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范例6篇

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范文1

关键词: 严重心理问题 渐进式放松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

1.一般临床资料

余某,男,15岁,体态正常,自述无重大疾病史和精神病史。现为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家排行老大。父母靠打零工谋生,来访者性格偏内向,敏感,自尊心强,有强烈的责任感。

2.主诉

近三个月来感觉很焦虑紧张,严重失眠,逃避上学。生气时常常会发抖,感觉头脑混乱。最近由于考试失败,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都抬不起头,同学会嘲笑自己,不太愿意与同学交往,很苦恼也很担心这样会影响自己。来访者回忆自己多次转学,每次转学都有很长时间的适应期。自己患有慢性疾病,常担心自己的疾病会传染给别人,因此不愿与人交往,现在也不想去学校而想退学,但对求知的渴望没有减退,感觉很矛盾,现在的状态严重影响睡眠和食欲,因此前来咨询。

3.评估与诊断

根据余某的症状结合,来访者经历过较为强烈的现实刺激——考试失败,通常情况下,对青年人来说,关系到个人发展前途的事件,大致都属于高强刺激,并且由此引起内心冲突,他有求治的愿望,不良情绪持续时间约三个月左右,出现了睡眠障碍,学习受到影响,自己难以摆脱,痛苦的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且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做基础,因此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4.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改善情绪和失眠状况,使来访者恢复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功能,能够顺利应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压力。长期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消除焦虑、自卑,增强自信,乐观地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

5.咨询方案的制订

5.1主要咨询方法

(1)渐进式放松法

这种放松法通常是先从身体的上半部分的肌肉开始的,当某一个部位的肌肉放松后,再进行下一个部位的肌肉放松。一个个依序进行,渐渐地使全身的肌肉都放松下来。由于练习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肌肉紧张和放松的感觉上,因而精神也会随着放松下来。

(2)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

6.咨询过程

6.1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

目的:①收集一般临床资料;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③明确主要咨询问题,并做出初步诊断。

方法:摄入性会谈相关技术、来访者中心疗法。

过程:①咨询中介绍了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和规则。②建立咨询关系,使用共情,倾听来访者的烦恼,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成长经历,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

6.2第二阶段:咨询阶段;(第二次到第三次咨询)

目的:①进一步加深咨询关系;②运用渐进式放松法进行放松;③把时空扩大,让来访者全面长远地看现在遇到的问题。

方法:会谈法、渐进式放松法、叙事疗法。

过程:①在初步了解了来访者的问题之后,与来访者深入探讨她的问题,咨询师主要帮助来访者了解如何释放压力,如何放松。②指导来访者寻找和确认自己的问题根源,学会把问题与自身分开。③运用叙事疗法的问题外化、寻找例外性事件和时空夸大等技术帮助来访者进一步分析问题。

6.3第三阶段:巩固阶段(第四次咨询)

目的:①强化积极行为,巩固咨询效果;②结束咨询。

方法:来访者中心疗法

过程:①反馈咨询作业;②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鼓励来访者巩固积极的行为。

7.咨询效果评估

7.1来访者本人评估

余某说:经过四次咨询,我感觉好多了,也有信心能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我知道我的慢性疾病不是通过简单接触就会传染的,我现在也能静下心来学习了,与同学关系良好。

7.2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刚开始来访者来的时候心情很低落,常发抖,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睡眠质量好多了,也对自己更有了信心,学会了缓解压力的方法,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技巧,和父母关系也融洽了,与同学也能较自在地交往。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心理咨询案例范文2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赵某沉迷于网络,导致学业成绩下降,自信心降低,兴趣丧失,和同学关系冷漠,与父母有抵触情绪。本案例主要采用代币疗法和自我管理疗法使求助者走出网络的泥沼。

【关键词】网络成瘾 代币疗法 自我管理疗法

1. 来访者一般情况

赵某16岁,汉族,初三学生,父母离异。

2. 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

赵某从初二开始迷恋网络游戏,每天3-5个小时,已持续将一年多的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自信心降低,和老师、同学关系冷漠,和父母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主诉:我从一年前开始打网络游戏,每天都打,以前在班里是前几名,现在完全不想学习,哪天不打电脑游戏我有种过不下去的感觉,其实我也意识到一直这样打下去不行,但功课全落下了,基础太差,学习起来非常有挫败感,在同学里抬不起头来,只有打游戏才会忘记烦恼,才有成就感,心里有些矛盾。

