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下的小学德育管理

积极心理学下的小学德育管理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以积极角度来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于小学生德育过程,有助于我们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促进儿童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协同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指数,还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心理学能为提升小学生德育管理有效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生;德育

审视目前学校德育现状,学校缺乏的不是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而是德育开展的实效性。小学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如何使儿童的道德成长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德育过程中来,意图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1概念

1.1德育

德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及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辅导等。詹万生先生等推崇广义德育。[1]而檀传宝教授则倾向狭义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2]笔者也认为德育的核心或基础应该归根于道德教育。至于政治、思想、法纪、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道德教育。

1.2学校德育

家庭、社会、学校构成了德育衔接的横向体系,小学、中学、大学延伸至两端的幼儿园和研究生阶段构成了德育衔接的纵向体系。本文主要从小学学校德育视角来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小学学校德育的促进作用。王道俊教授指出,学校德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事原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1.3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相对应,传统心理学侧重的是以“人的各种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消极心理学模式,是从“坏”到“好”的心理学范畴。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人的美德和善为出发点的研究,研究重点在于帮助“普通人”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从“好”到“更好”的过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面: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

2积极心理学与德育的联系

(1)从目的来看,积极心理学和小学德育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个体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和谐。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方式解读人的心理现象,鼓励人们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并帮助其达到更大程度的幸福,进而促进社会良性和谐发展。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反映的是个体的现实情况与理想生活向往的契合体验。德育生活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一种人们憧憬着的、通过自己努力能实现的理想生活,是一种具有实现可能但尚未被实现的生活。[4]主观幸福感或可能生活,均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2)从实现目标的途径来看,积极心理学和小学德育都重视认知、情感和实践的结合。积极心理学强调对积极心理知识的认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人们积极情绪的体验帮助人们获得美德。建构主义指出,一个人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需要“同化”或“顺应”过程逐步内化才能实现。道德的形成需要儿童亲历亲为,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体验、思考、实践才能实现。学校德育应坚持知、情、行统一的原则,加强在实践中开展德育。(3)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品德培育是积极心理学和小学德育的共同研究内容。品德培育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核心任务。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中,归纳出了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超越性等六种具有普适性的美德。塑造学生的美德同样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德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探求知识;而是为了寻求生活的态度。如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自我体验,促使品德的不断完善,进而形成儿童适应社会发展的良好品德是德育重要的研究内容。

3积极心理学对小学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

积极心理学尊重道德主体的能动性,肯定自我价值,挖掘自身优势,并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选择教育内容,对小学生德育具有促进作用。(1)积极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有助于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幸福观。我国的小学德育体系更多地涉及了“理性化的要求”,没有把学生的幸福纳入到德育的目标中,德育“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不够。在学校德育建设体系中吸收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可以提高孩子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2)积极心理学的“解释风格”研究有助于小学生习得性乐观的养成。马丁•塞利格曼将解释风格分为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三个维度。乐观的人将美好的事情看作是永久性、普遍性的,是由“我”带来的;坏事情则认为是暂时的、个别的,是由非人格化(“我”之外)的因素导致的。而悲观的人则恰恰相反。其认为,乐观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的获得。教育者使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以建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塞里格曼在研究中还发现,拥有更多乐观情绪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更好。[5](3)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实证性可以帮助小学生德育更好地融入生活。生活德育论者强调德育应促使人热爱生活,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培养道德品质。德育的过程就是使人回归社会生活的过程。[6]要实现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儿童以何种态度对待生活,用什么样的价值认知来看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各种生活事件。[7]积极心理学能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行为和外界的客观事物形成积极的认知,更好地协调自己的生活。

4积极心理学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小学德育建设,有助于优化小学德育内容,创新小学德育途径。(1)在小学高年龄段开设积极心理学必修课。塞利格曼研究小组曾经在美国学校里采用预防的手段加强儿童的积极情绪,教授孩子们积极心理学课程,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标志性优秀品质(例如勇敢、智慧、友善、坚强)。研究发现,这并不会耽误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反,开心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好。这值得我们借鉴。(2)德育导师制,增加学生积极体验的机会。我国小学班级人数较多,班主任很难实施个性化德育,也很难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学校管理层可以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实行德育导师制,班级的任课老师共同承担德育任务,充分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模式。(3)教师以身作则,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塞利格曼在《如何培养乐观的孩子》一书中提到,孩子就像海绵,他不仅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多使用积极的讲话风格及评价方式。用积极的反馈平衡批评,把积极的标签贴在学生消极的自我认知上,对学生犯的错误使用暂时性、个别的、非人格化的解释风格,而对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应用永久的、普遍的、人格化解释风格。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认真学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让自己习得乐观并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为小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4)群体层面上,学校道德建设中培养以美德为目标的团体或组织系统。优秀品德的形成依赖于良好的美德环境。积极建设以美德为目标的团体或组织系统,将积极心理学的美德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建设的内容体系,利用环境的浸染功能实现对学生美德的教化与提升。

5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的一线教师或是管理者应该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贯穿于德育建设中,真正将德育内化于心,外施于人,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培养更多正能量的积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詹万生,刘显国.构建学校德育体系[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塞利格曼.教出乐观的孩子[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6]赵志毅.德育的“意志”转向——兼论走向“实践理性”的学校德育[J].教育研究,2012(2).

[7]孙彩平.小学德育教材中儿童德育境遇的转变及伦理困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16(3)

作者:华宝峰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