点为:

(一)具有层次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要严格的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选择德育渗透的内容,并且要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增长而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例如,榜样人物的文章,低年级的《微笑着承受一切》等,这些人物都拥有勇于面对生活考验,迎接挑战的的精神,这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授课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要教育他们去学习桑兰的坚强性格就可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很容易的接受道德教育,并能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具有渗透性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德育的基本的属性就是“渗透性”’。德育贯穿于整个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包括语文作业、语文考试。例如在叫小学生学习生字的时候,就可以组合字的形、义以及字的偏旁,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的语文教学对学生德育方面知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的教学当中可以看出,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为此,加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可以满足小学语文教学完全发挥德育作用的需要;另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可以完善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充实学生,满足学生对未来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