3. 咨询师的观察

咨询师观察,来访者的个子在同年龄的人中比较高,非常瘦,额前特意留着一绺能遮住眼睛长发,手上留着长长的指甲,穿着新潮。相当沉默,但话语比较连贯,思路清晰,回答相当简单,表现出了主动咨询的愿望。

4. 咨询问题的归类与诊断

4.1 基本诊断

按照三原则判断赵某的自知力良好,有主动求治的愿望,打网络游戏影响了他的学业,但尚未影响其思维逻辑,应属一般心理问题,意志和认知方面需要调整。

4.2 心理问题的诊断、归类及依据

第一,根据排除标准。求助者知、情、意统一,对自己心理有良好的自知能力;没有出现逻辑思维混乱;无感觉异常和幻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第二,根据症状标准,赵某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尚可分清虚拟与现实,也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有清醒的自知。因此,表面上看赵某是网络成瘾,实际上表现为意志行为问题。

第三,根据严重标准,沉迷于网络游戏已影响到赵某的学习能力,也使他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受到影响,但尚未影响赵某的思维能力和社会功能,因此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5. 归因分析

5.1 生物和心理原因

赵某正值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智力发育日趋成熟,身体发育的剧烈变化,带来了青少年心理上的变化,心理的成熟水平较之于身体的发育有相对的滞后性。同学关系的疏远,社会支持、自我实现等各种需要得不到满足。

5.2 家庭和社会原因

在赵某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家庭出现了大的问题,有一段时间赵某处于父母的视线之外,在家里感受不到温暖和关心。另外,赵某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

6. 咨询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6.1 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是消除赵某沉迷于网络的症状,最终目标是帮助赵某重建自信,恢复兴趣,恢复和老师、同学的良好人际关系,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6.2 依据的理论和应用的技术

本案例根据赵某缺乏自我管理、意志薄弱的实际情况,采用自我管理法和代币疗法,自我管理法十分重视来访者的主体地位,认为来访者行为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实现的。代币疗法是强化疗法的一种,通过对来访者感兴趣或有价值的代币来强化来访者的适应,而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用作奖励的代币是指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兑换物品、服务或权利的票证、筹码、记分卡和粘贴纸等,来访者只要表现出预期的良好行为,就可按规定得到相应的代币,持有代币的来访者可在规定时间和地点按特定的兑换规则,去换取某种物品、活动或优惠待遇,代币疗法在改善各类人群的各种不良行为方面非常有效。

6.3 拟实施的步骤

第一步,咨访关系建立阶段:

取得来访者的信任,建立咨访关系,了解赵某的症状,作出归类和诊断,询问原因。

第二步,分析病因阶段:

深入分析造成赵某沉迷于网络的原因。让他了解青春期发展的特点,了解沉迷于网络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整个家庭都有责任,探讨正确的教育方式。

第三步,认知分析阶段:

帮助赵某分析上网成瘾前后的变化,引导他认识到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引导赵某树立起“电脑是工具,不是玩具”的观念,鼓励他发展其他的爱好。

第四步,自我管理阶段:

教会赵某通过制定并实施计划学会时间管理;要求父母充分信任赵某,全家共同协商制定“家庭电脑使用规则”,并严格执行,帮助赵某树立自信心。

第五步,咨询效果评估和反馈总结阶段:

评估自我管理法和代币疗法的效果,评估赵某改变,与赵某及其父母共同探讨整个咨询过程,引起他们的思考和共鸣。

6.4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沟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求助者的权利: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知识背景,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和原理,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对咨询方案内容有知情权、协商和选择权。

求助者的义务:遵循咨询机构的规定,遵循商讨的咨询方案和具体内容,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请提前通知。

6.5 咨询师的责任、义务与权利

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受训背景;出示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相关规定;遵守执行咨询方案;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前与求助者商量咨询时间和次数并告知咨询费用。

