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教育范例

学校心理教育

学校心理教育范文1

学校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文章通过论述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学校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影响,通过学校教育的影响,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学校教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成长的特点所提出的,学校通过专业的心理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而心理素质则是关系到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因此,学校应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为新世纪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全民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内心世界丰富,并且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但如果遇到问题却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就会导致其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甚至形成人格缺陷,这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意义就在于为中小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及美感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打下基础。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学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

三、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学生与家长、教师沟通的桥梁

中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心发育的敏感时期,由于自我意识的形成,许多学生即使遇到心理问题也不愿意和家长、教师沟通,这些心理问题长期在心里积压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影响他们的学业,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其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方面的因素,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在外工作,缺少父母的关爱,也极易形成心理问题,学校应当通过适当的心理辅导,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解决心理问题,让他们健康成长。

四、开设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据调查研究发现,专业的心理辅导课程会让学生们吐露心声,将不良的情绪发泄出来,从而解决问题。相反地,非专业的辅导课程,会让学生厌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重心理问题。这是因为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的辅导,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营造轻松、安全的课堂氛围,通过自身积极健康的品质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2]。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培养学习兴趣和自我特性的关键时期,其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波动,学校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善良、宽容、乐观、爱学习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关键,也是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环节。

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

学科教学对于学校而言是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变成生动的故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其中的道理讲给学生,鼓励其在困难面前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学校安排的政治课只是向学生灌输一些抽象、概念化的思想,不能真正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为此,学校应当在设立专业的心理教育课程的同时注重对教师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期望心理健康教育能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六、结语

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形成并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体会心理健康教育所带来的益处。而且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培养学生认识自我,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倩楠 张正涵 吴楠 单位:河北大学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马怡宁.浅谈学校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科技资讯,2014(36):208.

学校心理教育范文2

1有特色

除了常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外,中职生心理素质教育应体现职教特色。中职生年龄结构偏小,知识结构偏低,接受能力不强,缺乏对现有专业和将来岗位性质的明确认识,在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智力和心理障碍。凡事缺乏兴趣,尤其是谈到学习就心生厌倦,更有不少中职生对学习有“被逼无奈”的感觉,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上学,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压力,没有学习动力,不能回答“我为什么来学习”、“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个专业”等一系列问题,不知不觉就成了“学困生”。针对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兴趣,自卑心理严重,缺少成就感的现状,我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就是让学生扬长避短、以“技能”为突破点,变自卑为自信,变眼前灰暗为前途光明,让学生能走出来、站出来、高出来。职业学校的技能鉴定、校园吉尼斯、各级各类的技能比赛为学生搭建了全员参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平台。学生们首先要在班级小组海选中胜出,才能代表本专业在学校里比赛,学校比赛再胜出,进而参加市级、省级以至部级比赛,就这样,学生们在过五关、斩六将的激烈角逐中不断增长才干,也不断增强战胜对手的自信心。即使只能参加最初的比赛,每个学生也会充满斗志和乐趣,为了获得胜利,每个心理教师一个学期最少给学生做一次学习方法训练和考试、赛前心理辅导,尽可能地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借助体育课开展意志训练,借助心理课进行放松训练,借助班会课组织人际交往训练、实训操作的自信心训练,让学生在以技能为核心的竞争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调动学习和训练的热情和激情。比如在校园吉尼斯比赛中,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实验的快乐,享受动手的愉悦,成为操作“能手”和“标兵”。这种“以技促学”、“以比促练”的职教模式潜移默化地寓有形的心理训练于无形中,学生综合心理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2抓关键

2.1师资培训到位。中职学校除了专职心理老师外,都是班主任兼职心理老师,为提高专兼职心理教师的理论水平,每学期我们都聘请省市心理教育专家、大学教授进行讲座,最近一次我们聘请了访美归来的王欣教授给全体教师做了《系统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的心理学讲座,此外还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心理培训中心组织的学术会议和专业知识培训。

2.2科研整体推进。学校心理教研组定期开展培训、研讨活动,以培训促研讨,以研讨促提高。比如心理教研组以省科研课题为契机,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活动形式的策略》进行了立项研究。

2.3辅导、活动落实。心理教师定期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个别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重点地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惑或障碍。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集体活动,如社团活动、体育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歌曲比赛、书法绘画作业展等等活动以及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视野开阔、心胸更宽广,及时化解孤僻、郁闷、焦虑等心理困扰。

3见实效

3.1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学生技能比赛成绩是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最好证明。在实训车间里,“有想法”的学生多了,“不服气”的学生多了,喜欢动手、喜欢创新、喜欢参加活动的学生多了。事实证明:条条大路通罗马,世上的路千条万条,一定有一条是适合自己的。

