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评估范例

心理素质评估

心理素质评估范文1

关键词:幼儿教师;择优选拔;心理评估

2019年3月27日,河南焦作市萌萌幼儿园23名孩子食物中毒,中毒的原因警方证实竟是一名老师为报复另一名老师而在幼儿的八宝粥内投毒。为泄一己私愤,不惜以无辜幼儿做牺牲品,联想到以前报道的教师虐童事件令人唏嘘。不禁感慨除了法制观念淡薄,或许早已隐匿的个人心理问题的爆发成了不幸事件的推手。

一、幼儿教师入职选拔心理素质评估意义

(一)幼儿园教师招聘现状

幼儿园教育是奠定一生的最基础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有着特殊的教育规范及行业要求,“保教结合”是其特殊性教育原则。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入园需求的增加、园所开办多元化促成幼儿园数量骤增,幼儿教师需求量激增。虽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多,但选择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人员数量却相对不足,这便造成了幼儿教师供求的缺口。

(二)幼儿教师工作现状

目前幼儿教师工作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当前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和标准非常高,幼儿教师工作十分辛苦,不仅要处理与孩子、家长以及同事间的人际问题,还担负着对幼儿生活起居的照顾,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精良的专业能力、极好的心理耐受性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这对于新入职和即将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对幼儿教师的耐受性和稳定性的考验。与此同时,当前幼儿教师需求量激增的现状也给幼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就直接影响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而这也恰恰为教师不恰当行为埋下了隐患,如果这一隐患被忽视,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如何确保每一位即将入职的幼儿园教师都具备良好的教育品性、正确的角色期待、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减少幼儿园负性事件的发生,就成为当前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三)心理素质评估的意义

通过前期走访部分知名幼儿园,了解到幼儿园对教师的招聘、考核、培训的相关情况。发现幼儿园管理人员往往对于应聘人员的专业理念、技能技巧、言语表达及外在形象比较关注,而往往忽略对应聘人员的心理素质、人格品质等心理素质评估,导致入职后的长时间观察才能发现问题。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从事该项工作,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评估缺位会埋下隐患。而心理素质评估应是保证学前教师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基于目前的社会现状,对于幼儿教师择优选拔中的心理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学前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体系,为幼儿园做入职前心理素质测评,有针对性的帮助幼儿园筛选出最适合的人,确保每一位走向幼儿园教育岗位的教师都是心理素质过硬的优质教师;为入职后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要随时调整和关注教师的心理动向,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二、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评估与心理健康维护

(一)评估筛查的方式方法

筛查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生活当中去衡量评定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较能发现问题,但其耗时耗力,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对大量人群作出评价。因此,使用电子测评量表系统,是比较好的评估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方式。通过使用心理测评量表系统,卡特尔16PF、职业兴趣测评量表、SCL-90、艾森克情绪稳定性量表等对幼儿教师进行心理特质与职业匹配度,职业适应性综合评估,总结出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如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强、具有事业心和爱心、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坚毅意志品质等。但是在调查研究和具体实践后发现,幼儿教师们对测评量表评估的热情与积极性一般。因此,我们改变了单一以量表进行评估的形式,又增添了一些更受欢迎的评估模式,如沙盘游戏指导、曼陀罗、心理绘画分析等。通过以上这两种方式并驾齐驱,使评估得到更加完善的结果。

(二)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1.动力性心理治疗——宣泄模式。幼儿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的负面情感,无论是悲伤、愤怒、羞耻、失望等都应该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屏除这些消极情绪,避免对幼儿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在释放过程中,当幼儿教师感觉足够安全能够回忆起之前的不良记忆,重新经历这些痛苦的情感。随后,他们便可通过呈现、表达、流淌等方式加以宣泄,这样通常能缓解幼儿教师的情绪并逐渐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2.认知—行为疗法(CBT)。存在于幼儿教师工作中的心理问题不能够被幼儿教师正面面对,从而难以被发现解决,通过对幼儿教师外在行为的观察、测量、评估、审查等方式判断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发现幼儿教师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激活的自动思维。人往往是情景产生想法,想法导致情绪,而产生想法的源泉是核心信念。通过认知理论认识到这一点,再结合行为治疗包括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暴露疗法、厌恶疗法、行为激活等技术改变幼儿教师内在核心信念与外在的行为表现,解决幼儿教师的心理障碍。3.沙盘游戏疗法。沙盘游戏疗法主要是使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来进行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一种方法。在幼儿教师进行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教师在建造过程中所表达出的种种心理状态。当沙盘游戏完成以后,与幼儿教师讨论沙画的场景和每一个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静默地见证来自幼儿教师内在世界的表现,共感的陪伴和参与幼儿教师心灵痊愈的过程,营造自由、安全的空间,帮助幼儿教师解决问题,维护心理健康。

三、提升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

(一)不断提高对幼教事业重要性的认识

幼儿教育的发展关乎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关乎到社会的进步,甚至关乎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时期的性格具有较强的过渡性、可塑性和模仿性,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奠基性的教育。身心健康发展的幼儿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幼儿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产生历史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使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幼儿教师的工作有其他教育工作无法比拟的繁琐性、单调性和差异性。幼儿教师应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充分认识其角色的特殊作用,随时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处处给幼儿提供积极的影响,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以良好的心态去影响、教育孩童,以高昂的热情和兴趣调动幼儿参与各项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对待幼小的幼儿,幼儿教师不能强求划一和硬性规定,需要耐心地对待和处理不同类型,不同个体的幼儿的特殊情况,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有耐心、不怕麻烦,要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三)不断加强自我修养

良好的教师心理素质是通过训练形成的。因此幼儿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加强自我修养,才能不断进取,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心理训练是指用心理学的专门方法影响教师的心理状态,使其形成幼儿教师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作为幼儿教师,应自觉学习心理学知识,自觉运用心理训练这些特殊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应积极通过理智、代偿、升华、合理化等心理训练,来减轻压力对自身的冲击和伤害。

(四)创设愉快的工作环境

优化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其中直接原因往往是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就必须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幼儿园的管理者应为广大幼儿教师营造一种民主、轻松和活泼的工作环境,使幼儿园园长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要形成良好工作氛围,促进平等合作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产生。

(五)健全教师心理素质培训与保障体系

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心理素质,首先在师范教育方面,应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估,从源头上把握教师的质量。在幼儿教师的聘用管理方面,应加强对应聘者的心理素质的测评工作,心理素质不合格者不能聘为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师资格认定时,有关部门应增加对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测评内容。入职后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的疏导,维护幼儿教师的可持续性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季玉.反思虐童事件,提升师德修养[J]山东教育,2013,10(29)

[2]黄翯青,王建平.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J]心理与健康,2015,9(224):10-17