7. 咨询效果评价

7.1 来访者的主观感受

来访者自己表述现在已经逐渐摆脱上网的,与上网相比,更愿意和父母和同学说话,学习起来依然吃力,但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比以前自信许多,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对自己以前沉迷于网络感到十分愧疚。

7.2 相关他人的评价

赵某的父母能明显感觉到儿子的变化,感到儿子懂事多了,做事效率也高了,上网不再偷偷摸摸的了,和父母的交流多了,心里烦闷的时候会对父母说。

7.3 心理测查结果的对比

对赵某实施IAD量表,得分为3(总分为9,初次测是6),表示赵某现在网瘾不大。

7.4 咨询师的评价

赵某的改变和进步非常明显,对咨询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能较好地完成,和咨询师、父母的目光接触多了起来,笑容也多了,恢复了自信。

8. 总结

该案例中赵某的网瘾的原因及症状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咨询过程中,首先深入分析了造成赵某网瘾的根本原因,其次根据他认知健全但意志薄弱的特点,分析使用电脑的利弊,利用说理的方法使赵某心服口服,再次利用行为疗法逐步改变赵某的行为。整个过程循序渐进,也得到了赵某父母的配合,所以实施地较成功。

但网络成瘾的复发率较高,所以对结果持观望态度,另外矫正网络成瘾行为一定要有一段时间的隔离期,而本案例隔离期只有三个月,时间太短,是本案存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心理咨询案例范文3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咨询 互联网心理咨询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对网络咨询的110名青少年进行个案访谈,年龄12-28岁,平均年龄22.2±4.1,男52人,女58人,男女性别比0.9,初中22人(20%)、高中16人(14.5%)、专科7人(6.4%)、本科55人(50%)、硕士8人(7%)、博士2人(1.8%)。

案例回放:

案例1 某大学一名大四女学生,一年前与同班男生确立恋爱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男生以性格不合为理由,彼此分手了。失恋后的她情绪低落,流露出活着没意思的想法,同学和辅导员都认为她性格改变了,也没往心里去。次年,这个学校举行服装表演,他心中的白马王子,带着自己新任女朋友在舞台上表演舞蹈,唤醒了她痛苦的回忆,她觉得很尴尬,回到寝室,在夜深人静时,喝下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毒药自杀。远在山区的父母抱着孩子冰冷的遗体伤心欲绝,带着孩子的骨灰,告别了孩子曾经热爱的大学。学校安排家属住进了最好的招待所,辅导员也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安慰死者的父母。并谈了孩子在学校成长的情况。

案例2 某理工大学三年级级一名男生,偶遇一名自己心仪但年仅18岁的女生,当他提出与她交往时,遭到拒绝。他觉得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结果用汽油自焚了。

1,2方法:通过访谈法,以网络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网站发帖留言、QQ在线即时交流或留言、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电话咨询等方式,搜集资料。

1,3讨论:

以上2名来访者,是正当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应当有着美好的前途,但是当他们失恋后,却失去了理智,以自杀的极端方式结束生命,这样的事件称之为心理危机,本来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其度过当时的困惑,但当事人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心理救助,从而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后,用牺牲生命为代价,值得深思,正因为这样,心理危机干预任重而道远。

其实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各个相关部门都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有需要的求助者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很多还是免费的,就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专业的,非专业的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身边的人,心理健康,积极乐观的人就是求助者最贴心的好帮手。

这几年通过网络的咨询方式,我们有很深的体会,在迷茫困惑时,哪怕只是有人陪伴着求助者,很多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当然如果能够得到专业的心理帮助,将使其不但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悲剧,还可以使其人生更加完美,无论对其本人还是社会都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1,3,1下面谈谈遇到挫折后,你身边就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从心理学的角度让自己更加健康,更加适应社会,从容应对挫折。

