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范例

心理学

心理学范文1

“般若菩提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般若第二》),人人皆有成佛的潜能,“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般若第二》)。只要除却后天污染,就能顿见清净本性而觉悟。这蕴涵着佛教众生平等、圣凡不二的普世主义精神。《坛经》同样肯定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般若第二》)。而这种差异,更大程度上是由后天“六根”的学习浸染而形成的,执着于外相,自性即迷;心向禅悟,六根清净,便拥有着良好的慧根。再者,自性是清净的,自性即佛性。自性不仅具足着般若之智,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3]。“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具自有”(《般若第二》),它是万法之根本,并且包含着一种深刻的宇宙意识。宇宙的真如本性、万物万法都是自性的体现。这样的宇宙意识,是般若外不着相、内不着空的不二境界。“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般若第二》),人和佛在先天上本无区别,只因迷悟程度不同而已。自性中本具一切般若智慧,宇宙万法无不囊括。这种观点,充分的肯定了人的先天潜能。《坛经》的自性说,一是承认了人人皆具有的佛性,人佛生来本无差别;二是强调了佛性在内而不在外,人格的本原不是外在的逻辑或神灵,而是一种内在本体、内在直觉的体验与观照。从现代心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理论固然有其唯心、思辨的一面,却也具有着巨大的价值。它完成了自性对本能和人性的超越,把人类的潜能佛性化,能够解决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对人格认识的悲观、浅显、杂乱等固有局限,也提供了对自我本性认识的新的视角。

迷妄:自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妄念

众生皆具本觉的佛性,只缘横生妄念,执着于外相,因而不能自明佛性、见性成佛[4]。《坛经》的迷失说,描述了自我在社会化中错乱和迷失的原因及表现。造成人格迷失的原因首先是“妄念”,“菩提本自性,起心即使妄”(《般若第二》)。众生逐物迷己,背离精神家园,把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欲望作为人生追求,所以迷失澄明本心。“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所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定慧第四》)。个体对外界事物有所好恶,便会在追求于执着中迷失本心。因此这是一种出世的思想,它否认了人类对物欲的追求,这对修身养性和完善人格当然有着极大的意义,但这同样是一种否认意识、否认欲望先天性的消极态度,需要我们辩证的去吸收。自性的迷失,表现在执着于外相,束缚于物欲。执着于外相,便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净无形相,却立净相,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坐禅第五》)。因为有所执着,而执着往往是不能完全满足的,“世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般若常在”(《定慧第四》),如果我们被卷入其中,长久的停留于这些情感中不能自拔,便会生出烦恼、焦虑、抑郁等无明之妄,从而迷失于生死烦恼之轮回。这便是世间一切业障产生之原因。另外《坛经》不仅否认人的向外追求,也否认人向外的意识。人生的迷妄念在于相对意识的生起,“本境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坐禅第五》)。《坛经》否认意识、理性、知识,以致于否认一切二元对立、万物万法。所谓“五蕴皆空”,世间现象都是自性的表现,因此自见本性,便能脱离执着。如果不见本性,执着于外相,便如迷头认影,永远发现不了真如本心。《坛经》的“迷妄说”论及的是人格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迷失,社会化过程即是对本心自性的背离。这种观点否定了欲望和外相的实在性,对人的内心修养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它只看到社会文化、人间爱欲消极痛苦的一面,而否认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意义。

顿悟:人格修养的根本途径

《坛经》的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5],如何达到见性?慧能主张通过顿悟的手段参透宇宙人生之本质,他否定了传统佛教渐修和苦行的修行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念悟时,众生即佛。”顿悟讲求的是自见本心,看清万法的虚妄性,从而不执着于外界,心无所著。这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豁然开朗,是超越时空、生死,不可言说的精神体验[6]。这种理论看似有极重的宗教神秘性,却很深刻的指出了人格中的灵性和悟性。顿悟的前提是见心见性。“智慧观照,内彻外明,识己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般若第二》)。修行应该是向内的观照,而不是向外的寻找,佛性就在人的自性当中。一个人如果能够把握自己内在的生命本体,那他也就认清了宇宙人生运行的本质,从而超凡脱俗,见性成佛。“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霎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般若第二》)。顿悟是以“无念”为根本宗旨的,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般若第二》)。无念不是对任何事情都不去想,而是自己的心境不能受到所接之物的影响,“不于境上生心”。如果执着于外相,追逐物欲,自性就会被无明所覆盖,生出烦恼心。如果对待事物是能够做到“无念”,便可来去自由、不拘一格、心无所住。禅修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训练方法,按照“无念”的要求观照本心,从而达到心理状态上的“无念”。这种观点对现代心理治疗和人格修养亦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关于修行的方式,《坛经》主张“定慧为本”。“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定慧第四》),只有保持“定”的心理状态,才能获得般若智慧。“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定慧第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切事物都不做区分,保持一种平常心,就能做到“定”。所有的迷恋尘世的虚妄之心,都是对事物有所爱憎,从而生出是非之心。所以佛法就是“不二之法”,从思想源头上泯灭一切差别对立,达到万物戒备于我,这样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生烦恼之心。慧能还特别指出,世人强分戒定慧的禅修层次,乃是执着于法相,心口不一[7]。只有主客观相统一,才能破除“法我二执”,认清自性本心的本来面目。慧能同样认为不同的修行者应该采用不同的修行之法。“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即顿修”(《顿渐第八》),慧能强调顿悟,但并不是对渐修完全否定。“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机缘第七》),即是说慧能顿悟是上乘慧根者应采用的修行方法,而对于迷妄太深的下根之人,则应该渐修以养性。这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施教法则,其判断人慧根高低的标准是迷失于外相的程度。慧能的“顿悟”之法,从理论上说更深刻的揭示了本性的超越性、不二性、不可言说性,所谓“以心传心,自证自悟”。另外,也是对传统修行所持的严格的“戒定慧”方法的超越,使佛法和修行更加贴近大众,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从心理学上来说,“顿悟”是一种对心理本体的领悟,也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质变过程,对于看穿烦恼、自我修养有着极大的意义。#p#分页标题#e#

心理学范文2

德育是为了内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使学生明辨是非,明白“孰可为孰不可为”,不断调适学生的道德行为,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纠正的德育习惯。然而学生德育认同程度低却成为达成这一预期目标的主要障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德育认同的形成机制,可以找到提高学生德育认同度的有效对策,能够促成德育目标的达成,实现学生素质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德育;认同程度;形成机制;对策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德育认同就是指受教育者对道德教育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要达到德育认同状态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齐心协力,任何一方的不努力都会影响认同效果,甚至造成认同“流产”。我国德育目前已陷入认同困境,要走出这种困境,不但要从教育学角度、伦理学角度进行研究,还应该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学生德育学习心理,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入手,让学生主动接受德育,自觉践行德育要求,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