心理素质评估范文2

【关键词】体育心理素质;大学生;特点;引导路径

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革命的进步,使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大学生具有肩负起社会发展的责任,知识水平很高,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健壮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的必要条件。目前,关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体育教育以及大学生的素质研究的很少,虽然体育和体育锻炼的研究很多。因此本文着重对大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包括体育心理素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培养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意义,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得到我国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1体育心理素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体育心理素质是通过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形成心理学的内在指导,它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素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通过体育活动以后天的教育和影响对身心的深入指导,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有力体现[1]。通过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对学生内部心理活动的指导和训练,从而更好地进行实践。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心理素质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素质,对学生内部心理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水平。体育心理素质具有以下特征:首先,为了使学生具有适应能力和独立能力等社会需求,体育心理素质必须全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包括体育素质,体育文化素质以满足团队需求,还包括组织能力,适应能力,承受能力等心理水平的教育和训练,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指导。其次,通过体育心理素质的实践,学生可以持续,稳定和谐的心理状态,具备高素质的内在素养,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不断形成较强的心理素质。最后,体育心理素质具有可评估性。评估体育心理素质,可以对学生身心行为的教育和指导影响来看,学生可以主观行动,保持积极向上趋势并始终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属于正面影响。

2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

2.1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在体育教育中,学习实践一般被认为是体育教育的特征,更高,更快,更强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在比赛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训练和竞赛,学生的身体和认知通过自身的身心体验而改变,才能体会运动的实质。根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对于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基本动作不协调,正确的操作不到位等现象,教师应进行正确的体育活动指导,做好工作,让学生对自己的动作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学生应该正确地评估自己参加体育运动的能力,定位自己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使生活价值最大化[2]。

2.2通过体育集体活动树立团结互助的精神

合作的精神是指体育比赛中,为了提高竞争力在一个小组中的个人之间进行明确的分工,有效的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小组训练和比赛有利于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培养合作精神。在开展篮球比赛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为了培养球员与队友紧密合作感和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对学生进行团队观念和合作意识的教育,要求学生有合作精神,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2.3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反思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在不断发展顽强和拼搏精神的时代,通过正确理解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学生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缺点,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发掘和扩大顽强的意志和艰苦的奋斗素质来进行自我激励,不断以进取的心态赢得成功,利用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确定要实现的目标。

3培养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针对当前当代大学生在体育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和体育精神,高等学校应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参与体育活动和理解体育心理素质的平台,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1转变思想观念和创新观念,分类教学

每个学生对体育的需求是不同的,高校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在教室课堂的表现,评估学生的体育能力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通过体育爱好问卷和其他方式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鼓励性教学和分类教学[3],增加课堂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履行职责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3.2专业设置和系统研究

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高等学校应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调查,系统地梳理和研究体育锻炼过程,及时的搭建高质量的体育信息交流平台,跟踪,记录和分析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制定专业体育教育计划。此外,体育心理素质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不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素质活动的热情,学校当设立专业体育研究部门,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内部网络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知识[4]。

3.3多元化发展和积极参与

为了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高校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协会和体育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邀请专业运动员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使学生多元化发展和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冯正直,张大均,范华泉.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890-895.

[2]陈博.略论学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28-31.

[3]李丽.从马斯洛需要理论看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4):67-68.

心理素质评估范文3

通过分析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辩证关系,表明心理问题是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只有通过提升心理素质才能从根本上防治心理问题。因此,提升心理素质而非防治心理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文章还分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四种典型表现,并指出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考虑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建立心理素质培养机制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三个方面。

关键词:

心理问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1]樊富珉和李卓宝则强调“心理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2]。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强调预防与解决心理问题的背景下,明确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辩证关系,对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辨析

从原则上讲,我们都赞成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取“教育”的模式,而不是“治疗”的模式,但现实中,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却始终存在[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防治心理问题还是提升心理素质(包括适应能力、心理潜能和健全人格),这取决于我们持有什么样的健康观。

1.1心理教育目标与健康观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性上健全安好的状态[4]。即只有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良好状态才是真正的健康。积极心理学更是强调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非消极地预防、矫正心理问题。显然,以防治心理问题为目标实际是将“没有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健康,这正是陈旧、落后的健康观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反映。

1.2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

尽管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源于防治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需求,但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完全是为了防治心理问题,若仅仅为了解决心理问题只需称其为“心理咨询”即可。“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不仅是学术上的慎重选择,更是对学校教育实践的准确反映[5,6]。《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也强调:“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心理疾病的防治[7],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只能是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需要说明的是,把提升心理素质作为根本目标没有取消心理健康教育防治心理问题的任务,相反,只有通过提升心理素质才能从根本上防治心理问题。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就是“本”与“标”的关系,心理素质是心理活动之本,而心理健康是一定心理素质的反映(标)[8,9]。心理素质高的人,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心理素质低的人较易产生心理问题。

1.3心理健康教育的“成人”与“成才”

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另一种比较普遍的误解就是区分基本目标与最终目标,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学生的顺利发展,最终目标是素质的提升”,这种观点本质上还是混淆了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这种目标划分其实已假定“顺利发展”不等同于“素质提升”。如果将“顺利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那么它在实际工作中必然表现为:学生在发展中不出现心理问题或不出现发展性心理问题。实际上,将顺利发展还原为“不出现心理问题”也就是只强调心理适应,而相对忽略了心理发展。石国兴也认为[10],心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不应“仅仅满足于受教育者心理上的适应”,而应该“优化全体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发展”。显然,基本与最终目标的划分不仅反映出教育者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观念,还表明其没有意识到问题解决与素质提升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以顺利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强调学生“在当前阶段”顺利发展,实际上,学生在小学顺利发展并不必然表明其进入中学不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学生在大学阶段顺利发展并不必然表明其进入社会后也能顺利发展。也就是说,当前顺利发展不等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而直接以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为目标实际上就是着力于学生的自立,为了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刘宣文也认为[11],学校心理辅导应重视发展性,不仅要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现时的生存,更要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如果说促进学生的顺利发展是一种“成人”的教育,那么以心理素质提升为目标则是一种“成才”的教育,它不仅确保学生当前顺利发展,更为其今后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也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是一种将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扩大化的观点。尽管心理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只能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而不能作为其直接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整体性)教育的目标,每一种具体的教育(如思想政治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等)都是为这一总目标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是其中之一。

2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表现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中,存在以下四种主要的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表现:突出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价”,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维持学校稳定的手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心理问题为中心和用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2.1突出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价”。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普遍难题就是学生的误解。很多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治疗心理问题,“我没有心理问题就不需要上心理健康课”。不少学者认为其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不到位。然而,这一问题实际是部分教育者以突出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身价”的必然结果。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最大误区[12]。很多研究者在谈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时,往往通过列举令人咋舌的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率,以突出心理问题严重性。这一做法的潜在逻辑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很严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即可解决心理问题。以此观念来指导工作,必然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这种做法,导致学生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表明自己心理不健康,继而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采取回避态度,最终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尽管强调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对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会产生消极影响,但它却能引起尚未开展心理工作的学校的充分重视,促进其尽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说,对未开展心理工作的学校来说,强调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具有积极意义,一旦开展起心理工作就需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层面上。

2.2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持学校稳定的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一些领导单纯从“不出问题”的角度来理解和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维持学校稳定的重要手段。这种观念必然导致领导者把“不出问题”作为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唯一标准。尽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能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减少“问题”的发生,但心理素质的提升并不等同于心理问题的杜绝。反过来说,心理素质低也不一定会立刻表现出心理问题。较低的心理素质加上某些外在环境刺激的诱发,才可能使心理问题外显出来。以“不出问题”作为衡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唯一标准会产生两种消极影响。一方面,很容易因为极少数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而抹杀一些学校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单否定了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辛苦劳动。另一方面,迫于上级的压力与评估标准,心理工作者不得不优先关注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则受到持续的忽视。