1,3,1,1你的思维方式、你的经历都是你应对挫折的自身资源

任何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挫折如失恋、求学失败、自然灾害等,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怎样看待这些经历。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行为:以上来访者都是因为一件事的失败,而否定了自己的一生,心理学上叫做以偏概全。这种歪曲的思维,导致错误的行为。当你发现自己有情绪障碍时,你要冷静,理性思考。并且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如通过写日记,写博客、写自我成长分析报告,把自己的心情记录下来。发现问题后,进行自我疏导。当你经受挫折的经历,也是你的一笔财富,因为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提供心理素质,促进自己成长。我们在实践中就是让来访者做一些反思,来提升自己,重新认识自己,从而更加完善自己,改变来访者的人生,效果很好,而且终身受益。

社会学工作者也可以给你提供一些相关的支持,包括学校的任课老师,班主任,大学的辅导员。这些人都可以从某个角度来帮助你,在危机和困惑是同样可以向他们倾述。

1,3,1,2家长,亲人是最直接的资源。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阶梯,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父母,亲人是孩子的靠山,不管有多大困难,有多大问题,记住及时向家长交流,没有迈不过的坎。

1,3,1,3主动向心理学专业人士求助,他们可以用专业技术,作出处理。如果你觉得仍然迷茫,可以寻求心理咨询专业人士的帮助。

1,3,1,4向精神科医生求助。

当自己情绪极度抑郁时,特别是有自杀的意念或行为时,往往又无法自己控制,那就必须去看医生,医生会给你一个最适合的意见和建议。这时最好有家属或亲人朋友陪伴。

1,3,1,5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电话,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求助的最方便的途径。

我国在很多重要城市设立了免费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这些工作人员一般都经过系统的培训,有着丰富的经验,是你可以信赖的朋友,及时沟通,也许你的问题一个电话就迎刃而解了。

1,3,1,6网络求助。很多网站聘请专业的咨询师,解答来访者的问题。在网站发帖,说明自己的问题,并留下联系地址,以便咨询师与你沟通。还可以用E-mail、手机短信、电话、QQ与咨询师在线交流。

1,3,1,7朋友、同学。

以上案例中的来访者,没有以任何形式向有关人员求助,结果错过了最佳的心理干预时机。如果周围的人能够根据他们的言行及早识别他们所处的困境,也可以避免这样严重的后果。案例1的同学,失恋后,流露出活着没意思的想法,这是抑郁情绪,这是一种求助信号,也是警报,很可惜,这位辅导员是英语专业的,缺乏心理学知识,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结果在失恋一年后,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因此我们建议,

1,4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

1,4,1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有问题后,要定期随访,并且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鉴别精神类疾病,及时转介。

1,4,2发现严重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要住院治疗,并且24小时监护。

1,4,3担任学校心理健康课的老师,要经过专门的心理培训,要把抽象的理论,与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

1,4,4大学的辅导员,要持有心理咨询师证(或者有心理学受训背景),才可以上岗。

1,4,5学校的学生会设立心理健康部,分别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学生心理学爱好者,担任职务。班级设心理委员。

1,4,6学校可以利用文化长廊、微博展览、读者文摘园地等,普及心理学知识。并开展博客、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展览。

心理咨询案例范文4

关键词:严重心理问题 焦虑 心理咨询一、 一般资料

刘某,男,19岁,身高1.6米左右,大一新生,未婚。有个哥哥,家庭基本和睦,家族无精神病史。

小学的时候,家一直住在农村,后来搬到县城,家里经济条件算是一般。母亲多次生病,治病花了很多钱,甚至有次非常严重,好在已经治好了。有时通过广告了解到一些信息,要是有钱就可以怎么怎么样,很多事情都可以处理好。有个大他五岁的哥哥,高中时也出现过问题,当时住在他阿姨家,五岁的小表妹经常说他哥,住的久了,阿姨也有些不满,后来高考失败外出打工。自己因为家里的原因,一直很努力学习,中考考上县城重点高中,但后来去读了私立高中,高三时转过去的。高三之前都很好、正常,且是一名优秀党员。转过去开始还比较适应,下半学期就明显感觉不对劲了。选的是文科,班上的女同学多,由于自己个头不是很高,分坐在女生中间。但几乎不和她们说话,但心里又憋得慌,拼命压抑自己去学习,活动课同学出去了,自己也看书,虽然看不进去(要是在从前,就不会这样,会与女同学交流)。父母对自己的期望非常高,同时自己也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必须考个名牌大学。每晚要到三点睡觉,六点就起床了。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上课的时候自然比较迷糊。不敢看人,高三那年太压抑,没处发泄,憋在心里。好在有时母亲还能理解,有次哭着回家,不想读下去,头痛的厉害,母亲带他看医生,并开了药,服用之后有些效果,但并没完全治愈(无心理辅导)。