一、德育认同心理机制辨析

个体对新事物的认同接受需要经历从陌生到熟悉,从无到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学生的德育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对德育目标的认同及这种认同下形成的心理状态,会对其德育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学生要真正达到对德育的心理认同,需要多个认同机制的共同作用。

1.德育认同植根于心理认同

心理认同的第一个阶段是亲属认同:人之初最先认同的就是父母,只有当父母无法满足认同需求时,才会转而认同其他亲属。第二个阶段是安全认同:对觉得安全的人或事物会表现出接纳倾向,反之,则会抗拒,如对陌生人、对打针等的抗拒。第三个阶段是喜好认同: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会表现出积极接受的态度,对不喜欢的事物则会抗拒。这是个体心理认同的初级阶段,此后,随着个体经验的不断丰富,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个体心理认同也将进入新的阶段。德育认同追本溯源可归结为受教育者对德育这门学科或知识的心理认同状态,这种心理认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受个体差异影响,受教育者心理认同过程也有快慢之分[2]。从心理认同的角度来讲,受教育者对德育的认同不存在亲属认同、安全认同,他们德育认同的起点就是喜好认同,喜好就认同,反之就会表现出抗拒。要想实现德育认同,第一步就是要探寻受教育者的喜好心理,从心理认知上扭转受教育者的态度,唯有此,才能循序渐进让受教育者逐步认同德育。

2.德育认同依赖于心理认同

德育认同需要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机制发挥作用,任何一个机制作用的缺失都会最终影响认同效果,削弱德育实效。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主要分为需要驱动认同机制、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和过程体验认同机制。所谓需要驱动认同机制,指的是受教育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惑或困境时,需要从德育知识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需要驱动他们主动了解德育知识,学习德育知识,以满足自身答疑解惑的需要。相比较其他心理认同机制,需要驱动认同机制带来的刺激最为直观有效。理性认同机制指的是受教育者在德育理论体系的教育下被说服,从思想上认同德育价值体系和规范要求,并能够将其作为行动指南。我国德育一直在试图用理性认同机制的力量达到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引导的目的,但是这种心理认同机制面临的考验就是学生会不会被说服,能不能被说服,一旦教育方法不对,教育内容不对学生“胃口”,很难达到说服效果,学生理性认同也就极容易“泡汤”,因此,要达到理性认同并非易事。情感认同机制指的是学生在接触德育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因为学习了德育知识感到快乐,产生信任和感激之情等,这些积极的情绪都会引导学生认同德育。过程体验认同机制指的是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道德问题或不足,产生了主动调整自我、改变自我的意愿并能付诸行动,这是心理认同也是学生德育认同的最高境界,是德育成效的现实体现。要真正实现德育认同,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认同机制,使各个机制协同运作,达到最佳效果。

3.德育认同受制于心理认同

以上分析了心理认同的四大机制,当这些认同机制发挥积极作用时,无疑可以达到较好的德育认同效果,而一旦这些机制遭受到来自个体的负面压力,则会影响德育认同效果。需要驱动认同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受教育者个人利益的影响,当学生感觉到德育要求与自我利益发生冲突,自我个性张扬受到德育规范限制时,学生因需要而获得的驱动会大大削弱,他们会迷茫彷徨,最终需要驱动会被消解。理性认同机制容易受受教育者功利思想的影响,他们会主动学习能够让自己获得直接利益的知识,对德育课程这种不能获得直接利益的学科往往表现出敷衍了事的态度。情感认同机制容易受受教育者情绪波动的影响,当他们心中充满美好的情感时,会主动把德育要求的道德情操、人格标准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而当他们失落、悲愤时,又极容易表现出对提升自身道德情操的患得患失和顾虑。体验过程认同机制受受教育者执行力和实践能力的影响,一旦受教育者无法做到知行合一,体验认同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综上来看,德育认同容易受心理认同牵制,要想达到理想的认同效果,必须要正视受教育者心理认同特点,从各个角度入手,消除不利因素,发挥积极因素对受教育者德育认同的促进作用。

二、德育认同的心理基础

受教育者要认同德育课程、德育教学内容,践行德育要求,需要有一个心理缓冲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较快适应,对德育的认同度也会提高,反之,则会降低他们对德育的认同度[3]。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学生,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达成德育认同重要的心理基础。

1.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信任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是否相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德育认同效果,教师的信任对学生而言是莫大的鼓舞,会让学生卸下心理负担,由内到外散发出自信感。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主观上片面认为学生没有提升自身德行和修养的意愿而采用消极的德育方式,不仅不能够使学生对教师感受到信任,还很难营造出让学生主动接受德育的良好氛围,德育认同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每名学生都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德行修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信任;同时要积极地将各种德育知识传授给学生,武装学生头脑,规范学生言行,不断营造出让学生信赖、主动接受、努力修德的良好氛围。

2.让学生感受到足够的尊重

尊重学生,要求教师不居高临下,放低身段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两个个体间的平等交流,营造出让学生感到舒适的民主氛围。这对教师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多数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养成了“灌输”和“一言堂”式的教育习惯,仅仅把学生看作是单纯的教育对象,要改变这种习惯需要教师扭转观念,重置自己身份。要先认同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独立思维能力,然后把为学生提供帮助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始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认真倾听学生心声,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内心需要,并多换位思考,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问题要保持一定的宽容度,不能“一棒子打死”,多给学生改错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是换取学生信任的重要前提,会给学生营造出安全的心理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亲其师,信其道”,愉快地接受教师的道德教育。

3.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对待

当学生遭受到教师的不平等对待时,会出现逆反心理,不论是对任何的教学活动都会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德育教学和德育活动也不能例外。一旦出现这种心理,德育认同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德育效果也会差强人意。因此,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能随意给学生下评语、加标签,在道德教育中,尤其是不能给学生加“坏孩子”、“好孩子”的标签。学生存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的差异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使其真正了解自身德行潜能,并进行积极提升。

三、德育认同的有效策略

德育认同是确保德育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只有让学生产生德育认同,他们才会积极主动践行德育成果,否则德育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收到实际成效。

1.潜移默化实现目标认同

当前,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始觉醒,传统的以考试为目的的德育说教模式使得德育目标过于显性化,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影响到德育学习和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影响德育认同。要扭转这种局面,教育者就要转变教育思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努力实现德育目标由显性到隐性的转化。教师自身要对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了如指掌,但是对具体的德育活动则要进行包装设计,化有形的德育目标为无形,融入到德育活动过程中。要认真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德育课程特点,将德育目标细化,转化成可以被学生主动接受的兼具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活动主题。而这样的主题活动相比较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效果也更理想,更有利于实现德育认同。

