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课堂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摘要:球员打球需要有球感,歌手唱歌需要有乐感,学生学习数学也要有数学感悟。所谓数学感悟,主要指的是学生对数学的感觉、对数字的敏感性。它是对数与运算的一般性理解,这种理解方式能帮助学生化解各类复杂的数学问题。本文则是在数感培养的过程中融入了以脑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知识内容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以脑为导向;数感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在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中,其主要是在了解学生基本状况后,通过对学生特点的深入研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性,进而引入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感悟,使得学生能在知识内容学习之际,更好地探究知识的奥秘。

一、以脑为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

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开设期间,为能让教学获得更高的效率,需要提供一个十分完整的教学组织链条,并使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规划,在契合学生头脑特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锻炼、情感能得到深化、意识能得到转移。总之,该教学模式能建立情感连接,创设学习环境,设计学习体验,教授内容、技巧与概念,教授知识的应用与拓展,评价学习[1]。教师在为学生设计教学环节和步骤时,需要了解学生的“大脑”,在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了解学生的各种情绪变化,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在适度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让学生获得较为积极的学习体验。众所知周,大脑是人体的复杂器官。虽然现在计算机应用范围较广,无论是计算的速度,还是其他功能都很先进,但其实很多方面还是较大脑落后,而绝大部分人的大脑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教师在教学时,就要通过开发学生的大脑,了解大脑的各项功能区,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内容的讲授。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大脑开发的关键时期。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在大量地输入知识,特别是在学习数学知识内容时,学生开始对符号、数学逻辑有基本的认知度,教师就要通过适度的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牢记相关概念、定理,深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对数字和符号更加敏感,从而形成较好的数学感悟,并将其深刻地印刻在大脑中,为其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以脑为导向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数学感悟的方法

(一)以脑为导向,为学生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场景

根据研究能了解到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大脑获得放松会有较好的记忆和理解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且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而数学这门学科本就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则要在教学的时候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挖掘现有知识经验,鼓励学生尝试感知、发现与探索,并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建立新的认知,最终能通过实践印证理论知识,所以让数学贴近实际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更能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与作用,甚至对数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教师让学生联系知识点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内容,这样会让学生时刻感知到数学与生活之间形成的紧密联系,这能在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好的情感认知,进而培养自身的数学感悟。例如,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亿元的概念”,引入的情景是每天消费一万元,需要多久才能将一亿元花完。学生计算后得到的数值是27.4年。然后,教师再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思考,如果将一亿元兑换成硬币,每秒数一枚硬币,日夜不停地数,需要数多久呢?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在教师设定的场景中思考问题,并在比较和基本的数量关系呈现中了解数的大小。教师培养学生数感,不是为了获得结果,而是让学生在思考和比较中对数的大小有所了解。

(二)以脑为导向,进行教学合作互动

数感是一种心灵感受,不但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而且与学生的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同一数学情景中,部分学生反应敏捷、思路清晰,有的学生却抓耳挠腮。其实,学生的这些行为都与学生的数学气质有着极大的关系,前者多使用直观的思维思考数学,能快速地从数字中找出联系。学生经常性地进行这样的联系,找到规律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进而随着规律总结的数量越来越多,学生形成了固有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感悟,需要给学生创设条件,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共同启发、共同进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度地安排一些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了解,进而能在借鉴他人优秀经验的同时,更好地感知到数感的重要性。数感的培养,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在以脑为导向教学中,合作与交流最能锻炼学生大脑的灵敏度,学生在“听”和“说”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感知知识的内涵,这对深化学生的知识体验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

(三)以脑为导向,绘制思维导图

数感是一种心智技能,而数感的形成则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学生若能在重复性的训练中形成较好的数学感悟,将有利于深化学生思想、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做到积极引导、适度启发,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参与,让学生能更好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发挥。另外,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更要做好思维导图的深化,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记录到笔记本上面,然后使用一张纸将相关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在导图设计的时候存有很多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设计导图,给予适度的指导和建议,然后让学生在框架系统完成后再添加内容。例如,教师让学生绘制一幅有关重量和距离的导图,要求学生清晰地理顺重量和距离的数量关系,并能绘制出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数感是人最基本的素养,更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内化,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并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进行灵活应用,在交流中能更严谨地使用数感进行表达。

三、结语

数感形成是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教师若能在较长时间内感知和体验,必然会在教学中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实际,也能在专研教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内容,在合作交流中更好地扩展知识应用细则,进而将培养的任务更好地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细节处。教师要在以脑为导向的前提下,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数感体验中来,多活动、多思考,待对数学有较好的感悟后,能逐步形成较好的问题解决策略,使得学生在数学成绩得到提高的同时,数学素养也能切实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赵倡.估算对于小学生数感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87-88.

作者:陆艳 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