2.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心理问题为中心

有学者认为,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角度来说,仅传授知识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因而主张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存在问题为出发点”[13]。正是在这种急功近利的认识下,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首先摆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其次,举例说明并分析这一“心理问题”;最后,给出消解此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讨论[14]。我们赞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但若据此认定心理问题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则偏离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这一根本目标。我们认为,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实际效果也值得怀疑。首先,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假设所面对的学生都是有(或可能发生)心理问题的,但大多数是没有心理问题的正常的学生,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很容易使心理正常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反感。其次,对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言,这种做法实际上混淆了心理健康课与心理咨询的功能。举例来说,尽管都是情感困扰这类心理问题,不同学生的具体原因和表现方式可能截然不同,因而各自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也会大不相同。考虑到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言,课堂传授心理知识远不如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因此,心理健康课侧重一般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咨询通过具体心理素质的提升来解决心理问题,似乎是相对合理的定位。

2.4以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心理问题为中心,试图指导学生解决具体心理问题,有代替心理咨询的倾向。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更为常见的误区是以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课。教育部思政司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总人数仅为3453人;而2007年,教育部统计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已达到18848954人,每万名学生仅有专职人员1.8人[15]。在目前专业心理学工作者极为缺乏的条件下,优先开设心理咨询室还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每个学校必须抉择的实际问题。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20~30%之间[16],也就是说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如果选择心理咨询室而放弃心理健康教育课,必然要牺牲70~80%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优先开设心理健康课似乎是理论上的最佳选择,然而不论从历史发展还是当前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学校都是以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初是从心理咨询工作开始的,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17]。从现状来看,不论是心理健康课还是心理咨询都更强调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而不是心理素质的优化和提升。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用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是坐等学生心理问题的激化,这样,心理咨询总是在做事后的补救工作。相反,如果以心理素质为中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不仅缓解了师生比例的矛盾,而且学生可以学习解决常见发展性心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减少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3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建立心理素质培养机制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

3.1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在当前没有对心理素质进行明确考核的情况下,学校能否正确开展(甚至是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取决于教育领导者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北京市教委的调查表明,凡是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得好的学校,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在经费、人员、机构、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18]。李小鲁对广东省77所高等院校的调查发现,许多学校虽然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基本上将其作为学校其他教育行政机构的附设。他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些学校主管领导重视不够,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19]。可见,教育领导者的高度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提升各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使其深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自觉将这些规律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能为学生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3.2建立心理素质培养机制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那么教育决策者就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体系中,建立并完善心理素质的培养机制。樊富珉等人认为,与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相比,我国大学长期忽视心理素质教育[20]。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她主张增设心理学课程,系统传授心理学知识,例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适应”作为新生的必修课,使学生一进校就能接受系统的心理教育。将心理健康课纳入教学体系中与当前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健康课有本质的区别。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健康课只关注心理问题的解决(或避免出现心理问题),仅处于心理适应的层面;而将心理健康课纳入教学体系中则是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重视心理素质在全面发展和成才中的作用,真正达到心理发展的层面。钱铭怡认为[21],大学中可考虑设置以下两类与心理学有关的课程。第一类为心理学课程,目的是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加深其对自己、他人及各种心理现象的理解,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这类课程可作为常年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第二类课程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3.3完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

评价指标对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它往往决定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通常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几乎完全忽略了心理素质。沈健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进行教学评估时,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升格为评估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指标大项,才能使其得到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真正重视[22]。然而社会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完全不评价,学生若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由心理原因导致恶性事件,则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关注,领导的重视。可见学校和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是一种只见“问题”不见“素质”的评价。王晓刚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往往是长期的,难以立竿见影,因此不能以心理问题作为评价指标[23]。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或许是造成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为中心,心理素质培养机制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当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只看重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档案以及专职心理工作者的数量,但这些“外在”评估指标不仅缺乏科学性和发展性,也难以发挥评价的导向和调节功能,还直接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功利化。可见,完善评估体系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走出各种误区。任其平认为,评估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有适应性指标更要有发展性指标;既要评价教育结果更要考察教育过程;既要注重暂时效果更要考虑长期影响[24]。因此,如何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转化为科学的评估指标,应该得到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心理健康是学生接受其他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樊富珉认为人的素质是有层次的系统结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基础层次,而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是心理素质的外化[25]。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更是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作者:刘翠翠 高良 郑雪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

2樊富珉,李卓宝.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1996,(7):16-18.

3石文山,陈家麟.维列鲁学派活动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83-90.

4林崇德,魏运华.试论学校心理学的未来趋势.教育研究,2001,(7):30-34.

5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概念辨析.课程•教材•教法,2001,(6):64-68.

6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10-116.

7樊富珉.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高等教育的新课题.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3-7.

8樊富珉.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青年研究,1997,(10):28-30.

9张大均.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2-28.

10石国兴.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结构.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88-92.

11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教育研究,1999,(3):42-46+57.

12万增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错位透视.现代教育科学,2003,(4):115-116.

13姚本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中国教育学刊,2000,(4):26-29.

14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教师教育研究,2006,(3):65-69.

15田德勇.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10,(5):598-599.

16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17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21-25.

18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宣教处.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调研报告.思想教育研究,2005,(3):28-31.

19李小鲁.从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看广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高教探索,2006,(2):12-17.

20樊富珉,李卓宝.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1996,(7):16-18.

21钱铭怡.借鉴国外经验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2,(8):18-20.

22沈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2009,(26):68-70.

23王晓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8,(30):118-119.

心理素质评估范文4

在社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教育一直是重点,当下各种心理问题的涌现,使心理健康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搞好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加大学校、社会两个大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力度。德育教育时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德育教育在我们生活中占很大比重,在德育教育时也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教育。第一,德育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在学校中,书本、练习题甚至考试卷子都涉及思想政治、道德法律问题,还设有严格的分数制以确保学生达标。在社会中,制定公民道德规范、职员守则等,对社会人员道德等提出要求。可见,德育教育在生活中占很大比重。第二,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首先,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都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心理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其次,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同时发生性。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可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加大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学校要做好心理素质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方面有所进步。

第一,重视心理素质培养工作。学校将思想政治课程设为学生必修课程,体现出学校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心理素质教育未受到学校的同等重视。学校应该设置相关心理学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寻求多元化途径,妥善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学校要做好防范极端事件发生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积极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意识的良好品质,教导学生珍视生命,珍惜人生。

第三,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学生在性格方面争强好胜,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反叛心理,出现灰心丧气现象,这样会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不利。学校应该鼓励舍友、班干部或者知心朋友正确疏导这些同学,帮助他们摆脱人生烦恼,消除心理障碍,拥抱美好人生。社会的心理素质教育。

任何群体和个人最终都走向社会,所以现今社会要承担教育人责任。社会制定出各种道德规范,约束社会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体现出社会道德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社会还应更加完善。

第一,设立正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培养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训、锻炼、培养和造就心理素质教育队伍。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可以有效解决社会个体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个体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第二,加强对现任心理健康工作专业人员的再培养。提高在职人员专业水准和在职人员工作效率,促使他们切实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