2.以小见大实现价值认同

学生对德育认同度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德育无用,在无用论的心理作用下,学生很难对德育价值有一个全面的认知[4]。这就要求教育者重新梳理德育的思路,寻找德育的切入点。以小见大从学生的日常点滴养成抓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德育的无处不在,继而认知德育价值,转化为行动的自觉。要将德育同学生日常的文明礼仪习惯、卫生纪律习惯和劳动习惯结合起来,在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训练中渗透德育知识,让学生明白守纪律、爱劳动、讲卫生、有礼貌等都是道德修养的一种表现,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日常良好习惯的养成会感受到德育对自我的约束,能够体验到道德提升带来的进步,这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鼓励,他们在享受德育成果的同时,会产生继续学习更多德育知识的欲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德育认同感极为有益。价值认同与心理学上需要驱动认同是相通的,学生产生了价值认同,就会产生需要驱动认同动机,此时该心理机制会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德育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德行修养。

3.身体力行实现体验认同

“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要想真正领略德育内涵,必须要自己去亲身体验,单纯依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要怎样做”,只能让德育停留在知识和理论层面,而开展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识,将德育知识内化成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5]。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更直观地解读抽象概括的德育概念,并能在反思中建构自身的德育观念。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德育体验活动:(1)角色扮演活动。作为常态化的德育活动,实施起来最为便捷。教师可以围绕德育案例或自编德育故事,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的德育情境中,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折射出来的道德精神和情操。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陶冶自身道德情操,进行自我教育。(2)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是引导学生实现德育认同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产生与课堂学习和校园生活不一样的感受,会获得更为直观的刺激。可组织学生到不同的群体中走访,进行社会服务岗位体验活动等,去真切感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理想信念、什么是文明礼貌、什么是社会公德,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实现德育认同,达到德育效果。灌输式的德育模式并不能实现教育者们所期待的效果,相反会引起学生德育学习活动中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知而不行的尴尬局面。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德育认同,主动用社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精神情操。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德育的力量,理解他人行为的道德意义,才能对他们进行有步骤的德育知识传授,继而丰富他们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为拥有健康人格和崇高道德素质的人。

作者:王涛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建华.心理认同机制视域下的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J].教育评论,2015(3).

[2]李菲.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学校德育变革[J].中国德育,2014(6).

[3]徐玉祺,任雪萍.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困境探析———兼论香港“德育和国民教育”风波[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校园足球教师;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品质

在政策引导及实践推动下,2015年以来,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火热开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审批校园足球试点县(区)201个、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110个、校园足球特色校30000所、足球特色幼儿园6000所。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师资问题是重中之重。教育部及各地市教育厅每年都开展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围绕足球教学及训练竞赛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主要关注校园足球教师的知识技能等“硬件”,对其心理品质等“软件”,尚无政策关注及具体实践,理论研究也非常少。在注重立德树人的今天,探讨校园足球教师心理品质的培养,对提高校园足球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校园足球运动健康、持续地发展,顺应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

1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发源于西方的心理学思潮,与传统心理学关注矫正人的心理问题相比,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各种心理现象及心理问题,如抑郁不是“被动的情绪低落”,而是“能对冲突作出深刻的情绪反应”。积极心理学认为单纯矫正或消除心理的消极方面并不能促进积极方面的发展,但发展心理的积极方面,却会自然而然消除或抑制消极方面。因此,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及影响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从而促使个体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力并拥有幸福良好的生活,获得自我实现。积极心理品质被确定为24种,如兴趣、创造力、领导力、勇敢、韧性、信念、自制、幽默、幸福感、社会智能、善良、感恩等,并被归纳为六大美德力量(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节制和超越)。积极心理品质是教师自我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与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职业幸福感、工作投入度、职业发展意向等呈正相关,与压力感、职业倦怠等呈负相关。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途径是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积极体验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指2种:一是感官愉悦,二是心理享受,后者指超越自身原有状态后带来的体验,如成就感、效能感、幸福感等,对个人的成长及社会发展更有意义。积极体验可通过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人的良好行为来获得。

2校园足球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对校园足球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关注其积极体验特别是心理享受的增进。基于此,可从构建校园足球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校园足球教师良好的个人行为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2.1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外部环境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校园足球运动发展迅猛,但校园足球教师的职业生存环境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例如,校园足球缺少基层社会认可,有的学校只重视联赛排名,有些家长只看重升学;师资少且不够专业;校园足球教师工作压力大、职称晋升难;校园足球教师工作量大、收入低;存在运动安全问题等,势必影响校园足球教师的积极体验。研究表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关心教师的职业发展,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制订科学合理的职称晋升及评优制度,有助于促进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积极的校园足球外部环境能有效促进校园足球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2015年以来,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和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文件,严格落实这些政策,是创造积极的校园足球外部环境的有力保证。

2.1.1全方位、严格评估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由《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可知,足球特色学校的各项建设标准也是评估标准,在进行验收评估时,必须全面遵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明确提出了一票否决的3种情况:未能确保每周1节足球课;《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连续2年下降;未开展校内班级联赛活动。评估时均应严格执行,使学校关注校园足球工作的全面性,避免只看重足球联赛成绩,为校园足球创设积极的学校环境。

2.1.2创设校园足球文化

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宗旨是“立德树人,健全人格”,校园足球不仅能为优秀的学生提供成才通道,更重要的是通过足球运动这一载体,可以对所有学生进行健康促进、人格塑造和精神教育。学校应该着力创设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通过校园足球文化节、校内班级足球联赛、校报、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传递校园足球的价值,使社会、家长、学生认识到校园足球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双重促进作用,提高对校园足球的价值认可。

2.1.3建立优秀足球人才上升通道

据《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学校体育要“学会、勤练、常赛”,在此现状下,应尽快出台足球特长生的学习评价、升学就业等政策,为足球特长生提供升学通道,创造发展空间,建立优秀足球人才输送的运行机制。另外,应鼓励高校积极申报设立足球高水平运动队,加大对足球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力度。这不仅能为竞技体育输送高素质人才,也能大大促进家长和学生对校园足球的认可和参与。

2.1.4加强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学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和2021年7月开始的“双减”政策,校园足球教师应确保足够的数量和过硬的质量才能适应当前的学校体育及基础教育改革。因此,要加强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应落实《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鼓励其他学校的体育教师、校外教育机构或体育机构的有关体育工作者如退役运动员、足球教练员、裁判员等担任兼职足球教师;其次,扩大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学生的招生名额,尽快培养更多的校园足球教师;再次,引进高端的校园足球人力资源,提升师资整体水平;最后,主管部门应制定制度化、规范化的校园足球师资提升计划,层次上做到国培、省培、市培统筹安排,时间上做到常态化、周期化,内容上做到全面、规范、专业、先进。