高中的时候,有个女孩子喜欢他,甚至写情书给他,自己也对她有好感,班上有个男生一直在追求她,自己有时压抑着不和她说话,有次看到他们两人在教室下棋,他推开门进去看到之后扭头就走,当时心情非常复杂,很自卑,更加不和她说话了。有次她生病,虽然很想去看她,但还是没去。直到他转学校了,偶尔有次去学校找老师遇到她,问他过的怎么样,他也没什么话说。

开学有二个多月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从小就希望他考试得奖,高考发挥失常来到这所学校。现在一个人住宿舍,过段时间搬,有时看书到深夜二点,当同学提到在班上谁学习认真时,有他的名字感到满足。自信的基础基本是学习的好差,感觉现在的生活、学习与高三没什么不同,三点一线。马上要面临考试,怕过不了关,去学习,脑子里一片空白,很紧张、情绪低落,学不进去。上课是女老师都觉得不好意思,紧张,在上英语课的时候很不自然,英语老师是位年轻的女老师。虽然自己没什么想法,但无法听进去。以后上课都不敢抬头看黑板。现在希望他能考上本科,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很少和父母讲。自己担心这样下去不行,对不住父母。

新生入学时建立的心理档案资料。

心理测量结果:

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试结果:

总分:189 分

阳性项目数58 项

躯体化2.25 分

强迫状态2.30 分

人际关系敏感2.22 分

抑郁2.08 分

焦虑2.70 分

恐怖2.00 分

二、 主述

有心理问题,在高三那年特别严重,不敢看同学,心慌,尤其是异性,怕传染病毒,与异往就不是好学生,到后来和男同学交往也变少。学习效率很差,心烦,胃部感觉不舒服,担心考试失败。到现在不敢看人,最近一遇到陌生的环境又紧张、焦虑、头痛,有时都害怕去教室,不敢与人交往。憋得太难受了,情绪很低落,老师在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候讲过心理咨询,所以主动前来求助,希望尽快摆脱痛苦。

三、 观察和他人反映

紧缩眉头,说话口音很重,有时听不太清楚他在说什么。拼命压抑自己,看人很不自然,弄得别人也不自然,想控制,但很难。

四、 评估与诊断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理反应:头痛、胃部不适,在医院检查,无器质性问题

心理:紧张、焦虑、压抑、情绪低落

社会功能:去教室上课感到紧张,不敢与同学交往

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刘某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且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与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根据症状学标准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和抑郁性神经症。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有强烈的求助动机,自知力完好,情绪压抑很严重,出现焦虑、头痛症状,到陌生的环境感觉害怕。内心冲突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与人交往出现泛化,社会功能受损,故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五、 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立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焦虑、压抑的情绪,调整学习心态。

最近目标与长期目标:增强其社会(人际交往)适应能力,完善求助者的个性。

六、 咨询方案的制定

咨询方案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合理使用辩论、认知家庭作业等方法实现对求助者不良情绪的调节。

原理:合理情绪疗法就是“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2.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左右

4、咨询收费:免费

七、 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和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1次 2006年11月24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求助者个人中心

过程:耐心倾听,强调保密原则。营造一个安全、信任的氛围,发泄压抑的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建议继续发展自己以前的兴趣爱好(打乒乓球、下棋等)。并预约下次见面的时间。

第2次 2006年11月28日

比预约的时间提前了两天,倾听收集更多的资料。让他领悟到以他目前的状态是无法很好地学习,准备考本科。了解大学和高中学习有很多不同,认识到学习并不是唯一。目前自己首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放轻松些,多去接触身边的人。约下周四三点过来。