3.2师生关系更和谐。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取决于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观念在教师的心中扎下了根。“不制造师源性障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校园中,教师非常尊重、理解、信任、接纳学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心理教育范文3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途径

一、引言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一部分源于遗传,一部分源于对外界环境的反射。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其对于外界环境的反应比较强烈,而学校、家庭作为其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都扮演着主要的角色。那么如何让这两个角色实现有效的合作,从而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形成合力,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则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的重点研究内容。

二、家校合作的基本概述

家校合作,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配合,来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教育互动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它不是依托具体的知识内容,而是通过环境的构建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熏陶和心理引导。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构建其教育环境的两个主要角色,因此开展家校合作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克服学习障碍,尤其对于刚进入小学生活的学生,教师、家长要帮助其尽快熟悉学校环境,以顺利渡过心理上的转换期;2.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打破传统教学中片面注重学习成绩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及时发现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并帮助其做好不良情绪的宣泄和引导,以提高其应对不良情绪的心理素质;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克服自卑、怯懦等心理障碍,同时引导其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纠正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5.培养学生的社会性,认识、理解、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

1.强化家校合作观念

家校合作能否发挥作用,其关键在于家庭和学校能否从思想理念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重视。实际上目前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教师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如一些家长片面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之后,所有的教育责任都应该由学校和教师承担,自己可以逃避教育责任;而一些学校、教师在实践中也只是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学宗旨,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这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必须要进行纠正,一方面家长、学校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成绩,甚至学生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将心理健康指导与文化知识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学校、家长应该明确各自在心理健康指导中的责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完善家校联动机制

家庭、学校、学生是家校合作中的三个主要因素,如何在合作中实现这三者的有效互动,从而为小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则成为教学发展的关键。在完善家校联动机制的过程中,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利用亲子活动,稳定与家庭的关系,并提高家长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与家长沟通,做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调查,如一些小学生为什么学习成绩不理想,沉迷游戏、动画片等,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制订家校合作方案。

3.构建家校协调结构

学校要想将家校合作发展成为一种长期、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就应该利用完善的组织机构形成家校合作的管理制度,并通过管理责任落实家校合作的具体策略。在构建家校协调结构的过程中,学校首先要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建立家长委员会,并选出主要负责人,作为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以确保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能够切实符合孩子的利益;其次,完善监督制度,公开家校合作开展的细节,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监督管理中来,以帮助学校纠正教育中的错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4.共同做好心理指导

家长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有些家长基于种种原因,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有限,而这时学校、教师就应该通过完善的家校合作机制,对家长给予心理指导。在心理指导中,一方面要扭转家长片面注重成绩的陈旧观念,提高对孩子的心理引导;另一方面还应该提高其心理教育的水平,指导家庭教育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统一、健康的心理教育环境。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养和增强小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未来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学校、教师为实现教学育人的教育目标,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和交流,构建有效的教育协调机构与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联动活动机制,以稳固家校合作关系,并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亚君.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26):20-22.

[2]王文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3):112+114.

学校心理教育范文4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不管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有多高、时代的发展有多进步,家庭教育永远都是教育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家庭中的其乐融融、母慈子孝都是促进民族发展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做好家校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家庭教育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更具有影响力,家庭教育是在亲在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更容易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次,家庭教育在某方面的针对性上要更强一些,家长能够更容易做到“因事施教”。最后,家庭教育在时间上能够更加充足一些,小学生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接受家庭的关心和教育时间更多一些。

二、通过家校合作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由上述可知,家校合作的方式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发展有着多个方面的重要意义。而当前小学教育中,对于家校合作方式的应用还不能达到素质教育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因此,加强家校合作的应用,扩展家校合作的策略尤为重要。

(一)强化合作观念

要想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来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其方式方法有很多,但是就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家校合作的观念和意识。无论是从媒体报导中,还是从实际学校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小学生的关注更多的只是学习的成绩,而忽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要想家校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摒除家长现有的观念。通过开展学校与家长座谈会、教师家访等多种渠道来提高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二)加强组织机构建立

家校合作方式的有效的开展还需要加强组织机构的建立。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学校、老师,更多的是接触家长。家长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心理教师。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来增强家庭对于孩子心理教育的影响。例如,建立学校和家长的微信群、QQ群,由学校负责人和家长带头人共同来牵头开展心理健康的相关活动。