2.1.5制定对校园足球教师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应完善校园足球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确保校园足球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有同等的机会晋升职务、职称,并享有同等待遇。在科研和教学评比方面,也应给予校园足球教师更多机会,可以设立各个层次的校园足球教师科研专项、教学成果评比专项等。完善校园足球教师绩效及评优和薪酬分配。校园足球教师承担的训练、竞赛、校园足球文化创设等任务应计入工作量,根据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足球联赛成绩,在绩效、评优、薪酬上给予体现。

2.1.6完善学校体育运动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落实《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各地应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并研究制定相关法规制度,学生在学校里运动时受伤的责任认定和赔偿方案,应有法可依,为校园足球教师教学、训练、竞赛工作中的后顾之忧“松绑”。

2.2引导、鼓励校园足球教师的主动积极行为积极的行为

方能有积极的体验,校园足球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的主动建构。引导鼓励校园足球教师投入到工作生活中,获得积极体验,更容易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2.2.1应引导校园足球教师树立职业理想

校园足球的大力发展、体教融合的深化、“双减”政策的实施,是挑战,更是机遇,校园足球教师应抓住这一时代机遇,应对挑战,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借助线上线下丰富的培训资源,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坚持不懈、追求卓越、提高自尊自信、提升专业素养,为校园足球工作和体育事业奉献力量,体现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获得自我实现。

2.2.2应鼓励校园足球教师进行创新和研究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增加体育专项,在教学成果奖评比中,给予体育教师一定比例的名额。校园足球教师应顺应校园足球运动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在教学、训练、竞赛方面不拘一格,积极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校园足球的开拓创新,也应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提高本职工作的效能感和成就感。

2.2.3应引导校园足球教师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校园足球教师的职业认同有显著影响。校园足球教师得到认同,才能对自己的工作做出积极的感知与评价,进而体验到效能感、成就感、幸福感等积极的心理体验。社会支持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校园足球教师要有意识地与领导、同事互助合作,与家人、朋友分享交流,校园足球教师还应该处理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并且还要主动去获取支持,如主动倾诉、主动求助,如此有助于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2.2.4应引导校园足球教师主动“品味”积极体验

品味是积极心理学新兴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人们引起、欣赏和增强积极体验的能力以及以这种能力为基础的加工过程。研究表明,品味可以显著地提升幸福感,尤其是在积极事件较少的时候。因此,积极体验不应只是通过积极事件来获得,还应通过品味来主动增强和延续。在认知和行为层面上,有10种积极的品味策略可使用。例如,“同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专注沉浸”在积极事件带来的愉悦中;积极事件发生时,自然而然用“行为表达”自己积极的情感,不加掩饰;“细数幸运”,珍惜自己当前所拥有的;成功时“自我激励”;对美好的体验进行“记忆建构”;不要有诸如本可以更好或是福兮祸所伏的想法,“避免扼杀愉悦”;等等。据研究,相对西方人,东方人主要从获得成就和人际交往来获得积极体验,品味能力不高,认为没必要主动去增强积极体验。所以,有必要对校园足球教师进行品味方面的教育和干预。

2.3对校园足球教师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问题的解决,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预防以及对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所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颠覆,而是矫正和补充。落实在实践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发展积极、预防消极,辅之以修复;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以团体训练为主,提倡全员参与,同时也注重个体自主发展和开展个别咨询;强调情景性、体验性,以体验各种心理活动和心理情景为主,兼顾积极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因此,对校园足球教师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采取下列措施。

2.3.1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列为校园足球教师常规培训课程

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网络公开课统一讲授积极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校园足球公众号、《校园足球》等期刊定期推送相关积极心理专题,让校园足球教师了解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发展的方法。在线下培训中进行积极心理健康实操课程,如心理情景剧扮演、心理拓展训练、心理活动课等,提升积极体验及品味积极体验的能力。

2.3.2对校园足球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及监测

建设针对校园足球教师的线上心理测评系统,定期测评,监测其整体心理健康状况。

2.3.3对校园足球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个别干预

可设立校园足球教师心理热线,或是与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为校园足球教师心理问题提供个别咨询和指导。

2.3.4对校园足球教师在教学、训练、竞赛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指导

可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运动心理专业人员合作,对校园足球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心理、心理技能训练、竞赛焦虑调控等的理论培训和实操指导,此做法不论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校园足球工作,都十分有意义。

3结语

心理学范文4

一、基于心理学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点

(一)任务明确

幼儿心理学指出,幼师需根据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个性化、过程性发展情况开展育儿活动,在教育进程中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一是描述幼儿普通行为,从幼儿外在表现着手洞悉其内心世界;二是解释、测量幼儿个体差异,关注每位幼儿的心理动态,这与“育人为本”的理念异曲同工,其目的是阐明幼儿心理发展机制与内因;三是探析外在因素给幼儿心理带来的影响,如幼儿园环境、区域活动主题、幼儿与他人的关系等;四是制订高效的育儿方案,助幼儿摆脱焦虑、自卑、恐惧等负面心理的不良影响,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与学习,营造舒适、安全、温馨的育儿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滋养幼儿心田。

(二)方法科学

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着眼,适合幼师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以下几个:一是观察法,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仔细观察其言行举止,同时记录观察结果,相关结果是幼师制订育儿方案的重要依据,基于此观察法的使用要具有渗透性、一贯性、规范性,保障观察记录全面、客观且有差异性;二是调查法,以了解幼儿心理发展机制为指向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统筹调查结果,了解影响幼儿心理的因素,如家长过于严厉的批评、祖辈的宠溺、教师的忽视等,这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支点,可增强育儿行为的针对性;三是实践法(实验法),这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常用方法,例如教师组织幼儿玩集体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二人三足”“拔河”等,为的是帮助幼儿初步形成集体意识,能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愉悦、安全、温馨,用以驱散焦虑、恐惧、自闭,使幼儿心理更为健康;四是临床法,为使幼儿心理健康更加专业,能在早期对幼儿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干预,幼儿园可与医疗机构合作,定期组织问诊或检查,及时将幼儿的心理情况告知专业心理医生,抓住最佳干预时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有效性。

(三)有据可依

判断幼儿心理是否健康虽离不开幼师的执教经验,但需基于幼儿心理学做出更加全面且客观、科学的判断,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有据可依。幼儿心理学指出,幼儿不经常发怒、情绪基本稳定、生活起居正常、不过分挑食、求知欲较强、能合群、诚实、有一定自信心及自尊心、不过分胆怯则表示幼儿心理较为健康,若教师发现幼儿出现与上述内容相反的表现,如过分胆怯、爱撒谎、经常发怒等,则需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教师可鼓励幼儿合作表演节目,在幼儿跳舞、唱歌、讲故事的过程中给予肯定,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并锻炼胆量,继而引领幼儿心理健康发展[1]。