第3次 2006年12月13日

隔了一周前来,到医院花了200多元买药吃,效果不怎么好。探讨关于男女关系的问题,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认知“和异往(就是早恋)就不是好学生”等。学习一些适合的放松方法,别太过于压抑自己,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约下次。

第4次 2006年12月19日

眉头有所舒展。对特定的情景还是有些紧张,很着急,希望马上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还会陷入学习的怪圈当中,感觉又回到高三,那种三点一线的生活。先不谈学习,调整心态,再放松。多参与一些集体活动,和别人交往,发展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约下次。

第5次 2006年12月29日

整个人比以前轻松多了,现在可以很自然地和同学进行交往,和异性也有接触,感觉没那么有隔膜,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没什么。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经历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自己有信心去面对今后的生活,面对困难与挑战。

共5次,结束咨询。

八、 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评估

现在可以很好地与同学进行交往,和异性也有接触。参加体育锻炼,以前脑袋痛,胃病都没有了,那完全是心理作用。药物停吃了,感觉心理咨询更有效果。

2、咨询师评估

笑容满面,整个人比以前轻松多了。

半年后,跟踪回访,该生学习、生活状态很好。(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念锋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年8月第一版

[2]郭念锋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年8月第一版

[3]美 Sherry Cormier , Paula S. Nurius 著 张建新 等译 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心理咨询案例范文5

关键词: 社交恐惧;严重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1.1 基本资料。郑某,女,汉,18,大一,无躯体疾病和家族精神疾病史。

1.2 个人成长史。长女,内向敏感,有两个妹妹。父亲是军人,脾气暴躁,母亲禁忌很多。夫妻关系较差,思想传统,对孩子要求严格,不让其与男生交往,说这是不正经的行为。高一暑假,郑某与一男生游泳,被父亲碰见,很生气,当着众人的面打了她。当时很害怕,此后,再也不敢和男生交往,甚至看见男女交往就感觉恶心。平时很少到外面玩。

1.3 主诉和个人陈述。1.3.1 主诉:两个多月以来害怕与人交往,感觉特别紧张、害怕,尤其害怕与男生交往,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敢参加集体活动。1.3.2 个人陈诉:从小父母对我要求很严格,不让我和男生多交往,说这样女孩子很容易吃亏。中学之前我与男生还有交往,自从高中那件事后,几乎不敢和男生有任何交往行为,但也没有觉得影响生活和学习。自来大学后,越来越害怕与人交往,上课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学习和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敢与男生说话,不敢正视男老师,觉得别人都不喜欢我。我该怎么办呢?。

1.4 观察和他人反映。衣着整洁,性格内向, 害怕正视人,语言表达清楚有逻辑。基本不参加集体活动,很少与人交往,几乎不与男生交往。

二、测验与诊断

2.1 心理测验结果。SCL-90恐怖因子分3.1、人际关系2.9、焦虑因子为2.5、抑郁因子为2.4、强迫因子为2.1。

2.2 诊断结果 。严重心理问题:社交恐惧。

2.3 诊断。排除精神病:来访者主客观统一,心理过程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无感知觉异常,有自知力,主动就医,排除精神病。

排除神经症:根据许又新神经症诊断评分标准,总分5分,不符合神经症诊断,且症状不及神经症严重,排除神经症。严重心理问题:情绪和行为问题由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出现了泛化行为,病程为两个多月,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三、咨询方案的制定

3.1 咨询目标。具体目标:改变“同异往是不正经的”错误观念;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改善人际关系。最终目标:协助其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提高该能力;克服不良个性特征制约,完善自我个性。

3.2 主要咨询方法与原理。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自动化思维”指在人的知觉和思维过程中有一些错误观念会形成固定的思维习惯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认知不能加以反省和批评。 “规则”是个体的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个体依据它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它们指导现在的行为。改变功能失调的情绪和行为最直接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的及功能失调的思维。贝克的五种具体认知治疗技术:识别自动性思维、识别认知性错误、真实性验证、去中心化、抑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系统脱敏疗法。基本原理是诱导来访者缓慢暴露在导致神经焦虑的情境,以放松对抗焦虑,达到消除焦虑情绪的目的。基本步骤:教来访者掌握放松技巧;对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让来访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