(三)加强专业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不是家长参与一些相关的活动就能起作用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想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必须要有科学的、专业的方式来对学生加以教育。因此,加强家长在该方面专业知识的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的开展心理教育家长培训会,为家长搭建一个平台,可以下会上提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疑问,拓宽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等等。与此同时,还可以由学校在微信群、QQ群里普及家长在心理健康方面可以做的工作,帮助家长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

(四)以家长学校为主体,组建家庭学校联合活动

学校心理教育范文5

[关键词]特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正在逐渐显现出来,社会对特殊人才也有了更高的期许,这使特殊教育取得了更好的发展。现代化的社会教育不仅限于学生的知识教育,还很重视学生心理和健全人格等多方面的发展。在关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之余,还要格外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而言,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命运,所以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十分注重特殊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学习生活中的态度等,要注意完善学生的心理个性特征及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各项品质。

一、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和心理都是健康的,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对生活充满希望,以更乐观的态度应对学习和生活。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教育学生基础知识之外,更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关注是否有学生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并且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关心每位学生的生活,从多个方面和细节处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

积极落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跨过心理障碍,形成健全、正面、积极的性格。在现代,随着我国相关部门和社会大众对教育事业越来越关注,在促使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的同时,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也越来越重视对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特殊教育从业者首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在对特殊学生进行特殊教育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应该要比对他们进行理论教育更大。学校在这一方面也要积极落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积极的校园学习氛围。教师同样需要循循善诱,不断教导,帮助学生打破其自身的心理障碍,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自我、认识自我,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各种可能。

(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都影响着其思想道德的健康程度,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就很难保证他能有健康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的学生在面对社会、人群、困难时才不会轻易迷失方向,对于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更容易接受。反之,若学生心理不健康,对生活、学习、周围的人都很排斥,在这种心理障碍的推动下就会产生违背道德的行为,更有甚者还有可能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成为危险分子。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该要有足够的心理素质。基础理论知识能培养我们以后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而心理素质则能使学生懂得自尊、自爱,建立自我肯定的心理,适应外界的变化和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下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的定位。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有助于学生辨别是非,拥有基本的审美意识,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自信的心面对生活和工作。

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走不出心理阴影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与普通学生有很大的区别,无论是身体生理方面还是内在心理层面,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处于弱势。自闭、自卑、懦弱、缺乏勇气与信心等问题都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响。比如:其一,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的学生,比起普通学生来说更容易被欺骗;其二,自闭、自卑心理比较严重,走不出生理缺陷带来的阴影,总是抬不起头,觉得自己和普通学生不一样,自我的意志力也很薄弱,遇事没有主见;其三,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过程中不会也不敢主动地进行探究、主动自信地解决问题,只有在教师或者家长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四,性格自私自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不会顾及别人的想法,有时候也会排斥他人。

(二)家长心理教育理念落后

家庭和父母是学生在心理健康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个学习站,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行为举止和道德修养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的发展,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就使用暴力,强迫孩子走预期的方向,不去了解内情和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三)部分学校缺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尽管现如今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渐融入学生的教育中,但还是有诸多特殊教育学校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上缺少对心理教育的重视和合理妥当的安排,忽视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性。有些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虽然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对特殊学生的重要性,但是很少会在日常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妥善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

三、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有助于特殊学校贯彻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在校园里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和谐相处,在这种舒服自在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更健康的人生目标,在健康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采用户外教学的形式,在校园内部设置一些小游戏,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产生更好的互动与交流,在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中促使学生走出生理障碍带来的阴影,建立自信心,增加对家长、教师以及学校的信任,激励自我、改善自我,为以后步入社会和工作生活等做好准备。

(二)改变理念,家校合作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家长和学校配合,双方共同努力。如果家长不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这些直观的问题,学校可以有所举措。例如:设立帮助家长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课程,辅助家长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改变以往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层面,关心孩子,真正实行家校之间的合作,全面、积极、有效地贯彻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家校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强沟通,树立健康生活理念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所以更需要心理上的沟通交流。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身负重任,更要深刻认识到有效的沟通对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多多主动地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四、结语

伴随着社会对教育要求的提高,特殊教育学校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与职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等,排除心理方面的障碍,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促使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适应各种人际关系,积极向上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奏响幸福主旋律——先让学校幸福起来[J].中国特殊教育,2011(09):5—7.