二、基于心理学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一)“十不要”原则

第一,不要过分关注某个孩子,以免幼儿在游戏活动或学习活动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变得不合群且丧失合作、沟通等能力;第二,不要模糊权利、义务边界,要让幼儿明白讲卫生、守纪律、团结友善、爱护书籍等是需做到的事情,同时幼儿有表达、享受育儿服务、参与各项活动等权利,为幼儿形成健康心理奠定基础;第三,不要过度亲近某个幼儿,指引幼儿到同伴中玩耍,帮助幼儿学会沟通、倾听、协作、助人;第四,不要勉强幼儿做一些事情,在利用实践法(实验法)引领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逐步助其塑造开朗、积极、坚强、自信等良好个性,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幼儿产生更加强烈的畏难情绪;第五,不要苛责幼儿,避免其形成逃避、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部分幼儿还会因教师严厉的责罚出现说谎、暴躁等现象;第六,不要恐吓、欺骗幼儿,要致力于创造温馨、安全、健康的育儿环境,使幼儿能信赖教师;第七,不要当众批评甚至嘲笑幼儿,以免幼儿出现不合群、自卑等心理问题;第八,不要过分夸赞幼儿,要让幼儿感觉到教师是真诚地认可自己,否则幼儿会不再信任教师的话,对教师的赞许不再期待,这会使激励教育质量随之降低;第九,不要对幼儿喜怒无常,幼师需争做幼儿的榜样,助幼儿控制情绪并解决游戏中、生活中及学习上的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更为稳定;第十,不要对幼儿遇到的问题漠不关心,要帮助幼儿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会幼儿用智慧处理问题,不要被问题击退乃至打倒,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二)“四要”原则

第一,要注重防范幼儿出现心理问题,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维护、促进幼儿心理良性发展,而非矫正、治疗幼儿心理问题;第二,要在生活中展开教育,为幼儿打造心理活动的优质空间,在积极向上、乐观阳光的环境熏陶、感染下助幼儿获得良好体验,逐步形成健康心理品质;第三,要助幼儿点滴积累,在日常学习与活动中逐渐改掉爱说谎、不合群等习惯,通过计划性、科学性兼顾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行为习惯、思想态度、个性品质带来正向影响;第四,要坚持家园合作,协助家长关注幼儿心理并能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2]。

三、基于心理学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一)根据幼儿心理成长需求展开育儿活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适用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等需求开展育儿活动。例如,幼师在指引幼儿了解自然时,可组织幼儿用废弃的塑料瓶播撒辣椒、牵牛花、含羞草等种子,指引幼儿观察种子的变化并用表格、图画等形式记录下来,为幼儿探索发现打造空间,满足幼儿求知需求,使幼儿能初步形成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增强责任感,继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二)创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师需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将实际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为幼儿探索发现、挑战自我、创新实践提供有利条件。基于此,幼师需推行“生活化 + 心理健康”教育举措,为的是引发幼儿思考,获得实践体验,助其优化言行举止、心理状态、思想品格。例如,幼师可以“可爱的小动物”为主题,指引幼儿参与口语交际、绘画、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喜爱的动物及其可爱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协助幼儿画出或做出小狗、小猫、乌龟、燕子等动物,还可玩“森林歌舞大会”游戏,引领幼儿将自己喜爱动物的面具或头饰戴好,模仿动物的声音、形态接唱儿歌。多姿多彩的活动会使育儿氛围更加轻松、愉悦、温馨,幼儿可有效消除恐惧、胆怯、焦虑等心理,在实践中得到成功体验,帮助幼儿变得更加自信,幼儿还可在游戏环节及做手工时互相帮助,期间提高沟通、倾听的能力,乐于与小伙伴交往,能表达内心情感,可在集体活动中感到愉悦,通过日常观察、表达、玩游戏,幼儿能更加喜爱动物。教师还可有效渗透生命教育、成功教育、激励教育等内容,继而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三)优化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儿体系

首先,幼儿园要注重“双减”,帮助孩子减轻学习压力,以免幼儿园“小学化”并给幼儿增添心理负担,幼师需注重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如观察晚霞的变化、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动手制作飞机模型等,拓宽幼儿的眼界,在“知行合一”的前提下增强幼儿的求知欲,指引幼儿养成善于观察、喜欢提问、自主求解的好习惯,幼儿能在功能优化的作业加持下爱表达、爱创造,可较为认真地达成学习实践目标,给幼儿行为、心态、思想带来良性影响;其次,幼儿园需在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引下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视野,引入更多育儿资源,如幼儿园可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文化馆、科技馆,优化幼儿情感体验,唤醒幼儿的好奇心与爱心,使心理健康教育更为高效;最后,幼儿园需积极创编园本课程,总结本园育儿经验,善用区域资源,如传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整合教育理论,如环境适应教育、育人为本、幼儿心理学等,为教师策划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加之专业心理诊疗服务机构、家庭、社区的共同努力打造优质园本课程,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3]。

综上所述,基于心理学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利于幼儿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幼师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明确、方法科学、有据可依,在育儿进程中推行“十不要”原则及“四要”原则,能根据幼儿心理成长实况展开育儿活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优化基于心理学的育儿体系,继而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读本的意义探究[J].昭通学院学报,2020,42(2):121-124.

[2]杨玉兰.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5):581-582.

心理学范文5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素质教育被推上新高度。科学教学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能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小学又是儿童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应从小学科学教育着手,通过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心理;科学教学;教学质量

引言

科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充分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科学作为小学基础课程的补充,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摇篮,是终身教育的基础。科学教学实践的有效落实,能帮助学生提升各项能力,同时能帮助其塑造健康的心理。

一、科学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的联系

科学教学能体现心理学的规律理论,促进对心理学的研究,而心理学理论亦可以被应用到科学教学中去,促进科学教学实践。

1.科学教学中可以体现心理学的规律理论

科学教学有个人的项目,也有集体的项目。科学教学的开展过程透视了学生的心理活动,可以体现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参与科学教学的动机,以及在活动中体现的个人特质和在群体中的态度,这都是心理学中对象研究的重要方面。链接教学活动,其实也是心理学的真人实验场景,体现很多心理学的规律和理论。

2.心理学理论可以被运用到科学教学中去

优秀的科学教学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学生的消极、懒惰、恐惧、自卑等心理往往会限制科学教学的开展。将心理学运用到科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改善负面情绪,积极参加到科学教学中去,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学生与老师才能形成良好互动,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1.科学教育方面

(1)培养动手习惯,树立终身受益的实践观。学生一旦离开教师、课堂、学校,在没有约束和引导以及缺少开展科学活动时间和场所的情况下,他们既无参加科学活动的意识,也无单独参加科学活动的能力,很难坚持实践活动。这也是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了现行的学校教学与社会存在着脱节现象。在现代化的社会、家庭中,对学生艺术方面的培养偏好越来越强,而对学生的劳动能力要求越来越弱,所以出现了很多“书呆子”。坚持科学教学,要从小学开始就给学生灌输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充分认识科学课程的意义和必要性。课上引导,课后监督,通过多种多样的科学教学活动,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端正其对待劳动的态度,提高其自觉意识,养成动手的习惯,树立终身受益的实践观。