心理素质评估范文5

在社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教育一直是重点,当下各种心理问题的涌现,使心理健康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搞好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加大学校、社会两个大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力度。德育教育时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德育教育在我们生活中占很大比重,在德育教育时也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教育。

第一,德育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在学校中,书本、练习题甚至考试卷子都涉及思想政治、道德法律问题,还设有严格的分数制以确保学生达标。在社会中,制定公民道德规范、职员守则等,对社会人员道德等提出要求。可见,德育教育在生活中占很大比重。

第二,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心理素质教育。首先,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都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心理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其次,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同时发生性。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可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加大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学校要做好心理素质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方面有所进步。

第一,重视心理素质培养工作。学校将思想政治课程设为学生必修课程,体现出学校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心理素质教育未受到学校的同等重视。学校应该设置相关心理学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寻求多元化途径,妥善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学校要做好防范极端事件发生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积极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意识的良好品质,教导学生珍视生命,珍惜人生。

第三,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学生在性格方面争强好胜,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反叛心理,出现灰心丧气现象,这样会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不利。学校应该鼓励舍友、班干部或者知心朋友正确疏导这些同学,帮助他们摆脱人生烦恼,消除心理障碍,拥抱美好人生。

社会的心理素质教育。任何群体和个人最终都走向社会,所以现今社会要承担教育人责任。社会制定出各种道德规范,约束社会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体现出社会道德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社会还应更加完善。

第一,设立正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培养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训、锻炼、培养和造就心理素质教育队伍。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可以有效解决社会个体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个体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第二,加强对现任心理健康工作专业人员的再培养。提高在职人员专业水准和在职人员工作效率,促使他们切实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

心理素质评估范文6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纵观前人对评估体系的建构,大部分学者都是从管理学绩效评估或者目标达成模式等角度来讨论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但是众所周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和潜移默化的工作,目标达成模式与绩效评估模式显然难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性质体现出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以达到某种绩效、完成某项目标为目的,它更应该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工程。从现今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来看,它们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主客体对评价工作的作用与期望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评价工作认识的偏差,主要体现在评价主客体对评价的作用和最终目标认识不一。首先,作为评估计划和方案的制定者,教育管理部门希望通过评价的方式检查出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水平和质量,通过评估评比选出优秀的单位作为典型,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变式,一些高校为了应付评比而编造各种假大空的材料,造成攀比、浮夸之风盛行,这让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变成了搞宣传、搞形式。其次,由于每所高校工作基础不同,学科发展程度不一样,为了应付一致的评价标准,只能勉为其难地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应付,这种本着良好初衷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反而成了一种工作负担和压力。而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和专职的心理老师对评估的期待又不一样,他们希望心理评估和督导能够给领导施加一定的压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与条件,所以在评价工作汇报时难免会有所侧重,从而造成评估结论对硬件与地位估计过低。最后,在评估中最受益的是学生和家长们,他们对评估的看法也最为客观和中立,但由于学生与家长对本校的心理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又极为有限,他们的评价自然也存在诸多缺陷。

2.评价方法机械单一,偏重静态判断,忽略动态观测。评价方法是开展评价工作的有力工具,对评价是否有效起着决定性作用。现行评价通常采用材料审核、听取汇报、现场走访和观察等方式进行,得到的结果只能静态地反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众所周知,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着的,显然静态评价方法与评价内容不配套;另外,高校的评价工作一般是每年一次,但这种年终评估评价或者评先往往有重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的嫌疑,难以较为完整和准确地反映院校日常工作状况,也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特征,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效度,不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同时,现今各省市的评价标准往往缺乏有效的自我评价过程,传统评价方法都是邀请心理教育专家、领导等对高校心理工作进行强制性评估,而忽略了一线心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3.评价指标体系不标准,难以量化。凡是评价,其指标必定应是具体、可观察并且可以量化测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就像是测量身高的尺子,如果尺子不准,再好的裁缝也裁不出合身的衣服。有些地区评价标准涵盖范围非常全面,例如包括组织领导、基础设施、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测评、科学研究、评估督导等一系列子指标。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指标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例如领导重视,何为领导重视,又如何评分?这种体系虽然全面,但往往因为评价操作复杂困难而流于形式。除此之外,有些高校单纯以是否开设咨询室、是否开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等作为主要指标,更有甚者,以是否有自杀等极端事件、发生次数频率等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潜规则”,还有许多研究者尝试利用管理学、经济学、数学模型等对心理工作进行评估,例如CIPP理论、目标的达成模式等,但是这些评估模式理论性较强,因而对实际工作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有限。

二、对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工作的几点思考

1.应统一对评价工作目标与功能的认识。无论是从教育主管部门、学生行政部门还是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应该是统一的。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应该认识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防救火工作,应该强调心理教育的终身性与全员化,心理工作是全员参与的事情,对学生的教育是终身的,应该认识到评估的目的是促使学校加大心理教育力度,使教育切实有效地得到落实、学生真正受益,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应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常项工作来抓,视之为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认真落实评价标准中的要求与任务,并指导和督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落实评估要求。基层心理教育部门及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融评价工作于日常工作中,时时以评价的标准要求自己,将评价工作作为自我提升的手段,充分检查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学习其他高校的积极工作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2.评价过程应具有信效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是一项专业化、科学严谨的工作。首先对评价工作人员的选拔应该严格把关,必须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和一线的工作经验,并对评价工作的认识科学客观;评价工具更应科学有效,对各高校进行评估,使用的评估标准、体系必须是具体化、可操作、可量化的手段,并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信度和再测信度;评价方法应科学化、标准化,真正全面细致地反映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并且结果要经得起反复评估验证;评价过程应该严谨统一,不走过场形式,根据评价标准严格执行,结合现场考察、走访、座谈以及档案查询等多种形式,保证评价过程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评价体系应标准客观。评价标准或者工具是评价工作中的核心,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是许多教育管理部门一直致力于实现的目标,许多研究者也通过各种理论探讨或者实际验证来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体系。业界对评价体系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识:评价标准应该标准客观,应该结合教育部《建设标准》,与各省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因时因地因人制定科学全面、层次清晰完整、操作简便易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层面入手,最大限度地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4.评价主体应多样化。评价主体的素质决定了评价工作的开展质量。一般来说,评价的主体均为政府机构或者受委托的业界专家,他们本身之间不具有利益冲突,并且具有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管理经验,对评估的开展确实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如前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工作开展的主体与受益群体为高校教师或者学生以及家长,他们对心理工作的优劣好坏更具有发言权,所以除了心理教育专家、高校管理专家、心理工作主管领导以及专职教师外,还应该考虑让家长、社会人员以及学生本人参与评估打分,并且这一群体应占据一大分值权重。易娟等(2011)认为应该将评估客体主体化,评估者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评估中去,不失为一个创新的提法。

5.评价工作不应只看重结果,更应该重视过程。学生心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心理工作更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评价工作不应只看重结果,更应该重视过程。有些地方在评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将高校是否有自杀事件作为评估是否优秀的一票否决的潜规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工作优劣应该是以学生是否能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受益,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得到提高为标准。同时对危机事件的评估,也应该注重预防预警工作的开展情况,而不应以个别极端事件的发生而否认危机预防与处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工作,过程远比绩效结果重要,所以评价工作应该融于日常工作的考核中,对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引导性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评价工作的实效功能。