学校心理教育范文6

关键词:医学院校;心理学;道德教育

0引言

在当今社会中各个学院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都不是很高,医学院校也是如此。针对学生道德素质低下的问题,心理学曾指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实际的道德教育相脱离的情况,所以造成学生道德素质水平不高的结果。

1医学院心理学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现阶段社会的调察中发现,医学院学生存在着一些道德不良现象,尤其是失德行为[1]。首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对老师、同学以及自己的亲人态度冷淡,缺乏应有的师生、同学、亲子之间的关心;其次,在学校期中、期末考试中,学生的作弊现象骤增;另外,学生喜欢一些暴力游戏,使得学生受其影响,脾气越来越暴躁,进而引发校内暴力事件增加;除此之外,学生痴迷网络,利用一些网络科技手段侵害他人利益,构成网络犯罪,进而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学生这些事件的主要因素就是医学院校的道德教育没有充分的发挥其作用。第一,医学院校的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而且道德教育课程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医学院校的道德教育课程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教育方式,进行灌输式教育,老师对学生只注重知识理论,没有结合实际的情境,学生无法将学到的内容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厌烦心理;第三,医学院校对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针对性的教学。以此,医学院校心理教育中想要加强道德教育,就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分析学生的心理,选着适合的方案针对性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2医学院校心理学教学中加强道德教育的措施

心理学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心理活动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团结同学、热爱生活,再通过社会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身,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

2.1情景教学法。医学与护理心理学课程主要是知识理论、实践操作与一些方法论。但是两门课程的内容都与人的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2]。健康是指什么?它主要就是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生理以及适应社会和道德品行。老师在上课时,可以通过提问什么是良好的道德品行,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情境教学法,其通过老师的教学目的、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研讨学习。如:医学院每年都有奖助学金的评选,在评选的时候,一位男同学被评选成功,但是她却隐瞒了老师及同学自己喝酒违反校规的事实,恰好有一位同学知道情况并向老师反映实情,此时老师就可以组织去帮同学讨论这件事情,最后老师给同学们讲讲这件事争取的处理方法,使得学生提高道德感。

2.2故事教学法。学生在上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且掌握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伦理知识,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心、开拓视野、增强团体意识,进而增加学生的认知、调节、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受益终身。但是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调节、交流的时候,让学生清楚、明白道德发展水平和道德思维判断的重要性。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一些道德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主阅读故事,然后老师通过故事后面的问题,故事中哪个人物有道德责任?道德责任有多少?并对其进行评分,最高十分,最低一份,让学生们自己选择,老师再根据学生的选择了解到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我校开设的道德讲堂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走进。

2.3案例教学法。医学院校的学生都会接触病人,并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因此,医学院校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交流沟通的能力,进而能够与病人和病人家属友好的交流。在现阶段的医疗阶段,交流沟通也非常重要[3]。那怎么样的交流沟通才是医护人员具备的能力呢?首先,日常生活中要怎样沟通,医护人员与病人和其家属又应该怎样沟通。老师可以在上课是播放大量的案例给学生学习,让学生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交流方式[4-5]。

3结论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总而言之,医学院校的心理学教学中加强道德教育,老师可以从学生的个性以及心理出发,和学生讨论学习一些医学中的伦理道德,并通过医学界中的道德榜样鼓励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及道德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如涛.论心理学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科技资讯,2017,15(6):180-181.

[2]孙秀娟.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反思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7,(5):80-81.

[3]郑亚楠,胡明双.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在精神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吉林医学,2013,34(10):1993-1994.

[4]李建明,张小远,冯现刚.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2):165-167.

学校心理教育范文7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权的重要保障体系。在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形成个人健康心理和高尚品德的保障。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探讨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措施。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心理健康

一、引言

新课改以来,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教育,即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尤其是在特殊教育学校,更是要注重学生德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进而实现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防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探讨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他们会比较悲观,且心灵也比较脆弱,再加上受家长以及学校的保护,他们通常与社会没有太多的接触,因此当进入社会以后,接触到复杂而又新奇的社会环境,他们很容易产生道德偏差,进而影响三观的正确树立,因此,良好的德育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一些正确的德育教育的开展还可以提升他们自身的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进而纠正他们的思想,实现社会行为的规范。

2、实现心理疏导

面对社会复杂的环境以及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很多特殊教育学院的学生会感觉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因此有很多的孩子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更是有很多孩子存在自闭心理,不喜欢与他人接触,更不喜欢和他人袒露心扉,这时,良好的心理教育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让他们开始接受外面的世界,与外面的人和事进行接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不要自卑,进而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温暖,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同时也实现心理问题的改善以及纠正,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开展到的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教育性的原则

所谓教育性原则指的是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道德教育时,一定要要时刻秉承教育为先的思想,在调节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增强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培养。

2、全体性原则

所谓的全体性原则,指的是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时,一定要保证面对全体的学生,不可以单独面向某一位学生,也不可以只针对部分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且教育的内容要考虑到全体学生共同拥有的特征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3、差异性原则