(2)充分展示个人特质,培养多样化兴趣。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基础和个人爱好点不一样,小学生好奇心特强,有强烈的探索欲望,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科学教学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个人特质,借此培养多样化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帮助不同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给予积极的暗示引导,激发与巩固其对科学课程的兴趣。

2.心理素质方面

(1)克服自卑心理,促进自我认知。小学是思想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处在对世界、对自我认知的构建时期。有些学生很容易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身体素质差等原因而产生自卑心理,这不仅影响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会影响他们整体的心理情绪,降低对学习的热情。而学生的消极情绪又会影响到课程的开展,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的作用,由此造成恶性循环。此时,教师就要进行心理学干预,找到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通过积极的心理辅导,鼓励学生多去尝试,并给予其示范性指导,让其学习、掌握技巧,加强自我认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塑自信心。科学教学正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项目帮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优点,从而促进自信心的构建,克服自卑心理,促进自我认知。

(2)树立团队意识,避免个人主义。小学生最害怕脱离集体,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性的科学教学活动,将学生纳入一个个团队中去,加强团队建设,树立一个团队目标并为之共同努力。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加强对合作的引导,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使学生融入到团队中去。科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团队与个人的关系。团队是由个人组成的,正是个人的差异性为团队增添了色彩,个人的努力又促进了团队目标的实现;而个人又是属于团队的,必须承担团队的责任、遵守集体的纪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才能使团队有序地为了目标而努力。

(3)化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科学教学活动可以化解小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压力。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除了在校的学习,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心理压力巨大。在科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起到刺激神经的作用,神经兴奋在大脑和肌肉之间传导,肌肉的活动刺激能向大脑传递更多的冲动波,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生理障碍,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过程。

三、科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对科学教育的心理偏见

(1)社会。虽然现在政策上已经将科学教育纳入小学素质教学体系中,但是整个社会对科学仍然存在偏见。年龄越小的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越大,长期生活在这种偏见中,会使他们从心理上对科学产生偏见,对参与科学活动存在消极的态度。

(2)学校。科学课在中小学是一个有些尴尬的存在,学校往往会优先安排文化课程,而将科学课视为副科。虽然大多数小学生很喜欢上科学课,但是他们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只能听从老师的安排。

(3)家长。家长对文化课的成绩要求很高,会带孩子参加各种奥数班、英语班等课外辅导课,很少有家长专门带小孩参加科学类的课外课程。

2.科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缺乏

在教学改革中,科学处于弱势地位,无法积极主导改革。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科学老师一般为其他的任课教师兼职,对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本身不够了解,缺乏科学教学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心理学知识,在对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过程中缺乏心理上的积极引导,限制了小学科学教学作用的发挥。

四、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建议

1.从心理角度改善对科学教育的偏见

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长,都要从心理角度改变对科学教学的偏见,重视它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家长,要从小重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课后作业,形成课上与课下科学教学的无缝对接,全面提高科学教学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2.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心理学培训

小学生的心理极其单纯、脆弱,科学教学涉及个人创造,也涉及集体合作,很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一旦发生负面情绪,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小学科学教师更要加强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培训,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应用心理学,帮助其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塑造其健康积极的心理态度,发挥科学教学的正面、积极的作用。

作者:彭丽媚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参考文献]

心理学范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生;德育

审视目前学校德育现状,学校缺乏的不是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而是德育开展的实效性。小学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如何使儿童的道德成长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德育过程中来,意图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1概念

1.1德育

德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及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辅导等。詹万生先生等推崇广义德育。[1]而檀传宝教授则倾向狭义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2]笔者也认为德育的核心或基础应该归根于道德教育。至于政治、思想、法纪、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道德教育。

1.2学校德育

家庭、社会、学校构成了德育衔接的横向体系,小学、中学、大学延伸至两端的幼儿园和研究生阶段构成了德育衔接的纵向体系。本文主要从小学学校德育视角来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小学学校德育的促进作用。王道俊教授指出,学校德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事原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1.3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相对应,传统心理学侧重的是以“人的各种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消极心理学模式,是从“坏”到“好”的心理学范畴。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人的美德和善为出发点的研究,研究重点在于帮助“普通人”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从“好”到“更好”的过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面: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

2积极心理学与德育的联系

(1)从目的来看,积极心理学和小学德育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个体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和谐。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方式解读人的心理现象,鼓励人们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并帮助其达到更大程度的幸福,进而促进社会良性和谐发展。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反映的是个体的现实情况与理想生活向往的契合体验。德育生活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一种人们憧憬着的、通过自己努力能实现的理想生活,是一种具有实现可能但尚未被实现的生活。[4]主观幸福感或可能生活,均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2)从实现目标的途径来看,积极心理学和小学德育都重视认知、情感和实践的结合。积极心理学强调对积极心理知识的认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人们积极情绪的体验帮助人们获得美德。建构主义指出,一个人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需要“同化”或“顺应”过程逐步内化才能实现。道德的形成需要儿童亲历亲为,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体验、思考、实践才能实现。学校德育应坚持知、情、行统一的原则,加强在实践中开展德育。(3)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品德培育是积极心理学和小学德育的共同研究内容。品德培育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核心任务。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中,归纳出了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超越性等六种具有普适性的美德。塑造学生的美德同样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德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探求知识;而是为了寻求生活的态度。如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自我体验,促使品德的不断完善,进而形成儿童适应社会发展的良好品德是德育重要的研究内容。

3积极心理学对小学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

积极心理学尊重道德主体的能动性,肯定自我价值,挖掘自身优势,并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选择教育内容,对小学生德育具有促进作用。(1)积极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有助于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幸福观。我国的小学德育体系更多地涉及了“理性化的要求”,没有把学生的幸福纳入到德育的目标中,德育“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不够。在学校德育建设体系中吸收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可以提高孩子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2)积极心理学的“解释风格”研究有助于小学生习得性乐观的养成。马丁•塞利格曼将解释风格分为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三个维度。乐观的人将美好的事情看作是永久性、普遍性的,是由“我”带来的;坏事情则认为是暂时的、个别的,是由非人格化(“我”之外)的因素导致的。而悲观的人则恰恰相反。其认为,乐观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的获得。教育者使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以建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塞里格曼在研究中还发现,拥有更多乐观情绪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更好。[5](3)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实证性可以帮助小学生德育更好地融入生活。生活德育论者强调德育应促使人热爱生活,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培养道德品质。德育的过程就是使人回归社会生活的过程。[6]要实现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儿童以何种态度对待生活,用什么样的价值认知来看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各种生活事件。[7]积极心理学能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行为和外界的客观事物形成积极的认知,更好地协调自己的生活。