3.3 时间与费用。共六次,每周一次50分钟。按规定收费。

四、咨询过程

4.1第一次咨询。目的: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确定主要问题;进行咨询分析。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法。过程:初诊接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基本情况。进行SCL-90心理测验,介绍咨询相关事项。家庭作业:写本次咨询感受。

4.2 第二次咨询。目的:加深咨询关系;介绍相关咨询理论,引导求助者认识自身的错误认知“同男生交往是不正经的”。方法:认知疗法。过程:继续了解其个人资料,分析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并介绍相关的原理,启发来访者认识并放弃自身的错误观念,建立合理的异往认知信念。帮助来访者克服“想象观众”、缓解症状的训练。布置家庭作业:让来访者找几位关系较好的同学,了解他们对她的评价。写观察日记,观察周围人的态度和言行。

4.3 第三次咨询。目的:反馈家庭作业,引发其“想象观众”观念的动摇;帮助其认识到自我认知与他人评价的差异;学习放松技巧,为系统脱敏法的实施做准备工作;方法:认知疗法 系统脱敏法。过程:让来访者比较作业中 “他人评价”与自己想象评价的差异,使其意识到“自己的过分敏感是自我心理暗示导致”。并通过检验表层和深层错误认知,帮助来访者建立了“与男生恰当交往是正常的”合理信念。之后,教来访者做肌肉放松练习。布置作业:“大目标小步走”地与人接触、交谈。

4.4 第四次咨询。目的:反馈咨询作业,增加来访者与人交往的信心;建构焦虑等级表,为系统脱敏治疗做准备;认知疗法的同时配合使用系统脱敏法。方法:认知疗法 系统脱敏法。过程:反馈咨询作业:引导其树立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建构焦虑等级表,为实施系统脱敏的必要准备。系统脱敏,让来访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

4.5 第五次咨询。目的:倾听来访者人际交往的反馈;继续指导其做放松训练,巩固咨询效果;慢慢减少来访者的依赖感,为结束咨询做准备。方法:认知疗法 系统脱敏法。过程:来访者自述“同男生交往不正经”的错误认知和观念已经改变,认识到与男生接触是正常的交往,积极关注来访者的优点和转变,进一步树立来访者的交往自信心。继续指导其做放松训练,巩固咨询效果。通过缩短咨询时间,加长咨询间隔,慢慢减少来访者的依赖感,为结束咨询做准备。

4.6 第六次咨询。目的:巩固咨询效果;鼓励来访者树立信心,不断反思,继续进步;结束咨询。方法:认知疗法;心理测验法。过程:进行咨询回顾和总结。进行SCL-90测验。对来访者进行积极鼓励的基础上,引导来访者不断进行反思,如“如何面对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何与人交往才能更受人欢迎”等等。

五、效果评估

来访者自身、咨询师、周围人士、心理测验、及半年后电话随访,均证实了来访者能积极主动与人交往,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心理咨询案例范文6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伴抑郁;合理情绪疗法;心理咨询案例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97-021来访者的一般情况

王某,女,45岁,国有企业会计,因单位裁员提前退休的事闷闷不乐一月余。一周前做健康体检, 空腹静脉血糖6.1mmol/L,负荷后2h血糖8.6mmol/L ,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确诊为糖尿病前期,抑郁自评量表( SDS) 61分,为了阻止病情进展为糖尿病,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饮食,运动,体重控制,心理咨询的综合干预。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2来访者的背景材料

患者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观念的家庭,因为是女孩,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3-7岁寄养在爷爷家,上小学时才回到父母身边,父母不善表达,总是在行动上默默付出,于是自己也形成了内向的性格。一直以来,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好胜心强。从大学毕业以来,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已二十多年,很喜欢现在的工作,一月前因为单位改革裁员,提前退休。

3 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

自己平时性格内向,朋友很少,只有在工作中才感受到自信和自己的价值。因此工作对我来说,不仅是经济来源,更是精神寄托。这次单位裁员突然通知我提前退休,对我打击很大。这一月来,整天闷在家里,心情差,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由于缺乏心理咨询方面的意识,也没去咨询,直到这次体检,医生说存在糖尿病前期病变及抑郁状态,为了防止转变为糖尿病,需要进行包括心理咨询的综合治疗。希望心理医生能帮助调整心态,恢复心理健康。