6.应做好自我评价工作,并建立良好的评价反馈体系。建立评价与反馈体系,旨在督导自我检查评估,并根据结果进行自我检查与反省,对工作中的不足予以改进,对优势予以发扬和推广,总结经验,吸取他人好的工作经验与方法,重新完善自己的工作模式与制度,扬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评估的目的。但是自我评价具有非常明显的自我褒奖的倾向,所以在制定相应评价政策时应注意防止自我评价中过度的自我保护趋向。尤其是在评价工作结束后,应在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将评价中好的经验及典型事例予以公开展示,以此完善制度或者积极应对评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米银俊 黄艳苹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二)

一、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首先,高校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具有动态性和针对性,教育具有多元性特征,所以教师要深入了解当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次,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贴近生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术知识的简单传授。教育心理学证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避免学术色彩,生成生活化的课程内容,并具备一定的“超前性”,这样才能明显提高教育效果。

二、关注“边缘学生”群体

高校要对校园中的“边缘学生”付出足够的关心和照顾。相对于普通学生,这些学生更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引导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怀与温暖。比如对于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教育者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接纳,不要怨恨社会和生活,帮助他们确定符合实际的理想,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还要为这些贫困生创造一定条件,让他们勤工俭学,优化生活条件。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要科学定位自身,抓住机遇提高自己的能力,方能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于高校女学生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她们正确对待当下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提升心理素质。

三、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

首先,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展开专业培训,使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专业知识技能,提升他们面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使他们系统学习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还要促使他们掌握心理测量的方法与技巧。其次,还要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与大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作者:王宏 单位:河南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三)

一、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在校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1)焦虑心理。随着全国高校大学生扩招的热潮,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每年递增,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作为一名专科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其压力尤为突出,而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包括我们学院的毕业生有着眼高手低的“通病”,坚决拒绝环境偏远的,坚决抵制辛苦且薪水一般的,加之现在的就业形势对于大专学历的毕业生的劣势明显,给当代的高职高专大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容易让大学生产生很强的迷茫感,进而产生焦虑心理,少数同学还会产生恐惧心理。

(2)不成熟的爱情观。对于进入大学继续教育的大学生,离开了父母和老师严厉的看管,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加之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年龄正处于青春期的懵懂时期,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但由于缺乏周全的考虑,很可能会产生不成熟甚至偏激的爱情观,影响到正常的心理健康,且有可能影响到大学生们人生的正确人生观和爱情观。1.1.4孤独心理。特别对于大一的新生,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接触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及室友,或是性格内向或有某些身体缺陷或家境困难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己与世隔绝的心理,内心充满孤独和寂寞,不愿与老师、同学和朋友交流,甚至不愿与父母进行沟通。

2、心理健康教育

(1)结合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三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势,教育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每年开展“5.25我爱我”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和“12.1艾滋病日”的宣传,通过举办晚会、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影片赏析、现场心理测试与分析指导及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学院心理机构由开始的1名心理咨询教师发展到现在的6人,其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及以上的资格证书,在教师规模和专业水平上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经费上也给予有力的支持,具有专项的培训学习经费,有利于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结构不合理

学院现有的6位心理教育的教师仅有一人是科班出身,其专业水平上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而且心理教师队伍均为女性,对于某些特殊的心理咨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努力转变部分老师和同学对心理健康的误区

很多学校在课程的定位和授课过程中有一个误区,即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的归为简单的德育问题,很多的老师和同学简单的认为只有具有心理疾病的人才会走入心理咨询室,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

3、加强和改善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是一个半封闭的空间、也是一个与社会过渡的平台,而且大学生全体的可塑性很强,个体与个体间有很强的榜样性,只要做适当的、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产生明显的、积极的效果。

作者:谢纯单位: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

(四)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近些年,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因此,也很难真正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形式化、概念化,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以及知识涵养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很难发挥应有的效果。还有,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知识水平有限,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课程开成了专业课的模式,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不但没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还增添了学生应付考试的负担,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也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另外,一些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上给与排斥,他们认为心理健康咨询,就意味着有心理疾病,会被人嘲笑和鄙视,因此,一些学生在心理上排斥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这种心理,也影响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高职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鲜明的社会价值观,自我意识比较严重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鲜明的社会价值观,由于一些学生知识水平以及社会道德意识比较低,是非观念比较模糊,集体意识淡薄,容易盲目追求时尚。特别是一些学生受社会流俗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易产生严重的随意性,一些学生由于对课程不感兴趣,就会出现逃课现象,同时,一些学生在生活上也我行我素,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有敌对情绪,在思想上存在小集团主义思想,还有一些学生存在网恋和早恋现象等等。另外,由于一些学生缺乏鲜明的社会价值观,自我意识比较严重,因此,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欲望和不满,不愿意帮助别人和与人沟通,不懂得怎样和谐的处理人际关系,同时,依赖任性,欠缺自我反省意识,在处理问题上不注意别人的感受,不懂得共享和尊重。脾气焦躁缺乏耐心,自我意识比较严重,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容易产生极端心理,在人际关系交往中,不懂得自制、包容、反省和妥协,不懂得尊重和关心别人,这些极端的心理,也是一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表现。

(二)教育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如今,应试教育一直影响着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观念。许多学校和家长都比较重视应试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整体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就容易忽视。另外,现如今的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长辈们的溺爱中成长,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练,因此,在他们的思想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许多学生的自我意识都比较严重。还有,一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没有独立生活的经历,自理能力差,一旦进入大学生生活,在心理上理想与现实就会出现反差,导致内心的失落和郁闷,同时,由于进入大学生活,在教育方式上与中学时代不同,在学习方面,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自主性,教师授课主要是启发与引导为主,一些学生由于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并且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承压能力都比较薄弱,在新的环境中,就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新时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平台,为学生传授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教育模式将学生置于一种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片面重视教师的作用,没有高度重视社会、家庭、学校等外在因素对于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因此,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难以挖掘学生的积极潜能,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人才培养理念下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这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理念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在理论、方法、内容上存在差别,但是,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心里是否健康也影响着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就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因此,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有效落实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信

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运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迈向一个新的阶段。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走过场。同时,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同时,不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信。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自尊和自信,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能力和不足,相信自己的处事能力。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长处,要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尊自信是成功的产儿,只有树立自信心,才能够找到自己人生的支撑点,体验成功的快乐。要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业问题也是高职学生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也是树立自信心,避免消极情绪的一个方面,要让学生懂得只有树立自信心,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够实现愉快工作的目标。要关注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不断鼓励学生、赞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以便于帮助学生着眼于自身的优势,树立自信心,用自信的精神去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我。

四、结语

在新的时期里,高职院校改变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信,在人才培养理念下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

作者:向静芳单位: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五)