4积极心理学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小学德育建设,有助于优化小学德育内容,创新小学德育途径。(1)在小学高年龄段开设积极心理学必修课。塞利格曼研究小组曾经在美国学校里采用预防的手段加强儿童的积极情绪,教授孩子们积极心理学课程,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标志性优秀品质(例如勇敢、智慧、友善、坚强)。研究发现,这并不会耽误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反,开心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好。这值得我们借鉴。(2)德育导师制,增加学生积极体验的机会。我国小学班级人数较多,班主任很难实施个性化德育,也很难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学校管理层可以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实行德育导师制,班级的任课老师共同承担德育任务,充分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模式。(3)教师以身作则,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塞利格曼在《如何培养乐观的孩子》一书中提到,孩子就像海绵,他不仅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多使用积极的讲话风格及评价方式。用积极的反馈平衡批评,把积极的标签贴在学生消极的自我认知上,对学生犯的错误使用暂时性、个别的、非人格化的解释风格,而对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应用永久的、普遍的、人格化解释风格。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认真学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让自己习得乐观并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为小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4)群体层面上,学校道德建设中培养以美德为目标的团体或组织系统。优秀品德的形成依赖于良好的美德环境。积极建设以美德为目标的团体或组织系统,将积极心理学的美德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建设的内容体系,利用环境的浸染功能实现对学生美德的教化与提升。

5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的一线教师或是管理者应该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贯穿于德育建设中,真正将德育内化于心,外施于人,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培养更多正能量的积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詹万生,刘显国.构建学校德育体系[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塞利格曼.教出乐观的孩子[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6]赵志毅.德育的“意志”转向——兼论走向“实践理性”的学校德育[J].教育研究,2012(2).

心理学范文7

通过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进行物理学习

通过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进行物理学习就是通过让学生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来开展物理学习活动。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设计一个学习主题,主题的来源通常跟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如校园生活。积极的角色扮演要求教师设计一个积极的学习主题,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积极学习事件并扮演具备积极品质(自律、爱心互助、乐观、敢于挑战、善于分配时间、劳逸结合)的角色来完成一个主题的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扮演积极角色进行物理学习的具体方法是要求教师首先设计一个跟物理相关的主题,设计过程中将兴趣、好奇心、乐观、愉悦体验等积极心理因素融合到其中。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不分组也可),让学生在主题活动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以所扮演角色的身份进行主题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完成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三个单元的学习后,给学生设计一个学习主题。主题的内容是让学生扮演一个工程师重新设计一份关于自己卧室的电路和电器设备的图纸,这些电路和安装电器设备包括电灯、开关、电能表、空调、变压器等。为了使得设计更富挑战性,学生扮演的工程师用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磁感应等物理知识对电路和电器设备的作用和功能进行解释。当设计完成以后,学生将这些学习结果让同伴进行评价,在教室里进行展览,跟同学互相交流。通过扮演积极角色进行物理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学习内容的同时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的魅力,有助于学生将扮演角色的积极人格特征加以内化,从而习得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观的性格。而一个好的物理主题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使学生将学习视作一件跟自身经验相关的主动性活动而不是强迫性活动,从而最为有效地开发学习潜力,使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通过探索活动进行物理学习

心理学统计数据显示,在各种职业中职业探险人员患有心理障碍的几率最小,这是因为这些职业探险员具有冒险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乐观、喜欢制造挑战等积极人格特征,正是这些积极的人格特征使得职业探险员获得心理疾病免疫。同时,职业探险人员将困难视作挑战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地克服追求完美带来的心理障碍。积极心理学认为完美主义导致抑郁、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因为完美主义者苛刻的要求使他们自身无意识地感到压力、回避困难,为避免失败完美主义者在解决问题时用最安全最老套的方法;当事情做得不够完美时,完美主义者常感到绝望和自责。物理知识的获得具有的未知、探究、接近自然等特征,这些和探险活动的特点类似。通过探索活动进行物理学习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将困难视作探险和挑战的认知模式,使学生将物理学习视为接近自然、冒险、迎接挑战的学习方式。例如,学生通常对于考试怀有厌烦和抵触的心理,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学生对于考试的解释风格来实现态度的转变。物理教师可以将物理考试解释为探险活动,因为物理考试和探险活动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能带来紧张的情绪体验、具有挑战性等共同特点。学生了解到物理考试是物理探险活动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迎接考试带来的挑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使学生内化了这样一种积极心态: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而考试成绩是第二位的;成绩不好,但是敢于冒险和探索,应该受到鼓励;成绩优异,但冒险和探索精神更重要。物理教师把职业探险家的思维方式迁移到物理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应对困境的人格特征,这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有帮助,对于学生的成长也大有裨益;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将困境视作一种探险和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克服完美主义,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使得学生勇于探索富于创造性。

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

爱心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是积极心理学强调的一个重要因素。爱心包括三个方面:自爱、接受爱和传递爱。自爱是爱心的基础,自爱不是自私而是有益健康的自尊。当个体自爱时,爱就会散发出来;当不自爱时,个体就会无意识地寻找自爱。接受爱和传递爱同等的重要,这意味着个体接受别人关爱的同时也有义务传递爱。心理调查显示,经常奉出自己的爱心、参与互助活动和公益活动的人比普通人的寿命更长,患有癌症的几率更小。为什么充满爱心的个体比普通个体更加健康?因为充满爱心和慈悲心的个体首先是自爱的,其在传递爱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感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更进一步地加强了自尊,从而强化了自爱。正是这种“自爱—传递爱—强化的自爱”的爱心循环,使得个体持续奉献自身的爱心,持续地体验积极的情感,从而提高了机体免疫力。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来呈现,最简单的形式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学困生学习。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学习活动结束后的交流与反思,比如传递爱心的同学有什么体验,接受爱心的同学又有什么样的体验,这种教学反思是达到高水平学习结果的有效手段。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常见的模式是三人分组模式。三人分组模式要求将学生进行分组,一组三人,然后组内成员讨论学习任务的分配。如小组内A学生学习运动和力的单元,B学生学习力和机械的单元,C学生学习功和机械能的单元。然后由A学生向学生B、C讲授运动和力单元的知识,B学生向学生A、C讲授力和机械单元的知识,以此类推。然后小组成员通过共同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份描述运动、力、机械、功和机械能这五个概念之间联系的科技小论文。在小论文中,不仅要描述物理概念间的联系,而且需要描述这个过程中爱心互利这一桥梁所起的作用,以及自身从同伴的互利行为中获得的益处和对于小组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爱心在小组学习活动当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因为没有爱心互利合作学习活动是无法进行的。爱心可以促使个体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爱心活动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习得积极乐观的性格;有助于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习到自爱、接受爱和传递爱的平衡;还有助于学生在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沟通技能等方面获得发展,从而使学生获得更高水平的学习结果。

