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物理课堂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探究

带动物理课堂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探究

在21世纪,全球化和信息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推动了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发展。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不再是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升学率”,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包括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也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实践内容。随着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制定,物理学科本质更加突出,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也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一、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思想

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核心思想为激发学生思维。思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产物,也是学生课堂学习必不可少的品质需求,包括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实验的探究等环节,都需要思维的积极渗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思维、情感、行为互动的有效统一,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充分进行思维活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创设思维情景,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重视学生合作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同时强化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掌握,提高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促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巧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问题是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想要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可以通过问题的有效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联系已有知识,通过大脑思维质疑、分析与推理,实现新知识的迁移,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更好的集中学生注意力,养成独立思考习惯,提高问题分析能力,促进物理科学思维发展。以“楞次定律”一课教学为例,本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难度比较大,要重点引导学生在磁场知识和电磁感应知识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磁生电”的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楞次定律概念中的‘阻碍’一词有什么含义?”等。之后让学生进行猜想,比如感应电流方向与磁通量变化有关等,结合小组合作讨论或实验探究,最终得出问题结果,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促进科学思维发展。

(二)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引发认知冲突。思维的迁移与提升是在不断打破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实现的,这也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相契合。对于高中生而言,经过初中物理知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拥有了相应的学习经验,这些都来自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教”的角度来看,起点为学生知识储备,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认知构建,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自我构建即为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设置能够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学习场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以“法拉第磁感应定律”教学为例,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奥斯特实验,有了“电生磁”的认知,以及感应电动势的由来,了解了磁场的相关性质。教师可以从这些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自我梳理,建立新旧知识沟通融合的桥梁。

(三)优化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与思考。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与思考,强化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与想象力,促进学生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上升。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可以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实验设计探究问题本质,实现创造性思维发展,进而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规律与原理。同时,物理实验教学本身就是物理知识由抽象到直观的转变,借助物理实验可以有效降低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思维难度,提高思维敏捷性和深刻性,促进学生物理学习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促进学科思维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之一,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认知冲突的激发以及实验教学的优化,结合新课标具体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昌家.高中物理课堂如何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9(12):57-58.

[2]张桂桐.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76-77.

[3]章强,庞惠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以“超重和失重”教学为例[J].物理之友,2017,33(10):23-25.

作者:王洪利 单位:哈尔滨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