一、构建新型大学生整体性体育课堂

首先,教师要以构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为主体,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创新的教育的方法为教育方式去实现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体性课堂。其次,要懂得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针对学生主体的反应,教师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善以帮助学生接受课堂内容,适应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去设置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科学的组织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得到相应的教学成果。整体性课堂也可以使体育活动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心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团队精神的和具有体育素养的全方面发展的人。这样的教育思想必然要求现代体育与体育课程以追求整体性为教学导向。整体性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强调学生的情感教育,为了使学生们养成整体性的体育素养,帮助学生成为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养成团队精神,热爱体育,享受体育的价值观念。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是强调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们对体育与体育课堂的热爱,强调体育运动的潜在价值,强调通过体育课程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个性的发扬,形成自我意识,促进人格的形成,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的意识,这样也能提升教学质量。整体性教育是实现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新一轮教育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所以,构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体性体育课堂是教学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我国的教育现状与教育课堂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其实现的重要意义。

二、体育教育决定素质教育

近年来我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教育改革大大地影响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素质教育就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注重整体发展的重要性,需要在当代的教育事业中将其作为重点的发展对象,在教学中普遍运用起来。我认为当前体育教育中对与发展学生的整体性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育中注重的往往是教学的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超出自己本身能够承受的教学要求,这就会出现运动负荷,使学生不但在课堂上没有学到整体合作而且对于自主能动性也是一个较大的弊端,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对乏味,忽视学生之间还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这就会严重抑制学生的整体性的发展。构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体性的课堂教育,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这样不但会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会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及时沟通,这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会加强,一旦学生们对体育课有了兴趣,当然就会对体育课堂有了主观参与的积极性。以运动自身为目的,不但使学生在运动中实现一技之长,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也会更加注重体育对学生个体的价值,会提升学生对于生活的热情,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重新认识,对于生命的新的定义,对于生活的积极的态度,对于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重视。研究构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体性课堂对现代教育的实现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三、构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整体性课堂的具体方法

研究以合作为主体的新型教育课堂和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合、训练以及学习的规则方式等,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们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在教师中主要起着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指导学生恰当地进行体育活动,教师还有示范、说明,评价等作用,在课堂教育的45分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方法在学生中起着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友谊,发展学生个人魅力等作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是相生相息,不可分离的两个有机主体,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学就影响着学生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同样,学生容易接受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就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二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大的。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主要是想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国民的实力,教育改革一路走来,现在实行的素质教育是非常符合我们现代教育的要求的。所以,教育人士都应该为教育改革作出相应的贡献,不仅仅是在自身的方面还应该在学生接受的方面靠拢,这样才会提高教学质量,同样,学生也会在其中得到相应的收获。研究以整体性为发展方向的教学方法,要遵循以下三点:一是要坚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的相互配合。二是要确定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相互结合,互相促进。三是要以教学的内容为基本,教学的方法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教学的结果为最终的目的。其目标是在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情况。在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体性课堂的实现上,教师要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体育教育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体育课堂有兴趣,把体育课堂当做是学生们放松自己的领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自己的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可以自己的展现自己的光彩,可以畅所欲言,当然前提就是学生们要先具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这样的课堂要求学生和教师们要及时的沟通,及时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针对团队意识去训练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训练并进行相应的比赛,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们的感情,还有师生之间的感情,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对于集体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四、结束语

构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体性课堂是现代教育重点研究的课题,这个教育课题,需要在教育中不断地去加强其实践的意识与实践的方法。在构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体性课堂时教师要针对课堂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策划,教学理论,努力实现由古老的教学方式向创新的教学方式转变。构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体性课堂也应该注意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引领的作用而学生应该起到积极参与的主体的作用。所以,在构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体性课堂是我们教育事业由以前的教学方式向创新教育发展的关键,这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共同实现。

作者:文瑾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六)

一、在陶冶学生的情操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在教学《鲁班学艺》一文时,对古代文化的渗透与传承,简述如下:在学生自学文章后,我告诉他们鲁班是一位知理守礼的人,请同学们找出来,如他下马向大娘作揖行礼;收拾工具,静候一旁等师傅醒来,抓住这些情节,适时地告诉学生中国的礼仪和尊师的传统;在鲁班勤学技艺不怕吃苦时,引用孔子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酬勤”;当讲到鲁班为民修桥造福时,引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鲁班哭别师傅时,适时灌输“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当鲁班先将斧头等工具磨快时,引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师傅的教学,则概括为“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最后总结:鲁班为何能成为木匠祖师,因其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理重义的高尚品格。如果我们具有这样的品格,也能成为一个像鲁班一样的人,这也是我们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标准,在这堂课中,润物无声的渗透、传承了传统的文化。

二、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渗透

语文综合学习实践活动是小学语文的又一重要部分。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组建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开展相关活动的延伸等渗透心理教育。例如,在低年级的语文课中,教学生认识很多节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等,我结合这些节日进行心理渗透———感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了让爱老敬老、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延续,在敬老节的前一天开展“我为长辈送爱心”活动,通过在班级开班会、回到家里为长辈洗一次脚、洗一次头、奉一杯茶、问候一句话等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用行动表达对长辈的尊敬与爱戴:还组织学生深入到学校附近的敬老院与素昧平生的老人们一起欢度敬老节,感悟到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更要爱与自己长辈们一起走过的老人们,让他们在寂寞中感到一丝温暖,在苦闷中感到一丝快乐……小溪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我的奶奶为我的父亲操劳了一辈子,今天我第一次给奶奶洗脚,我惊讶了———奶奶的脚像树皮一样粗糙,脚后跟也皲裂甚至张开了一个个血口,一放到水里得多疼啊?我不能想象奶奶就是用这双脚每天接送我上学、放学,我已经长大了,我不能再让奶奶为我操心了,我要让奶奶安享晚年……

作者:柳丽霞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育红小学

(七)

一、“三多”评价的多项目

传统的教学评价依据单一的学业成绩考核学生,评价项目仅限于学科成绩,一考定优劣。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水平体现在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之上,单一的学科成绩难以衡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情绪正常,适应环境,人际和谐,人格完整等。依据心理健康特点,教育评价的项目应该包括:

(一)外在行为变化的多个项目

这一维度上的项目主要考核学生外在行为的一些积极变化,比如,近一点的变化:对于心理健康是否有正确的了解,有没有能够正确对待心理健康课,对心理教育课堂的意愿、参与性等有没有发生变化,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跟他人的交往有没有发生改变,在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上有没有进步;远一点的变化:学习态度有没有发生积极改变,有没有责任感和义务感,是否学会了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控、自我疏导、自我消解,有没有学会适应环境,有没有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是否已懂得规划自己的生活等。考核学生这些关系到心理健康发展的行为变化,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并提供及时的帮助。

(二)内在心理发展的多个项目

这一维度上的项目主要考核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的发展,比如,是否能够合理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有没有形成友善、乐观、合群、宽容、独立等积极心理品质。内在的积极品质发展是心理健康不可忽略的项目,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考核学生这些积极品质的变化,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

二、“三多”评价的多形式

传统的评价体系采用总结性评价,轻过程、重结果。个体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而心理发展本身又很复杂,了解个体发展的过程更有指导意义,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这很不利于指导学生成长,应主张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追踪性评价多管齐下,重视评价的指导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一)诊断性评价

教学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评价:依据评价项目要求,在教学活动前收集学生的相关资料,包括学生的能力、个性特点、心理状况等。为每位学生做好心理档案,对有个性缺陷、心理缺陷的学生要多加关注。