心理学范文8

企业管理对象是人,如果不了解人的正常心理,就谈不上合格的管理。企业管理是心理学的运用,不了解心理学就无法研究管理行为,不懂心理学则很难做好管理工作。把心理学常用的倾听、非言语行为、激励方法等技术和原理,灵活地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可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的效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

心理学;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并且是最难控制的因素是人。铁路企业为加强内部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加之“机控”设备的大量应用,安全生产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人”的管理问题仍然大量存在,在部分单位特别是车间班组尤其突出。目前,铁路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谈心活动、联系班组等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管理人员就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职工想什么、理解不理解,考虑很少,在如何倾听职工的心声、如何同职工交流沟通、如何开展心理疏导、如何化解职工间矛盾等方面缺乏应有的技能。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这对化解各种矛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大有益处。

1注重与员工交流沟通

倾听是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基础,是心理学中一种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技术[1]。现在许多企业管理人员在与职工谈心时,只是简单的听几句就开始给职工讲“大道理”,不关注职工所思所想。

1.1正面引导作用

在与职工谈心时既要注意消极、负性的一面,同时通过积极地倾听掌握积极、正性的一面,这对全面掌握一名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很有帮助。在与职工谈心时,有些内容是管理人员不愿意听到的甚至是反感的内容,但都需要认真地倾听。如果走神去注意其他事情,特别是出现不适当的情感反应,会使职工感到管理人员对职工不信任、不尊重,这样就很难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在倾听时,既要注重职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还要关心解决问题的动机及态度。关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关注的目光和表情,这是倾听的直接具体体现。

1.2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倾听时不应询问过多,要多听,但并不是毫无反应、一声不吭地听,而是应该有适当的参与,这种参与既可以用言语表达,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行为。倾听时应适当地给予鼓励性回应,可以使职工更加主动地述说。交流沟通时不但要听懂职工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等所反映出来的内容,不仅听出职工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说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甚至是职工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有时职工说的和实际自己想的并不一致,或者避重就轻,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本质性的问题。急于下结论会使职工感觉到管理人员没有认真地听其讲述,也会使管理人员很难全面掌握职工思想动态。职工在讲述自己内心真实感受时一般不希望其他人知道,故管理人员一定要注意保密。职工对管理措施及他人的意见或建议,可供管理人员参考而不能做为考核处罚依据,否则该职工将会让大家认为在“打小报告”而受到大家的“孤立”,最终会使管理人员很难掌握真实情况。

2灵活运用非言语行为

研究发现,人向外界传达各种信息时,55%的信息都要由非言语行为传达,而言语成分只占7%,声调成分占38%。通过非言语行为影响要比言语还要大,会使对方产生信任和好感,因此非言语行为在正常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2]。

2.1目光注视

在传递信息的各个部位中眼睛最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传递最细微的一种感情。在倾听职工叙述时,目光往往直接注视着职工的双眼,但不是直盯着不动;目光在职工的面部为好,给职工一种舒适的、很有礼貌的感觉,并且表情应该轻松自然。当自己讲话时,通常视线的接触要比听对方讲话时少些。目光可以表达各种的情感和意义,管理人员要恰如其分地运用目光的作用会使沟通的效果更好。

2.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与每名职工的内心活动,尤其是情绪密切相关,职工内心的各种情绪都在脸上透露出来。一个职工的非言语行为主要集中在职工的面部表情上,目光注视其实也是面部表情的一部分。在理解职工的面部表情时,要联系其他一系列的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表达出来的真实含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职工的心态。

2.3身体言语

职工身体和手势的运动及位置在相互沟通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身体言语有着丰富的含义,身体的运动不仅表现其此时的思想、情感、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体态还可以反映职工的心理状态。反过来,职工的心理过程会直接影响人体行为及人体功能。

2.4声音的音质、音量、音调及言语速度

职工借助于声音的轻重自觉不自觉地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和感情。职工的个性可以透过声音表达出来,管理人员不仅要善于判别职工声音变化所表达的含义,还要运用声音的效果加强自己所表述的意义及情感。同时,要善于利用声音停顿的功能,停顿有时表达强调、重视或询问,有时是为职工提供一个思考的机会,停顿可以更好地同职工沟通交流。

2.5空间距离

职工在交谈中拥有一个自己舒适的空间,如果不适宜地接近,就可能引起职工的不适甚至拒绝。同职工交流沟通时座位的摆设要以彼此感到适宜为基本原则,相互距离以1m左右为好,最好以直角或钝角而坐。例如,面对面谈论会产生太多的目光直接接触,可能会给职工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不适感,会直接影响交流沟通的效果。

3准确把握奖励方法

奖励是心理学上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主要是研究如何调动积极性。正确地认识奖励,使用适当的奖励方法及手段,对各级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职工的心理状态,激发每个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实施奖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3.1奖励要坚持公平原则

公平对于奖励来说是最关键的要素。职工总是要将本人在工作中所做出的成绩及获得的报酬和其条件差不多的同事、朋友做对比,如果两者差别不大,这样会感到心里平衡,认为公平。如果付出多少和报酬无关,这样会使职工缺乏积极性,产生懈怠。不公平的奖励不仅不能激励职工,反而会引起职工不满,还可能会使矛盾激化。

3.2奖励要注重时效

奖励要把握好时效。奖励不及时,会让职工有怀疑的感觉,职工会表现出对企业的不信任,工作积极性也会明显受到影响;如果奖励过早过勤,这样奖励就不会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反而会助涨了歪风邪气。

3.3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重

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职工的特点来进行奖励。通常来说,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和单位,奖金等物质奖励可能会有较好效果,而在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和单位,在物质奖励的同时要注重精神鼓励。不论是何地区何单位,收入高低,都应当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3.4奖励要形式多样

单一的奖励形式会使效果越来越低,长时间的单一奖励会失去其本身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企业想要取消某种奖励或享受多年的福利待遇,即便有充分的理由,职工也会不满。因此,某种单一的奖励措施不仅起不到长期奖励效果,还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支出。

3.5给大多数参与者较少的奖励,比给一个人丰厚的奖励要好

“马太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习惯,在奖励中如果产生了“马太效应”,则会引起多数职工的不公平感,会使受奖励表扬的职工产生不满的心理,也会让做出成绩却没有得到承认的职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对有突出成绩及贡献的职工也不可有过多过勤的奖励,给大多数参与者较少的奖励,比给一个人丰厚的奖励要好,这样会调动大多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为了防止“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作者:王建强 单位:兰州铁路局疾病预防控制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