4 评估与诊断

4.1求助者的心身状态:

①精神状态:焦虑、烦躁、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

②身体状态:经医学检查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③社会功能:生活自理,家务劳动能力正常,不愿与邻居多交往,感觉空虚无聊。

评估:该求助者自幼性格内向,面对突然退休的现实刺激,产生焦虑、烦躁、情绪低落、入睡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痛苦体验一个多月,心理活动、情感过程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

4.2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器质性精神障碍。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项原则来分析,求助者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一致的;其认知、情绪、意志三个方面的心理活动是协调统一的。所以排除重症精神病。

4.3《SCL-90》量表的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分超过2分,筛选为阳性。

4.4与神经症相鉴别:按照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标准,该求助者病程为一月,评分1;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尽快摆脱,评分2;能照常工作只是效率有一些影响,评分1。总分4分,并且内心冲突属于现实性和道德性的常形范畴,所以不足以诊断为神经症。可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5鉴别诊断

5.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求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5.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1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6原因分析

6.1生物原因:糖代谢异常与抑郁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生物基础。[1]

6.2社会原因:a.求助者从小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长大,内向敏感,好胜心强。b.工作几乎是求助者体现个人价值的唯一方式;c提前退休的现实刺激;d.诊断为糖尿病前期,加重了负性情绪。

6.3心理原因:a.认知出现了偏差,具有不合理信念;b.人际交往敏感;c.情绪紧张焦虑;d.人格特点上容易焦虑,急躁,缺少韧性;e. 求助者性格内向,敏感,争强好胜。

7咨询方案

7.1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同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7.1.1近期目标:转变求助者对裁员这件事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了解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糖尿病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种关系,接受同事、亲友的支持;帮助求助者提高生活技能,培养兴趣爱好,恢复自信。

7.1.2 长期目标 :良好适应变化,重新找回自信,塑造乐观开朗的性格,保持平静的心绪 。

7.2主要咨询方法

7.2.1通过与来访者的协商,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适应障碍,该求助者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自我调整能力差,所以形成不正确的认识、观念,使她不能接受工作变动的事实,消极苦恼从而导致情绪障碍。所以应采用操作性、时效性、目标性较强的合理情绪疗法,使求助者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重新恢复愉悦的心境。

7.2.2咨询次数与咨询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六次。

8 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8.1心理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首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技巧对求助者表达理解,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然后通过摄入性会谈和观察,收集了来访者的心理学信息,并形成了初步诊断。

8.2心理帮助阶段:进一步加深咨访关系,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 模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患者领悟了信念对情绪的作用;帮来访者理清事件A:被单位裁减,与心情心情(情绪C)之间的信念(想法B)是:我怎么这么没用!单位也不需要我了。从合理情绪疗法的角度解析一下。“我怎么这么没用!”这种想法以偏概全,会让我自责,自贬,使我失去信心,影响心情、生活;运用辩论,布置家庭作业等方式,帮助求助者认识并修正了原有不合理信念;形成了一些有建设性的信念。

8.3结束与巩固阶段: 经过数次咨询,来访者心态明显轻松,自述情绪基本恢复正常。与来访者探讨了保持心情愉悦的意义,重新制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糖尿病的可能性消灭在萌芽状态,为自己的健康加分;重视人际交往,让友谊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9咨询效果评估

9.1 求助者本人和他人的评价: 求助者说:“感觉轻松了,有心情去计划自己的生活了,每天坚持运动,情绪明显好转,发现了生活很不同的一面。”其丈夫反应说求助者比以前开朗、自信了。

9.2咨询师评估:通过回访发现,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情绪稳定,心态较积极。

9.3心理测验结果:SCL-90结果提示求助者情绪及人际关系症状都得到有效改善;SAS、SDS结果正常。

参考文献

[1]Pan A Lucas M Sun Q et al. 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on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women J. Arch Intern Med 2010 -70 -21; 1884-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