(二)形成性评价

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的各种内在品质发展和外在行为表现的信息,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有积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调整。

(三)总结性评价

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将各阶段收集的信息进行比较,查看参与活动的学生是否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对于没有积极变化的学生,要及时调查、了解原因,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受益。

(四)追踪评价

在结束整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甚至学生毕业后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尤其对于某些品质而言,有一定的隐蔽性,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它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考核。因而,可以通过追踪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对于学生的在校表现虽已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对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本身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三、“三多”评价的实施细节

一个评价体系的好坏,除了跟体系自身合理与否有关之外,还取决于实施过程中一些细节的把握。“三多”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渠道获取信息评价离不开信息,收集来的信息是否翔实对评价有很大的影响。相较于单一的信息收集方式,多渠道收集信息得到的消息更翔实,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自我报告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

(二)不宜“绝对评价”,也不该“相对评价”,应注重“个体内差异评价”“绝对评价”是指为学生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学生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是否达到一定程度。心理健康至今没有统一的绝对标准,为学生制定绝对的评价标准毫无意义可言。再者,心理健康是个动态的过程,根本不合适用一些既定的死标准来衡量。“相对评价”是指为学生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基准,将学生与这些对象做比较,排出名次,比较优劣。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没有什么可比性。再者,心理健康是相对隐私的信息,将学生的健康状况排名分出名次优劣,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以学生自身状况为基准,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学生只与自身进行比较,包括自身现在成绩同过去成绩的比较,以及自身不同侧面的比较。“个体内差异评价”较充分地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其评价原则是:原来不好的,现在好了或者有改善了;原来好的,现在更好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更有针对性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更符合心理健康的评价要求。

四、结语

总之,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教学评价,它更多地要求人性化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比较。它不讲究学生与学生之间获益多少的比较,只在乎学生自身的成长。合理运用评价体系,才能正确评价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收获,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作者:廖芳芳 单位:南宁地区教育学院公共管理系

(八)

一、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原因

精神压力大。其一,由于工作压力大,警察的精神时刻处在紧绷的状态,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工作压力很容易使心理产生问题。其二,工作压力大,也使得很多警察无法更好地照顾家庭,而这也会使很多警察面临来自家庭的压力。其三,由于在解决社会矛盾冲突中总会出现在最前沿,由于执法总要触犯某些人的利益,再加上整个社会转型的大背景,警察也常常不被人理解,成为人们发泄不满的出口,这也会使很多警察感到委屈和困惑,增加他们心理上的负担。其四,与工作性质相关,警察所面对的,经常是负能量,他们要与杀人放火、作奸犯科的犯罪分子周旋,要处置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他们感受过太多的负面情绪,看到过太多的人性阴暗面,而他们却要在这种种不和谐之中传递、输出正能量,这无疑需要强大的内心力量支撑。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一般说来,警察院校的教育对象就是未来的警察。不过,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许多警察院校的在校生结构都较为复杂。既有作为未来警察培养的公安类专业的学生,也有非公安类的普通专业学生;既有高中毕业的应届生,也有有过大学学习经历甚至具有工作经历的学生。警察院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公安专业的大学生。因为公安专业的学生就是作为未来警察来培养的,这类学生在入校前经过了严格的筛选,要通过文化测试、体能测验、心理测验等多个环节的考察,因此,相对来讲,这些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

除了公安专业的大学生以外,许多警察院校也设有普通专业,如法律、文秘、计算机等专业,这些普通专业面向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招录。这些专业的大学生,其在各种素质能力方面,与一般院校的大学生并无明显区别。另外,根据公务员法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国家政法干部队伍建设,造就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人才,有相当数量的警察院校从2009年开始还承担了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接收了基层公安机关定向招考和委托培养的学生。总之,警察院校的在校大学生结构较一般大学要复杂的多,各类学生心理素质不同,面临的心理问题也各异。这一点与一般院校非常不同。在管理方式上,警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方式。这是一种准军事化管理方式,不仅适用于公安专业的学生,也适用于普通专业的学生。作为警察院校的特色管理方式,警务化管理方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一个“严”字。所谓“严”,就是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强调令行禁止,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这种严格管理方式,会对警察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从而使其与一般高校相区别。与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和管理方式相关,在教育内容上,警察院校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忠诚教育。培养忠诚的人民卫士是警察院校的重要任务和职责,几乎所有的警察院校的校训中都有忠诚、责任、奉献的字眼。忠诚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它首先表现为诚信,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应当诚实、讲信用。它还意味着责任和奉献,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就是在国家发生困难、人民群众处于危难之中时,挺身而出,勇于担当。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忠诚也意味着服从,甚至是严格服从。警察院校特别强调忠诚教育的特点,使得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忠诚教育交织在一起,具备了特殊的内涵。

二、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表现

警察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合格警察,而警察这个职业是需要特殊强大的心理素质的,而且,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名合格的警察还要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不能仅仅依靠警察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获得,它本身就是警察院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完成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作为以培养警察为目标的警察院校,应当特别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其培养的人民警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麻烦。因此,警察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重要性要高于一般院校。由于警察院校的教育对象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与生源主要来自于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警察院校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更为复杂,其心理素质结构必定不同于一般院校。作为警察院校的主要教育对象,公安专业的学生由于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其整体素质相对较好,心理素质也较一般院校的大学生要好一些。

警察院校中普通专业的大学生,从心理素质上来讲,与一般院校的大学生是相近的,其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与一般院校的大学生较为相似。而警察院校中由基层公安机关定向招考和委托培养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大,且很多都具有工作经验,因此他们大多在心智上比较成熟,心理素质较好;然而他们中间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不同于普通专业的大学生,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工作、生活和家庭有关。而且,如果这类学生存在心理疾病的话,其矫治可能比普通专业大学生要困难一些。警务化管理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警务化管理方式的确会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促进学生的心智成熟。统一的集体行动,会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融入群体的能力。体能训练,会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力,缓解其心理压力。警务化管理方式,使大学生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在群体中成长、奋斗,增强其归属感、自我调整的能力,使其通过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相互竞争、相互约束而日益成熟、豁达和坚强。另一方面,警务化管理方式也会使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和疾病更为突出地暴露出来,在某些情况下会使一些学生的特殊心理疾病恶化。在一些较为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某些人的心理问题可能会被很好地掩饰。在一般院校,由于较为自由、独立,很多大学生更容易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某些大学生的轻微甚至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不那么容易被发现。但是在警察院校,由于实行警务化管理,集体行动、统一训练,群体性交往是必须的,而且管理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某些大学生的潜在心理问题暴露出来。如果是轻微的心理问题,这种暴露也许会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但如果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是疾病,则其暴露不足以解决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心理诊治,这种心理疾病很可能会继续恶化。