所谓的差异性原则指的是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根据这些差异性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教育方法,进而实现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德育教育的全面指导。

4、主体性原则

该原则指的是在对特殊教育学院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以学生作为指导中心,以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主体,每一项工作在开展之前都要先考虑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是否是具有一定的好处的,进而实现学生的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5、保密性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也属于学生的个人隐私问题,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单独针对某个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承保密性原则,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保密,进而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名誉等都不会受到影响。

四、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措施

1、提升教师的教育意识

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却忽略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指导以及德育教育,因此,若想纠正这一现象,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展学生德育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教师的教育意识。学校可以通过会议以及宣传会的方式加强对于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工作的宣传,提升教师的道德教育意识以及心理教育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这两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外派教师到一些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去进行学习,进而实现教师自身教育素质的提升,为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2、采用多样化的道德教育开展措施

针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相关的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例如,多媒体教育法、实践活动教育法以及宣讲教育法等等。其中,多媒体教育法,主要指的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大家展开德育教育以及心理教育,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们播放“感动中国”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去观看那些感人的事迹,进而让他们感受到“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播放一系列与道德以及法制相关的节目,进而提升大家的道德意识,实现道德教育的渗透。实践教学法,主要指的是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展开学生的道德教育,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募捐活动或者是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的活动,进而提升大家的道德意识。宣讲教育法则比较简单,主要指的是可以通过开展宣讲会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多样性的,首先可以利用网络的方式开展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最方面的一种方法,毕竟如今的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使用工具,可以制作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关的PPT转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其次可以建立心理问题咨询平台,这样大家有什么问题就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进行咨询,既可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改善以及指导,又可以保证大家的隐私,可以一举多得。当然也可以采用宣讲会等方式,还可以采用宣传手册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同时,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自己的爱与温暖,提升学生的归属感,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健康的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一项长远而富有意义的工作,在德育教育的路途上,教育者们要重视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培养心理健康的特殊学生作为教学目标,把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作为追求,不断探索特殊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新方法与新途径,为特殊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做出一份贡献。

作者:王小丽 单位:内蒙古特殊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卫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5.

[2]陈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

[3]隋海娇.我国当代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

学校心理教育范文8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

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家长将对学生心理健康引导摆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上,希望通过科学的引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家校合作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有利于实现学生多个环境中的心理引导,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要采用有效策略来加强家校合作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家校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学校方面的教学质量再好、时展的再快,都无法替代孩子们的家庭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是促进民族与社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家校合作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相较于其他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显然拥有更强的影响力,是基于亲子关系基础上展开的,其作用发挥的更加彻底。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家长可以更好的做到“因事施教”,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孩子应有的引导。除此之外,加强教育还拥有更充足的时间。就小学生而言,他们大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时间也更多。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家校合作模式的具体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家校合作模式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但就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我国家校合作模式的应用还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所以说加强家校合作的应用迫在眉睫,以下笔者就扩展家校合作的策略展开具体分析。

(一)强化合作观念

要想利用家校合作的方式来有效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但首先就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改变,强化家校合作的意识。从媒体报道以及对学校的实际状况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关注都集中于学习成绩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因此要想通过家校合作强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需要引导家长摒弃传统的守旧观念。可以定期开展以下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或家访等形式不断提高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加强组织机构建立

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重视对组织机构的建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生活与学习当中除了老师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而家长也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任教师,是他们心理上的重要引导者。因此,学校方面可以构建一个有效的组织架构,加提高家庭对孩子心理教育的影响。可以通过组建家长微信群、QQ群的方式展开,由学校负责人与家长带头人来牵头展开心理健康的相关活动。

(三)加强专业指导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也并非家长参与相关活动就可以起到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要想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就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来对学生加以教育。家长方面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够给予孩子专业的指导。学校可以定期的为家长开展心理教育家长培训会,给学生家长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家长们可以在会上提出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互相学习心理教育方法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家长交流群中普及家长在孩子心理健康引导方面可以做的工作,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四)以家长学校为主体,组建家庭学校联合活动

要想提高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作用,除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提高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组建家校联合活动来进行。学生在校的日常学习中,往往只有学校与学生参与,家长能够参与的只有家长会。针对家长、学生与学校三方面的共同活动时十分少见的。因此,可以将家长与老师为主体,组织一些家庭、学校联谊活动。这种活动的展开不仅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灵,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策略进行研究无论是对心理教育科研发展还是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不但要重视知识教学的方式与质量,同时也要重视家校合作的作用,从多个角度挖掘家校合作的科学策略,制定科学的合作模式,有效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田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解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75.

[2]闵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的实施[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