在警察院校,忠诚教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忠诚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得益彰的。一方面,通过忠诚教育,有利于培养警察院校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其具备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奉献的宽广胸怀和优秀品质,这种人格培养当然会促进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忠诚教育的人格塑造过程,也需要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参与和介入,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影响、锻炼、塑造在校大学生的忠诚品格。因此,在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合到忠诚教育中去,以有力塑造警察院校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应对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合格警察的特殊重要性,警察院校应当加强对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里所谓的加强,并非是简单地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能够切实提高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具体而言,警察院校应该设立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心理调适。警察院校应该针对警察所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展开模拟化、情境化心理课程教育,使学员在情境体验中完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警察院校的教师及管理人员也应当学习心理教育的知识和技巧,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在校生结构的复杂性,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警察院校就不能够像一般院校那样采取统一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模式,而应该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更为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公安专业的学生,应当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对未来的警察职业有较强的心理准备和预期,强化其心理素质。针对普通专业的学生,可以参照一般院校的要求,根据其年龄特点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能够适应群体生活,培养其健全人格。针对定向和委培专业的学生,则应具体根据其学历、工作经验等因素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境,疏导心其心理压力。总之,警察院校教育对象结构的复杂化,要求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特殊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警察院校,警务化的管理方式本身会在总体上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后,警察院校的大学生相较于一般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其整体心智应该会更为成熟。然而,就个体而言,警务化管理方式会使某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疾病暴露。对于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疾病,警务化管理方式本身并不能有效解决,还需要专门的心理矫治。因此,对于警察院校来讲,在发挥警务化管理方式的优势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之外,更要注重加强个别学生的心理矫治工作,通过个别化的心理矫治工作提高警察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心理素质评估范文7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主体的确认

常见的课程评价主体有教育行政机构、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其中,学校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计划,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估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自身的素养都将会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研究证实,家庭的气氛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此仅依靠学校和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过程中也离不开家长的作用。尽管如此,学校、家长和老师只是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旁观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南(2012年修订)》强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在学科评价的众多主体中,学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学校领导、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教师等主体的变化不是判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功与否的标准,只有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才是。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项目的确认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原则

评估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结合时代特色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结合时代特点,并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社会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对社会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不同需求做出变化。2.阶段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要符合学生所处年龄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也要有所改变,注重发展中的心理特点,在重视心理整体性发展的同时又不能忽视阶段性的发展。3.协同发展的原则。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与其他教育目标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4.可操作性原则。若活动设置过于复杂就会增加教师上课的难度以及不利于学生在游戏以外的思考,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具体易行。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项目的制定

除上述原则,制定评价项目还不能套用一般学科逻辑体系。一般的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都有对应的科学体系作为保证,都基于普遍的社会认同和科学权威。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结合了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但更关注学生自身的探索以及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利用各种活动来实施教学,而不是使用常见的静态知识转移法。具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一般学科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要将目标调整为情感与认知并重的取向上;要将教育模式调整到理论与实践协同作用、互动性的课堂。基于以上几点,笔者将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对课程本身的态度以及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外在行为的变化进行阐述。

1.关于评价主体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态度的评价项目

(1)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伴其一生,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不仅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帮助学生的心理获得成长。(2)学生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感兴趣程度。学习心理学中提到,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包括需求,兴趣和动机。只有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感兴趣学生才能自助,从而在课程中通过动机内化知识。(3)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基础课程或其他学科课程完全不同。这是一门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的课程,在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学生才能明白。因此,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所制定的计划、实施的过程和最终的效果进行评估时,一定要考虑到课程内容是否能够达到学生的要求。(4)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一般来说,人们对生理问题比对心理问题更敏感。但随着心理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社会对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普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涵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学生可能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却不知如何应对,或是还未意识到某些问题。为此,在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学生是否提高了心理健康意识。

2.关于评价主体内在发展和外在行为变化的评价项目

心理素质评估范文8

特殊教育教师的知识构成,决定着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状况,因此,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的基石。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应掌握残疾人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从中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教师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专业素质。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合格的普通教师,因此,特殊教育教师首先应掌握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此外,特殊教育教师还应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要熟悉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理论,为特殊儿童争取更多的权利和福利;掌握并精通某一类或几类特殊学生(如智障、听障、视障、自闭症、脑瘫、多重障碍、学习障碍等儿童)的身心特点、病理理论、诊断和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行为管理、教育康复训练的方法和器材的使用、职业技能培训等专业知识;掌握一类或几类特殊学生相关学科(如语文、数学、体育等)系统的教学知识;掌握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沟通交流、班级课堂管理、家庭教育、社区资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特殊教育教师只有掌握精深、系统、扎实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运用,为形成所需要的能力奠定基础,真正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需求,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能力要素

教师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和决定要素。特殊教育教师的能力要素及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康复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

(一)娴熟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要素。有研究指出,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对教学技能掌握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学研究;随班就读教师的差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差异测查、教育安置、差异教学设计、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内容的调整和选择、学习活动的组织、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课堂管理、教学反馈与评价、作业的选择、个别辅导和技能训练、教学环境的营造等12个方面。总的来说,特殊教育教师除应具备教师共同具有的基本教学能力外,还要具备从事特殊教育职业所应有的特殊教学能力,主要包括:针对不同类型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和教学计划、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开展学科教学、选择合适的教育康复训练模式、运用器材和方法等的能力;有效组织和管理课堂、进行教学监控、实施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材以及书写与语言表达、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技能;熟练运用手语、盲文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技术,如手工艺、针刺技术、盲人手工艺等;开展心理辅导和进行行为矫正的能力等等。

(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要素之一,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动力。参与科研活动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水平,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特殊教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科研意识,具备从教学中发现问题的科研敏感性,激发自身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特殊教育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活动,直接面对特殊儿童,有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优势,参与科研可以更好地汲取当前最新的康复、教育理念和方法,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有效促进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殊教育教师可通过参加科研活动、学术研讨会、阅读专业期刊或专著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和水平,在研究中反思,在研究中成长,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

(三)开展康复训练的能力

康复主要涉及医学、教育、职业和社会4个领域,对特殊儿童开展康复训练的重点是学前和学龄期的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主要包括智障、视障、听障、肢体障碍和病弱儿童以及语言和言语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等类型的儿童。我国2007年颁布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原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该方案提出,应面向智力残疾学生开展综合康复训练。由此可见,特殊教育教师还应具备相关的综合康复技能,以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康复需求。特殊儿童康复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音乐疗法、感觉统合疗法、美术疗法、游戏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和言语治疗等。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特殊教育教师应运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技能方法开展康复训练。如在言语康复中,教师应掌握语言康复的操作流程、手段和原则,呼吸、发声和共鸣功能的训练技巧,口部运动、构音运动和构音音位的训练技巧(主要针对构音障碍)以及超音段音位训练、音段音位训练(主要针对语音障碍)等技能和方法。(四)具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形势下教师必备的一种职业素质。特殊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同样需要创新能力,这既是当前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特殊儿童培养的需要,更是特殊教育教师自身防止职业倦怠、实现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特殊教育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指特殊教育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能力和精神风貌,主要体现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课程的设置和开发、不断学习和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

三、人格要素

在人格要素中,特殊教育教师除了应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之外,还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师德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教师要比普通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除了具有“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师职业特有的共性外,特殊教育教师还肩负着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补偿、教育康复训练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等教育使命。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师德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特殊教育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表现在他们对特殊儿童是否充满了爱心,在工作中是否能够敬业乐教,是否勇于创新。特殊教育教师在师德方面的特殊性,还应细化到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关爱、理解、尊重特殊学生,在日常教学和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使用规范的言语,客观地评价学生,真正把师德落到实处。

(二)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